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课件3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8e14e1800a34c812ff53ee055558e85/88e14e1800a34c812ff53ee055558e851.gif)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课件3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8e14e1800a34c812ff53ee055558e85/88e14e1800a34c812ff53ee055558e852.gif)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课件3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8e14e1800a34c812ff53ee055558e85/88e14e1800a34c812ff53ee055558e853.gif)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课件3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8e14e1800a34c812ff53ee055558e85/88e14e1800a34c812ff53ee055558e854.gif)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课件3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8e14e1800a34c812ff53ee055558e85/88e14e1800a34c812ff53ee055558e85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课件3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课件3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1.能准确、流畅、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词。2.品读诗词,体会作者感情。学习目标1.能准确、流畅、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词。学习目标新课导入苏轼因乌台诗案下狱新课导入苏轼因乌台诗案下狱【乌台诗案】 北宋著名的文字狱。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与时任宰相的王安石政见不合,出补外官。他看到当时地方官吏执行新法扰民,心中不满,任杭州通判后写了二十多首托事以讽的诗,因而激怒新党。被构陷成罪,囚捕至京,系狱一百三十天。而且牵连甚广,苏轼的友朋故旧被连累处罚的达二十二人。苏轼在狱时自度必死,曾作诗与苏
2、辙诀别。【乌台诗案】 苏轼于“乌台诗案”后谪居黄州,初寓定惠院,后迁临皋亭。这首卜算子就是初至黄州在定惠院月夜感兴之作。到黄州之初,亦因罪废之余,灰心杜口,谢绝交往。由于牵连甚广,这时,“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彼此音问,一时尽绝,苏轼不能不深怀幽居离索的内心隐衷。此词以“幽人”自称,就反映了他在这种特定环境下的处境与心情。 苏轼于“乌台诗案”后谪居黄州,初寓定惠院,后迁临皋亭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走近作者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整体感知点击图片播放整体感知点击图片播放反复品读,体会
3、词的意境 残月高挂在稀疏的梧桐,滴漏声断了,人群开始安静。时常能见幽居人独自往来徘徊,还有有那缥渺高飞的孤雁的身影。 它突然惊起又回首匆匆,心里有恨却无人能懂。它拣遍了寒冷的树枝不肯栖息,却躲到寂寞的沙洲甘愿受苦。 反复品读,体会词的意境 残月高挂在稀疏的梧桐,滴漏声断品析诗文 上阕选择残缺之月,疏落孤桐,滴漏断尽,一系列寒冷凄清的意象,营造出萧疏凄冷、幽冷寂寞的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 “景语即情语”,这一冷调色的描写,其实是词人内心孤独寂寞的反映。1.上片首两句营造怎样的氛围?品析诗文 上阕选择残缺之月,疏落孤桐,滴漏断尽,一系列生命的孤独、漂泊无依、孤傲高洁2.“独往来”“缥缈”
4、写出了一种什么样的情境?3.“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写出了幽人与孤鸿的什么相似之处?寂寞、孤独、孤芳自赏、洁身自好生命的孤独、漂泊无依、孤傲高洁2.“独往来”“缥缈”写出了一4.结合具体词句说说下片写出了幽人与孤鸿怎样的品质特点? 词人以比兴(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飘零失所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惊魂未定、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肯同流合污、坚持操守的心境。4.结合具体词句说说下片写出了幽人与孤鸿怎样的品质特点? 5.前人认为“恨”字是全词关键。词中“恨”的内容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恨的内容:封建社会文字狱对人才的摧残。无
5、人理解的忧愤。 同意:上片描写缺月、疏桐、漏断、人静、幽人、孤鸿等特定景物,正是由“恨”而生,由于含恨,所以必然产生“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徘徊心境。5.前人认为“恨”字是全词关键。词中“恨”的内容是什么?你是6.请联系你学过的诗词,说说“鸿雁”这一意象在古典诗词中有哪些含义。A.以鸿雁来指代书信,或托鸿雁传书,抒发思乡怀亲之情。 如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衫,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6.请联系你学过的诗词,说说“鸿雁”这一意象在古典诗词中有哪B.以“孤鸿”、“哀鸿”的悲鸣来比喻人
6、生遭遇的凄凉悲惨。 如李颀送魏万之京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B.以“孤鸿”、“哀鸿”的悲鸣来比喻人生遭遇的凄凉悲惨。 C.取鸿雁春秋迁徙,一生漂泊无定,没有依靠,喻人生遭遇的凄凉悲苦。 如苏轼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C.取鸿雁春秋迁徙,一生漂泊无定,没有依靠,喻人生遭遇的凄凉D.取鸿雁翱翔于天际,自由自在,喻一种超然于物外,自由自在的人生境界。 如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D.取鸿雁翱翔于天际,自由自在,喻一种超然于物外,自由自在的 这首词的境界,确如黄庭坚所说:“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这种高旷洒脱、绝去尘俗的境界,得益于高妙的艺术技巧。作者“以性灵咏物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