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范文 在现代用法中,“科学”常常指的是追求知识,不但对知识本身的一种方式,它也常常受限于讨论这些分支寻求解释物质世界的现象。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三班级上册科学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三班级上册科学教案范文1 【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 1、鱼类有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具有生命体的基本特征。 2、金鱼用鳍游泳,用腮呼吸。 3、金鱼和蚂蚁具有相同的生命特征。 流程与方法 1、用实验的方法证明自己的猜想。 2、继续利用维恩图比较动物的相同和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育喜爱小动物的感情,培育用实验证据证明猜想的态度。 【学习重点】 通过观察金鱼的生活,了解水生动物与陆生动物
2、的相同和不同。 【学习难点】 学生有想法时用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 【学习准备】 每组:2-3条金鱼,装载玻璃缸里。1只滴管、少许使用色素调制的红水、少许鱼食。 【学习流程】 一、了解鱼类的生活环境 1、老师介绍鱼类的生活环境。 2、学生举例其他的水生生物。 3、关注:鱼生活在水里的理解。 4、设计意图:为进一步观察与作铺垫。 二、观察金鱼的外形和运动 1、学生观察金鱼的外形和运动。 2、老师适时告知鱼鳞、鱼鳍等及其作用。 3、关注:学生对金鱼形态的关注和对金鱼运动方式的关注。 4、设计意图:了解金鱼在外形和运动方面的信息。 三、观察金鱼的吃食和呼吸 1、沟通有关金鱼在吃食和呼吸方面的阅历。 2
3、、讨论、设计观察金鱼吃食和呼吸的方法。 3、老师根据学生的沟通与讨论作出提示:喂食观察金鱼的吃食;用红水观察金鱼的呼吸。(如需要可以演示在水中放红水的方法) 4、学生观察并记录。 5、老师适时指导并提供信息:水中有少量的空气。 6、关注:学生用实验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看法时是否干扰金鱼;是否观察到更多信息:如排泄等。 7、设计意图:了解金鱼吃食和呼吸方面的信息;培育用实验方法验证看法的意识。 四、比较金鱼和蚂蚁的相同和不同 1、回顾维恩图的用处。 2、学生把上节课学的蜗牛的特点写在左边圆圈里,把蚯蚓的特点写在右边的圆圈里,划去各自相同的特点。 3、小结蚯蚓和蜗牛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关注:学生比
4、较的信息的多寡。 5、设计意图:初步体会动物具有相同的特点。 五、把观察后的金鱼养在各班教室,方便学生继续观察,获取更多信息。注意平时的看护,保证金鱼存活。 三班级上册科学教案范文2 【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 动物的个体形态不同,生活环境也不同,但是动物具有共同的特点: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命,会排泄废物,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 流程与方法 运用比较的方法获得动物的共同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动物寿命的认识,懂得生命的可贵,也体会生死的自然规律。 【学习重点】 整理已经观察、分析、和讨论的结果,进行概括和总结,共同的除动物的共同特征。 【学习
5、难点】 学生提供的信息是否有证据支持,学生无证据信息对整理的干扰。 【学习准备】 蜗牛、蚯蚓、蚂蚁、金羽的图片;四种动物议政的图片。 【学习流程】 一、讨论动物的共同特点。 1、学生整理本单元的学习成果。 2、小组讨论四种小动物的共同特点,把结果记在课本上。 3、汇报,老师把汇报结果记在黑板上。 4、老师或学生举例某种动物,看是否具有上面的共同特点,如果某一种动物不具备上面四种动物的某个共同特点就删去,这样找出动物的共同特点。 5、关注:学生沟通的信息是否有证据支持。 6、设计意图:了解动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二、感受生物的多样性 1、老师讲解到校园观察学校动物和植物的注意事项。 2、学生分组
6、到校园静静的观察校园的植物和动物。 3、回教室汇报。 4、关注:是否能做到宁静的观察、不打扰校园的动植物。 5、设计意图:学生体会生物的多样性。 三、总结生物的共同点 1、全班集体用维恩图比较动物和植物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在动物和植物相同的圈里写上生物两个字,并告诉学生,动物和植物艘是生物,都是有生命的物体。 3、关注:学生在流程中提出的问题。 4、设计意图:理解什么是生物。 四、讨论人与其他动物、植物的共同特点 1、老师指着动物、植物的共同点问:人有这些特点吗? 2、归纳小结:人和动物、植物都是生物,都是活的,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生长繁殖、最后都会死亡。这是生物的特点,也是生命的基本特
7、征。 3、关注:人是否是生物的理解。 4、设计意图:对生命的特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三班级上册科学教案范文3 教学目标: 了解从古到今科学家的事迹,制作“因果关系卡片”。利用“因果关系竞答”教学法,使学生了解科学家发现问题的关键环节,观察现象与提出问题的逻辑联系,以及在科学讨论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激发和培育小学生从周围世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 教学准备: 利用扑克制作“因果关系卡片”。每张卡片的大小象扑克牌一样即可,分别为现象卡、问题卡、结果卡。本单元的因果关系卡一套共33张,其中包括现象卡、问题卡、结果卡各11张,对应教材中出现的11个小故事。将教材图片复印后裁开,或书写在纸条上,分成三种内
8、容 贴在扑克上即可。 第1课时一次穿越时空的科学问题旅行 教学过程: 1.激思引趣,引入活动。阅读教材上大科学家和我们身边的小科学家成功探究的案例。 2.因果关系卡排序。 同学们,我们常常玩扑克。课前我们已经利用扑克制作了“因果关系卡”。这节课我们对扑克卡片排序。所有的现象卡和问题卡的内容,教材上都已经有了,结果卡的内容依次为: A、鲁班发明了锯。 B、伽利略提出了物理学上的“钟摆定律”。 C、阿基米德发现了浮力与体积的关系。 D、牛顿推导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E、富兰克林发明了游泳加速器。 F、琴纳发明了治疗天花的方法种牛痘。 G、王永民发明了王码五笔字型输入法。 H、林恒韬同学发明了充气雨衣
9、,获得了第一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制造比赛和科学讨论会一等奖。 I、步骄同学进行了调查讨论,她的科学小论文门前的小树为什么死了获得了第七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制造比赛和科学讨论会一等奖。 J、在科学家的帮助下,美国明尼苏达洲的学生们开始了调查活动,他们的发现和调查数据推动了科学家对畸形青蛙的讨论,也引起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K、陈凡同学发明了抓鱼手套,获得了第十七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的学生根据顺序读书上的故事。 第2课时我也能当科学家 教学过程: 1.因果关系卡竞猜 指名读游戏规则,然后将全班分为46组。 a、将混合好的卡片,均分给各组; b、各组阅读、讨论卡片内容,然后各持卡准备回答; c、
10、各组依次宣读本组“现象卡”。每宣读一张“现象卡”,其它各组成员(有时是本组成员)应立即找出相应“问题卡”及“结果卡”并宣读(注意,通常每一现象卡含有23张相同“问题卡”、和“结果卡”。 d、待各组“现象卡”宣读完毕后,根据其每个现象的因果关系重新分组,各组重新宣读本套“问题卡”、“结果卡”。讨论它们的因果关系。 e、计分方法.各组起始分100分,进行抢答,答对加20分,若不能正确地找到相应的“结果卡”、“原因卡”及“实例卡”应倒扣10分。抢答结束,统计各组的各分,对该次活动的优胜者给予奖励。 2.回顾与反思 在本学期的学习过程中,令自己骄傲的“观察与提问”的经历是什么?写下来或者画下来。 3.
11、作业 填写书上85页的内容 三班级上册科学教案范文4 【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 1、蚂蚁有自己的生活习性,适应陆地上的生活。 2、蚂蚁的身体分成头、胸、腹三个部分,头上有触礁,胸上长有六只脚。 流程与方法 1、用图画尽可能准确的画出蚂蚁的身体。 2、想办法解决观察流程中的问题,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观察讨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 以细心、小心的态度观察蚂蚁,爱惜小动物,珍爱生命。 【学习重点】 经历用不同方法观察蚂蚁的流程,初步体会动物的多样性。 【学习难点】 观察蚂蚁流程中不干扰蚂蚁,室外观察蚂蚁的安全性。 【学习准备】 每组:少许面包,少许白糖、和死掉的昆虫,放大镜。 老师准备:装在玻璃瓶里的
12、蚂蚁、白志、放大镜、小盆子、小石块。 【学习流程】 一、课前布置找蚂蚁 1、课前找蚂蚁的要求:在校园找到蚂蚁;不惊扰蚂蚁;不捉蚂蚁。 2、学生找蚂蚁,能找到蚂蚁的窝。 3、关注:学生是否按要求找蚂蚁。 4、设计意图:为观察蚂蚁找到合适地点。 二、观察蚂蚁 (一)室外观察蚂蚁 1、沟通有关蚂蚁的阅历。 2、观察蚂蚁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观察蚂蚁的方法。 3、老师整理学生的意见并根据学生意见适当补充观察的注意事项。 4、学生到校园找好的地方观察蚂蚁。 5、关注:学生是否能在不干扰蚂蚁的情况下观察蚂蚁;是否能观察到蚂蚁的身体结构、吃食、运动、群体关系等方面的信息,是否仔细记录。 6、设计意图:尝试用不同方
13、法观察蚂蚁;通过观察了解蚂蚁在身体结构、吃食、运动、群体关系等方面的信息。 (二)室内观察蚂蚁(用于补充室外观察的不足或校园内找不到蚂蚁的情况) 1、老师问:蚂蚁要乱跑,怎样才能很好的观察蚂蚁呢? 2、学生讨论方法,老师整理。 3、选用合理的方法进行限制蚂蚁活动而又不伤害蚂蚁的观察并记录。 4、关注:学生是否能在真正不伤害蚂蚁的情况下观察蚂蚁,是否能观察到蚂蚁的身体结构、和运动方面的信息并记录。 5、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尝试用不同方法观察蚂蚁;通过观察了解蚂蚁在身体结构、运动等方面的信息。 三、沟通发现 1、学生沟通观察中的发现。 2、组织学生并适当提问使学生沟通更顺畅和清晰,适当提供信息以帮
14、助学生解答观察中的问题。 3、关注:学生对同学意见是否愿意倾听。 4、设计意图:培育倾听的习惯;获得更多有关蚂蚁的信息。(备注:如果是室内观察,注意送蚂蚁回家。) 三班级上册科学教案范文5 【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 1、蚯蚓有其适应环境的身体结构。 2、蚯蚓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如对外力刺激的反应、对水的反应。 流程与方法 能用简图画出蚯蚓的形态结构,能用维恩图比较相同和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喜欢蚯蚓这样的小动物,树立仔细细致、实事求是地观察态度,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 【学习重点】 经历对蚯蚓的观察,初步理解动物身体结构的多样性。 【学习难点】 对蚯蚓的细致的观察,对蚯蚓身体
15、结构的认识。 【学习准备】 每组:几条蚯蚓,一只浅水碟子。 【学习流程】 一、课前布置学生捉蚯蚓 1、老师提醒学生注意在那里捉到的蜗牛,捉到蜗牛的地方有什么环境上的特点。 2、关注:学生捉蜗牛是否伤害蜗牛和其他动植物。 3、设计意图:使学生对蜗牛的生活环境有一个初略的认识。 二、观察蚯蚓的身体 1、组织讨论观察蚯蚓的身体的顺序,讨论纪录的方法。在学生观察流程中解答学生问题和给与指导。 2、学生观察、记录蚯蚓牛的身体。并在观察流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 3、关注:学生在观察流程中是否注意到肛门、扣、和环带,学生在观察流程中沟通和记录情况。 4、设计意图:认识蚯蚓的身体结构特点。 三、观察蚯蚓的运动和反应。 1、组织学生讨论观察蚯蚓运动的方法和记录的方法。在学生观察流程中解答学生问题和给与指导。 2、学生观察、记录蚯蚓的运动。并在观察流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 3、关注:学生在观察流程中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融合教育课件
- 2025-2030全球空气制纯水机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3-HAP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阻燃聚乙烯膜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数据安全交换解决方案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口服固体制剂用冷铝包材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无缝合金钛管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高纯度2-氯吡啶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地磅测试服务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仓库地板标记胶带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人工智能在商场应用
- (完整word版)大格子作文纸模板(带字数统计)
-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主观题题型探究-解读《理水》
- 物流营销(第四版) 课件 第一章 物流营销概述
- 血液灌流流程及注意事项详细图解
- 5A+Chapter+2+Turning+over+a+new+leaf 英语精讲课件
- 相交线教学课件
- 贝克曼梁测定路基路面回弹弯沉
- 机电安装施工质量标准化实施图册
- 西藏自治区建筑与市政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 ge680ct用户学习aw4.6软件手册autobone xpress指南中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