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定风波》课件_第1页
苏轼《定风波》课件_第2页
苏轼《定风波》课件_第3页
苏轼《定风波》课件_第4页
苏轼《定风波》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定 风 波 苏 轼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是宋代(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且苏轼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被称为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书法家,合称为“宋四家” 。“苏门四学士” 为: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作者简介 嘉佑元年(1056年),二十岁的考中进士。神宗即位后,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上书反对,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后又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后发生“乌台诗案”,差点被杀。被贬为黄州团

2、练副使。 哲宗即位后,又不能容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分,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工程,也就是著名的“苏堤”。 元佑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八年后回京,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词,感知内容。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乌台诗案了结了。你的政敌为你在黄州画定了一方窄窄的水土,判你一个“监视居住”,然后窃笑。看你不羁的灵魂如何沉默

3、,看你傲岸的头颅如何低垂。理解小序在某个天高气朗的日子,几个朋友一起去郊游,待到高兴时,却下起了大雨,同行的个个抱怨连连,怪天公不作美,这时游玩的兴致全无,可是有一个人却与众不同,不一会儿天放晴了,所以写下了这首词。小序交代了 , , 。词的 。时间地点人物由来这首词中,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词句简要回答。 词人是一个吟啸徐行、拄着竹杖、穿着草鞋、顶风冒雨、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的形象。问题探究1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写雨,抓住雨怎样的特点来写的?2“徐行”且“吟啸”,描写了词人怎样的心态?雨骤风狂。闲适、坦然的心态。3“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是如何以小见大的?问题探究

4、 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问题探究4下片到“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给我们以怎样的人生启示?A、阳光总在风雨后。B、也许正当我们感到绝望的时候,希望和转机已经在前面等着我们了。C、失败和成功是一对孪生兄弟,失败来了,成功还会远吗。D、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E、阴雨之后必有阳光,生活中要充满乐观和希望。5“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你如何理解句中的“风雨

5、”和“晴”的?这三句是此篇的画龙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请谈谈是怎样的一种顿悟和启示?A“风雨”比喻词人生中的逆境,如各种政治打击和人生险途。“晴”比喻春风得意的顺境。B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要以坦然而超脱的心态去对待,胜不骄,败不馁,福不喜,祸不悲,这样才能完成自己的人格修养。风雨改变不了苏东坡,也改变不了我们。问题探究夏承焘: 苏轼认为政治场合的晴雨表是升沉不定的,不如归去,做一个老百姓,幻想过“也无风雨也无晴”的隐居生活。胡云冀: 词里含有不计较地位得失,经得起挫折的暗示。你的看法是什么?对这首词, 人们有以下看法

6、:体会哲理性“也无风雨也无晴”,精警深刻,耐人寻味。词人认为风雨和放晴都无所谓,心中无晴雨,始终泰然自若。这句话是篇中的主旨,也是苏轼诗歌的典型风格“坡化仙境”的很好体现。 “坡化仙境”,就是在深挚,迫切,执着之后,忽然能够回转,放开,有类佛家的先“执”后“破”。词上阙的结句是另一种形式的“执”,下阙的结句则是对此的升华。好比上阙的结句是禅宗的神秀和尚说的“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而下阙就好像六祖慧能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词的主旨全词紧扣途中遇雨这样一件生活中的小事,写出了词人当时的感受。全篇即景抒情,语言自然流畅,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东坡独特的审美风格。第九单元第一课:定风波

7、导学案制作人 审核人高二语文组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苏轼词清新明快、沉挚深永、雄壮超脱、奔放流转的艺术风格。2通过苏轼词与晏欧词、柳永词、张先词的比较,了解苏轼词”新天下耳目”的特色。3通过探究性学习,了解宋词豪放和婉约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预习导航】1、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是宋代(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且苏轼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被称为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书法家,合称为宋四家。苏氏四门生为: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嘉佑元年(1056年),二十岁的考中进士。神宗即位后,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上书反对,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后又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后发生“乌台诗案”,差点被杀。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哲宗即位后,又不能容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分,再次到阔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