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专项练习:文学与文化常识(解析版)_第1页
17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专项练习:文学与文化常识(解析版)_第2页
17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专项练习:文学与文化常识(解析版)_第3页
17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专项练习:文学与文化常识(解析版)_第4页
17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专项练习:文学与文化常识(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 - 10 -17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专项练习:文学与文化常识(解析版)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为此收拾了17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专项练习,希翼对考生有协助。 【2022年高考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后面题目。(10 分) 昔江淹有言:“修史之难,无出于志。冶诚以志者,宪章之所系,非老于典故者不能为也。陈寿号善讲述,李延寿亦称究悉旧事,然所著二史,俱有纪、传,而独不克作志,重其事也。况上下数千年,贯串二十五代,而欲以末学陋识操觚窜定其间虽复穷老尽气刿目?心亦何所发明? 聊辑见闻,以备忘记耳。 (节选自马端临文献通考序) (1)用斜线“ / 冶给

2、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4 分) (2)除陈寿外,“前四史冶的其它三位是 、 、 。(3 分) (3)按照材料,概括马端临的文献通考是一部什么样的书。(3 分) 【答案】 (1)而欲以末学陋识/操觚窜定其间/虽复穷老尽气/刿目?心/亦何所发明? (2)司马迁、班固、范晔 (3)一部系统地记载历代() 【解析】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本事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注重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重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普通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重一个大事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裂,相反两个大事句子再短,也要断开

3、。挑选题答题时注重选项的对照,然后结合文意举行分析。此题注重“虽”“亦”这两个特别的虚词以及“穷老尽气”和“刿目?心”这组并列的成分。 (2)试题分析:注重前四史的,在教材中史记汉书后汉书浮现过,三国志较为生僻。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本事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学问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日常注重堆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 (3)试题分析:注重文段中的“宪章之所系,非老于典故者不能为也”和“上下数千年,贯串二十五代”的内容,然后整合概括。 【考点定位】筛选文中的信息。本事层级为C。 【技巧点拨

4、】简答题的信息筛选基本也是人物的某种品质,事情的缘由的分析,事物的特点等,注重找到对应的文中的相应的句子,然后翻译,举行整合,此题主要概括书籍的内容注重抓住文中的重点句子。 4.【2022年江苏卷】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三国演义利用“温酒斩华雄”“挂印封金”“单骑救主”“义释曹操”“水淹七军冶等情节,塑造了忠心耿耿、智勇双全、有情有义的关羽形象。 B.半夜里,吴少奶奶与雷参谋的感情信物是一本破旧的少年维特之苦恼和一朵枯萎的白玫瑰,这本书和这朵花曾经见证过浪漫、自由的“密司林佩瑶时代”。 C.茶馆中,一茶客说“我的铁杆庄稼又保住了”,另一茶客则埋怨“一份钱粮倒叫上头

5、克扣去一大半”,这些台词流露出老舍对于底层满族人命运的深切关注。 D.哈姆莱特为报仇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在死前让霍拉旭活下去并传述他的故事,表现了他对人生的执著和对荣誉的珍视。 E.尽管欧也妮的堂弟背叛了她,没有兑现娶她的诺言,欧也妮也没有任何怨恨,始终保存着堂弟送给她的梳妆盒。 【答案】AE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本事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学问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日常注重堆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 5.【2022年高考江苏卷】简答题(10分) (1) 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

6、庆元宵”两回中,贾政称宝玉为“无知的孽障”,“手足眈眈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一回中,又称之为“不孝的孽障”。请结合相关情节,说明这两处的“孽障”分离表述了贾政对宝玉什么样的感情。 (6 分) (2)在药中,华老栓眼里的观刑者时而像久饿的人见了食物,眼里闪出攫取的光,时而像鸭,被无形的手捏住,向上提着。这两种联想表明鲁迅对于“庸众冶有什么样的熟悉? (4 分) 【答案】(1),(2)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是对名著的细节的考核,注重对名著情节、人物和主旨的把握。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本事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

7、学问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日常注重堆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 6.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豆蔻梢头二月初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年近知命,位止方州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本事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识记文学常识,首先,可运用点面结合记忆法。不论是中考语文文学常识复习还是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复习,我们都要做到突出重点;同时,还要注意全方位的复习(就是注重相关联的学问点)。在做高考复习题时,有的学问点往往关键节点就一处,只要把握住了,一切就能够迎刃而解。如教材所选鲁迅的若干篇小说,要记住每篇出自何处,很

8、难,但若记住除祝愿出自彷徨外,其余均出自呐喊,便省时易记、事半功倍。第二,可运用纵横结合记忆法。由于每个时代不同,所以每一位作家的写作背景也就不相同,这样就形成了纵的联系;同一时期不同作品也有各自的特征,从而形成了横的联系。所以我们要把这些纵横交叉的学问点组合起来,形成自己的学问体系网,达到迅速而牢固的记忆。如我国古代戏剧史有三个高峰,一是元杂剧四大家加上王实甫,二是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三是清代的“南洪北孔”。这样纵横结合记忆中国古代戏剧史,又何愁记不住呢? 最后,重点了解分门别类记忆法。即将所关联的学问点举行分类,然后按一定挨次集中在一起加强记忆。能够按考点分类、风格分类、地位评价分类、文

9、章体裁分类、题材人物分类等等。如诗歌的风格流派,有“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婉约派”“豪放派”等。文章的体裁,有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上述记忆办法并非只能单独使用,在实际记忆过程中,它们往往是综合运用的。这样既是对文学常识的多角度记忆,又是变化了的反复记忆,其效果自然会更好。 7、【2022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5分) 墨子?节用:“圣人为政一国,一国可倍也;大之为证天下,天下可倍也。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圣王为政,其发令兴事,使民用财也,无不加用而为者,是故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其兴利多矣。” 【注】加用:更实用、更有价值。德:通“

10、得”。 (1)从这段文字看,“节用”的含义是 。(不超过6个字)(1分) (2)按照选文,理解并概括墨子的“为政”思想。(4分) 【答案】 (1)(1分)去无用之费 (2)(4分)不赞成利用对外掠夺来增加国势。合理地节省用度。珍惜人力物力,减轻百姓负担 【名师点睛】这道题其实考查两方面的学问和本事,一是阅读文言文的本事,一是概括综合的本事。因此,答题时应当首先读懂文段大意,然后再按照文段大意和题目要求举行归纳概括。 【考点定位】筛选文中的信息。本事层级为C。 (2)试题分析:题目要求概括墨子 “为政”的思想,文段中阐述这个思想的句子是“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圣王为

11、政,其发令兴事,使民用财也,无不加用而为者,是故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其兴利多矣”,意思就是:这种财利的加倍,并不是向外掠夺土地而是按照国家的状况省去无用之费,因而足以使财利加倍。圣王施政,他发布命令、举办事业、使用民力和财物,没有不是有益于有用才去做的。所以使用财物不铺张,民众能不劳苦,兴起的利益就多了。AD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选AD两项。A项中,“关羽生活简朴,对新战袍分外珍惜”表达错误,表明不忘旧主。D项中,“全剧人物无一例外被卷入其中”说法错误。 【考点定位】理解文学名著的内容。本事层级为理解B。 2.(2022年高考江苏卷)简答题(10分) (1)在红楼梦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

12、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冶中,鸳鸯说:“每天咱们说,外头老爷们吃酒吃饭,都有一个篾片相公,拿他取笑儿。咱们今儿也得了一个女篾片了。冶鸳鸯她们要取笑的“女篾片冶指谁?请结合本回情节,归纳她的性格特点。(5分) (2)边城中,端午赛龙舟,二老失足落水,上岸后迎面碰上翠翠。翠翠没有说话,处处找黄狗。黄狗泅水而来,翠翠说:“得了,你又不翻船,谁要你落水呢?冶翠翠对黄狗说话这一情节,体现了她什么样的心理活动?(5分) 【答案】(1)刘姥姥。朴素和善,善解人意;老于世故,精明狡黠;幽默风趣,性格诙谐;顺从讨好,偶有抵抗。 (2)由于听到碾坊一事,心中有的忧愁、嗔怪;由于二老明明对自己故意,又隐隐地有的欢喜。

13、【解析】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文学名著的内容和主题。本事层次为分析综合C。 3.(2022年高考福建卷)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讲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6分) A.张飞攻下两座城池后在长沙受阻,关羽前来支援。交战中,黄忠马失前蹄而关羽让他换马再战。黄忠被关羽的义气所激动,与太守出城投降。(三国演义 B.黛玉从傻大姐的话里得知贾府要宝玉娶宝钗,就去见宝玉,宝玉只会傻笑。回到潇湘馆后,病情日重一日,她感到无望,便烧了诗帕和诗稿。(红楼梦) C.高老太爷生日庆典后不久,觉新就接到梅去世的消息,他连忙赶到她家。看着梅的遗体,觉新百感交集。他忍着哀思,与梅的家人共同料理了丧事。(家) D.赵伯韬

14、告知吴荪甫,外国金融资本家刚要实施兼并中国的民族中小企业的方案。回到家后,吴荪甫又获得在公债市场投资失败的消息,他彻底无望了。(半夜) E.欧也妮过生日那天,夏尔的公子哥儿做派让有的客人反感,但欧也妮却很喜爱。她精心支配夏尔的卧房,并拿出零花钱让拿侬去买白蜡烛和糖。(欧也妮?葛朗台) 【答案】AD 【解析】 试题分析:A“张飞攻下两座城池后在长沙受阻,关羽前来支援”错误,应是关羽见赵云、张飞双双立功,便带领五百人马来攻长沙;“与太守出城投降”错误,长沙太守韩玄已经被魏延杀掉。D不是赵伯韬。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同学对文学名著的把握。 4.(2022年高考湖北卷)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达,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的文选,代表了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这些作品多表现夫妇、伴侣间的离情别绪,士人的宦游失意之感,有些作品还发出了人生短暂的感叹。 B.哈姆莱特得知他的父亲被谋杀的真相,悲愤难抑,在发出“人类是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的惊叹后,明确表示不再对人类发生爱好。这说明莎士比亚对人文主义彻底无望。 C.“凹晶馆联诗悲孤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