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文阅读训练(八)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_第1页
2022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文阅读训练(八)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_第2页
2022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文阅读训练(八)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_第3页
2022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文阅读训练(八)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_第4页
2022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文阅读训练(八)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文阅读训练(八)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2021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文阅读训练 跋傅给事帖 绍兴初,某甫成童。亲见当时士大夫相与言及国事,或裂眦爵齿,或流涕痛哭,人人自期以杀身翊戴王室,虽丑裔方张,视之蔑如也,卒能使虏消沮退缩,自遣行人请盟。会秦丞相桧用事,掠以为功,变恢复为和戎,非复诸公初意矣。志士仁人抱愤入地者可胜数哉!今观傅给事与吕尚书遗帖,死者可作,吾谁与归?嘉定二年七月癸丑陆某谨识。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作者南宋陆游) (注释)傅给(j)事:指傅崧卿,南宋主战派代表人物。翊(y)戴:辅佐拥护。丑裔:对金人的蔑称。蔑如:浅薄不足道。消沮(j):失败。和

2、戎:这里是对敌屈服的意思。 任务一: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期_ (2)卒_ (3)会_ (4)复_ 任务二:小舟找到了对本文的评论文字“描叙简洁传神,议论旗帜鲜明,抒情爱憎分明”,但他还是一知半解,请你结合原文,帮助他赏析下列句子的精妙之处。 (1)亲见当时士大夫相与言及国事,或裂眦嚼齿,或流涕痛哭。 (2)志士仁人抱愤入地者可胜数哉! 任务三:小舟有个疑问:文中“死者可作,吾谁与归”,和岳阳楼记中“微斯人,吾谁与归”这个句子类似,两者表达的情感一样吗?请你结合作品为他解惑。 参考答案: 任务一期许终正赶上再 任务二(1)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一辈爱国士大夫因

3、金兵入侵,生灵涂炭的忧心如焚和痛不欲生(刚毅与沉痛),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2)运用感叹句来抒情议论,写出因国土沦陷抱恨而死的仁人志士之多,表达出陆游的极度愤懑。 任务三跋傅给事帖文中句子的意思是:那些志士仁人已经过世了,那么还有谁再可以作为自己精神的榜样与理想的寄托呢?陆游在文中暗寓“朝中无人”之悲,只能在傅崧卿这位爱国前辈的遗文中,寻觅爱国情感的共鸣,寄托了报国无门的愤慨。(充分表达了陆游抗敌御侮的政治抱负。)岳阳楼记文中此句意思是说,(如果)没有这些古仁人,我和谁志同道合呢。范仲淹表达了要像古仁人那样,具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先忧后乐”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苦己为人”的奉献精神。

4、 【解析】 任务一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平时注意多积累归纳,加强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重点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的理解与识记,并学会迁移运用。期,一词多义,期许。卒,一词多义,终。会,本义,正赶上。复,本义,再。做题时要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任务二本题考查赏析句子。(1)“或裂眦嚼齿”“流涕痛哭”是对士大夫们的外貌、神态描写。联系“相与言及国事”的语境可知,士大夫们的这种外貌和神态生动形象的表现了他们因为金人入侵中原,山河沦丧,人民受难而内心忧愤,痛不欲生的感情。“裂眦嚼齿”与“流涕痛哭”刻画细致深入,极富艺术感染力,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如同亲见。(2

5、)“哉”是一个句末语气词,表反诘,相当于“吗”。意为:志士仁人怀抱怨愤而死的可以计数吗!这是一个感叹句,表现了因为山河沦丧,国民受难而忧愤至死的仁人志士之多。反诘的语气,也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愤懑之情。 任务三本题考查比较阅读。本文中“死者可作,吾谁与归”意为:如果死者可以复活,我和谁一道呢?这里说的死者是前文提到的“仁人志士”,死者当然不可以复活,那么作者就没有一道为了恢复中原故国而奔走呼号的人了。暗示了当前的朝廷里都是以秦桧为代表的主和之人,无心恢复中原。作者只能在傅崧卿这位爱国前辈的遗文寄托自己恢复中原的志向,寻找爱国情感的共鸣了。这句话既表现了作者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决心,与表现了作者欲报

6、国而不得的愤懑之情。岳阳楼记中“微斯人,吾谁与归”意为:没有这种人,我和谁一道呢?这里说的“斯人”指的是古仁人,这些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一心系在家国天下,“吾谁与归”表现了作者与古仁人有着同样的政治抱负,同样具有“先忧后乐”“苦已为人”的高尚情怀。 参考译文: 绍兴初年,我刚刚长成儿童。亲眼看见当时士大夫们一起谈论国事,有人愤怒到了极点,有人痛哭流涕。人人都期许能为了辅佐拥护王室而杀身成仁。即使金人气焰嚣张,也把他们看作是浅薄不足道,最终一定能让他们失败退缩,自己派遣使者来请求和好。正赶上丞相秦桧当权,掠夺他人的功劳作为自己的功劳,改变恢复中原的策略为对敌屈服,不再是诸位士大夫当初的意愿了。

7、志士仁人怀抱怨愤而死的可以计数吗!现在看傅给事写给吕尚书的遗书,如果死者可以复活,我和谁一道呢?嘉定二年七月癸丑日陆某恭谨的记下来(这份心情)。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被

8、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选自韩非子) 【注】师旷:盲人乐师。衽(rn):长袍。太师:师旷。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5分)(1)臣之妻私臣私:(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刺:(3)闻寡人之耳者闻:(4)莫乐为人君乐:(5)以为寡人戒戒: 15翻译下列句子。(4分)(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2)是非君人者之言也。 16邹忌和师旷讽谏的语言艺术的不同之处在于分别运用了和的方式。(2分) 17简要分析威王和晋平公的形象。(4分) 参

9、考答案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5分)(1)臣之妻私臣私:偏爱(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刺:当面指责(3)闻寡人之耳者闻:这里是“使听到”的意思(4)莫乐为人君乐:快乐(5)以为寡人戒戒:警戒 15翻译下列句子。(4分)(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由此看来,大王所受的蒙蔽太严重了。(2)是非君人者之言也。这可不是做国王的人应说的话啊! 16邹忌和师旷讽谏的语言艺术的不同之处在于分别运用了委婉和直谏的方式。(2分) 17简要分析威王和晋平公的形象。(4分)威王是个开明有作为的君主,勇于听取不同的意见。对于当面提出意见,能够马上付诸行动,进行了大胆的政治改革。晋平公是一个知错能改,

10、心胸开阔的君王形象。 参考译文:晋平公与大臣们饮酒,喝得酣畅时,竟然叹息道:“没有什么事比做人君更快乐,因为他的话没有谁敢违抗。”师旷在面前陪坐着,拿起琴就撞了过去,晋平公收起衣襟避开了,琴在墙上撞坏了。晋平公问:“太师撞谁呢?”师旷答道:“刚才有小人在大王身旁说话,所以撞他。”晋平公说:“是我说的。”师旷说:“啊!这不是统治者应说的话。”周围的人请求杀了他,晋平公说:“放了他,把这件事作为我的警告。” 贞观十七年,太宗谓待臣曰:“自古草创之主,至于子孙多乱,何也?”司空房玄齡曰:“此为幼主生长深宫,少居富貴,未尝识人间情伪,治国安危,所以为政多乱。”太宗曰:“公意推过于主,朕则归咎于臣。夫功

11、臣子弟多无才行,藉祖父资荫遂处大官,德义不修,奢纵是好。主既幼弱,臣又不才,颠而不扶,岂能无乱?隋炀帝录宇文述在藩之功,擢化及于高位,不思报效,翻行弑逆。此非臣下之过欤?朕发此言,欲公等戒勖子弟,使无愆过,家国之庆也。”太宗又曰:“化及与玄感即隋大臣受恩深者子孙,皆反,其故何也?”岑文本对日:“君子乃能怀德荷恩,玄感、化及之徒,并小人也。古人所以贵君子而贱小人。”太宗曰:“然。” 【注】司空:古官职名。宇文述:与后文的“化及”“玄感”“岑文本”都是人名。擢:提拔。戒勖:劝诫勉励。愆过:罪过;过失。 8.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 (1)夫功臣子弟多无才行() (2)皆反,其故何也() 9.下列各

12、句中的“而”与“颠而不扶”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有卖油翁释担而立B.足肤皲裂而不知 C.河曲智叟笑而止之D.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10.翻译句子。(2分) 此非臣下之过欤? 11、对于“自古草创之主,至于子孙多乱”这种现象,房玄龄的观点让我们想起孟子说的“”。(2分) 12.通读全文,可归纳出太宗与侍臣对话的主要目的是(2分) 8.(1)操守(品德)(2)原因(缘故)(每小题1分,共2分) 9.B(2分) 10.这(难道)不是臣子的过错吗?(2分) 1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分) 12.希望大臣劝勉子弟修德义,戒奢纵。(2分,大意对即可。

13、答“大臣劝勉子弟不犯过错”得1分) 译文:贞观初年,唐太宗对侍臣们说:“做国君所应当遵循的原则,必须首先关心百姓。如果用损害百姓的办法来满足自身的享乐,那就像从自己腿上割肉来充饥一样,肚子填饱了,人也就死了。再说,我从不敢放纵自己的欲求。使人身体受到损害的原因不在别的,都是由于自己贪欲才酿成的灾祸。如果一味沉溺于吃喝,沉湎于声色,那么这些欲望越多,所受到的损害也就越大,这样既妨害国家大事,又扰乱百姓。”贞观六年,唐太宗对侍臣们说:“古代的昏君,他们的耳目都受到蒙蔽,弄不清哪些政策是成功的,哪些政策的失败的,帝王不知道自己有哪些过错,于是渐渐导致国灭身亡。我既然住在深宫之内,不可能完全知道天下所

14、有的事情,所以希望你们诸位起到我的耳目的作用。不要以为国家太平,边疆安宁,就不用心操劳国事了。” 杨氏者,苻承祖姨也,家贫无产业。及承祖为太后所宠贵,亲姻皆求利润,唯杨独不欲。常谓其姊曰:“姊虽有一时之荣,不若妹有无忧之乐。”姊毎遗其衣服,多不受。强与之,则云:“我夫家世贫好衣美服则使人不安。”终不肯受。时受其衣服,多不著,密埋之。承祖每见其寒悴,深恨其母,谓不供给之,乃启其母曰:“今承祖一身何所乏少,而使姨如是?”母具以语之。承祖乃遣人乘车往迎之,强舁于车上,则大哭,言:“尔欲杀我也!”由是苻家内外皆号为痴姨。 (节选自魏书) 【注】苻承祖:人名。恨:埋怨。舁(y):抬。 6.解释下列加点词

15、的意思。 (1)【与】强与之()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2)【具】母具以语之()各具情态()(核舟记) 7.下列是对文中下面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我夫家世贫/好衣美服则使/人不安 B.我夫家世贫/好衣美服/则使人不安 C.我夫家/世贫好衣美服/则使人不安 D.我夫家/世贫好衣美服则使/人不安 8.把文中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亲姻皆求利润,唯杨独不欲。 (2)今承祖一身何所乏少,而使姨如是? 9.本文杨氏被苻家内外称为“痴姨”,她的“痴”表现在哪里?请概括其中两点。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6.(1)给(2)欣赏,领悟(3)详细(4)具有,有 7.B 8.(1)

16、亲戚都来谋求利益,唯独杨氏不想(这样)。 (2)现在我自己什么都不缺,却让姨母如此(贫寒)? 9.示例:她认为荣华富贵比不上“无忧之乐”;大多不接受送来的华丽衣服,有时接受也大多不穿,而偷偷埋了;拒绝承祖派车接她去享福。 参考译文: 杨氏,是宦官苻承祖的小姨。家境贫寒没有产业。当苻承祖被太后宠幸发迹时,所有的亲戚朋友都巴结苻承祖,想从中获得好处,唯独这个杨氏不肯(巴结苻承祖)。(杨氏)经常对她的姐姐说:“姐姐你虽然享有短暂一时的荣华富贵,但比不上妹妹我一辈子不担惊受怕所带来的愉悦。”每当杨氏的姐姐送给她好衣物时,她大多是不接受的。姐姐非要(将衣物)给她,她就说:“我丈夫家世代贫寒,(让我们突然

17、穿上这些)漂亮衣服就会让人心中不安。”终于没有接受姐姐的馈赠。有时从她姐姐那接受了衣服,她基本上是不穿的,暗中埋了它们。苻承祖每次见到杨氏一家贫寒的模样,深深的埋怨他的母亲,认为没有提供给他们,于是就对他母亲说:“现在我苻承祖让家里什么都不缺了,(可母亲为什么如此小气)而让小姨如此贫困呢?”苻承祖的母亲详细的将事情的原委全告诉了苻承祖。苻承祖于是命令人驾着马车去杨氏家接她。命令人将杨氏强行抬上马车。于是杨氏在马车上哭得十分悲痛,说:“你们这是想让我死啊!”由于这样,苻家上上下下的人都将杨氏叫做“傻小姨(痴姨)”。 跋李庄简公家书 南宋陆游 李丈参政罢政归里时,某年二十矣。时时来访先君,剧谈终日

18、,每言秦氏必曰咸阳愤切慨慷形于色辞。一日平旦来,共饭。谓先君曰:“闻赵相过岭,悲忧出涕。仆不然,谪命下,青鞋布袜行矣,岂能作儿女态耶!”方言此时,目如炬,声如钟,其英伟刚毅之气,使人兴起。 后四十年,偶读公家书。虽徙海表,气不少衰,丁宁训戒之语,皆尽足垂范世,犹想见其青鞋布袜时也。 淳熙戊申五月己未,笠泽陆某题。 (选自渭南文集) 【注释】李庄简公:即李光,抗金领袖之一。宋高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参知政事。因坚持抗金和反对秦桧“盗弄国权,怀奸误国”而罢官。后遭秦桧党羽陷害,远贬琼州。死后,赐谥庄简。丈:对长辈的尊称。李丈,指李光。某:自称的谦辞。下面的“仆”也是自称的谦辞。剧:激烈,热烈。咸阳:此

19、处用来影射秦桧。赵相:赵鼎,宋高宗时两度为相。因反对秦桧和议,被贬崖县。海表:指海南岛。 15.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闻赵相过岭,悲忧出涕 (2)青鞋布袜行矣,岂能作儿女态耶 (3)虽徙海表,气不少衰 16.用“/”给文中下面的文字断句。(限断三处)(3分) 每言秦氏必日咸阳愤切慨慷形于色辞 17.上文是如何表现李光的“英伟刚毅之气”的?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4分) 18请你根据上文和相关注释,推断李光“丁宁训戒”的内容,并结合陆游的诗词简述陆游受到的影响。(4分) 参考答案 15.(1)眼泪 (2)怎么 (3)虽然 评分标准:共3分,各1分 16.每言秦氏/必曰咸阳/愤切

20、慨慷/形于色辞 评分标准:共3分,每处1分。 17.第一,选取最能表现李光性格的生活细节。一是李光罢政归乡,言及秦桧,“必曰咸阳愤切慨慷,形于色辞”。二是否定赵鼎被贬时“悲忧出涕”的情状,认为“青鞋布袜”而行就是了。三是写李光远徙海南后“气不少衰”,对家人仍“丁宁训戒”。第二突出情态,传达精神,如当李光言及赵鼎被贬谪之事时,目如炬,声如钟”,既有对赵鼎的不屑,又含对秦桧等人的义愤。第三,对比烘托,增其光辉。作者把李光与赵鼎对待贬谪的态度出作对比,突出他的刚毅。 评分标准:共4分。写出两点,意思相近即可 18.示例(1):内容:要有气节(正气),影响:李光不畏权佞,英伟刚毅,表现出浩然正气。陆游年轻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