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哈尔滨理工大学验报告课程名称:精密机械设计基础班级学号姓名实验一百分表拆装与结构分析一、实验类型:综合适用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二、实验目的了解钟表式百分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熟悉课堂所学的导轨、齿轮、支承、弹性元件和示数装置等零部件在仪器仪表中的应用及基结构特点。掌握仪表拆装的基本技能及常用工具的使用。三、实验内容百分表的拆卸。百分表的安装及调整。结构分析。实验用设备仪器及材料百分表一块。小螺丝刀及表起子、镊子。毛刷、酒精、钟表油。起针钳、培养皿。实验原理图四、实验方法及步骤注意事项:1、实验前要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2、不要求拆的地方不得随意拆卸3、拆下的零件要轻拿轻放在塑料合内,防止丢失和损坏
2、。尤其要注意测力弹簧、游丝和指针。百分表的拆卸顺序:用小螺丝刀旋下百分表后盖上的三个固定螺丝钉,取下后盖,观察其内部结构,分析每个零件的作用。先取下测力弹簧、杠杆、滑轮,以防丢失。将伸向表盖外圈的铁片的压紧螺丝钉拧松后,将它向机心方向拨动,然后翻转百分表,取下外圈。和下面的弧形弹簧(易丢失)。取下大小指针(易丢失)、内表盘、圆环弹簧片。从表的正面旋下三个螺丝钉,将壳体与座板分开。取下测杆上的测帽及限位螺丝钉、限位块及防转导轨上的螺丝钉,取下导轨和防震弹簧,抽出测杆,取出限位块和齿条。旋下齿轮Z1的上轴承板固定螺丝钉,取下Z1和轴承板,观察Z1的齿形和齿数。注意:不要拆卸大轴承板及其相连的齿轮和
3、游丝。百分表安装:可按与拆卸步骤相反的顺序安装。(1)安装下支撑板(底板)时,应使游丝预紧n/2;(2)安装下支撑板时,应保证齿条与齿轮啮合的齿侧间隙;(3)装指针时,应保证对指针位置的要求。装表质量检查:1、测杆移动需灵活,无卡滞现象;2、当测杆在自上状态时,指针应位于测量杆轴线上方15-25个分度内。转数指针对刻度盘时,大指针应位于测量杆轴线上方10个分度内。3、检查游丝是否预紧。4、齿条与齿轮啮合的齿侧间隙应在0.01-0.06毫米之间。五、实验结果分析:分表中游丝的作用是什么?游丝应如何安装?防震弹簧如何起到防震作用?3、百分表在下述各处采用了什么联接形式?(1)片齿轮与轴;(2)导轨
4、与壳体;(3)防尘帽与壳体;(4)指针套与齿轮轴;(5)测头钢球与测头;4.已知百分表中齿轮Zl=20,Z2=120,中心轮Z3=12,大齿轮Z4=120,根据百分表的传动要求,计算出齿轮的模数。是不是标准模数?为什么选取这样的模数?实验二齿轮范成原理一、实验目的:掌握范成法制造渐开线齿轮的基本方法;了解渐开线齿轮产生根切想象的原因和避免根切的方法二、实验内容:1描绘切削标准齿轮齿廓2描绘切削变位齿轮齿廓三、实验用设备仪器及材料:齿轮范成仪,绘图工具等。四、实验原理图:五、实验方法及步骤:1.标准齿轮在齿轮范成仪上固定齿坯,在上面画好齿顶圆、分度圆、齿根圆;调解齿条刀具的位置,使齿条刀具的分度
5、线和齿坯的分度圆相切;将刀具移动到最左边,在齿坯上用铅笔描下齿条的齿廓;将齿条向右移动一个不大的距离,在用铅笔描下齿条的齿廓,直到在齿坯上出现23个完整的齿廓形状为止。2正变位齿轮:根据公式求出移距系数,得到移距量;将齿坯逆时针转120度按移距值调整刀具;按前述方法绘制2-3个正变位齿轮齿廓。六、实验结果分析:表1原始数据:项目模数m压力角aha*C*齿数z数值单位mm度mm个表2计算数据项目单位计算公式计算结果标准齿轮正变位齿轮标准齿轮正变位齿轮分度圆半径mmr=mz/2基圆半径mmmzcosa/2顶圆半径mmm(z+2ha*)/2根圆半径mmm(z-2(ha*+c*)/2最小移距系数Xmi
6、n=ha*(17-z)/17实取移距系数移距值mm表3实验结果比较项目齿厚S齿间宽e周节p齿顶厚Sa分度圆直径d齿顶圆直径da齿根圆直径df标准齿轮正变位齿轮实验三直齿圆柱齿轮参数的测定与分析一、实验目的1掌握应用普通游标卡尺和公法线千分尺测定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基本参数的方法。2进一步巩固并熟悉齿轮各部分名称、尺寸与基本参数之间的关系及渐开线的性质。二、实验内容测定一对相啮合的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并判别它是否为标准轮。对非标准齿轮,求出其变位系数。三、实验设备和工具1齿轮;2游标卡尺,公法线千分尺;3渐开线函数表(自备);4计算器(自备)四、实验原理及步骤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
7、有:齿数Z、模数M、分度圆压力角a齿顶高系数h*、径向间a隙系数C*等。本实验是用游标卡尺和公法千分尺测量,并通过计算来确定齿轮的基本参数。1确定齿数z齿数z可直接从被测齿轮上数出。2确定模数m和分度圆压力角在图51中,由渐开线性质可知,齿廓间的公法线长度AB与所对应的基圆弧长力B相等。00根据这一性质,用公法线千分尺跨过n个齿,测得齿廓间公法线长度为W,然后再跨过n+1个齿n测得其长度为W。n+1由图51可知W二(n-1)P+S,W二nP+Snbbn+1bbP=W-WTOC o 1-5 h zbn+1n式中,P为基圆齿距,P=兀加cosa(rnm),与齿轮变位与否无关。bbS为实测基圆齿厚,
8、与变位量有关。由此可见,测定公法线长度W和W后就可求出基圆齿bnn+1距P,实测基圆齿厚S,进而可确定出齿轮的压力角、模数m和变位系数X。因此,准确测定公bb法线长度是齿轮基本参数测定中的关键环节。图51公法线长度测量测定公法线长度W和Wnn+1首先根据被齿轮的齿数Z,按下列公式计算跨齿数。an=Z+0.5180。式中:一压力角;z被测齿轮的齿数我国采用模数制齿轮,其分度圆标准压力角是20和15。若压力角为20可直接参照下表确定跨齿数n。z12181927283637454654556364727381n23456789829010公法线长度测量按图51所示方法进行,首先测出跨n个齿时的公法线
9、长度W。测定时应n注意使千分尺的卡脚与齿廓工作段中部附近相切,即卡脚与齿轮两个渐开线齿面相切在分度圆附近。为减少测量误差,W值应在齿轮一周的三个均分位置各测量一次,取其平均值。n为求出基圆齿距P,还应按同样方法量出跨测n+1齿时的公法线长度W。TOC o 1-5 h zbn+1确定基圆齿距P,实际基圆齿厚SbbPb=W,W,bn+1nS=W-(n-1)Pbnb确定模数m和压力角根据求得的基圆齿距P,可按下式计算出模数:bm=P/(ncosa)b由于式中a可能是15也可能是20,故分别代入计算出两个相应模数,取其最接近于标准值的一组m和a。测定齿顶圆直径d和齿根圆直径d及计算全齿高haf为减少测
10、量误差,同一数值在不同位置上测量三次,然后取其算术平均值。当齿数为偶数时,d和d可用游标卡尺直接测量,如图52所示。af当齿数为奇数时,直接测量得不到d和d的真实值,而须采用间接测量方法,如图53af所示,先量出齿轮安装孔值径d,再分别量出孔壁到某一齿顶的距离H,和孔壁到某一齿根的距离k1齿顶圆直径dad/a=d+2Hk齿根圆直径dfd/f=d+2Hk计算全齿高h奇数齿全齿咼h卍=H-H12偶数齿全齿咼hh=(da12(mm)a-df)*则匚和f可按下式求出;(mm)(mm)(mm)图52偶数齿测量图53奇数齿测量6确定h*、C*a由于按实侧,计算所得的dd(af值,所以d,d,h的设计值大于
11、实测值。af/.h=h+(加工误差)=(2h*+C*)ma由实测h,m且h*,C*为标准值a值中包含有(h*、C*)、加工误差,而加工允差为负a正常齿h*=1,C*=0.25a短齿h*=0.8,C*=0.3a将上面两组h*和C*代入公式,求出的h与h最接近的一组就是所求的h*,C*值。aa7计算核对齿轮的设计几何尺寸根据确定的Z,m,a,h*,C*就可算出标准齿轮几何尺寸。a五、思考题1、测量公法线长度时,游标卡尺卡脚放在渐开线齿廓工作段的不同位置上(但保持与齿廓相切),对测量结果有无影响,为什么?2、同一模数、齿数、压力角的标准齿轮的公法线长度是否相等?基圆齿距是否相等?为什么?六、实验报告
12、表1测量数据记录表项目符号单位测量用公式圆周三均分处测量值平均测量值123齿数Z个跨齿数n个公法线长度W,nmm公法线长度W,n+1mm孔壁到齿顶距斗mm孔壁到齿根距H2mm孔内径dkmm顶圆直径dazmm根圆直径mm全齿高h,mm基圆齿距Pbmm基圆齿厚Sbmm齿顶高系数ha*径向间隙系数C*表2基本几何参数计算(理论计算值,按书上公式计算)项目符号单位计算公式计算结果实算值标准值模数mm=Pb/(ncosa)压力角a度(直接写值到标准值)基圆齿距Pbmmnmcosa分度圆直径dmmm.z齿顶圆直径dammm(z+2h*)a齿根直径dfmmm(z-2(ha*+c*)全齿高hmmm(z-2(h
13、a*+c*)写出模数和压力角确定过程:写出齿顶高系数和径向间隙系数确定过程:实验四机构运动简图测绘实验一、实验目的初步掌握根据实际机器或机构模型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技能。验证和巩固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方法。通过实验机构的比较,巩固对机构结构分析的了解。二、实验设备和工具若干个机器和机构模型;自备三角尺、圆规、铅笔、稿纸等。三、实验原理机构的运动简图是工程上常用的一种图形,是用符号和线条来清晰、简明的表达出机构的运动情况,使人看了对机器的动作一目了然。在机器中各种机构尽管它们的外形和功用各不相同,但只要是同种机构其运动简图都是相同的。机构的运动仅与机构所具有的构件数目和构件所组成的运动副的数目、类型、
14、相对位置有关。因此在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可以不考虑构件的复杂外形,运动副的具体构造,而用简单的线条和规定的符号(参看附表GB4460)来代表构件和运动副,并按一定的比例尺寸表示各运动副的相对位置,画出能准确表达机构运动特性的机构运动简图。四、实验方法和步骤选择58种机构模型和机器,(根据不同专业要求,规定必画模型,选画模型)。选好模型后缓慢地转动被测的机器或模型,从原动件开始观察机构的运动,认清机架,原动件和从动件。根据运动传递的顺序,仔细分析相互连接两构件间的接触方式及相对运动形式,确定组成机构的构件数目及运动副类型和数目。合理选择投影面,一般选择能够表达机构中多数构件的运动平面为投影面。绘
15、制机构的运动简图的草图。首先将原动件固定在适当的位置,(避开构件之间重合)大致定出各运动副之间的相对位置,用规定的符号画出运动副,并用线条连接起来,然后用数字1、2、3及字母A、B、C分别标注相应的构件和运动副,并用箭头表示原动件的运动方向和运动形式,量出机构对应运动副间的尺寸,再将草图按比例画入实验报告中。u=构中的实际尺寸(米)。1图示尺寸(毫米)计算自由度,并与实际机构对照,观察原动件数与自由度是否相等;计算公式:F二3n-2P-PLH7对机构进行结构分析,并判断机械的级别。8.举例绘制如图3-1(a)所示的小型压力机的机构运动简图。【解】该小型压力机的工作原理是电机带动偏心轮1作顺时针
16、转动,通过构件2、3将主运动传给构件4;同时另一路运动自与偏心轮1固联的齿轮1输出,经齿轮8及与其固联的槽型凸轮8,传递给构件4;两路运动经构件4合成,由滑块6带动压头7作上下移动,实现冲压工艺动作。显然该压力机的机架是构件0,原动件为组件1-1,其他为从动件。仔细观察各连接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特点后可知,构件0和1(1)、1和2、2和3、3和4、4和5、6和7及0和8(8)之间构成转动副;而构件0和3、4和6及0和7之间构成移动副;高副为1和8、8和5之间形成。选定视图投影面及比例尺卩L=0.001m/mm,顺序确定转动副A、H和移动副导路D、M的位置,根据原动件1的位置及各杆长等绘出转动副B、C、E、F、J的位置按规定符号绘出各运动副(包括高副G、N)及各构件等,最后得到该压力机的机构运动简图,如图31(b)所示。由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建筑材料供应合作合同
- 2025企业劳动派遣合同范本
- 2025塔吊租赁和维护的合同书
- 2025建筑外墙仿石漆施工合同 安全施工协议
- 2025适宜用于商业注册的办公室租赁合同
- 土建工程施工合同补充协议
- 装饰画制作合同范本
- 起重机转让合同范本
- 宠物美容洗澡协议书
- 共享商圈协议书范本
- 《肌力训练》课件
- 全媒体运营师-国家职业标准(2023年版)
- 招标投标法培训课件
- GLB-2防孤岛保护装置试验报告
- 中铁员工内退管理办法
- 皮肤科玫瑰痤疮的临床表现和诊断学习培训课件
- 高考日语复习:日语形容词用法专项课件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概述(课件)
- 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程
- 2023年国家药监局直属单位公开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JGT116-2012 聚碳酸酯(PC)中空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