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同步练习第12课 芣苢(解析版)_第1页
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同步练习第12课 芣苢(解析版)_第2页
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同步练习第12课 芣苢(解析版)_第3页
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同步练习第12课 芣苢(解析版)_第4页
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同步练习第12课 芣苢(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2米莒【基础练习】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O,O 。东汉以后,齐、鲁、韩三家先后亡失,仅存毛诗外 传。毛诗盛行于东汉以后,并流传至今。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收集和保存了古代诗歌305首诗经最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诗经是按风雅颂三局部编辑的汉代传授诗经的有齐、鲁、韩、毛四家A.B.领)C.D.【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 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从语段横线后的“东汉以后,

2、齐、 鲁、韩三家先后亡失”来看,横线处的最后一空应填,据此排除A项、B项;正因为诗经“收集和保 存了古代诗歌305首”,才会有“诗三百”的称谓,故应在前,据此排除D项。应选C。2.以下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达,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其中,“风、雅、颂”为诗歌体制,“赋、比、兴”为主 要表现手法。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有意境;150字左右。【参考例文】夕阳西下,柔和的光芒笼罩着将暮未暮的世界,天地苍茫而祥和:河水平缓而安静地流淌,不发出一丝 声响,河面却闪烁着红宝石般的粼粼波光;远山如黛,蜿蜒起伏,它们正一个接一个地向我轻声道别,然后 慢慢隐没于黑暗之中。

3、坐在这金色斜晖里,望着眼前无限美好的河口、大地和天空,我的内心安宁而愉悦: 生命如此美好!【写作指导】此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微写作的要求,如此题“以我夕阳河水远山四个意象为必要元素,描写一个场景,表达一种情感”“有心理描写” “至少运用两 种修辞手法”“有意境”“150字左右”,然后思考这个场景中“我”“夕阳”“河水”“远山”各自的情态以及 要表达什么意境,再抓住这些进行拟写。从题干的提示来看,这个场景中有人,即“我)而且要对“我” 的心理进行描写,这心理显然是由眼前所见的景而引发出来的;有景,如“夕阳”“河水”“远山”,“夕阳” 的色彩、光线,“河水”的流淌情状

4、以及河面的光泽,“远山”的情态,等等,这些应该借助描写展现出来。B.诗经原称诗,它是“五经”之一,“五经”是指易书诗礼乐。C.七言律诗属尸近体诗范畴,其格律严密,要求诗句子数整齐划一。全诗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 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D.在古代,同一祖先的子孙繁衍增多,往往会分成假设干支而散居各处。各个分支除了保存姓以外,还会取 一个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文氏”即文姓。【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木题“以下 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达,错误的一项”,然后根据课内所学和课外积累辨析正误。B项,“,五经是指易书诗礼乐”错误,

5、乐应为春秋。应选B。3.根据语境,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诗经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故乡。o , :但诗经的传唱,使原本遥远的地域变得可以想象,可以亲切地感知。,因此说,。这当然不利于人们建立地理意义上“天卜.”的概念春秋战国时期,乃至更早,诗经就为凝聚我们的民族精神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当时,由于相距遥远,交通不便,普通人的旅行范围都是非常有限的诗经在当时各国之间,缔造了珍贵的文化亲缘齐国的海,宋国的河,秦晋的高山,他乡丰富的物产、奇异的风情,都因诗经的描绘而进入人们视野A.B.(簿C.I). 【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语句连贯的能力。此题,的“在当时”指代的是

6、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这”指 代的是的“相距遥远,交通不便,普通人的旅行范围都是非常有限的”。与比拟,作为收束语,更 恰当。分析可知正确的排序是:。应选D。4.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 “采采茉苜,薄言采之”,是全诗的总起。“采呀采呀采起来”的歌声,亦可称之为劳作的前奏曲。B.由“薄言掇之”到“薄言捋之”,是对采摘过程的细腻观察。从一颗一颗地拾取到一把一把地捋,可谓一 路辛劳,反映出当时的劳动妇女身负沉重的压迫。C.由“薄言秸之”到“薄言醺之”,是对收工时满载而归的叙写。此间有收获的满足,有对自身力量的欣赏, 亦有与自然相融的愉悦。D.米苜一诗,将劳动者的精神和情绪自

7、然地吟唱出来。从节奏、意境、韵味等方面,显示出相当高的艺 术性和感染力。【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此题的题干要 求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 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 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此题中,B项,“反映出当时的劳动妇女身负沉重的压迫”于文无 据,主观猜想。应选B。5.以下诗句与“悯农馆”里展示的劳动场景,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种密移疏绿

8、毯平,行间清浅毂纹生分畴翠浪走云阵,刺水绿针抽稻芽阴阴阡陌桑麻暗,轧轧房板机杼鸣A.织布插秧车水打稻B.织布车水插秧打稻C.打稻插秧车水织布D.打稻车水插秧织布【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理解诗句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了解句意,然后抓住诗句中具有代表性的关键信 息,辨析所描绘的劳动场景。也可用排除法选出正确的选项。中“连枷”是脱粒用的农具,这句话意思是, 场院内声音如轻雷鸣响,一夜农民挥舞连枷打稻子一直响到天亮。所以对应的劳动场景是“打稻”。中“毅纹”常用以喻水的波纹,这句话意思是,疏密之间种下的水稻像一片绿色的毯子,行走在稻田中水纹荡 漾。所以对应的劳动场景是“插秧工中“畴”是田地之义,

9、“翠浪”指流入稻田之水,这句话描写了古 代用水车灌溉稻田的情景,府应的劳动场景是“车水”。中“机杼”指织布机,所以对应的劳动场景为“织 布。应选C。2.以下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部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薄言采之(助词,无实义)薄言掇之(选取)赖有诸孙替老人(依靠,依赖)急炊大饼偿饥乏(赔 偿)多睁村酷劳苦辛(求取)赋诗修汝足精神(爱怜)A. B. C. D. (2X5)【答案】B【解析】此题考兖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薄言握之”意思是“一片一片 摘下来”,“掇”意思是拾取。“急炊大饼偿饥乏”意思是“赶紧做好大饼给外孙吃以补偿他的饥饿困 *乏”,“偿”意思是“补偿”。“赋诗

10、馋汝足精神”意思是“写下这首诗来赞扬外孙不辞劳苦的精神”, “怜”意思是“赞扬。中加点字翻译错误。应选B。3.以下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达,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其中,“风、雅、颂”为诗歌体制,“赋、比、兴”为主 要表现手法。B.诗经原称诗,它是“五经”之一,“五经”是指易书诗礼乐况C.七言律诗属于近体诗范畤,其格律严密,要求诗句子数整齐划一。全诗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 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D.在古代,同一祖先的子孙繁衍增多,往往会分成假设干支而散居各处。各个分支除了保存姓以外,还会取 一个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文氏”即文姓。【答案】B

11、【解析】此题考杳学生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此题“以下 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达,错误的一项”,然后根据课内所学和课外积累辨析正误。B项,五经是指易书诗礼乐”错误,乐应为春秋。应选B。【课内阅读】一、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假设莒采采茉首,薄言采之。采采米莒,薄言有之。采采茶营,薄言掇之。采采米莒,薄言捋之。采采未甘,薄言桔之。采采米莒,薄言撷之。.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O.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答案】1.赋2.“采”“有”“掇”“捋”“祐”“瓶”六个动词的变换运用是其特点,其余文字均无改

12、变,全诗在重章复沓 中表达情绪与情感。【解析】1.此题考杳学生把握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明确诗中所运用的手法,然后要 结合诗句进行具体分析,最后指出这种手法的艺术效果。诗经使用的手法可.以概括为赋比兴三种。赋, 铺陈、排比。诗歌将连串内容紧密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为,按照定的顺序组 成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致的句群。比,比喻。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从特征上讲,有直 接起兴、兴中含比两种情况;从使用上讲,有篇头起兴和兴起兴结两种形式。诗歌描写了妇女采茶苜的情景, 用三节表现她们的动作,属于赋的形式。2.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首

13、先要明确诗中所运用的手法,然后要结合诗句 进行具体分析,最后指出这种手法的艺术效果。本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动词是不断变化的,生动地表现了越 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而其余全部是重叠,所以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全诗在重章复沓中表达情绪 与情感。二、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以下问题:米苜采采耒莒,薄言采之。采采耒莒,薄言有之。采采米莒,薄言摄之。采采米营,薄言捋之。采采米莒,建言秸之。采采米莒,薄言襁之。1.从题中选出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两项()A.本诗采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描写了一群劳动妇女采茶甘的情景。B.全诗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重章叠句,在看起来很单调的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 感。C

14、.诗歌通过采、有、掇、捋、祜、确等动词的变换生动的表现了采摘野菜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D.第三、五句重复第一句,第四、六句又重复第二句,只改动一个字,在意义上与前句没有变化。E.这是一曲劳动欢歌,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2.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答案】l.A D2.通过动词的变换表现出来的。【解析】1.此题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 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 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

15、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此题中,A项,“采 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错误,“比兴”指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而诗歌开篇就写“采采紫百,薄言采之”, 即采米营,并未由“他物”引出,所以不是“比兴”手法。D项,“在意义上与前句没有变化”错误,“采、 有、掇、捋、祜、襁”,在六个动词的变化中,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应选AD。2.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及表达技巧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具体的手法,然后诗歌的内容解释,然后分 析艺术效果。此题要求分析这首诗是如何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动过程的,诗歌第一章,其实只说了两 句话:采紫莒,采到了。这还罢了,第二章、第三章竟仍是第一章的重复,只

16、改动每章第二、四句中的动词。 也就是说,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六个动词一一采、有、掇、捋、裙、微一一是不断变化的,其余全是重叠, 这确实是很特别的。但这种看起来很单调的重叠,却又有它特殊的效果。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 往复回环的音乐感。同时,在六个动词的变化中,又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诗中完全没有写 采紫苜的人,令人读起来却能够明白地感受到她们欢快的心情一一情绪就在诗歌的音乐节奏中传达出来。【课外阅读】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力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选自诗经郑风)注

17、: 子衿:你的衣领。子,古代对男子的美称,这里指“你二衿,衣领。嗣:接续,继续。佩: 佩玉的带子。挑兮达兮:单独徘徊的样子。城阙:城门两边的楼台。.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可望穿秋水,却不见人影,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 怨。B.诗中表现女主人公的动作行为仅用“往”“见”二字,主要笔墨都用在刻画她的心理活动上。C.全诗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女主人公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在城 楼上来来I叫可地走个不停。D.全诗不到五十字,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焦灼万分的情状如在目前。这种艺术效果得益于诗人在创作中 运用

18、了大量的心理描写。.诗歌前两章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这种手法的特点和作川。【答案】1. B(1)特点:前两章句式重复,语句大体相同,只是在关键处变换了个别词语一一“子衿”和“子佩”,“我 心”和“我思”,“不嗣音”和“不来”。(2)作用:内容上,“我心”和“我思”的变换显示了女主人公思念情感的不断深入,“不嗣音”和“不 来”的变换写出了恋人既杳无音信,又不见踪影;情感上,女主人公反复咏唱,两段埋怨之辞,以“纵我” 之假设与“子宁”之反问对举,情感在回旋中渐次加强,可以想见其相思萦怀之情;形式上,回环往复, 一唱三叹,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19、,鉴赏诗歌语言、形象以及技巧的能力。B项,“仅用往见二 字”错误,从诗中来看,诗中表现女主人公的动作行为应是“仅用挑达二字。应选B。2.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技巧的能力。从本诗来看,诗歌前两章使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青青子衿,悠悠 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这两章的句式重复,语句大 体上是相同的,只是换了 “子衿”和“子佩”,“我心”和“我思”,“不嗣音”和“不来”这些词语。从作用 来看,这首诗主要表达了相思之情,“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对方的衣饰给她 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可想见其相思萦怀之情,如今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约,只好等恋人过来 相会,可望穿秋水,不见影儿,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捎 个音信?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主动前来”,以“纵我”与“子宁”对举,急盼之情中不无矜持 之态,令人生出无限想像,可谓字少而意多,对恋人既全无音问、又不见影儿的埋怨,就在这些反复的咏叹 之中表现出来;从内容来看,先是“我心”,再是“我思”,表现出情感的递增,先是“不嗣音”,这是说恋 人没有音信,再是“不来”,这是说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