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一中防震演练方案_第1页
海珠一中防震演练方案_第2页
海珠一中防震演练方案_第3页
海珠一中防震演练方案_第4页
海珠一中防震演练方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第 页海珠一中防震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 为了使同学了解防震、疏散等应急避险知识,掌控应对危急发生时采用的防护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危急带来的损失,从而提高同学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的技能。二、组织领导总指挥:韩延辉副指挥:詹宝珠、张六安、李革、戴久成三、演练步骤1、让同学熟识应急避险的方法。2、让同学熟识避险集中地点和途径的路径。3、进行模拟发生危急的演练。四、演练安排1、演练时间:6月18日2、演练内容:防震演练;疏散演练;防踩踏演练。3、警报信号:应急避险和疏散以警报声作为启动信号。危急发生的信号:三次长警报声;代表发生危急,同学进行应急避险。危急发生后,组织疏散的信号:连续长

2、警报声。代表危急结束,同学进行疏散距发生地震约2分钟后。听到警报声后按预订方案进行演练,全过程要求在6分钟内完成。五、相关人员职责应急避险演练要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班主任及管理人员在演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领导和老师要预先做好部署,做好分工,亲临指挥,既要确保演练顺当进行,通过演练来提高同学的自救自护技能,使同学得到熬炼,也要防止在演练中发生意外的事故。管理人员要求:1、明确职责,负起责任,演练开始前要到达所负责的岗位,路口、疏散路径每个拐弯处等,都要有人负责。2、严厉演习立场,时刻保持警惕状态。3、实时订正同学不正值的动作。4、当发生意外事故时,要实时做出处理。5、集合后实时清点人数。六

3、、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当听到地震发生的信号后,同学们马上开始演练,应当做到:1、要保持镇静,切莫惊惶失措。尽快躲避到安全地点,千万不要匆忙逃离房屋。2、在室内的同学,应马上就近躲避,身体采纳卧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体尽量小,躲到桌下或墙角,以爱护身体被砸,但不要靠近窗口。3、躲避的姿态:将一个胳膊弯起来爱护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紧桌腿。在墙角躲避时,把双手交叉放在脖颈后面爱护自己,可以拿书包或其他爱护物品遮住头部和颈部。4、卧倒或蹲下时,也可以采纳以下姿态:脸朝下,头近墙,两只胳膊在额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额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5、在室外的同学,应跑到

4、空旷的地方,要用双手放在头上,防止被砸,要避开建筑物和电线。6、老师要按预先的分工,快速到每个教室检查避震的状况,发觉有采用不正值措施的,要实时订正。七、防踩踏应急措施1、发生踩踏事故时,应实时送受伤者到医院诊治。2、实时向学校、家庭教育局及有关部门报告。3、留意事故现场爱护,调查事故发生缘由,并做好有关材料。4、妥当处理事故。八、疏散的集中地点和路径为了防止次生的危急发生,地震过后马上进行有秩序的疏散,到安全的地方去躲避危急。疏散的集中地应选择坚实、平坦的开阔地,远离高大建筑物的场地。当听到疏散的信号后,按预定的路径和集中地、有秩序地进行疏散。一疏散路径和集中地高一班级各班疏散撤离到西门校道、办公厅前和手握胜券广场等空旷地;高二班级112班疏散撤离到耕读园四周校道、草坪等空旷地、1326班疏散撤离到校运动场。二疏散考前须知1、要有顺次地疏散,在出教室门时,不准同学相互拥挤,避开跌倒,涌现踩踏事故。2、老师指挥同学有秩序疏散。3、疏散过程中,手持书本或以双手护头,以防被砸。4、疏散过程中,要快速,要排队有秩序前进,不要慌乱奔跑,不要争先恐后。5、疏散途中不能穿过建筑物,要尽量避开建筑物和电线。6、各班同学到达集中地后,同学要蹲下,爱护头部,班主任或班级负责人清点人数。等到演练结束后,以班为单位集队,各班应马上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