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差理论作业归纳总结有答案_第1页
误差理论作业归纳总结有答案_第2页
误差理论作业归纳总结有答案_第3页
误差理论作业归纳总结有答案_第4页
误差理论作业归纳总结有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档编码 : CJ2P9T9U2R10 HP10L2K8H10E6 ZN5N4K9J8H5第一章作业 1. 如用两种测量方法测量某零件的长度 L1 110mm ,其测量误差分别为 11 m 和 9 m ,而用第三种测量方法测量另一零件的长度为 L 2 150mm ,其测量误差为 12 m ,试比较三种测量方法精度的高低; 解:对于 L1 110mm: 311 10 第一种方法的相对误差为: r1 0.01% 110 39 10 其次种方法的相对误差为: r2 0.0082% 110 对于 L 2 150mm: 312 10 第三种方法的相对误差为: r3 0.008% 150 由于 r r 2

2、 r ,故第三种方法的测量精度高; 32. 用两种方法测量 L 1 50mm, L 2 80mm;分别测得 ;试评定 两种方法测量精度的高低; 解:因被测量不同,故用相对误差的大小来评定其两种测量方法之精度高低;相对误差 小者,其测量精度高; 第一种方法的相对误差为: r1 50 50 0.00008 0.008% 其次种方法的相对误差为: r2 80 80 0.0075% ,现要求测量的正确度,精 由于 r1 r2 ,故其次种方法的测量精度高; 3. 如某一被测件和标准器进行比对的结果为 D密度及精确度均高,下述哪一种方法测量结果符合要求? A. D1 B. D 2 C. D 3 D. D

3、4 解: D 第 1 页,共 17 页第三章作业 1. 测量某电路电流共 5 次,测得数据(单位 mA)为 , , ;试求算术平均值及其标准差(贝塞尔公式法,极差法,最大误差法和别捷尔 斯法),或然误差和平均误差? 解:(1)算术平均值为:x 1xi 1xi n5(2)标准差的运算: 贝塞尔公式 s 1x ix2n 1 极差法 由测量数据可知: x max x m i n 1 6 8. 4 0 n xmax xmin s 5 d5 通过查表可知, d5 ,所以标准差为: 最大误差法 由于真值未知,所以应当是用最大残差法估算,那么最大残差为: vi max v3 s 2ns v3 k5 0.0

4、7 5 查表可得: 1 k5 vi 别捷尔斯法 s i 1 1 00.0.09734n n (3)或然误差 (4)平均误差 2 3 4 53s 452. 用某仪器测量工件尺寸, 已知该仪器的标准差 ,如要求测量的答应极限 误差不超过 ,假设测量误差听从正态分布,当置信概率 P 时,应 该测量多少次? 解:由测量误差听从正态分布,置信概率 P ,知其置信系数为 k 第 2 页,共 17 页2x k x x x x nnx 1 . 7 2k 3. 应用基本尺寸为 30mm 的 3 等量块,检定立式测长仪的示值稳固性,在一次调整下 做了 9 次重复测量, 测得数据(单位:mm)为:, , ,如测量值

5、听从正态分布,试确定该 仪器的示值稳固性; 解:算术平均值为: x 1 nx 1x 9标准差为: s 1 n1x 2 x sx s 9n极限误差为 x k sx 测量结果为: 4. 测定某玻璃棱镜的折射系数,测得数据为 , , ,;如测得数据的权为 平均值及其标准差; 解: x i xi is ni x i 2 x 1i1,2, 3,3,1,1,3,3,2,1 时,试求算术 5. 某量的 10 个测得值的平均值为 ,标准差为 ;同一量的 20 个测得值的平均值 为 ,标准差为 ;当权分别为正比于测得值个数和反比于标准差的平方 时,试求该被测量的平均值及其标准差; 解:(1)权为正比于测得值个数

6、时 1 : 210: 20 1: 2 s ni xi2 x 1221x i xi ii1测量结果: 第 3 页,共 17 页(2)反比于标准差的平方 1 : 2 1: 11: 1225: 64 2 x 222 0.08 12125 i xi 264 s i xix iin1测量结果: 第四章作业 1. 对某量进行了 12 次测量,测得数据为 , , , ,试用马利科夫判据,阿贝 -赫梅尼判据, 准就二和准就三判定该测量列中是否存在系统误差? 解: 序号 测量值 xi vi vi vi 1Si Si Si 12 Si vi 1-1 14E-06 2-1 13-1 14-1 15-1 -1 61-

7、1 7-1 -1 81191110 1111 1112 112 算术平均值: x 12 i 1 xi 12 x 2标准差 s i 1 xi n1第 4 页,共 17 页 用马利科夫判据判定 由于 n 12 ,所以 k 66xi 1 2 i 1 i 7 xi由于 显著不为零,所以判定测量列中含有线性变化的系统误差; 用阿贝赫梅尼判据判定 12 vi vi 12 9s 32ui 1 2 9s ,所以判定测量列中含有周期性系统误差; 由于 u 准就二 W n 1 i 1 由于 W Si Si 152 n 16. 6 0 2n 1,故无依据判定测量列中含有系统误差; 准就三 K n2 S v i 2

8、2 3ns230 2i 1 2 3ns ,故无依据判定测量列中含有系统误差; 由于 K 22. 对某量进行 10 次测量,测得数据为 ,15.0, 15.2, 14.8, 15.5, 14.6, 14.9, 14.8, 15.1, 15.0,试判定该测量列中是否存在系统误差? 解:序 测量值 x v vi vi 1Si Si Si 12 Sv 号 1-1 -1 2+1 13+1 -1 4-1 -1 5+1 -1 6-1 17-1 18-1 -1 9+1 110 +1 第 5 页,共 17 页算术平均值: x 10 标准差 s 10 xi x 2xi i 1 i 1 n110 用马利科夫判据判定

9、 由于 n 10 ,所以 k 5 510 xi xi i 1 i 6 由于 显著不为零,所以判定测量列中含有线性变化的系统误差; 用阿贝赫梅尼判据判定 10 vivi 12 9s 32ui 1 2 9s ,所以判定测量列中含有周期性系统误差; 由于 u 准就二 n1 W i1由于 W Si Si 112n162n 1,故无依据判定测量列中含有系统误差; 准就三 K n2 S v i 2 2 3ns 230 2i 1 由于 K 22 3ns ,故无依据判定测量列中含有系统误差; 3. 等精度测量某一电压 10 次,测得结果(单位 V )为 , , , ,;测量完毕后,发觉测量装置有接触松动现象,

10、 为判定是否因接触不良而引入系统误差,将接触改善后,又重新做了 10 次等精度 测量,测得结果(单位 V)为 , , , , ;试用准就 有系统误差? 解:(1)准就四 xi x j 2222ij4 和 t 检验法( )判定两组测量值之间是否 xi x j 222ij故无依据怀疑两组均值之间存在系统误差; 第 6 页,共 17 页(2)t 检验法 甲组的平均值为: x 1x 甲组的标准差为: s 1 2 xi 1x 20.0024 nn乙组的平均值为: y 1y 乙组的标准差为: s 2 2 yi 1y 2nnt x y nxny nx ny 2 = 10 10 18 nx 2 ny nx S

11、x 2 ny Sy 10 1010 10 1 0 1 0 21 8 依据自由度 和显著性水平 ,挑选 t 18 ; 由于 t t18 ,所以无依据怀疑两组均值之间存在系统误差; 4. 对某量进行了两组测量,测得数据如下: xi y j 试用准就四和 t 检验法判定两组间是否有系统误差? 解:(1)准就四 xi x j 22222ijxi x j 22ij故无依据怀疑两组均值之间存在系统误差; (2)t 检验法 甲组的平均值为: x 1x 甲组的标准差为: 2 s 1xi x 20.161 n1n乙组的平均值为: y 1y 2 乙组的标准差为: s 2yi 1y 2nnt x y nxny nx

12、 ny 2 = 8 108 8 10 16 nx 2 ny nx Sx 2 ny Sy 10 81 0 21 6 依据自由度 和显著性水平 ,挑选 t 16 ; 由于 t t16 ,所以可以确定两组均值之间不存在系统误差; 第 7 页,共 17 页第五章作业 1. 测定水的汽化热共 20 次,测定结果(单位: J)为 , , , ,;试用莱伊达准就,格拉布斯准就, 狄克逊准就分别判定该测量列中是否含有粗大误差数据,并给出测量结果; 解: 序号 xi vi 排序 xi 排序后的 残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x 1x

13、2 x vi 3s,不含有粗差,都予以保留; ns 1xi n1(1)3 准就 由于 3s ,全部 第 8 页,共 17 页(2)格拉布斯( Grubbs)准就 对给定的测量值排序,选定显著性水平 0.05 ,查表得 G0.05,20 g 1 x x 1 20 g20 x 20 x s s 由于 g1g,先判定 x ;又由于 g 1 1,不含有粗差,都予以保留; (3)狄克逊( Dixon)准就 由于 n 20 ,故用 r22 , r22 判定;查表得 r , n r 0.05,20 x 20 x 18 x 1 x 3 r22 r22 x 20 x 3 x 1 x 18 由于 r22 r22

14、, r22 r 0.05,15 ,不含有粗差,应当保留; 2. 对某量进行 15 次测量测得数据为 28.53, 28.52, 28.50, 28.52, 28.53, 28.53, 28.50, 28.49, 28.49, 28.51, 28.53, 28.52, 28.49, 28.40, 28.50, 如这些测得值已经 排除系统误差,试用莱以特准就,罗曼诺夫斯基准就,格罗布斯准就和狄克松准就 分别判别该测量列中是否含有粗大误差的测量值? 解:序 xi vi vi 排序 xi 排序后的 号 残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第 9 页,共 17

15、页x s n2 vi 0 . 0 3 3 i 1 1n(1)3 准v14 3s ,故 含有粗差,应将其剔除; 就 由于 3s ,只有 再将剩下的 14 个测得值重新运算,得: x s n 1 vi 20. 0 1 6 3s 0 . 0 4 8 i 1 2n因此剩下的 14 个不再含有粗差,都予以保留; (2)格拉布斯( Grubbs)准就 对给定的测量值排序,选定显著性水平 0.05 ,查表得 G0.05,15 g 1 x x 1 g 15 x 15 x s s 由于 g 1 g 15 ,先判定 x ;又由于 g 1 1,所以 含有粗差,应当剔除; 剩下的 14 个数据,重复上述步骤, G0.

16、05,14 ; n 1 2 v ix s i 1 n 2x x 1 x 14 x g 1 s g 14 s 由于 g 14 g 1 ,先判定 x 1 ;又由于 g 1 ,因此剩下的 14 个不再含有粗差, 都予以保留; (3)狄克逊( Dixon)准就 由于 n 15 ,故用 r22 , r22 判定; 选定显著性水平 ,查表得 r, n r 0.05,15 运算: r22 x 15 x 15 x 13 0r22 x 1 x 3x 1 x 13 x 3由于 r22 r22 , r22 r 0.05,15 ,所以判定 x 1 为反常值,有粗差,应当剔除; 第 10 页,共 17 页剩下的 14

17、个数据,重复上述步骤, r 0.05,14 ; r22 x14 x 12 0 r22 x 1 x 3x 14 x 3 x 1 x 13 由于 r22 r22 ,所以剩余的 14 个数据都不再含有粗差,应当保留; 第六章作业 1. 为求长方体体积 V,直接测量其各边长 a, b, c,测量结果分别为 a, b 44.5mm , c ,已知测量的系统误差分别为 a , b, c ,测量极限误差分别为 a, b, c ;试求 立方体的体积及其系统误差和极限误差; 解:立方体的体积为 V abc 11.2 各项传递系数为: V a V b V c bc ac 161.6 ab 系统误差为: V V a

18、aV bV c bc 498.4 0.8 极限误差为: V 2V 22a22V 2b22V 2c 2abc 22m2. 对某一质量重复四次的测量结果分别为 x1 428.6 g, x2 g, x3 g, x4 g;已知测量的已定系统误差 x 2.6 g ,测量的各极限误差重量及其相 应的传递系数分别如下所示;如各误差均听从正态分布,试求该质量的最可信任值 及其极限误差? 第 11 页,共 17 页序号 极限误差 /g 误差传递系数 1随机误差 未定系统误差 1 2 13 14 15 16 1 7 8解: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为: m1mi 12 .6 g 可知,该质量的正确估量量为: n4由已定系统

19、误差 mm该质量的极限误差为: 总 1325j 1 e 2j222222i 1 i41224所以测量结果为: m) 3. 如以下图, 用双球法测量孔的直径 D,其钢球直径分别为 d1 ,d2 测出距离分别为 H 1 , H 2 ,试求被测孔径 D与各直接测量量的函数关系 D 递系数;如在已知 f d1 , d2 , H 1 , H 2 及其误差传 d1 d1 m d1 m d2 d2 d 2 H 1 m H 1 H1 H 2 m H 2 H 2 试求被测孔径 D 及其测量精度; 第 12 页,共 17 页解: H 1 d1 H 2 2 d2 D d1 2 d 2 d1 2 d 2 d1 d2

20、由实际情形解得: D H 1 H22d1 H 2 H 1 2d2 误差传递系数: DH 2 H 1 2d1 H 1 H 2 2d1 H 1 H2H 1 d 2 d1 2d2 H 1 2 H 1 H 2 2d1 H 2 H 1 2d 2 H 2 2d1 H 2H 1 D H 2 H 1 2d1 H 1 H22d1 H 1 H 1 H 2 d1 d 2 2d 2 H 2 2 H 1 H22d1 H 2 H 1 2d2 H 2 2d1 H 2 H 1 D2 H 2 H 1 2d 2 H 1 H2H 1 2d 2 2d2 d1 2 H 1 H 2 2d1 H 2 H 1 2d 2 H 2 2d1 H

21、2H 1 D2H 1 H 22d1 H 1 H 1 H 2 2d1 2d 2 d2 2 H 1 H 2 2d1 H 2 H 1 2d 2 H 2 2d1 H 2 H 1 如不考虑测量值的误差,就直径 D0 为: D 0 H 1 H 2 2d 1 H 2 H 1 2d 2 d1 d 2 2 15.00 2 45.00 由于误差已知: d1 d2 H 1 m H 2 所以: 第 13 页,共 17 页DDH 1 DH2Dd 1 Dd 2 H 1 H 2 d1 d2 其中: D H1 H 2 H 1 d 2 d1 2d2 29.921 15 45 2 15 H 1 H 2 2d1 H 2 H 1 2

22、D H1 H 1 H 2 d1 d2 2d2 45 15 2 15 H 2 H 2 2d1 H 2 H 1 2 45 D 2 15 2 15 H2H 1 2d2 H 1 2d2 d1 H 2 2d1 H 2 H 1 20 .961 2 45 D H1 H 1 H 2 2d1 2d2 245 2 15 d 2 H 2 2d1 H 2 H 1 20 .961 2 45 所以直径的误差为: DDH 1 DH 2 Dd1 Dd2 H 1 H2d1 d 2 0.003 所以: DD 0 D2xi 22 0.00554 2mm 2222nf i 1 xi 22 0.85 第八章作业 1. 已知误差方程如下: v1x1 x2 v2x2v3x3v4x1 v5x1 x3 v6 x2 x3 试求出 x1 , x2 , x3 的最小二乘估量及其相应的精度; 解:列出测量残差方程: 第 14 页,共 17 页v1 x1 x2 v2x2v3x3v4x1v5 x1 x3v6 x2 x3 假设残差方程的矩阵形式为: V LAX 1 0 . 0 1 3 X x 3A 100(2 分) v1 L1 v2 L2 1 0 . 0 1 0 010其中: V v3 LL3 0011 0 . 0 0 2 y 0 . 0 0 4 110v4 L4 z v5L50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