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卷)2021年中考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全解全析)_第1页
(安徽卷)2021年中考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全解全析)_第2页
(安徽卷)2021年中考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全解全析)_第3页
(安徽卷)2021年中考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全解全析)_第4页
(安徽卷)2021年中考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全解全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PAGE PAGE 8 2021年中考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安徽卷】化学全解全析123456789101112DDCBDACCDBCC1【答案】D【解析】A、加水和面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剁肉拌馅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擀皮包饺子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烧火煮饺子,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故选:D。2 【答案】D【解析】A、垃圾分类回收,增强节约意识,减少环境污染,故A不符合题意;B、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减少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使用,会减少对空气的污染,故B不符合题意;C、倡导

2、“低碳”生活,鼓励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会减少使用私家车对环境的污染,故C不符合题意;D、燃放烟花爆竹,增添节日气氛,会造成空气污染,故D符合题意;故选:D。3【答案】C【解析】A、学校洗手池用到水,要贴节约用水标志,故A标识张贴位置或场所相符;B、酒精是可燃性液体,所以运输酒精的槽罐车应张贴易燃液体,故B标识张贴位置或场所相符;C、废旧报纸属于可回收物,投入的垃圾属于可回收垃圾,故C标识张贴位置或场所不相符;D、电影院、商场等人们聚集比较多的场所,要禁止吸烟,故D标识张贴位置或场所相符。故选:C。4【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所给信息可知,b物质的质量少,b是高锰酸钾,a是氯酸钾,在t1时

3、刻高锰酸钾开始分解,有氧气生成,随着高锰酸钾的分解,二氧化锰的质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氯酸钾分解产生氯化钾和氧气,所以c可以表示氯化钾。A.c可以表示氯化钾,选项说法错误;B.t1时刻,KMnO4开始分解,选项说法正确;C.t3时刻,表示氯酸钾完全分解,剩余固体产物二氧化锰、锰酸钾和氯化钾三种,选项说法错误;D.t3时刻,氯酸钾反应结束,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5 【答案】D【解析】A、苯宝宝装个醇即苯酚,苯酚属于纯净物,不是因为其分子里含有乙醇,故选项说法错误。B、苯宝宝装个醇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C、苯宝宝装个醇是由苯酚分子构成的,1个苯酚分子中共

4、有13个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D、宝宝装个醇中(126):(16):(161)36:3:8,苯宝宝装个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6【答案】A【解析】A、闻气体气味的方法:用手扇少量气体闻,不能将鼻孔凑到试剂瓶口,容易使人中毒,故A正确;B、天平的使用方法:左物右码,且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故B错;C、酒精灯的点燃方法:用火柴点燃,不能用酒精灯引燃,故C错;D、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垂悬在试管口上方,不能伸入试管内,故D错。故选:A。7 【答案】C【解析】A、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故m83,说法正确;B、铋元素是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说法正确;C、在原子中,核内

5、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x83281832518,说法错误;D、铋原子的质子数为83,说法正确;故选:C。8【答案】C【解析】A、工业废水有毒,不能用来浇灌农田,故A错;B、过滤能除去不溶性杂质,故B错;C、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故C正确;D、硬水和软水的鉴别方法:将肥皂水加入到硬水中,产生较少的泡沫,故D错。故选:C。9【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该反应是NO与C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NO、CO、CO2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图中有三种氧化物,不符合题意;B、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

6、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C、N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16=30,C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28;N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2=28;C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2=44,故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是CO2,不符合题意;D、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42):(244)=7:22,符合题意。故选D。10【答案】B【解析】A、氧气用于切割金属,是由于氧气具有助燃性,不是可燃性,故A解释不合理;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由于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故B解释合理;C、墨汁的主要成分是碳,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写的字或作的画可永久保存,但不能说碳的化学

7、性质在任何条件都不活泼,故C解释不合理;D、做铁丝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部预先留少量水,原因是防止生成高温熔化物落下来炸裂瓶底,不是吸收铁燃烧生成的有害气体,故D解释不合理。故选:B。11【答案】C【解析】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银、铁强,向盛有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缓缓加入锌粉,经搅拌使锌粉与溶液中的溶质恰好完全反应,锌粉先与AgNO3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AgNO3反应完,锌粉才能与Fe(NO3)2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铁。Zn+2AgNO3Zn(NO3)2+2Ag,由反应时的质量比可知,每65份质量的锌可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固体的质量会增加;Zn+Fe(NO3)2Zn(NO3)2+Fe,每65份质

8、量的锌可置换出56份质量的铁,固体的质量会减少。当增加的质量大于减少的质量时,甲正确;当增加的质量等于减少的质量时,乙正确;增加的质量小于减少的质量时,丙正确;图象甲、乙、丙均有可能正确。A、线段BC表示锌与硝酸亚铁的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B、反应结束时,三种情况的溶液溶质种类是相同的,均是硝酸锌,故选项说法错误。C、丙图表示反应结束时,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大于生成的银与铁的总质量,故选项说法正确。D、线段OB与X轴夹角45线段BC与X轴夹角的主要原因,是三种金属的质量的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12【答案】C【解析】A、x4.1+2.3+8.5+5.3+3.03.06.44.52.07.

9、3,该选项说法正确;B、戊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为催化剂,该选项说法正确;C、反应后甲、丙、质量减小,是反应物,乙、丁质量增大,是生成物,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但是不一定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新的化合物,因此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甲、丙参加反应物质量之比为(4.12.0):(8.56.4)1:1,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13【答案】(1)pH7;ABC;(2)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也能使红色墨水向右移动;(3)无色酚酞试液(或硫酸铜溶液);H+、OH;H2O。【解析】(1)如图1为用pH传感器测定两溶液混合时pH的变化曲线,测定的pH值结果为溶液的pH由

10、大于到等于,最后到小于7,则能说明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A.由图1可知,溶液的pH由大于7到等于7,最后到小于7,说明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选项说法错误;B.a点溶液的pH大于7,说明溶液显碱性,则溶液中所含溶质为NaCl、NaOH,选项说法错误;C.b点溶液的pH等于7,溶液呈中性,说明溶液中所含溶质只有NaCl,选项说法错误;D.从b点到c点的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没有发生化学反应,选项说法正确;故答案为:pH7;ABC;(2)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也能使红色墨水向右移动,所以此方法不能证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故答案为: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也能使红

11、色墨水向右移动;(3)分析整个实验过程步骤加入了过量的稀盐酸,如果发生了反应,溶液中就不存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或硫酸铜溶液),若溶液不变红(或没有蓝色沉淀),说明反应发生了;根据图4可以看出,反应中数目减少的离子是H+、OH,生成的新微粒是H2O;故答案为:无色酚酞试液(或硫酸铜溶液);H+、OH;H2O。 14【答案】(1)探究温度是否是影响氯化铜溶液颜色的因素之一;(2)溶液浓度;(3)蓝绿色;(4)AB;(5)只增加了氯离子,未增加铜离子得到更多的四氯合铜络离子;(6)盐酸和氯化铜。【解析】(1)实验1中,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实验目的是探究温度是否是影响氯化铜溶液颜色的

12、因素之一;故填:探究温度是否是影响氯化铜溶液颜色的因素之一;(2)根据实验1的结果可知,中温度相同,影响氯化铜溶液颜色的因素是溶液浓度;故填:溶液浓度;(3)室温下,小文将20g氯化铜固体溶于80g水中,溶质质量分数100%20%,对比实验2中信息可知,则此溶液的颜色为蓝绿色;故填:蓝绿色;(4)A、将溶液放在水浴箱中加热到70,能使此溶液由蓝向绿色转变;故A正确;B、加入适量的氯化铜固体并使之溶解,溶质质量分数增大,能使此溶液由蓝向绿色转变;故B正确;C、加入适量的水稀释,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不能使此溶液由蓝向绿色转变;故C错误;故选:AB;(5)根据氯化铜溶液的颜色会随着溶液中的Cu2+与其

13、他离子形成不同的络合离子而改变,其中:水合铜离子Cu(H2O)42+为蓝色:四氯合铜络离子CuCl42为黄色,因此步骤2中加入稀盐酸溶液未变黄的原因只增加了氯离子,未增加铜离子得到更多的四氯合铜络离子,溶液中四氯合铜络离子含量少;故填:只增加了氯离子,未增加铜离子得到更多的四氯合铜络离子;(6)由四氯合铜络离子CuCl42的组成可知,要变黄,需增加铜离子和氯离子,因此可向其中加入盐酸和氯化铜;故填:盐酸和氯化铜。15【答案】(1)溶解、过滤、蒸发;A;(2)a碳酸钠溶液;b否;如果先加入碳酸钠,后加入的过量的氯化钡就无法除去。【解析】(1)为了除去粗盐中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可利用溶解、过滤、蒸发

14、的方法除去;A氯化钾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能用该方法除去杂质,故A正确;B木炭粉末难溶于水,氧化钙能与水反应并生成白色的沉淀,故不可以用该方法除去氧化钙,故B错误;C氯化钡和氢氧化钡都能溶于水,不能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杂质,故C错误;(2)a先用过量的氯化钡溶液除去碳酸钠,再用过量的碳酸钠溶液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钡,所以操作中的物质X为碳酸钠溶液;b如果先加入硫酸钠,后加入的过量的氯化钡就无法除去。16【答案】(1)靛蓝胭脂红(或葡萄糖)。(2)【猜想】N2。【实验设计】溶液先变为红色后变为绿色。人体呼出的气体中除了二氧化碳,还有氧气、稀有气体和氮气等气体。Na2CO3+H2O+CO22Na

15、HCO3。(3)多次循环,葡萄糖完全反应后,溶液中只剩下靛蓝胭脂红和氢氧化钠(合理即可)。(4)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靛蓝胭脂红与葡萄糖反应越快(合理即可)。10。【解析】(1)靛蓝胭脂红含有碳、氢、氮、钠、氧和硫等6种元素,符合有机物特点,另外葡萄糖也是有机物,从中任选一个回答即可;故答案为:靛蓝胭脂红(或葡萄糖)。(2)【猜想】空气中主要气体包含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和稀有气体等,而氮气含量较大,因此可以推断溶入氮气;故答案为:N2。【实验设计】猜想正确,说明氧气通入后,出现了与上述实验现象一致的现象,所以可以看到溶液由黄色变为红色最后变为绿色,说明通入氧气影响了颜色变化;故答案为:溶

16、液先变为红色后变为绿色。人体呼出的气体中除了二氧化碳外,还含有未消耗完毕的氧气,也含有其他未消耗的气体,如稀有气体、氮气等,呼出气体为混合物,不能说明是二氧化碳造成的影响;故答案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除了二氧化碳,还有氧气、稀有气体和氮气等气体。溶液最后变为蓝色,说明溶质为碳酸氢钠,所以是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所以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2O+CO22NaHCO3;故答案为:Na2CO3+H2O+CO22NaHCO3。(3)经过多次循环后,葡萄糖最终消耗完毕,剩下靛蓝胭脂红和氢氧化钠,溶液显强碱性,pH大于11.6,所以此时最终溶液显绿色;故答案为:多

17、次循环,葡萄糖完全反应后,溶液中只剩下靛蓝胭脂红和氢氧化钠(合理即可)。(4)根据a与b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两种只有温度不同,温度高的变色时间快,说明靛蓝胭脂红与葡萄糖反应快;故答案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靛蓝胭脂红与葡萄糖反应越快(合理即可)。b与c探究靛蓝胭脂红浓度对变色时间的影响,所以变量只是靛蓝胭脂红的浓度,其他实验条件一致,所以此时x10;故答案为:10。17【答案】(1)4.9;9.8。(2)17.8%。【解析】(1)由表中的数据可知,处理后的数据如表: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第6次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g404040404040加入氢氧化钠后没反应时的总质量164.5204.5244.5276.6309.8340反应后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