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安全环保形势分析及对策课件_第1页
油田安全环保形势分析及对策课件_第2页
油田安全环保形势分析及对策课件_第3页
油田安全环保形势分析及对策课件_第4页
油田安全环保形势分析及对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油田安全环保形势分析与对策油田安全环保目 录第一部分 油田安全环保形势分析 和对策第二部分 工伤及事故管理目 录第 一部 分安全环保形势分析和对策一、总体形势二、安全生产基础工作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四、管理思路及对策第 一部 分一、总体形势4 (一)安全生产形势 近五年以来,胜利油田安全形势总体平稳,没有发生较大工业死亡事故和重大污染事故,但一般工业伤亡事故没有明显减少。全员安全意识不断增加,但“三违”现象大量存在,关键生产环节和要害装置防控难度加大,设施老化,环境复杂,海上及滩海安全生产环保风险升级,井控问题突出,私家车交通事故频发,意外伤害增多,用工状况多元化,承包商监管力度不够,法律及社会

2、责任加大,舆论监督及职工维权意识增强。一、总体形势 4 (一)安全生产形势 一、总体形5 (二)安全生产面临的压力 从胜利油田历史看,现阶段是安全生产的敏感期、事故多发期: 1、设施老化(油田已开发40多年,油气生产设施、电力、供水及供气管网、公共设施)。 2、海(水)上、滩海成为上产主阵地(风险、难度大)。 3、勘探开发向纵深发展(品味低、难度大,低、稠、深、毒、硫化氢)。 4、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使用(增加了安全风险)。 5、城市化建设影响加大(地下油气管网、供电线路)。5 (二)安全生产面临的压力 6 6、改制重组带来的安全矛盾(安全监管难度加大)。 7、外闯市场及生产经营任务的

3、影响(增加了安全风险)。 8、承包商监管方面(安全监管责任及压力加大)。 9、多元化用工(安全培训教育压力加大)。 10、交通现代化(交通事故增多)。 11、外部环境影响(社会治安、外部环境) 12、法律、社会的监管及问责(信息公开、网络化)6 6、改制重组带来的安全矛盾(安全监管难度7 (三)环保形势 油田环境保护工作总体平稳,没有发生重大污染事故,但面临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完成环保任务的压力越来越大。要适应国家不断提高的环保标准和环保管理、污染治理方面的要求,尚需统筹兼顾,加大工作前瞻性及力度,进一步夯实基础,提升整体环保水平。7 (三)环保形势 8 (四)环保工作面临的压力 环保工作面临1

4、0个方面压力: 1、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2、排放标准逐步提高 3、采油污水减排与开发矛盾突出 4、建设项目环保审批更加严格 5、国家控制污染物的范围进一步扩大8 (四)环保工作面临的压力96、海上及水体作业环境风险加大7、陆上敏感区域风险控制难度增加8、政府监督越发严格,处罚力度加大9、油水井等生产设施老化使环保隐患增加10、社会监督形式多样,公众关注度日益提高96、海上及水体作业环境风险加大10 油田始终按照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集团公司“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动手、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遵照“以深化提升HSE管理为主线,强化意识、完善制度、重在执行、严格监管”的原则,牢固树立“以人为

5、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全面细致地安排部署并严格监督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近年来,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具有油田特色的重点工作:二、安全生产基础工作 10 油田始终按照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集团11 1、推行HSE管理体系 (1)油田、二级单位建立运行HSE管理体系; H 健康(Health) S 安全(Safety) E 环境(Environment) HSE体系实行PDCA循环管理模式。 P (Plan,策划) D (Do,实施) C (Check,检查) A (Audit,改进)11 1、推行HSE管理体系121213 (2)2019年,油田引入HSE管理理念,探索实施HSE管理模式。 2019年

6、,油田本着“先国外、后国内,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按照“标准宣贯、分类试点、初始调查、风险评价、体系设计、文件建立、颁布运行、审核评审、持续改进”等步骤,逐步推进HSE管理。物探、钻井、测井、录井、井下作业等施工单位率先建立并实施HSE体系,发挥了典型示范作用。 油田2019年12月发布实施了HSE 管理体系,拉开了油田全面推行HSE管理的序曲。到目前,油田45个主要生产单位和工程施工建设单位全部建立并有效运行HSE管理体系, 13 (2)2019年,油田引入HSE管理理念,探索实14 HSE管理的核心是危害辨识、风险分析和风险控制,也就是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HSE管理程序

7、就是PDCA循环,计划、实施、检查与整改,持续改进。 要素化的目的就是避免管理对象的疏漏,也是我们惯用的管理方法。 14 HSE管理的核心是危害辨识、风险分析和风险控15 (2)2019年,油田引入HSE管理理念,探索实施HSE管理模式。 2019年,油田本着“先国外、后国内,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按照“标准宣贯、分类试点、初始调查、风险评价、体系设计、文件建立、颁布运行、审核评审、持续改进”等步骤,逐步推进HSE管理。物探、钻井、测井、录井、井下作业等施工单位率先建立并实施HSE体系,发挥了典型示范作用。 油田2019年12月发布实施了HSE 管理体系,拉开了油田全面推行HSE管理的序曲。

8、到目前,油田45个主要生产单位和工程施工建设单位全部建立并有效运行HSE管理体系, 15 (2)2019年,油田引入HSE管理理念,探索实16 (2)基层队建立 “两书一表一案一本”的HSE管理模式,重点施工作业岗位全面推行HSE作业指导卡 。 两书一表一案一本:HSE作业计划书、HSE作业指导书、HSE检查表、应急预案、HSE活动记录本。16 (2)基层队建立 “两书一表一案一本”的HSE管17 2、安全制度标准建设 (1)建立起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各类安全规章制度57项 ; (2)建立起覆盖全油田各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1900多项; (3)建立起适用于油田安全生产的94项安全技术标准;

9、(4)基于危害识别和风险分析,建立起高风险生产施工作业的安全防范措施。 17 2、安全制度标准建设 18 3、安全培训教育 (1)法定安全培训(单位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新员工、转岗员工等);08年、09年各培训复审4万余人次。 (2)日常安全教育 ; (3)岗位安全培训教育 ; (4)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安全教育 。 18 3、安全培训教育 19 4、应急管理 应急管理是对突发事件的全过程管理,应急管理是一个动态管理,根据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发生和善后四个发展阶段,应急管理可分为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四个过程。 应急管理是个完

10、整的系统工程,可以概括为“一案三制”,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急机制、体制和法制。19 4、应急管理 20 油田的应急管理 (1)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09年油田成立应急办公室,设在生产管理部。 (2)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油田重特大事件应急预案,分1个总体预案和19个专项预案。基层单位建立了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操作预案。2009年底,油田组织对应急预案创新进行修订,将于近期审核完成后印发执行。 (3)加强应急专业队伍建设。 消防队伍建设方面,自上而下建立了消防支队、消防大队、消防中队的管理网络,现有888名消防战斗员,配备各型消防执勤车辆94台。 20 油田的应急管理 21 海上应急队

11、伍建设方面,2019年组建了海洋应急中心,现有专业应急人员180人,配备2艘专职安全守护船、3艘专职溢油回收船和1艘专职污油水回收船。 2019年海洋应急中心挂牌为“山东省海上东营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与中信海直公司签订应急直升机租赁协议。 井喷应急队伍方面,油田在河口、孤岛、纯梁、现河、临盘、滨南六个采油厂建立了防井喷演练与井控技能培训中心。 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方面,正在依托油田消防队伍组建7支队伍。 (4)加强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油田每年举办井控、海上消防及人员救助等大型应急演练活动。21 海上应急队伍建设方面,2019年组建了海洋应22 5、安全文化建设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在实现企业宗

12、旨、履行企业使命而进行的长期管理活动和生产实践过程中,积累形成的全员性的安全价值观或安全理念、员工职业行为中所体现的安全性特征、以及构成和影响社会、自然、企业环境、生产秩序的企业安全氛围等的总和。 安全文化的作用是通过对人的观念、道德、伦理、态度、情感、品行等深层次的人文因素的强化,利用领导、教育、宣传、奖惩、创建群体氛围等手段,不断提高人的安全素质,改进其安全意识和行为,从而使人们从被动地服从安全管理制度,转变成自觉主动地按安全要求采取行动,即从“要我安全”转变成“我要安全”。 22 5、安全文化建设 23 5、安全文化建设 应树立的安全理念员工是企业的最重要财富;HSE效益等同经营效益;安

13、全业绩等同经营业绩;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预防成本低于罚戒补救成本;事前管理优于事后追究;安全价值比安全成本更重要;安全效益比生产效率更重要;任何人对安全均有责任;现实企业员工不良的安全文化工伤光荣论;违章英雄论;事故难免论;习惯难改论;预防遥远论;规章应付论护品无用论;违章不一定有事故;事故取决于运气;安全是做给领导看的;反正有工伤保险,事故伤害无所谓;安全生产是领导的责任,与己无关;安全复训“厌学情绪”。 事故墨菲法则:“只要具有危险的地方,可能发生事故的都会发生”。因此,我们不要认为“不一定”,而要时时刻刻具有“有可能”的警觉性意识。 事故海恩法则:1次严重事故是建立在29次轻微、

14、300未遂险肇事、1000次的隐患、无穷大的危险源的基础之上的。因此,要防1次偶然的严重事故,要从1000的隐患和普遍的危险入手。23 5、安全文化建设 现实企业员工不良的安全文24 5、安全文化建设 2019年11月,油田召开了安全文化建现场会,2009年2月,下发了胜利油田安全文化建设实施意见 。 近期将下发 油田安全文化建设纲领性指导文件胜利油田安全文化手册。24 5、安全文化建设 25油田安全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全体员工的安全素质得到明显提升;安全管理体制、机制、制度不断完善;装备本质安全水平和现场作业环境的不断改善;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安全文化建设的四个框架体系:安全观念文化;

15、 安全行为文化;安全制度文化; 安全物质文化。 安全文化建设的五个对象:第一责任人; 各级领导(管理层);安全监督管理人员; 员工(操作层);员工家属。 25油田安全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26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深入推进安全责任的全面落实;建立健全并认真执行安全制度规范;强化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装置本质安全化程度 ;改善作业场所的安全环境。26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27安全文化建设的工作步骤 : 全面规划、宣传发动阶段(2009年3月2009年6月)。统筹规划 、宣传发动 试点建设、夯实基础阶段(2009年7月2019年12月)。试点建设 、提炼理念 、丰

16、富载体 、完善制度 。 成熟完善、全面推进阶段(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成熟完善 、全面推进 。27安全文化建设的工作步骤 :282019年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 (1)开展“我要安全”活动。 (2)开展安全环保责任落实活动(2019-2019年分别为责任落实年、深化年、提升年)。 (3)实施全员安全承诺 。 (4)推行标准化操作。(2009年海上、采油、供电,2019年油建、物探、测录井) (5)开展未遂事件征集活动。 (6)实施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282019年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29 6、承包商安全监管 2019年6月,油田下发了胜利油田承包商安全管理暂行

17、规定。 2009年8月,下发了胜利油田承包商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召开了承包商座谈会。 (1)明确监管责任。 (2)严格准入条件,把好入口关。 (3)加强过程监管。 (4)建立健全承包商监督管理机制。 29 6、承包商安全监管 30 7、推进安全责任落实 (1)明确责任。 领导层: “谁主管、谁负责”,安全生产“五同时”。 管理层:“各负其责、齐抓共管”。 员 工:“安全生产人人有责”、“我的安全我负责,他人的安全我尽责”。 杜绝“三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安全部门是安全综合监督管理部门。30 7、推进安全责任落实 31 (2)完善责任落实机制 主要领导安全环保履职报告制度 。 油

18、田安全环保委员会办公室派员参加二级单位安全环保委员会会议制度。 安全环保目标责任项目组制(我要安全主题活动项目组、预防工业伤亡事故项目组、预防井喷失控事故项目组、预防油气着火爆炸事故项目组、预防锅炉压力容器爆炸事故项目组、海上管理及应急项目组、重大安全隐患治理项目组 、废弃井及长停井治理项目组 、预防公共聚集场所和有毒有害气体危险场所事故项目组、污染治理与减排项目组)。 履职监督考核制度。 载体推动。 31 (2)完善责任落实机制32 8、安全监督检查 (1)完善检查制度。综合性检查、日常检查和专业性检查 。 (2)规范检查标准。制定了基层队HSE检查表,明确检查内容。 (3)注重检查实效。坚

19、持“三不放过”,问题和隐患不曝光不放过 、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4)坚持每年开展岗位责任制大检查活动。 32 8、安全监督检查33 9、隐患治理 (1)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综合治理、系统防治”的理念。 (2)坚持“分工负责,分级治理”的原则,明确职责,避免责任推诿 。 (3)明确隐患治理资金投入渠道。 (4)实行重大隐患整改指令督办制度。 (5)加强对重大隐患治理资金投入。 33 9、隐患治理34 10、强化海上安全环保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机构。 (2)完善安全监管机制。作业许可证制度、平台拖航审批制度生产、安全两条线日常监控制度。 (3)加强隐患治

20、理。2019年至今,投入3亿多元,完成重大隐患治理项目18个 。 (4)加强应急管理 。海洋应急中心 、直升机租用 、2009年7月31日直升机试飞。 34 10、强化海上安全环保工作 35 11、加强井控安全监督管理 (1)组织管理。2009年6月26日,油田召开领导办公会,进一步明确了井控管理体制。 在油田层面,建立统一领导的“大井控”格局。调整完善油田井控领导小组,下设分公司井控管理办公室、管理局井控管理办公室、井控监督检查办公室,分别设在采油工程处、石油工程处、安全环保处,相应负责作业井控日常管理、钻井井控日常管理、井控监督检查,勘探项目部负责试油井控日常管理。 制定油田井喷事故责任追

21、究制度,规范和严肃井喷事故处理。 制定井下作业队伍施工管理暂行规定。实行分级管理和“三限”管理。 (区域、工作量、队伍数量) 恢复建立采油厂作业监督机构,加强内部作业监督 35 11、加强井控安全监督管理 36 (2)制度建设。制定了井控标准40个,井控制度9项,每年对井控细则进行修订完善。 (3)井控装备配备。 2019年600万、2009年800万。 (4)安全监管。 (5)应急管理。建立6个井下作业井控防喷中心。36 (2)制度建设。制定了井控标准40个,井控制37 12、加强关键装置、重点要害部位以及直接作业环节的现场安全监督管理 (1)领导承包安全生产关键装置、重点要害部位制度。09

22、年164名局、处级领导承包了油田152个重点要害部位。 (2)直接作业环节作业许可制度。加强工业动火、进入受限空间、临时用电、高处作业、破土作业等直接作业环节的安全管理。 (3)重大危险源配备必要的技术监测手段,定期进行检测、评估。 (4)加强有毒有害气体危险作业场所安全管理。 37 12、加强关键装置、重点要害部位以及直接38 13、交通安全管理 (1)管理制度。“两交一封一定”、 长途车“一支笔”审批、交通安全管理规定 。 (2)管理措施办法 。 08年实施了基层车辆单位安全管理措施“十八法” 、推行7座以上客车和危险化学品运输车GPS定位监控。 (3) 09年6月6日成立安和私家车协会

23、。提供车辆保险、维修、事故救援、法律援助等多项服务,能够更好地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指导私家车驾驶人安全行车。38 13、交通安全管理39 14、安全监督管理机构与队伍建设 (1)安全监督机构建设。实行两级安全监督模式 。2019年10月11日,油田成立监察支队。2009年4月,油田调整完善35家主要生产施工单位安全监督机构 。目前30家调整到位。 (2)安全管理队伍建设。实行安全总监、副总监制,推进安全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明确油田54个重点生产、施工和服务单位可设立安全副总监。同时明确:各二级单位调整配备副总师人选时,要优先考虑配备安全副总监;二级单位配备安全副总监,并有合适人选的,可按程序配

24、备。如副总师职数已经配满,可暂时超职数配备。 目前配备45个。39 14、安全监督管理机构与队伍建设 40 1、“三违”仍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 “三违”导致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95以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制度执行力还不到位,出现习惯性、放任性违章。部分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存在“违章并不一定导致事故发生”的错误观念,怕麻烦,图省事,致使习惯性违章大量存在。部分领导干部对岗位员工违章现象麻木不仁,漠然视之,不能及时制止和纠正,一定程度上纵容了违章行为。部分领导不能带头带头执行按标准制度,违章指挥,导致集体违章行为。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40 1、“三违”仍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三41 新员

25、工、外用工安全技术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新员工专业操作技能及安全培训不够,个人安全意识及技能存在差距,综合素质不高。油田企业使用外用工的招录、培训、管理等制度不健全。大批安全意识不强、业务技能不高的农民工进入生产和施工作业,增加了新的安全隐患。 2、员工安全素质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41 新员工、外用工安全技术素质有待于进一步42 责任制落实方面,部分单位“谁主管、谁负责”、安全生产“一岗一责制”落实不到位。 执行力方面,安全标准、制度落实不到位,相关文件、会议精神宣贯存在差距。 教育培训方面,部分单位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不落实,日常安全培训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 风险控制方面,风险识别流于形式

26、,风险控制措施没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现场管理方面,“三标”管理不到位,生产现场“低、老、坏”现象严重,本质安全水平不高。 、基础管理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 42 责任制落实方面,部分单位“谁主管、谁负责43 滩海陆岸设计标准低、设施老化、涉海作业单位及人员多、海况复杂。 2009年12月1日,国家25号令实施后,造成滩海陆岸管理范围扩大、设施不达标现象更加突出、人员培训需求增加。 许多海上工程船舶和平台使用年限已临近或超过设计寿命,海底管道悬空、平台高程不足、独立桩晃动倾斜、平台抗冰强度不够等。、涉海生产安全环保形势严峻 43 滩海陆岸设计标准低、设施老化、涉海作业单位44 受多方面客观因素制约

27、,老油田历史欠账多,部分生产作业机具、工艺流程装置、设备设施超期服役,老化损坏严重。建设项目“三同时”执行不到位。目前,物探、钻井、作业、开发、生产保障系统、社区及后勤单位等均存在多项不同程度的本质化安全隐患。5、安全投入相对不足,本质化安全隐患较多44 受多方面客观因素制约,老油田历史欠账多,部45 在应急管理方面:应对和抵御破坏性自然灾害的能力还很弱。突出表现在应急管理缺乏统筹规划,应急机制运行不畅,应急响应能力不强;应急管理部门、专职人员落实不到位;应急预案培训、演练不够,三、四级应急预案操作性不强;应急队伍建设管理投入不足;应急救援物质储备严重不足;预警、报警、指挥、救援等能力有待进一

28、步高效、准确、规范的培育和建设。如:在应对风暴潮、地震等灾害方面,监测能力和密度明显不够,准确预报突发灾害性天气难度很大,特别是偏远地区,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预报和预警机制。45 在应急管理方面:应对和抵御破坏性自然灾害的46 对承包商的安全管理力度不够。随着上游企业勘探开发的不断发展,承包商和外用工不断增多,而相对应的安全监督管理还不到位,导致承包商事故多发。 一方面,部分单位对承包商管理的认识还很不到位,没有将承包商管理纳入本单位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范畴,对承包商及劳务输出单位的资格准入把关不严,安全监督管理责任不落实,普遍存在“以包代管、包而不管”的现象 。6、承包商安全监管还不到位 46

29、 对承包商的安全管理力度不够。随着上游企业47 另一方面,个别承包商或劳务输出单位在技术装备、人员素质、管理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普遍存在“重效益、轻安全”的思想,只注重短期行为,安全投入不足,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特种作业无证上岗问题突出,作业人员安全素质整体不高,安全管理基础薄弱,“三违”问题严重。 47 另一方面,个别承包商或劳务输出单位在技术48 由于油气生产点多、线长、面广、区域高度分散、油区人文环境复杂等特点,以及地方政策的差异,油区打孔盗油、盗卖油田物资、“吃地盘”阻挠施工、油气管线非法占压等现象日益严重,呈现出智能化、暴力化、团伙化、流窜化特点,严重影响了油田正常的工作秩序,存

30、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7、油区外部环境治理需进一步加强 48 由于油气生产点多、线长、面广、区域高度分49 (1)职业卫生管理重视不够、投入不够。 (2)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仍有欠缺。职业卫生“三同时”审查制度未能落实到位 ,致使作业场所布局设计不合理、职业病防护设施不足,存在发生职业病的隐患。 (3)职业健康监护力度不够。有毒有害场所检测率和职业健康查体率达不到规定要求。 (4)职业病时有发生。8、职业卫生基础管理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 49 (1)职业卫生管理重视不够、投入不够。 850 (5)个体防护用品制度标准执行不到位。主要表现在: 超期使用安全帽、安全带、绝缘靴、绝缘手套等有严

31、格使用期限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 部分单位不按标准配备; 现有检测设备不能满足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50 (5)个体防护用品制度标准执行不到位。主要表51 总体思路:完善一套体系,健全三个体制,建立四种机制,提高五种能力,加强十项管理,创建一种文化 。 四、管理思路及对策 51 总体思路:完善一套体系,健全三个体制,建立四种机52 以深化HSE管理体系运行为契机,进一步整合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传统管理与现代管理的有机融合,形成理念先进、体系完整、标准统一、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 。(一)完善一套体系 52 以深化HSE管理体系运行为契机,进一步整合53 、领导及部门的管理体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

32、”的原则,落实各级领导相关部门的安全管理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安全管理体制。、专业队伍管理体制。加强安全队伍建设,提高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安全监督检查体制。完善安全监督检查制度,严格现场监督检查。(二)健全三个体制 53 、领导及部门的管理体制。按照“谁主管、54 1、建立职责明确的安全生产综合治理机制。 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动手、综合治理”的方针,发挥各级安全管理部门的综合监管作用,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安全职责,建立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综合治理机制。 2、建立安全生产责任落实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健全包括领导承诺、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安全生产业绩考核、事故责任追究、设立

33、安全专项激励基金等内容的责、权、利统一的激励约束机制。 (三)建立四种机制54 1、建立职责明确的安全生产综合治理机制。55 3、建立规范长效的安全生产投入机制。 严格按国家规定提取安全费用,健全安全费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费用使用与管理的程序,形成安全生产投入长效机制。科学管理、合理使用安全费用,重点保障设备设施保养、维修与更新、事故隐患治理与安全技术改造、重大危险源监控、安全生产先进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HSE管理体系建设、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等资金投入。 (三)建立四种机制55 3、建立规范长效的安全生产投入机制。(三56 4、建立HSE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运行机制。 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紧

34、密结合自身实际,继续推行HSE管理体系,开展HSE审核,组织制定生产岗位人员适应能力评价标准,适时修订覆盖生产经营全过程的HSE过程控制指标体系和HSE业绩考核体系,强化HSE管理体系的运行,对HSE管理体系运行质量开展综合绩效评价。(三)建立四种机制56 4、建立HSE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运行机制57 1、提高安全管理与监督执行能力。 严格执行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的考核任职制度,加大领导干部安全意识的教育培训,严格监管领导干部履行法律职责情况并列入政绩考核;按照“事前管理”原则,将安全责任分解到相应的部门和单位,直至每一个岗位,层层落实到位;狠抓禁令的执行,督促直接作业人员严格执行禁令

35、,进一步落实各级管理者对执行禁令的监督检查和考核责任,违者必究。(四)提高五种能力,严格监管,控制风险57 1、提高安全管理与监督执行能力。(四)提58 严格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加大违规违纪处理力度,严肃事故调查处理,进一步加大对事故责任人特别是领导干部责任追究的力度,对不负责任、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造成事故的,严肃追究责任;注重引入国际通用的“百万工时事故损失率”等统计指标,引导企业加强对未遂事故、事件的管理,利用统计学等手段,及时发现事故苗头,找出管理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事故发生;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实现由事后被动处理向事前主动防范的转变。5859 2、提

36、高安全生产过程控制能力 。 (1)加强关键装置、要害部位的安全监管。分级管理与分级监控,定期检查、运行监控、应急演练、安全评价、动态管理。 (2)继续加强井控管理。树立“大井控”的观念 ,落实甲、乙方监控责任,加强人员培训。 (3)继续加强直接作业环节的管理。工业动火、进入受限空间、临时用电、高处作业、破土作业等严格作业许可证审批手续,加强现场监护,落实施工安全措施。 59 2、提高安全生产过程控制能力 。60 3、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1)进一步健全应急组织体系; (2)加强地企结合,建立起预警、接警、救援和恢复的联动机制; (3)加强预案演练,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应急救援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

37、; (4)加强应急自救培训,确保具有正确应对初期事件的能力。60 3、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61 4、提高安全技术支撑能力 (1)以风险控制为重点,建设技术支撑平台: 加强安全技术创新; 重大危险源辨识; 事故监测; 事故预警; 事故防治; 应急救援。 61 4、提高安全技术支撑能力 62 5、提高员工的自我防护能力 强化日常教育,深入开展危害识别,制定风险消减措施,推行标准化操作,严格执行禁令,增强员工的安全自律能力,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根本性转变,62 5、提高员工的自我防护能力 63 (五)加强十项工作,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63 (五)加强十项工作,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64 1、

38、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做好各级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海(水)上及滩海陆岸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取证和复审工作,加强日常全员培训教育,增强培训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通过培训,使广大职工明确安全责任,提高全员安全素质。 64 1、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65 2、加强建设项目“三同时”工作 严格按照国家安监总局、卫生部、公安部等部门规章及集团公司“三同时”管理制度,明确设计、施工、监理和设备、材料供应等有关单位的安全职责,进一步强化安全、地震、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工作。 在建设项目费用预算中必须足额、明确各项评价专项费用,确保“三同时”工作资金渠道畅通。 加强建设项目“三同

39、时”措施竣工验收的管理。 65 2、加强建设项目“三同时”工作66 3、加强隐患排查与治理 (1)做好隐患排查、评估、整改、登记建档和跟踪管理等工作,建立长效机制。 (2)排查方法的科学性、针对性,排查硬件设施和管理两个方面。 (3 )落实“四定”原则,从隐患项目的立项、实施到验收,实施全过程的跟踪管理。 重点进行海(水)上、井控设施、油气集输场站及管网、电力系统、防雷系统、消防系统、注汽系统、加油站油罐隐患治理。66 3、加强隐患排查与治理 67 4、加强有毒有害气体防护 (1)按标准配备安全防护设施 。 (2)对有可能钻遇含硫化氢地层的重点勘探井或开发井开展安全预评价 。 (3)重点施工作

40、业实行验收许可、驻井现场监督制度。 (4)加强有毒有害气体危险场所管理。 67 4、加强有毒有害气体防护 68 5、加强承包商、外用工管理 (1)严格把好承包商队伍准入关、安全资质复审关、开工检查验收关和施工过程监督关 。建立经济处罚、停产整顿、降级、限制工作量和工作区域、列入黑名单、清除等承包商监督考核机制。 (2)与正式在册员工一样对各类临时用工严格监督考核。 68 5、加强承包商、外用工管理 69 6、加强海(水)上安全工作 (1)落实海(水)上作业各项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 ; (2)完善海(水)上安全监管机构 ; (3)建立海(水)上安全管理监控信息系统,完善应急联动机制 ; (4)海上

41、设施的安全评估。69 6、加强海(水)上安全工作 70 7、加强交通、消防、防雷、民用气管理 (1)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推行胜利油田的基层车辆单位安全管理措施“十八法”,加强私家车管理 ; (2)认真贯彻消防法,加强消防监督,健全消防组织网络; (3)认真贯彻气象法,继续开展防雷装置安全检测工作 。 (4)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燃气管理条例70 7、加强交通、消防、防雷、民用气管理 71 8、加强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等法规制度。 71 8、加强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 72 9、加强

42、油区环境综合治理 (1)加强内部管理,进一步探索新的防盗油、防盗气、防盗电等措施,建立科技创安机制 。 (2)完善与地方政府有效的沟通渠道和工作机制,争取支持,配合政府部门加大对管道违章占压、人为破坏等专项整治工作力度 。72 9、加强油区环境综合治理 73 10、加强职业卫生管理 (1)进一步提高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认识,加强统一领导与管理 ; (2)加大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投入 ; (3)认真贯彻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标准化制度体系 ; (4)完善职业病预防控制体系 。73 10、加强职业卫生管理74 从安全观念、安全行为、安全制度、安全物质四个层次,创建具有油田特色的安全文化。 (六)

43、创建一种文化74 从安全观念、安全行为、安全制度、安全物质四75第 二部 分工伤及事故管理一、近年来工伤事故情况分析二、工伤保险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三、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四、典型事故分析 75第 二部 分一、近年来工伤事故情况分析76 基本概念 事故: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和财产损失的事件 安全: 指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 安全生产:防范各类事故、保障员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事故产生的基本原因 人的不安全行为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物的不安全状态使用设备、工具、物料所存在的隐患和危害 不良环境作业环境不符合人的生理、心理需求,如:高温、低温、噪声等 管理缺陷管理制度、操作规程针

44、对性、操作性不强76 基本概念 事故:造成人员77 油田企业常见危险因素 火灾:易燃易爆液体、气体或民用建筑; 爆炸:可燃气体受限空间着火,锅炉、压力容器、火工器材(雷管炸药、射孔弹); 中毒窒息:吸入硫化氢、氯气、一氧化碳、受限空间缺氧; 交通事故:车辆行驶中碰撞、侧翻、碾压等造成人员伤亡; 井喷失控:钻井、作业施工或油水井管理过程中地层流体从井中失控喷出; 起重伤害:起重物滑落、挤压造成的伤害; 物体打击:物体落下、抛出、破裂等造成人员伤害; 灼烫: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物理灼伤等; 高处坠落:平台坠落、踏空、安全带断裂 触电:包括触击带电体和受放电冲击; 淹溺:洪水、捕鱼、

45、游泳 机械伤害:机械运动设备的部件、工具、加工件与人体接触造成的夹击、绞、割、刺等伤害。77 油田企业常见危险因素 火 油田企业常见有害因素 物理性有害物:员工在高温、低温、噪声、振动等环境中作业,如中暑,接触火焰、弧光等,低温环境中的冻伤;因射线、放射源造成的伤害; 化学性有害物:指通过呼吸、皮肤吸入或接触的有害物,如氯气、硫化氢、一氧化碳、粉尘等; 生物性有害物:如野外施工作业中,容易引发的地方病,如血吸虫、黑线鼠; 油田企业常见有害因素 79一、工伤事故情况分析 年度类别轻伤事故重伤事故死亡事故(交通)合计20191898433(20)30620191928922(7)303201920

46、611531(12)352201925612412(3)392201926014915(8)424201933213921(11)4922009573010(9)352 从表1中可以看出,油田非死亡工伤事故次数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死亡工伤事故次数随着人们对安全重视程度加大有所降低后又因交通事故的增长开始增多。表1 20192009年职工工伤事故按事故程度统计表1、 2019年2009年油田职工工伤分类分析79一、工伤事故情况分析 年度类别轻伤事故重伤事故死亡事故合80表2 20192009年职工工伤事故按事故分类统计表 类别年度 生产安全事故交通事故其他事故合计轻重死亡小计轻重死亡小计轻重死

47、亡小计201962256932411203710344715430620195927490352176398411115030320195236290523112951024816166352201962332977150312410361717139220195631289825981491225951864242019643521017144111241976082674922009574019813571079729715185362 从表2中可以看出,随着社会车辆增多以及工伤认定扩展、人们自我维权意识提高,我们油田的交通事故和其他事故次数快速递增。油田的生产安全事故出现了增长趋势。80

48、表2 20192009年职工工伤事故按事故分类统81 类别年度 钻井作业系统采油集输系统后勤保障系统合计2019532416932019493011902019512821902019272644972019182942892019284330101200926164172362 从表3可以看出,随着安全投入加大,工伤事故考核变严,钻井作业工程板块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设施设备本质安全化程度提高,事故发生的频次已经降低。 表3 20192009年生产安全事故行业系统分布表2、油田职工工伤主要分布行业和种类81 类别钻井作业系统采油集输系统后勤保障系统合计201982 类别年度 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起

49、重伤害高处坠落触电中毒窒息火灾、爆炸灼烫等其它合计2019213662222493201919327193109020192029518241290201928249201411972019162362333158920193331717211010120092723418411288表4 20192009年生产安全事故按标准分类统计表 从表4 中看出,油田工伤事故高发频次主要有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和高处坠落三类,这三类事故的直接原因基本上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违章造成。82 类别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起重伤害高处坠落触电中毒窒息火灾83通过事故统计分析,证明“三违”是事故的直接诱因。(“三违”指

50、“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结 论 83通过事故统计分析,证明“三违”是事故的直接诱因。结843、工伤事故直接原因分析-事故操作层面的原因表5 20192019年油田生产安全事故直接原因分类统计表 类别年度 设施设备有缺陷、故障(物的不安全状态)安全意识淡薄或意识疲劳(人的不安全行为)合计20193162932019246490201922689020192275972019127789201917841012009上半年74148 从表5中可以看出,随着国家、社会以及企业本身对于本质安全的重视程度增加,由于设施设备缺陷或故障为事故直接原因的事故发生频次有所下降,而由于职工安全意识淡

51、薄或安全意识疲劳造成的事故发生频次却在不断上升。表5显示,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 造成的事故占油田生产安全事故的80%还要多。 843、工伤事故直接原因分析-事故操作层面的原因表5 85 任何事故的发生,究其深层次原因,都是管理问题,是多环节管理责任缺失导致的。 只能通过强化安全管理,才能防止事故的发生。 事故暴露的直接原因是职工的习惯性违章、放任性违章,更根本的原因在于各项管理制度没有落实,安全教育不够深入,安全监督管理不到位。 4、工伤事故本质原因分析-管理问题85 任何事故的发生,究其深层次原因,都是86我国工伤保险发展历程 1 2胜利油田工伤管理工作状况 3胜利油田工伤管理存在问题及对

52、策4二、工伤保险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工伤保险条例的适用对象、工伤认定范围和申请时效86我国工伤保险发展历程 12胜利油田工伤管理工作状况 387我国工伤保险发展历程劳动法 我国劳动法中明确规定职工享有工伤保险的权利,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单位不得依照解除劳动合同的有关规定与之解除劳动合同。 安全生产法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工伤保险是我国现行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之一,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项社会保险,也是目前世界上立法最普遍、发展最完善的一项社会保险。 87我国工伤保险发展历程劳动法 我国劳动法中明确88我国工

53、伤保险发展历程劳动保险条例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务院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这部劳动保险综合法规对各项劳动保险待遇作了明确的规定,并将工伤保险列在各项保险项目之首。劳动保险条例是在我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制定的一部保护劳动者权益的行政法规。 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 2019年劳动部发布了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全面推行了工伤保险改革。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在我国首次把工伤预防、工伤康复和工伤补偿三项工伤保险的任务结合起来,实行工伤保险与安全生产相结合的原则,维护了社会安定、促进了企业安全生产。 88我国工伤保险发展历程劳动保险条例 新中国成立之初89我国工伤保险发

54、展历程工伤保险条例 2019年4月,国务院第5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工伤保险条例,并以国务院令第375号发布,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还制定发布了工伤保险条例的若干配套规章或政策文件,各地方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地方性法规。89我国工伤保险发展历程工伤保险条例 2019年4月90工伤保险条例的适用对象和申请时效适用对象申请实效 工伤保险条例的适用对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章第十七条规定“职工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

55、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90工伤保险条例的适用对象和申请时效适用对象申请实效91工伤认定范围工伤认定范围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章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

56、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91工伤认定范围工伤认定范围 工伤保险条例第92工伤认定范围工伤认定范围 第十五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2、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3、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第十六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1、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 2、醉酒导致伤亡的; 3、自残或者自杀的。 92工伤认定范围

57、工伤认定范围 第十五条:职工有下列情93胜利油田工伤管理工作状况 03年前,胜利油田的工伤认定及鉴定工作一直由油田自行办理。04年1月1日起执行实施的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鉴定为职业病,应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并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鉴定申请。自2019年3月23日始发生的工伤事故由地方政府部门负责认定和鉴定工作,工伤保险统筹维持原状,还是油田社保所进行统一管理。 工伤认定和鉴定移交地方后,工伤的申报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原则,由劳资部门负责,统一到东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办理认定手续。为了准确、及时地确定事故的性质及程度,根据条例的原则,将局、

58、二级单位两级劳动鉴定委员会或领导小组改组为工伤事故调查委员会或领导小组,由劳资、安全、卫生、工会、等部门人员组成,负责事故的调查及结论确定。职工工伤认定办理内部程序保持不变。93胜利油田工伤管理工作状况 03年前,胜利油田的工伤认94胜利油田工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工伤认定范围判定是职工与工伤管理人员产生矛盾的直接根源。 2工伤迟报一直是工伤事故管理的突出矛盾和焦点。 3职工工伤管理过程中责任缺失,无形中制造矛盾。 工伤认定工作中依然存在多种矛盾,职工上访频繁4用工形式与改制企业归属的变化,导致工伤处理产生矛盾。 94胜利油田工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工伤认定范围判定是95解决问题的思路

59、及对策 1、加强对工伤保险条例等有关政策的学习、宣传,减少工伤认定过程矛盾产生。2、采取有效措施,落实责任,减少矛盾产生。 3、工伤保险全员参与,避免劳动争议。解决工伤保险工作中存在的工伤与非工伤区别不清的问题。 重点讲解,讲明办法、避免矛盾。 一是加强工伤调查力度和透明度,遏制和杜绝假冒、谎报工伤现象。 二是实行问责制,严格落实岗位责任。 三是对迟报、瞒报或谎报的工伤事故,加以严格考核,加大处罚力度。 各单位应将临时性用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临时性用工在企业工作期间,由企业为其缴纳工伤保险费用,发生工伤后,按规定进行工伤认定、鉴定,并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有关费用,按照劳动合同法要求,作到同工统筹

60、同待遇,在避免劳动争议的同时,维护临时用工劳动者的合法权益。95解决问题的思路及对策 1、加强对工伤保险条例等有关政96三、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96三、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 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特别重大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