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中考中考冲刺-(备战2023中考)化学《饱和溶液溶解度》考点解析_第1页
初中化学中考中考冲刺-(备战2023中考)化学《饱和溶液溶解度》考点解析_第2页
初中化学中考中考冲刺-(备战2023中考)化学《饱和溶液溶解度》考点解析_第3页
初中化学中考中考冲刺-(备战2023中考)化学《饱和溶液溶解度》考点解析_第4页
初中化学中考中考冲刺-(备战2023中考)化学《饱和溶液溶解度》考点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考点11 饱和溶液、溶解度一、选择题5(2023年贵州贵阳,5题)关于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溶质 B硝酸铵溶于水的过程中,溶液温度下降C75%的医用酒精中,C2H3OH与H2O的质量比为3:1D在25时,KNO3溶液蒸发5g水,析出ag晶体,再蒸发5g水,又析出bg晶体,则a与b的质量不一定相等【答案】D【解析】在溶液中,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也可以是气体,故A说法正确;硝酸铵溶于水的过程中要吸收热量,所以溶液温度下降,B说法正确;75%的医用酒精,说明100g这样的酒精中,含有纯酒精75g,水100g-75g=25g,75:25=3:1,故C说法正确;在25时

2、,KNO3溶液蒸发5g水,析出ag晶体,再蒸发5g水,又析出bg晶体,这里的温度没有变化,说明a和b都是KNO3在25时溶解在5g水中的质量,a=b,故D说法错误。19(2023年广西桂林,19题)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0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C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乙甲D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答案】C【解析】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所以它们的溶解度相等;当温度小于t1时,甲曲线位于乙曲线的下方,所以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t2时,甲的溶

3、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所以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大于乙;甲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上升,所以升高温度可以将其从饱和溶液转变成不饱和溶液。10. (2023年新疆建设兵团,10题)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将甲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一定有晶体析出D.将t2时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答案】B【解析】A、溶解度是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温度不确定时,甲、乙的溶解度没有可比性,故选项错误;B、某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t2时,

4、甲、乙的溶解度相等,因此二者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选项正确;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后有晶体析出,不饱和溶液降温不一定有晶体析出,故选项错误;D、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t2时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后会变成不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17. (2023年江苏镇江,17题)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制纯碱,其原理是NaCl+NH4HCO3NaHCO3+NH4Cl,再将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得到纯碱。下图是NaCl、NH4Cl、NaHC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HCO3从溶液中分离出,可采用的操作是蒸发结晶BNH4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NaCl

5、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C40时,溶解度大小关系是:NH4ClNaClNaHCO3D20时,100g水中加入 NaCl和 NH4HCO3固体,充分反应后,理论上可析出 NaHCO3晶体【答案】CD【解析】NaHCO3的溶解度较小,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可采用过滤方法,A错;比较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时要在同一温度下进行,B错;由图可以看出,40时,溶解度大小关系是:NH4ClNaClNaHCO3,C正确;根据反应方程式计算, NaCl和 NH4HCO3固体完全反应能生成 NaHCO3,20时NaHCO3的溶解度为,则析出固体的质量,D正确。7. (2023年黑龙江齐齐哈尔,7题)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

6、列说法正确的是A.喝了汽水会打嗝,说明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减小B.图书档案着火用干粉灭火器灭火C.常见的铁合金有生铁和钢,其中钢的含碳量较高D.发现家中燃气泄漏时,要立即关闭燃气阀门并打开门窗通风【答案】D【解析】人喝进汽水后,由于汽水温度升高,里面溶解的气体溶解度减小,A错误;图书档案等着火时要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用干粉灭火器易造成图书档案受腐蚀,B错误;生铁和钢是铁的两种含碳合金,但两者比较,生铁含碳量高于钢,C错误;燃气属于易燃气体,燃气泄漏后与空气混合易发生爆炸,因此要避免出现明火,即应该打开门窗加强通风,而不能接打手机、开排风扇等,D正确。11. (2023年黑龙江大庆,11)图中

7、a、b、c、分别表示KNO3、NaCl、Ca(OH)2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时KNO3和NaCl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 T2时,A点表示KNO3的不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有晶体析出,且变为T1时KNO3的饱和溶液C. T1时,将Ca(OH)2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变为不饱和溶液D湿度高于T1时,KNO3溶解度大于NaCl溶解度温度低T2时KNO3溶解度小于NaCl溶解度【答案】C【解析】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T1时,将Ca(OH)2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会有晶体析出,此时的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10. (2023年福建厦门,10题)图3是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8、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物质a的溶解度大于物质c的溶解度C t2时,60g物质a与100g水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总质量为160gD将t1b、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浪升温至t2,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是b的溶液【答案】D【解析】A物质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B大于t1时,物质a的溶解度大于物质c的溶解度;C t2时,60g物质a与100g水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总质量小于160g。(2023年广东茂名,12题)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甲乙仍是饱和溶液且有晶体析出;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T1时甲和乙

9、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T2,100g甲的饱和溶液里含有溶质甲的质量为50g【答案】AC【解析】A.甲和乙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变小,故降低温度,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都会有固体溶质析出,甲乙仍是饱和溶液,故正确;B.不同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不同,因此比较物质的溶解度一定要说明温度,不然无法比较,故错误;时甲和乙的溶解度都是30g,所以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能形成饱和溶液,故正确;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50g,所以1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50g,故错误。8、(2023年江苏盐城,8题)右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10、是( )A.时,a、b的溶解度都为20gB. t2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的溶液都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析出晶体D. a 、b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l 时,都有晶体析出【答案】D【解析】tl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说明两者的溶解度相等,且根据纵坐标的值确定为20g;t2时a的曲线位于b的上方,所以此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无论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何类型,上升型或下降型,蒸发溶剂均能使其结晶,这是最可靠的方法;b的曲线是下降型的,降低温度会使其变成不饱和溶液,不会有晶体析出。(2023江苏徐州,5题)5.溶解度曲线是物质溶解性的直观体现。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15题A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第15题B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使b物质结晶析出主要采用降温的方法Dt2 时a、b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答案】D【解析】比较物质的溶解度必须指明温度,否则无法比较,在0t2时,ba,温度大于 t2时,ba,所以A错误;从图上清楚地看到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B错误;由于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小,所以b物质结晶采取蒸发的方法,所以C错误;t2 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即100g的水中溶质的质量相等,也就是两种物质饱和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所以B正确。30、(2023年四川眉山,30题)右图是甲乙两

12、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30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5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B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物质的小 C30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0% D在15,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答案】D【解析】该题考查物质的溶解度。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30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5时,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由图可见,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物质的大;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30g,此温度下,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30%;在15,A、B两种甲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所以此时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9(2023年河南,9题)

13、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Bt1时,30 g乙加到100 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Ct2时,各100 g饱和溶液降温至tl析出固体甲多于乙Dt2时,75 g甲的饱和溶液中加100 g水得到20%的溶液【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溶解度曲线知识。分析题给曲线,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A对;t1时,乙的溶解度为30g,故此30g乙加到100 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B对;t2时,各100 g饱和溶液降温至tl析出固体甲多于乙,C对;t2时,75 g甲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再加100 g水得到%的溶液,D错。15(2023年吉林长春,15题

14、)根据右图中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物质是 ;(2)32时,溶解度较小的物质是 ;(3)将KNO3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加水或 。【答案】(1)KNO3;(2)NaCl;(3)升温(或升高温度、加热)【解析】(1)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物质是KNO3;(2)从32向上作垂线,与曲线的交点在上边的,溶解度就大,在下边的溶解度就小;(3)将KNO3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以加入水,或升高温度。14.(2023年江苏常州,14题)T0C时,将一定量的生石灰放入饱和的石灰水中,搅拌,并冷却到原温度,得到的

15、溶液与原溶液相比,下列物理量前后不变化的是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 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 溶解度A. B. C. D. 【答案】D【解析】生石灰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因此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减小,所以会有固体析出,即溶剂和溶质的质量都变小,所以溶液的质量也变小;由于温度又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所以溶解度不变,由于有固体剩余,所以是饱和溶液,因此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不变。19. (2023年湖南湘潭,19题)60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AB。分别取60时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30,析出A、B晶体的质量分别为mg和n g (A、B均不含结晶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时,A、B溶液所含溶质的

16、质量一定为AB时,A、B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为AB,则晶体质量一定为mn时,若溶解度An【答案】C【解析】60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AB,说明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比B小,在温度3060范围内,B的溶解度的差量比A大,相同条件下B析出晶体多。12.(2023海南省,12题) 20时,在三个各盛有100g水的容器中分别加入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各10g,充分溶解后,情况如下表:物质甲乙丙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5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得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B.丙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丙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 D. 20时,甲的溶解度最大【答案】C【解析】

17、根据题意可知,20时得到的溶液甲、乙一定是饱和溶液,溶液丙可能是饱和溶液;此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丙乙甲,20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丙乙甲。10. (2023年安徽,10题)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t1时,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两种物质,再分别加入等量的蒸馏水,充分振荡后,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再将两支试管升温到t2(不考虑溶剂质量变化)。由t1到t2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B装有乙物质的试管中剩余的固体增多C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D两支试管里剩余的固体质量相同【答案】B【解析】甲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溶解

18、的固体增多,所以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乙物质的溶解度降低,析出的固体增加;两支试管里剩余的固体质量不一样多。5(2023年四川达州,5题)下图表示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Y中含有少量X,用海水晒盐的原理提纯YB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YXZCt3时,X、Y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析出晶体较多的是XDt3时,等质量的X、Y分别配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XXZ,B正确;t3的xy饱和溶液的温度分别降至t2时,必须是溶液的质量相等时,析出晶体较多的是X;t33时,等质量的X、Y分别配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由于x

19、的溶解度此时大于y,因此需要的水少,因此所得溶液质量XYZ YX C. YZX =YZ【答案】C【解析】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其中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z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三种物质饱和溶液有t2降温到t1,x和y有晶体析出,z没有晶体析出,z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t1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y大于x,z大于x,于是答案为C。15(2023年江苏南京,15题)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比乙大 Bt1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5 Ct2时,甲、乙的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将等质量甲、乙的两种溶液分别由t3降温至t2,析出甲的质量

20、一定比析出乙的质量大【答案】C【解析】t2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温度低于t2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温度高于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所以A不正确,t1时甲的溶解度为20g,该温度下甲的饱和溶液中甲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为20g(100g+20g)=16,所以B不正确,t2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此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即C正确,虽然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乙大,但降温时析出晶体的质量不仅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有关,与溶液的质量有关,还与降温前是否为饱和溶液有关,题中没有说明降温前两种物质的溶液均属于饱和溶液,所以无法比较,即D不正确。8、(2023年山东德州,题)下列图形能正

21、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20时,向一定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B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铁片投入到足量稀硫酸中C用酒精灯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D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不断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答案】A【解析】A选项中20时,一定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硝酸钾,溶液会由不饱和状态转到饱和状态,溶质质量分数在这个过程中会不断增加,待溶液饱和了,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A正确;B选项中等质量的铁片和鎂片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最终鎂片产生氢气多,且反应速度比铁片反应速度快,故B错误;C选项中因反应过程中固体总质量在不断减少,待反应结束后总质量不变,而此过程中锰元素质量一直不变,所以固体

22、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时是先随着反应的发生不断增加,后不变,故C错误;D选项中因不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一直有效,所以反应过程中一直有氧气生成,氧气的质量应该是随着过氧化氢溶液的不断加入而一直增加,故D错误。(2023年山东菏泽,6题)在化学知识中有许多规律,下列具体物质的性质符合对应规律的是 ( )某些非金属氧化物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例如:二氧化碳和三氧化硫一般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例如:氢氧化钙和氯化钠常温下金属一般为固态;例如:汞和金某些非金属可以将金属从其氧化物中还原出来;例如:氢气和一氧化碳【答案】A【解析】A.二氧化碳能与碱反应生成对应的碳酸盐和水,三氧化

23、硫能与碱反应生成对应的硫酸盐和水,故本选项正确;B.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本选项错误;C.常温下,金属汞为液态,故本选项错误;D.氢气和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能将金属从其氧化物中还原出来,但一氧化碳属于非金属氧化物,故本选项错误。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7(2023年山东济宁,7题)右图为硝酸钾和氯化钠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M、N分别是50时硝酸钾和氯化钠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曲线上的点。分析曲线得到的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A50时,M、N之间任一点表示的溶液一定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B50时,其他条件不变,升温至60,M点向右平移,硝酸钾的溶解度增

24、大 C50时,其他条件不变,降温至40,N点向右平移,氯化钠的溶解度减小 D50时,向两饱和溶液添加溶质,M点不动,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增大【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溶解度曲线等知识。50时,M、N之间任一点表示的溶液是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A错;升温时,硝酸钾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质量均不变,M点向右平移,但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B对;降温时,氯化钠的溶解度稍微降低,析出晶体,N点顺曲线向右移动不是平移,C错;温度不变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均不变,D错。17(2023年山东潍坊,17题)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把a1时甲、乙的饱和溶

25、液升温到t2时仍是饱和溶液 Ba2时,丙的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乙的溶液的质量分数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a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度大小关系:甲丙乙【答案】D【解析】把a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变成了不饱和溶液;a2时,丙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乙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丙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20. (2023年山东枣庄,20题)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时,把50g甲放入50g水中得到甲的饱和溶液,且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乙甲=丙C.将t2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到0,析出甲最多D.将丙的饱

26、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降温的方法【答案】A【解析】t2时,甲的溶解度是50g,即在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50g甲,则50g水中最多溶解25g甲溶液达饱和状态,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4.(2023年四川成都,14题)Ca(OH)2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温度/020406080溶解度/g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0时,Ca(OH)2的溶解度为40时,降低Ca(OH)2饱和溶液温度会析出溶质60时,向100g水中加入(OH)2充分搅拌,固体完全溶解【答案】B【解析】从Ca(OH)2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表可以看出

27、: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选项A错误;20时,Ca(OH)2的溶解度为故选项B正确;由于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40时,降低Ca(OH)2饱和溶液温度Ca(OH)2的溶解度变大,Ca(OH)2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因此不会析出溶质,故选项C错误;60时,Ca(OH)2的溶解度为,因此向100g水中加入(OH)2充分搅拌还有(OH)2不能完全溶解,故选项D错误。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15(2023年四川德阳,15题)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甲的溶液从t2降到t1,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Bt2时,甲、乙的饱和溶

28、液各100 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C当温度高于0而低于t1时,乙的溶解度比甲的溶解度大Dt2时,蒸发溶剂可使乙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变为不饱和溶液【答案】C【解析】A中甲溶液没说是否饱和,降温后不一定析出晶体,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减小,故错误;由于t2时,甲、乙的溶解度不相等,所以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各100 g,其溶质的质量不相等,故错误;当温度高于0而低于t1时,乙的溶解度曲线在甲溶解度曲线的上边,所以乙的溶解度比甲的溶解度大。11(2023年四川广安,20题)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B甲和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t

29、1时,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90g水中,均能完全溶解Dt2时,在100g水中放入60g甲,形成饱和溶液【答案】C【解析】A、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故A正确;B、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甲和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B正确;C、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都为30g,即在t1时,100g水中溶解30g甲、乙刚好达到饱和,所以t1时,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90g水中,还会有一部分固体不溶解,故C错误;D、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50g,即t2时,在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甲物质,所以t2时,在100g水中放入60g甲,形成饱和溶液,故D正确8.(2023年四

30、川广元,8题)下面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现有t2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无固体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原饱和溶液温度由t2降到t1时,所得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B. 将原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t2,析出溶质的质量丙乙甲C. 将原饱和溶液温度由t2降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甲丙D. 将原饱和溶液温度由t2降到t1时,析出甲的质量一定比乙多【答案】C【解析】由于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丙的饱和溶液降温时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即A不正确,t2甲的溶解度最大,丙的溶解度最小,所以该温度下,等质量水中溶解甲的质量最大,丙的质

31、量最小,即将该温度下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甲最多,丙最少,所以B不正确,三种物质中甲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时均析出晶体,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但溶液仍然都是饱和溶液,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丙的饱和溶液降温时,由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由于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所以该温度下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甲的饱和溶液的大,即降温后乙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甲溶液的,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t2时丙的溶解度,所以t2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t1时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即降温后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丙

32、大,所以降温后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最大,丙最小,即C正确,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的质量不仅与溶质溶解度的变化幅度有关,还与饱和溶液的质量有关,所以不知降温前饱和溶液质量大小,无法比较降温过程中析出晶体的质量。t1t228. (2023t1t2A. 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均是30 B. t 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 从t 1至t 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D. t 2时, 分别在100 g水中各溶解30 g甲、乙,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答案】C【解析】由图可以看出,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均为30g,则其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

33、于30%,A错;t 2时,甲和乙的溶解度不同,二者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等,B错;从t 1至t 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都位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上方,则在此温度范围内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C正确;t 2时,乙的溶解度为50g,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则该温度下,分别在100 g水中各溶解30 g甲、乙都可完全溶解形成不饱和溶液,其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错误。14. (2023年山东莱芜,14题)20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各20g,分别加入到四个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情况如下表(温度保持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甲乙丙丁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20A.所得溶

34、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B.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丙溶液C.所得四种溶液的质量关系为:甲=乙=丙=丁时四种物质溶解度的关系为:丁甲乙丙【答案】B【解析】甲、乙、丁三种溶液中都有未溶解的固体,一定是饱和溶液,丙中固体全部溶解,可能是饱和溶液,也能是不饱和溶液,A错误;四种物质的溶液中溶剂相同,丙溶解的最多,所以溶质质量分数最大,B正确;四种物质的溶液中溶剂相同,丙溶解的溶质最多,其次是乙、甲、丁,所以四种溶液的质量关系为:丙乙甲丁,四种物质的溶解度为丙乙甲丁,C、D错误。5.(2023年四川遂宁,5题)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比乙大时50g水中最多能

35、溶解30g甲C. t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将45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时,两溶液均会析出晶体【答案】C【解析】比较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时需在相同温度下进行,A说法错误;由图知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30g,则该温度下50g水中最多能溶解甲物质15g,B错;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则该温度下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正确;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将45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时,只有甲溶液会析出晶体,而乙溶液会变为不饱和溶液,D错。t1 t2 温度/溶解度/gABC11.(2023年四川雅

36、安,11题)右图是t1 t2 温度/溶解度/gABCA.物质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时,物质B的溶解度大于物质A的溶解度时,物质A和物质C的溶解度相等D.将t2时的物质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溶液依然饱和【答案】D【解析】A.从溶解度曲线图中可以看出:物质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本选项正确;B. 从溶解度曲线图中可以看出:t1时,物质B的溶解度大于物质A的溶解度,故本选项正确;C. 从溶解度曲线图中可以看出:t1时,物质A和物质C的溶解度相等,故本选项正确;D.物质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t2时的物质C的溶解度小于t1时的物质C的溶解度,故将将t2时的物质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37、t1时,物质C的溶液应该是不饱和溶液,故本选项错误。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9(2023年四川宜宾,9题)依据右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硫酸钠或氯化铵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均可采取添加溶质或蒸发溶剂的方法 B升高温度,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都增大 C45时,氯化铵饱和溶液与硫酸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60时,将氯化铵和硫酸钠两种饱和溶液分别冷却到40时,硫酸钠溶液中无晶体析出【答案】B【解析】任何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均可采取添加溶质或蒸发溶剂的方法;升高温度,氯化铵和的溶解度一直增大,而氯化铵超过40溶解度就会变小;45时,氯化铵与硫酸钠的溶解度相等,其饱和溶

38、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60时,硫酸钠的饱和溶液冷却到4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会增大,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无晶体析出。19. (2023年云南,19题)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B.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乙大C. 20时,将25g甲加入50g乙中,可形成75g溶液D.将30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0,有晶体析出【答案】C【解析】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40g,将25g甲加入50g水中,只有20g可以溶解,因此可形成70g溶液。19(2023年云南昆明,19题)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0时,甲和乙的

39、溶解度相等B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大C20时,将25g甲加入50g水中,可形成75g溶液D将30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0,有晶体析出【答案】C【解析】A.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知,10时,甲和乙两种的溶解度相等,故正确;B.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大,故正确;C.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知,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40g,所以将25g甲加入50g水中,只有20g可以溶解,可形成70g溶液,故错误;D.因为甲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因此将30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0,有晶体析出,故正确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7. (2023年浙江湖州,18题)图甲

40、是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乙烧杯中盛有t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溶液的质量为100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升高温度,该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C 在t时,恒温蒸发烧杯中的水分有结晶析出 D 在t时该溶液中A物质的质量是a克【答案】D【解析】由图所示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升高温度能使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后有晶体析出;溶解度a的含义是100g水里最多溶解该物质a克,即物质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质量10. (2023年浙江嘉兴,10题)右图所示是a、b、c(不含结晶水)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物质溶解

41、度的大小顺序是abc Bt2时,将a的溶液降温至t1,可能有晶体析出 C. 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D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可将饱和的c物质溶液变成不饱和【答案】B【解析】没有指定温度,无法确定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A错误;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t2时如果是饱和溶液降温就一定有晶体析出,如果是不饱和溶液,则不一定有晶体析出,B正确;t1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错误;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升高温度的方法可以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错误。18.(2023年浙江金华,18题)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4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时,向100g水中加入20g甲,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B.甲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溶液的质量不变C.乙饱和溶液温度降低,有晶体析出,是化学变化D.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用降低甲饱和溶液温度的方法提纯甲【答案】D【解析】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30g,所以向100g水中加入20g甲,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故A错;甲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会析出晶体,溶质减少,溶液质量也减少,故B错;乙饱和溶液温度降低,有晶体析出,是因为溶解度减小,溶解不了了,所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由于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提纯甲的方法

43、是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故D正确。19(2023年浙江宁波,19题)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l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然后升温到50时。现象如图乙;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由这一过程可知( )A图甲中a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比b溶液大B图乙中a、b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C图丙中表示a的溶解度曲线是MD30时a、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答案】C【解析】由于a、b两种固体物质的质量相同,所用水的量也相同,而甲图中a未完全溶解而b完全溶解,所以a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比b溶液小,A错;由图知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

44、甲图中b溶液升温后形成乙图中b溶液时,一定变为不饱和溶液,B错;20时a未全溶而b全溶,说明该温度下a的溶解度小于b的溶解度,即丙图中M为a的溶解度曲线,C正确;30时a、b的溶解度相同,所以a、b两种固体物质全部溶解,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10. (2023年浙江温州,10题)20时,取下表中的四种物质各10克,分别加入到10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有固体剩余的是( )常见物质的溶解度(20)物质名称氯酸钾硝酸钾氯化钠蔗糖溶解度/克A.氯酸钾 B.硝酸钾 C.氯化钠 D.蔗糖【答案】A【解析】四种物质中只有氯酸钾的溶解度小于10g,即20时100g水中只能溶解,所以A制取。甲乙温度/溶解度

45、/gt1甲乙温度/溶解度/gt1t2ABt2时,甲、乙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将甲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一定有晶体析出D将t2时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答案】A【解析】t2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是指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将甲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如果甲是饱和溶液会析出晶体,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析出晶体;将t2时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加溶剂和升高温度的方法。17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至小的顺序是abcBt2时,将50g a物质放入100g 水中充分溶解得到a的饱和溶液(

46、a物质不含结晶水)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答案】C【解析】A项,从图中看,在t2时,a、b、c的溶解度依次减小,正确;B项,t2时,a的溶解度为50g,根据溶解度的定义知,50g溶质溶解在100g 水中,即得饱和溶液,正确;C项,在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依次减小,a、b在降温过程中,溶解度减小,有溶质析出,所以仍为饱和溶液,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与t2时保持不变,c在降温时,溶解度增大,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仍保持不变,所以有abc,错误;D项,由图知,降温过程

47、中,c的溶解度增大,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正确。10(2023年湖北鄂州,10题)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2时将50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100g甲溶液Bt2时配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甲所需要的水最少C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D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最多,丙溶液中无晶体析出【答案】B【解析】A,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50g,所以将50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只能溶解25g,充分搅拌后得到75g甲溶液,故本选项错误;时三种

48、物质溶解度大小是:甲乙丙,所以配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甲所需要的水最少,故本选项正确;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甲乙丙,降温至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且甲乙,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丙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因此三者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故本选项正确;D.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和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且甲、=,或,因此饱和;50时100g水最多能溶解的硝酸钾,而中溶解50g,所以不饱和,中溶解80g也不饱和。所以一定都是不饱和溶液。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氯化钠受温度

49、影响小,所以降温后硝酸钾结晶,氯化钠始终不饱和,不结晶。16. (2023年黑龙江绥化,16题)右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 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2) P点的含义是 。(3)若将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 B.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 C.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D.溶液的质量变大 (4)将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答案】16. (1)丙乙甲丙(或乙、甲、丙)【解析】利用溶解度曲线分析溶解度大小,知道饱和溶液和不饱

50、和溶液之间的相互转化方法和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23.(2023年江苏常州,23题)X、Y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见图.(1)X,Y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变化趋势的共同点是_ (2) 温度越高,x的饱和溶液中X的质A分数_(填“越大”或“越小,); (3)将a1gY的饱和溶液降温结晶,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mg得到溶液a2 g,则a1 、a2、m的关系是_(填序号); a. a1a2+m =a2+m c. a1m(C);将t1的A、B、C三种溶液分别升温,AB浓度都不可能发生变化,C的浓度变小;将t2的A、B、C三种溶液分别降温,AB浓度能发生变化,C的不变。21.(12分) (2023年江苏扬州,21题

51、)化学语育包括文字语官、符号语言、图表语言等。 (1)用文字描述下列化学符号的意义: 2H2O_;5Na+_; 3C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锌和硫酸铜溶液_;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 通电分解水_; 氯化钡溶液与硫酸钠溶液_。 (3)右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钾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c点的意义是_;表示硝酸钾溶解度曲线的是_ (填“a”或“b”,下同); t3时溶解度较大的是_; t1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_。【答案】(1)两个水分子 五个钠离子 三个碳原子 氧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鲜负二价(2)Zn +CuSO4= ZnSO4+Cu 3Fe +2O2Fe3O4 2H

52、2O2H2+O2 Na2SO4+ BaCl2= BaSO4+2NaCl(3)t2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a a b【解析】(1)化学式的前面加上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离子符号的前面加上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元素符号的前面加上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上方。(2)锌和硫酸铜溶液:Zn +CuSO4= ZnSO4+Cu;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 +2O2Fe3O4;通电分解水:2H2O2H2+O2; 氯化钡溶液与硫酸钠溶液:Na2SO4+ BaCl2= BaSO4+2NaCl。(3)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a曲线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大,所以a为硝酸钾;t3时,

53、a的溶解度在b的上方,所以t3时溶解度较大的是a;t1时两种物质的ba,所以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b。12.(2023年广东梅州,12题)(8分)20时,分别向盛有10g水的A、B两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充分溶解后,观察到如图1所示的现象。图2表示的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20时 (填“A”或“B”)试管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2)图2中 (填“M”或“N”)表示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3)要使B试管中剩余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 (答一种方法即可)。(4)将10时M的饱和溶液升温到20(假设水不蒸发),其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4、答案】(1)B (2)N(3)加水或升高温度(4)不变【解析】(1)由图1可知B试管中还有剩余溶质,所以B中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A中可能是饱和溶液;(2)由于在20,A、B两支试管中盛有相同的水,且加入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均为,甲溶解完了,乙还有剩余,说明在20甲的溶解度比乙大,所以N表示乙的溶解度,M表示甲的溶解度;(3)要使B试管中剩余固体继续溶解,可以加入水或升高溶液的温度,使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4)当将10时M的饱和溶液升温到20(假设水不蒸发)时,M由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溶剂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2023年江西抚州,18题)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55、,读图回答交点P的含义是_。T20c时,将30g甲物质放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将t3oc的甲乙丙三种饱和溶液,降温到T20c,仍为饱和溶液的是_,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用一定的方法,将某温度时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方法正确的是()溶剂的质量可能改变 b.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C.溶液的质量可能不变 d.溶质的质量一定变大【答案】(1)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 (3)甲乙;乙、甲、丙Ac【解析】(1)两条溶解度曲线相交,说明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该温度下,甲物质的溶解度为50g,即5

56、0g水中,最多溶解25g甲物质,所以溶质的质量为25g,溶液为75g,二者的比值为%.(3)由于甲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降温后析出晶体,所以为饱和溶液。(4)家的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若增加溶质,则溶质变大,溶质质量分数变大,溶液的质量变大;若蒸发溶剂,溶剂变小,溶质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变大,溶液质量变小;若降温,溶剂不变,溶质不变,溶液质量不变,质量分数不变。14.(2023年内蒙古呼和浩特,14题)(1) 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2)t3时,把20克 a、b、c三种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不断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_(填字母,下同);若将温度降低到t

57、1时,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_。ab acbcac(3)在t2下,将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填字母)。A.溶剂的质量可能变小B.溶液的质量可能变大C.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D.溶质的质量一定不变【答案】(1)t1(1分)(2)C (1分) B(1分)(3)C D(1分)【解析】(1)根据溶解度曲线所提供的信息,曲线上的交点表示在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t3时,把20克 a、b、c三种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不断搅拌,结合此温度下的溶解度可知,a全部溶解,b只能溶解19g,c溶解的小于10g,因此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abc;若将温度降

58、低到t1时,a、b都析出晶体形成此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但此温度下溶解度ba,所以溶质质量分数ba,c升温后溶解度变大和a相等,未溶解的物质继续溶解,因此a、c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3)在t2下,将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采用的方法有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增溶质和减少溶剂会导致溶液质量变化,所以A、B 正确、D错误;而降温时溶液状态改变,但溶质质量分数却不变,C错误。(2023年陕西中考,18题)(4分)下表是硝酸钾和氯化铵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分析表中数据,回答问题。温度/0204060溶解度/gKNO3110NH4Cl上述右图中,甲可表示_的溶解度曲线。60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

59、中,溶质质量分数较小的是_。20时,按图示操作:B中的溶液是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C中溶液的溶质和溶剂质量比为_。【答案】(1)KNO3或硝酸钾;(2)NH4Cl或氯化铵;(3)饱和;2:5。【解析】此题考查溶液和溶解度曲线知识。(1)分析溶解度表和曲线,可知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故其是KNO3或硝酸钾;(2)60时,两种物质中氯化铵的溶解度较小,故此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较小的是NH4Cl或氯化铵;(3)2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故此B中的溶液时饱和溶液,升温到40。氯化铵的溶解度变为,溶质完全溶解,此时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2:5。22、(2023年山东滨州,22题)

60、根据右图中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下列问题。(1)在 C时,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相同;(2)t2C时,100g水中溶解 gA物质恰好达到饱和,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若要把该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应加水 g;(3)将t2C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C(其它条件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 (填字母)。【答案】(1)t1(2)25 20% 125 (3)B【解析】(1)由图可知,在t1C时,A、B的溶解度曲线有一个交点,此时A、B的溶解度相同;(2)通过查溶解度曲线可知t2C时,A的溶解度为25g,故此时100g中最多可溶25g的甲,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