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名词解释1、传统农业: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靠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发展,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的农业。是采用历史上沿袭下来的耕作方法和农业技术的农业。2、现代农业:向农业大量输入机械、化肥、燃料、电力等各种形式的工业辅助能,用现代科技武装,以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生产效率达现代先进水平的农业。3、可持续农业:通过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调整农作制度和技术,以确保获得并持续地满足目前和今后世世代代人们需要的农业,是一种能维护和合理利用土地、水和动植物资源,不会造成环境退化,同时在技术上适当可行、经济上有活力、能够被社会广泛接受的农业。
2、4、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使农业生产力的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实现了这个转化过程的农业就叫做农业现代化的农业。5、农产品需求:经济学中需求是在一定的时期,在一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需求显示了随着价钱升降而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某个体在每段时间内所愿意买的某货物的数量。在某一价格下,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某一货物的总数量称为需求量。在不同价格下,需求量会不同。需求也就是说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若以图像表示,便称为需求曲线。6科斯
3、定理:由罗纳德科斯提出的一种观点(并非真是一条定理),认为在某些条件下,经济的外部性或曰非效率可以通过当事人的谈判而得到纠正。7、农业劳动力转移:农业生产部门的劳动力向非农业生产部门的流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部门劳动力向农村内部和外部的非农产业部门转移,是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不断提高的结果,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共同规律。根据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本身的劳动力与自然资源状况等特点,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途径不可能是单一的。8粮食安全:就是能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买得到又买得起他们所需的基本食品。这个概念包括:、确保生产足够数量的粮食;、最大限度地稳定粮食供
4、应;、确保所有需要粮食的人都能获得粮食。9土地:陆地表层一定范围内全部自然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然综合体。10粗放经营:泛指技术和管理水平不高,生产要素利用效率低,产品粗制滥造,物质和劳动消耗高的生产经营方式。原指农业生产中把一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分散地投在较多的土地上,进行粗耕简作的农业经营方式。11、集约经营: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用新的技术措施,进行精耕细作的农业经营方式。集约经营是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方法来增加产品总量。1、规模经营:根据耕地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物质技术装备条件及政治历史条件的状况,确定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以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
5、农产品商品率的一种农业经营形式。1、人力资本:通过教育、培训、保健、劳动力迁移、就业信息等获得的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的技能、学识、健康状况和水平的总和。14、供给:把生活中必需的物资、财产、资料等给需要的人使用。15、技术创新:改进现有或创造新的产品、生产过程或服务方式的技术活动。重大的技术创新会导致社会经济系统的根本性转变。6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时,生产中的资本要素的生产效率的增加大于劳动的生产效率的增加。结果,由资本替代劳动,在工资率/利率比率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劳动比率上升,由于对每单位劳动来说,现在使用更多的资本,因而这种技术进步成为劳动节约型的,这样,达到原有的产量
6、现在可试用较少单位的劳动和资本,但资本劳动比率上升了。7中性技术进步:中性技术进步()时,劳动和资本的生产效率同比例增加。因而发生中型技术进步后,资本/劳动的相对要素价格(工资率/利率)比率不变。也就是说,由于工资率/利率比率未变,生产过程中不会发生劳动替代资本(或相反)的情况,因而资本/劳动比率保持不变,所发生的只是生产原有的产量现在只需要较少的劳动和较少的资本。18、技术扩散:是一项技术从首次得到商业化应用,经过大力推广、普遍采用阶段,直至最后因落后而被淘汰的过程。19、黄羲宗定律:不分土地好坏都统一征税;农民种粮食却要等生产的产品卖了之后用货币交税,中间受商人的一层剥削;历代税赋改革,每
7、改革一次,税就加重一次,而且一次比一次重。20、制度创新:是指在人们现有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条件下,通过创设新的、更能有效激励人们行为的制度、规范体系来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变革的创新。所有创新活动都有赖于制度创新的积淀和持续激励,通过制度创新得以固化,并以制度化的方式持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这是制度创新的积极意义所在。2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指在一定的时间里和确定的区域内,为全面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发展地区农村经济而进行的综合性生产建设活动的能力。22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D23农业产业结构:是指农村这个特定经济区域内,各个经济部门及其所属各门类、各生产项目
8、的比例关系、结合形式、地位作用和运动规律等。DDDDD2、4合作经济:合作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中,劳动者自愿入股联合,实行民主管理,获得服务和利益的一种合作成员个人所有与合作成员共同所有相结合的经济形式。D25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其实质就是用管理现代工业的办法来组织现代农业的生产和经营DD26农业保护:对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是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一项重大政策措施。DDDDD27基尼系数: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是比例数值,在0和1之间,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DDDDDDDDD2、8恩格尔定律:随判着家庭和个人收入的增加,
9、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将逐渐减小。是衡量一个国家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判29劳动生产率:劳判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劳动成果与其相适应的劳动消耗量的比值。判判判判判判30农业机械化:指判农业从使用手工工具、畜力农具转变为普遍使用机器。判判判判3、1资金时间价值:资判金时间价值是指资金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随着时间推移而产生的增值。判32农业生产函数:是判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判3、3机会成本:一判种资源(如资金或劳力等)用于本项目而放弃用于其他机会时,所可能损失的利益。判判判34“绿箱”判政策:指那些
10、对生产和贸易没有影响或者影响很小的政策,以及不具有给生产者提供价格支持作用的补贴措施。判35黄箱政策:指判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贸易有直接扭曲作用的政策,在国际贸易中需要限制和逐步削减。判判判判判判36农村城市化:判判37劳动生产率:劳判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劳动成果与其相适应的劳动消耗量的比值。判判判判判38农业可持续发展:农判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农业上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业高效、农民增收的农业发展新格局。判判判判39要素贡献:根判据企业价值构成要素来确定经营者的剩余价值分配系数。判判判判判判判4、0公共物品:具判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力量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判二、
11、简答题判1、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判答:大规模机械生产,作物多用来出售判2、农业经历了哪几个的发展阶段?判答:划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判判判原始农业是从新石器时代到铁器工具出现以前的农业,经历了七八千年时间,总体上是自然状态下的农业。判判判传统农业是从铁器工具的使用到工业化以前的农业,经历了二千多年时间,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农业。判判判判判判现代农业是从工业革命以来形成的农业,是逐步走向商品化、市场化的农业。判3、传统农业基本特征?判答:金属农具和木制农具代替了原始的石器农具,铁犁、铁锄、铁耙、耧车、风车、水车、石磨等得到广泛使用;判畜力成为生产的主要动力;DD一整套农业技术措
12、施逐步形成,如选育良种、积肥施肥、兴修水利、防治病虫害、改良土壤、改革农具、利用能源、实行轮作制等。4、现代农业基本特征?现代农业机械体系的形成和广泛应用,石油、电力等商品性能源成为主要动力;具有完备的、高质量的农业基础设施;电子、原子能、激光、遥感技术、人造卫生以及生物工程、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等最新技术亦应用于农业;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一整套科学技术的形成和推广;良好的、高效能的农业生态系统的逐步形成;农业生产的社会化管理程度有很大提高小而全、大而全的自给自足生产被高度社会化、专业化、商品化生产所代替;农产品的生产、生产资料的供应与农产品的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形成农、工、商一体化;现代管
13、理科学和电子计算机等在农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现代农业的大发展,大规模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5、农业现代化的内容?农业现代化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是一个世界性的概念,标志着在世界范围内,农业发展史上最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主要内容是:实现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实现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实现生产管理现代化,提高农业经营管理水平。6、农产品需求影响因素?答:影响某种商品需求的因素,除了其自身的价格以外,还有下述一些主要因素:(一)消费者的收入。(二)消费者的偏好。(三)相关商品的价格。(四)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此外,还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商品的需求,如
14、人口的数量、结构和年龄,政府的消费政策等。7、影响供给的因素?答:在短期内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是生产成本,特别是生产成本中的工资成本.在长期内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是生产能力,即经济潜力的增长.因此,供给管理包括控制工资与物价的收入政策,指数化政策,改善劳动力市场状况的人力政策,以及促进经济增长的增长政策.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价格;生产技术与管理水平;生产成本:要素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替代品与互补品预期价格;政府的税收与补贴政策8、蛛网模型假定条件?答:(1)收敛型蛛网的条件:供给弹性需求弹性,或,供给曲线斜率需求曲线斜率。因为需求弹性大,表明价格变化相对较小,进而由价格引起的供给变化则更小,再进而
15、由供给引起的价格变化则更更小(2)发散型蛛网的条件:供给弹性需求弹性,或,供给曲线斜率需求曲线斜率。(3)稳定型蛛网的条件:供给弹性=需求弹性,或,供给曲线斜率=需求曲线斜率。9、蛛网模型有哪几种?答:三种类型:收敛型蛛网、发散型蛛网、稳定型蛛网I、0土地的自然特点?答: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少;类型复杂多样,耕地比重小;利用情况复杂,生产力地区差异明显;地区分布不均,保护和开发问题突出(1)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量少;(2)类型多样、区域差异显著;(3)难以开发利用和质量不高的土地比例较大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土地是难以开发利用的。此外,还有一部分土地质量较差,利用价值低。II、农业集约经营的客观规律
16、?答:集约农业是农业中的一种经营方式。是把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集中投入较少的土地上,采用集约经营方式进行生产的农业。同粗放农业相对应,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通过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像我国南方地区发展的就是集约型农业)措施来增加农业品产量的农业,称“集约农业”。集约经营的目的,是从单位面积的土地上获得更多的农产品,不断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化,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客观规律。集约农业具体表现为大力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发展灌溉,增施肥料,改造中低产田,采用农业新技术,推广优良品种,实行机械化作业等。集约农业的发展程度主要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
17、发展水平,也受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劳动力数量和素质的影响。12人力资本主要内容?D答:关于人力资本定义问题:指依附人体体力和智力所具有的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价值总和。包括:D一、人力资本是依赖于人们的体力能力和脑力能力,因而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都具有人力资本的依附基础;U二、人们的体力和智力是由于营养、保健、医疗和教育、培训、自学等形成的,需要花费资金,即投资形成的;D三、人力资本是通过人的有效劳动创造的价值体现出来的,失去劳动能力的人或不参加劳动的人,因为不能创造价值,因而也就失去了人力资本;D四、按照市场经济法则,谁投资谁受益,因而人力资本创造的经济效益,应按投资比例分配给个人、
18、国家和工作单位;U五、所有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获得社会给予的平均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至少要等价于他们个人的平均投资成本,才能使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体力和智力)得以维持;D六、人力资本对于个人是从小到大直到老年,从投资、产出直到分配,从获得、增长直到降低、消失的全过程。对于社会人力资本则是食宿、教育、就业、医疗、保健、社会保投资、经济发展等社会经济生活的系统工程。D13农产品需求定理?D答:需求定理反映商品本身价格和商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对于正常商品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曲线与需求量之间存在着反方向的变动关系,即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相反,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
19、加,这就是需求定理。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即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D14农业现代化的衡量指标?D答:一、农业工业化的过程,它要求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装备设施来改造传统农业,并以具有现代素质的人员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技术来经营和管理农业;D二是农业市场化的过程,包括农产品商品化和农业生产要素的商品化;D三是农业可持续发展。D15从需求方面看贫困恶性循环的内容?D答:低收入一低购买力一投资引诱不足一低资本形成一低生产率一低产出一低收入D16大推进理论依据三种“不可分性”内容?D答:一是生产函数的不可分性。D二是需求的不可分性。D三是储蓄供给
20、的不可分性。D17熊彼得创新理论内容?D答:按照熊彼特的观点和分析,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在熊彼特看来,作为资本主义“灵魂”的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创新,引进新组合。所谓经济发展就是指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不断地实现新组合。资本主义就是这种“经济变动的一种形式或方法”,即所谓“不断地从内部革新经济结构”的“一种创造性的破坏过程”。D18配第-D克拉克定理的主要内容?D答:产业结构理论中,“配第克拉克定理克拉克定理”表述为: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次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次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
21、进一步发展,第三次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D19产业结构合理性主要标志?D答:第一,有能力将自然禀赋或历史形成的区域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向现实的效益转化,以求得效益的最大化;第二,使区域经济具有自主发展的能力;第三,促进国民经济效益最大化。D(1)有利于发挥区域优势(2)有利于形成区域产业结构的整体系统(3)有利于保持区域产业结构的先进性D一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二是以市场为导向;三是兼顾生态平衡,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四是兼顾整体与局部、长远与近期利益的统一;五是以科技为先导,以优质为核心,以比较优势为基础,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的归宿。20、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则?答:1、市场
22、导向原则。就是根据市场消费需求调整农业的产业结构。2、整体协调原则。农业产业结构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要从整体上调整和优化。3、比较优势原则。就是在充分发挥地区的资源优势和有利条件下,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4、最佳效益原则。市场经济的发展,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愈来愈明显。21、英国罗虚代尔先锋社合作原则?答:1、自愿入社,公开征集社股。2、一人一票。这是民主管理的集中体现。3、现金交易。4、按市价售货。5、如实介绍商品,不缺斤少两。6、盈余按购买额分配。7、重视对社员的教育8、对政治和宗教守中立。22、国际合作社联盟“合作社原则”?答:一、自愿和开放会员制原则。二、民主管理、会员控制原则
23、。三、会员的经济参与原则。四、自治和独立原则。五、教育、培训、信息原则。六、合作社之间的合作原则。七、关注社区原则。23、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的内容?D答:斯密认为,一国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所花费的成本绝对地低于他国,就称为“绝对优势”。如果这种绝对优势是该国所固有的“自然优势”或已有的“获得优势”,它就应该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发展某种产品的生产,并且出口这种产品,以换回他国在生产上占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这样做对贸易双方都更加有利。斯密的这种国际贸易理论被称作“绝对优势说”,也称“绝对成本论”,又称“地域分工论”。24、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内容?答: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
24、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利得,大大发展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25、WTO的基本原则?答:WTO九大基本原则1、无歧视待遇原则口也称无差别待遇原则。指一缔约方在实施某种限制或禁止措施时,不得对其他缔约方实施歧视性待遇。2、最惠国待遇原则吋旨WTO成员方给予任何第三方的优惠和豁免,将自动地给予各成员方。叩3、国民待遇原则吋旨缔约方之间相互保证给予另一方的自然人、法人和商船在本国境内享有与本国
25、自然人、法人和商船同等的待遇。4、透明度原则吋旨缔约方有效实施的关于影响进出口货物的销售、分配、运输、保险、仓储、检验、展览、加工、混合或使用的法令、条例,与一般援引的司法判决及行政决定,以及一缔约方政府或政府机构与另一缔约方政府或政府机构之间缔结的影响国际贸易政策的现行规定,必须迅速公布。5、贸易自由化原则吋旨通过限制和取消一切妨碍和阻止国际贸易开展与进行的所有障碍,口包括法律、法规、政策和措施等。6、市场准入原则吋旨一国允许外国的货物、劳务与资本参与国内市场的程度。叩7、互惠原则吋旨两国互相给予对方以贸易上的优惠待遇。叩8、对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优惠待遇原则吋旨如果发展中国家在实施WT
26、O协议时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物质准备,可享受一定期限的过渡期优惠待遇。9、公正、平等处理贸易争端原则吋旨在调解争端时,要以成员方之间在地位对等基础上的协议为前提。调解人通常由WTO总干事来担任26、请用弹性原理解释谷贱伤农?答:“谷贱伤农”是经济学的一个经典问题。农民粮食收割后到底能卖多少钱取决于两个因素:产量和粮价,是二者的乘积。但这两个变量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其关联性由一条向下倾斜的对粮食的需求线来决定。也就是说,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另外还要注意的是,粮食需求线缺少弹性,也就是说,需求量对价格的变化不是很敏感。当粮价下跌时,对粮食的需求量会增加,但增加得不是很
27、多。其基本的道理在于,粮食是一种必需品,对粮食的需求最主要的是由对粮食的生理需求所决定的。此外,当今对大部分人来说,粮食方面的花费在全部花费中所占比例已很小了,并且还会越来越小,这也导致人们对粮价的变化反应不敏感。认识到粮食市场的这一特性后,就不难理解下面的现象:当粮食大幅增产后,农民为了卖掉手中的粮食,只能竞相降价。但是由于粮食需求缺少弹性,只有在农民大幅降低粮价后才能将手中的粮食卖出,这就意味着,在粮食丰收时往往粮价要大幅下跌。如果出现粮价下跌的百分比超过粮食增产的百分比,则就出现增产不增收甚至减收的状况,这就是“谷贱伤农”。27、为什么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答:1、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
28、之源,生存之本,况且我国是人口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才有精力发展其他产业,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2、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农业是工业特别是轻工业原料的主要来源;为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是国家建设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是出口物资的重要来源。3、农业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农业发展顺利,增长速度快,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就快;反之,农业生产出现倒退,就会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的损坏。28、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答:“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
29、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
30、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29、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是什么?答:一、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1、改革农村现行的费税制度,切实减轻农民负担。2、增加财政对农业的资金投入。3、调整农业补贴政策。一是改变补贴方式。D4、调整农业金融政策。要改变信贷资金的明显非农化倾向。D二、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1、大力发展中小企业,这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前提2、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取消户口所具有的身份、待遇和等级差别等特殊功能,实现城乡居民一律平等。三、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力资本的质量农村人力资本是指通过教育、培训、健康投资和劳动力迁移流动等形式而凝结在农村劳动力身上的资本量。它体现在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1、上。30猪肉涨价的原因?DD答:1、猪和能繁母猪存栏数锐减导致货源大减2、生猪疫情严重病死率高是猪肉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3、饲养成本增加是导致猪肉价格上涨的另一主要因素4、物价上涨刺激了猪肉价格上涨5、本地生猪外销导致供应减少(1)猪肉价格之所以上涨,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供求关系的失衡。(2)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在大量使用耕地的同时,也使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3)改革开放以来,寺别是最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DGD增长迅速口这样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就大大增加,很多地方甚至还出现民工荒,虽然与其他产业工作相比工资水平不是很高,但是远远高出养猪所带来的利润,并且风险较小。(4)成本的上涨是
32、推动猪肉价格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粮食作物的价格的上涨是就是推动成本上涨的主要原因。(5)养猪工人的工资水平在200年7出现一定程度的上涨。(6)蓝耳病等疫情的出现及蔓延。这不仅导致生猪的死亡率大大上升,也对人们的养猪的信心造成一定的影响。(7)人们对猪肉的价格预期及对养猪所能带来利润的信心不强。三、论述题1、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D答:大规模机械生产,作物多用来出售口22传统农业基本特征D答:金属农具和木制农具代替了原始的石器农具,铁犁、铁锄、铁耙、楼车、风车、水车、石磨等得到广泛使用;DDD畜力成为生产的主要动力;D一整套农业技术措施逐步形成,如选育良种、积肥施肥、兴修水利、防治病虫害、改良土
33、壤、改革农具、利用能源、实行轮作制等。3、猪肉涨价的原因?答:1、猪和能繁母猪存栏数锐减导致货源大减2、生猪疫情严重病死率高是猪肉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3、饲养成本增加是导致猪肉价格上涨的另一主要因素4、物价上涨刺激了猪肉价格上涨5、本地生猪外销导致供应减少(1)猪肉价格之所以上涨,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供求关系的失衡。(2)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在大量使用耕地的同时,也使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3)改革开放以来,寺别是最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DGD增长迅速口这样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就大大增加,很多地方甚至还出现民工荒,虽然与其他产业工作相比工资水平不是很高,但是远远高出养猪所带来的利润并且
34、风险较小。D(4)成本的上涨是推动猪肉价格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粮食作物的价格的上涨是就是推动成本上涨的主要原因。D(5)养猪工人的工资水平在20年出现一定程度的上涨。D(6)蓝耳病等疫情的出现及蔓延。这不仅导致生猪的死亡率大大上升,也对人们的养猪的信心造成一定的影响。D(7)人们对猪肉的价格预期及对养猪所能带来利润的信心不强。D4、为什么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D答:1、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况且我国是人口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才有精力发展其他产业,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社会不稳定何谈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何谈现代化建设。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只有拥有了充足的粮食才能不受制于人,
35、才能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中谋求自己的繁荣和强大。2、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D农业是工业特别是轻工业原料的主要来源;为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是国家建设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是出口物资的重要来源。D3、农业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农业发展顺利,增长速度快,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就快;反之,农业生产出现倒退,就会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的损坏。D我国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只有农业发展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才能可能使更多的人力、物力、才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尤其是转移到第三产业,以
36、推动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所以我们大力发展农业,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不但不会制约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反而会促进它们的进一步发展。将来农业发展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会降低,那只是相对数的降低,绝对数不但不会降低,还会提高。农业对中国的重要性、它的重要地位在任何时候都是不会被淡化的。5、阐述影响农民消费水平的因素?答:一、客观因素从影响农民消费水平的客观因素来看,农民收入的高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商家提供的商品等几方面是制约农民消费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从农民的收入来看,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农民的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2农.村社会保障与医疗卫生事业落后
37、。3农.村生产生活消费的基础设施落后。农村道路建设供给严重不足。商家为农民提供的商品虽然逐渐丰富,但是与城市相比还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二、主观因素从影响农民消费水平的主观因素来看,低层次的消费结构、不健康的消费方式、非理性的消费观念是影响农民消费水平的主要障碍。农民的消费结构层次较低。(1)恩格尔系数明显高于城市居民,消费结构中精神文化消费比重低。(2)住房消费是农村居民在基本消费需求满足后的消费热点,消费结构中住房所占比例最高。(3)消费结构中服务消费比例较低。农民中存在着不健康的消费方式。(1)封建迷信消费。(2)赌博消费。(3)人情消费。农民消费观念的非理性化。(1)过度节俭。(2)
38、炫耀攀比。(3)习惯于先储蓄再消费,反对“超前消费”。(4)重视消费中的物质因素,忽视消费中的精神因素。总之,针对农民消费过程中存在的主客观因素,各级政府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阻碍农民消费水平提高的的问题,把刺激农民消费与拉动内需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农民能消费、会消费。5、土地的基本特点?答:(1)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量少中国国土地面积14亿4亩,耕地面积居世界第4位,林地居第8位,草地居第2位,但人均占有量很低。世界人均耕地0.3公7顷,我国人均仅0.公1顷,人均草地世界平均为0.7公6顷,我国为0.3公5顷。(2)类型多样、区域差异显著我国地跨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且
39、由于地形条件复杂,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等各类地形交错分布,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土地资源类型,区域差异明显,为综合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3)难以开发利用和质量不高的土地比例较大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土地是难以开发利用的。此外,还有一部分土地质量较差,利用价值低。6、农业集约经营的客观规律?答:集约农业是农业中的一种经营方式。是把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集中投入较少的土地上,采用集约经营方式进行生产的农业。同粗放农业相对应,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通过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像我国南方地区发展的就是集约型农业)措施来增加农业品产量的农业,称“集约农业”。
40、集约经营的目的,是从单位面积的土地上获得更多的农产品,不断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化,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客观规律。集约农业具体表现为大力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发展灌溉,增施肥料,改造中低产田,采用农业新技术,推广优良品种,实行机械化作业等。集约农业的发展程度主要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也受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劳动力数量和素质的影响。7、人力资本主要内容?D答:关于人力资本定义问题:指依附人体体力和智力所具有的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价值总和。包括:D一、人力资本是依赖于人们的体力能力和脑力能力,因而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都具有人力资本的依附基础;U二、人们
41、的体力和智力是由于营养、保健、医疗和教育、培训、自学等形成的,需要花费资金,即投资形成的;D三、人力资本是通过人的有效劳动创造的价值体现出来的,失去劳动能力的人或不参加劳动的人,因为不能创造价值,因而也就失去了人力资本;四、按照市场经济法则,谁投资谁受益,因而人力资本创造的经济效益,应按投资比例分配给个人、国家和工作单位;五、所有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获得社会给予的平均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至少要等价于他们个人的平均投资成本,才能使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体力和智力)得以维持;六、人力资本对于个人是从小到大直到老年,从投资、产出直到分配,从获得、增长直到降低、消失的全过程。对于社会人力资本则是食宿、教
42、育、就业、医疗、保健、社会保投资、经济发展等社会经济生活的系统工程。8、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的主要内容?答:“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包括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在供给方面,一国由于经济不发达,人均收入低,低收入意味着人们将要把大部分收入用语消费,很少用于储蓄,从而导致了储蓄水平低,储蓄能力低,低储蓄能力会造成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又会导致生产规模难以扩大,劳动生产绿难以提高,低生产率造成低产出,低产出又造成低收入,形成了一个“低收入低资本形成低收入”恶性循环;在需求方面,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低下意味着低购买力和低消费能力,低购买力导致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又会造成资本形成不足,低资本形成使生产
43、规模难以扩大,生产率低下,低生产率带来低产出和低收入,这样,也形成了一个“低收入低资本形成低收入”恶性循环。9、政府农业调控的目标、领域和手段?答:目标:1、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2、保障农产品供应的安全性(注重总量供给)。3、优化农业结构。4、平抑市场风险。5、促进农业良性循环。6、提高农业对外开放水平。7、农民充分就业。领域:1、农业质量标准和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建设领域。2、农业信息体系建设与服务领域。3、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领域。4、粮食专项储备领域。5、区域性贫困与扶贫开发领域。6、农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领域7、农业政策法制化与法律化领域手段:1、经济手段:价格
44、、信贷、税收等国家通过一定的政策和措施促使市场价格发生变化,来引导和控制国民经济运行的手段。价格杠杆是调节利益关系最直接、最灵敏的手段。税收如农业税、牧业税、农林特产税和耕地占用税。通过对不同的税种和税目规定不同的税率,予以开征、加征、减征与免征等,对不同的农业生产部门和农产品起鼓励和限制作用,从而引导农业投资、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业生产发展。2、法律手段: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的各种经济法;政府颁布的法令、条例和规定;以及某些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制度。主要分为农业立法和农业法律实施等两个方面。、3行政手段:有效及时解决某些全局性的紧急问题;有效及时调控某些重大农业项目。、4农业政策:农业政策
45、是党和国家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及农业发展目标,对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面及环节所制定的各种重大措施和行为准则。10、熊彼得创新理论内容?答:按照熊彼特的观点和分析,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在熊彼特看来,作为资本主义“灵魂”的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创新,引进新组合。所谓经济发展就是指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不断地实现新组合。资本主义就是这种“经济变动的一种形式或方法”,即所谓“不断地从内部革新经济结构”的“一种创造性的破坏过程”。在熊彼特假定存在的一种所谓循环运行的均衡情况下,不存在企业家,没有创新,没有变动和发展,企业总收入等于
46、总支出,生产管理者所得到的只是“管理工资”,因而不产生利润,也不存在资本和利息。只有在他所说的实现了创新的发展的情况下,才存在企业家和资本,才产生利润和利息。这时,企业总收入超过总支出,这种余额或剩余就是企业家利润,是企业家由于实现了新组合而应得的合理报酬。资本的职能是为企业家进行创新提供必要的支付手段,其所得利息便是从企业家利润中偿付的,如同对利润的一种课税。在这个创新理论中,人们只能看到生产技术和企业组织的变化,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剥削关系则完全看不见了。1、1农业家庭经营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的原因?答:农业选择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绝不是偶然的。它既是古老的历史现象,也是广泛的世界现象,是
47、一种客观规律。首先,农业不仅是一个经济再生产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自然再生产的过程。只有使农业生产者同时也成为经营的决策者,才能使决策的层次和环节减到最少。其次,农作物和畜禽的生命活动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自然生长过程,这使农业与工业产生了很大的区别。农业在空间上可以分割,但在时间上不可分割,只有获得了最终成果后,才可能对生产者付出的劳动给予准确的评价。因此,农业生产者必须独立地对整个生产过程负责,这样才能把生产者在整个生产周期中付出的劳动,与他的最终收益直接联系起来。否则就无法对他的劳动进行准确的计量。第三,农业的生产过程也是动植物生长的自然过程,在农业的生产时间中,人们的劳动时间只占其中的一部分,
48、于是有了大量的剩余劳动时间。马克思把农业中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不一致这个规律,称为农业与副业相结合的自然基础。只有农业生产者同时也是经营者,才能自主、有效地安排全部劳动时间,才能使剩余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力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从而扩大就业空间,增加收入。12、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原则?答:目标一是能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改善人们的食物构成。二是能为工业提供大量的原料及初、中级产品,能满足外贸出口的需要,为国家多创外汇,促进城乡经济交流。三是保证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地增长,使其接近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四是能够有效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的战略转移,从
49、根本上改变九亿农民靠土地吃饭的局面。五是有利于节约能源和保持良好的生态平衡。原则第一,根据农村产业发展规律,实行与生产力水平相一致的原则。第二,根据农村资源状况,采取因地制宜、比较优势的原则。第三,根据市场要求,采取市场导向的原则。第四,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采取协调发展的原则。第五,寻求整体发展,采取效益第一、质量第一的原则。第六,根据农民要求,采取尊重农民意愿的原则。第七,寻求经济和社会效益全面协调,采取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第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采取符合的原则。1、3罗虚代尔先锋社合作原则?答:1、自愿入社,公开征集社股。参加罗虚代尔社,完全出于自觉自愿,并有退社的自由。罗虚代尔社成立本身就
50、证明了这一原则。互利是自愿的基础,自愿是办好合作社的根本原则之一。2、一人一票。这是民主管理的集中体现。3、现金交易。社章规定:本社职员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不能以任何借口不用现钱交易。不准赊入货物,也不准赊出货物,如有违反,不仅处以罚款,并认为不称职。4、按市价售货。在这个问题上曾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按购进货物成本稍高一点的价格出售,以支付股息为限度,不再盈利,让社员从购货中得到优惠。合作社经济实力的发展,完全依靠股份的增加。另一种意见是按市价售货,从而获得一定的盈利。盈利的分配,先扣除股息和经营费用,同时留一部分用作公积金和教育基金,其余大部分按社员购买额的比例进行分配。5、如实介绍商品,不
51、缺斤少两。这一原则主要是针对当时商人的投机取巧行为提出的。6、盈余按购买额分配。社员平时凭购货本购货,并由售货员登记,到一定阶段进行一次结算。对盈余作了必要扣留之后,按社员购买社内货物的总额之比例进行分配。、7重视对社员的教育。罗虚代尔社为了提高社员的文化知识和思想修养,在先驱者格林伍德的倡导下,根据合作社的经济力量,逐步创办和发展了文化教育事业。8、对政治和宗教守中立。这是在当时社会条件下不得不采取的立场。表明合作社本身没有任何政治背景和政治目的。14、国际合作社联盟“合作社原则”?答:一、自愿和开放会员制原则。合作社是自愿组织,它们对所有能够利用它们的服务,愿意承担会员责任的人是开放的,没
52、有性别、社会、种族、政治和宗教歧视。二、民主管理、会员控制原则。合作社是由它们的会员控制的民主组织,会员积极参与制定政策和决策。被选举为代表的人对会员负有责任。在初级社,会员有平等的投票权(一人一票制),在其他层次的合作社也按民主方式组织。三、会员的经济参与原则。会员等额缴纳并民主控制合作社的资本。由会员必须认购的股本所得到的补偿,即使是有,通常也有限。会员按下面的目的对赢余进行分配:发展合作社企业,建立公积金,其中至少有部分是不可分的;按会员与合作社的交易比例返还和支持会员同意的其他活动。四、自治和独立原则。合作社是由它们的会员控制的自治、自助组织。如果它们涉及与其他组织包括政府达成协议,或
53、从外部筹集资金,它们这么做的条件是保证由会员民主控制并保持合作社的自治。五、教育、培训、信息原则。合作社为它们的会员、被选举的代表、经理和雇员提供教育和培训,以至他们能为合作社的发展做出有效的贡献。由他们向一般公众,特别是年轻人和舆论领袖,宣传合作社的性质和合作社的好处。六、合作社之间的合作原则。合作社通过与地方、全国、区域和国际机构的协作能够更有效地服务于会员,并加强合作社运动。七、关注社区原则。合作社通过会员同意的政策,为社区的持续发展而工作。15、农业产业化经营基本特征?答:(1产)业一体化;农业产业化是从经营方式上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商品贸易、农产品
54、加工和农业生产的一体化经营。生产(2专)业化。现在实施农业产业化,是要从大农业到小农业,逐步专业化,专业到一个产品(比如板栗)、个要素(比如种子)上来。(3产)品商品化。生产就是为了交换,只有在市场中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然后又在市场上购回自己所需要的商品,这才叫产品商品化,如果生产的一半或大部仅供自己消费,则称不上产品商品化。(4管)理企业化。就是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安排生产经营计划,把农业生产当作农业产业链的第一环节或“车间”来进行科学管理,这样,既能及时组织生产资料的供应和全过程的社会化服务,又有在农产品适时收获后,分类筛选,妥善储存,精心加工,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扩大增值和销售,从
55、而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标。(5服)务社会化。通过一体化组织或各种中介组织,利用有关科技机构,对共同体内各个组成部分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信息、技术、经营、管理等全面的服务,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直接、紧密、有效地结合。16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途径是什么?D答:一、推进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D1、积极应用科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利用科研成果,普及良种推广3、科技致富,走高产优质高效之路。D二、自然资源的丰欠,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基础口三、科学、合理的管理,是农业生产出效率的关键口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全方位推进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就是实现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生产经营。2、加强品牌意识,实施名牌战略,大力发展龙头企业。3加快农业产业经营,积极调整农业内部结构4、制定优惠政策。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生产,提高生产率的瓶颈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通过规模效益来增加农民收入。五、高效的农业生产,还需合理的分工与协作分工与协作,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大途径。六、劳动者的素质与熟练程度不管是科学技术的农业应用,还是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劳动者的素质与熟练程度是一种直接影响。没有农民素质的提高,就难以实现农业科技水平和农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在现代化,机械化的现代新型农业中。农民文化素质比较低,其劳动的机械熟练程度也就不得高,严重影响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事业单位集体合同生效机制及管理规范
- 二零二五版高端酒店客房装修及配套设施安装合同3篇
- 2025年驾校与学员签订的二零二五年度驾驶培训学员车辆接送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竞业禁止及员工保密合同
- 二零二五年租赁合同(生产设备)5篇
- 二零二五年度手汽车购置税收优惠申请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集装箱运输及物流园区运营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沿街门面房租赁合同(含广告位使用权)
- 二零二五年度甲方因业务转型解除劳动协议合同
- 2025年校园广播设备安装与系统集成及售后服务合同2篇
- 稽核管理培训
- 电梯曳引机生锈处理方案
- 电力电缆故障分析报告
- 中国电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介绍
- 2024年浙江首考高考选考技术试卷试题真题(答案详解)
- 《品牌形象设计》课件
- 仓库管理基础知识培训课件1
- 药品的收货与验收培训课件
- GH-T 1388-2022 脱水大蒜标准规范
- 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第一二册语境记单词清单
- 政府机关保洁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