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湖南省邵阳市岩口镇马头中学高三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1-2022学年湖南省邵阳市岩口镇马头中学高三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1-2022学年湖南省邵阳市岩口镇马头中学高三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1-2022学年湖南省邵阳市岩口镇马头中学高三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1-2022学年湖南省邵阳市岩口镇马头中学高三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2022学年湖南省邵阳市岩口镇马头中学高三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下列相关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相关实验预期目的A.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4 mL 0.01 mol/L的KMnO4 酸性溶液,再分别加入0.1 mol/L H2C2O4 溶液2 mL、0.2 mol/L H2C2O4 溶液2 mL, 分别记录溶液褪色所需时间探究相同条件下,溶液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学科王向少量火柴头的浸泡液中滴加AgNO3、足量稀HNO3和NaNO2溶液验证火柴头含有氯元素C.向盛有少量溴乙烷的试管

2、中,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入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检验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的产物D两支试管中装有等体积、等浓度H2O2溶液,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FeCl3溶液探究FeCl3溶液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参考答案:C略2. 相同物质的量的H2O和H2相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质的质量之比为9:1B.原子数之比为1:1C.分子数之比为1:1D.电子数之比为5:1参考答案:【知识点】物质的量与质量以及与微粒数的关系A1 A2【答案解析】B 解析:A、相同物质的量的H2O和H2,物质的质量之比为18:2=9:1,故A正确;B、原子数之比为(93):(12)=27:2,故B错误;C、分子数之比等于物质

3、的量之比为1:1,故C正确;D、1个水分子有10个电子,1个氢分子有2个电子,相同物质的量的H2O和H2电子数之比为5:1,故D正确。故答案选B【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与质量以及与微粒数的关系,需要理解分子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3.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方案预期目的A将含有HCl的CO2气体通过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中的HClB向X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检验X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C向醋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加热后若红色加深证明盐类的水解是吸热的D向含有少量苯酚的苯中加入NaOH溶液,振荡、静置、分液除去苯中的苯酚参考答案:B略4. 图

4、K5333是模拟氯碱工业生产中检查氯气是否泄漏的装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图K5333A烧瓶中立即出现白烟B烧瓶中立即出现红棕色C烧瓶中发生的反应表明常温下氨气有还原性 D烧杯中的溶液是为了吸收有害气体参考答案:B略5. 在加热的条件下,氯气与碘单质以等物质的量反应,可得一红棕色液体ICl。ICl的性质类似于卤素,有很强的化学活泼性,如:2Zn + 2ICl = ZnI2 + ZnCl2; ICl + H2O = HCl + HI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Zn与ICl的反应中,ICl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在Zn与ICl的反应中,ZnI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C在H2O与ICl的反应中

5、,ICl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D在H2O与ICl的反应中,ICl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参考答案:B略6. 某溶液仅含Fe2+、Na+、Al3+、Ba2+、SO42-、NO3-、Cl-中的4种离子,所含离子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有气泡产生,且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不考虑水的电离和离子的水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最终所得固体的质量为72 gB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产生的气体遇空气能变成红棕色C若向该溶液中加人过量的稀硫酸和KSCN溶液,溶液显血红色D该溶液中所含的离子是:Fe2+、Na+

6、、SO42-、NO3-参考答案:A知识点: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答案解析:A 解析: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有气泡产生,且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则一定发生Fe2+、NO3-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硝酸铁和NO,阴离子种类不变,则原溶液中存在SO42-,又溶液中含有四种离子,所含离子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由电荷守恒可知,含有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即一定含有Na+。A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最终所得固体为氧化铁,其质量为0.5mol160g/mol=80g,故A错误; B生成的NO易被氧化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正确; C该溶液中加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铁离子

7、,则加KSCN溶液,溶液显血红色,正确; D由上述推断可知,该溶液中所含的离子是:Fe2+、Na+、SO42-、NO3-,故D正确。思路点拨:题考查了离子的检验,明确常见离子的性质及检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检验中应排除离子的相互干扰来解答,并注意离子共存及溶电荷守恒的应用,题目难度中等。7. 含相同分子数的H2O和NH3具有相同的 A. 体积 B. 原子个数 C质量 D 物质的量参考答案:B略8. 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判断,其中错误的是 ( )A铍(Be)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B砹(At)为有色固体,HAt不稳定;AgAt感光性很强,且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酸C硫酸锶(S

8、rSO4)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D硒化氢(H2Se)是无色、有毒、比硫化氢稳定的气体参考答案:D略9. ( 08鄞州中学限时训)在元素周期表的主族元素中,甲元素与乙、丙、丁三元素紧密相邻(上下左右均可能)。甲、乙两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丙元素的原子序数,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元素单质的化学性质没有丙元素单质稳定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甲大于丙C.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甲小于丁D.元素乙和丁形成的两种常见化合物均为大气污染物参考答案:答案:B10. Cu2S与一定浓度的HNO3反应,生成Cu(NO3)2、CuSO4、NO2、NO和H2O,当NO2和N

9、O的体积为2:1时,实际参加反应的Cu2S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7 B15 C18 D29参考答案:C略11. X、Y、Z、W 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四种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是它们两两组合而成的化合物,且能发生甲+乙=丙+丁的反应,乙、丙、丁的化学式分别为Y2Z、YW2、ZX4,丁的结构类似甲烷,01 molL-1 甲的水溶液pH 为1(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 Z Y X BY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第A 族 C丁的稳定性大于甲烷 D01 molL-1 甲的水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01 molL-1参考答案:B略12. 在容积不变的密闭

10、容器中有如下反应:2A(g)B(g)2C(g);H0。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当其它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影响的研究,下列关于图象分析均正确的是图I研究的是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的温度高于甲的温度 图II研究的是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化学平衡不移动 图II研究的是t0时刻通入氦气增大体系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图III研究的是t0时刻增大B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A B C D参考答案:A略13. 25时,在含有Pb2、Sn2的某溶液中,加入过量金属锡(Sn),发生反应:Sn(s)Pb2(aq)Sn2(aq)Pb(s),体系中c(Pb2)和c(Sn2)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

11、是( )A往平衡体系中加入金属锡后,c(Sn2)增大B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Sn(NO3)2固体后,c(Pb2)变小C升高温度,平衡体系中c(Sn2)增大,说明该反应H0D25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参考答案:D略14.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利用可降解的“玉米塑料”替代一次性饭盒,可防止产生白色污染B在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C发酵粉中主要含有碳酸氢钠,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D 喝补铁剂时,加服维生素C,效果更好,原因是维生素C具有氧化性参考答案:D略1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并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

12、定律B原子吸收光谱仪可用于测定物质中的金属元素,红外光谱仪可用于测定化合物的官能团C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弱得多,但它对物质熔点、沸点有较大影响,而对溶解度无影响D酶催化反应具有高效、专一、条件温和等特点,化学模拟生物酶对绿色化学、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参考答案:CA正确,化学反应遵守三大守恒规律;B正确,原子吸收光谱仪也叫元素分析仪,能测定元素的种类和含量;红外光谱仪测定有机物基团对红外光的特征吸收光谱;C错误,分子间作用力(特别是氢键),也能影响物质溶解度;D正确,如模拟生物固氮,细菌法炼铜。【评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与STS联系。目的是引导学生要重视课本知识,学好课本知识,要重视基础

13、知识的掌握。同时也考察学生掌握化学知识面的宽广度和基础知识的巩固程度,以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应该认识到化学是一门与生活、生产密切联系的学科,平时就要培养养成勤于观察、注意学科最新发展动向的好习惯,要善于联系、学以致用,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生活热点问题。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滴定分析法又叫容量分析法,是一种重要的定量分析方法。这种方法是将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通过滴定管滴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中,直到所加试剂与被测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然后求出被测物质的组分含量。酸碱中和滴定是重要的滴定分析实验。I(1)现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用中和滴定法去测定未知浓度的CH3

14、COOH溶液,实验步骤如下,请填写有关内容:将酸式滴定管洗净后,每次用34mL待测醋酸溶液润洗23次,然后加入待测醋酸至0刻度以上。把滴定管夹在滴定管夹上,转动活塞,放出少量溶液,使滴定管,并使液面达到,记录初读数。用相似的方法在碱式滴定管中加入标准NaOH溶液,并调节好液面。在酸式滴定管内取VmL的待测醋酸移到洗净的锥形瓶中,加23滴作指示剂,记录终读数。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待测醋酸。左手,向锥形瓶中慢慢滴加NaOH溶液,右手轻轻摇动锥形瓶,两眼注视,当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表示达到滴定终点,记录终读数。重复上述实验步骤。(2)指示剂的选择一般根据滴定突跃,其选择标准

15、是:。(3)已知标准NaOH溶液的浓度为0.1000 molL-1,所取待测醋酸的体积V均为20.00mL。实验过程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求待测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滴定前第一次终点第二次终点第三次终点碱式滴定管液面刻度0.10mL19.12mL18.15mL19.08mL(1)DIS数字化信息系统因为可以准确测量溶液的pH而在中和滴定的研究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深入。某学习小组利用DIS系统测定NaOH滴定同浓度HCl、CH3COOH的pH变化曲线分别如下,你能从中得到的信息有(写出2条信息): ; ;(2)右图是NaOH滴定磷酸的pH变化曲线图,已知曲线右端NaOH已过量。写出第一次滴定突跃前反应的离

16、子方程式 ;你认为曲线中没有第三个突跃的可能原因是: A磷酸是二元酸,只有二个突跃B到第二个突跃后,溶液碱性已较强,滴定过程中溶 液碱性变化不大了C磷酸浓度不够大,不能出现第三个突跃DNaOH溶液量不足,在第三个突跃前已消耗完E第三次滴定突跃范围太窄,不明显参考答案:I(1)尖嘴内充满溶液; 0或0刻度以下。 酚酞溶液 挤压碱式滴定管玻璃球;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2)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在滴定突跃范围内(3)0.09500molL-1(注:舍去第二次终点数据进行计算,并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1) 起点pH不同,盐酸的小,醋酸的大; 均有一个pH突跃; 盐酸中开始pH上升慢,突跃前突然变快,醋

17、酸中开始pH上升快,突跃前pH上升变慢。 (2) H3PO4OH = H2PO4 +H2O BE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具有抗菌作用的白头翁素衍生物H的合成路线如图所示:已知:iRCH2Br RHCCHRiiRHCCHR iiiRHCCHR (以上R、R、R代表氢、烷基或芳基等)(1)A属于芳香烃,其名称是 (2)B的结构简式是 (3)由C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是 (4)由E与I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是 ;此反应同时生成另外一个有机副产物且与F互为同分异构体,此有机副产物的结构简式是 (5)试剂b是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

18、填字母序号)aG存在顺反异构体b由G生成H的反应是加成反应c.1mol G最多可以与1mol H2发生加成反应d.1mol F或1mol H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均消耗2molNaOH(7)以乙烯为起始原料,结合已知信息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写出合成 路线(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参考答案:(1)1,2二甲苯(邻二甲苯);(2);(3);(4);(5)NaOH醇溶液;(6)bd;(7)【考点】有机物的合成【分析】由A的分子式对比C的结构简式可知A为,B为,对比C、D的分子式可知D为,E为,由信息ii可知F为,由H的结构结合信息iii可知G为,以此

19、解答(1)(6);(7)以乙烯为起始原料,结合已知信息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写出合成 ,应先生成CH3CH=CHCH3,可由乙醛和CH3CH2Br生成,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A为,为1,2二甲苯(邻二甲苯),故答案为:1,2二甲苯(邻二甲苯);(2)由以上分析可知B为,故答案为:;(3)C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4)由E与I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是,可能的副产物为,故答案为:;(5)F为,G为,F在NaOH醇溶液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G,故答案为:NaOH醇溶液;(6)aG为,不存在顺反异构体,故a错误;bG含有碳碳双键

20、,由信息iii可知,由G生成H的反应是加成反应,故b正确;cG含有苯环和碳碳双键,则1mol G最多可以与4mol H2发生加成反应,故c错误;dF为,含有酯基和I,水解生成的羧基和HI可与NaOH溶液反应,H含有2个酯基,可水解生成2个羧基,则1mol F或1mol H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均消耗2molNaOH,故d正确故答案为:bd;(7)以乙烯为起始原料,结合已知信息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写出合成 ,应先生成CH3CH=CHCH3,可由乙醛和CH3CH2Br生成,且乙烯可生成乙醛、溴乙烷,反应的流程为,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推断和合成,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能力

21、,明确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常见反应类型及反应条件是解本题关键,注意题给信息的灵活运用,题目难度不大18. (16分)甲醇是一种很好的燃料,工业上用CH4和H2O(g)为原料,通过反应和来制备甲醇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1.0mol CH4和2.0mol H2O(g)通入反应室(容积为100L)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H4(g)+H2O(g)CO(g)+3H2(g)()CH4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1所示已知100时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为5min,则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图中的p1 p2(填“”、“”或“=”),100时的平衡常数为 该反应的H 0,S 0(填“”、“”或“=”)(

22、2)在压强为0.1MPa条件下,a mol CO与3a mol H2的混合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能自发反应生成甲醇:CO(g)+2H2(g)H0 ()若容器的容积不变,下列措施可增大甲醇产率的是 (填序号)A升高温度B将CH3OH(g)从体系中分离出来C恒容下充入He,使体系的总压强增大D再充入a mol CO和3a mol H2为了寻找合成甲醇的适宜温度和压强,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了下面的实验设计表中实验编号T()n(CO)/n(H2)(MPa)11500.12n53350m5a表中剩余的实验数据:n= ,m=b根据反应的特点,如图是在压强分别为0.1MPa和5MPa下CO

23、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请指明图2中的压强px= MPa 图1 图2参考答案:(1)0.0030mol?L1?min1;2.25104;,;(2)BDn=150,;0.1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的调控作用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1)根据v=计算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相同温度下,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根据甲烷的转化率确定压强大小;平衡常数等于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之比;一定压强下,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根据转化率判断反应热;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越大,其熵变越大;(2)容器容积不变,增加

24、甲醇产率,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根据外界条件对平衡的影响分析采取控制变量法,探究合成甲醇的温度和压强的适宜条件,据此判断n、m的值根据定一议二原则,定温度同,再比较压强,即作垂直x轴的辅助线,比较平衡时CO的转化率,由此判断解答:解:(1)根据v(H2)=3v(CH4)=3=0.0030mol?L1?min1,故答案为:0.0030mol?L1?min1;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得出,增大压强,化学平衡逆向移动,甲烷的转化率减小,可以去200来分析,发现甲烷的转化率是p1时大于p2时的,所以P1P2,CH4(g)+H2O(g)=CO(g)+3H2(g)初始浓度:0.01 0.02 0 0 变化浓度:0.005 0.005 0.005 0.015平衡浓度:0.005 0.015 0.005 0.015100时平衡常数=(mol/L)2=2.25104 (mol/L)2,故答案为:;2.25104;一定压强下,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H0;正反应是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反应,气体的物质的量越多,其熵越大,所以S0,故答案为:,;(2)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即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甲醇的产率降低,故A错误;B、将CH3OH(g)从体系中分离,产物的浓度降低,平衡向正反应移动,甲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