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GA 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_第1页
FPGA 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_第2页
FPGA 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_第3页
FPGA 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_第4页
FPGA 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 FPGA 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1 引言 在科学技术研究和工业生产的各行业中, 常常需要对各种数据开展采集, 如液位、温度、 压力、频率等信息的采集。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 一些高性能的FPGA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和高速的A/D 应用于数据采集系统中, 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测量精度、数据采集处 理速度、数据传输速度等。本文设计了一种应用EP1K10TC100 FPGA 和单片机的数据采集 系统。该系统具有数据采集速度高、功耗低、数据传输方便等优点。 2 设计设计 基于 FPGA 的数据采集系统的总体功能模块如下列图1 所示。系

2、统有由FPGA、串行被动 配置模块、USB 通信模块、电源模块、显示模块、模数转换模块、数模转换模块等几个模 块组成。 主控芯片采用ACEX1K 系列的EP1K10TC100-3。ACEX 系列是当今Altera CPLD 中应 用前景的器件系列之一,该系列的FPGA 由逻辑阵列块LAB(Logic array block)、 嵌入式阵列块EAB(embedded array block)、快速互联以及IO 单元构成,每个逻辑阵列块 包含8 个逻辑单元LE(logic element)和一个局部互联。每个逻辑单元则由一个4 输入查找 表(LUT)、一个可编程触发器、快速进位链、级连链组成,多个

3、LAB 和多个EAB 则可通过快速通道互相连接。EAB 是ACEX 系列器件在构造设计上的一个重要部件,他是输入 端口和输出端口都带有触发器的一种灵活的RAM 块,其主要功能是实现一些规模不太大的 FIFO、ROM、RAM 和双端口RAM 等。 3 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 3.1 数据采集模块 系统数据采集采用DAC0832。ADC0832 是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生产的一种8 位分辨 率、双通道A/D 转换芯片,分辨可达256 级,可以适应一般的模拟量转换要求。其内 部电源输入与参考电压的复用,使得芯片的模拟电压输入在05V 之间。芯片转换时间仅为 32S,据有双数据输出可作为数据校验,以减少数据误

4、差,转换速度快且稳定性能强。独 立的芯片使能输入,使多器件挂接和处理器控制变的更加方便。通过控制数据输入端,可以 轻易的实现通道功能的选择。 FPGA 的 I/O 口直接与DAC0832 连接,通过VHDL 语言配置FPGA 芯片,以到达对 DAC0832 数模转换的时序控制。ADC0809 与FPGA 的连接电路比较简单,只要把控制引脚 和数据输出引脚连接到 I/O 口上。 3.2 串行被动配置模块 因为基于SRAM 工艺FPGA 存在掉电易失性特点,所以配置模块的主要是在每次上电 后对FPGA 开展重新配置。编程文件可以放在通用程序存储器中, 在FLEX 器件上电后, 由芯片外部控制器自动

5、地从通用存储器中读出编程文件并送到FLEX 器件开展配置, 数据传 送方式可以为串行,也可以为并行。被动串行(PS)配置模式的配置接口连接到芯片的5 个 引脚,分别为:nSTATUS、nCONFIG、CONF_DONE、DCLK、DATA0。 ICR 电路原理如图2 所示。 ICR 控制电路的工作过程为:经MAXPLUS II 编译生产的配置文件(.sof)通过格式转换 成为 (.rbf)。然后,通过PC 机的串行通信口,经AT89C2051 单片机控制存储在AT24C256 中。单片机再根据系统的要求,通过P1.2、P1.3、P1.4、P3.0 和P3.1 等5 个I/O 口,将其存 储在A

6、T24C256 中的配置数据到电路中的FPGA 器件中去。 3.3 USB 通信模块 USB 接口芯片采用ISP1581。该芯片全面符合USB2.0 规范,具有高速的并行通用接 口,可在高速模式下工作,理论传输速度到达480Mbps。除了控制端点外,ISP1581 还 有7 个输入( IN) 端点和7 个输出( OUT)端点。每个端点可以灵活配置数据传输方式以及数 据缓存区( FIFO) 的大小, 端点FIFO 容量可以到达2KB。ISP1581 芯片在配置枚举时 需要单片机固件的支持, 一旦正确完成了配置和驱动加载, 单片机对于ISP1581 芯片就如同 普通存储器一样可以开展读写操作, 以

7、发送或接收数据。 3.4 显示模块 LED 采用四位共阳极数码管显示。共阳极四位一体数码管采用动态扫描工作方式,在 数码管中每一位的字段位a、b、c、d、e、f、g 和dp 分别连接在一起,其工作原理与共阴 极数码管工作原理一致,只不过共阳极输入数码管的发光电平(有效电平)是0,和共阴极 数码管相反。在数码管显示电路中运用了一个驱动芯片74LS47,运用这个驱动主要解决如 下几个问题:(1)电平正负转换,(2)译码,可以节约I/O 口的占用。74 LS47 承受四位BCD 码输入,并通过7 个与/或门译码后输出,用于驱动数码管,其输出的低电平驱动共阳极数 码管,低电平输出电流在24mA 以上。

8、 3.5 电源模块 该设计中内核电压和I/O 口电压都采用2.5V.因为该芯片对电源要求很严格,所以通过 稳压块来实现电源转换。在该电路中通过一片1117-2.5 稳压块由5V 转化而来。电路连接便 捷简单,输出电流可以到达1A,基本上能满足该系统的需求。 4 被动串行配置程序设计 PS 配置方式的时序图如图3 所示。 配置前必须先设置该芯片EP1K10TC100-3 上的模式选择引脚MSEL1、MSEL0。 设置方式:当MSEL10,MSEL00 时系统为PS 或AS 模式当MSEL11, MSEL00 时系统为PPS 模式,当MSEL11,MSEL01 时系统为PPA 模式。在这里设置成使

9、MSEL1 0、MSEL00 在PS 配置过程中:当nCONFIG 产生下降沿脉冲时启动配置过程,在DCLK 上升沿, 将数据移入目标芯片中。 在配置过程中,系统需要实时监测,一旦出错,nSTATUS 将被拉 低,系统识别到这个信号后,立即重新启动配置过程。配置数据全部正确地移入目标芯片内 部后,CONF_DONE 信号跳变为高,此后,DCLK 必须提供几个周期的时钟(具体周期数 与DCLK 的频率有关),确保目标芯片被正确初始化,进入用户工作模式。配置流程图如图 4 所示: 图4 被动串行配置流程图 5 总结: 本文创新点: 系统采用ACEX1K 系列的EP1K10TC100-3 FPGA 作为控制和处理的, 简化了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