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专题-《艾青诗选》第1课时_第1页
名著专题-《艾青诗选》第1课时_第2页
名著专题-《艾青诗选》第1课时_第3页
名著专题-《艾青诗选》第1课时_第4页
名著专题-《艾青诗选》第1课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中语文九年级书面作业设计样例(上学期第11-13周)单元名称第三单元课题名著导读艾青诗选节次第一课时作业类型作业内容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基础性作业(必做)1.【填一填】(1)艾青(1910-1996),现当代诗人。原名 ,号海澄,浙江金华人。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 ,感情真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他的诗歌,以 为主体,汲取了 养分。(2)20世纪30年代是艾青诗歌创作的一个高峰。这一时期,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是 和 。参考答案:(1)蒋海澄;大堰河我的保姆;现实主义;象征主义;(2)土地;太阳。设计意图:通过文学常识填空考察艾青诗选的基本内容掌握情况。学科素养:R语言的建构和运

2、用R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R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能力维度:R识记R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题目来源:改编自2021山东烟台中考2. 【比一比】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中主要意象之一是“土地”。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诗歌(节选),填写表格。我爱这土地(节选)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1938年11月17日复活的土地(节选)因为,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在明朗的天空下已复活了!苦难也已成为记忆,重新漩流着的将是战斗者的血液。1937年7月6日诗歌“土地”的象征意义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我爱这土地复活的土地参

3、考答案:我爱这土地:民族精神的象征,中华文明的象征,也是祖国命运的象征;表现了作者决心生于土地、歌于土地、葬于土地,与土地生死相依、忠贞不渝的强烈情感。复活的土地:中华民族的觉醒,并预言了抗日战争的来临;表现了对国家、对革命、对人民美好前景的向往,对战斗者给予了热情的赞颂。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同一意象寄寓不同情感的诗歌,加深对诗歌意象的理解。学科素养:R语言的建构和运用一棵树R思维的发展和提升R审美的鉴赏和创造R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能力维度:识记R理解R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题目来源:改编自2021山东烟台中考【选一选】根据你对艾青诗歌的了解,选出不是评论艾青诗歌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长诗,

4、用沉郁的笔调描写了乳娘兼女佣(“大堰河”)的生活痛苦我不能不喜欢大堰河。茅盾B.归真返璞,我爱好他的朴素、平实,爱读他那用平凡的语言,自由的格式,不事雕琢地写出的激动人心的诗篇。唐弢C.他的诗把我们从怀疑、贪婪的罪恶的世界,带到秀嫩天真的儿童的新月之国里去它能使我们在心里重温着在海滨以贝壳为餐具,以落叶为舟,以绿草上的露点为圆珠的儿童的梦。郑振铎D.在国难当头的年代,诗人歌唱“土地”具有格外动人的力量,而诗人那种不断转折和强化的抒情方式,当然也是和充满险阻坎坷的时代相吻合的。孙光萱参考答案:C 此处评论的是泰戈尔诗选。设计意图:通过品读名著评价语,丰富对艾青诗选的整体认知。学科素养:语言的建构

5、和运用R思维的发展和提升R审美的鉴赏和创造R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能力维度:识记R理解R分析综合R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题目来源:2019年浙江杭州中考题拓展性作业(选做)1.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现代诗歌,九(1)班举办了“轻叩诗歌的大门”综合性学习活动,邀请你来参加。下面是一位同学设计的“我最喜爱的诗歌”推荐表,请根据提示,将表格填写完整。 我最喜爱的诗歌诗人 成名作 特长写诗、绘画 (因而诗歌创作呈现出 的特点)评价在中国新诗发展的历史当中,他是个大形象。 牛汉诗歌题目 诗歌内容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

6、看着海洋推荐理由 参考答案:艾青 大堰河我的保姆 诗中有画 礁石 它采用了象征的手法,“礁石”表现了一种历经厄运却能坚定不移、顽强不屈的态度;礁石“无休止地扑过来”的浪,象征着迫害他人的人;伤痕累累,却依然挺立,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的礁石,想着这坚韧不拔、乐观自信的人们;礁石是 HYPERLINK /s?q=%E8%89%BE%E9%9D%92&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q/_blank 艾青的一首 HYPERLINK /s?q=%E7%9F%AD%E8%AF%97&ie=utf-8&src=internal_wenda_

7、recommend_textn t /q/_blank 短诗,只有两节八句,但是,这首八句组成的简短的 HYPERLINK /s?q=%E6%8A%92%E6%83%85%E8%AF%97&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q/_blank 抒情诗,却用了比拟、象征等好几种 HYPERLINK /s?q=%E5%86%99%E4%BD%9C%E6%89%8B%E6%B3%95&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q/_blank 写作手法,创造 HYPERLINK /s?q=%

8、E4%BA%86%E6%AD%8C&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q/_blank 了歌一样的 HYPERLINK /s?q=%E6%97%8B%E5%BE%8B&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q/_blank 旋律、画一样的 HYPERLINK /s?q=%E6%99%AF%E8%89%B2&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q/_blank 景色、无穷的 HYPERLINK /s?q=%E6%83%B3%

9、E8%B1%A1%E7%A9%BA%E9%97%B4&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q/_blank 想象空间和深厚的 HYPERLINK /s?q=%E6%84%8F%E8%95%B4&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q/_blank 意蕴。(自选角度,赏析言之有理即可)设计意图:通过综合性探究的方式多方面考察名著知识。学科素养:R语言的建构和运用R思维的发展和提升R审美的鉴赏和创造R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能力维度:识记R理解R分析综合R鉴赏评价R表达应用探究题目来源:新编

10、小深决定深入研究艾青诗选中的名篇树,以下是他研究中的体会,请你帮助他填写完整。树一棵树,一棵树彼此孤高地兀立着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它们的根伸长着在看不见的深处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1.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1940年的春天,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艰苦的 阶段,中华民族正日益走向精神的 。2.小深写了一段读书笔记,请你根据诗意把它补充完整。 读诗歌树,觉得是一首写景状物诗,描写根须缠在一起,树干彼此独立的两棵树。再读诗歌发现:虽然从表面看,树与树之间没有联系,但“在泥土的覆盖下”,根须是纠缠在一起的,这就给我们启示: (1) 。第三遍读诗歌,我先了解了诗歌的背景:当时抗日战争正处于艰苦时期,尽管过去有外国人侮辱中华民族是“一盘散沙”,但作者意识到民族的觉醒已经到来。所以,我觉得这首诗歌的深刻主题应该是: (2) 。(1) (2) 3.小深打算请同学们任选一首唐诗三百首中的古诗,根据其体裁、意境,发挥想象,将其改写成现代诗。注意运用换行、押韵、反复等方法,让诗歌富有节奏美。你选择的诗歌是: 参考答案:1.相持;觉醒 2.(1)认识事物有时不能只看表面,还要看根本。(2)赞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