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调治脾胃用药特点与治疗方法第1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8点41分,星期三抛砖引玉,贻笑大方。第2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8点41分,星期三 脾胃学说是祖国传统医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阐明了脾胃的生理机能、病理机制,而且为临床辨证论治规律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脾胃学说的理论内涵博大精深,对整个中医药学理论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渐成为独树一帜的学术流派。研究脾胃学术的发展历史、学术特点、临床运用与实验研究情况,从而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第3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8点41分,星期三 脾胃学说认为脾胃是人体“后天之
2、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位于中焦,是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胃内伤,百病由生”,脾胃既是内伤病发生的根本内因,又是外感病发生的内在因素。第4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8点41分,星期三 临床上根据“治脾胃即所以安五脏”之理论,勿忘立足于调治脾胃。临床实践也证明,认真钻研中医理论,探求与灵活运用脾胃学说。第5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8点41分,星期三 根据辨证施治“异病同治”的原则,针对很多疾病在疾病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出现脾胃为主的证候,此时,就可以依据脾胃理论,应用相应调理脾胃的方法治疗而取得明显的疗效。在大多数疾病的治疗中调理脾胃确是临床治疗的极其重要法则,可以取
3、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第6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8点41分,星期三 遵循内经“谨察阴阳之所在,以平为期。”的理论指导,根据脾胃学的基本理论,据理以立法,缘法以尽变,以达到“阴平阳秘”之目的。第7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8点41分,星期三一、调理脾胃的用药特点:1、注重健运、消补同用:脾胃为后天之本,古人云:“谷气者,比如国家之饷道也,脾胃一败,则百药难效。”调治脾胃,重在恢复其纳化功能,纳化正常,则气血生化有源,正气充足,元气不断得到补充,“四季脾旺不受邪”。而且服食的药物始可吸收,转输全身,发挥其治疗效应。如现代人肥胖、血脂异常者越来越多,往往要
4、重用行气、消导的药物,此时佐以补气的药物,融和消补药物于一炉,以防耗气。第8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8点41分,星期三2、升降相依、斡旋气机: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的基本形式,素问六微旨大论“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而脾胃位居中焦,处于气机升降的枢纽,与其它脏腑的关系尤为密切,如肺之肃降、肝之生发、心火下降、肾水上涵等,均有赖脾胃升降枢纽之斡旋,脾胃升降正常,则气机升降通畅,若脾胃升降失常则气机为之紊乱。第9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8点41分,星期三升降并用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脾主升,用升补药物时不要忘了使用沉降的药物,要注意加入行气降气
5、的药物,如厚朴、枳实等。另外,加上少量风药可以增加升补的力量;二是脾升胃降,在补脾气的同时,要加入降胃气的药物;同时选用药物行而不燥,并具有和胃清热解郁的作用。第10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8点41分,星期三3、润燥相济、阴阳平衡: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润而恶燥,胃燥太过,阴液必伤;脾湿太过,则为生痰化饮,在临床用药时要注意燥湿而不伤阴,养阴而不碍湿,这样才能使脾胃功能协调,促进疾病康复。养阴不碍祛邪,燥湿不可伤阴;养阴不用滋腻之品,如太子参、麦冬、南北沙参、玉竹、女贞子,一般不用生地或熟地;燥湿化湿一般用藿梗、荷叶,不用温燥之品。第11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8点41
6、分,星期三4、虚实同调、扶正祛邪:脾胃之病常常虚实夹杂,脾胃虚弱兼有痰饮、瘀血、气滞、便秘、食停。目前城市人所患疾病主要与生活方式有关,特别是与饮食生活不规律、冷热不调、饥饱不节有关,出现纯虚纯实、纯寒纯热者很少,往往是湿、浊、痰、郁、瘀互现,内伤外感皆有,寒热兼夹,食滞与脾虚共存,上下同病,所以要要圆机活法,要将诸法融为一炉。虚实同调,补虚不忘治实,治实不忘补虚,补虚不要峻补,治实不要孟浪,掌握二者的轻重缓急,所以在临床上多用平补、淡补的药物,如太子参、南沙参、北沙参、茯苓、炒薏苡仁、山药、茯苓。第12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8点41分,星期三5、互为表里、脾胃并重:脾胃经脉相
7、连,功能相依,临床上应当脾胃并治,理脾不忘调胃,调胃不忘理脾,脾胃并治。第13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8点41分,星期三6、气血兼顾、走守协调: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为多气多血之脏腑,“脾统血”、“脾裹血”。脾胃之病往往波及气血,形成气血同病。第14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8点41分,星期三二、具体治疗方法:治疗时始终以顾护脾胃生机为第一要义,要切中病机,全面统筹,运筹中州,脾胃同调,升降并用,纳化并施,润燥兼顾,上下合一,内外同治,缜密周到,方能万全;而且处方用药剂量不能大,贵在轻灵活泼,才能有利于药物和食物的吸收,提高疗效,促进恢复脾胃功能。第15页,共53页
8、,2022年,5月20日,8点41分,星期三切忌过量,因其伤胃反而增加脾胃负担!第16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8点41分,星期三1、调和营卫法 “脾为之卫”,脾虚时可导致免疫功能低下。内经云:“阴者藏精而起亟,阳者卫外而为固。”调和营卫则脾胃健运,阴裕阳充,抵抗力自然提高,此法常用于表虚易感者。金匮要略治“虚劳里急诸不足”者黄芪建中汤。第17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8点41分,星期三2、健脾解表法本法常用于病久脾虚,卫外不固,易感风寒,舌淡,苔薄,脉细弱。用桂枝汤或四君子汤。临证体会前人总结桂枝汤“外证得之解表和营卫,内证得之化气调阴阳”临证运用确实如此。第18页,
9、共53页,2022年,5月20日,8点41分,星期三3、补气健脾法本法常用于脾气亏虚或脾气不足或中气不足,脾不建运之证。腹胀便溏,食欲不振,脘腹痞满,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苔薄,脉细弱。李乾构老师选用六君子汤合玉屏风散疗效肯定。第19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8点41分,星期三4、健脾化痰法本法常用于脾不建运,痰浊内生之证。头昏头重,脘腹痞满,神疲乏力,眩晕,呕恶等症,舌淡,苔白腻,脉沉滑。丹溪云:“无痰不作眩。”脾失健运,痰浊内生,若夹肝风内动,出现头重头晕、目眩欲倒、恶心作呕,选用东垣半夏白术天麻汤。可用此法治疗中风后遗症偏瘫,纳差,眩晕,多痰者取效明显。第20页,共53页
10、,2022年,5月20日,8点41分,星期三5、健脾除湿法本法常用于脾虚湿困,湿困脾阳,甚或脾肾虚弱,水饮内停之证。大便稀溏,脘腹痞满,食欲不振,神疲乏力,肢体沉重,甚至水肿,舌淡,苔白,脉沉濡缓。脾喜燥而恶湿,脾虚气弱则湿聚,聚于内则为痰为饮,泛于外则为肿为胀。其病机则与脾肺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故张景岳说:“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所以,健脾利湿是治水的主要环节,也是开鬼门洁净府的关键所在。金匮要略“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为其治则。治以健脾利水;偏于脾阳虚,选用参苓白术散;偏于肾阳虚,选用实脾饮。第21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8点41
11、分,星期三6、甘温除热法本法常用于内伤发热之证。多属脾胃虚弱,元气受伤,中焦虚寒,症见发热以下午、晚上明显,倦怠嗜卧,四肢不收。如果反复表散,则反而加重病情。“阴虚则生内热”,“阳气者烦劳则张”,此内伤发热之原理。甘温之剂能益脾胃之气,使阳生阴长,相互协调,则“阴平阳秘”,而虚热自除。东垣曰:“甘温能除大热。”尤在泾曰:“温之则浮焰自熄,养之则虚火自除,”即对此症而言也。所谓“劳者温之,损者益之”是也,选用补中益气汤。第22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8点41分,星期三7、健脾升陷法本法常用于脾失健运,升降失司,清不升浊不降之证。证见内脏下垂,面黄消瘦,腹部重坠,声低气短,脘腹痞满,
12、食欲不振,神疲乏力,肢体沉重,舌淡齿痕,苔白,脉细无力。治以补益脾气,升提举陷,予补中益气汤合七味白术散加减。第23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8点41分,星期三8、升清降浊法灵枢本输篇:“肺合大肠,大肠者,传导之府。”大便阻塞不通者,古人有开肺气的治法。叶天士于临证指南医案中 “肠痹”一门,遵丹溪治肠痹,必开肺气,谓表里相应治法。亦内经所谓“肺主一身气化”,天气降,斯云雾清,而诸窍皆为通利,但“脾气散精,上归于肺”,又为肺气宣通之必具条件也。利用某些药物既可升又可降,在定向上存在二重性。从而达到戴裕光教授所说的“升清可以促进降浊,降浊又能促进升清”的目的,可选用验方升降汤。 第24
13、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8点41分,星期三9、心脾双补法用于心脾两虚,脾气虚弱,心神失养之证。心悸失眠,多梦,健忘胆怯,纳少腹胀,气短倦怠,月经失调,或崩漏,舌淡,苔白,脉细弱。治疗宜健脾益气,补心宁神,选用归脾汤。第25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8点41分,星期三10、疏肝和胃法用于肝气犯胃型,证见胃脘胀闷,,攻撑作痛,嗳气频作,每因情志剌激痛作或加重,或伴大便不畅。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沉弦或弦滑。治当疏肝理气、和胃降逆。“胃宜降则和”。肝胆气郁,多见胃气上逆,故降胃必须平肝。胃寒则泛清涎,胃热则食入即吐;过饱则宜消其食,过饥则宜填其空。和则纳,降则通,肝之疏泄利则气
14、不滞血不瘀,而痛止矣。治疗选用柴胡疏肝散加减。第26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8点41分,星期三11、和胃利胆法胆邪犯胃,则痛呕胆汁,利胆而不和胃降逆,则非其治也。虽然,“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但调其升降者仍在脾胃,胆随胃降,故立和胃利胆法。胆附于肝,肝胆郁热,气滞血行不畅,故右上腹、胁下阵发性剧痛,呕吐黄水,小便黄,脉弦数。遵照内经所谓“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方用四逆散。第27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8点41分,星期三12、养胃安神法因情志抑郁,心脾受损,脏阴不足而设立养胃宁心法。金匮要略曰:“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此法常用于脏躁证。
15、方用甘麦大枣汤。第28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8点41分,星期三13、活血化瘀法用于胃痛瘀血之证。胃脘刺痛,痛处固定,疼痛拒按,痛时持久,甚至呕血黑便,食后痛甚,舌暗红,脉涩。选丹参饮、失笑散。如噎膈多属食管痉挛、狭窄、肿块等的临床表现。病位常见于食管的上、中、下段及贲门。症见食不得入或食入反出,伴吐涎沫,大便干燥如羊屎。病因多属忧郁、伤酒、过食咸菜等。病机属“津枯气结”瘀血阻滞,治可用养胃开结法,用通幽煎。第29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8点41分,星期三14、辛开苦降法湿热之气触自口鼻,若脾胃虚弱,内外相引,阻塞气分,三焦同病,湿则太阴,热则阳明,湿热郁蒸,常致清
16、窍不灵,发热不退,此湿遏热伏,邪在卫分、气分,治宜清宣温化,化其浊,逐其秽。若湿重于热,肺气失宣,热蒸多汗,头昏头重,胸闷不饥,口渴不饮,便尿不爽,午后发热,状若阴虚,胸闷呕恶,饮食不入者,可与三仁汤加减;若热重于湿,神识昏朦,尿短黄赤者,与甘露消毒丹加减。第30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8点41分,星期三15、补土生金法本法常用于脾肺气虚,脾失建运,肺失宣降证。腹胀咳喘,纳少便溏,咳痰浮肿,胸闷气短,神疲自汗,舌淡,苔白,脉细弱。治疗宜健脾益气,补肺祛痰,方选补肺汤。第31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8点41分,星期三16、补脾生血法本法常用于出血后,生化不足,气血两虚
17、之证。失血眩晕,面色无华,心悸气短,纳少化迟,神疲乏力,唇舌淡白,脉沉细弱。治疗宜补气健脾,生化气血,方选当归补血汤。第32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8点41分,星期三17、补脾摄血法本法常用于脾虚气弱、不能统血之证等。消瘦,面色苍白,食少腹胀,便溏倦怠,气短浮肿,皮下瘀斑色淡,舌淡齿痕,脉沉细弱。证属“虚斑”,系脾虚气弱不能统血,血随虚火游行,显于皮肤所致。应注意脾为后天之本。“温之则浮焰自息,养之则虚火自除”。脾气虚弱型,治补气以统血,宜归脾汤。杨仁斋直指方云:“一切血证,经久不愈,每每以脾胃药收功。”第33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8点41分,星期三18、健脾滋阴
18、法本法常用于脾阴不足之证等。纳呆烦热,口咽干燥,手足心热,干呕呃逆,大便干结,舌红无苔,脉细数。治疗宜健脾助运,滋生脾阴,方选健脾滋阴汤(万病回春卷四)。第34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8点41分,星期三19、健脾疏肝法本法常用于肝脾不和,肝气抑郁,克犯脾土之证。胁痛腹胀,心烦易怒,胸腹痞满,脉弦。“见肝之病,当先实脾。”“木郁则达之”,方选逍遥散。肝脾不和,肝阴不足,抑郁不舒,郁于上则胸胁隐痛,宜魏氏一贯煎(治在肝胃);郁于下则小腹坠胀,宜逍遥散(治在肝脾)。中气虚弱,健运失司,以致水谷不化精微,聚湿生痰,痰浊交阻,引动肝风,则头晕眼花、视物旋转等症发作。治以健脾化痰,平肝熄风,
19、则眩晕停而呕吐自止,治疗以半夏白术天麻汤。第35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8点41分,星期三20、消积导滞法用于饮食停滞之证,证见胃脘胀痛,嗳腐酸臭,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吐食或矢气后痛减,苔厚腻, 脉滑。治当消食和胃、理气导滞,以保和丸或枳实导滞丸加减。第36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8点41分,星期三21、滋养胃阴法用于胃阴亏虚型,证见胃脘部灼热时痛,咽干口燥,或大便干结,或饥而不食,舌干少苔或无苔,呈镜面舌,脉细数。治当清胃滋阴、敛阴止痛,以叶氏养胃汤或益胃汤加减。 第37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8点41分,星期三22、健脾和胃法用于脾胃气虚,脾胃不和之
20、证。明医指掌云:“脾不和,则食不化;胃不和,则不思食。脾胃不和则不思而且不化。或吐,或泻,或胀满,或吞酸,或嗳气,或恶心,用治中汤。脾不和,不喜食而食不消者,枳实二陈汤、枳术丸;胃不和者,平胃散。”证见纳少腹胀,脘腹痞闷,不思饮食,恶心呕吐,面色萎黄或苍白,语音低微,气短身倦,四肢乏力,大便溏薄,舌淡边有齿印,苔薄白,脉虚弱或虚缓。治当益气补中、健脾和胃,选用参苓白术散加减。第38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8点41分,星期三23、化痰和胃法用于胆郁痰扰之证,证见胃脘痞满不适,烧心或隐痛,或嘈杂嗳气,心烦失眠,舌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治当清胆和胃、理气化痰,以温胆汤加减。第39页,共
21、53页,2022年,5月20日,8点41分,星期三24、调和肝脾法 用于肝旺脾虚之证,证见肠鸣腹痛,腹痛即泻,泻后痛缓,每因情志波动发作,矢气频作,舌淡红、苔薄白,脉弦。常见于肠易激综合症。治当抑肝扶脾、调中止泻,以痛泻要方合香连丸加减。第40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8点41分,星期三25、清热和胃法 用于肝胃蕴热型,证见脘腹不适,泛酸嘈杂,嗳气时作,口苦口干,舌质红、苔黄腻, 脉弦数。治当清热和胃,以泻黄散加减。第41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8点41分,星期三26、温运中阳法分温运脾阳和温通胃阳。脾阳虚则纳少腹胀,腹痛绵绵,喜温喜按,形寒气怯,四肢不温,或见肢体浮
22、肿,小便短少,舌淡胖或有齿痕,苔白滑,脉沉迟无力。治法重在温运,方如香砂理中汤。第42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8点41分,星期三胃阳虚常见胃不思食,胃脘胀满,甚或作痛,或胃气不能下行反上逆而形成反胃呕吐,谷食不化,口淡无味,舌淡苔白,脉沉细或弦迟。治法重在温通,方如大建中汤。第43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8点41分,星期三27、通里攻下法分苦寒攻下和温里攻下。苦寒攻下多用于胃腑实积,痞满燥实坚或高热神昏,热结旁流,苔黄燥,脉实有力者。方选承气汤类方。温里攻下多用于阳虚寒实的留积证,方选温脾汤。第44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8点41分,星期三28、健脾温
23、肾法本法常用于脾肾两虚之症。脾虚则湿聚,肾虚则水泛,故苓桂参术甘汤、附子理中汤温脾阳与肾阳;真武汤温肾阳与脾阳,此脾肾相关之正治法也 。第45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8点41分,星期三29、益气宣窍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出上窍”,各窍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有赖于脾胃清阳之性对它们的调节。反之,若清阳之性得不到舒展,则会出现清阳不升或清阳被遏诸症。清阳不升的主要病机是脾气虚弱,不能上升濡养清窍。素问玉机真脏论曰“脾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脾胃论脾胃虚实论亦日:“胃气一虚,耳目口鼻俱为之病。”因此,健脾补土、益气升阳是耳鼻喉科重要的治疗法则。选用补中益气汤、益气聪明汤或六君子汤。第46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8点41分,星期三30、清肠和胃法 用于肠胃不和之证,证见脘腹胀满痞闷,干哕食臭,伴肠鸣下利,恶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30年电切电极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生物铁蛋白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生物制药发酵系统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玻璃体切除装置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环保包装市场销售策略分析与经营风险预测报告
- 2024-2030年特色农业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价值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物联网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燕麦基谷物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4年小学主题班会活动计划例文(二篇)
- 2024年卫生健康教育工作计划(二篇)
- 招贴设计 课件完整版
- 《材料科学基础》课后答案(1-7章)
- DB32-T 2888.1-2016江苏省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建设技术标准 第1部分-总则-(高清现行)
-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教案
- 酒店员工月份工资表
- 消费者需求动机与价值理论课件
- 最新培训机构学员报名表模板
- 服饰礼仪(PPT48页)
- 07FK02防空地下室通风设备安装PDF高清图集
- 三甲医院(三级甲等)建设标准新
- 2022年企业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