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二单元阅读10木兰诗》研讨课教案20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二单元阅读10木兰诗》研讨课教案20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二单元阅读10木兰诗》研讨课教案20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二单元阅读10木兰诗》研讨课教案20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二单元阅读10木兰诗》研讨课教案2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木兰诗教课方案教材剖析歌,也是一首南北朝时北方的乐府民歌。整个单元共有五篇课文:有诗歌、小说、散文、乐府诗。它们都经过与祖国息息有关的事物大地、江河、语言、文化、民族、同胞等等来表现爱国主义主题。同样的感情,不同样的表达,都富裕感人心弦的力量。学习木兰诗,要频频朗诵,领会民歌明亮刚健的情味,朴素生动的语言,在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的基础上,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培育学生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学情剖析七年级学生在从前的语文学习中,学过一些文言诗词,但毕竟极少,对木兰诗中一些特别的字词、诗句的理解有必定的难度。再加上生活在和平的年月,生活经历少,因此对木兰诗的思想内涵的感悟也存在困难。因此教师一定灵巧

2、设计教课过程,精心指导学习内容,力争做到凸显个性,兼备全体。比方简单的问题,由学生自主独立达成;稍难的,学生间议论,教师点拨;难点,则在教师的启迪下进行商讨。教课目的:知识和能力目标:认识北朝民歌的特点,学习民歌的语言特点。累积文言词汇。过程和方法目标:正确朗诵,频频朗读,在读中理解内容,在读中体会感情,并背诵课文。感情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觉木兰这一形象的审美兴趣,理解诗中所表现出来的北方人民英勇乐观的爱国精神和高尚情操。教课要点:有感情地朗诵、背诵课文并感觉木兰代父参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课难点:赏析花木兰这个女中豪杰的人物形象教课方法:朗诵法、合作议论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3、2课时第一课时教课目的:1、熟读、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累积文言词汇。2、疏导文意,理清故事情节发展脉络。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向同学们叙述花木兰的故事,但在故事中间将“花木兰”名字隐去用“一位女子”取代。发问:“有哪位同学知道故事中间的主人公是谁吗?”回答:“花木兰”,对回答正确同学进行夸奖并引出课文:“嗯,很好,故事中的人物正是花木兰。花木兰堪称是人人皆知的人物,我们的课本中也有一篇文言文是表达这位了不起的女子。二、文学知识向同学们介绍木兰诗,选自于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为主,是当时北方民歌一种在立刻演奏的军乐,由于乐器有鼓角

4、,因此也叫“鼓角横吹曲”。这些既有文人诗歌,又有民间诗歌,亦即凡是合过乐能够歌唱的歌诗,统称为“乐府”。木兰诗则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和孔雀东南飞称为“乐府双璧”三、朗诵课文,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学生朗诵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二遍)四、自主学习:1、给画线字注音或依据拼音写汉字:机杼()可汗()鞍鞯()pi头()戎机()金柝()溅溅()燕山()胡骑()啾啾()十二转()著()我旧时裳()理云bn()扑shu(2、解说以下字词:)当户织:十二:朔:郭:扑朔:惟:旦:强:扶将:迷离:何所思:戎机:不用:著:傍地走:忆:度:问所欲:贴花黄:安能:3、疏导文意:1)学生自学互帮,借助说明、工具书、翻译全诗

5、。(教师增补:对偶、互文、顶真、排比等修辞方法的运用及成效。)2)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学生合作议论沟通,理解词句,解说诗意,若有小组没法解决的疑难问题,能够提出来,全班共同解决。3)理清故事情节。(明确:用四字短语归纳,学生在空白处填写适合词语)木兰停机(奔赴(家人()信心()十年()伙伴()行前()辞官()附文设喻,赞叹木兰。4、部署作业:1)达成课时练37页文本研究的一、二题。2)研究理解木兰形象。第二课时教课目的:1、学生有感情的朗诵全诗,依据自己的能力基本背诵全诗。2、赏析花木兰这一艺术形象。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情境导入。同学们,经过我们豫剧大师常香玉的出色演绎,

6、我们感觉到了古代办感人民勤奋朴实,乐观英勇的爱国精神,那么花木兰究竟是如何一位奇女子呢?我们共同来学习,请同学们齐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诵全诗,依据自己的能力基本背诵全诗。2、赏析花木兰这一艺术形象。我相信经过这两个目标学习,同学们能够把我们的木兰精神永久流传下去。二、品读感情1、自学互帮:简要归纳每段诗文内容,并联合诗文谈谈你如何有感情的朗读:比如:我喜爱哪个自然段,由于(某个字,某句话)写出了(人物的特点、人物的心理),因此应当用(急促、轻缓、平易、响亮、高亢、低落、沙哑、哽咽)语调来读,读出(开朗、轻松、快乐、急切、焦虑、担忧、沉着、紧张、悲伤、雄伟、豪放、气吞山河、凄凉、哀

7、叹、吃惊、期望、想念、赞叹、骄傲)语气。2、教师示范:我喜爱第一自然段,由于在“唧唧复唧唧”的织布声中写出了木兰的勤奋,朴实,因此这两句应当读得比较轻缓,就像有人娓娓道来。而三四句写木兰停机惋惜,写出了她悲伤,忧虑,应当读出木兰内心不安的语气,听老师示范朗诵。3、小组内学生互帮读出自己的感觉,说出自己的看法。(组内展现)4、朗读主旨:(全班展现,学生能够有自己的独到理解。)这首诗的前两段是情节的开始,宜读得缓和些。此中,“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读时语速语调要渐渐加速加高;“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要读出无奈担忧的语气;“愿为市鞍马,此后替爷征。”一句则要读出坚定的意味

8、。第三段写出发前准备的文字要加速朗诵的节奏,以突出紧张而有序的氛围。而奔赴战场的文字则要读出对亲人的怀念之情。第四段要注意前两句写的征战的强烈,要读出急促高亢的语气,后一句写的是十年征战的困难,要掌握雄伟凄凉的感情基调。第五段前一节,打获胜回来,应当是热情快乐的语气,节奏可稍略加速,后一节要放慢节奏,读得和蔼、和悦、朴素,使前后形成对照的语调,力争突出木兰的英豪本色。第六段亲人聚会爷娘二人年老出行迟缓语速也要读得慢些,阿姊出门读出欢喜快乐和蔼的语气,小弟磨刀霍霍要读出急迫期望回来的感觉。而有关“我”的四句回到家中要读出开朗高兴语气。伙伴相见则要读出吃惊惊讶的语气。最后一段是诗者的赞辞,语气中自然要有赞叹、赏识的滋味,而最后一句不如慢读,读出余韵,让人回味。三、再读人物经过品读课文我们总结出木兰是一位勤奋、和善、朴实、英勇、机智、孝敬、坚毅、坚毅、不慕荣利、淡泊名利、慎重、忠孝两全的女中豪杰。那么在文中是描绘的她是一般女性形象多一些仍是刻画英豪形象多一些呢?为何这样写?(提示:从文中叙事的详略安排上思虑。)明确:诗中既写出了她的英豪气派,更写出了她的女儿情怀。正是这样一个纤弱女子在国家需要、家庭需要时自告奋勇,断然奔赴战场,在战场上屡建奇功,这样的奇女子更让人心生敬重之情,因此作者这样选材更有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