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xx防洪河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书_第1页
甘肃省xx防洪河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书_第2页
甘肃省xx防洪河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书_第3页
甘肃省xx防洪河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书_第4页
甘肃省xx防洪河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甘肃省 XX 县XX 乡 XX 村防洪河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XX 州水电勘测设计院二O二年二月目录 TOC o 1-5 h z HYPERLINK l bookmark2 o Current Document 一、综 合 说 明 1概述 12水文气象13工程地质21. 4防洪区防洪工程现状 2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3工程任务及规模 3工程布置及建筑物 3工程管理 4施工 4环境评价 5投资估算 5经济评价 5结论与建议 6 HYPERLINK l bookmark4 o Current Document 二、水文与气象 7流域概况 7水文 7洪水 7 HYPERLINK l bookmark6 o

2、 Current Document 三、工程地质 9前言 9区域地质概况 9防洪堤的工程地质条件 9天然建筑材料 10 HYPERLINK l bookmark8 o Current Document 四、工程任务及规模 11防洪区社会经济状况 11防洪区防洪工程现状 11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11工程任务及工程规模 12 HYPERLINK l bookmark10 o Current Document 五、工程总体设计 13工程等级和设计标准 13水文计算 13工程总体布置 16河道断面设计 18防洪堤横断面设计 19防洪堤稳定计算 23施工导流 24主体工程施工 24施工交通运输 25 HY

3、PERLINK l bookmark12 o Current Document 六、工程管理 25管理机构和人员编制 26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 26工程永久占地 27 HYPERLINK l bookmark14 o Current Document 七、施工组织设计 28施工条件 28料场选择与开采 28施工程序 28主体工程施工 29施工技术要求 29临时工程施工 30施工总体布置及进度 30主要技术供应 32施工占地 32 HYPERLINK l bookmark16 o Current Document 八、环境影响评价 33工程对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 33工程兴建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3

4、3工程兴建对环境的主要有利条件 34环境保护措施 34 HYPERLINK l bookmark18 o Current Document 九、工程投资估算 35编制原则和依据 35基础单价 35工程投资估算 36 HYPERLINK l bookmark20 o Current Document 十、经济评价 39概况 39评价依据及原则 39工程投资 39年运行费 39效益分析 40国民经济评价 41综合评价 4210.10 结论与建议 42 HYPERLINK l bookmark22 o Current Document 十一、节能评估 43节水分析 44节电分析 44节约燃料分析 4

5、4附件: 45 HYPERLINK l bookmark24 o Current Document 十二、结论与建议 46 、综 合 说 明1.1 概述XX 县地处 XX 岭以西 XX 、XX 山系之间,位于 XXXX 族自治州的南部,地理坐标东经102O5454 10400433,北纬33o3923 3402002,北靠卓尼县,东邻舟曲县,东 北与定西区的 XX 县和陇南地区的宕昌县接壤,西南与四川 省的若尔盖县、南坪县毗邻。XX县系XX民族聚居区,辖12个乡镇,52个村委会, 243 个村民小组,总面积 5108.3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 5184公顷。2005年总人口 5.5万人,居主

6、有汉、 XX回、 满、蒙等18个民族,其中XX族人口 4.2万。境内有丰富的 森林、矿产、水力、旅游、野生动植物资源等。XX村位于XX县的西北方向,离县城15公里,共45户, 213 人。经济以农牧为主,其中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青稞、 蚕豆、洋芋、玉米、荞麦、豌豆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油料、 蔬菜、药材等。XX村河谷较深,山坡较陡,流域为褶皱而成的山脉,山 体的地质结构为流质板岩,缝隙多,倾角大,风化严重。山 地杂草丛生,植被覆盖率低,每逢暴雨便有山洪发生,汇流 时间短,具有峰高量大的特点,对当地村民、耕地、公路形 成严重威胁。2水文气象据XX县气象站气象资料统计表得: 多年平均气温7.0 C K

7、 = 2经稳定计算,该断面安全、经济、合理。汛期到来之前完成3.3km铅丝石笼河堤的施工任务。施工导流由于XX村水量除汛期外,增涨幅度不大,应该在枯水或平水期,进行常规分期分段导流施工,水泵排除基坑渗水, 除局部地段施工需设置草土围堰外,工程施工均不受施工导 流的制约。主体工程施工主体工程的施工根据本工程的规格和施工条件,拟选用以机械为主,人工为辅的施工办法。(1)砂砾石开挖采用机械开挖,就近堆放或 5T自卸汽车拉运,配合人工 修整的方式进行。(2)砂砾石夯填 就近利用开挖弃料,采用人工配合推土机摊铺,平整、 履带式拖拉机压实的方式进行。(3)土料回填 就近利用开挖土料,采用人工配合推土机摊铺

8、、平整, 履带式拖拉机压实的方式进行。(4)铅丝石笼砌筑 块石料在原河道人工就地集拣,架子车运输进入施工场 地,堤身及基础采用 12#、8#铅丝编笼干砌块石砌筑。施工交通运输对外交通运输工程区公路已连XX县城、XX县等地,对外交通便利,本 工程外来材料运输可通过上述公路运至工地。场内交通运输 场内施工道路可利用原有乡村公路,部分地段需加以整、扩修及路面养护,可满足施工场内运输的要求。六、工程管理管理机构和人员编制管理机构本工程是 XX 县 XX 乡 XX 村的堤防工程,建设过程中 由 XX 县水务水电局负责筹建专门的工程管理机构,实行统 一管理、统一指挥,工程建成后移交 XX 县水务水电局组织

9、 管理。人员编制 本工程项目人员编制由县水务水电局牵头安排,总的原 则是委托县水务水电局组织管理, 抽调 2-3 名专业技术人员, 进行日常工作,以减少工程管理费用。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 为了工程的安全和正常运行,根据当地自然地理条件和 土地利用具体情况,确定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工程管理范围 工程管理范围主要包括河道、堤身、护岸、及护堤地。护堤地根据堤防工程等级,结合当地自然和历史条件,土地 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综合分析确定。护堤地纵向布置与堤防走 向一致,并以堤线两端向外延伸到堤端20m;护堤地横向宽度,应从堤防内外坡脚线开始算起, 5 级堤按 10m 计。工程保护范围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

10、堤防工程保护范围横向宽度在背水侧从护堤地边界线以外算起, 按宽度 50m 划定为工程保护 范围,临水侧的保护范围按国务院颁发的河道管理条例 有关规定执行。工程的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 应根据水法、防洪法、 河道管理条例和甘肃省水利工程设施管理保护条例 及甘肃省水利工程用地划界标准规定,通过行政和法律 程序确权划界,向有关部门申请办理确权发证手续。树立界 标,绘制平面布置图。工程管理办法工程管理单位按 水法、防洪法 和河道管理条例 制定工程管理办法。工程永久占地堤防工程永久占地包括堤防占地、护堤林带占地、淹没 占地等。本工程永久占地主要为堤防占地,多为河滩荒地, 并且还能恢复部分耕地。 因此,本工

11、程不计列永久占地费用。七、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条件XX 县 XX 乡 XX 村河堤施工区位于 XX 县 XX 乡,距 XX 县城 15km ,主体工程为 3.3km 长的防洪堤防工程。 工程 区有简易公路通过,对外运输交通便利。沟道内长年流水, 每年 5 9 月汛期,暴雨后沟道内形成洪水。因此施工及生 活用水只能在 XX 村河床打井抽取,水质满足施工及生活用 水要求。工程区有 10KV 的农电线路通过,施工用电可直接 从该线路上“ T”接。施工区内地形较为平坦,施工场地开阔,可以同时全线 施工。料场选择与开采 根据工程地质报告,本工程拟选块石料场,除在 XX 村 河道集拣外,另选择村上游 1.5k

12、m 处人工开采。该料厂块石 料储量大,可满足工程需要,并且运距短,节约成本。块石 成分主要为:砾岩、变质砂岩、花岗岩、石英岩等,结构致 密,强度高,符合块石料质量技术要求。工程所用 12#、 8#铅丝和其它材料可直接从兰州购买。施工程序 工程施工前,应先平整场地,施工放线,确定清基开挖 线,规划和架设施工用电线路。施工时, 首先结合基础开挖, 地下水渗出后应及时排水, 一边抽水,一边开挖,使清基和砌筑施工不在水下进行。土石方填筑时,必须进行以下程序:堤防高程引测T宽 度控制T堤后夯填分层填筑T洒水碾压T干容重试验T土 堤削坡T成型。块石料在原河道人工就地集拣和料场开采, 5t 自卸汽车 或架子

13、车运输进入施工场地,堤身及基础采用 12#、8#铅丝 编笼干砌块石砌筑。主体工程施工本防洪堤工程主体工程为铅丝石笼人工砌筑,主要是土 方开挖、铅丝石笼砌筑、砂砾石夯填。土方开挖以挖掘机开 挖为主,辅以人工开挖,就近堆放,以备填筑所用。土方回 填采用推土机推运、平整,履带式拖拉机碾压,边角及狭窄 部位辅以人工平整和蛙式打夯机夯实。施工技术要求为保证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及确保工程质量,应组织有 资质、有信誉的施工单位施工。施工时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 纸的堤顶高程及基底高程放线和浇筑。严格控制堤身夯填质 量,机械碾压各层铺土厚度不大于30cm,推土机推平后,碾压机开始碾压,然后由检测人员现场检测干容重合

14、密实 度,对不合格的部位重新碾压, 直到最终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碾压时按进退错距压实,相邻两段交接带碾压搭接长度,顺 碾方向不小于 0.3m,垂直碾压方向搭接长度不小于 1.5m, 碾压遍数有试验而定。堤身夯填干容重要求大于 2.0t/m3。对防洪堤铅丝石笼所采用块石,应做抗压强度试验,并 提供试验报告的数据,其结果达到标准及规范要求。工程采 用的 12#、 8#铅丝必须为正规生产厂家产品,单位重量和质 量均符合国标规定,并附以产品合格证、强度等级等数据。总之,施工应严格按照堤防工程施工规范 SL260-98 的要求进行。临时工程施工临时工程包括临时道路, 堆料场和临时库房、 民工工棚、 临时

15、照明线路等,乡村公路顺河流方向,分布在工程区的右 岸。料场、库房、民工工棚、管理人员简易办公室等也设在 右岸,管理房屋120 m2,库房面积100 m2,民工工棚250 m2o施工总体布置及进度施工总体布置为确保工程按计划和施工进度同步进行,本项工程应成 立由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总指挥,水务水电局负责人任 副指挥, 政府、水利等部门抽调成员组成的工程建设指挥部。整个工程施工总体布置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安全 经济、便于质量监控的原则进行。为加快工程施工进度,在 统一指挥,统一标准,统一监理,统一验收的前提下,采用 施工招标施工的方法。施工分期施工总进度应包含工程筹建筑期、施工准备期、主体工

16、 程施工和工程完工期四个阶段,其中起控制作用的进度期为 施工准备期和主体工程施工期。( 1) 工程筹建期 工程筹建期由业主在开工前负责工程筹建,工程筹建期 主要应确定工程管理模式和建设资金的筹措,筹建初期拟一 个月。( 2) 施工准备期 施工准备期主要是进行主体工程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应 完成以下内容:1、施工临时占地协调;2、工程监理进场;3、对工程场地内外交通、用水、用电的进一步落实;4、对主体工程招标、确定施工单位;5、施工单位进场;6、兴建施工期办公及临建工程、辅助设施和仓库,架设场内输电线路、照明线路,以及备料工程计划集中2 个月完成上述工程。( 3) 主体工程施工期 主体工程施工期是

17、决定施工总体进度的关键期,该期应 完成施工导流围堰、堤防建筑工程及堤防建筑物的施工。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安排,施工准备期完成后,即开始主体工程施工,工期安排 4 个月,在此期间施工完成各项主体 工程,达到竣工并检查验收。施工中,低温季节用于基础开挖,非低温期用于铅丝石 笼砌筑。( 4) 工程完建期该工程筹建期拟定 1个月,施工准备期计划 1 个月,主 体工程施工期安排 3个月,工程完建期 1 个月,总工期 6个 月。主要技术供应劳动力供应经计算工程所需劳动总工作日 180 个工作日,施工高峰 期劳动力人数为 80 人左右。主要建筑材料供应依据工程规模,按定额、指标,经计算,施工所需主要块石 128

18、70m3, 8#铅丝 15t, 12#铅丝 26.5t。施工占地 堤防工程永久占地包括堤防占地、护堤林带占地、淹没 区占地等。本工程永久占地主要为堤防占地、淹没区占地。八、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对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 本项工程的兴建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以有利影响占主导 地位,不利影响较小。对不利影响采取一定措施后方可完全 减免。该工程建成后,减轻了洪灾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损 失,抑制洪水对耕地的侵蚀,并且减少了河道的侧向渗漏, 对恢复下游植被,保护生态环境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从 环境保护角度出发,新建 XX 县 XX 乡 XX 村堤防工程不仅 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工程兴建对环境的不利影响1、建筑材料

19、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防洪工程主要是堤防建设,其建筑材料以块石为主,在 开挖过程中将破坏原地貌和植被,引起局部水土流失。2、基础开挖对环境的影响 由于新建防洪堤基础开挖深,产生的泥沙量相对较多, 除部分可利用外,其余泥沙直接进入河流,增加河流泥沙含 量。3、生产、生活活动产生的“三废”对环境的影响 在施工期产生的废渣及其施工区、生活区产生的生产废 水及垃圾若不加强管理, “三废”直接进入河道,对水质产 生影响。4、施工噪音对环境的影响 施工期间,建筑材料的运输和施工机械的噪音将会对周 边居民产生一定的影响。工程兴建对环境的主要有利条件1、减轻洪灾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损失,具有较大的 社会效益。2、

20、抑制洪水对耕地的侵蚀,可充分发挥土地的生产能 力,同时由于河堤的阻挡, 减轻岸边农田的潮湿度和盐渍化。3、防洪堤的兴建,为将来各河到的良性发展奠定基础, 因而,从根本上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环境保护措施 及时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影响问题,落实 相应对策,以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 工程建设要求。建立一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相互协调 发展的生态区域。对工程建设和运行过程中提出如下对策:1、 对施工产生的废渣,应统一规划,合理堆放处理。2、加强施工产生的废渣,生活区的生活废水及垃圾管 理。3、施工临时占地及临时建筑物拆迁后要有计划地平整 场地,恢复自然环境,并做

21、好原地貌植被恢复和绿化工作。4、工程使用过程中,禁止向河道中倾倒垃圾,以免影响河流水质及正常行洪要求。九、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原则和依据编制原则 本工程概算按甘水规发( 2002) 608 号文甘肃省小型 水利工程概(估)算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进行编制。定额依据建筑工程采用水利部( 2002) 116 号文件颁发的水利 水电工程概算定额 ,采用概算定额编制, 投资估算扩大 10% 作为估算指标。基础单价人工工资本工程位于 XX 县境内,属标准十一类地区,按甘肃 省小型水利工程概(估)算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计算。工 长 13.43 元/工时,高级工 12.44 元 /工时,中级工 10.4 元/工 时,

22、初级工 5.7 元 /工时,高原调整系数 1.25,机械 1.15。地 区规定的基本工资:定额工资由标准工资、地区津贴、副食 品价格补贴、高原补贴 ,施工津贴 ,夜班津贴 ,地区津贴 ,节假日 加班津贴 ,粮食调价补贴等 9 项组成。主要材料预算价格主要材料:工程主要材料原价按 2011 年第三季度市场家确定。铅丝由兰州运至工地,汽油、柴油等由 XX 县汽车 运至工地,其他材料由当地采购。主要材料预算价格如下:8#铅丝:6600 元/t12#铅丝:7000 元 /t块石:55元/m3汽油:8026元/t柴油:8378元/t当地材料:砂、石、块石依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进行计 算,经调查和询价综合考

23、虑,结果为:块石为 55元/m3。水电风价格施工用水、用电、用风按现场资料计算,其中水价 0.4 元/m3;电价 1.75 元/kw.h,风价 0.14 元/m3。施工机械台班费机械台班按水利部( 2002)116 号颁发的水利水电工 程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计算,加海拔系数。工程投资估算投资估算( 1 )建筑工程: 采用工程量乘以工程单价计算,工程单价中包括直接 费、其他直接费、间接费、计划利润、税金。其有关费率如 下:直接费:基本直接费按施工方法选用相应的定额计 算;其他直接费建筑工程按2.0%计算。间接费:按小(二)型工程计费。其中施工管理费5%,其他间接费 2%。计划利润:按 3% 计算。

24、税金:按 3.22% 计算。(2)临时工程: 按建筑工程的 1%计算。(3)其他费用:按甘水规发( 2002) 608 号文有关规定标准计算。其有 关费率如下:1)建设管理费:按建安工程费1.5%计取。2)工程监理费:按建安工程费1%计取。3)勘测设计费:按建筑安装工程费2%计取。4)工程质量监督检测费:按建安工程费0.1%计取。(4)预备费只计算基本预备费,按第一二部分合计的 5%计算。工程投资本工程总投资 296.49 万元,其中建筑工程 268.32 万元, 其他费用 28.17 万元。资金筹措其中该项目申请国家投资资金 200 万元,地方配套 96.49 万元。工程概算表表 9 1 总

25、概算表表 9 2 建筑工程单价汇总表 表 9 3 材料预算价格汇总表表 9 7 施工机械台班汇总表十、经济评价概况XX 县 XX 乡 XX 村河堤工程保护区内,保护对象有村 庄、耕地、财产和公路。耕地是当地人民赖以发展的经济基础。工程建成后还可 保护耕地 200。评价依据及原则评价依据(1)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 (SL72-94 ); ( 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第三版)评价原则 本项目为社会公益事业项目,其创造的价值远远高于项 目本身创造的财务效益,而这些效益除部分可以定量计算 外,常常表现为难以用货币量化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故 本项目只做国民经济评价。工程投资 本项目国民经

26、济评价固定资产投资采用估算工程静态 总投资为 296.49 万元。年运行费 年运行费包括管理费、维修费等费用。防洪工程根据有 关规定并参照类似工程的综合费率取值情况,确定本项目年 运行费按工程总投资 K。的2.0%提取。Co=KX 2%=296.49X 2%=5.93(万元)10.5效益分析本工程效益按设计洪水频率发生时由该工程减少的损失计算。(1)防洪效益据统计,本工程实施后,可保护对象有1个自然村及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防洪效益包括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为简化计算,采用实际调查年法。根据调查,在1995-2006年历年洪水中,年平均直接洪灾经济损失20万元,年平均间接洪灾经济损失16万

27、元。考虑到防洪效益的随机性,以及修建工 程后洪灾损失增长率随防洪标准的提高而减少的趋势,正常 运行期的年度防洪效益按平均年度损失的20%计,经计算,年防洪效益3.2万元。(2)保护耕地效益工程建成后可保护200亩耕地。保护耕地经济效益计算见表10-1保护耕地经济效益计算表 10-1作物名 称种植比例(%)种植面积(亩)亩产 量(kg/亩)产量(万kg)单价(元/kg)产值(万 元)小麦30503501.751.62.8青稞701503505.253.015.75合计18.55保护耕地的效益分摊系数取0.2,经计算,保护耕地经济效益3.71万元。防洪、抢险、救灾减少的费用根据实际调查,每年发生的

28、防洪、抢险、救灾减少的费 用10-15万元,按平均计算则年可减少为12万元。效益汇总综上分析,项目实施后年平均总效益为18.91万元。10.6国民经济评价固定资产投资K0采用估算工程静态总投资为296.49万元。工程效益分析即使用年限(n)取40年,基准年为施 工期第一年,基准点为年初。年利率取i=6%。(1)费用现值CC=CX (1+i) n-1 + i x (1+i) n=5.93 x 15.064=89.33(万元)效益现值BB=E0X (1+i) n-1 + i x (1+i) n=18.91 x 15.064=284.89(万元)效益费用比RR= ( B-C) + K0=0.66静态

29、投资回收年限 TT=K0 + (Bo Co)=22.84 年 )动态投资回收年限 T动T动=lg(B o C0)- lg(B o Co- K oX i)+ |g (1+i )=3o.16 (年)综合评价 通过以上分析计算可见,对该工程各项经济进行综合评价 , 上述指标说明该工程项目在经济上是合理的。社会效益XX 县 XX 乡 XX 村河堤工程实施后, 可提高防洪能力, 减少洪灾损失。保证两岸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创造 一个安宁、祥和的社会环境;必将极大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生 产积极性,为本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环境生态效益项目实施后, 减少了河道冲刷损失, 有效减轻水土流失。 同时,堤防工程配合植树造林建设也有利于改善周边生态环 境和河道水流条件。结论与建议 遵循自然规律,在完善河道统一规划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防洪范围,进行河道治理,提高抵御洪水的能力,减轻 洪灾是沿河两岸人民的迫切愿望。本堤防工程的兴建,不仅 保护了两岸大面积农田,而且使 XX 村流域的农民安居乐, 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本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意义重大。总之,本项目的实施,具有极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 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所以,对该工程进行实施是十分 可行和必要的。建议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