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 鉴赏古代诗歌的修辞手法 学案(学生版)_第1页
高三语文 鉴赏古代诗歌的修辞手法 学案(学生版)_第2页
高三语文 鉴赏古代诗歌的修辞手法 学案(学生版)_第3页
高三语文 鉴赏古代诗歌的修辞手法 学案(学生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4/4教师寄语: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每一个学习阶段都应该给自己树立一个目标。教师寄语: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每一个学习阶段都应该给自己树立一个目标。学习目标:掌握鉴赏古代诗歌修辞手法的基本技巧。【知识精讲】比喻、夸张、对偶、比拟、排比、借代类别作用示例比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白居易长恨歌)赏析:梨花是洁白的,诗人把杨贵妃比作梨花,形象地描绘出杨贵妃的美貌。夸张用言过其实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本质,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强调语气,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赏析: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

2、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之长。对偶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赏析:“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能让人感受到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比拟使物人格化(拟人)或者使人物化(拟物),使描写的人、物更形象生动。“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苏轼新城道中二首(其一)赏析:诗人打算去山里,春风通人性,特意为之吹停了下了很久的雨,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新颖别致,饶有诗意,令人读来心情愉悦。“君当作磐石,妾当如蒲苇,蒲苇韧如丝,磐

3、石无转移。”(孔雀东南飞)赏析:此处即运用了把人比作物的拟物手法,用磐石的坚硬和蒲苇的坚韧来表现两人对爱情的坚定不移。排比使语言更富有气势和节奏感。“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苏轼行香子过七里濑)赏析:词中加点的这组排比句,展现了不同时刻的行舟之景以及词人的心理感受,且语言节奏明快,流转自如。借代突出描写对象的特征,使语言简练、含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赏析:词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出了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针对训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一)王安石茅檐长扫静

4、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注】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今江苏南京)时的邻居和经常往来的朋友。排闼(t):推开门。闼,宫中小门,泛指门。读懂诗歌 庭院因经常打扫,所以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的。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像推开的两扇门送来一片翠绿。诗的后两句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_(二)设问、反问、双关、互文、反语、通感、反复、顶真、叠字类别作用示例设问开头设问,引入问题,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

5、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阿鲁威双调蟾宫曲)赏析: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曹操、孙权、诸葛亮)的英雄业绩。反问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感情,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王安石乌江亭)赏析: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道出了历史的残酷及人心向背的变幻莫测。双关语意含蓄,发人深思,节省笔墨。“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赏析:诗中“晴”为双关词,一方面照应第三句,说晴雨的“晴”;另一方面又照应第二句,说情感

6、的“情”,这是谐音双关。互文使文句更加整齐和谐、更加精炼。“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沁园春雪)赏析:这里并非冰封范围小,雪飘范围大,“千里”和“万里”均非实指,意思是:“祖国的北方到处冰天雪地,一片银白世界。”反语比直白的表达更有力,语气更强烈,情感更充沛,给人的印象更鲜明。“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赏析:诗人写思乡之切,却正意反说,愈近家乡,愈不敢问及家乡,担心听到坏消息,从而更好地表达出作者的思乡之情。通感“通感”又叫“移觉”,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春景)赏析:用“闹”字

7、,把“红杏”无声的姿态描摹得好像有声音,让人在在视觉里仿佛获得了听觉的感受。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反复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赏析:这段话用反复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强了文章的气势。顶真“顶真”又叫“顶针”,使诗句语意紧凑,连贯畅达,生动有趣。“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杜甫兵车行)赏析:此处使语意气氛更加紧凑强烈。叠字“叠字”又名“重言”,叠字的运用,可以创造出双声叠韵的音乐美,也可

8、以渲染气氛、增强表达效果。“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赏析:七组叠词反复吟唱,徘徊低迷,婉转凄楚,一种莫名其妙的愁绪在心头弥漫开来,久久不散,余味无穷。【答题技巧】设问方式1.这首诗(词)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诗(词)句分析其表达作用。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某一句的妙处。3.诗(词)中某句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请简析它的艺术效果。答题要点1.准确掌握各种常见修辞手法的种类和特点,了解其表达效果。(这是鉴赏修辞手法的前提。)2.准确判断诗(词)中所用的修辞手法。3.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和这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作答。答题步骤1.指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步骤1)

9、2.结合诗(词)句说明修辞手法是怎样运用的。(步骤2)3.指出该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步骤3)答题模板这首诗运用了的修辞手法,通过的运用(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这种手法),写出了(分析作用、效果),表达了作者的情感。【针对训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鹧鸪天送人辛弃疾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注】该词是作者中年退居江西上饶时所作。阳关:古琴曲阳关三叠的简称。读懂诗歌 唱完了阳关曲,泪却未干,视功名为多余的事而劝加餐。水天相连,好像将两岸的树木送向无穷的远方,乌云挟带着雨

10、水,把重重的高山掩埋了一半。古往今来使人愤恨的事情,何止几千般,难道只有离别使人悲伤?江头风高浪急,还不是十分险恶,而人生路更艰难。本词是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来表情达意的?请找出相关词句并赏析。要求不少于两种修辞手法。_【课后练习】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青玉案贺铸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注】贺铸,为耿直,才兼武,可惜官职低微。此词作于晚年退居苏州时。凌波:形容轻盈的步态。蘅皋:长满杜蘅的沼泽地。词中最后四句“试问闲愁都许?川烟草,满城风絮,梅黄时!”历来为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