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与自身免疫病_第1页
自身免疫与自身免疫病_第2页
自身免疫与自身免疫病_第3页
自身免疫与自身免疫病_第4页
自身免疫与自身免疫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节 自身免疫和 自身免疫病一概念 自身免疫(autoimmunity):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应答,产生自身抗体(autoantibody)和/或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autoreactive T lymphocyte)的现象。生理性反应:一定限度内;非持久性;不造成损伤及功能障碍。 生理性自身免疫现象 天然自身抗体与病理性自身抗体 自身Ab是自身免疫应答和AID的重要标志,但正常人血清中可测出 天然自身抗体 病理性自身抗体抗体产生 不依赖外来Ag的刺激 依赖抗体类别 IgM,偶见IgG、IgA 多为IgGAg特异性 无,广泛交叉反应性 异性强抗体亲和力 低 高免疫效应 维持免疫自稳

2、 自身免疫病举例 如针对:肌动蛋白、肌凝蛋白、 角蛋白DNA、细胞色素C、胶原、 髓鞘碱性蛋白2m、白蛋白、铁蛋白、 IgG, CKs、激素、其他小分子物质(1)免疫自稳清除衰老、蜕变、改变的自身细胞。(2)免疫调节淋巴细胞间构成Id网络对外来抗原应答有一定的限制,维持自身平衡和稳定。生理性自身免疫功能:自身免疫病(autoimmune disease,AID): 即在某些情况下,自身耐受遭到破坏,自身免疫达到一定强度(质与量的异常)导致机体病理改变,功能障碍并引起相应临床症状。 病理性反应:超越限度;持续/反复出现;组织损伤,功能障碍临床症状。自身免疫病的共同特征1、存在自身抗体和(或)自身

3、反应性T细胞,量与严重程度平行;2、受累的范围主要是自身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所针对抗原的分布部位;3、可被动转移;4 、多数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不明; 5、病程迁延,发作与缓解交替;6、患者女性多见,发病率随年龄增高,有遗传倾向;7、疾病有重叠现象;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有一定的疗效。AID的分类 (一)根据自身Ag分布范围分 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病理损伤局限在器官特异性Ag存在的局部。 Ag为某器官特定成分,病变严格局限在该器官非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 自身Ag为细胞核、线粒体成分,病变遍及全身各器官系统中间型自身免疫病: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Ab为非器官特异性,损伤局限于某一器官 (二)原发性或继

4、发性自身免疫病原发性自身免疫病:与外因无明显关系,可以是器官特异性、非器官特异性或中间型。继发性自身免疫病:由特定外因所致,如眼外伤后的交感性眼炎。 (三)按疾病累及的系统分类结缔组织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神经肌肉疾病:多发性硬化症,重症肌无力,脱髓鞘疾病内分泌性疾病:原发性肾上腺皮质萎缩,慢性甲状腺,青少年型糖尿病消化系统疾病: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慢活肝,恶性贫血与萎缩性胃炎泌尿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肾小球肾炎,肺肾出血性综合症血液系统疾病:自免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特发性白细胞减少症 二、自身免疫病发生的相关因素遗传与内分泌因素的作用自身抗原性质改变

5、激活免疫活性细胞 对自身抗原产生应答 自身免疫病 免疫系统的异常改变 免疫系统选择性识别自身抗原 对自身抗原产生应答 自身免疫病(一)、遗传因素对自身免疫病的影响 1、 HLA与自身免疫病的相关性的定义 与同种族的健康人群相比,如果自身免疫病患者携带某种HLA复等位基因的频率明显增高或者降低,就认为该HLA基因与所研究的自身免疫病有正(或负)相关。 HLA 基因与自身免疫病相关性举例自身免疫病 HLA 基因 相关系数 男/女比例 强直性脊椎炎 B27 87.4 4 全身性红斑狼疮 DR3 5.8 0.1 I 型糖尿病 DR3/DR4 10 1 类风湿性关节炎 DR4 5 0.3 桥本氏病 DR

6、5 3 12、 非 MHC 基因与自身免疫病易感性 自身免疫病的发生是多个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某些自身免疫病相关的基因至少在15个以上。1、隐蔽抗原的释放(隔绝成分)2、自身抗原发生改变 质与量的改变3、分子模拟(共同抗原)4、表位扩展(二) 、自身抗原表位扩展 优势表位:初始接触时刺激免疫应答;抗原 隐蔽表位:后续免疫应答中刺激免疫应答。(1)针对优势表位的IR:多数情况下不足以清除病原体。(2)机体对Ag进行持续性免疫应答过程中,不断增加识别的表位数量,对隐蔽表位相继发生免疫应答表位扩展。(3)针对自身Ag隐蔽表位的T克隆可能逃避阴性选择。(4)针对自身抗原应答发生表位扩展使自

7、身抗原不断受到新的免疫攻击疾病迁延不愈。1、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逃避阴性选择2、淋巴细胞旁路活化(1)、Th旁路(2)、多克隆激活(3)、独特型旁路 外源性Ag与自身独特型有交叉反应 (三) 、免疫活性细胞多克隆激活剂的旁路活化 THT或B多克隆激活剂(如EBV、细胞内毒素)自身免疫病无辅助信号自身抗原耐受TH 多克隆激活剂示意图自身反应性T、B细胞可通过多克隆激活剂(如EBV或细菌内毒素)直接被激活 (三)、免疫调节异常淋巴细胞活化信号分子表达异常 1、MHC-分子表达异常(第一信号分子) 2、辅助刺激分子表达异常(第二信号分子)Th1和Th2细胞功能失衡 * Th1功能亢进某些器官特异型自身

8、免疫病 * Th2功能亢进某些器官非特异型自身免疫病(SLE)(四)Fas/FasL表达异常 * 表达过少 AICD(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机制障碍 自身反应性T细胞清除障碍 自身免疫病 * 表达过多(胰岛细胞) CTL通过Fas/FasL途径杀伤靶细胞(如胰岛细胞) 自身免疫病 * 举例:多发性硬化、桥本氏甲状腺炎等。三、 自身免疫病的组织损伤机制自身免疫病组织损伤大多由II、III、IV型超敏反应所致:1 自身抗体的作用;2 免疫复合物的作用;3 T细胞的作用;4 巨噬细胞、NK细胞的作用自身免疫应答产物及损伤机制 重症肌无力的发病机制 小结 机体对自身Ag产生正免疫反应自身免疫,导致组织损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