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_第1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_第2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_第3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_第4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档编码 : CN6J9V10D6U7 HU2X7M5G2K4 ZU7M8K4U4J7案例名称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三课时邹忌讽齐王纳谏预设课时科目 语文 一、教学分析 (简说明课题、学习内容、本课价值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本节课文是人教版中学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其次篇课文,课文表达了大 臣邹忌规劝齐威王纳谏除弊的故事, 说明国君要接受各方面的建议才能兴国强大 的道理,全文虽只有三百多字,但艺术性的进谏、神奇的剪裁、适度的语言都可 以让我们感受到文章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对同学也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二、教学目标 (从学问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 题估量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

2、体描述)学问目标: 明白战国策的相关学问; 把握文中的文言实词、 虚词和特别的文 言句式;才能目标: 懂得课文内容, 感受人物形象; 领会文中类比推理和比如说理的 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会“ 讽谏” 的妙处,熟识纳谏除弊的历史意义和 现实意义; 初步培养同学快速收集、 处理信息的才能, 提高同学的语言组织和表 达才能;三、学习者特点分析 (说明学习者的学习起点,以及同学的学习风格;说明老师 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点分析)中学同学文言文已有确定基础, 但文言文的功底不够扎实, 其复杂难懂的特 点给大部分同学带来挫败感,因此培养同学学习文言文的爱好显得尤为重要;随着课程标准和新大纲的颁布

3、与实施,现代训练理念的深化和改革, 语文课既要突显“ 活” ,又要紧扣“ 实” ,换言之,就是让同学提得起爱好仍要有所收成;本课就将从同学的爱好入手,逐步深化引导同学;四、教学策略设计 (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以及主要接受的教学策略)自学法自我补充、查漏补缺(第一课时)争辩法积极参与、总结规律(其次课时)点拨法同学实践、巩固提高(第三课时)五、教学重难点 (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重点: 1、在懂得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人物性格;2、结合写作背景,领会邹忌进谏和齐王纳谏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难点: 领会和运用“ 三叠式结构” 写法 六、教学过程 (此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

4、教学 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活动及设计意图和需要特别说明的老师引导语)第一课时:同学自主学习 其次课时:师生沟通探讨(运用多媒体教学)引用典故、解题导入(一鸣惊人的典故)懂得内容、探究写法 分析人物、拓展延长 第三课时:巩固练习第一课时(一)解题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标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神奇地用一个兼语句式点明白文章内容地两个方面: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邹忌不仅是一个能言善辩的雄辩家,而且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不理政事,结果“ 百官荒废,诸 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 ” 谋士淳于髡

5、乃以隐语进谏曰: “ 国中有大鸟,止 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 齐威王听后顿悟曰:“ 此鸟不飞就已,一飞冲天;不鸣就已,一鸣惊人; ” 从今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 大治;(二)介绍背景材料 春秋战国之际, 七雄并立; 各国间的兼并战争, 各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 斗争,以及民众风起云涌的抗击斗争,都反常尖锐猛烈;在那猛烈动荡的时代,“ 士” 作为一种最活跃的阶层显现在政治舞台上;他们以自己的才能和学识, 游说于各国之间, 施展着自己治国安邦的才能;各国统治者也熟识到, 人心的向背是国家政权能否巩固的准备性因素;失去了民心,国家的统治就难以保护; 所以,他们争相招揽人才

6、,虚心纳谏,争取“ 士” 的支持;(三)拓展延长:关于“ 讽谏” 与“ 直谏”;讽谏:用设喻、诙谐等方式使君主省悟自己的过失;直谏:直接陈述自己的看法(包括批判的看法),期望君主接受;“ 讽谏” 与“ 直谏” 是相对的,目的相同,但方法不同;封建社会,皇权 威威,不行侵害,有多少谋臣良相因批龙鳞、逆圣听而惨遭杀身之祸:比干剖腹 挖心、伍子胥赐剑自刎、屈子放逐、司马迁蒙宫刑之辱,都是千古奇冤!然而,邹忌却敢于批判齐威王偏信谗言,训练齐威王要从谏如流,他凭借的正是一个“ 讽” 字,一种聪慧神奇的劝谏方法;(四)课堂提问,查看同学把握程度 1、同学朗读课文,留意节奏、语气,读准以下加点字并注音;帙丽

7、朝服衣冠窥镜期年朝于齐间进2、由同学说明以下词语,老师引导分析;昳丽:服:窥镜:旦日:不如:孰视之:暮寝而思之:美我:私:诚知:皆以美于徐公:地方:左右:蔽甚矣:善:面刺:谤讥:市朝:门庭如市:时时而间进:期年: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3、古今异义:今齐 地方 千里 宫妇左右莫不 私王;邹忌 讽齐王纳谏;4、一词多义:朝:(1)朝服衣冠(2)于是入朝见威王(3)皆朝于齐孰:(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 (2)孰视之于:(1)皆以美于徐公(2)皆朝于齐(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如:(1)徐公不如君之美也(2)门庭如市之:(1)徐公来,孰视之(2)暮寝而思之(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4)臣之妾畏臣(5)王之

8、蔽甚矣(6)燕、赵、韩、魏闻之5、翻译以下句子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 忌不自信;对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王之蔽甚矣;【教后反思】 提前布置同学课下预习了课文,以提问的方式检查预习的成效,于同学可能不懂得文言字词重点提出进行讲解,果;其次课时【课堂导学方案】1、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划分文章段落,概括各段大意;加深同学印象, 达到预期学习效3、文章写了邹忌与家人的几次对话,请找出来;4、邹忌听了众人的夸赞后是怎么想的?由此,他想到了什么?他是用什么 方法讽谏齐王的?他的结论是什么?5、齐王接受邹忌的进谏了吗?实行了哪些措施?齐王纳谏的结果如何 . 课后作业:1、邹忌与家人的三问三答有何不同?2、邹

9、忌是怎样给齐王进谏的?3、你怎么评判邹忌和齐王?4、读此文,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邹忌的劝谏技巧对我们今日的人际交 往有什么启示 .)【教后反思】此环节主要由同学自主完成,老师提出问题,同学找出答案;有助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于同学更透彻的懂得课文;把课堂交仍给同学,让同学成为主体;第三课时 巩固训练方案:(一)学问点检测 1通假字 徐公来,孰视之(“ 孰” 通“ 熟” ,仔细;)2古今异义明日,徐公来(明日,古义:其次天;今义:明天;)今齐地方千里(地方,古义:土地方圆;今义:名词,地方;时时而间进(时时,古义:不时,有时候;今义:经常,经常;3词类活用 朝服衣冠(服,名词活用作动词,穿戴;)吾

10、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以 为美” ;私,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偏爱;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名词活用作动词,当面;)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 听到” ;)4特别句式(1)省略句A朝服衣冠即“邹忌 朝服衣冠” ,省略主语“ 邹忌” ;B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即“ 与 之坐谈” ,省略宾语“ 之” ;(2)判定句 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 者也” 为判定句的标志;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 于我也(“ 者, 也” 为判定句的标志; )(3)倒装句A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即“ 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11、宾语前置的倒装句; )B能谤讥于市朝(即“ 能于市朝谤讥”,状语后置的倒装句; )C皆朝于齐(即“ 皆于齐朝”,状语后置的倒装句;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即“ 此所谓于朝廷战胜”,状语后置的倒装句; )(4)疑问句A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B吾孰与徐公美?C徐公何能及君也?(二)链接中考阅读下面文言,完成1822 题;(14 分)(2022 河南)邹忌修八尺有余,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 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 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8下边加点字的说明

12、有误的哪一项()(2 分)A今齐地方千里(地域,表处所)B朝服衣冠,窥镜(观看)C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当面)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19与例句中加点的“ 之” 用法相同的哪一项()(2 分)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A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B暮寝而思之C臣之妾畏臣 D何陋之有20文中邹忌从与徐公的比美中,悟出的治国的道理是:(3 分)21文中画线的句子在表达上的作用是: (3 分)22将下边这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4 分)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参考答案(课堂导学方案)第一部分(第 1 段):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从中悟出妻、妾、客颂扬自己的缘由,由此引起讽齐王的想法;

13、其次部分(第 2 段):写邹忌讽喻齐王,将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和妻、妾、客进行类比,所喻之理浅显易懂,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第三部分( 3、4 段):写齐王纳谏除弊的成效;4、暮寝而思之曰:“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以家事喻国事的方法;以“ 臣之妻私臣” 与“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相比;以“ 臣之妾畏臣” 与“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相比;以“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与“ 四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相比,劝说齐王除蔽纳谏;最终恳切指出“ 由此观之,王 之蔽甚矣” ;(课后作业)2、个人美不美的问题,妻、妾、客人和自己对这个问题的

14、看法,本是生活 小事,但在这种小事中,却隐含着大道理;在“ 受蔽” 这一点上,生活小事和国 家大事之间有着共同点,可以进行类比;而齐威王又爱好类比(隐语),从美不 美的问题谈起,威王宠爱听,阐明道理,由抽象变具体,由深奥变浅显,由逆耳 变顺耳,威王就简洁接受3、齐王:勇于听取不同看法,更难能宝贵的是依据群臣的进谏锐利改革;邹忌:头脑冷静、善于摸索忠于职守、足智多谋善于辞令勇于进谏;4、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口语交际的频率很高,明白别人、举荐自己、谈判求职、合作共事都需要较高的口语表达才能;我们适应社会交际的才能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所以鉴赏邹忌的劝谏技巧, 对提高 游说别人时要不卑不亢; 言语恰到好处

15、既不刺激对方, 又不失自己尊严, 是邹忌给我们的启示, 也是人际交往 的基本原就 . 【教后反思】 本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巩固上一课时的内容,提问同学回答以便于发现问题,检测不同层次的同学对课文的把握程度;由于面对的是九年级下学期的同学,所以添加了中考真题演练这一项,题技能;七、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主板书)使同学适应中考的题型, 训练同学的答邹忌讽齐王纳谏 小 - 以小见大 大家事 - 以事喻理 国事八、作业设计 1、邹忌与家人的三问三答有何不同?2、邹忌是怎样给齐王进谏的?3、学习本文,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相比,劝说齐王除蔽纳谏;最终恳切指出“ 由此观之,

16、王 之蔽甚矣” ;(课后作业)2、个人美不美的问题,妻、妾、客人和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本是生活 小事,但在这种小事中,却隐含着大道理;在“ 受蔽” 这一点上,生活小事和国 家大事之间有着共同点,可以进行类比;而齐威王又爱好类比(隐语),从美不 美的问题谈起,威王宠爱听,阐明道理,由抽象变具体,由深奥变浅显,由逆耳 变顺耳,威王就简洁接受3、齐王:勇于听取不同看法,更难能宝贵的是依据群臣的进谏锐利改革;邹忌:头脑冷静、善于摸索忠于职守、足智多谋善于辞令勇于进谏;4、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口语交际的频率很高,明白别人、举荐自己、谈判 求职、合作共事都需要较高的口语表达才能;所以鉴赏邹忌的劝谏技巧, 对提高 我们适应社会交际的才能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游说别人时要不卑不亢; 言语恰到 好处既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