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巴州第三中学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新疆巴州第三中学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新疆巴州第三中学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新疆巴州第三中学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新疆巴州第三中学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3学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薇甘菊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有害植物之一,在适生地能攀援、缠绕于乔木、灌木,重压于其冠层顶部,阻碍附主植物的光合作用,继而导致附主死亡。科研人员研究了薇

2、甘菊不同入侵程度对深圳湾红树林生态系统有机碳储量的影响,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有机碳储量未入侵区域轻度入侵区域重度入侵区域植被碳库51.8550.8643.54凋落物碳库2.013.525.42土壤碳库161.87143.18117.74总计215.73197.56166.70A植被碳库中的碳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其主要去路是以食物的形式流向下一营养级B土壤碳储量减少可能是因为薇甘菊根系密集,增加了土壤氧含量,使土壤中需氧型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增强C与薇甘菊未入侵区域相比,薇甘菊重度入侵区域的总有机碳储量约减少了22.7%D随着薇甘菊入侵程度的加剧,凋落物碳储量显著增加,原因是薇甘菊的入侵

3、导致附主死亡2将乳酸菌接种在充满5%葡萄糖溶液的培养瓶中,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定时取样并调查菌体密度。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乳酸菌分解葡萄糖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B乳酸菌分解葡萄糖的过程属于物质氧化分解过程C菌体内NADPH和丙酮酸在酶的催化下转化为乳酸D因缺乏其他营养物质,瓶中乳酸菌不会大量增殖3下图表示某基因表达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合成时需要DNA聚合酶与基因中的启动部位结合B细胞核内产生的需要在细胞溶胶内进行加工C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向左D是以DNA上的某基因区段为模板转录而来4进食后半小时,内环境中会显著增多的成分是( )A胰高血糖素B肝糖元C葡萄糖DATP合成酶5

4、下列关于科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O2来自于反应物H2OB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C桑格和尼克森在他人实验证据的基础上提出了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D萨顿和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6已知赤霉素(GA)能调节-淀粉酶基因的表达。研究人员用GA处理大麦糊粉层细胞并检测发现细胞中SLN1蛋白在5min后开始减少,而GAMYB基因和-淀粉酶基因的mRNA则分别在1h和3h后开始增加。据此,为进一步确定SLN1基因、GAMYB基因在GA调节-淀粉酶基因表达过程中是否发挥作用及相互关系,研究人员用GA处理相应的大麦糊

5、粉层细胞材料后,检测SLN1基因、CAMYB基因、-淀粉酶基因的mRNA含量变化。则实验中不需要的材料是( )A仅敲除SLN1基因的大麦糊粉层细胞B仅敲除GAMYB基因的大麦糊粉层细胞C敲除SLN1基因和CAMYB基因的大麦糊粉层细胞D敲除SLN1基因、GAMYB基因和-淀粉酶基因的大麦糊粉层细胞7下列有关生物学研究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摩尔根用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方法是类比推理法B获得32P标记的T2噬菌体可以用含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C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小桶相当于雌雄生殖器官D在“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实验中,双手分别抓住着丝点,使红色和黄色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模拟

6、的是减数第二分裂后期染色体的行为8(10分)在退化荒丘上建成的塞罕坝林场是我国荒漠化治理的典范。为更好的管理、利用林木资源,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砍伐强度对塞罕坝林场落叶松人工林的林木生物量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 )砍伐强度/%生物量/ thm2龄组/年24.025.938.61013.2414.7315.642072.5475. 0981.0830161.87166.10171.12A应采用样方法调查不同龄组各砍伐强度下的生物量B适当砍伐改变了落叶松种群的水平结构,减少了竞争C各龄组的林木生物量随砍伐强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D适度砍伐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二、非选择

7、题9(10分)今年年初,一场大范围的蝗灾席卷了西非、东非和南亚20多个国家,数千万人的粮食安全受到威胁。某地为了有效控制蝗虫数量,欲引入大量鸭子入境来捕食蝗虫。为研究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建立了下图所示的数学模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图中模型曲线变化反映了鸭和蝗虫间存在的_调节机制,在该环境条件下,蝗虫种群数量的K值最接近_(填“Pl”“P2”或“P3”)。(2)从种群特征的角度分析,该地蝗虫种群密度短期内迅速增加的直接原因有_。在蝗灾爆发初期,该地蝗虫的数量每天增加5%并呈“J”型增长,假设最初有N0只,则10天后蝗虫的数量N10=_只(只写出表达式)。10(14分)流感是发生在呼吸道

8、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病毒感染,人类感染的流感病毒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FluA)和乙型流感病毒(FluB)。幼小儿童和65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是流感的高危人群。临床上可用FluA/FluB抗原检测试剂对流感做出快速诊断。请回答:(1)FluA/FluB病毒的根本区别在于_不同,临床上用FluA/FluB抗原检测试剂对流感做出快速诊断是利用了_原理。(2)FluA/FluB侵入机体后,T细胞的细胞周期变_(长/短),原因是_。 (3)医生建议高危人群在流感季节之前接种流感疫苗,就算得了流感,症状也会比没接种的人轻得多,原因是_。(4)甲型流感容易出现重症病例,体温可达到39C40C。体温升

9、高的原因主要是病毒毒素导致_的体温中枢功能改变,_,体温升高。11(14分) “鱼-兔-鸭”立体养殖是在池塘上搭盖兔舍、鸭棚,兔、鸭的粪便除直接作为鲤鱼的饵料外,其中的微生物还可转化为浮游生物并为滤食性鱼类提供饵料。请回答:(1)建立生态工程要考虑投入、产出和经济效益。搭建兔舍和鸭棚,购买鱼、兔、鸭的饲料,这些投入属于该系统的实际消费;该系统对外部的物质输出,则包括_。兔、鸭的粪便作为池塘中多种鱼的饵料,减少了投入,实现了_。(2)养殖母兔若干只,每年产仔兔量主要由兔子的_(答出两点即可)决定。(3)该池塘群落的层次性主要是由光的穿透性、_决定的。浮游生物活动的主要场所是池塘的_层。(4)要估

10、计草鱼的数量,可采用_法。农户每隔一段时间捕捞出一定量的草鱼出售并投放鱼苗,则草鱼的环境容纳量将_。12 “每天喝一点,健康多一点”,这是“状元红”率先提出的消费理念,将积淀了千百年的枸杞药食文化和中国红文化完美结合起来,更增添了品牌的文化魅力和优势。下图为“状元红”枸杞果酒生产工艺流程简图,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选料?粉碎灭菌接种发酵过滤果酒(1)流程中?处的内容应为_。(2)果酒酿造过程中如果果汁灭菌不合格,含有醋酸菌,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菌_(填能、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并说明理由。_。(3)写出果酒制作过程中酵母菌进行的有关反应式:_。(4)枸杞果酒制作过程中,接种完成后要先向发

11、酵罐中通入一段时间的无菌空气,目的是_。(5)若要提高果酒的产量,发酵过程中关键要控制好哪些条件?_。(6)果酒制作是否成功,需发酵后用_来鉴定,在_条件下,该物质与酒精反应呈现_色。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A【答案解析】植被碳库中的碳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其主要去路之一是以食物的形式流向下一营养级,A错误;薇甘菊根系密集,增加了土壤孔隙度,使得土壤氧含量增加,从而使土壤中需氧型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增强,使得土壤碳储量减少,B正确;与薇甘菊未入侵区域相比,薇甘菊重度入侵区域的总有机碳储量约减少了(215.73-166.70)/215.73=2

12、2.7%,正确;随着薇甘菊入侵程度的加剧,凋落物碳储量显著增加,原因是薇甘菊的入侵导致附主死亡,D正确。2、C【答案解析】乳酸菌分解葡萄糖的过程为细胞呼吸,属于物质不彻底氧化分解过程,氧化分解后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另一部分能量储存在ATP中。菌体内NADH和丙酮酸在酶的催化下转化为乳酸。【题目详解】A、乳酸菌分解葡萄糖释放的能量中约69%的以热能形式散失,A正确;B、乳酸菌分解葡萄糖的过程属于不彻底氧化分解过程,B正确;C、NADPH是光合作用光反应的产物,C错误;D、菌体繁殖需要除C、H、O外其他元素,用于合成蛋白质、核酸等,培养瓶中仅含葡萄糖溶液没法大量繁殖,D正确。故选C。3、D【

13、答案解析】合成为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结合启动部位,A错误;细胞核内产生的mRNA,需要在细胞核内加工,B错误;根据连接在核糖体上的肽链的长度可知,过程核糖体沿着mRNA由左向右移动,C错误;是tRNA,由DNA转录形成的,D正确。故选:D。4、C【答案解析】内环境是指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内环境中的物质有激素、抗体、葡萄糖、CO2等。【题目详解】A、进食后半小时由于食物的消化吸收,血糖升高,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减少,所以内环境中胰高血糖素减少,A错误; B、肝糖元存在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中的物质,B错误; C、进食后半小时由于食物的消化吸收,血糖升高,即内环境中的葡

14、萄糖会显著升高,C正确; D、ATP合成酶存在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中的物质,D错误。故选C。5、D【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重要遗传实验的实验方法、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要求考生了解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识记每位科学家采用的方法、实验过程及实验结论,再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题目详解】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O2来自于反应物H2O,A正确;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B正确;桑格和尼克森在他人实验证据的基础上提出了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C正确;萨顿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等人采用假说-演绎法,

15、通过果蝇的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D错误。故选D。6、D【答案解析】该题结合了信息题和实验理念,综合性较强。突破点为先确定该实验的实验目的,由题干信息可知,实验目的为“为进一步确定SLN1基因、GAMYB基因在GA调节-淀粉酶基因表达过程中是否发挥作用及相互关系”,由此分析该实验需要的实验材料即可。【题目详解】由于该实验是为了“进一步确定SLN1基因、GAMYB基因在GA调节-淀粉酶基因表达过程中是否发挥作用及相互关系”,所以要保证-淀粉酶基因正常表达的前提下,研究另外两个基因的相互作用。因此实验材料选择为:正常的大麦糊粉层细胞、仅敲除SLN1基因的大麦糊粉层细胞、仅敲除GAMYB基因的

16、大麦糊粉层细胞这三组对照组,和敲除SLN1基因和CAMYB基因的大麦糊粉层细胞的实验组,通过对比获得实验结果。而-淀粉酶基因的有无不是该实验的自变量,不可以敲除,这是进行该实验的前提;故选D。7、C【答案解析】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过程:实验过程标记噬菌体(2)【题目详解】A、摩尔根用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方法是假说演绎法,A错误;B、为了获得32P标记的T2噬菌体,先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得到含32P的大肠杆菌,再用含32P的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才得到32 P标记的T2噬菌体,B错误;C、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小球相当于生殖细胞,小桶相当于雌雄生殖器官,C正确;D、在“建

17、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实验中,双手分别抓住着丝点,使红色和黄色的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模拟的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的行为,D错误。故选C。【答案点睛】本题综合考查基因在染色体上的验证实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和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识记和辨识实验的内容是解题的关键。8、B【答案解析】据图中数据分析,在相同年龄组中,随着砍伐强度的提高,林木生物量也呈增长趋势,各不同龄组中生物量随砍伐强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因此,合理的砍伐有利于提高林木的生物量,同时实现更大的经济价值。【题目详解】A、调查不同龄组各砍伐强度下的生物量可采用样方法,A正确;B、适当

18、砍伐改变的是群落的水平结构,种群无水平结构,B错误;C、据图所示,各龄组的林木生物量随砍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变化趋势基本一致,C正确;D. 适度砍伐有利于提高生物量,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D正确。故选B。【答案点睛】本题以不同砍伐强度对塞罕坝林场落叶松人工林的林木生物量影响为背景,考查分析数据图表的能力,意在考查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结合生物学原理解答相关问题的能力。二、非选择题9、(负)反馈 P2 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N01.0510 【答案解析】1、鸭子引入农田捕食水稻蝗虫的过程中的食物链是植物蝗虫鸭,鸭捕食蝗虫,蝗虫种群数量减小,当鸭种群数量过大,蝗虫数量较少,蝗

19、虫的食物充足,种内斗争减小,蝗虫种群数量会升高,鸭和蝗虫之间通过负反馈调节,可以使两个物种达到相对稳定,鸭将蝗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影响水稻产量。2、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公式是Nt=N0t,N0是种群起始数量,是今年种群数量是上年种群数量的倍数。【题目详解】(1)由分析可知:鸭子引入农田捕食水稻蝗虫的过程中的食物链是植物蝗虫鸭,鸭捕食蝗虫,蝗虫种群数量减小;当鸭种群数量过大,蝗虫数量较少,蝗虫的食物充足,种内斗争减小,蝗虫种群数量会升高,鸭和蝗虫之间通过负反馈调节,可以使两个物种达到相对稳定;K值即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由图中可以看出,

20、蝗虫的种群数量是围绕P2所代表的数量进行波动,所以蝗虫种群数量的K值最接近P2所代表的数量。(2)在种群特征中,直接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为: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因此可预测该地蝗虫种群密度短期内迅速增加的直接原因是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迁入率大于迁出率;由“J”型曲线公式Nt=N0t得,代表倍数,所以由题信息,=1+5%=1.05,所以10天后蝗虫的数量N10= N01.0510。【答案点睛】本题的知识点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的公式模型,食物链分析,利用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的公式进行计算,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建构科学合理的曲线模型,正确理解

21、公式模型及各参数的含义。10、遗传物质 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 短 FluA/FluB作为抗原,刺激T细胞,使T细胞快速增殖分化 接种疫苗后,机体产生抗体和和记忆细胞,能有效的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下丘脑 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提高细胞代谢速率,使产热量增加 【答案解析】病毒侵入机体后,机体会产生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可阻止病毒在体内的传播,细胞免疫中的效应T细胞可与靶细胞结合,使靶细胞裂解死亡,将病毒释放到内环境中。由于在特异性免疫中产生了记忆细胞,当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机体时,记忆细胞会迅速的增殖、分化形成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使免疫反应快速而强烈。【题目详解】(1)遗传物质控制生物的性状,遗传

22、性状不同的根本原因是遗传物质不同,所以FluA/FluB病毒的根本区别在于遗传物质不同,临床上用FluA/FluB抗原检测试剂对流感做出快速诊断是利用了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2)FluA/FluB侵入机体后,FluA/FluB可作为抗原,刺激T淋巴细胞,使T淋巴细胞快速增殖、分化,所以T细胞的细胞周期变短。 (3)由于接种疫苗后,机体通过特异性免疫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和和记忆细胞,当再次有相同抗原进入机体时,记忆细胞能迅速的增殖分化,可有效的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所以医生建议高危人群在流感季节之前接种流感疫苗,就算得了流感,症状也会比没接种的人轻得多。(4)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体温升高的原因

23、是病毒毒素导致下丘脑的体温中枢功能改变,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提高细胞代谢速率,使产热量增加,进而使体温升高。【答案点睛】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掌握免疫系统的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11、农户自身消费和出售部分 物质的良性循环和多途径利用/物质循环利用 性成熟的早晚、每次产仔数、每年生殖次数 温度和氧气的垂直分布 表水层 标志重捕 不变 【答案解析】1、生态工程是指应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原理,结合系统工程的最优化方法设计的分层多级利用物质的生产工艺系统,其目的是将生物群落内不同物种共生、物质与能量多级利用、环境自净和物质循环

24、再生等原理与系统工程的优化方法相结合,达到资源多层次和循环利用的目的。2、生态工程依据的原理:(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能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2)物种多样性原理:物种繁多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3)协调与平衡原理:生态系统的生物数量不能超过环境承载力(环境容纳量)的限度;(4)整体性原理:生态系统建设要考虑自然、经济、社会的整体影响;(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要通过改善和优化系统结构改善功能;系统整体性原理:系统各组分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使得能量、物质、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顺利完成,并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即“1+12”。【题目详解】(1)在池塘生态系统中系统的实际消费就是来自外部的物质输入,如饲料、化肥等;系统的有效贡献,就是这个池塘生态系统对系统外部的物质输出,包括农户自身消费和出售部分。兔、鸭的粪便作为池塘中多种鱼的饵料,减少了投入,实现了物质的良性循环和多途径利用。(2)兔子的性成熟的早晚、每次产仔数、每年生殖次数等等因素都决定了每年的产仔兔量。(3)池塘群落出现分层现象,其层次性主要是由光的穿透性以及温度和氧气的垂直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