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摘要词条释义在词典的编纂系统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一些名词在词典中的释义不 够准确,主要表现为义项设立并不完备。文章从生成词库理论框架下的名词语义类型和物性 角色描写体系来对名词的词典释义这一问题进行探讨,讨论相关名词的用法特点,并结合认 知语言学对规约性的看法解释有的名词包含事件义的原因。关键词名词释义语义类型物性角色规约性引言一部好的词典不仅是语言学习者学习一门语言的得力助手,而且还能够成为语言研究者 在研究过程中的重要参考资料。好的词典在收词规模、释义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及时代性等方 面都有着较高的要求,也最能体现词典编纂者深厚扎实的语言学功力和细致谨严的研究态度。 在词典的整个编纂过
2、程中,最困难也是最具挑战性的就是词语的释义环节,兹古斯塔(1983: 2)曾指出: “词义是词典编纂者所关注的中心问题。因为词典编纂者所有的裁夺,几乎都 与在词典中如何处理意义有直接间接的关系。”由此可见,词条释义的准确性和完备性如何是 评价词典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尺度,特别是对于机用词典和外向型词典来说,词条释义的覆 盖面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在生成词库理论的指导下,讨论名词的用法特点,同时也希望能 够为相关词典的释义描写提供一些建议和帮助。一、生成词库理论中名词的语义类型1) 词怎样能够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意义?2) 新的义项怎样能够在组合时浮现出来?3) 语义类型怎样可预测地映射到语言的
3、句法形式上?为了解决上述三个问题,pustejovsky在其1995年出版的专著中引进了名词物性角色的 概念,在其2001 年发表的文章中提出了名词的语义类型,本节着力介绍名词的语义类型。pustejovsky 认为名词按照其所代表的意义内容可以分为自然类、人造类和合成类三种 类型。自然类事物具有较多的自然属性,不涉及人的参与和创造,比如“石头、兔子、水、 树、天空、鸟”等;人造类事物体现了人的意志,具有较为明显的功能和用途,并且可以说 出它是怎么被人创造出来的,比如“椅子、桌子、板凳、啤酒、刀”等;合成类事物,有时 又称为“点对象”(dotobject),由自然类和人造类组成,也就是说,它既
4、具有自然的属性, 同时也具有人造的属性,常见的几种合成类型包括:phys_obj?info: book, recordevent?info: lecture, play, seminar, exam, quiz, testevent?phys_obj: lunch, breakfast, dinner, teaevent?(info?sound): concert, sonata, song, symphonybook 是信息内容和物质实体的合成类,既可以指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书,也可 以代表抽象的内容信息,比如“这本书很好看”中的“书”通常指的是书的内容; lecture 是事件和信息
5、的合成类,既可以指讲座这个事件本身,也可以代表讲座所传递的内容信息; lunch 是事件和物质的合成类,既可以指吃午饭这个事件,也可以指午饭吃的食物。其余情 况依次类推。名词的语义类型,尤其是合成类型,可以解决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下如何选择并实现为 特定的义项这一问题。比如,我们常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前后两个“书”的语义角色就很 不一样: 前一个“书”指书中的知识内容,而后一个“书”指由纸张构成的、有一定重量和 厚度、作为具体物质的书;再比如,不同量词和“报纸”构成的三种结构: “一家报纸/一 张报纸/一版报纸”,虽然都是“报纸”,但语义信息有很大的不同,依次分别是“组织机构/ 纸张物质/内容
6、信息”。从这两例可以发现,如果不对名词所包含的语义进行细致的描写,没 有关于名词合成类型的组合分析,就解释不了为什么“信书”的“书”要理解为知识内容,而不能是有形物质;或者“一家报纸”中的“报纸”是出版机构,而不能是内容信息。二、生成词库理论中名词的物性角色描写体系弗斯有句名言: “观其伴,知其义。”伴,就是词语在组合搭配过程中的伙伴词语。索 绪尔(1982: 162)说: “任何要素的价值都是由围绕着它的要素决定的。”这两句话的价 值在于提示我们,任何两个元素并非都是孤立的,而是处于相互联系的关系之中;对于语言 的构成单位亦是如此,无论是较小单位的语素、词、短语,还是较大单位的小句、句子、句
7、 群、篇章等,同级单位之间也存在制约和匹配的关系。本节所涉及的物性角色从根本上就是 要解决处于语言基本层级的词与词之间的联系问题。形式角色(formal role):描写对象在更大的认知域内区别于其他对象的属性,包括方 位、大小、形状、维度和颜色等。功用角色(t elic role):描写对象的用途和功能。施成角色(agentive role):描写对象怎样形成或产生的,如创造、因果关系等。可以说,这四种物性角色展示了名词指称的实体所涉及的百科知识,极大地丰富了名词 的语义内涵,较之以往的名词语义描写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所突破,对于深入刻画名词的语 义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受 pustejovsky
8、 的这套物性角色的启发,袁毓林(2013, 2014)通过对大规模真实文本 中的名词跟相关动词等的搭配关系和选择限制进行调查后发现, pustejovsky 的四种物性角 色并不足以全面反映名词跟动词等的搭配限制,于是对物性角色框架进行了更深一步的扩展 描述,将物性角色的总数增加至十个,尝试对名词的语义进行更加全面和细致的描绘。除了 上文提到的四个物性角色外,其余的六个分别是“单位、评价、行为、处置、材料、定位”。 要想对一个名词有全面的认识和掌握,仅了解名词本身的意义是远远不够的;掌握某个名词 的意义可以为我们提供这个名词的使用环境,即在什么样的语言环境下使用它;而究竟该怎 么去使用,则需要
9、依靠该名词和其他词的搭配情况。三、相关名词在词典中的释义“事件?物质”合成类词包括“篮球、足球、乒乓球、早饭、午饭、象棋、雨、雪、 冰雹”等;现汉对“篮球、足球、乒乓球”的释义,包括两个义项:球类运动;由 材料制成的球体。其中,前一个义项表示事件,后一个义项表示物质实体。例如:篮球名球类运动项目之一,把球投入对方的篮圈中算得分,得分多的获胜。篮球运 动使用的球,用牛皮做壳,橡胶做胆,也有全用橡胶制成的。足球名球类运动项目之一,主要用脚踢球。球场长方形,较大,比赛时每队上场十一 人,一人守门。除守门员外,其他队员不得用手或臂触球。把球射进对方球门算得分,得分 多的获胜。足球运动使用的球,用牛皮做
10、壳,橡胶做胆,比篮球小。乒乓球名球类运动项目之一,在球台中央支着球网,双方分站在球台两端,待球在台 上弹起后用球拍将球打向对方台面。有单打和双打两种。乒乓球运动使用的球,用赛璐珞 制成。但同样为“事件?物质”合成类词的“早饭、午饭、象棋、雨、雪、冰雹”,现汉却只 收录了其中的一个义项。比如:早饭名早晨吃的饭。午饭名中午吃的饭。象棋名指中国象棋,棋类运动的一种,双方各有棋子十六个,一将(帅)、两士(仕)、 两象(相)两车、两马、两炮、五卒(兵)两人对下,各按规则移动棋子。以将(jidng) 死对方的将(帅)为胜。雨名从云层中降向地面的水。云里的小水滴体积增大到不能悬浮在空气中时,就落下 成为雨。
11、(y让)姓。雪名空气中降落的白色结晶,多为六角形,是气温降低到oc以下时,空气层中的水 蒸气凝结而成的。颜色或光彩像雪的:白丨亮。洗掉(耻辱、仇恨、冤枉):耻| 恨|昭|洗。(xuQ)名姓。冰雹名空中降下来的冰块,呈球形或不规则形,多在晚春和夏季的午后伴同雷阵雨出现, 给农作物带来很大危害。通称雹子,也叫雹。现汉只收录了 “早饭、午饭”的物质义义项,这可以解释下面的例(1)例 , 但漏掉了其事件义义项,不能解释例(5)例(8)。比如:(1)厨房里没有别的吃的,只有一块深色的面包,那是得省下来当明天的早饭的。(2)早饭的馒头笼屉有监厨员关心着,要是偷拿几个藏在兜里被抓住。(3)母亲承担起了给父亲
12、送午饭的职责。(4)午饭的主菜是,尖椒土豆丝、绿豆芽、红烧豆腐、酱牛肉等,几瓶啤酒。(5)早饭的时间到了,从食堂到梁老家的路上,走来一位手拎饭盒的人。(6)早饭以后,我们去巡视。 5(7)那一天在午饭的餐桌上他与母亲发生了激烈口角。(8)等准备完毕,午饭的时间已经过了。 同样,“象棋”也经常表示作为棋子的物质义,而不一定表示棋类运动的事件义。比如:( 9 ) 一副象棋 32 个子,两副象棋 64 个子。(10)你的象棋是什么牌子的?(11)他看不清象棋上的字。“雨、雪、冰雹”除了表示物质义外,还能表示事件义,一般称它们为“事件名词”(event noun)。 6比如:(12)这场雨破坏了我们的
13、计划。(13) 北京下了一场很猛烈的雨。(14) 这场雪下了三天三夜。(15)风雪越来越紧。(16)受灾最重的盐源县当天出现长达6 个小时的冰雹。(17)这场冰雹让棉花减产了七、八成。 动量词“场”、形容词“猛烈、紧”、时量成分“三天三夜、长达6 个小时”都能说明“雨、雪、冰雹”等词语自身具有一定的时间持续性,这与它们表示物质的意义有明显区别。这些 名词在物质义和事件义上的区分提醒我们,应该在对其释义时尽可能地将这种差别表现出来。 例如:早饭名在早晨进餐的日常行为:前丨后丨一顿。早晨吃的饭。午饭名在中午进餐的日常行为:前丨后丨一顿。中午吃的饭。象棋名指中国象棋,棋类运动的一种,双方各有棋子十六
14、个,一将(帅)、两士(仕)、 两象(相)、两车、两马、两炮、五卒(兵)。两人对下,各按规则移动棋子。以将(jidng) 死对方的将(帅)为胜。象棋运动所使用的棋子,也包括棋盘,棋子根据材料可以分为木 头的、塑料的等,根据颜色可以分为黑色的、棕色的等,并且上面刻有将(帅)、车、马、炮、 卒(兵)、士(仕)、象(相)等字。雨名从云层向地面降水的天气现象:一场|前丨后丨停了。从云层中降向地 面的水。云里的小水滴体积增大到不能悬浮在空气中时,就落下成为雨。(yu)姓。雪名水在空气中凝结成冰晶片再落下的自然现象:一场丨前|后|停了。空 气中降落的白色结晶,多为六角形,是气温降低到0C以下时,空气层中的水
15、蒸气凝结而成 的。7冰雹名水在空气中凝结成冰团再降下的天气现象:一场| 一阵|雷暴天常常引起。空中降下来的冰块,呈球形或不规则形,多在晚春和夏季的午后伴同雷阵雨出现,给农作 物带来很大危害。通称雹子,也叫雹。电视名利用无线电波或导线把实物的活动影像和声音变成电信号传送出去,在接收端 把收到的信号变成影像和声音再现出来的装置。用这种装置传送的影像和声音:看丨放。 指电视机:一台。同为“物质?信息”合成类词的“唱片、书、屏幕”,现汉只收录了其作为物质义的义 位,而没有收录其作为信息义的义位。比如:唱片名用虫胶、塑料等制成的圆盘,表面有记录声音变化的螺旋槽纹,可以用唱机把所 录的声音重放出来。书写字
16、;记录;书写:法|大特丨振笔直。字体:楷丨隶丨行丨草。名装订成册的著作:一本| 一部| 一套丨丛丨新丨古丨店电子。书信: 家|札。文件:证|保证|说明|挑战|白皮。(sh口)名姓。屏幕名指荧光屏。泛指供投射或显示文字、图像的装置。但实际情况是,“唱片、书、屏幕”表示信息义的义位在语料中也十分普遍。例如:( 18 ) 老奶奶倾听唱片,击掌打拍,摇头晃脑。( 19) 这张唱片很好听。(20)虽然现在好看的书很多,但缺少专门为中学生写的。(21)这是一部非常精彩的书。(22)父母无论如何不可能一直盯看孩子的电脑屏幕。 8(23)席间大屏幕上介绍了一位80 多岁的老太太。“听”的对象是信息内容,而不是
17、一张圆盘;形容词“好听”修饰的对象是音乐;“好看、 精彩”说的是书中的内容;“盯着电脑屏幕”意思是浏览网页上的信息,而不是看屏幕本身; “屏幕介绍”中的“屏幕”也是指屏幕所放映的内容。可见,只收录“唱片、书、屏幕”的 物质义义位是不够全面的,信息义义位也可考虑纳入到释义之中。例如:唱片名用虫胶、塑料等制成的圆盘,表面有记录声音变化的螺旋槽纹,可以用唱机把 所录的声音重放出来。刻录在其中的音乐等声音信息。书名装订成册的著作:一本| 一部| 一套丨丛丨新丨古丨店电子。名包含的内容信息。9屏幕名指荧光屏。泛指供投射或显示文字、图像的装置。显示的图像信息。3. “事件?信息”合成类词包括“决定、通知、
18、公告、演讲、调查、分析”等;现汉 对“决定、通知、公告”的释义都包含两个义项,一个是作为动词表事件义的义项,另一个 是作为名词表动作内容义的义项。例如:决定动对如何行动做出主张: 领导上派他去学习|这件事情究竟应该怎么办,最好 是由大家来。名决定的事项:请组长们回去传达这项。动某事物成为另一事物的先 决条件;起主导作用: 性| 存在意识| 这件事了他未来的生活道路。通知动把事项告诉人知道:你回去大家,明天就动工|你走以前我一声。名通 知事项的文书或口信: 把发出去|会议。公告动通告:以上通令,全体公民周知。名政府或机关团体等向公众发出的通 告。而“演讲、调查、分析”在现汉中的释义只有动词用法,
19、没有名词用法。比如:演讲动演说;讲演: 登台。调查动为了了解情况进行考察(多指到现场): 事实真相| 没有,就没有发言权| 事 情还没有清楚,不能忙着处理。分析动把一件事物、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跟“综合”相对): 化学| 问题| 目前国际形势。但在 语料中,“演讲、调查、分析”都有作为名词表信息内容义的用法。比如:(24)在这篇演讲里,您还可以看到钱锺书文学批评的另一面。(25)声音方面的资料包括著名的演讲,有大作曲家的作品、各种乐器的声音及动物、 鸟类的叫声。(26)一项调查里说,北京还有月收入二百多元的人。(27)本报去年底发表、
20、并被人广泛引用的一份调查中说: 商品房价格太高。(28)你的分析里有一个十分大的漏洞。(29)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胜在市局一篇分析中做出批示。10在例(24)例(29)中,“演讲、调查、分析”能够受到名量结构的修饰,说明它们已 经不再是动词,而是作为名词用法,转指和动作行为关系较为密切的内容。朱德熙先生( 1982: 60)称这些词为“名动词”,兼属名词和动词两类,作为名词和动词的语义基本相同。也就是 说,这些词语的名词用法又可以细分为两个独立的义项,除了表示内容外,还可以表示事件, 这可以通过下面这些例子的对比看出:( 30) 这场演讲持续了两个小时。(事件)( 31) 这篇演讲很有真知灼
21、见。(内容)(32) 这次调查前后花了10 天时间。(事件)( 33) 这份调查揭示了不少问题。(内容)( 34) 每一次分析都要有理有据。(事件)(35)这是一篇非常深刻透辟的分析。(内容)与量词“场、次”、动词“持续、花”搭配,说明这些词语已经不再表示动作的内容,转 而表示事件义的行为;与量词“篇、份”、形容词“真知灼见、深刻透辟”搭配,说明这些词 语表示的是动作的具体内容义,而非事件义。王惠(2004: 124)指出: “由于动词的转指与动作行为之间的词义差异较大,我们一 般把它们看作不同的义位,词典中也把它们分别单独设立为不同的义项。”但从“演讲、调查、 分析”等词语在现汉中的释义可以
22、看到,这一原则贯彻得还不够彻底。因此,相关词条 可以考虑补充适当的义项。例如:演讲动演说;讲演:登台。名演说的内容:一篇|真知灼见的。调查动为了了解情况进行考察(多指到现场):事实真相|没有,就没有发言权| 事情还没有清楚,不能忙着处理。名根据考察情况所得出的调研报告:一份。分析动把一件事物、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 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跟“综合”相对):化学|问题|目前国际形势。名通过 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或认识: 一篇| 深刻的。虽然这些词语作为名词也能表示具体的事件,但此义项不宜纳入到词典的释义之中,我 们赞同一些学者的看法,把意义相同与否作为划分义项的基
23、本标准,那些词性不同但意义基 本相同的词语应该合并处理为一个义项(程荣 1999;苏宝荣 2002)。分属名词和动词用法的“演讲、调查、分析”等都表示事件义,意义上基本无差别,所以词典中只需标注它们表事 件义的动词用法,而无需单列出表事件义的名词用法。四、从物性角色描写体系验证名词的不同义位lyons (1977: 375, 613)认为“词的意义和它们的分布(distribution)之间存在着 一种内在的联系”,“词的潜在搭配有理由看作词位意义的一部分”。这其实就是语法学中经常 说到的结构的形式和意义之间往往存在一种对应的关系,形式的不同反映了意义的差别,意 义的区别体现为形式上的差异。在
24、词典编纂过程中,如何处理多义词及分化多义词的不同义 项是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学者们也探讨出不少办法,其中主要包括两种:一 是根据义项所代表的词语的句法功能,一是根据义项自身所蕴含的意义,而多数学者主张坚 持以意义为设立义项的标准,比如,“义项划分还应坚持以意义为主要标准、以句法功能为辅 助标准的原则”(程荣 1999),“辞书义项设立的依据主要是词义变化。如果仅是词性不同, 词义没有明显变化,单独立项的做法就很难让人接受”(苏宝荣 2002)。虽然在是否能以词语的句法功能为标准来确定义项上还存在争议,但通过组合分布来分 化词语的义项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其中,王惠(2004: 121
25、)就利用词语在组合分布中的语 法表现来确定多义词的义项,因为“不同义位之间的词义特征差别,一般会在词的语法功能 或词汇搭配层面上表现出组合特征的差异。在多义词的各个义位之间,这种差异更加明显, 不同义位的分布空间基本上呈互补状态”。形式往往能作为对意义的一种验证。朱德熙先生(1985)曾说: “不管是大类还是 小类,只有在形式上得到验证的才是有价值的”,“凡是得不到形式上验证的语义分析对语法 研究来说都是没有价值的”。有鉴于此,我们可以利用生成词库理论中的物性角色描写框架对 上一节中分化出来的名词义位进行验证,如果两个义位在分布上差异较大,即有较为明显的 组合差异,则说明有分化的必要。由于受篇
26、幅限制,上节中涉及的每一种合成类,我们各取 一例进行说明。雪名水在空气中凝结成冰晶片再落下的自然现象:一场丨前|后丨停了。 空气中降落的白色结晶,多为六角形,是气温降低到oc以下时,空气层中的水蒸气凝结而 成的。13“雪”的事件义和物质义的差别直接体现为二者的物性角色的不同,试比较:书名装订成册的著作:一本| 一部| 一套丨丛|新丨古丨店电子。 名包含的内容信息。“书”的信息义和物质义的差别直接体现在二者的物性角色的不同上,试比较: 可以看到,将“书”分化为表示装订成册的物质义和表示包含内容的信息义是有必要的, 否则,就不能说明为什么会有“教书、说书、相信书、掌握书”,这些结构中的“书”很显然
27、 不能按照“由纸装订成的物质”去理解,只能理解为书中的内容。在两个义位的物性角色中, 共性成分包括定位角色中的“里、中、内、外、上”,处置角色中的“整理”,评价角色中的 “完整”;除此之外,两个义位在物性角色上的差异还是相当明显的。从将“书”释义为“装 订成册的著作”中可以发现,相关词典的释义显然聚焦在作为物质义的“书”,而没有照顾到 作为内容义的“书”,因此有必要分化出作为内容信息义的义项以解释组合分布上的差异。演讲动演说;讲演:登台。名演说的内容:一篇|真知灼见的。“演讲”的信息义和事件义的差别直接体现在二者的物性角色的不同上,试比较: 从表3可以发现,作为信息义的“演讲”和作为事件义的“
28、演讲”在物性角色上还是存 在较多的差异。除了单位角色中的“些”和定位角色中的“中”是共有特征之外,其余的都 在物性角色上呈现明显的互补分布。如果“演讲”的释义不分化独立出内容义义项,就无法 说明表中物性角色的互补现象。通过上面三个表中的物性角色描写体系可以发现,那些在物性角色上有较大差异的义项 可以考虑独立分化出来,否则就无法解释真实文本中大量例句所涉及的词语组配现象。虽然 不同义项在组合分布上可能存在少量的交叉,但总体来看,基本呈现互补的态势,这些少量 的交叉还不足以推翻设立不同义项的可靠性(王惠2004:167)。五、词义构成的规约化属性1. 对词语包含事件义的界定我们建议把“早饭、午饭、
29、雨、雪、冰雹”等“事件?物质”类合成词分化为两个独立的 义项,即表示物质义的义项和表示事件义的义项。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名词都包含事件义。 比如,下面这些例子中的词语:(36)现在很多大学生都在学车。(开车)(37)他擅长国画。(画国画)(38)他以前学过钢琴。(弹钢琴)(39)他正在赶论文。(写论文)(40)他想学蛋炒饭。(做蛋炒饭)虽然“车、国画、钢琴、论文、蛋炒饭”在例36)例(40)这些句子中分别表示“开 车、画国画、弹钢琴、写论文、做蛋炒饭”等事件义;但若将这些词语本身释义为表达事件 义则比较奇怪,不符合我们对这些词语意义的直观判断。那么,该怎样界定词语的语义结构 是否包含事件义,为什
30、么我们认为“早饭、午饭、雨、雪、冰雹”等词语的语义中包含事件 义,而“车、论文、钢琴”等词语却不包含事件义?首先,例(36)例(40)中“开车、画国画、弹钢琴”等事件义并非由“车、国画、 钢琴”等名词表达出来的pustejovsky( 1995)称这种现象是“逻辑转喻(logical metonymy, 或者称为“类型强迫”),即谓语动词强迫携带的宾语改变语义类型,由事物转变成事件。宋 作艳(2009, 2011)指出宾语的语义类型其实并没有发生变化,并援引godard & jayez (1993) 和copes take & briscoe (1995)所提出的照应语、关系化和并列结构三种鉴
31、定手段来加以 验证,比如:(41)我正在赶论文,必须在月底写完它。(照应语)(42)我正在赶昨天拿回来的作业。(关系化)(43)他收藏并学习各种各样的乐器。(联合谓语)实际上,类型强迫“本质上是一种解释规则,而不是生成规则”(宋作艳 2011),由谓语 动词激活隐含谓词的语义模式,宾语名词则通过物性角色提供相应的动词使得隐含的事件具 体化。可见,这些名词本身是不具有事件性语义的,事件性语义表达由隐含的谓词和名词共 同承担。其次,与名词搭配的量词、形容词、动词和方位词可以作为辅助手段来判定名词是否包 含事件义。(1) 汉语的量词分名量词、时量词和动量词,表达事件义的词语可以受时量词和 动量词修饰
32、,而表达事物义的词语只能受名量词修饰。如“车、国画、钢琴、论文”等词语 只能受名量词修饰,说明它们并不包含事件义,而“早饭、午饭、雪、雨”等都可以受动量 词和时量词修饰,比如: 一天/小时/分钟的雪/雨,一阵雪/雨,一场雪/雨,一次雪/雨,一 回雪/雨,一顿早饭/午饭,一小时的早饭/午饭;(2) 包含事件义的名词内含时间性,通常 能与某些持续性或暗含持续义的动词搭配,比如: 这顿午饭持续了两个小时,雨终于停了, 两天前开始的那场雪还在下;而“车、国画、钢琴、论文”等名词都不能和这些动词搭配20;(3) 与事件义名词搭配的形容词修饰的是事件本身,比如: 频繁的雪/雨,猛烈的雪/雨, 雨/雪很紧,
33、漫长的午饭/早饭;与事物义名词搭配的形容词都只能说明事物自身的性质;(4) 包含事件义的名词可与时间方位词“前、后、中”搭配,但一般的事物义名词却不行,只能 携带表示空间方位的方位词。从以上四个方面可以发现,包含事件义的名词和包含事物义的 名词在组合搭配上还是有明显的差异,可以借此判断名词是否包含事件性。规约化属性 认知语言学认为,如果某个属性与某个事物之间存在一种规约化的联系21,那么,这 种规约化的属性很有可能会融入事物之中成为其自身的一部分(张敏 1998),并且会使词语 经历“词汇化”(lexicalization)的过程,即一个词经常同某些词语搭配就有可能把这些词 的内容“压缩”到该
34、词的意义之中(lyons 1977),而这种规约化(或者称“压缩”)的原因 又受制于特定社会文化环境中日常经验的模式。比如: 我们常说“女战士”,但是很少说“男 战士”,除非是额外的强调或者对比。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就是按照一般的认知模式,“战士” 这一社会角色通常都是由男性充当的。人们对“战士”的印象是拥有强壮的体魄、矫健的动 作和英勇的气概的那一类人,而具备这些特征的通常都是男性。所以“男性”已经成为了一 种规约化的属性,不言而喻地隐藏在“战士”的语义结构中,因此也没有必要再用“男”对 “战士”加以强调和限定,否则就会出现语义上的重复。女性属性特征不在“战士”的语义 结构中,所以“女战士”能
35、成立。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其实就是袁毓林(1993)指出的非单 调逻辑系统中的缺省推理机制(reasoning by default mechanism),其含义大致是:除非 特别说明,否则听话者可以默认一个命题总是成立的。“战士”一般都是男性,所以当我们谈 到“战士”时,就默认了这种信息,除非说话人要特别强调是女战士。这种缺省推理在语言 交际过程中被认为是十分有效的。 3. 从规约化属性解释名词的事件义不少学者已经关注到“饭、雨”这类名词的特殊语义。邵敬敏、刘焱(2001)曾认为, 事件名词隐含动态性,名词“饭”隐含动词“吃”“雨”隐含“下”。可是,为什么“饭、雨” 等这些词的词义结构中包含事
36、件语义,而“钢琴、车”等词语却非如此,他们在文章中并没 有交代。我们认为,从“规约化属性”角度出发可以对这个问题做出回答。“早饭、中饭、雨、雪”等名词之所以包含事件性语义,正是因为与它们相关的动作已 经作为一种规约化行为融入词义当中。人离不开饭,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人一日三餐、 一年 365 天都要有饭,联系饭和人的途径就是动作“吃”饭的功用角色“吃”作为人每天都 要经历的行为固化在“饭”之中,成为“饭”的词义的一部分;换言之,饭在与人的互动中 最显著的就是动作“吃”当然还有其他动词“扔、买、做”等,但这些都并不显著。韩蕾(2006) 通过对北大现代汉语语料库的检索发现: 在与“饭”相联系
37、的词语行为中,“吃”所占的比 重最为突出,共有179 例,远较其他动词占优势,可见规约化程度之深。认知心理学认为, 如果人与某个特征的接触频率越高,该特征的记忆强度的综合指数就越高,它也就越容易被 储存在记忆之中(solso et al. 2008)。因为人需要通过动作“吃”来与“饭”产生联系, “吃”作为一种高频特征存储在记忆深处,越是高频、越是高记忆强度,导致的结果就可能 是隐含或省略。因此,通过人每天要不断进食这样一种日常行为加以强化,再加上“吃”的 高频和高记忆强度,“吃”作为规约化行为已经融入“饭”的词义当中。“雨、雪”作为自然 的天气现象,经常发生在我们周围,从天空中降落到地面上,
38、这是人人都能亲眼看见并感受 到的自然现象,并且,人们对这些自然现象没有多少干预能力,所以与它们关系最为密切也 是最为显著的动作就是“下、降”,表现为“雨、雪”的施成角色,虽然也有“玩雪、扔雪、 挡雨、遮雨”等,但这些动词是非显著的。韩蕾(2006)就指出北大现代汉语语料库中与“雨” 搭配的动词最显著的就是“下”,这在所有动词中是最为突出的。虽然“下、降”并不涉及人 的参与,但这些动作是人们能够经常看见的,“亲眼感受”说的就是人们能够将视觉线索转化 为心理线索,这实质上就体现了外部世界与人的一种互动。心理学家rosch等人曾指出,属 性的线索有效性针对范畴的判别有重大意义。人们经常看到的“雨/雪从空中而降”是一种外 显的、明确的、规约性强(即人所共知的)的视觉场景,“下/降”这个动作与“雨/雪”的关 系因此也就更加显著和紧密,也就更容易融入“雨/雪”的词义之中。此外,根据邹韶华(2001) “语用频率效应”研究,使用的频繁性也会导致与某个词语搭配的词语成为该词词义的一部 分,在与“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篮球裁判员考试的科学复习法试题及答案
- 游泳救生员岗位职责与工作要求分析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游泳救生员危机处理试题及答案
- 关注行业动态 2024年篮球裁判员试题及答案
- 模具设计中的知识共享平台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游泳救生员考试准备中的经验分享及试题及答案
- 体育经纪人需了解的行业动态研究试题及答案
- 农作物种子繁育员的行业认知与实践试题及答案
- 历年体育经纪人考试真题解析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农作物种子繁育员考试各科目试题及答案
- (高清版)JTGT D81-2017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
- 2023-2024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试题-杠杆(解析版)
- (正式版)SHT 3551-2024 石油化工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中考复习平行四边形专题
- 国家开放大学《Python语言基础》形考任务4参考答案
- 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
- 上海中小学创新试验室建设指引
-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表格式
- 保险公司投保规划方案模板
- 2024年山西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喀什草湖镇发展规划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