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课件基础知识点复习课件部编版(共61张)_第1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件基础知识点复习课件部编版(共61张)_第2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件基础知识点复习课件部编版(共61张)_第3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件基础知识点复习课件部编版(共61张)_第4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件基础知识点复习课件部编版(共61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复习(一)部编版品读鉴赏精神食粮目录:1.往期知识回顾2.字词讲解3.句式讲解4.阅读题答题技巧往期知识回顾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01往期知识回顾:散文:三月桃花水(刘湛秋)1.字词:绮丽 应和 和h ( )h ( )hu( )hu( )h ( )和平应和和面和药和牌这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文,结构清晰地描述了三月桃花水声如音乐、清如明镜的特点,作者对三月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油然纸上。2.整体分析往期知识回顾:诗歌:在天晴了的时候(戴望舒)1.字词:炫、垢、怯、曝、赤、涉、晕炫耀:尘垢: 阴霾: 光耀的样子;华丽奢侈;夸耀。尘埃和污垢。胆怯:胆量小;畏缩;害怕。指天气昏暗。在天晴

2、了的时候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特写镜头:泥路:温柔小草:新绿白菊:绽透凤蝶:闲游行动起来:赤脚 携手 踏泥 涉溪放眼望去:新阳:推开溪水:晕皱云:闲游往期知识回顾:说明文: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刘忠范)1.字词:纳、拥、箱、臭、蔬、碳、钢、隐、健、康、胞、疾率l:速率 圆周率shui:草率 率以为常臭chu: 臭气 臭味相投xi: 乳臭 无声不臭 症zhn: 病症 不治之症zhn: 症结 jn: 细菌 真菌jn: 菌子 香菌 菌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什么是纳米技术纳米纳米技术纳米的世纪科技的奥秘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纳米涂层“碳纳米管”纳米吸波材料纳米技术可以让人们更加健康纳米检测技术纳米机器人纳米缓释

3、技术往期知识回顾:散文:猫(老舍)1.字词:忧、虑、贪、职、屏、蹭、稿、腔屏bng:屏退 屏气凝神png:屏风折sh:折本折耗zh:折腾 折跟头zh: 折扣 损兵折将古怪老实 贪玩 尽职温柔 一声不出什么都怕 勇猛 敢斗耍个没完没了胆子越来越大摔跤,打秋千淘气可爱性格多变顽皮可爱猫 字词讲解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02字词汇总反义词缓慢 急速 沉重 轻便 踌躇 果断 忧患 安乐灵巧 呆板 创造 模仿 黝黑 白净 蜿蜒 笔直平稳 波动 偶尔 经常 安静 喧哗 平静 激动糟蹋 爱惜 乏味 有趣 赞许 指责 干净 肮脏清凉 闷热 怀疑 相信 清澈 浑浊 舒畅 郁闷容易 困难 感激 抱怨 承认 抵赖

4、扩散 聚集微波 巨浪 聚集 分散 明艳 暗淡 蜿蜒 笔直精湛 生疏 拥挤 松散 生疏 熟练 俯视 仰望朴实 华丽 公正 偏袒 违背 遵从 悲惨 幸福踌躇 果断 松散 紧凑 字词汇总近义词观赏 欣赏 蜿蜒 曲折 精湛 精深 安慰 安抚耽误 耽搁 均匀 匀称 围绕 环绕 鼓动 鼓舞启示 启迪 隐蔽 躲藏 沉寂 寂静 凶恶 - 凶狠执行 履行 打破 突破 偶尔 偶然 约摸 大概流畅 通畅 安静 宁静 给予 赋予 沉稳 稳重开阔 广阔 装饰 点缀 耀眼 刺眼 违背 违反鲜艳 鲜丽 伺候 侍候 请教 领教 断定 确定安闲 清闲 饶恕 宽恕 肥沃 肥美 遥望 眺望罗列 排列 游览 游玩 明丽 明媚 改观

5、改变馈赠 赠送 维持 坚持 侵蚀 腐蚀 教导 教诲损伤 损坏 朴实 淳朴 羡慕 仰慕 企图 妄想情愿 愿意 踌躇 犹豫 沉积 沉淀 忧患 忧虑焦急 着急 深重 沉重 媲美 比美 模仿 仿照灵巧 灵活 避开 躲开 敏锐 敏捷 揭开 掀开多音字句式讲解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03句式变换:(一)“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把”字句:用“把”字将动作和对象提到动作前面,并在动作前面加上“把”字的句型。“被”字句:将接受动作的对象提到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并在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加上一个“被”字的表被动的句子类型。“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有密切的关系,可以互相转换,但意思不能改变。句式变换:(二)把直

6、接说的话改变为第三者的转述。例如:妈妈对小明说:“你的作业要尽快完成,明天,我要带你去学钢琴。”改成转述句是:妈妈对小明说他的作业要尽快完成,明天,妈妈要带他去学钢琴。注意点:一是改变标点,不用冒号和引号,改用逗号;二是改变人称,把“你”“我”改成“他”“妈妈”即与引号前的人称一致起来;三是需要时可作少量的文字改动。句式变换:(三)改变说法,做到语言美。在公共汽车上,看到一位老太太上车,一个小学生连忙让座,应怎么说呢?应说:“老奶奶,请您坐这儿!”注意点:如说“喂,老太婆,坐这儿来!”就很没有礼貌。我们在与人交往时,要学会使用“请”“打扰”“对不起”“谢谢”“没关系”,接电话时,要用“您好!请

7、问”等。句式变换:(四)陈述句改成反问句例如:他是三好生。改成:他难道不是三好生吗?又如:想想过去,看看今天,我激动,感到自豪。改成:想想过去,看看今天,我怎能不感动,怎能不感到自豪呢?注意点:陈述句改成反问句,要把句中表示肯定的词改成表示否定的词,句末的句号改成问号,并加上“吗”、“呢”等。也可以在句子开头加上“难道”等。反之,把句子中表示否定的词和句末的“吗”、“呢”等去掉,把问号改为句号。句式变换:(五)句子合并例如:1、年轻的妈妈请大夫。2、大夫给孩子看病。合并后为:年轻的妈妈请大夫给孩子看病。注意点:第一句中动词“请”的后面是“大夫”,第二句句首也是“大夫”,所以去掉一个“大夫”。句

8、式变换:(六)写有两个以上连续动作的句子。例如:战士们摸进山坳潜伏下来。注意点:这一句中有“摸”,“潜伏”,是“战士们”的两个连续动作,这一类句子中间不加逗号。注意与这一句相区别:她一边看书,一边听音乐。这是同时进行的动作,无先后之分,因而不是表示连续动作。句式变换:(七)变换提示语的位置。1、我说:“爸爸,也许它不会死”(提示语在前)2、“爸爸!”我说,“也许它不会死”(提示语在中间)3、“爸爸,也许它不会死”我说。(提示语在句末)注意点:提示语位置句式变换:(八)分别用三个四字短语,扩展下面的句子。1、校园是美丽的,这里,。2、学生是可爱的,他们,。3、老师是令人尊敬的,他们,。答案提示:

9、1、绿树成荫,繁花似锦,教室明亮。2、学习刻苦,天真活泼,尊敬师长。3、和蔼可亲,知识渊博,教学严谨。句式变换:(九)、用“闪电、雷、雨或水”写一段话。注意点:要学会运用联想、想像,使句子生动形象。写法一:(比喻句)一道道闪电划破漆黑的夜幕,一阵阵沉闷的雷声如同战鼓轰鸣,接着便下起了瓢泼大雨。写法二:(拟人句)一道闪电,一声清脆的雷鸣,天神犹如接到命令,立刻撕开天幕,把天河之水华沙倾注到人间。句式变换:(十)在自己的书房中挂上一副对联。注意点:要多读题目,平时多观察周围,才能用得自然贴切。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阅读题答题技巧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04答题技巧:一、五大实用技巧:

10、1.平心静气审题,切忌粗心2.仔细研读语段,整体感知文章内容3.巧妙借助“原话”,确定解题空间4.选择适当方法,答题力求言之有理5.合理控制答题时间,先易后难答题技巧:二、文章分类及特点1.文章体裁:诗歌、小说、散文、剧本、说明文、议论文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3.散文种类:记叙散文、抒情散文4.散文特点:形散而神不散5.小说种类: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6.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答题技巧:三、答题技巧1.某段或某句在文中的作用体型 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

11、辅垫;总领下文; 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答题技巧:2概括某段大意 要准确的概括出段意,首先要读懂段落每句话的意思,还要弄清楚段内各句的相互关系,找出能揭示全段意思的主要句子,即所谓的中心句(中心句的位置多数在段首或段末,个别也有在段中的)。如果没有中心句的,就要抓住全段的中心意思,自己总结概括。 摘句法,即找出段落中的中心句。例如我的老师中的第二自然段,就可摘取其中的“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一句来概括段意。答题技巧: 概述法,用自己的语言概述全段的主要意思。例如故乡的第二部分,内容很丰富,记述

12、的人物事件很多,可用自己的话概括:“我”回到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 联合法。有些段落讲的不止一个意思,概括时必须用简练的语言把几个意思表述出来,缺一不可,这就是联合内容要点加以概述。例如记一辆纺车的第四段,就要综合三层意思:纺线使衣着自给,纺线使大家爱惜自己制作的衣服,纺线是大家形成了新的美的观念。答题技巧:3.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对比:强调

13、了突出了 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答题技巧:4.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答题技巧:5、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记叙文中的议论是作者在记叙中所记事物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赞扬,为什么赞扬;或反对,为什么反对。记叙文中的抒情是作者在记叙的过程中对所记事物抒发自己的感情。它一般可分为两大类: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答题技巧:6、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

14、调换?为什么?往往是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答题技巧:7、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的答题模式谁-为了什么-做了什么-结果怎样8、“根据语境解释词语”题型有两种答题方式:一种是通过对上下文的分析,直接写出该词语的意思;另一种更为完整,即在解释完该词语后,再加上-在文中指的是答题技巧:9“赏析优美语句”题型(主要有两种题型)、“”词好在哪里? 答题方式: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词能不能删掉? 答

15、题方式:不能,用了“”词,生动地说明了,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不能,删掉“”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太绝对化;用了“”词,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赏析句段从几方面考虑: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1.比喻:生动形象 2.拟人:形象生动 3.夸张:突出特征 4.排比:加强语气 5.反问:态度鲜明,增强语气;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结构:在全文中的作用。答题技巧:10、景物描写的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11、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

16、叙属于插叙的一种)12、写作人称的好处第一人称,真实可信;第二人称,亲切自然;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答题技巧:13、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14、说说主人公思想性格变化题型关键要答出“变”来,如:他从以前变得答题技巧:15 怎样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作者的写作意图、目的。它是通过文章的字、词、段、篇的结构形式表达出来的。我们要归纳中心思想,首先必须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段意或文章的中心句来概括总结,也可以从审题、文章的开头、结尾、重点段

17、、议论部分或从考题中得到提示入手。其主要方法有: 先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再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然后领会写作目的,即中心思想。如穷人主要描写了渔夫和他的妻子桑娜,不管自己家境困难依然收养了自己已故邻居的两个孤儿这件事,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呢,从文中可以分析出作者的写作目的是:反映沙俄时代渔民的悲惨生活和穷人宁可自己吃苦,也要互相帮主的高尚品质。 分析课文的重点段,从文中找出中心思想。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第二段,描写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所产生的美好的幻觉以及幻觉瞬间消逝,重新回到冷酷的现实,再联系第一段和第三段“惨死接头”就不拿找出中心:作者的目的就是要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18、表达了他对小女孩的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答题技巧: 从文题找中心,有些文章的题目就直接点明了中心。如伟大的友谊,文章歌颂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的革命友谊。 从中心句找中心,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最后一句:“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的少。”又如我的心事中反复出现的一句话:“说话要算话”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答题技巧:16.记叙文答题:(1) 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2) 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3) 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答题技巧:17、修辞方法及作用 答题模式比喻 语言生动、形象。 比喻:把()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