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发达的古代农业无农不稳 无工不富 无商不活 农业 手工业 商业发达的古代农业无农不稳 无工不富 无商不活 农业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神农是中国农业的始祖距今一万年左右,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三大中心)生活方式改变:从迁徙走向定居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商、周原始农业农作物耕作技术生产工具耕作方式刀耕火种石器锄耕石刀、石斧、耒耜少量青铜农具, 石器木器骨器为主刀耕火种排水、沤肥除草、治虫南稻北粟粟、稻、黍、稷、麦(五谷)桑、麻等(采集经济 种植经济)植主畜辅 独立发展,自成体系1、起源:2、表现:、意义:4、特点: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神农是中国农业的始祖距今一万年左右,世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
2、耜 马桥文化石锄 半坡遗址出土的磨制石斧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 马桥文化石锄 半坡遗址出土的磨制石斧 商周时期的青铜农具商周时期的青铜农具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地域差别南稻北粟,中国是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碳化稻谷(河姆渡遗址出土)炭化了的粟和菜籽(半坡遗址出土)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地域差别南稻北粟,中国是最早种植水稻和“五谷六畜”“十二生肖”黍稷粟麦豆麻稻猪马牛羊鸡狗“五谷六畜”“十二生肖”黍稷粟麦豆麻稻猪马牛羊鸡狗铁犁牛耕垄作法都江堰耦犁、犁壁耕耙耱技术、耕耙技术代田法漕渠、白渠、龙首渠翻车筒车高转筒车风力水车曲辕犁,犁评一年两熟、一年三熟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请仔细阅读课本,完成下面表格。耧
3、车一年一熟(完善)(农用动力革命,汉代逐渐普及)铁犁牛耕垄作法都江堰耦犁、犁壁耕耙耱技术、耕耙技术代田法漕渠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农具春秋时期的铁锄战国时期凹形铁锄战国时期铁锄战国时期铁犁头、铁镰刀东汉牛耕图画像石(甘肃嘉峪关市出土) 西汉时期的耦犁(形象图) 三处重要改进:一是把长直辕改成短曲辕,犁架变小,便于回转,节省畜力;二是增加了犁评,使犁箭可上可下,可以适应深耕和浅耕的不同需要;三是改进了犁壁,将翻起的土推到一旁,并能翻覆土块,断绝草根生长。这是唐朝劳动人民对耕犁的重大改进,至此,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农具春秋时期的铁锄战国时期凹形铁锄战国时期 西汉赵过推行的一种适应北方
4、旱作地区的耕作方法。在同一地块上的田垄隔年代换所以称作代田法。 西汉赵过推行的一种适应北方旱作地区的耕作方法。在同一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 都江堰建于公元前三世纪,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至今仍发挥巨大效益,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 都江堰建于 关中,或关中平原,指中国陕西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平均海拔约500米,又称关中盆地,其北部为陕北黄土高原,向南则是陕南山地、秦巴山脉,为陕西的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地区,富庶之地,号称八百里秦川
5、。 郑国渠白渠漕渠六辅渠龙首渠井渠法 关中,或关中平原,指中国陕西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平均海边疆地区的坎儿井边疆地区的坎儿井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 坎儿井起源于2000年前的汉代。它的特点是利用地面坡度引取地下水自流灌溉。据统计,吐鲁番盆地有坎儿井1237条,实际使用853条,总长度超过5000公里,总出水量每秒约10立方米。坎儿井由竖井、地下暗渠、地面明渠、涝坝四个部分组成。竖井最深的在90米以上,一般长38公里,最长的达10公里以上,年灌溉300亩,最好的年灌溉可达500亩。 坎儿井起源于2000年前的汉代。它的特点是利翻车的模型翻车的模型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隋唐五代南方高转筒车宋代水转筒车水
6、力为动力清代风力水车风力为动力隋唐五代南方宋代清代积极: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 局限:长期以来,没有革命性的进步。 探究一:我国古代农具是怎样逐步得到改进的?(提示:从材质、制造工艺、牵引动力等方面概括)如何认识古代农耕工具改进的问题?从材质方面看,从最初的石、骨、木、蚌器等到后来的青铜、铁等金属农具;从制造工艺方面看,从打制到磨制再到冶炼、铸造;从牵引动力方面看,从人力操作到畜力再到自然力牵引。2、认识:1、改进:积极: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 三、男耕女织小农经济基本模式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
7、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提高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生产工具因素:生产关系因素:农民自身因素:封建政府扶植: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1、含义:2 、形成时间:原因:、性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三、男耕女织小农经济基本模式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精耕细作(基本特征;分散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男耕女织生产目的为生活和交税,自给自足(封闭性)(脆弱性)负担沉重,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非常有限不利于技术革新,催生容易满足的社会心态和民族性格(落后性)4、特征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精
8、耕细作(基本特征;分散性)农业和是我国封建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基本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封建王朝主要财源;古代中国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础5、评价积极:是我国封建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消极:不利于先进技术的推广和运用;随着人口增加和土地兼并激化,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土地过度开垦,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在封建社会后期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破产: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廉价商品大量涌入,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消极:不利于先进技
9、术的推广和运用;随着人口增加和土地兼并 探究二:根据教材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分别有哪些?有利因素: 不利因素:生产工具和技术的改进;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农民为生存而努力、精耕细作;政府的重农政策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分散、简陋抗灾能力弱;分散、个体难以开展大生产,不利于技术革新;赋税、徭役沉重;土地兼并严重; 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旱、涝等自然灾害商品经济的冲击(在中国相当有限) 探究二:根据教材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有从生产规模和分户经营看,我们今天的农民依然以小规模的一家一户进行经营和生活,本质上仍属于小农经济;但其性质又不同于以往的小农经济,今天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经济并不是完全封闭的,而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下的小农经济。 探究三:我们今天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是不是小农经济?从生产规模和分户经营看,我们今天的农民依然以小规模的一家一户四、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导 探究四:古代中国以农立国,试从农业起源、内部分工、耕作方式、耕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政府采购车辆居间合同范本(2篇)
- 2024-2025日常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综合卷)
- 2025员工三级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专题 J-13【简语法-单选题专练】定语从句 2025年中考英语讲解+练习题汇编(全国)
- 2025石油化工代理合同
- 2025企业借款合同范本模板
- 可行性研究报告 意见
- 2025网站开发合同协议书模板
- 2025《股权转让合同》
- 2025年舒血宁注射液合作协议书
- 诚信友善教学反思(十篇)
- GB/T 19025-2023质量管理能力管理和人员发展指南
- 装饰装修挂靠工程合同协议书范本
- 一案八制方案
- 外协外购入库单表格
- 绿化工程施工合同(5篇)
- 全套课件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 《清明》说课比赛课件
- 出租房屋安全检查记录
- 《卖炭翁》课件-优秀实用
- 科学素养大赛题库及答案(500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