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安全生产技术_第1页
通信工程安全生产技术_第2页
通信工程安全生产技术_第3页
通信工程安全生产技术_第4页
通信工程安全生产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安全生产技术汇报人:时间:目 录CONTENTS010203通用安全生产技术ANNUAL WORK SUMMARY通信线路工程安全生产技术ANNUAL WORK SUMMARY通信设备安装工程生产技术ANNUAL WORK SUMMARY通用安全生产技术CLICK TO ADD CAPTION TEXT01Part章 节第一节 电气事故的种类和规律1.1 电气事故的种类1.2 触电事故的种类和规律 1.1电气事故的种类 电流伤害事故 电磁场伤害 雷击事故 静电事故 电路故障 电流伤害事故电流伤害事故即触电事故,也就是人体触及带电体所发生的事故。在高压触电事故中,往往不是人体触及带电体,而是接近

2、带电体至一定距离时,其间击穿放电造成的。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的触电叫做电击。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外部造成的局部伤害叫做电伤。雷击事故雷击是一种自然灾害。雷击除可能毁坏建筑设施和伤及人畜外,还可能引起易燃易爆物品的火灾和爆炸。 静电事故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静电酿成的事故。如石油、化工、橡胶行业,由于静电放电引起爆炸性混合物发生爆炸。此外静电还给人一定程度的电击,还会妨害生产。 1.2 触电事故的种类和规律 触电事故的种类:电击 和电伤 触电事故的规律: 1触电事故季节性明显 :雨季、潮湿、绝缘降低、家用电器使用较多 2低压设备触电多 :生活生产大多接触的是低压,对低压管理不严

3、3. 手持电动工具和移动设备触电多 :电源线私接乱扯,工具保养不利,管理不严 4. 农村触电事故多 :缺乏用电知识,设备简陋 5. 中、青年人以及非电工触电多 :多是操作者 6. 触电事故与生产部门性质有关 :民工较多 7. 单相设备、电气连接部位触电多 8. 误操作事故多 从触电规律不难看出:触电事故大多是因为管理混乱、措施不到位、缺乏用电常识三种原因造成的。 第二节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及防止触电 安全技术措施 2.1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2.2 防止触电的安全技术措施 2.3 触电急救 2.1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电流对人体的电击伤害的严重程度与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频率、持续时间、流经途径和人体

4、的健康情况有关。2.1.1电流的大小:根据人体反应程度将电流划为三级:感知电流:感觉轻微刺痛,可自己摆脱,大致1毫安摆脱电流:人体感到强烈刺痛,肌肉收缩,但仍可以忍受和自己摆脱带电体。致命电流:人体感到麻痹、剧痛、呼吸困难,可导致死亡。 由此可知:30mA以下是安全电流,超过100mA可导致人死亡。2.1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2.1.2 电压和人体电阻人体的电阻约为l00010000欧。与皮肤潮湿、出汗、与损伤有关。所以,人体的电阻只能按800l000欧计算。 国家标准GB3805规定,超过24v时必须采取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2.1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2.1.3 触电时间 2.1.4 电流途

5、径 2.1.5 电流频率 2.1.6 人体状况 这些因素对人体触电伤害有直接关系。2.2 防止触电的安全技术措施 2.2.1绝缘:可分为气体绝缘、液体绝缘和固体绝缘三种。 2.2.2 安全距离:为了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带电体,防止车辆等物体碰撞或过分接近带电体,防止电气短路事故和因此引起火灾,在带电体和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其它设施和设备之间,均需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这种安全距离简称间距。间距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标准要求。目的是隔开带电体,防只碰撞,起火。 2.2.3 屏护:即用遮栏、护罩、护盖等把带电体同外界隔离开。屏护装置要与带电体绝缘,并有良好的接地。 2.2.4 标志:明确

6、统一的标志是保证用电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如相电颜色标志、正负极颜色标志、汇流条颜色标志等,目的是防止接错、提醒注意。 以上触电措施是现实生活中经常采用的,其作用是隔开带电体,防止接触。2.3 触电急救 人们虽然采取了很多措施防止触电,但触电事故仍时有发生.触电伤害程度与时间有关,所以抢救及时是关键,抢救方法得当受害者获救机率增大.解脱电源:如拉开闸刀、拔掉插销、砍断电线等。对症救治:静养休息、人工呼吸、人工胸外心脏挤压法等。第三节 防止雷电事故3.1 雷电的成因3.2 雷电的危害3.3 防雷常识 3.2 雷电的危害: 雷云与大地间的电位差可达10万伏, 最大可达1520万伏,危害十分剧烈。下列

7、地方容易遭受雷击: 1旷野孤立的或高于20米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2金属屋面、砖木结构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3河边、湖边、山顶部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4地下水露头处、特别是潮湿处、地上有导电矿藏处或土壤电阻率较小处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5山谷风口处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6建筑物群中高于25米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个人防雷常识不在大树或墙脚下避雨高大建筑物上安装避雷针电器设备防雷:采用避雷线和避雷器 第三节 防止雷电事故3.1 雷电的成因3.2 雷电的危害3.3 防雷常识 第四节 防止静电事故4.1 放电与引燃4.2 静电防护措施4.3 静电事故的分析和确定4.1 放电与引燃在下列环境条件下,可燃物更易点燃

8、。可燃物的温度比常温高;局部环境氧含量高爆炸性气体的压力比常压高。 .静电防护措施 .基本防护措施 1减少静电荷产生 2使静电荷尽快泄漏 (1)静电导体必须接地 (2)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0 (3)增加相对湿度 (4)生产工艺设备应采用静电导体 (5)对高带电的物料在排放口前装设静电缓和器。 (6)在某些物料中,添加防静电添加剂 (7)操作工具接地 3使用静电消除器 4将带电体屏蔽 5避免静电放电条件 6控制气体可燃物的浓度.静电防护措施.人体及服装静电防护 穿静电防护服,保持相对湿度穿防静电鞋禁止在有爆炸危险处更衣 .静电事故的分析和确定.检查分析是否存在发生静电放电和引燃的必要条件。.对复

9、杂情况,测试后作结论。 收集测取有关技术参数对遗留残骸件进行分析检验进行实物模拟试验对其他数据作补充收集测试 第五节 防火基础知识5.1 物质的燃烧5.2 防火防爆原理5.3 火灾的分类及灭火剂选择5.1 物质的燃烧 5.1.1燃烧的基本条件 1可燃物 2氧化剂(助燃物)3温度(引火源) 4链式反应 5.1 物质的燃烧5.1.2燃烧的类型 闪燃 :在液体表面上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可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现象。着火 : 可燃物质在空气中与火源接触,产生有火焰的燃烧。自燃: 可燃物质在没有外界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引起的燃烧。爆炸: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地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在瞬间释放出巨大能量的现象。

10、5.1 物质的燃烧5.1.3物质燃烧的特点 气体燃烧:速度快,易燃烧, 可分为扩散燃烧和预混燃烧两类。液体燃烧:是液体蒸气进行燃烧,燃烧速率等与液体的蒸气压、闪点和蒸发速率等性质有关。某些液体在贮存温度下,液面上的蒸气压在易燃范围内时遇火源,影响液体燃烧的因素有:环境因素、风速、温度、燃烧热、蒸发潜热、大气压等。固体燃烧: 必须经过受热、蒸发、热分解过程,燃烧方式有以下4种:蒸发燃烧、分解燃烧、表面燃烧、阴燃5.2 防火防爆原理 根据物质燃烧的原因和爆炸形成的基本条件,针对物质的火灾危险特性,采取相应的、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达到预防火灾的目的。具体措施:1.排除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物质条件 2.

11、 控制和消除点火源; 3. 控制火势蔓延途径; 4.限制爆炸波的冲击、扩散。5.3 火灾的分类及灭火剂选择 5.3.1火灾的分类 根据我国现行标准规定,将火灾类别分为A、B、C、D四类。 A类火灾:指固体火灾。 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5.3 火灾的分类及灭火剂选择.灭火剂的选择常用灭火剂的使用范围:水:用于扑救一般固体物质的火灾,一般不能用于液体火灾。泡沫灭火剂:包括化学泡沫、蛋白质泡沫、水成泡沫。高倍数泡沫、抗溶性泡沫灭火剂。其中抗溶性泡沫灭火剂主要用于扑救水溶性液体火灾。如乙醇、甲醇、丙酮、醋酸乙酯等火灾。其余5种泡沫灭

12、火剂主要用于扑救非水溶性液体火灾及一般固体火灾。干粉灭火剂:可用于固体、液体及带电设备,而且适用于扑救固体火灾。卤代烷灭火剂:淘汰二氧化碳灭火剂:没有破坏作用,灭火后不留痕迹,又没毒害,最适合扑救各种易燃液体和电气火灾。第五节 防火基础知识5.1 物质的燃烧5.2 防火防爆原理5.3 火灾的分类及灭火剂选择第六节 灭火基本原理火灾通常都有一个从小到大、逐步发展、直至熄灭的过程。这个过程一般分为初起、发陈胜、猛烈、下降和熄灭五个阶段。灭火原理介绍:冷却灭火:降低可燃物质温度,阻止蔓延,使燃烧终止。隔离灭火:将燃烧物与附近的可燃物隔离,使燃烧停止。 窒息灭火:采取适当措施来防止空气流人燃烧区,因缺

13、氧而熄灭。抑制灭火:用灭火剂参与燃烧链式反应,抑制燃烧,使燃烧停止。 从以上四种灭火的方法来看,全部是根据着火的原理制定的灭火方法,即降低可燃物浓度、氧气含量、点火源能量及不受抑制的链式反应。通信线路工程安全生产技术CLICK TO ADD CAPTION TEXT02Part章 节第一节 一般安全须知1.1 工作现场 1.2 车辆行驶 1.3 砍伐树木安全 1.4 消防设备 1.5 野外工作 1.6 其他注意事项 1.1工作现场 1.1.1根据场地的位置环境特点设置安全标志。设置地点包括:道路拐角处或公路转弯处。有碍行人或车辆通行处。在跨越道路架线,需要车辆暂时停止通行处.挖掘的坑、洞、沟处

14、。架空光(电)缆接头处。揭开盖的人手孔处。1.1工作现场1.1.2 现场材料设备妥善安放,不能随意乱动。(对物的管理)信号标志设备应随工作地点的变动而转移,工作完毕应立即撤除。1凡需要阻断公路或街道通行时,应事先取得当地有关单位批准。2在工作进行时,应制止一切非工作人员,尤其是儿童,走近工作地区。注意禁止接近和触碰下列事物: 1.1工作现场揭盖人(手)孔或立杆吊架以及悬挂物;接续光(电)缆的用品:如加热的焊锡、白腊、沥青以及带有毒性的填充剂和点燃的喷灯、照明灯等。正在使用着的绳索、滑车、紧线钳以及其他料具。使用着的各种机械设备:如发电机,充气机、射钉枪、起重吊车、凿孔(岩)机、抽水机、人工和机

15、动绞盘等等。正在放设的线条、光(电)缆和杆根部的一切临时设施等。凡在通行的公路、街道上挖沟、坑、洞,除须设立标志外,必要时应用盖板盖好或搭临时便桥,以保证交通安全。1.2 车辆行驶机动车辆行驶要遵章守纪。车辆载货时垫的要稳、捆的要紧、盖的要严、人货分离。客货混装要办手续。对非机动车进行管理。1.3 砍伐树木安全 砍伐树木要经过有关部门批准同意。砍伐树木统一指挥,保证安全。通信设备安装工程生产技术CLICK TO ADD CAPTION TEXT03Part章 节1.4 消防设备 按消防部门的规定和工作场地的性质特点配备消防设备。消防设备定期检查,确保有效性。学会使用消防设备.1.5 野外工作

16、野外路况复杂,做好自我保护。农田施工保护农作物。进入山区注意防火和自身保护。水田泥沼中施工的注意事项。 在铁路沿线工作 的要求。1.6 其他注意事项 了解环境预防灾害保护器材防止遗失注意危险品保护第二节 工具和仪表的使用与检查2.1 一般安全规定 2.2 梯、高凳 2.3 安全带及上杆工具 2.4 滑车及绳索2.5 喷灯 2.6 电气用具和焊接用具 2.7 机械施工设备 2.8 常用仪表2.9 常用光学仪表2.10 化学用品 2.1 一般安全规定 根据工作性质选用合适的工具,正确使用、正确配戴、正确存放,定期检查,保修保养,保持工具完好有效。2.2 梯、高凳 使用梯子时,必须掌握使用的注意事项

17、。使用高凳、人字梯的注意事项。 2.3 安全带及上杆工具 1.使用安全带的注意事项:用前严格检查,确保安全可靠正确使用、妥善保管保养2.使用脚扣注意事项:用前认真检查、大小合适、正确使用、妥善保管2.4 滑车及绳索 滑车经常保养,防止缺件损坏,绳索要认真检查,防止霉烂磨损受冻潮湿绳索严禁在电力线附近使用 2.5 喷灯用前认真检查,漏气、漏油不能用使用规定的油类,正确使用喷灯2.6 电气用具和焊接用具 电气用具使用前要认真检查,保证其完好、安全、有效.电烙铁使用时,按规定放置使用移动发电和配电设备按规定操作从事电焊、气焊人员应持证上岗,按规定要求使用、检查.2.7 机械施工用具 各种机械设备要建

18、立定期保修保养制度挖掘设备作业前应了解土质状况、地下管线分布状况各种吊车注意事项: 1、 绑的要牢、吊的要稳,不超负荷作业,吊臂下严禁站人 2、统一指挥,明确号令,上下配合 3、在架空电力线附近作业注意保持距离 4、各种机械操作人员要持证上岗使用定向钻(顶管机)注意事项使用汽车绞盘注意事项2.8 常用仪表 所用仪表必须经指定的检测部门检测用前弄清电压、电极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按规定操作发现仪表异常立即断电检修按厂家规定对仪表进行清洁保养2.9 常用光学仪表 内容融合在2.8中2.10 化学用品 乙醚、甲苯 :易挥发、易燃、有毒,注意保管和使用乙酸乙脂、乙二胺以及相似的化学品 :使用时注意自身保护氮、氢、氧气瓶 :使用专用工具,不可倒置、注意安全保护4.4 高处作业4.4.2 作业环境作业前检查周围有无电力线等障碍物障碍物处理后才能作业施工现场应设安全围栏风天、雨天停止作业不明线条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