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三上册期末语文期中课内文言文知识点_第1页
部编版初三上册期末语文期中课内文言文知识点_第2页
部编版初三上册期末语文期中课内文言文知识点_第3页
部编版初三上册期末语文期中课内文言文知识点_第4页
部编版初三上册期末语文期中课内文言文知识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档编码 : CC3F4S2K4C7 HD7T9I2B2H9 ZQ4J1X3Y9G4岳阳楼记 (全文必背) 宋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政绩之大】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 际涯; 【洞庭湖雄壮壮美景象】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天气 早晚变化】 此就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就北通巫峡, 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如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 潜形;【风大浪急】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

2、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就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如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 【光泽】 一碧万顷; 【色 彩】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动态】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静 态】【前六句:明媚,恬适,愉悦】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第 1 页,共 22 页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写月之美,借喻】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就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 己悲;【博大胸襟】 居庙堂之高就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就忧其君; 【忧国忧民】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就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 天下

3、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政治理想】 乎!噫!微斯人, 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内容梳理 这篇文章写于庆历六年( 1046 ); 范仲淹生活在北宋王朝内忧外患的岁月, 出,对外契丹和西夏虎视眈眈; 对内阶级冲突日益突 为了巩固政权,改善这一境况,以范仲淹为首的政治集团开头 进行改革,后人称之为“庆历新政”; 第 2 页,共 22 页但改革触犯了封建大地主阶级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 烈反对;而皇帝改革的决心也不坚决,在以太后为首的保守官 僚集团的压迫下,改革以失败告终; “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又因得罪了宰相吕夷简,范仲淹 贬放河南邓州,这篇文章便是写于邓州,而非写于岳阳楼;

4、 一词多义 明: ( 1)(到了其次年,就是庆历五年)越明年 ( 2)(明媚 至如春和景明 以: ( 1) (来) 属予作文以记之 ( 2)( 由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夫: ( 1) 那 予观夫巴陵胜状 ( 2) 表句尾感叹 嗟夫 观: ( 1)( 看) 予观夫巴陵胜状 ( 2)( 景象) 此就岳阳楼之大观也 极: 第 3 页,共 22 页( 1)(直到)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 2)(穷尽,终点) 此乐何极 ( 3)(表示程度深) 感极而悲者矣 或: ( 1)(或许)或异二者之为 ( 2)(有时) 而或长烟一空 空: ( 1)(天空)浊浪排空 ( 2)(消散)长烟一空 通: 1 )(顺当)

5、政通人和 2 )(通向)北通巫峡 和: ( 1)(和乐)政通人和 ( 2)(和煦)春和景明 就: ( 1)那么 :然就何时而乐耶 ( 2)就是:此就岳阳楼之大观也 ( 3)就:居庙堂之高就忧其民; 归: 第 4 页,共 22 页( 1)归依:微斯人,吾谁与归 ( 2)聚拢:云归而岩穴暝 备: ( 1)前人之述备矣:译尽 ( 2)一时齐发 . 众妙毕备:备齐 词类活用 1. 百 废 具兴(动词作形容词,荒废了的事业) 2. 先 天下之忧而忧(名词作状语,在 之前) 3. 后 天下之乐而乐(名词作状语,在 之后) 4. 滕子京 谪 守巴陵郡(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 5. 忧 谗 畏讥(名词作动词

6、,别人说坏话) 6. 刻唐 贤 今人诗赋于其上(形容词作名词,贤明之人) 7. 而或长烟一 空 (形容词作动词,消散) 8. 北 通巫峡, 南 极潇湘(名词活用作状语,向北;向南) 9. 或异二者之 为 (动词活用作名词,这里指心理活动) 古今异义 第 5 页,共 22 页 气象 万千【古义:景色和事物;今义:天气变化;气象万千 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特别壮美;】 微 斯人【 古义:(假如)没有;今义:微小】 此就岳阳楼之大 观 也【古:景象;今:看】 横 无际涯【古:广远;今:与“竖”相对】 浊浪排 空 【古:冲向天空;今:全部去除掉】 予观 夫 巴陵胜状【古:指示代词,表远指,相当于“那

7、”; 今:丈夫,夫人】 前人之述 备 矣【古:详尽 今:预备】 增其旧 制 【古:规模 今:制度】 作文 【古:写文章 今:作文】 至如春和 景 明【古:日光;今:景色,景物】 11. 就有去 国 怀乡【古:国都;今:国家】 12. 就有 去 国怀乡【古:离开;今:前往】 13. 予 尝 求古仁人之心【古:曾经;今:品尝】 14. 越 明年【古:及,到;今:越过】 15. 宠 辱偕忘【古:荣耀;今:恩宠】 第 6 页,共 22 页16. 沙鸥翔 集 【古:群鸟停息在树上;今:集体,集中】 17. 进 亦忧【古:在朝廷做官;今:前进】 18. 退 亦忧【古:不在朝廷做官;今:后退】 通假字 属

8、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 百废 具 兴(通“俱”,全,皆,都) 句式分析 倒装句 例:微斯人,吾谁与归?(疑问代词“谁”作宾语,宾语前 置;语序应为“吾与谁归”;) 判定句 例:此就岳阳楼之大观也;(“也”表判定语气;) 省略句 例:属( zh )予(y )作文以记之; (省略主语“滕子京”;) 状语后置 例: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第 7 页,共 22 页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定语后置 例:居庙堂之高 处江湖之远 6. 宾语前置句 例:吾谁与归? 重点语句 ( 1)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 象万千; 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流水,水波浩荡,无边无际, 或早或

9、晚(一天里)阴晴多变化,气象千变万化; ( 2)如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像那阴雨连绵繁密, 接连几个月都不放晴, 阴冷的风咆哮着, 浑浊的水浪冲向天空 ( 3)至如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时,湖面安静,没有惊涛骇浪,天 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宽阔无际; 第 8 页,共 22 页醉翁亭记 (全文必背) 宋欧阳修(节选) 环滁( ch)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 h 尤美;望之蔚然而深 秀者,琅琊( lng y )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 chn)潺 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

10、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 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 zh 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言在此而意在彼,非主旨 句,但为名句】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山水乐趣,寄 寓宴饮】 如夫( f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 xu)暝(mng), 【早 晚景色】 晦( hu)明变化者,山间之朝( zho)暮也;野芳发而 暗香, 【春】 佳木秀而繁阴, 【夏】 风霜高洁, 【秋】 水落而石 出者, 【冬】【前四句写四季景色】 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 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第 9 页,共 22 页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

11、应,伛( y)偻(l) 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 酒,泉香而酒洌 li ;山肴野蔌( s),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 也;宴酣( hn)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 gng) 筹交叉,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 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来宾从也;树林阴翳( y), 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 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 能述以文者, 【与民同乐,主旨句】 阳修也; 内容梳理 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五年( 任滁州太守; 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 1045

12、 年),当时欧阳修正 欧阳修是从庆历五年被贬官到滁州来的;被贬前曾任太常丞知 谏院,右正言知制诰,河北都转运按察使等职; 第 10 页,共 22 页被贬官的缘由是由于他一向支持韩琦,范仲淹,富弼,吕夷简 等人参加推行新政的北宋革新运动,而反对保守的夏竦之流; 韩范诸人早在庆历五年一月之前就已经被先后贬官,到这年的 八月,欧阳修又被加了一个外甥女张氏犯罪,事情与之有牵连 的罪名,落去朝职,贬放滁州; 虚词注解 “而”用法: 1. 蔚然而深秀者:表并列 2.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表承接 3. 而年又最高:表递进 4.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表递进 5. 如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表承接

13、 6. 野芳发而暗香,佳木秀而繁阴:表承接 7. 水落而石出者:表承接 8. 朝而往,暮而归:表修饰 9.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表因果 10. 往来而不绝者:表修饰 第 11 页,共 22 页11. 临溪而渔: 【有争议】 . 当“临”为动词时,表顺接 . 当“临”为介词时,表修饰 12. 溪深而鱼肥:表并列 13. 泉香而酒洌:表并列 14. 杂然而前陈者:表修饰 15. 起坐而喧哗者:表并列 16. 太守归而来宾从也:表承接 17. 而不知人之乐:表转折 “之”用法: 1.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2. 泻出于两峰之间者:助词,的 3. 名之者谁:代词,指

14、醉翁亭 4. 醉翁之意不在酒:助词,的 5. 山水之乐:助词,的 6.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代词,指代“山水之乐” 7. 山间之朝暮也:助词,的 8. 宴酣之乐:助词,的 9.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 译 第 12 页,共 22 页词类活用 1. 山 行六七里 【山:沿着山谷,名词作状语】 2. 有亭 翼然 临于泉上者 词作状语;】 【翼然:像鸟儿的翅膀张开一样,名 3. 名 之者谁 【名:命名,取名,名词用作动词;】 4. 自 号 曰醉翁也 【号:取名,名词用作动词;】 5. 而不知太守之 乐 其 乐 也 【(前)乐:以 为乐,意动用 法;(后)乐:乐趣,名词;】

15、6. 至于负者 歌 于途 【歌:歌曲,名词用作动词,唱歌;】 7. 杂然而 前 陈者 【前:在前面,名词作状语;】 8. 太守 宴 也 【宴:设宴,名词作动词】 古今异义 1. 非丝非 竹 【竹:古义:管乐器;今义:竹子】 2. 四 时 之景不同【时:古义:季节;今义:时间】 3. 野芳 发 而暗香【发:古义:开放;今义:散发】 4. 醉翁之 意 不在酒【意:古义:乐趣;今义:愿望,心愿】 5. 如夫日出而林霏 开 【开:古义:消散;今义:打开】 第 13 页,共 22 页6. 颓然 乎其间者【颓然:古义:醉醺醺的样子;今义:颓废的 样子】 一词多义 1. 归: 太守归而来宾从:回去 云归而岩

16、穴暝:聚拢 暮而归:回来 2. 谓: 太守谓谁:为,是 太守自谓也:命名 3. 临: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居高向下 临溪而渔:靠近 4. 秀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秀丽 佳木秀而繁阴:草木茂密的样子 5. 乐 山水之乐:乐趣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轻巧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对 . 感到轻巧【第一个“乐”】 6. 而 溪深而鱼肥;表并列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表递进 杂然而陈前者;表修饰 如夫日出而林霏开;表承接 特别句式 1. 倒装句: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 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正常语序应为“于途歌”“于树休”;状语后置句) 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述以文

17、:述之以文,以文述之,即是省略句,又是倒装句, 属状语后置句;) 2. 判定句: 环滁皆山也;(“也”表示判定语气;)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者, 也”,判定句式的 标志;)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醉翁亭也;(“也”表示判定语气;) 第 15 页,共 22 页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者, 也”,判定句式的 标志;) 水落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者, 也”,判定句式的 标志;) 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者, 也”,判定句式的标 志;) 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者, 也”,判定句式的标 志;) 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者, 也”,判定句式的标 志;) 颓然乎其间

18、者,太守醉也;(“ 者, 也”,判定句式的标 志;)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者, 也”,判 断句式的标志;) 庐陵欧阳修也;(“也”表示判定语气;) 3. 省略句 :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心”和“酒”前面都省略了介词“于”,应为“得之于心 而寓之于酒也;”) 第 16 页,共 22 页湖心亭看雪 (必背) 明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点 明时间地点及当时环境】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 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 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 中人两三粒而已; 【描写雪景】

19、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 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偶遇知音的惊喜之情】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以 舟子的喃喃之语收束全文】 内容梳理 第 17 页,共 22 页湖心亭看雪是张岱收录在回忆录陶庵梦忆中的一篇叙 事小品,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是作者把自己对故国往事的怀 念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山水之中而创作的小品文; 词句注释 1, 崇祯五年 :公元 1632 年;崇祯,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 ( 1628-1644 ); 2, 俱 :都; 3, 绝 :消逝; 4, 是日更( gng

20、)定 :是,代词,这;更定:指初更以后; 晚上八点左右;定,开头; 5, 余 :第一人称代词,我 ; 6, 拏 :通“桡”,撑(船); 7, 拥毳( cu )衣炉火 :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毳衣: 细毛皮衣;毳:鸟兽的细毛; 8, 雾凇沆砀 :冰花一片布满;雾,从天上下罩湖面的云气; 凇,从湖面蒸发的水汽;沆砀,白气布满的样子;曾巩冬 夜即事诗自注:“齐寒甚,夜气如雾,凝于水上,旦视如 雪,日出飘满阶庭,齐人谓之雾凇; 第 18 页,共 22 页9, 上下一白 :上上下下全白;一白,全白;一,全或都,一 概; 10, 惟 :只有; 11, 长堤一痕 :形容西湖长堤在雪中只隐隐露出一道痕迹; 堤,沿河或沿海的防水建筑物;这里指苏堤;一,数词;痕, 痕迹; 12,一芥 :一棵小草;芥,小草,比如略微纤细的事物; (像 小草一样微小); 13, 而已 :罢了; 14, 毡 :毛毯; 15,焉得更有此人 :意思是:想不到仍会有这样的人;焉得, 哪能;更,仍; 16, 拉 :邀请; 17,强( qing)饮 :纵情喝;强,尽力,勉力,尽力;一说, 兴奋地,兴奋地; 18, 大白 :大酒杯;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也泛指一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