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的中医辨证_第1页
月经不调的中医辨证_第2页
月经不调的中医辨证_第3页
月经不调的中医辨证_第4页
月经不调的中医辨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PAGE 第3页月经不调的中医辨证月经病月经病定义月经病定义月经本病月经周期、经期、经异常病因病机月经病的辨证月经伴随病月经本身没问题,伴随月经周期,或于经断前后出现鲜明症状寒热湿邪侵袭、内伤七情、房劳多产、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和体质因病因素脏腑功能失常,血气不和,冲任二脉损伤以及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病机失调月经的期、量、色、质的异常全身症状所以妇科辨证很容易,因为有经带胎产的信息,还有全身症状-两层信息一重在治本调经,补肾为第一大法月经病的治二分清先病,后病。如因经不调随后生他病者,当先调经,经调则他病自除;若则因他病而致经不调者,当先治他病,病去则经自调三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一经前勿滥补

2、,经后勿滥攻虚虚实实之避讳治月经病注二青春期少年重治肾,生育期中年重治肝,更年期或老年重治脾意事项三虚补实泻,治虚证月经病多以补肾扶脾养血为主,治实证月经病多以疏肝理气活血为主月经先期一、月经先期的定义7以上。病机 冲任不固,经血失约气虚 气虚则不摄血分脾气虚和肾气虚病因病机 冲任不固,经血失约气虚 气虚则不摄血分脾气虚和肾气虚病因血热 血热则迫血妄行分阳盛血热、阴虚血热、肝郁血热三、月经先期与经间期出血的辨别月经先期仍是月经,而经间期出血不是月经!月经先期经间期出血出血量正常持续时间 3-5偏低四、辨证论治1.气虚证:偏少出血常持续数小时以至 27 天自行停滞偏高(经间期出血即西医排卵期出血

3、)脾气虚证便溏;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治法:补脾益气,摄血调经。 方药:补中益气汤。肾气虚证舌淡黯,苔白润,脉沉细。治法:补益肾气,固冲调经。 方药:固阴煎或归肾丸。2.血热证:都有血热的月经特点:色红,粘稠阳盛血热证主要证候:经来先期,量多,色深红或紫红,质黏稠;或伴心烦,面红口干,小便短黄,大便燥结;舌质红,苔黄,脉数或滑数。治法:清热凉血调经。方药:清经散。阴虚血热证3;苔少,脉细数。治法:养阴清热调经。方药:两地汤。肝郁血热证主要证候:月经提前,量或多或少,经色深红或紫红,质稠,经行不畅,或有块;或少腹胀痛,或 方药:丹栀逍遥散。月经后期一、月经后期的定义月经周期延后 7 天以上,连

4、续出现两个周期以上,称为“月经后期”。既往亦有称“经行后期”、“月经延后”、“月经落后”、“经迟”等。虚证实证肾虚、血虚、虚寒血寒、气滞、痰湿源断其流瘀滞不通虚证实证肾虚、血虚、虚寒血寒、气滞、痰湿源断其流瘀滞不通三、月经后期与早孕的辨别育龄期妇女月经过期未来应首先排除妊娠妊娠试验阳性月经后期者则无以上表现且以往多有月经失调病史。四、辨证论治1.肾虚证面部黯斑;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治法:补肾养血调经。 方药:当归地黄饮。2.血虚证白或萎黄;舌质淡红,脉细弱。治法:补血益气调经。 方药:大补元煎。3.血寒证:都有寒像,都喜温。虚寒证稀溏;舌淡,苔白,脉沉迟或细弱。治法:扶阳祛寒调经。方药:温经

5、汤(金匮要略)或艾附暖宫丸。实寒证舌质淡黯,苔白,脉沉紧。治法:温经散寒调经。方药: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区分金匮温经汤,良方温经汤4.气滞证痛;舌质正常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弦或弦数。治法:理气行滞调经。 方药:乌药汤。5.痰湿证苔白腻,脉滑。治法:燥湿化痰,活血调经。方药:芎归二陈汤。月经先后无定期一、月经先后无定期的定义7 天以上,连续3月经周期紊乱(周期不正常,但行经期正常,经量正常)二、月经先后不定期的病因病机肝郁、肾虚、脾虚(与傅青主主张的治肝,治脾,治肾联系)。三、辨别诊断月经先后无定期与崩漏辨别:本病以月经周期紊乱为特征,一般经期正常,经量不多。崩漏是以月经周期、经期、经量同

6、时发生严重紊乱为特征的病证四、辨证论治少腹胀痛,脘闷不舒,时叹息,嗳气食少;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方药:逍遥散。治法:补肾调经。方药:固阴煎。若肝郁肾虚者,证见月经先后无定,经量或多或少,色暗红或暗淡,或有块;经行乳胀痛酸软脉弦细。治宜补肾疏肝调经,方用定经汤。月经先后不定期肝郁证:逍遥散肾虚证:固阴煎助记:小固定。月经过多一、月经过多的定义2060ml80ml内节育器引起的月经过多,可参考本病治疗。二、月经过多的病因病机病因病机气虚不能摄血血热热扰冲任血瘀血不循经三、辨证论治,小腹空坠,面色 白;脉细弱。治法:补气摄血固冲。 黄,脉滑数。治法:清热凉血,固冲止血。方药:保阴煎加地榆、茜草(加减

7、体现中药学的功力)治法:活血化瘀止血。刘氏妇科证治歌诀:月经过多辨分明,脾虚举元或安冲。血热通用保阴煎,失笑一下血瘀通。助记:失保举失去了保护托举,所以月经过多。失笑散,保阴煎,举举元煎月经过少一、月经过少的定义220ml为月经过二、月经过少的病因病机:虚证源断其流精亏血少,冲任血海亏虚,经血乏肾虚、血虚实证瘀阻不通瘀血内停,或痰湿阻滞,冲任壅塞,血行不血瘀、痰湿第4页第 PAGE 第10页三、月经过少与激经的辨别超检查可见子宫腔内有孕囊、胚芽或胎心搏动等。四、辨证论治色黯淡,质稀多;舌淡,脉沉弱或沉迟。治法:补肾益精,养血调经。 方药:归肾丸或当归地黄饮。色萎黄;舌淡红,脉细。治法:养血益气

8、调经。方药:滋血汤或小营煎。此二证为虚证点,脉沉弦或沉涩。治法:活血化瘀调经。方药:桃红四物汤或通瘀煎。脉滑。治法:化痰燥湿调经。方药:苍附导痰丸或二陈加芎归汤。经期延长一、定义:月经周期正常,行经时间超过7 天以上,甚或淋沥半月方净(正常一般 35 天,最长不超 7 天)西医学之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的黄体萎缩不全延长可参照本病治疗。二、经期延长的病因病机病因病因病机气虚冲任失约,气不摄血热扰冲任,血海不宁,热迫血行瘀阻冲任,血不循经三、辨证论治淡,苔薄,脉缓弱。治法:补气摄血,固冲调经。方药:举元煎加阿胶、炒艾叶、乌贼骨。少苔,脉细数。治法:养阴清热止血。方药:两地汤合二至丸。拒按涩。

9、治法:活血祛瘀止血。方药: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加味或桂枝茯苓丸加味。刘氏妇科证治歌诀:经期延长仔细辨,气虚便下举元煎。虚热两地合二至,血瘀亦致经期延。桃红四物合失笑,或用桂枝茯苓丸。用方趣记:举桃失二两举元煎。桃失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二两-二至丸合两地汤经间期出血一、经间期出血的定义(排卵期它不是月经!西医学排卵期出血可参照本病治疗,若出血量增多,出血期延长、失治误治则常可发展为崩漏。排泄月经后,血海空虚,阴精不足。随着阴血渐增,精血充盛,阴长至(排卵)到来,这是月经周期中一次重要的转化三、辨别诊断出血时间出血时间基础体温月经先期非经间期,各别也有恰在经间期出现周期提前 由高到低出血量量正常,周

10、期正常经间期出血在经间期(排卵期)低高温交替时量少经间期出血月经过少都是出血量少发生在两次月经中间周期正常,只是量少经间期出血鲜明周期性,一般经间期出血鲜明周期性,一般23天可自行停滞赤带无周期性,持续时间长,反复发作。妇科检查常见宫颈糜烂等情况四、辨证论治烦热,便艰尿黄;舌体偏小质红;脉细数治法:滋肾养阴,固冲止血。方药:两地汤合二至丸或加减一阴煎。量少缓弱。治法:健脾益气,固冲摄血。方药:归脾汤。一般的气虚证的月经是量多的,这里是量少,因为它是经间期出血,如果量大,那就偏于崩漏了。神疲乏力纳呆腹胀,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细弦或 滑数。治法:清利湿热,固冲止血。方药:清肝止淋汤去阿胶、

11、红枣,加小蓟、茯苓。胀痛或刺痛。治法:化瘀止血。方药:逐瘀止血汤。崩漏一、定义:经血非时暴下不止谓之崩中。淋沥不尽为漏下。一般概称崩漏。崩漏是妇科常见病,也是危急病证。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失常(三异常)二、崩漏的病因病机子宫藏泻失常。正常情况月经周期(2830正常情况月经周期(2830)行经期(35经量(50-80ml)天)崩漏异常异常异常三异常月经先期月经过多 经期延长 定期7连续两个周期如此正常正常正常73周期如此正常正常100ml7正常正常正常经间经间血 疾病崩漏与经间期出血都是非时而下,但经间期出血发生在两次月经中间,颇有规律,且出血时间仅 23 天,不超过 7 天左右自然停滞(发生

12、在排卵期,bbt 升高)赤带以带中有血丝为特点,月经正常。胎产出血如胎漏,胎动不安,异位妊都属妊娠,妊娠试验或B 超即可区别生殖器肿瘤或炎症,外阴外伤出血,内科血液病四、崩漏的治疗原则与治法”。塞流即止血,用于暴崩之际,急当塞流止血防脱澄源即正本清源,亦是求因治本。一般用于出血减缓后的辨证论治复旧即固本善后,用于止血后恢复健康。调整月经周期使之恢复旧有的正常状态塞流即止血,用于暴崩之际,急当塞流止血防脱澄源即正本清源,亦是求因治本。一般用于出血减缓后的辨证论治复旧即固本善后,用于止血后恢复健康。调整月经周期使之恢复旧有的正常状态五、崩漏的急症处理补气摄血止崩温阳止崩滋阴固气止崩独参汤,丽参注射

13、液留得一分血,便是留得一分气参附汤,六味回阳汤生脉二至止血汤祛瘀止崩针灸止血西药或手术止崩田七末 36 克,或云南白药一支,或宫血宁胶囊艾灸百会,大敦穴,隐白穴六、崩漏的辨证论治1.脾虚证: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沥日久不尽,血色淡质清稀;面色晄白,神疲气短,或面浮肢肿,小腹空坠,四肢不温,纳呆便溏;舌质淡胖,边有齿印,苔白,脉沉弱。治法:补气摄血,固冲止崩。方药:固本止崩汤或固冲汤。2.肾虚证腰脊 酸软;舌淡黯,苔白润,脉沉弱。治法:补肾益气,固冲止血。方药:加减苁蓉菟丝子丸加党参、黄芪、阿胶。腰膝酸软,小便清长,夜尿多;眼眶黯,舌淡黯,苔白润,脉沉细无力 治法:温肾益气,固冲止血。方药:右归

14、丸加党参、黄芪、田七。肾阴虚证:经乱无期,出血量少淋沥累月不止,或停闭数月后又突然暴崩下血,经色鲜红质稍稠;头晕耳鸣腰膝酸,五心烦热,夜寐不宁;舌红,少苔或有裂纹,脉细数腰膝酸+虚热之象治法:滋肾益阴,固冲止血。方药:左归丸合二至丸或滋阴固气汤。3.血热证便结,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养阴清热,固冲止血。方药:上下相资汤。治法:清热凉血,固冲止血。方药:清热固经汤。此处虚热证,要与肾阴虚证区别:二者都是虚热之象,都舌红少苔脉细数。但肾阴虚证有腰膝酸软(定位在肾的基础见证)4.血瘀证:经血非时而下,量时多时少,时出时止,或淋沥不断,或停闭数月又突然崩中,继之漏下,经色暗有血块;小腹疼痛或胀痛;

15、舌质紫黯或尖边有瘀点,脉弦细或涩。治法:活血化瘀,固冲止血。方药:逐瘀止血汤闭经一、闭经的定义原发性闭经是指年逾 16 岁,虽有第二性征发育但无月经来潮,或年逾14 岁,尚无第36如,或后天器质性损伤而无月经者,因非药物所能奏效,不属闭经讨论范畴。二、闭经的病因病机虚证虚证源断其流实证瘀阻不通气血虚弱、肾气亏虚、阴虚血燥气滞血瘀、痰湿阻滞、寒凝血瘀三、辨别诊断1经是月经周期已建立而出现的月经停闭6辨别。闭经同哺乳期停经辨别 产妇分娩后进行哺乳,月经持续停闭不行,属于正常的生理性闭经闭经同围绝经前停经辨别 患者停经年龄已进入围绝经期,月经或正常或紊乱,既而闭经,可伴素可出现围绝经期变化(注意年龄)。和暗经均为极少见的月经特殊生理现象。闭经涵盖了许多西医妇科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闭经泌乳综合征、席汉综合征等。五、闭经的治疗原则。经过补益之法,使气血恢复,脏腑平 再辨证治之。六、辨证论治气短,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沉缓或细弱。治法:益气养血调经。方药:人参养荣汤。16 岁尚未行经,或月经初潮偏迟,时有月经停闭,或月经周期建立后,由月经治法:补肾益气,调理冲任。方药:加减苁蓉菟丝子丸加淫羊藿、紫河车。此证多见于少年女性,所以做题时注意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