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8篇_第1页
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8篇_第2页
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8篇_第3页
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8篇_第4页
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8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第 页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8篇 六班级数学教案模板篇1 教学内容: 教材第7576页。 教学目标: 1、认识弧、圆心角以及他们间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认识扇形,并能精确判断圆心角和扇形。 2、理解扇形概念知道扇形有一条对称轴以及圆心角的大小决断扇形面积。 重点难点: 认识弧、圆心角、扇形,能精确判断扇形。 教学设计: 一、导入。 请将手中的两个圆一个平均分成4份剪下其中的一份,另一个平均分成2份剪下其中的一份,观测手中的图形,他们像什么?(像扇子) 今日我们就一起认识扇形。(板书课题:认识扇形) 二、新授。 1、认识弧:出示一个圆,在上面任意点两个点A、B。 (1)A、B两点在什么位置?(圆

2、上) (2)师:圆上A、B两点间的部分叫弧。课件演示。 (3)追问:圆上A、B两点间的部分叫什么?什么叫弧? (板书:弧:圆上A、B两点间的部分)读作:弧AB。 (4)请在圆上用彩笔画一条弧。你是怎样画的?(边用手指描弧边说弧AB) 2、认识圆心角:课件演示连接OA和OB 。 (1)线段OA 、OB是圆的什么?(半径) 半径OA 、OB所夹的部分叫什么?(角) 这个角的顶点在圆的什么位置?(圆心) 师: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圆心角。什么叫圆心角? (板书 圆心角:顶点在圆心的角) (2)请同学在圆上标出圆心角。谁是圆心角?(A OB是圆心角) (3)练习:教材76页1题 (略) 3、认识扇形。 (1

3、)画出扇形一圈,我们把围成的图形叫扇形,什么叫扇形?沟通 由圆心角的两条半径和圆心角所对的弧围成的图形叫扇形。(板书:扇形) (2)同学之间用手描一下自己手中的圆,互说哪一部分是扇形。 (3)观测桌上剪好的图形,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图形说一说,它是扇形吗,为什么? (4)师课件演示:黄色部分是什么图形?(扇形)为什么? 4、说一说。 (1)演示:活动的扇形。圆心角一条半径不动,另一条半径不断转动,呈现不同的扇形。当两条半径重合时,形成一个圆。 通过观测,你发觉了什么?(扇形是圆的一部分) (2)在生活中,你见到哪些物体的形状是扇形? (如:扇子形状、贝壳形状、树叶形状等) (3)老师也搜集了一些

4、扇形的图片,请大家观赏一下。 5、第三次用剪好的扇形:请将桌上的每一个扇形对折,你有什么发觉? (扇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 六班级数学教案模板篇2 【案例与反思】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备: 课前让同学分组或者自由结合到社会上进行调查、搜集有关储蓄的信息,把调查的结果、遇到的问题或感受记录下来。 二、课内沟通、探究 师:在储蓄的过程中,你搜集到哪些相关的知识?(同学分组汇报调查结果) (生汇报。开放的问题情景下,依据每组同学的差异,估计可能涌现以下状况: (1)有关储蓄的一般知识,如储蓄的方式; (2)有关储蓄的相关概念,如本金、利息、利率、税后利息税的知识; (3)有关利息的计算方

5、法,如有的小组利率的含义推导出利息的计算方法; (4)、有关调查中遇到的困难、解决的方法和自己的感受) 师:依据每组沟通的状况予以相应的评价,并和同学共同整理储蓄的相关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板书: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三、创设情景、体验储蓄 1、创设情景 师:同学们,张大爷是一个孤寡老人,他打算把自己多年来节约下来的1000元钱存入银行,定期为两年,由于他行动不便,你能援助他进行储蓄吗? 2、体验储蓄。依据刚才的汇报状况,安排教学过程。 (1)同学拿出复制好的储蓄存款凭证进行填写。 (2)同学活动,老师了解同学填写状况后,最末利用投影仪进行订正。 (3)、充分联系生活

6、,设置储蓄密码。 师:同学们,为了保证储蓄的安全,你认为应当用什么方法呢? 同学:(经过争论后回答)可以设置密码。 师:设置什么样的密码比较好呢? (同学激烈进行争论) 生1:可以用存款人的生日。 生2、可以用有纪念意义的日期。 生3:比较简单记的数字。 师:设置密码时,一般设置比较简单记忆的数字,可以用某人的生日或与他有关系的一些数字。 师:请你们给张大妈设置一个密码。 (4)保管好存折或存单。 师:储蓄完成以后,银行要给我们一个存单或存折,我们要牢记密码,妥当保管好存单或存折。 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依据刚才的知识,假如告知你两年的利率是2.43%,

7、你能够求出张大爷储蓄到期时能获得多少利息吗? (同学分组争论计算,汇报状况) 生1:10002.43%2=58.6(元) 生2:10002.43%2=58.6(元) 58.620%=11.72(元) 58.6-11.72=46.88(元) 生3:10002.43%2=58.6(元) 58.6(1-20%)=46.88(元) 师生集体争论订正,老师强调利息的计算方法。 师:储蓄到期时,张大妈实际领取本金和利息一共是多少? 生:1000+46.88=1046.88(元) 师生总结计算方法。 2、巩固新知 同学进行练习 五、课后实践、体验储蓄过程 师:请同学们课后把平常积攒的零用钱存入银行,在储蓄的

8、过程中假如遇到问题,你能想方法解决吗?把不懂的问题记住来,我们下节课继续沟通争论。 教学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能依据新的课程标准理念的要求,结合同学的生活实际,力求表达了以下几点教学思想: 一、关注同学进展,整合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育要从以猎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进展。这是对长期以来以知识为本位教育目标的重要改革,也是为同学终身学习和可持续进展奠定基础,更重要的是同学在今后猎取高质量生存条件的有力保证。所以,本节课依据教材特征结合同学的生活背景,根据关注同学进展理念的认识,确立了知识技能目标、情感性目标、实践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努力使同学在进展性领域和知识性领域

9、获得进展、构建自我。 二、联系实际应用,重组教学内容 长期以来,教学内容都是老师在遵循教材和大纲的基础上确立的,老师只关注教材、大纲和教学参考资料,忽视了同学的生活实际和生活背景,同学接受的归根究竟只能算是数学知识。这种数学知识不能服务于同学的生活,更不能促进同学的进展。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肯定要加强课程内容与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进展的联系,关注同学的爱好和阅历,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本节课充分联系同学的实际生活应用,重组教学内容,将课前调查、课后实践、怎样填写储蓄凭条、怎样设置密码等知识和本节课教学内容利息组合在一起。使同学在实际的应用中经受了储蓄的过程,充分理解了有关利息的知识。并

10、在相关问题的解决中,相应地获得了终身进展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三、培育同学技能,开放教学过程 同学各种技能的形成和进展是我们教学的首要任务。传统的教学过程将同学禁锢在课堂上,阻碍了同学技能的形成和进展。本节课依据同学的生活阅历和要求,为了培育同学的各种技能,尝试大胆地开放教学过程。课前让同学分组进行有关储蓄知识的调查,搜集有关相关的信息,这样培育了同学搜集信息的意识和实际调查的技能,分组调查中又培育了同学的合作精神和技能;课堂教学时让同学通过小组沟通,把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汇报整理,总结利息的求法,培育了同学信息的沟通和处理技能;课后又要求同学去亲自实践,体验储蓄的过程,培育了同学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利

11、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技能。 四、针对同学差异,实施多元评价 新课程标准评价体系,不仅要求老师要关注同学在语文和数学规律方面的进展,而且要发觉和进展同学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同学进展中的需求,援助同学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同学在已有的水平上进展,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针对同学的性格差异采用各种教学活动外,还给同学提供各种展示自己的机会和空间。在课内进行沟通时,老师还能依据同学的不同回答,给出知识性、行为规律性、实践性、合作性等方面的多元评价方式,使不同的同学认识了自我,有利于他们的再进展。 六班级数学教案模板篇3 一、长方体与正方体 第一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内容:长方体

12、和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同学通过观测实物、动手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长)的含义,掌控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使同学在活动中通过建立图形的表象的过程,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阅历,加强空间观念。 教学资源:老师预备多媒体课件、一个稍大的纸盒及一个有相对的两个面是正方体的纸盒、同学每人预备一个长方体小纸盒、每个小小组预备一个正方体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由平面图形引到立体图形。 出示一张长方形的纸,让同学说出它的外形,然后把很多这样的纸摞在一起,问同学还是长方形吗? 接着电脑演示由面到体的过程,揭示课题:“长方

13、体的认识”。 2、引导同学认识什么是立体图形。 让同学用手摸长方体的纸盒的面,使同学感觉它很平,再用两只手握一握长方体的纸盒。问: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 指出它占有肯定的空间,像这样占有肯定空间的物体的外形就是立体图形(电脑显示假设干立体实物)。 问:这些物体的外形都是什么图形呢?在这里面哪些物体的外形是长方体的呢? 3、举例。 让同学举出日常生活中见过的长方体的物体实例。 师:要知道这些物体为什么都是长方体,就要讨论长方体的特征。 二、引导探究 1、出例如1: (1)拿一个长方体的纸盒来观测: 长方体有几个面?从不同的角度观测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 指导同学从不同的角

14、度观测学具,回答上面的问题。 (2)抽象图形。 说明:由于我们最多只能看到长方体的3个面,所以通常这样画长方体。 (师边讲边画长方体的直观图,留意要规范。) 问:实物中长方体的每一个面是什么形?作图时,依据作图的原理除了前面和后面之外,其他各个面都画成了什么形?但实际是什么形? 让同学上去指一指,图上哪3个面是我们能径直看到的?另外3个面在哪里? 2、认识长方体各部分的名称。 (1)老师结合直观图逐一向同学介绍棱和顶点,并实时在图中作出标注。 (2)同桌同学用手摸长方体纸盒,相互指出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电脑分别显示面、棱、顶点这三个部分,加深印象。 3、长方体的特征。 出示:长方体有几条棱

15、和几个顶点?它的面和棱各有什么特征?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并在小组里沟通。 同学四人一组争论长方体有什么特点,争论后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引导同学总结长方体特点。 (1)面的特点 长方体有几个面?谁能快速的数出长方体的6个面?比较哪一种方法好? 长方体的6个面是什么外形的?还有不同看法吗?这两个面的位置是怎样的?(可结合拍手理解“相对”) (还可以出示预先预备好的纸盒让同学直观感受长方体的一种非常状况,一般来说,长方体的每个面是长方形,非常状况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相对的面外形相同,大小一样,可以用这四个字(出示:完全相同)来代替。(电脑演示相对的面完全相同这个特点) (2)棱

16、的特点 长方体有多少条棱呢?谁能给大家介绍一种很快的数出这12条棱的方法? 假如有同学是分组来数的,可以结合长方体铁丝框架数一数。想一想:每组有几条棱?每组4条棱的位置是怎样的?相对的棱有什么特点?(长度相等)(电脑显示棱的特点) (3)顶点的个数 长方体有几个顶点?你是怎样快速数出来的? (4)概括长方体的特征 让同学看着自己的长方体纸盒说说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各有什么特征。 小结: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它有12条棱,8个顶点。一个长方体的面可以分为3对,相对的面完全相同;长方体的棱可以分为3组,每组4条,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4、学习长、宽、高 (1)问:相交于同一顶点的3条棱

17、的长度都相等吗? 指出:长方体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这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通常把水平方向的两条棱分别叫做长和宽,把竖直方向的一条棱叫做高。(师边讲边标注) (2)同学选择一个长方体实物,量出它的长、宽、高。 5、认识正方体的特征 (1)师:学习了长方体的特征,你们想不想自己来探究正方体的特征?你们预备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讨论?想用哪些方法来讨论? (2)同学沟通后,让他们小小组去探究。 (3)全班沟通。 6、争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1)观测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 明确:正方体是一种非常的长方体。由于正方体的12条棱长度都相等,所以它的棱的长度不分长、

18、宽、高了,就叫做棱长。 (2)选择一个正方体实物,量出它的棱长。 7、小结:今日我们一起来讨论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第1011页的内容。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1题。 看图说出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结合第3个图形再说说这个长方体的面的外形有什么特别之处。 2、练习一第2题。让同学说一说。 3、练习一第3题。让同学认真观测后回答各问题,并说说怎么看出来的。 明确:这个长方体前后的两个面是正方形,其余的4个面是完全相同的长方形。 4、练习一第4题。 先让同学判断摆出的这几个几何体分别是长方体还是正方体,再让同学相互指一指每个几何体中长、宽、高(或棱长)的位置,说

19、说它们分别是多少厘米。 5、练习一第5题 同学独立完成后沟通。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这儿有一个关于长方体特征的顺口溜。大家可以轻声读读。 出示: 长方体立体形,8顶6面十二棱; 棱分长、宽、高,每组四条要记好; 6个面对着放,对应面都一样。 五、课外延伸 在家里找一个自己喜爱的长方体玩具或物体,认真观测一下它的面、棱、顶点;或是找一些材料自己做一个长方体并涂上或画上喜爱的图案。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开展图 教学内容:P3例3、“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一第67题 教学目标: 1、使同学通过观测实物、动手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开展图,进一步加深

20、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认识。 2、使同学在活动中通过建立图形的表象的过程,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阅历,加强空间观念。 教学资源:同学每人预备正方体、长方体纸盒各一个、剪刀 同学按小小组分别预备教科书14页思索题中所需的假设干张硬纸(每种6张)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说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师:这节课,我们要继续讨论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 二、自主探究 1、让同学看教科书3页,像例3那样,将有关的棱用红线描出,并根据例题所示的步骤进行操作,得到正方体的开展图。 2、把开展图再复原成立体图,再进一步开展、复原,让同学从开展图中找到3组相对的面。 3、让同学独立一剪,并在小组里

21、沟通自己得到的开展图,在沟通中认识不同的正方体开展图,并思索开展图中的各个面与原来各个面的关系。 4、同学独立完成“试一试”。 拿一个长方体纸盒,沿着一些棱剪开,看看它的开展图,先从自己的开展图中找出长方体的3组相对的面,然后在其他同学的不同的开展图中找。最末让同学观测相对的面在不同的开展图上的分布状况,发觉其中的规律。 4、“练一练” 第1题让同学在观测开展图的基础上,先在图中标注下面、后面、和左面,并说明自己的理由。然后将开展图复原成立体图来检验。 第2题 (1)出示各开展图,引导同学先想像把开展图复原成立体图的过程,再判断。 (2)把教科书117页的图形剪下来试着折一折从而验证自己原先的

22、判断是否正确。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6题 让同学在认真观测开展图的基础上作出判断。对于不能围成长方体的图形要说明理由,最末再进行操作验证。 2、先让同学独立思索并进行选择,再通过沟通让同学说明选择的依据。 四、思索题 让同学拿出预备好的硬纸,先启发同学思索:要围成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至少要用几张硬纸片?这几张硬纸片的外形和大小有什么关系?再让同学操作。然后说说有没有找到什么规律。 五、总结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想提示大家留意什么? 六班级数学教案模板篇4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掌控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娴熟地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2、能敏捷运用本单元讨论得出的知识解答问题

23、。 3、 进一步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 综合应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问:这个单元我们一起学习了哪些知识?师生一起归纳、整理本单元所学内容。 2.揭示课题。 二.开展 1.求圆面积的练习 先用小黑板出示P27练习12再指名板演, 然后让板演者说说计算过程。最末再次复习圆面 积在各种条件下的计算公式:S=r2=2 2.综合应用。 投影出示P27练习34题,先由4人组成小组 进行争论,并解答,然后在全班同学面前汇报, 特别要说清思索过程,最末,老师讲解。 三.总结 本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 四.作业 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 练习一(2) 课时 教学

24、目标: 1.能敏捷运用本单元讨论得出的知识解答问题。 2.通过图形的组合,进展同学的空间想象技能。 3.进一步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加深对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理解,敏捷运用所学知识的技能。 教学难点:培育同学的空间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一.复习 1、什么叫半径?什么叫直径?怎样求圆的周长? 怎样求圆的面积? 二.开展绿色圃中 1.练习。 先指名板演,其余同学各自做在草稿纸上, 然后全体师生共同讲评,指出存在的错误, 尤其是做在草稿纸上的同学肯定要自己找出 错误的缘由和正确的解答过程,小组进行练习。 2.小结。 三.巩固练习 六班级数学教案模板篇5 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在学习了“已

25、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依据稍繁复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使同学掌控解题思路,学会用方程解答。依据新旧知识的联系,抓住了数量关系相同,通过复习题的分析解答,让同学找出熟识的数量关系,再把题进行改动改变。在边画图、边分析的过程中,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便于同学理解和思维,促进了同学分析思维技能的进展和综合运用知识敏捷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学情分析 在已经学习了,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是多少的问题的基础上,六班级同学能在肯定的基础之上去拓展,去学习更新的知识。 教学目标 逆向思维,能依据详细的数量和分率,求出单位“1”的量。通

26、过教学, 使同学在理解分数除法意义及掌控分数乘法应用题解题思路的基础上,掌控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稍繁复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能比较娴熟地用方程解答一些简约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能确定单位“1”,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 2、利用题中的等量关系用方程解答。 教学过程 一、1、苹果的重量是*千克,梨的重量比苹果多5千克 。 、梨的重量比苹果多了( )千克。 、梨的重量是( )千克。 2、钢笔*元,比毛笔少了3元 。 、钢笔比毛笔少了( )元。 、毛笔是( )元。 3、小结: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假如单位“1”的详细数量是已知的,要求单位“1”的几

27、分之几是多少,就可以依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径直用乘法计算。 二、新授课 1、教学补充例题:水果店运来了一些苹果,已经卖了36千克 ,还剩下20千克,水果店运来了多少苹果? (1)卖了 是什么意思?应当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 (2)引导同学理解题意,画出线段图。 (3)引导同学依据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式:运来苹果的重量-卖了的重量=剩下的重量 (4)指名列出方程。解:设运来苹果*千克。 *-36=20 2、教学例2 (1)出例如题,理解题意。 (2)比航模组多是什么意思?引导同学说出:是把航模组的人数看作单位“1”,美术组少的人数占航模组的 (1+) (2)同学试画出线段图。 (3)依据线段图

28、,结合题中的分率句,列出数量关系式: 航模小组人数+美术小组比航模小组多的人数=美术小组人数 (4)依据等量关系式解答问题。 解:设航模小组有人。 (1+)=25 =25 =20 答:略。 三、小结 1、今日学习了两道应用题,找出它们的共同点?(这两道应用题,题里的单位“1”都是未知的数量,都可以列方程来解,这样顺着题意列出方程思索起来比较方便。) 2、用方程解答稍繁复的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关键是找准单位“1”,再根据题意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四、练习 练习十第4、12、14题。 六班级数学教案模板篇6 教学内容: 教材第36页例7、“练一练”,第39页练习六第1621题,思索

29、题。 教学目标: 1.使同学经受“找乘积是1的两个数”和“找一个数的倒数”的过程,认识和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控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2.使同学在认识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特点的过程中,进展观测,比较和抽象、概括等思维技能。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倒数的意义,学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伙伴”这个词对我们来说已经特别熟识了,能说说教室里哪些同学是你的伙伴吗? 指名回答。 谈话:在将近六班级学习生活中,许多同同学建立了深厚的友情,“伙伴”是两个人之间的一种关系,在数学中,数与数之间也存在一些关系,比如两个数的乘积是1,就可以说是这两个数之间的一种关系。哪些数之间有这

30、种关系呢?怎样找这样的两个数呢?这是我们今日要讨论的问题。 二、学习新知。 1、理解倒数的意义。 (1)出例如7,同学独立完成。 (2)引出概念。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例如 和 互为倒数。可以说 是 的倒数, 是 的倒数。 引导:请大家认真观测,刚才我们找出的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同学沟通后明确:这些算式里两个数的乘积都是1. 指出:像这样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同学举例来说。进行实时的评议。 (4)追问:怎样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为什么要说“互为倒数?” 小结:倒数不是指一个详细的数,而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一种关系,当两个数乘积是1时,这两个数互为倒数。 2、归纳方法 (1)提

31、问:我们已经知道了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你能分别找出 和 的倒数吗? 提问:观测上面互为倒数的各组数,它们的分子和分母位置发生了什么改变,把你的发觉与同桌沟通。 小组争论:引导观测倒数和原数的关系,想一想一个数的倒数与原数相比,分子、分母的位置发生了什么改变? 指名回答:找一个分数的倒数只要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追问:0有倒数吗?为什么?1呢? 指出:由于0和任何数相乘的积都不会是1,所以0没有倒数。1的倒数是1。 除0以外,在求一个数的倒数时,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即可。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六第17题。 同学分别说出每个数的倒数,并选择几个数说说是怎样想的。 2、做练

32、习六第18题 同学独立宛成,再集体沟通,选择两题让同学说说思索的过程。 3、做练习六第19题 练习之前明确要求:观测每组的3个数有什么共同点,写出的倒数又有什么共同点,带着问题边写边观测。 全班沟通结果,板书每组里各数的倒数。 提问:你发觉每组数和它们倒数的特点了吗?把你的发觉和大家沟通。 提出:从这四组数可以看出:真分数的倒数是假分数,大于1的假分数的倒数是真分数;几分之一的倒数是几,几的倒数是几分之一。 4、做思索题。 启发:联系倒数的意义想一想,要使三个分数乘积是1,板书:( )( )( )=1必段符合什么条件? 引导:通过交汉我们知道,三个分数乘积是1,其中两个分数的乘积和第三个分数互

33、为倒数,你能在这七个分数里分别找出这样的3个分数吗?试着找找看。 同学先尝试练习,再集体沟通。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什么是倒数?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 五、作业 补充习题。 板书计划: 倒数的认识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求一个数的倒数时,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即可。 六班级数学教案模板篇7 一、教材说明;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学校数学人教版第十一册圆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使同学认识圆,掌控圆的特征;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 2、会用字母表示圆心、半径、直径;理解并掌控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3、能正确娴熟地掌控用圆规画圆的操作步骤。 4、培育同学动手

34、操作、主动探究、自主发觉、沟通合作的技能。 三、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 (1)同学活动(边玩边观测)。 球、球相碰玩具表演。 线系小球旋转玩具表演。 老师要求同学将观测到的外形告知大家,同学异口同声回答:圆形。这里,老师采纳同学感爱好的玩具表演活动,既直观形象,又易于发觉,进而抽象出“圆”。同学从“玩”入手,不知不觉进入学习状态。学习爱好深厚,乐于参加,利于学习。 (2)师生对话(同学可相互争论后回答)。 老师:日常生活中或四周的物体上哪里有圆? 同学:在钟面、圆桌、人民币硬币上都有圆。 老师:请同学们用手摸一摸,体会一下有什么感觉? 同学用眼看一看、用手摸一摸,感觉:闭封的、弯曲的。 老师

35、(多媒体演示:圆形物体圆):这(指圆)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呢? 同学:以前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共同特征,都是由线段围成的直线图形。而我们现在看到的(指圆)这种图形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 老师(鼓舞表扬同学):对,这个图形就是圆,你能说说什么是圆吗? 同学争论后回答: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这时,老师请同学们把眼睛闭上,在脑子里想圆的外形,睁开眼睛再看一看,再闭上眼睛想一想,能否记住它。) 老师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并请同学回答:你还想认识圆的什么?同学说:还想认识圆的圆心、直径、半径 这里通过生生沟通、师生互动,形象感知、抽象概括,援助

36、同学正确建立“圆”的概念。 2、探究新知。 (1)探究圆心 徒手画圆。 老师请两个同学一同在黑板上徒手画圆,然后请同学们评一评(3个人)谁画的圆好呢?师生认为用工具画圆才能画得好。师生共同表演、同等相待、大家评说、其乐融融。 用工具画圆。 老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爱的工具画圆。同学画圆: a.用圆规画圆; b.用圆形物体画圆。画圆方法任同学自选,既表达因人而宜、因材施教,又表达尊敬同学(性格)、教学民主。 找圆心。 同学动手剪一剪、折一折,再议一议、找一找自我探究发觉圆的“圆心”。老师放手让同学在动手操作中探究,在探究中发觉新知,培育探究技能。 老师引导同学归纳小结:圆中心的一点叫做圆心,圆心用字

37、母“O”表示。(同学在圆形纸片上点出圆心,标出字母。) 游戏趣味题。 在操场上,体育老师在地上画了一个大圆,给同学们做游戏。老师说,不管你站在什么位置,都会派上用场。你喜爱站在什么位置呢?请你点出来。 老师请同学边点边说明这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同时予以评说。如同学点到“圆心”,师评说:“你很有雄心,喜爱别人围着你转,将来必成大器。”如同学点到“圆内”,师评说:“你比较守规则,喜爱在肯定的范围内活动,将来不简单犯错误。”如同学点到“圆上”,师评说:“你做事很有规律,能够遵循原则,同时与上司相处喜爱保持肯定距离。”如同学点到“圆外”,师评说:“你很了不得,思维活跃,思路开阔,做事不愿受条条框框的束缚

38、,喜爱创新,有开拓精神,将来定会大有作为。”这样教学,生动有趣,其乐无穷,激励性强,同学乐学,学得轻松开心、积极主动。同学对圆、圆心、圆内、圆上、圆外等基本概念能够有深刻的理解。 (2)探究圆的直径、半径及其关系。 老师:你还想知道什么? 同学:还想知道圆的直径、半径,直径与半径之间有什么关系? 六班级数学教案模板篇8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2页3页的例题和“做一做”,练习一的第17题。 教学目标:使同学理解位置,并会用数对表示位置。 1.在详细的情境中,探究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次

39、。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争论法、练习法。 教具预备:老师预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全班有54名同学,假如我要请你们当中的某一位同学发言,你们能帮我想想要如何表示才能既简约又精确吗? 2、同学各抒己见,争论出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表述。 二、新授 1、教学例1 (1)假如老师用第二列第三行来表示_同学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吗? (2)同学练习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留意强调先说列后说行) (3)教学写法:_同学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2,3)。根据这样的方法,你能写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吗?(同学把自己的位置写在练习本上,指名回答) 2、小结例1: (1)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用了几个数据?(2个) (2)我们习惯先说列,后说行,所以第一个数据表示列,第二个数据表示行。假如这两个数据的顺次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 3、练习: (1)老师念出班上某个同学的名字,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他的精确位置。 (2)生活中还有哪里时候需要确定位置,说说它们确定位置的方法。 三、练习 1、练习一第4题 (1)同学独立找出图中的字母所在的位置,指名回答。 (2)同学依据所给的数据标出字母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