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方程例1》教案何_第1页
《解方程例1》教案何_第2页
《解方程例1》教案何_第3页
《解方程例1》教案何_第4页
《解方程例1》教案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解方程例1教案何第一篇:解方程 例1教案 何解方程 例1教学设计平凤镇平岗小学 何玉洪教学内容:义务教育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67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天平与方程的联系,会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2、初步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3、会检验一个具体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情感目标: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会检验方程的解。 教学难点:利用天平平衡的原理来检验方程的解。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引出课题(出示课件)1、判断下面哪些是方程?2、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把下面的等式填写完整。

2、3、看图列出方程。二、探究新知1、师:这里有个纸箱里面装着一些足球,你猜会有几个呢?(课件逐步出示)再给你点信息,这幅图谁能用一个方程来表示。生说题意并列方程x+3=9。2、师:在这个方程中,x的值是多少呢?(学生思考,小范围交流) 汇报预设:因为9-3=6 因为6+3=9 所以x的值为6 所以x的值为6 师引导:当然,我知道这么简单的问题是难不住大家的,但是我们的思考不能停止,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学习怎样利用天平保持平衡的原理来寻求x的值。3、教师通过天平帮助学生理解。师:现在我们就将X+3=9这个方程转换到天平上来。天平左边是x+3个球,右边是9个球,天平平衡,列式是:x+3=9 观察:有什么

3、办法得到x的值?(把左边3个球拿掉。)把左边拿掉3个球,要是天平仍然保持平衡要怎么办?(右边也要拿掉3个球。) 追问:怎样用算是表示?1学生交流汇报:x+3-3=9-3 X=6 质疑:为什么两边都要减3?有什么根据吗?(根据等式的性质:等式的两边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4、小结: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像上面,x=6就是方程x+3=9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板书)5、区分: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有什么区别?师引导:“方程的解”中的“解”是指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它是一个数;而“解方程”中的“解”是指球方程的解的过程,是一个计算过程。6、验算:X

4、=6是不是正确的答案?怎样检验?生自主思考,小组内交流。师:可以把X=6的值代入方程的左边算一算,看看是不是等于方程的右边。 即:方程左边=x+3 =6+3 =9 =方程右边所以,x=6是方程的解。7、解复习题中的方程X+73=166,引导学生用等式的性质去解。8、根据x+3=9 X+73=166解的过程,讨论解方程需要注意什么?小结:根据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解方程是要先写“解:”,等号要对齐,解出结果后要检验。三、巩固练习1、在里填上运算符号,在里填数。(练习册34页第二题)2、解方程。(课本67页做一做第1题)3、x2是方程5x15的解吗?x3呢?(课本67页做一做第2题)4、后面括号中哪

5、个x的值是方程的解?(课本70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答案或上台板演,师点评。)四、课堂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课本70页第2题的前4小题,第4题的(1)、(3)课后练习:练习册34页。第二篇:解方程1教案一、导入谈话:同学们,还记得什么是方程吗?等式的性质呢?二、互动新授(一)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并展示课前自习的结果。小组之间可互相猜疑,并提问。教师不必急于给出正确答案,只需引导各小组充分进行交流。(二)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教材第67页例1情境图。问: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引导学生看图回答:盒子里的球和外面的3个球,一共是9个。并用等式表示: x+3=9(教师板书)1先让学生回

6、忆等式的性质,再思考用等式的性质来求出x 的值。学生思考、交流,并尝试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2教师通过天平帮助学生理解。出示教材第67页第一个天平图,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长方体盒子代表未知的x个球,每个小正方体代表一个球。则天平左边是x +3个球,右边是9个球,天平平衡,也就是列式:x +3=9。观察:把左边拿掉3个球,要使天平仍然保持平衡要怎么办?(右边也要拿掉3个球。)追问:怎样用算式表示?学生交流,汇报:x+3-3=9-3x =6 质疑:为什么两边都要减3呢?你是根据什么来求的?(根据等式的性质:等式的两边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你们的想法对吗?出示第3个天平图,证实学生的想法是

7、对的。 3.还可以根据什么方法来解这个方程?学生展示汇报4师小结:刚才我们计算出的x =6,这就是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也就是说,x =6就是方程x +3=9的解。求方程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板书:方程的解解方程)5引导:谁来说一说,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有什么区别?学生自主看课本学习,可能会初步知道,求出的x 的值是方程的解;求解的过程就是解方程。师引导学生小结:“方程的解”中的“解”的意思,是指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它是一个数值;而“解方程”中的“解”的意思,是指求方程的解的过程,是一个计算过程。6验算:x =6是不是正确答案呢?我们怎么来检验一下?引导学生

8、自主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通过学生的回答小结:可以把 x =6的值代入方程的左边算一算,看看是不是等于方程的右边。即:方程左边=x +3=6+8=9=方程右边让学生尝试验算,并注意指导书写。三、练习巩固拓展四、课堂小结。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有哪些收获?1 引导总结:1解方程时是根据等式的性质来解。2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3求方程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学生展示检验(自主学习单)板书设计 解方程(1)x +3=9解:x +3-3=9-3x =6求方程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同学们,还记

9、得上节课我们一起玩过的天平游戏吗?谁来说说你从中获得了什么知识?(引导学生回忆等式的性质即天平平衡原理)。同学们在游戏中的收获可真不少,还想不想玩游戏?(想)好,现在我们就一起玩个猜球游戏:师出示一个不透明的乒乓球盒,让学生猜里面有几个球?(学生可以任意猜) 师:盒子里面有几个球,1个?2个?. 你能准确说出盒子里有几个吗?生:不能!师引导学生可以用字母X来表示球的个数。师:要想准确知道有几个球,再给同学们一些信息。(师课件出示天平左边一个不透明盒子和3个球,右边透明盒子里有9个球,天平平衡)设问:能用一个方程来表示吗?(板书X+3=9) 师:现在你知道X的值是多少吗?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0、(一)探究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1、独立思考:盒子里有几个球?也就是X所表示的数值是多少?(由于数据 较小,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出结果)2、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想的?(这里给与学生一定的思考和交流的时间,重点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3、全班交流:X的值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想法: (1)利用加减法的关系:9-3=6。 (2)想6+3=9,所以X=6。(3)把9分成6+3,想X+3=6+3,所以X=6。2 (4)在方程两边同时减去一个3,就得到X=6师:同学们的想法真不少。我们看前三个同学都是利用加减法的关系或数的分成想出了答案。第四个同学的想法有什么不同?他的想法对吗?我们可以

11、来验证一下。4、操作验证:师拿出课件演示中的天平实物(天平左边一个不透明盒子和3个 球,右边透明盒子里有9个球,天平平衡。注意两个盒子的质量相等)师问:现在谁来试一试?想想左右两边同时拿去三个乒乓球天平会怎么样? (学生拭目以待,跃跃欲试)学生操作演示,天平平衡。(二)指导解方程的书写格式师:通过操作我们发现他的想法是对的!以后我们就用等式的性质来求方程中未 知数的值。这个演算过程如何书写呢?让学生先同桌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师边示范边强调:首先在方程的第二行起写一个“解”字,利用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减去一个3,为了美观注意每步等号要对齐。师板书如下:X+3=9解:x+3-3=9-3x=6重点

12、问:左右两边同时减去的为什么是3,而不是其它数呢?学生纷纷说出想法。师结:方程两边减去3以后,左边刚好剩下一个x,这样,右边就刚好是x的值。 因此,解方程说得实际一点就是通过等式的变换,如何使方程的一边只剩下一个 x即可。师:我们要想知道算的对不对,不能每次都用天平来验证吧,尤其是遇到较大的 数。(学生点头认同) 师:那怎麽办呢? 生:可以验算!师:怎么验算?学生可以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验算方法:验算:方程的左边 =X+3=6+3=9= 方程的右边所以,X=6是方程的解。(三)揭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两个概念。师:像上面X=6这样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而求方程的解的过

13、程叫做解方程。同时课件出示两个概念,让学生说说两个概念有什么不同?师明确:方程的解是一个具体的数值,而解方程是一个过程,解方程的目的就是 求方程的解。(四)独立尝试解方程(例2师:同学们已掌握了解方程的方法,看这个方程你会解吗?课件出示信息图,让学生看图列出方程3X=18。3 师抛出问题:这个方程如何解呢?要根据方程的哪个性质来解?师:谁愿意来板演?(其他学生练习本上做)教师针对学生做题情况,重点强调:根据“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一个不等于 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来解方程。三、巩固应用 内化提高1、慧眼识珠从后面括号中找哪个是x的值是方程的解?(1)x+32=76(x=44,x=108)(2)

14、12-x=4(x=16,x=8)2、看图列方程并解答(做一做)3、是解题小冠军(63页第五题)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今天你有哪些收获?你学会了什么?板书设计:第三篇:解方程1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解方程(1)一、导入谈话:同学们,还记得什么是方程吗?等式的性质呢?二、互动新授(一)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并展示课前自习的结果。小组之间可互相猜疑,并提问。教师不必急于给出正确答案,只需引导各小组充分进行交流。(二)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教材第67页例1情境图。问: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引导学生看图回答:盒子里的球和外面的3个球,一共是9个。并用等式表示: x+3=9(教师板书)1先让学生回忆等式的性质,再

15、思考用等式的性质来求出x 的值。学生思考、交流,并尝试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2教师通过天平帮助学生理解。出示教材第67页第一个天平图,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长方体盒子代表未知的x个球,每个小正方体代表一个球。则天平左边是x +3个球,右边是9个球,天平平衡,也就是列式:x +3=9。观察:把左边拿掉3个球,要使天平仍然保持平衡要怎么办?(右边也要拿掉3个球。)追问:怎样用算式表示?学生交流,汇报:x+3-3=9-3x =6 质疑:为什么两边都要减3呢?你是根据什么来求的?(根据等式的性质:等式的两边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你们的想法对吗?出示第3个天平图,证实学生的想法是对的。 3.还可

16、以根据什么方法来解这个方程?学生展示汇报4师小结:刚才我们计算出的x =6,这就是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也就是说,x =6就是方程x +3=9的解。求方程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板书:方程的解解方程)5引导:谁来说一说,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有什么区别?学生自主看课本学习,可能会初步知道,求出的x 的值是方程的解;求解的过程就是解方程。师引导学生小结:“方程的解”中的“解”的意思,是指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它是一个数值;而“解方程”中的“解”的意思,是指求方程的解的过程,是一个计算过程。6验算:x =6是不是正确答案呢?我们怎么来检验一下?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并在小

17、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通过学生的回答小结:可以把 x =6的值代入方程的左边算一算,看看是不是等于方程的右边。即:方程左边=x +3=6+8=9=方程右边让学生尝试验算,并注意指导书写。三、练习巩固拓展四、课堂小结。1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有哪些收获?引导总结:1解方程时是根据等式的性质来解。2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3求方程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学生展示检验(自主学习单)板书设计 解方程(1)x +3=9解:x +3-3=9-3x =6求方程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第四篇:解方程_教案1.doc解方程【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

18、演示,进一步理解等式的性式,并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在解方程的过程中,初步理解方程的解与解方程。2通过创设情境,经历从具体抽象为代数问题的过程,渗透代数化思想,并通过验算,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3在观察、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学重难点】1会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2理解算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一起玩过的天平游戏吗?谁来说说你从中获得了什么知识?(引导学生回忆等式的性质即天平平衡原理)。同学们在游戏中的收获可真不少,还想不想玩游戏?(想)好,现在我们就一起玩个猜球游戏:师出示一个不透明的乒乓球盒,让学生猜里面有几个球?(学生可

19、以任意猜)师:盒子里面有几个球,1个?2个?你能准确说出盒子里有几个吗?生:不能!师引导学生可以用字母X来表示球的个数。师:要想准确知道有几个球,再给同学们一些信息。(师课件出示天平左边一个不透明盒子和3个球,右边透明盒子里有9个球,天平平衡)设问:能用一个方程来表示吗?(板书X+3=9)师:现在你知道X的值是多少吗?(设计意图:先通过回味上节课的天平游戏旨在对等式的性质即天平平衡原理作必要的知识回顾,同时自然而然的引出猜球游戏 ,并在游戏中生疑,层层设问,步步为营,为下面的学习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兴趣盎然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独立思考:盒子里有几个球?也就是

20、X所表示的数值是多少?(由于数据较小,学生1 / 4能够独立思考出结果)2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想的?(这里给与学生一定的思考和交流的时间,重点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3全班交流:X的值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想法:(1)利用加减法的关系:9-3=6(2)想6+3=9,所以X=6(3)把9分成6+3,想X+3=6+3,所以X=6(4)在方程两边同时减去一个3,就得到X=6师:同学们的想法真不少。我们看前三个同学都是利用加减法的关系或数的分成想出了答案。第四个同学的想法有什么不同?他的想法对吗?我们可以来验证一下。4操作验证:师拿出课件演示中的天平实物(天平左边一个不透明盒子和

21、3个球,右边透明盒子里有9个球,天平平衡。注意两个盒子的质量相等)师问:现在谁来试一试?想想左右两边同时拿去三个乒乓球天平会怎么样?(学生拭目以待,跃跃欲试)学生操作演示,天平平衡。(设计意图: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等式的性质,初步体会到可以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师:通过操作我们发现他的想法是对的!以后我们就用等式的性质来求方程中未知数的值。这个演算过程如何书写呢?让学生先同桌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师边示范边强调:首先在方程的第二行起写一个“解”字,利用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减去一个3,为了美观注意每步等号要对齐。师板书如下:X+3=9解:x+3-3=9-3 x=6重点问:左右两边同时减去的

22、为什么是3,而不是其它数呢?学生纷纷说出想法。师结:方程两边减去3以后,左边刚好剩下一个x,这样,右边就刚好是x的值。因此,解方程说得实际一点就是通过等式的变换,如何使方程的一边只剩下一个x即可。师:我们要想知道算的对不对,不能每次都用天平来验证吧,尤其是遇到较大的数。(学2 / 4生点头认同)师:那怎麽办呢?生:可以验算! 师:怎么验算?学生可以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验算方法:验算:方程的左边=X+3 =6+3 =9=方程的右边所以,X=6是方程的解。师:像上面X=6这样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而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同时课件出示两个概念,让学生说说两个概念有

23、什么不同?师明确:方程的解是一个具体的数值,而解方程是一个过程,解方程的目的就是求方程的解。(设计意图:这里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衔接,将教材稍作处理先教学方程的解法,再揭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两个概念,使整个教学流程顺畅自然,水到渠成,更易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师:同学们已掌握了解方程的方法,看这个方程你会解吗?课件出示信息图,让学生看图列出方程3X=18,师抛出问题:这个方程如何解呢?要根据方程的哪个性质来解?师:谁愿意来板演?(其他学生练习本上做)教师针对学生做题情况,重点强调:根据“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来解方程。(设计意图:本环节老师抛出问题后就放手给学

24、生做,给学生提供独立探索的机会,体验独立解方程的全过程,充分体现让学生自主学习这一教学理念。)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慧眼识珠从后面括号中找哪个是x的值是方程的解?(1)x+32=76(x=44,x=108) (2)12-x=4(x=16,x=8) 2看图列方程并解答(做一做)3 / 43我是解题小冠军(设计意图:本环节我努力将原本枯燥的数学练习变的形式多样、新颖有趣,努力从评价语言评价方式等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始终处于兴趣浓、情绪高、思维活、反应快的最佳学习状态。)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今天你有哪些收获?你学会了什么?【板书设计】解方程例1X+3=9例23x=18 解:x+3-

25、3=9-3解:3x3=183x=6x=6 验算:方程的左边=X+3验算:方程的左边=3x =6+3=36=9=18=方程的右边=方程的右边所以,X=6是方程的解。所以,X=18是方程的解。【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在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新课程解方程教学与以往的最大不同就是,不是利用加减乘除各部分间的关系来解,而是利用天平保持平衡的原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4 / 4第五篇:解简易方程教案1解简易方程谭贤芬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9册575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根据等式的性质,使学生初步掌握解方程及检验的方法,并理解解方程及方程的解的概念。2、

26、掌握解方程的格式和写法。能力目标: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迁移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渗透代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重点:理解解方程及方程的解的概念。 难点:能理解算理。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 复习铺垫1、方程的意义同学们我们前一段时间学了方程的意义,你还记得什么叫方程吗?2、判断下面哪些是方程(1)a24=73(2)4x36+17 (3)234a12 (4)72=x+16(5)x+85(6)25y=0.6二、探究新知(一)理解方程

27、的解和解方程1、看图写方程请同学观察这幅图(出示57页天平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你能根据这幅图列出方程吗?2、求方程中的未知数方程中的x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同桌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交流后汇报)3、验证方程中的未知数,引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两个概念。(1)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这两个概念,老师把这两个概念写在黑板上(2)请同学们自学课本57页找出什么叫方程的解?什么叫解方程?学生自学后汇报。并齐读两个概念。4、辨析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两个概念5、巩固练习,加深理解。完成课本P57页做一做:X3是方程5X15的解吗?X2呢?(完成后汇报)(二)解简易方程1、根据等式的性质完成

28、填空。2、出示例1图,列出方程。根据图上信息,说出它们的等量关系式并列出方程。3、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解方程。(1)解方程的根据是什么?(2)解方程的步骤和书写格式是怎样的?(3)为什么要从方程两边同时减去3,而不是减去其他的数? (4)要检验x=6是不是正确答案?还需要验算。怎么验算呢?强调:以后解方程时,要求检验的,要写出检验过程;没有要求检验的,要进行口头检验,要养成口头检验的习惯。三、 实践应用,加深理解1、解方程,并且检验。 X-2=15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注意学生解方程的过程、书写格式及检验的过程是否符合规定,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师再次强调解方程的步骤和书写格式以及验算过程2、看

29、图列方程并解方程。3、填空4、判断四、全课小结,课外延伸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 布置作业1、复习本节课的内容。2、完成课本59页做一做第2题第1横行。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使学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整式方程的意义;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正确识别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二)能力训练点:1通过一元二次方程的引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概念理解的完整性和深刻性(三)德育渗透点:由知识来源于实际,树立转化的思想,由设未知数列方程向学生渗透方程的思想方法,由此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一元二次方

30、程的意义及一般形式2教学难点:正确识别一般式中的“项”及“系数”三、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用电脑演示下面的操作:一块长方形的薄钢片,在薄钢片的四个角上截去四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然后把四边折起来,就成为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盒子,演示完毕,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和剪刀,实际操作一下刚才演示的过程学生的实际操作,为解决下面的问题奠定基础,同时培养学生手、脑、眼并用的能力2现有一块长80cm,宽60cm的薄钢片,在每个角上截去四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然后做成底面积为1500cm2的无盖的长方体盒子,那么应该怎样求出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教师启发学生设未知数、列方程,经整理得到方程x2-70 x+82

31、5=0,此方程不会解,说明所学知识不够用,需要学习新的知识,学了本章的知识,就可以解这个方程,从而解决上述问题板书:“第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教师恰当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二)整体感知通过章前引例和节前引例,使学生真正认识到知识来源于实际,并且又为实际服务,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真正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产生用数学的意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中同时让学生感到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在本章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1复习提问(1)什么叫做方程?曾学过哪些方程?(2)什么叫做一元一次方程?数学一元二次方程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

32、整式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2.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会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3.通过本节课引入的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它的一般形式。难点:对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的正确理解及其各项系数的确定。教学建议:1.教材分析:1)知识结构:本小节首先通过实例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介绍了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以及一元二次方程中各项的名称。2)重点、难点分析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是一元二次方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方程,只有当时,才叫做一元二次方程。如果且,它就是一元二次方程了。

33、解题时遇到字母系数的方程可能出现以下情况:(1)一元二次方程的条件是确定的,如方程( ),把它化成一般形式为,由于,所以,符合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2)条件是用“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这样的语句表述的,那么它就隐含了二次项系数不为零的条件。如“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这时题中隐含了的条件,这在解题中是不能忽略的。(3)方程中含有字母系数的项,且出现“关于的方程”这样的语句,就要对方程中的字母系数进行讨论。如:“关于的方程”,这就有两种可能,当时,它是一元一次方程;当时,它是一元二次方程,解题时就会有不同的结果。数学一元二次方程教案设计2教材分析1本节在引言中的方程基础上,首先通过两个实际问题,进一

34、步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具体例子,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出它们的共同点,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2书中的定义是以未知数的个数和次数为标准,用文字的形式给出的。一元二次方程都可以整理为ax2+bx+c=0(a0)的形式,即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3、本节始终都有列方程的内容,这样安排一方面是分散列方程这一教学难点,化整为零地培养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方程模型的能力;另一方面是为由一些具体的方程归纳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学情分析1、通过课堂练习,大部分学生对概念基本理解,能够找出各项系数,但有少数学困生对于系数符号没有掌握。2、部分学生由于基础较薄弱,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有一定的难度,解决这问题要以多练为主

35、。3、学生认知障碍点:一元二次方程与不等式和整式的综合运用能力有待提高。教学目标1、从实际问题引出一元二次方程,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数学模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用数学的意识。2、使学生正确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能将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一般形式,正确识别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3、通过概念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类比、归纳能力,同时通过变式练习,使学生对概念理解具备完整性和深刻性。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概念的形成及一般形式。2、难点:从实际问题引出一元二次方程;正确识别一般形式中的“项”及“系数”。数学一元二

36、次方程教案设计3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一元二次方程是中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在初中代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一元二次方程的前面,学生学了实数与代数式的运算,一元一次方程(包括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和一次方程组,上述内容都是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通过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就可以对上述内容加以巩固,一元二次方程也是以后学习(指数方式,对数方程,三角方程以及不等式,函数,二次曲线等内容)的基础,此外,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对其他学科也有重要的意义。2、教学目标及确立目标的依据九年义务教育大纲对这部分的要求是:“使学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及教材的内容,针对学生的理解和接受

37、知识的实际情况,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主要目的而制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能力目标:通过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教学,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探索,归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德育目标:培养学生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3、重点,难点及确定重难点的依据“一元二次方程”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今后的学习中有广泛的应用,因此本节课做为起始课的重点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元二次方程(特别是含有字母系数的)化成一般形式是本节课的难点。二、教材处理在教学中,我发现有的学生对概念背得很熟,但在准确和熟练应用方面较差,缺乏应变能力,针对学生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本节课突出对教学概念形成过程的教学,采用探索发现的方法研究概念,并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三、教学方法和学法教学中,我运用启发引导的方法让学生从一元一次方程入手,类比发现并归纳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