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云南省昌宁县旅游精准扶贫发展路径研究_第1页
试论云南省昌宁县旅游精准扶贫发展路径研究_第2页
试论云南省昌宁县旅游精准扶贫发展路径研究_第3页
试论云南省昌宁县旅游精准扶贫发展路径研究_第4页
试论云南省昌宁县旅游精准扶贫发展路径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科分类号(二级)63099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试论云南省昌宁县旅游精准扶贫发展路径研究 姓名 学号 院、系 职业技术教育专业 旅游管理 毕业时间 2018年7月1日 指导教师 职称(学历) 讲师(研究生/硕士) 云南师范大学教务处制2目 录一、旅游精准扶贫的概念解读1(一)旅游扶贫的概念1(二)旅游精准扶贫的内涵1(三)旅游精准扶贫发展特征2二、昌宁县旅游扶贫发展现状分析2(一)昌宁县旅游扶贫政策背景2(二)昌宁县政府对旅游扶贫工作开展状况3(三)昌宁县群众对旅游扶贫的认知3三、关于昌宁县旅游精准扶贫政策落实情况的问卷调查3(一)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标准3(二)问卷调查分析3(三)调查结果

2、总结11四、昌宁县在进行旅游精准扶贫中出现的问题12五、昌宁县旅游精准扶贫创新发展的对策分析12(一)旅游开发支持,从旅游出发开展旅游精准扶贫12(二)政策扶持,从政策帮扶入手推动旅游精准扶贫12(三)政府加大教育宣传,从基础强化打赢旅游精准扶贫攻坚战13(四)政府、企业、群众合作,“输血”和“造血”坚固旅游精准扶贫13参考文献14附录15 试论云南省昌宁县旅游精准扶贫发展路径研究摘 要:旅游精准扶贫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扶贫攻坚新路径和重要举措。但精准度不高,旅游精准扶贫意识不强,阻碍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本文以云南省昌宁县为调查区域,从旅游精准扶贫精准度调查及分析精准扶贫政策环境、管理体制、落实

3、情况等方面入手,结合实际情况给出发展路径和对策。实现旅游精准扶贫对象精准、政策精准、路径精准,深化旅游精准扶贫。非常好!为了什么什么目的,要写出来。关键词:旅游精准扶贫;问卷调查;旅游扶贫;精准扶贫;发展路径发展路径近几年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不断深入与落实,贫困人口数量下降,群众生活得到改善,脱贫攻坚战打响第一枪,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使命更近了一步。取得成就的同时责任依旧重大,扶贫担子依旧重,部分地区贫困现状亟待解决。云南省昌宁县处在云南省西南边陲,无论从哪个方面相对都落后于其他地区,经济增长慢、群众收入少、生活水平低、社会矛盾大,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一改以往落后的面貌,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改善,但依

4、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就昌宁县旅游精准扶贫存在的难点、问题、路径进行分析研究。合并一、旅游精准扶贫的概念解读(一)旅游扶贫的概念 20世纪5070年代,人们已经意识到旅游业对缓解贫困的重要作用。Sofield (2004)世界旅游组织与联合国贸易和发展委员会联合提出并倡导实施ST-EP(Sustainable Tourism and Eliminating Poverty)指可持续旅游与消除贫困;旅游扶贫的理论与实践得到广泛关注1-2。在国内,丁焕峰(2004)认为旅游扶贫指的是通过开发贫困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兴办旅游经济实体,使旅游业形成区域支柱产业,实现贫困地区居民和地方财政双脱贫致富3。曹

5、世武(2016)认为旅游扶贫是一种典型的产业扶贫方式,旨在通过发展旅游业以实现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或者贫困人口脱贫致富4。以旅游业为依托,带动贫困地区,为了改善人们生活水平,达到脱贫致富,这就是旅游扶贫的概念。(二)旅游精准扶贫的内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组织大规模有计划的扶贫开发,有几亿农村贫困人口得以脱贫,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贫困人口彻底脱贫的目标,在扶贫的基础上提出精准扶贫政策,为了达到精准扶贫要求,我国一些地方政府也提出相对应的精准扶贫政策。李维杰(2014)旅游精准扶贫是在2014年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旅游产业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由此可见,旅游精准扶贫是在精准扶贫的基础上实现的,指

6、的是根据不同地区的旅游扶贫开发条件以及贫困人口的情况,采取高效的方法和对策对其进行精准识别、精准帮扶以及精准管理,从而实现真扶贫,扶真贫的目标5。邓小海(2015)旅游精准扶贫是精准扶贫理念在旅游扶贫领域的具体应用,就是针对不同贫困地区的旅游扶贫开发条件、不同贫困人口的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的程序和方法对旅游扶贫目标对象进行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管理,以实现旅游扶贫“扶真贫”和“真扶贫”目标的扶贫方式6。(三)旅游精准扶贫发展特征发展特征,你现在在陈述事实,要学会总结和提炼别人的东西。对比前人的研究进行总结,从国外到国内贫困的认识,扶贫到精准扶贫,理论研究到实践考察研究,扶贫的范围扩大、力度强,

7、对象进一步精准,帮扶成效明显,脱贫致富人口多。但“真扶贫”“扶真贫”的精准度依然有待提高、加强精准度,精准识别是实现旅游精准扶贫至关重要的一步,也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要准确到某地区贫困户和非贫困户、旅游精准扶贫的直接受益情况、明确当地能否以旅游业为依托进行扶贫、群众旅游精准扶贫意识,进而精准识别旅游扶贫群体,并对扶贫对象进行分析研究,具体了解贫困造成的原因,找准“穷根”结合政策背景等提出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包括由谁来帮扶、帮扶什么、怎样帮扶、帮扶效果如何考核,对帮扶人员管理等,解决以往“只喊口号,不落实”、“政策好,不关百姓事”的现象,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确保旅游扶贫精准识别和有效,

8、实现脱贫致富。二、昌宁县旅游扶贫发展现状分析(一)旅游扶贫政策背景2015年全国旅游大会的召开提出了中国旅游“515战略”,为今后三年的旅游开发指明了方向。伴随着“515战略”的提出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旅游局联合下发关于启动2015年贫困村旅游扶贫试点工作的通知,从此旅游开发和精准扶贫结下了不解之缘,相互促进、相辅相成。2016年9月国家旅游局发布关于实施旅游万企万村帮扶专项行动的通知指出,5年内帮助100万左右贫困人口脱贫。2017年在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依托“国家园林城市建设”项目推动“国家园林县城”建设,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改革,不断优化旅游结构,再结合“精准脱贫百日攻坚行动”,促使旅游精准

9、扶贫取得成效。继“515战略”之后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脱贫攻坚战的新要求,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日前,国家旅游局、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发布公告,推出318川藏线等十条线路为中国“西部行”自驾游精品旅游线路。通过这些线路充分挖掘西藏、四川、云南、贵州等几个省区的民族文化、独特地貌、高海拔、山地特色等资源特色,将深度贫困地区的旅游点纳入目前较成熟旅游自驾线路,引导游客进入深度贫困地区旅游,促进深度贫困地区旅游扶贫工作开展。在国家多项政策帮扶下,应该借此机会结合各地具体情况,发展个性化、特色化旅游、推进旅游精准扶贫工作进一步开展,全力开创乡村旅游

10、和旅游精准扶贫工作新局面。合并,每一个的提出要有具体的时间说明(二)政府对旅游扶贫工作开展现状国家旅游扶贫政策的大力扶持下,云南省昌宁县政府紧跟着旅游精准扶贫政策步伐,通过实地考察2017年成功参与“国家园林县城”建设项目,从旅游资源的开发、优化旅游结构,加大对当地旅游精准扶贫力度,同时结合“脱贫攻坚行动”大力开发农村生态旅游、民族风情旅游,带动群众经济发展、增加岗位、改善群众生活。但旅游精准扶贫仍是重任,精准扶贫精准度不高的问题急需解决。现状仅仅如此吗?太少了吧!这个部分是你后面的前期基础啊,太少了,没有很多内容不妨和(三)融合还有,你的(一)背景就是背景只是政策,很多实际性的行为都放在(二

11、)里面。群众对旅游扶贫的认知扶贫,这一概念早在上个世纪在国外就已经提出,国内人士随即提出,并进行研究,群众认知度低。精准扶贫在2013年习近平到湖南考察时提出,成为年度热词,人们开始关注。认识存在局限性和片面性,出现精准扶贫就是国家财政扶持,贫困有人会给资助的“越扶越贫”的不良现象。同时也滋生腐败,“左”了扶贫思想,扶贫以成村成片,规模扶贫,“扶富不扶贫”的现象出现,拉大贫富差距。在群众中失去信任度,有关旅游扶贫,了解的人甚微。与(二)合并融合三、关于昌宁县旅游精准扶贫政策落实情况的调查问卷(一)问卷调查统计标准本文以昌宁县耈街乡栗木村为调查对象,栗木村是国家苗族、彝族村是昌宁县建档立卡户重点

12、村。经过近半个月的走访调查完成此次问卷,为了排除性别干扰,保证调查准确度,采用数量和变量控制法,问卷数量50份你的问卷太少了!具体我已经发到微信群里面说明了量。,参与调查的人中男性25人,女性25人,问卷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家庭基本概况;第二部分:精准扶贫与旅游精准扶贫;第三部分:开放性调查,其中11题为单选,7题多选,2题双选,3题开放性答题,共23题。(二)问卷调查分析你的问卷调查也没有柱状图展示说明。1.学历:小学:16人,初中:23人,高中:3人,专科:6人,本科:2人分析:从问卷数据可以得出人们的学历普遍偏低,多集中在小学和初中学历,已占总人数的78%,可以看出学历低,接触知识少

13、,思想局限、保守是致贫的一大原因,应该从教育入手论旅游精准扶贫攻坚。2.家庭人均年收入:A.2952元(贫困线)以下:6人 B.3000-4000元:17人 C.4000-5000元:18人 D.5000元以上:9人分析:家庭人年均收入在贫困线下6人占总人数的12%,贫困占比大;收入多集中在30005000元,中低等收入的家庭多占所有人数的84%;5000元以上仅占比重的6%,可以明显看出去昌宁县经济水平低,贫困人数多,脱贫压力大,旅游精准扶贫势在必行。3.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双选):A.工资性(务工)收入:35人 B.生产经营性收入 “生产经营性收入”:包括种植业、林业、渔业、养殖业和二、三产

14、业产品出售等收入。:43人 C.财产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包括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租金、出租房屋净收入等。:7人 D.转移性收入 “转移性收入”:包括扶贫款、救灾款、生态草原补助、生态林补助、最低生活保障费等。:3人 E.低保:9人 F.生态补偿金:3人图1农户收入来源调查表字号不对,图里面的字号也不对,收入来源A.工资性(务工)收入B.生产经营性收入C.财产性收入D.转移性收入E.低保F.生态补偿金人数(人)35人43人7人3人9人3人分析:问卷数据可以分析得出,家庭收入来源以生产经营性收入人数最多43人占比86%,多以农业,经营农副产品和个体经营为主;其次工资性(务工)收入35人占比70%

15、,以外出打工为收入来源;财产收入、转移性收入、低保、生态补偿占少部分,但其中低保人数较高9人占比18%,明显反应出无固定收入,处于第一产业,经济水平低下,生活水平差,低保,国家扶持人数多。4.家庭贫困原因(双选)A.因病:11人 B.因残:0人 C.因学:32人 D.因灾:0人 E.缺土地:9人 F.缺水:0人 G.缺技术:13人 H.缺劳动力:8人 I.缺资金: 22人 J.交通条件落后:0人 K.自身发展动力不足: 5人 图2贫困户致贫原因调查统计表致贫原因A.因病B.因残 C.因学D.因灾 E.缺土地F.缺水 G.缺技术H.缺劳动力I.缺资金J.交通条件落后 K.自身发展动力不足人数(人

16、)110320901382205分析:从问卷数据分析中得出致贫因学人数最多占比64%,为了摆脱贫困送孩子上学,但是又因为高昂的学费开支导致贫困加深;其次致贫因缺资金占比44%,有经济头脑,缺乏资金投入,经营的项目中由于资金投入有限导致破产,还债等一系列由于缺乏资金导致贫困;缺技术占比26%,因病占比22%,缺土地占比18%,缺劳动力占比16%,自身发展动力不足10%,技术不足,身体素质,土地少,劳动力缺乏,自身发展动力不够都是致贫的重要原因,旅游精准扶贫应该从解决突出问题入手。5.常住人口年龄结构(多选):A.18岁以下:48人 B.19-40岁:2人 C. 40-60岁:50人 D.60岁以

17、上:50 人分析:村里常住人口的年龄结构以18岁以下和4060岁以上两个年龄段为主,能体现出村里年轻人都常年外出,多种形式的人才流出,年幼和年老人员留守村落。6.对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了解:A.非常了解:36人 B.了解:12人 C.不了解:2人7.对国家旅游精准扶贫政策的了解:.A.非常了解:1人 B.了解:7人 C.不了解:42人图3农户扶贫政策了解程度统计表政策了解程度A.非常了解B.了解C.不了解人数(精准扶贫)36122人数(旅游精准扶贫)1742分析:对于对国家精准扶贫了解度,其中非常了解、了解的人数众最多共48人占比96%,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不了解的人很少。而对于旅游精准扶贫

18、则恰恰相反,不了解的人数最高42人占比85%,了解和非常了解仅有8人占比16%,对于旅游精准扶贫几乎未听说过,不清楚。8.当地政府针对各村(社区)是否有配套的旅游精准扶贫政策:A.有:0人 B.没有:39人 C.不了解:11人分析:政府对社区的旅游精准扶贫的配套措施,从数据中反映可以得出,没有配套措施,而且不了解有没有配套措施的人数最多占比22%,说明政府对旅游精准扶贫工作宣传不到位。9.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A.非常好:9人 B.比较好:26人 C.一般:13人 D.不了解:2人分析: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数据可以得出,大多数人认为比较好,占比52%已经超过一半,非常好的人数占比18%,一般和不了

19、解的人数占比30%,政府对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情况良好,群众认知度高。10.旅游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A.非常好:0人 B.比较好:1人 C.一般:3 D.不了解:46人分析:旅游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数据分析,不了解的人数最多占比高达92%,几乎所有的人都不了解。11.通过何种途径了解到精准扶贫政策的(多选):A.手机、电视、报纸、广播等大众传媒:18人 B.听其他人说:11人 C.村委会宣传:38人 D.乡(镇)政府宣传:13人 E.县委县政府以及上级领导部门下乡调研宣传:0人 F. 其他:0人 G. 无任何获得途径:0人 12.通过何种途径了解到旅游精准扶贫政策的(多选):A.手机、电视、报纸、

20、广播等大众传媒:5人 B.听其他人说:3人 C.村委会宣传:0人 D.乡(镇)政府宣传:0人 E.县委县政府以及上级领导部门下乡调研宣传:0人 F. 其他:0人 G. 无任何获得途径:42人 图4政策获取途径统计表途径ABCDEFG人数(精准扶贫数(旅游精准扶贫)53000042分析:对精准扶贫的了解途径数据分析可以得出,通过村委会宣传了解的人数最多38人占比76%,通过手机、电视、报纸、广播大众传媒途径了解的人数18人占比36%,乡镇府宣传了解的人数13人占比26%,听其他人说的人数11人占比22%,人们对于政策了解和认识,主要是通过村委会的宣传,通过其他渠道的人数

21、很少。下比较之下人们对旅游精准扶贫的了解途径,无任何获得途径人数最高42人占比84%,通过手机、电视、报纸、广播和其他人说途径的人数共8人占比16%,获得信息的途径几乎没有,人们对于旅游精准扶贫几乎无认知。13.精准扶贫政策对贫困村脱贫摘帽的效果:A.效果显著:32人 B.有一定效果:18人 D.没效果:0人分析:通过对精准扶贫政策对贫困村脱贫摘帽效果调查数据分析,64%的人认为效果显著,有一定效果的人数为36%,精准扶贫效果显而易见。14.旅游精准扶贫政策对贫困村脱贫摘帽的效果:A.效果显著:0人 B.有一定效果:8 人 D.没效果:42人分析:通过对旅游精准扶贫政策对贫困村脱贫摘帽效果调查

22、数据分析,84%的人认为没有效果,几乎所有人认为没有效果,政府的宣传、群众认知,导致旅游精准扶贫效果不明显。15.对精准扶贫如何理解:A.发放救济金增加收入:3人 B.为困难群众办理“低保”:2人 C、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13人 D.政府政绩工作没实际意义:2人 E.扶贫政策支持,实现共同富裕:30人分析:通过群众对精准扶贫认识度调查,分析数据得出,60%的人认为精准扶贫是扶贫政策支持,实现共同富裕,26%的人认为精准扶贫是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制度,6%的人认为精准扶贫是发放救济金增加收入,8%的人认为精准扶贫是为困难群众办理“低保”和觉得政府政绩工作没有实际意义。16.对旅游精准扶

23、贫如何理解(多选):A.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48人 B.借力旅游发展服务业:24人 C.强化旅游业实现产业联动:46人 D.政府政绩工作没实际意义:2人 分析:通过群众对旅游精准扶贫认识度调查,分析数据得出,96%的人认为旅游精准扶贫是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92%的人认为旅游精准扶贫是强化旅游业实现产业联动,48%的人认为旅游精准扶贫是借力旅游发展服务业,4%的人认为旅游精准扶贫工作没有实际意义。17.最想发展什么旅游精准扶贫项目(多选):A.在政策支持下发展乡村旅游:36人 B.依托民族文化打造民族文化村:24人 C.发展“农家乐”:49人 D.将特色农产品打造成打造成特色生态品牌:43人 E

24、.打造水果观光采摘园:36人 F.发展景观农业:19人图5“旅游+精准扶贫”意向调查统计图意向ABCDEF人数(人)362449433619分析:通过对最想发展的旅游精准扶贫项目的调查,分析数据得出,98%的人希望发展“农家乐”,86%的人希望把特色特色农产品打造成打造成特色生态品牌,72%的人分别认为应该在政策支持下发展乡村旅游和打造水果观光采摘园,48%的人认为应该依托民族文化打造民族文化村,38%人认为应该发展景观农业。18.希望旅游精准扶贫提供何种帮助(多选):A.资金支持:36人 B.生产技术:16人 C.就业机会:42人 D.社会保障:3人 E.政策支持:48人图6旅游精准扶贫政策

25、农户意愿调查统计图项目A.资金支持B.生产技术C.就业机会D.社会保障E.政策支持人数(人)361642348分析:通过对希望旅游精准扶贫提供何种帮助的调查数据分析得出,96%的人认为应该通过政策支持,84%的人认为应该提供大量就业机会,72%的人认为应该提供资金支持,32%的人认为应该提供生产技术,仅有6%的人认为应该提供社会保障。19.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村,您所享受的帮扶政策有哪些(多选):A.易地扶贫搬迁政策:1人 B.农村危房改造:6人 C.林业生态扶贫政策:42人 D.教育扶贫政策:3人 E.健康扶贫政策:6人 F.农村低保政策:3人 E.扶贫小额信贷政策:4人 F挂包帮扶政策:6人图

26、7享受扶贫政策项目统计图扶贫项目ABCDEFGH人数(人)164236346分析:通过对建档立卡贫困村所享受的帮扶政策调查得出,84%的人享受了林业生态扶贫政策,12%的人分别享受农村危房改造,健康扶贫政策,挂包帮扶政策,8%的人享受扶贫小额信贷政策,6%的人分别享受教育扶贫政策,农村低保政策,2%的人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调查结果总结总结一定要提炼不能洋洋洒洒的很多字这个调查总结和分析可以单独一个一级标题来写,系统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得出了什么结论,并进行分析经问卷数据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第一部分,家庭情况调查。学历低,思想局限;人均年收入少,部分人口年收入在贫困线下;绝大多数收入靠外出务工,致使

27、村里的多为年幼和年老两部分人员,人才流失大;收入主要以财政补贴,低保等;致贫因素多,其中因学致贫、缺乏资金比重高。因此昌宁县开展旅游精准扶贫是一个论持久战的过程,必须从教育、就业、政府、医疗等多个领域入手,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精准扶贫与旅游精准扶贫。人们对精准扶贫的认知度远高于旅游精准扶贫,政府对精准扶贫的政策措施大于旅游精准扶贫,精准扶贫开展的效果比旅游精准扶贫显著。因此昌宁县政府应该加大对旅游精准扶贫的宣传及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重视旅游精准扶贫的发展,对旅游精准扶贫持合理意见和建议的人可以结合当地情况开展旅游精准扶贫工作。第三部分,开放题型。精准扶贫对象的产生和公平度,反映出政府

28、对其工作的开展效率高,人们认可度强;制约贫困区发展的因素很多,缺资金、缺人才、没有政府的帮扶、特色旅游景点少;未结合政府、企业、群众,联动性低;部分人员提到可发展的旅游点是开展“农家乐”、民族村建设、农副产品景观等,可以发展的旅游项目少。因此昌宁县应该分析致贫因素,对症下药,扩大对现有旅游资源开发,同时提高群众认可度等是旅游精准扶贫路径研究该走的路。昌宁县在进行旅游精准扶贫中出现的问题这个问题应该是通过问卷调查得到的,所以可以和调研结果结论合并在一起来写,充实而系统。昌宁县在进行旅游精准扶贫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一下这几点:政府方面,宣传不足,对精准扶贫旅游精准扶贫有关政策宣传力度小,人们对旅游精

29、准扶贫无认知,政府宣传,教育,培训不到位,群众对精准扶贫的理解有偏差,出现扶贫就是财务扶持、低保、建档立卡户的不全面认知,容易导致“越扶越贫”的不良现象。其次没有配套措施,政府没有从自身发展中找出路,导致旅游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度低,出现群众在问卷调查中首次了解什么是旅游精准扶贫的情况。再次,与各大企业合作少,投入资金少,缺乏资金支持,致使群众因没有资金支持开展工作难。群众参与度低,村里多数青壮年人外出打工,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多,且大受教育水平低,政府开展工作难度大,接受、理解能力有限,群众认为政府开展的工作没有实质性效果。昌宁县旅游精准扶贫创新发展的对策分析这个部分是你的文章精髓和灵魂,一定是体

30、现你文章创新型的地方,不能够千篇一律的去讲,感觉没有了新意和亮点。(一)旅游开发支持,从旅游出发开展旅游精准扶贫昌宁县是一个山清水秀田园小城,湿地分部广、大小温泉遍地、天堂山自然风景秀丽、母亲河澜沧江环绕云雾之中、少数民族多民族风情浓厚等独有资源。近年来昌宁县把全域旅游作为发展第三产业重要经济发展点,田园城市项目加快进程。结合各个村镇实际情况,考察可开发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带动沿线各村落经济发展,如:规划民族村寨、开展“农家乐”、农场品景观园建设、蔬果采摘、温泉养生、户外野营等。把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好,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推动经济发展,提供就业机会,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建设,让当地人先在本地

31、玩起来,资金回笼。政府政策扶持,从政策帮扶入手推动旅游精准扶贫 昌宁县在2017年10月成功入选为“国家园林城市”,建设田园城市就是针对昌宁县旅游精准扶贫的一个良好的政策性的支持。借此机会,打造旅游相关设施,结合各乡镇打造“一乡一个旅游点”进行从政策辐射式的旅游精准扶贫,在原有的基础上鼓励群众参与,给予政策扶持,给出相应思路与建议,提供部分技术、资金扶持,研究出“一村一个扶贫项目”着重精准识别度,从政策到人才,技术的扶持,建立村镇旅游精准扶贫服务站点,义务讲解旅游精准扶贫政策。2018年1月由保山市交通局联合旅游局协办开通了澜沧江第一条旅游航线,沿线经漭水,耈街等乡镇,政府带头群众参与,促进当

32、地旅游产业、水运市场的开发,给当地旅游精准扶贫带来了新契机,加大对“全域、全景、全业”布局特色监管,实施“旅游+城镇化”。如:打造耈街苗族、彝族文化村、漭水茶乡景观、澜沧江水上乐园等吸引游客,带动产业链发展。政府加大教育宣传,从基础强化打赢旅游精准扶贫攻坚战教育宣传工作要做到位,政府是主导。教育水平提升是旅游精准扶贫工作基础,从教育扶贫入手,开办农村敬老扫盲班,知识居民普及化。加大对旅游精准扶贫的宣传力度,从什么是旅游精准扶贫,做什么,怎么做,达到什么效果开始,让群众进一步了解旅游精准扶贫,发宣传册,定期开宣传会,开展培训课程,开办宣传栏,从基础上提高群众认知度,调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积极性

33、和主动性,激发内生动力,达到“扶贫先扶智”的效果。政府、企业、群众合作,“输血”和“造血”坚固旅游精准扶贫企业帮扶,一直是扶贫攻坚重点。政府在开展旅游精准扶贫工作中应该开放企业投资渠道,引进企业投资,解决自身发展资金短缺困难,同时增加就业,达到就业扶持,政府增加财政收入通知,企业获取利润,群众钱袋子鼓了,提高了群众自身动力,兼顾了长期帮扶和短期帮扶工作,达到企业和政府“造血”,群众参与“输血”的联动,旅游精准扶贫路径研究新思路,打赢脱贫攻坚战。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至少20篇。才能够看到你参阅学习的资料多。有一些可以引注(尾注)有一些只是学习过但是在文章中没有体现的就不用标注出来,但是也可以罗列

34、在这里的。Sofield T, Bauer J, De Lacy T. et al Sustainable Tourism-EliminatingPoverty(ST-EP):An OverviewR. Australian Cooperative Research Center for Sustainable Tourism Pty Ltd,2004.2The United Nations Wold Tourism Organization Tourism and Poverty AlleviationR.Madrid The United Nations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2002.3丁焕峰.国内旅游扶执研究述评J.2004,(3):32-36.4曹世武.国内外旅游扶贫研究回顾与展望J.2016,2:13-134.5邓维杰.精准扶贫的难点,对策与路径选择J.农村经济,2014(6):78.81.6邓小海.旅游精准扶贫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5.7张佳,杨创刚.经济新常态下精准扶贫模式创新研究一一以云南省为例J.当代经济,2017,4(11):40-41.8李金早.旅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