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202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_第1页
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202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_第2页
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202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_第3页
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202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_第4页
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202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2022年中考一模试题语文(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本试题共五道大题,25道小题。所有题目均在答博卡上作答,在试题上作答无效。其中,选 择题部分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涂写;笔答题部分必须用0. 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相 应位置作答。一、积累与运用(12分)北京冬奥会结束以后,班级组织“我看冬奥”综合性学习活动,以更好地学习运动员的品质, 发扬冬奥会的精神。请你完成下面几项任务。任务一:在“我敬佩的运动员”活动中,一位同学写了下面的感言,请帮助他校对。我敬佩的运动员是徐梦桃。前三届冬奥运,她都与金牌失之 臂,但从未放弃;她遇到了常人难以 想象的伤病,但都顽强克

2、服。2月14日晚,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赛,31岁的徐梦桃终得桂军!她 激动得热泪眶。因热爱而坚持,因梦想而坚定,她用韧、拼搏,完成了自己的梦想,诠释着超越 自我、挑战极限、坚持不懈、永不言弃的体育精神。.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B.桂冠(guan) 诠释(quan)D.B.桂冠(guan) 诠释(quan)D.桂冠(guln) 诠释(quan)B.姣诀盈坚D.交决映艰C.桂冠(guan)诠释(quan).横线处依次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交决盈坚C.姣决映坚任务二:在“精彩瞬间”活动中,一位同学描写了下面的镜头,请帮他推敲词语的运用。.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月8日,北京冬

3、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最后一跳,中国队选手谷爱凌站上出发点,全场观众 屏住呼吸。她是选择更移季的动作保证一枚奖牌,还是挑战极限、冲击金牌?她选择了自己从未在正式比 赛中挑战过的1620!平稳落地后,谷爱凌难以期期内心的激动,她的教练也高兴得手是不惜。比赛结束, 谷爱凌不复会军夺得冠军!A.稳妥B.抑制C.手足无措D.不负众望任务三:在“奥林匹克精神”活动中,一位同学找到了下面的材料,请帮他解决相关问题。在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比赛中,原本领先的法国队苔丝勒德出现失误,中国队谷爱凌给她送去安 慰。当中国队小将苏翊鸣在资格赛第一滑便获得86. 80分的好成绩时,一名身穿澳大利亚队服的工作人员

4、与苏翊鸣击掌欢呼。不仅是运动员和工作人员之间,而且是运动员之间温馨的交流互动,都给激烈紧张的比赛增添了友爱 的气氛,传递出“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信念,也是对“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 言作出的生动诠释。如果说,“更快、更高、更强”展现了运动员挑战自我、突破极限的奋斗精神,那么“更团结”则充 盈着脉脉温情,:心人心脾O北京冬奥会为世界“更团结”作出了卓绝的努力。奥林匹克运动倡导的“更团结”正是当今时代 最需要的。我们相信,在“一起向未来”的愿景下,世界各国人民将实现更加密切的团结。接下来, 中方将为奥林匹克运动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

5、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不论是工作人员和运动员之间,还是运动员之间温馨的交流互动B.不论是运动员之间,还是工作人员和运动员之间温馨的交流互动C.不仅是运动员之间,还是工作人员和运动员之间温馨的交流互动D.不仅是工作人员和运动员之间,还是运动员之间温馨的交流互动5.最后一段句子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A.0B.(DC.D.给上面的材料拟写一个题目(6个字以内),并简要说说拟题的理由。二、古诗文阅读(24分)(-)默写(6分).根据提示,将下列句子补写完整。兼葭萋萋,o (诗经兼葭),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表现饮酒思乡、壮志未酬情感的句子是:, O论语子罕中形容一个人拥

6、有坚定志向重要性的句子是:,。(-)诗歌阅读(6分).对江城子密州出猎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留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千骑卷平冈”写出了战场上部队前进时的迅猛,描绘了一幅壮观的作战场面。“亲射虎,看孙郎”写作者要亲自射杀老虎,去看望孙权,豪迈之情溢于言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表现了作者希望朝廷对自己委以重任,赴边疆抗敌的情感。“西北望,射天狼”形象地描写了作者已被朝廷重用,远赴西北边疆抗击侵略的情形。.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

7、确的一项是()“年少万兜鳌,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赞颂了南宋君主的年少 有为,以及不畏强敌的精神。“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写诗人头发白短而疏,让读者感受到其深深的伤时忧 国、思念家人之情怀。“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苏轼水调歌头)写埋怨月亮在人们不能团聚时圆,含蓄地表达 了作者对离别之人同情。“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兰诗)解答了木兰女扮男装未被 发现的奥秘,赞扬了其智慧。(三)文言文阅读(12分)秦闻公子在赵,日夜出兵车伐魏。公子归救魏,魏王见公子,相与泣,而多上将军印授公子,公子遂 将。魏安釐王三十年,

8、公子使像遍告诸侯。诸侯闻公子将,各遣将将兵救魏。公子率五国之兵破秦军,走 蒙鹫。遂乘胜逐秦军至函谷关,抑秦兵,秦兵不敢出。秦王患冬,乃行金万斤于魏,毁公子吉魏王日:“诸侯甚闻魏公子,不闻魏王。公子亦欲因此时定南 面而王诸侯畏公子之威方欲共立之。”秦装使反间,伪贺公子得立为魏王未也。魏王日闻其毁,不能不信, 后果使人代公子将。公子谢病不朝,后病酒而卒。若岁,魏安釐王亦薨。秦闻公子死,使蒙鹫攻魏,拔二十城,初置东郡。其后秦稍蚕食魏,十八岁而虏魏王,屠大梁。【注】公子,无忌,信陵君。蒙瞥(ao),战国末期秦国名将。大梁,战国时魏国都城。.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日夜出兵卷伐魏东

9、:向东B.公子使便遍告诸侯使:出使C.诸侯佞闻魏公子徒:只,仅仅D.秦藜使反间数:屡次1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而以上将军印授公子策之不以其道B.秦王患之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C.毁公子干魏王日相与步于中庭D.再岁,魏安釐王亦薨俟耳欣悦,则又请焉12.下列各项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公子亦欲因此时定南面而王诸侯/畏公子之威/方欲共立之B.公子亦欲因此时定南面而王/诸侯畏公子之威/方欲共立之C.公子亦欲因此时/定南面而王诸侯/畏公子之威方欲共立之D.公子亦欲因此时定南面而/王诸侯畏公子之威/方欲共立之13.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10、A.秦国一开始日夜不停地进攻魏国,是因为无忌在赵国,认为是进攻的好机会。B.秦王担忧无忌将进一步威胁秦国,使用了万斤黄金到魏国行贿,诽谤无忌。C.魏王听信谗言,除去无忌上将军之职,无忌非常消沉,后因饮酒无度患病死亡。D.秦王虽年少,却有雄才大略,在他十八岁时即俘虏了魏王,攻占魏国都城大梁。.借助文言知识资料卡,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诸侯闻公子将,各遣将将兵救魏。公子率五国之兵破秦军,走蒙鹫。文言知识资料卡走:跑。奔向,趋向。使溃逃。逃跑。三、名著阅读(7分).下列对名著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儒林外史中的匡超人年少时事亲孝顺,勤劳好学,后来在潘三等人的影响下,变成了寡

11、情薄义、虚 伪透顶、狡诈至极的人。B.西游记中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以 他滥杀无辜,所以才将其逐走;后来师徒又重归于好,共赴西 天取经。C.水浒传中宋江一直希望被招安, 因为他有帝王之志,想借招安进入朝廷,除去奸臣,登上帝位, 保民安国,替天行道。D.红星照耀中国中主笔湘江评论、领导着捣毁湖南省议会、组织过“秋收起义”、当过北大图书 馆助理员的是毛泽东。16.请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写出对其产生积极与消极影响的人物姓名各一个,并简要分析所产生的影响。 (1)样子(骆驼祥子)(2)简爱(简爱)四、现代文阅读(27分)(一)(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古代中国人看天过日子,看日头,

12、也看月亮。中国人的天文历法有“阳历”,有“阴历”,还有通行 的“农历”。阳历是地球绕太阳运转的时间规律,阴历是月亮绕地球运转的时间规律,农历是阴阳合历。 阴历一年的十二个月,按大小月计算有三种天数,分别是三百五十三天,三百五十四天和三百五十五天, 比一回归年相差十一天左右。因此要通过“设置闰月”的方式,给予“补充”,这样就形成了 “农历”。 “置闰时间表”是经过缜密计算的,基本原理是“三年一闰,五年两闰,十九年七闰;四百年九十七闰”。 公元前一O四年,是汉武帝太初元年,这一年是中国历法集大成的改革年,颁行新历法,同时开始“置闰”。所谓节气,是古人根据太阳在黄经(黄道)上的位置,将全年划分为二十

13、四个段落,太阳每运行15度 所经历的时日即为一个节气,全年太阳运行360度,共历春分、清明等二十四个节气,每月两个:每个历 时到15天,在这15天里,物候会有明显变化,农事活动也必须随时跟进,不然就会耽误农时。中国古人 两千多年前对二十四节气的认定,与现代高科技手段测定一回归年的确切时间是基本一致的。材料二“花木知时令,鸟鸣报四时。”大自然中,动物的蛰眠、复苏、始鸣、繁殖、迁徙,植物的萌芽、长 叶、开花、结果、凋落,还有冰霜的凝结、消融等都随着时令而动,周而复始,于是它们本身也就成了季 节轮换的标志,被称为“物候”.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以物候确定时间的方法被广泛地运用于渔猎和早期农业生产中。古人

14、将自己长期 对植物、鸟兽、昆虫以及天气现象观察的经脸纳入二十四节气体系,用以补充标记节气的物候征象。每个 节气都有明显的物候标志特征,细分为“三候”,共七十二“候应”。如“立春”三候:初候,“东风解 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鱼自河底上游,抵近冰层)。人与物候的紧密联系,还集中体现在其危机预警功能上。比如“水淋春牛头,农夫百日愁”,意指立 春日举行“鞭春牛”仪式时若是下雨,这年会发生春旱。还有“立夏雷唱歌,早稻害虫多”等等。 材料三中国古代的四个节日,中秋、春节、清明、端午,都是以对天地的尊重为前提的,每个节日各有清晰 的内涵和具体的指向。春节是农历新年,是向太阳致敬。中国

15、古人在对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观测中,把一个回归年的“首日” 锁定在“冬至”这一天,“冬至”是天文学概念中的“元旦”,“冬至大如年,纳履添新岁”。这一天, 阳气(暖气,生长之气)由地心萌发上行,古称“一阳”,“今日交冬至,已报一阳生”。阳气在地下运 行四十五天,到“立春”那天突破地表,万象自此更新。“立春”也称“三阳”,这是“三阳开泰” 一词 的来头。周朝的历法(周历),把“冬至”所在的月定为“岁首正月”,即农历的十一月,就是据此原理。 商朝的历法(殷历),后置一个月,农历十二月是“正月”。秦朝的历法(颛顼历),前置一个月,农 历十月是“正月”。西汉立国后,承袭秦制,一直到汉武帝太初元年的一百年间,

16、均实行颛顼历。汉武帝颁行太初历 后,把农历一月确定为“岁首正月”,正月初一是新年首日。我们读汉书和史记时会注意到一桩 “怪事”,记写皇帝一年之中的“大事记”,是从十月开始写起。这是史官在特别强调,汉代太初元年实 行的这次重大“改朔”17.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农历也就是阴历,是月亮绕地球运转的时间规律;阳历则是地球绕太阳运转的时间规律。B.节气是古人根据太阳在黄经(黄道)上的位置划分的,每个节气里物候会有明显变化。C.古代的中秋、春节、清明、端午都是以对天地的尊重为前提的,其中,春节是向太阳致敬。D.西汉立国至汉武帝太初元年,使用的历法是颛顼历,将农历十月确定为“正月”。

17、.下列对材料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 “每个历时约15天”中的“约”说明每个节气的时间不是正好15天,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B.材料二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引用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每个节气都有明显物候标志特征的特点。 C.从材料二可以看出,物候现象被广泛运用于渔猎和早期农业生产中,还有危机预警的作用,与人们生活 关系密切。D.汉书和史记记写皇帝一年之中 “大事记”从十月开始写起,是史官在强调汉代太初元年”改 朔”的意义。.结合材料三,解释“三阳开泰” 一词的本义。(二)(18 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苔葬之美梁衡苔葬,恐怕是植物中最小、最古老的品种之一。它是与恐龙同时

18、期的物种,全球分布有23000种, 中国有3100种。它没有根,没有花和籽,只有茎与叶,真是简洁到了极点,肉眼看去只是一点绿痕。这么卑微的植 物却在干着一件伟大的事情。它不肯在明媚的阳光下落脚,把这里让给那些更需要热量的家族:不肯在人 多的地方露脸,把这里让给那些更要人喝彩的花朵;它专找阴暗、湿冷、老旧的角落,用自己微小的身躯 为那些被冷落抛弃了的旧物,织成一件细密鲜亮的绿衣,轻轻地裹在它们的身上。让它们不失尊严地屹立, 安详地享受云起日落。它像一个发过大愿的苦行僧,专门引渡苦海中的人。我第一次感觉到苔葬的存在,是在一个原始林子中穿行时。当林子足够大,足够幽深时,最刺激你的并不是那些高大的乔木

19、,而是林中一条条绿色的光带,那 是苔葬包装过的朽木或者挂于树间的古藤。微风拂动,树缝中的阳光照得它扑朔迷离,就像是夜空下的露 天音乐会上,歌迷们手中的荧光棒划破黑暗,伴着歌声。如果赶巧,苔葬裹着了一块有棱有角的石头,那 就算你运气,碰到了一块绿色的宝石。幽暗、孤寂的林子顿然有了生气。于是,我就肃然起敬,这才是真 正地为他人作嫁衣。其实,苔薛之美更在于它对人心灵的抚慰。你看,愈是人迹罕至的地方或门可罗雀的时候,就愈显 出它的存在。它永远在无声地分担着你的寂寞,陪伴着你的孤独,而且总能将寂寞转化为一种恬静,将孤 独转化为一种自信。古诗文中的苔葬,无不是一种静好的风景。最著名的如王维的“返景入深林,

20、复照青 苔上”,如刘禹锡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纵然是隐居的岁月里也能找到一份快乐。而现在的旅 人去寻访古镇、老宅,也会去留意那墙角的苔葬和旧瓦上的绿痕。说是无情却有情,情到深处只几痕。苔葬虽小,却有极强的生命力。前几年,有英国学者在南极1500年的岩心中发现苔薛的踪迹,施以 适当的温度它竟能起死回生。苔薛虽微,却有它特殊的价值。小时候,家乡老屋的瓦缝里长一种薛草,土 话名瓦舍”,专治女人们易犯的鼻AE (鼻子流血),而我在黑龙江原始森林中见到的一种薛草,则专 治男人们最怕的前列腺病。生活在高寒地带的驯鹿无青草可食,不要怕,专有苔葬来养活驯鹿,而驯鹿又 养活了这里的土著。这苔葬就是人类一

21、个忠实的仆人,它平时不上台面,垂手立于墙脚,一旦有事就立马 显身来到面前。我是几乎不写新诗的,为了苔葬,忍不住也要涂抹几行:当枯木已朽,当砖瓦已旧,古道上已经无 人行走,老房子里也再无人厮守。这时有一个精灵,轻轻地走来,它抚摸着过去的时光,给每一件旧物盖 上一层温柔。让万物有平等的尊严,它拥抱每一块冰冷的石头。用绿色填满所有的沟壑,它将寂寞酿成一 壶老酒。让时光无声地轮回,它将死亡转化为生命的永久。嫁衣也是一种职业,他人的美丽,何尝不是你 更美的理由。. “苔群之美”美在哪些方面?通读全文,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下面这句话是从文中提取出来的,放在第几自然段开头最恰当?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苔群

22、的家族这样庞大,个体却十分的渺小。.本文语言极富表现力,请自选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微风拂动,树缝中的阳光照得它扑朔迷离,就像是夜空下的露天音乐会上,歌迷们手中的荧光棒划破黑暗, 伴着歌声。.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含义的理解。它像一个发过大愿的苦行僧,专门引渡苦海中的人。.文章结尾写到“嫁衣也是一种职业,他人的美丽,何尝不是你更美的理由。”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你的阅读启示。五、写作(50分)作文: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作文。.作文。原以为疫情已经走远,生活即将恢复如初,没想到,今年三月,再次居家隔离,线上学习。生活中, 也有一些类似的事,我们会再次经历。当再次经历时

23、,我们会有所不同 请以“再次经历”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君子兰,叶片宽厚丰润,碧绿光亮;花朵鲜艳娇美,馨香怡人:素有君子之风,惹人喜爱。然而,只 有经过昼夜10以上温差的洗礼,她才能顺利孕蕾抽箭,开出赏心悦目的花朵。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可以叙写自己的经历,可以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 议论。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 实的校名与人名。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2分)北京冬奥会结束以后,班级组织“我看冬奥”综合

24、性学习活动,以更好地学习运动员的品质, 发扬冬奥会的精神。请你完成下面几项任务。任务一:在我敬佩的运动员”活动中,一位同学写了下面的感言,请帮助他校对。我敬佩的运动员是徐梦桃。前三届冬奥运,她都与金牌失之 臂,但从未放弃:她遇到了常人难以 想象的伤病,但都顽强克服。2月14日晚,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赛,31岁的徐梦桃终得桂军!她 激动得热泪眶。因热爱而坚持,因梦想而坚定,她用韧、拼搏,完成了自己的梦想,学释着超越 自我、挑战极限、坚持不懈、永不言弃的体育精神。.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桂冠(gun)诠释(quan)B.桂冠(guan)诠释(quan)C 桂冠(guan)诠释(quan

25、)D.桂冠(guSn)诠释(quan).横线处依次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B.姣诀盈坚D.B.姣诀盈坚D.交决映艰C.姣决映坚【12题答案】【答案】1B2. A【解析】【1题详解】考查字音的识记。(1)桂冠:读音是gui gudn,原指用桂叶、月桂叶编制的帽子。后以指某种光荣称号,也用来指竞赛中的 冠军。(2)诠释:读音为quGnshi,指说明,解释。故选Bo【2题详解】考查汉字的识记。(1)失之交臂:形容当面错过。“交”不能写作“姣”。(2)决赛:体育运动等竞赛中决定名次的最后一次或最后一轮比赛。“决”是对决,不能写作“诀”。(3)热泪盈眶:因感情激动而使眼泪充满了眼眶,形容感动至极或非常

26、悲伤。“盈”是充满,不能写作“映”。(4)坚韧:坚固有韧性。“坚”指牢固、坚固,不能写作“艰”。故选A。任务二:在“精彩瞬间”活动中,一位同学描写了下面的镜头,请帮他推敲词语的运用。.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月8日,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最后一跳,中国队选手谷爱凌站上出发点,全场观众 屏住呼吸。她是选择更移率的动作保证一枚奖牌,还是挑战极限、冲击金牌?她选择了自己从未在正式比 赛中挑战过的1620!平稳落地后,谷爱凌难以外咆内心的激动,她的教练也高兴得手足不隼。比赛结束, 谷爱凌不奥余孥夺得冠军!A.稳妥B.抑制C.手足无措D.不负众望【3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

27、A.稳妥:稳当;妥帖。符合语境,使用正确;B.抑制:约束;压制。符合语境,使用正确;C.手足无措:形容举动慌乱或没有办法应付。此处用来形容教练的高兴,用错对象;D.不负众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符合语境,使用正确;故选Cc任务三:在“奥林匹克精神”活动中,一位同学找到了下面的材料,请帮他解决相关问题。在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比赛中,原本领先的法国队苔丝勒德出现失误,中国队谷爱凌给她送去安 慰。当中国队小将苏翊鸣在资格赛第一滑便获得86. 80分的好成绩时,一名身穿澳大利亚队服的工作人员 与苏翊鸣击掌欢呼。不仅是运动员和工作人员之间,而且是运动员之间温馨的交流互动,都给激烈紧张的比赛增添了友爱 的气

28、氛,传递出“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信念,也是对“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 言作出的生动诠释。如果说,“更快、更高、更强”展现了运动员挑战自我、突破极限的奋斗精神,那么“更团结”则充 盈着脉脉温情,沁人心脾。北京冬奥会为世界“更团结”作出了卓绝的努力。奥林匹克运动倡导的“更团结”正是当今时代 最需要的。我们相信,在“一起向未来”的愿景下,世界各国人民将实现更加密切的团结。接下来, 中方将为奥林匹克运动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不论是工作人员和运动员之间,还是运动员之间温馨的交流互动B,不论是运动员之间,还是工作人

29、员和运动员之间温馨的交流互动C.不仅是运动员之间,还是工作人员和运动员之间温馨的交流互动D.不仅是工作人员和运动员之间,还是运动员之间温馨交流互动.最后一段句子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A.B.C.D.给上面的材料拟写一个题目(6个字以内),并简要说说拟题的理由。【46题答案】【答案】4.B5.B.示例:题目:一起向未来(团结向未来/更加团结)理由:整则材料叙议的中心是“更团结”,这个题目有点明中心的作用。【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与修改。划线句”不仅是运动员和工作人员之间,而且是运动员之间温馨的交流互动”的语病是关联词使用不当, “运动员和工作人员之间” “运动员之间温馨的交流互动

30、”与划线句后面的句子“都给激烈紧张的比赛增 添了友爱的气氛”之间应是条件关系,因此应将“不仅而且改为“不论还是”;故选Bo【5题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与排序。首先观察四个句子,可知第句里的“奥林匹克运动倡导的“更团结”正是当今时代最需要的”是一个总 起句,根据逻辑思路由宏观到微观,即由世界到中国可知,第句北京冬奥会为世界更团结作出了 卓绝的努力”应在第句的后面;由第句的“接下来”可知这是对中国冬奥会的继续解说,因此应放在 第句的后面,最后根据第句“我们相信,在一起向未来的愿景下,世界各国人民将实现更加密切 的团结”可知,这是对以上内容做总结并提出希望,因此第句应放在最后面;故选Bo【6题详解

31、】本题考查拟写标题。标题应能概括文章的内容或体现文章的中心,拟写时要注意字数控制在6个以内。例如:团结共赢联系本文第段也是对更快、更高、更强一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作出的生动诠释”,第段“那 么更团结则充盈着脉脉温情,沁人心脾”,以及第段“北京冬奥会为世界更团结作出了卓绝的 努力”可知,本文都在围绕“更团结”进行叙述,因此这个题目点明了文章的中心,突出主题。二、古诗文阅读(24分)(-)默写(6分).根据提示,将下列句子补写完整。兼葭萋萋,。(诗经兼葭),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表现饮酒思乡、壮志未酬情感的句子是:, .论语子罕中形容一个人拥有坚定志向重要性的句子是:,

32、O【7题答案】【答案】 .白露未晞 .征蓬出汉塞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 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晞、蓬、勒。(二)诗歌阅读(6分).对江城子密州出猎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千骑卷平冈”写出了战场上部队前进时的迅猛,

33、描绘了一幅壮观的作战场面。”亲射虎,看孙郎”写作者要亲自射杀老虎,去看望孙权,豪迈之情溢于言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表现了作者希望朝廷对自己委以重任,赴边疆抗敌的情感。“西北望,射天狼”形象地描写了作者已被朝廷重用,远赴西北边疆抗击侵略的情形。【8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A. “写出了战场上部队前进时的迅猛,描绘了一幅壮观的作战场面”错误。词人左手牵黄犬,右 臂驾苍鹰,随从武士个个也是“锦帽貂裘”,打猎装束。千骑奔驰,腾空越野!这是一幅声势浩大的行猎 图,不是作战场面;. “写作者要亲自射杀老虎,去看望孙权,豪迈之情溢于言表”错误。作者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 决心亲自射杀老

34、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作者以少年英主孙权自比,更是显出东坡“狂”劲 和豪兴来,而不是“去看望孙权”;D. “描写了作者已被朝廷重用,远赴西北边疆抗击侵略的情形”错误。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如满月一样, 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结尾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而非已被朝廷重用,远赴西北边 疆抗击侵略”:故选C。.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年少万兜婺,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赞颂了南宋君主的年少有 为,以及不畏强敌的精神。“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写诗人头发白短而疏,让读者感受到其深深的伤时忧国、 思念家人之情怀。“不应有恨,

35、何事长向别时圆? ”(苏轼水调歌头)写埋怨月亮在人们不能团聚时圆,含蓄地表达了 作者对离别之人的同情。“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兰诗)解答了木兰女扮男装未被 发现的奥秘,赞扬了其智慧。【9题答案】【答案】A【解析】【详解】A. “南宋君主”有误,应为:孙权。“坐断东南战未休”意思是“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过头”。三国时代的孙权年纪轻轻就统 率千军万马,雄据东南一隅,奋发自强,战斗不息。这两句是实写史事,热情赞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实是 对苟且偷安、毫无作为的南宋朝廷的鞭挞。故选Ao(三)文言文阅读(12分)秦闻公子在赵,日夜出兵车伐魏。公子归救魏,魏王

36、见公子,相与泣,而岸上将军印授公子,公子遂 将。魏安釐王三十年,公子使像遍告诸侯。诸侯闻公子将,各遣将将兵救魏。公子有五国之兵破秦军,走 蒙鹫。遂乘胜逐秦军至函谷关,抑秦兵,秦兵不敢出。秦王患本,乃行金万斤于魏,毁公子于魏王日:“诸侯甚闻魏公子,不闻魏王。公子亦欲因此时定南 面而王诸侯畏公子之威方欲共立之。”秦装使反间,伪贺公子得立为魏王未也。魏王日闻其毁,不能不信, 后果使人代公子将。公子谢病不朝,后病酒而卒。若岁,魏安釐王亦薨。秦闻公子死,使蒙鹫攻魏,拔二十城,初置东郡。其后秦稍蚕食魏,十八岁而虏魏王,屠大梁。【注】公子,无忌,信陵君。蒙鹫(A。),战国末期秦国名将。大梁,战国时魏国都城。

37、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日夜出兵冬伐魏东:向东B.公子使便遍告诸侯使:出使C诸侯侯闻魏公子徒:只,仅仅D.秦数使反间数:屡次1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而以上将军印授公子策之不以其道B.秦王患之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C.毁公子于魏王日相与步于中庭D.其岁,魏安釐王亦薨俟其欣悦,则又请焉12.下列各项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公子亦欲因此时定南面而王诸侯/畏公子之威/方欲共立之B.公子亦欲因此时定南面而王/诸侯畏公子之威/方欲共立之C.公子亦欲因此时/定南面而王诸侯/畏公子之威方欲共立之D.公子亦欲因此时定南面而/王诸侯畏

38、公子之威/方欲共立之 13.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国一开始日夜不停地进攻魏国,是因为无忌在赵国,认为是进攻的好机会。B.秦王担忧无忌将进一步威胁秦国,使用了万斤黄金到魏国行贿,诽谤无忌。C.魏王听信谗言,除去无忌上将军之职,无忌非常消沉,后因饮酒无度患病死亡。D.秦王虽年少,却有雄才大略,在他十八岁时即俘虏了魏王,攻占魏国都城大梁。14.借助文言知识资料卡,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诸侯闻公子将,各遣将将兵救魏。公子率五国之兵破秦军,走蒙鹫。文言知识资料卡走:跑。奔向,趋向。使溃逃。逃跑。【1014题答案】【答案】1。. B11. C 12. B 13. D14

39、.诸侯们得知公子无忌担任了上将军,各自派遣将领率领军队救援魏国。公子率领五个诸侯国的军队大败 秦军,使秦将蒙鹫溃逃。【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 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 其意思。B.句意是:公子派使臣把自己担任上将军职务一事通报给各个诸侯国。使,使臣;选项“出使”理解有误; 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介词,把/介词,按照;B.代词,他,指公子/动词,去,至IJ;C.都是“在”的意思:D.代词,这/代词,他,指先达;故选C

40、。【12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 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 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B. “公子亦欲因此时定南面而王”后断句,这句话有完整的主谓宾结构,是一个整体;“诸侯畏公子之威” 后断句,这句话有完整的主谓宾结构,也是一个整体;本题再根据句意来辅助句读。句意是:公子也要乘 这个时机决定称王,诸侯们害怕公子的权势声威,正打算共同出面拥立他为王呢。正确的句读应是:公子 亦欲因此时定南面而王/诸侯畏公子之威/方欲共立之。故选Bo【13题

41、详解】本题考查对内容的分析与理解。D.第段“其后秦稍蚕食魏,十八岁而虏魏王,屠大梁”的意思是:从此以后,秦国逐渐地像蚕食桑叶一 样侵占魏国领土,过了十八年便俘虏了魏王,屠杀大梁军民,毁掉了这座都城;文中并没有涉及到秦王年 少有雄才大略的内容,选项理解有误;故选D。【14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1、调、换”, 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 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本题注意结合文言知识资料卡中的词语的意思。闻,听说;将,名词作动词,担任上将军;遣,派遣

42、;将,名词,将领;将,动词,率领;破,打败;走, 结合文言知识资料卡,这里的“走”应选“使溃逃”,“走蒙鹫”意为“使秦将蒙鹫溃逃”。综合重点词 语和文言知识资料卡中“走”的意思分析,这句话应译为:诸侯们得知公子无忌担任了上将军,各自派遣 将领率领军队救援魏国。公子率领五个诸侯国的军队大败秦军,使秦将蒙鹫溃逃。【点睛】参考译文:秦国听说公子留在赵国,就日夜不停地发兵向东进攻魏国。公子回国解救魏国,魏王见到公子,两人 不禁相对落泪,魏王把上将军大印授给公子,公子便正式担任了上将军。魏安釐王三十年,公子派使臣把 自己担任上将军职务一事通报给各个诸侯国。诸侯们得知公子担任了上将军,都各自调兵遣将救援魏

43、国。 诸侯们得知公子无忌担任了上将军,各自派遣将领率领军队救援魏国。公子率领五个诸侯国的军队大败秦 军,使秦将蒙鹫溃逃。于是乘胜追击秦军直到函谷关,把秦军压在函谷关内,使他们不敢再出关。秦王担忧公子将进一步威胁秦国,就使用了万斤黄金到魏行贿,在魏王面前进谗言说:“诸侯们只知 道魏国有个魏公子,不知道还有个魏王。公子也要乘这个时机决定称王,诸侯们害怕公子的权势声威,正 打算共同出面拥立他为王呢。”秦国又多次实行反间,假装祝贺公子问他是否已经立为魏王了。魏王天天 听到这些毁谤公子的话,不能不信以为真,后来果然派人代替公子担任上将军。公子就推托有病不上朝了, 后来因饮酒患病死亡,这一年,魏安釐王也去

44、世了。秦王听到公子已死的消息,就派蒙瞥进攻魏国,攻占了二十座城邑,开始设立东郡。从此以后,秦国 逐渐地像蚕食桑叶一样侵占魏国领土,过了十八年便俘虏了魏王,屠杀大梁军民,毁掉了这座都城。三、名著阅读(7分)15.下列对名著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儒林外史中的匡超人年少时事亲孝顺,勤劳好学,后来在潘三等人的影响下,变成了寡情薄义、虚 伪透顶、狡诈至极的人。B.西游记中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以为他滥杀无辜,所以才将其逐走;后来师徒又重归于好,共赴西 天取经。C.水浒传中宋江一直希望被招安,是因为他有帝王之志,想借招安进入朝廷,除去奸臣,登上帝位, 保民安国,替天行道。D.红星照耀中国中主

45、笔湘江评论、领导着捣毁湖南省议会、组织过“秋收起义”、当过北大图书 馆助理员的是毛泽东。【15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C.水浒传中宋江,他一直希望被招安,说明他功名心重,想为当时的统治者所用,并能说 明他“有帝王之志”,想要“登上帝位”。故选C。.请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写出对其产生积极与消极影响的人物姓名各一个,并简要分析所产生的影响。 (1)样子(骆驼祥子)(2)简爱(简爱)【16题答案】【答案】(1)曹先生是祥子遇到困难时最想投奔和依靠的人。曹先生同情祥子,给予样子的帮助、关心和 信任,让他感受到温暖、安慰和做人的尊严,使样子燃起对生活的希望。小福子是祥子喜欢的人,与样子共同的

46、悲惨命运拉近了他们心与心的距离。虎妞死后,小福子让祥子对新 生活又有了希望。小福子的死,让祥子的美好愿望再次破灭,最终彻底沉沦。(2)里德太太。舅父里德先生在红房子中去世后,简爱过了 10年受尽歧视和虐待的生活。一次,由于反 抗表哥的殴打,简被关进了红房子。肉体上的痛苦和心灵上的屈辱和恐惧,使她大病了一场。谭波尔小姐是简爱人生路上的指明灯。从谭波尔小姐的身上,简爱学到了许多品质和习惯一随和的思想, 有节制的感情。她变得安静,容易满足,安分,守规矩,工作上也兢兢业业。因为落伍德学校有谭波尔小 姐,让简爱觉得像家,后来谭波尔小姐离开了落伍德,她也带走了简爱的那种联想,后来简爱也决定离开 落伍德。【

47、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名著的阅读与识记能力。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之上, 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对内容进行归纳整理。(1)曹先生同情祥子,给予祥子的帮助、关心和信任,让他感受到温暖,同时也感到做人的尊严。曹先生 家里清平安静的环境,对待祥子的亲切平等,让祥子心境平和,觉得生活满足,慢慢攒钱买车的可能性也 大了。但是不久后曹先生被其学生阮明告发,携全家逃到上海避难,临行匆忙没有顾上安排祥子,致使祥 子遇上逮捕曹先生却扑空的孙侦探,被敲诈一空,断送了样子攒钱买车的希望。虎妞是对祥子产生消极影响的人。虎妞缺乏教养,粗俗刁泼,善玩心计,好逸恶劳,但勇于追逐爱情。虎 妞对祥

48、子的欺骗,使祥子心灵和肉体两方面受到摧残,她害了祥子。不合理的社会和剥削家庭造成了她的 不幸,而她介入祥子的生活,又造成了祥子身心崩溃的悲剧结局。虎妞是样子向上进取的阻力和障碍,是 导致样子走向堕落的外在原因之一。(2)简爱的童年是悲惨的,由于父母的过早去世,可怜的简爱从小就被收养在富裕的舅舅家里盖 茨黑德府。不久舅舅里德先生也离开了人世,舅妈里德太太成为了盖茨黑德的主人,在这里拥有了绝对的 话语权。她是一个冷酷、虚伪、自私的人,她把简爱当作佣人一般对待,而对自己的三个孩子却百般溺爱、 娇纵。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简爱的境遇是可想而知的。不仅如此,骄横残暴的表兄约翰里德经常恐吓 和侮辱简爱,而里

49、德太太却总是装聋作哑、视若不见。这是对一个孩子尊严的无情的践踏,给她幼小的心 灵带来深深的阴影,“他一走近,我身子骨上的每块肌肉都会收缩起来”可见约翰里德给简爱带来了多 大的伤害。从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得到,简爱所遭受到的精神和身体的双重虐待。简爱的眼里,谭波尔小姐与其他老师不一样,她像她的母亲,也是她的伴友,谭波尔小姐的语言和行为 给了她鼓励和前进的动力。寒冷的冬天,落伍德学校寒气逼人,从教堂到学校,很远的路程,只吃了凉肉 和凉面包的孩子们,身体就快冻僵了,学生们的队伍垂头丧气走着,只有谭波尔小姐用语言开导她们,一 面以自己做榜样,鼓舞着她们可以精神地前进,谭波尔小姐经常用一句话激励着她们:

50、“你们就如同刚强 的士兵一样。”可以看出谭波尔小姐是一位意志力坚强的好老师,这也是孩子们都很喜欢她的一个因素。 在简爱被罚站凳子过后,谭波尔小姐把简爱叫道屋里,她说:“简,我们看你的依据是你自己的行为, 我的孩子,如果你继续做的好,我们会对你感到满意的。”谭波尔小姐的善解人意让简爱对她敞开心扉, 简爱将自己的童年经历,悲惨而又无奈地告诉了谭波尔小姐,谭波尔小姐相信了她,并且像母亲一样拥 抱了她。四、现代文阅读(27分)(-)(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古代中国人看天过日子,看日头,也看月亮。中国人的天文历法有“阳历”,有“阴历”,还有通行 的“农历阳历是地球绕太阳运转的时间规

51、律,阴历是月亮绕地球运转的时间规律,农历是阴阳合历。 阴历一年的十二个月,按大小月计算有三种天数,分别是三百五十三天,三百五十四天和三百五十五天, 比一回归年相差十一天左右。因此要通过“设置闰月”的方式,给予“补充”,这样就形成了 “农历”。“置闰时间表”是经过缜密计算的,基本原理是“三年一闰,五年两闰,十九年七闰;四百年九十七闰”。 公元前一O四年,是汉武帝太初元年,这一年是中国历法集大成的改革年,颁行新历法,同时开始“置闰”。所谓节气,是古人根据太阳在黄经(黄道)上的位置,将全年划分为二十四个段落,太阳每运行15度 所经历的时日即为一个节气,全年太阳运行360度,共历春分、清明等二十四个节

52、气,每月两个;每个历 时为15天,在这15天里,物候会有明显变化,农事活动也必须随时跟进,不然就会耽误农时。中国古人 两千多年前对二十四节气的认定,与现代高科技手段测定一回归年的确切时间是基本一致的。材料二“花木知时令,鸟鸣报四时。”大自然中,动物的蛰眠、复苏、始鸣、繁殖、迁徙,植物的萌芽、长 叶、开花、结果、凋落,还有冰霜的凝结、消融等都随着时令而动,周而复始,于是它们本身也就成了季 节轮换的标志,被称为“物候”。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以物候确定时间的方法被广泛地运用于渔猎和早期农业生产中。古人将自己长期 对植物、鸟兽、昆虫以及天气现象观察的经脸纳入二十四节气体系,用以补充标记节气的物候征象。每

53、个 节气都有明显的物候标志特征,细分为“三候”,共七十二“候应”。如“立春”三候:初候,“东风解 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鱼自河底上游,抵近冰层)。人与物候的紧密联系,还集中体现在其危机预警功能上。比如“水淋春牛头,农夫百日愁”,意指立 春日举行“鞭春牛”仪式时若是下雨,这年会发生春旱。还有“立夏雷唱歌,早稻害虫多”等等。 材料三中国古代的四个节日,中秋、春节、清明、端午,都是以对天地的尊重为前提的,每个节日各有清晰 的内涵和具体的指向。春节是农历新年,是向太阳致敬。中国古人在对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观测中,把一个回归年的“首日” 锁定在“冬至”这一天,“冬至”是天文学概念中的

54、“元旦”,“冬至大如年,纳履添新岁”。这一天, 阳气(暖气,生长之气)由地心萌发上行,古称一阳”,“今日交冬至,已报一阳生”。阳气在地下运 行四十五天,到“立春”那天突破地表,万象自此更新。“立春”也称“三阳”,这是“三阳开泰” 一词 的来头。周朝的历法(周历),把“冬至”所在的月定为“岁首正月”,即农历的十一月,就是据此原理。 商朝的历法(殷历),后置一个月,农历十二月是“正月”。秦朝的历法(颛顼历),前置一个月,农 历十月是“正月”。西汉立国后,承袭秦制,一直到汉武帝太初元年的一百年间,均实行颛顼历。汉武帝颁行太初历 后,把农历一月确定为“岁首正月”,正月初一是新年首日。我们读汉书和史记时

55、会注意到一桩 “怪事”,记写皇帝一年之中的“大事记”,是从十月开始写起。这是史官在特别强调,汉代太初元年实 行的这次重大“改朔”。.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农历也就是阴历,是月亮绕地球运转的时间规律;阳历则是地球绕太阳运转的时间规律。B.节气是古人根据太阳在黄经(黄道)上的位置划分的,每个节气里物候会有明显变化。C.古代的中秋、春节、清明、端午都是以对天地的尊重为前提的,其中,春节是向太阳致敬。D.西汉立国至汉武帝太初元年,使用的历法是颛顼历,将农历十月确定为“正月”。18.下列对材料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 “每个历时约15天”中的“约”说明每个节气的时间

56、不是正好15天,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B.材料二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引用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每个节气都有明显物候标志特征的特点。C.从材料二可以看出,物候现象被广泛运用于渔猎和早期农业生产中,还有危机预警的作用,与人们生活 关系密切。D.汉书和史记记写皇帝一年之中的“大事记”从十月开始写起,是史官在强调汉代太初元年”改 朔”的意义。19.结合材料三,解释“三阳开泰” 一词的本义。【1719题答案】【答案】17.A18. B19.立春时节,天气开始转暖,各种事物开始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美好气象。【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A.依据材料一首段中的“阳历是地球绕太阳运转的时间规

57、律,阴历是月亮绕地球运转的时间规律,农历是 阴阳合历。”可知,选项A “农历也就是阴历”的说法是错误的。故选Ao【18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的理解。B.画横线的句子“如立春三候:初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鱼 自河底上游,抵近冰层)”运用的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不是“运用了引用的说明方法”。故选Bo【19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依据材料三第二段中的冬至大如年,纳履添新岁。这一天,阳气(暖气,生长之气)由地心萌发上 行,古称一阳,今日交冬至,己报一阳生。阳气在地下运行四十五天,到立春那天突破地表, 万象自此更新。立春也称三阳,这是三阳开泰一词的来头”可知,“三阳开

58、泰” 一词的本义 是指立春时节,冬去春来,天气开始转暖,一切事物都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意对即可。(二)(18 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苔薛之美梁衡苔鲜,恐怕是植物中最小、最古老的品种之一。它是与恐龙同时期的物种,全球分布有23000种, 中国有3100种。它没有根,没有花和籽,只有茎与叶,真是简洁到了极点,肉眼看去只是一点绿痕。这么卑微的植 物却在干着一件伟大的事情。它不肯在明媚的阳光下落脚,把这里让给那些更需要热量的家族;不肯在人 多的地方露脸,把这里让给那些更要人喝彩的花朵;它专找阴暗、湿冷、老旧的角落,用自己微小的身躯 为那些被冷落抛弃了的旧物,织成一件细密鲜亮的绿衣

59、,轻轻地裹在它们的身上。让它们不失尊严地屹立, 安详地享受云起日落。它像一个发过大愿的苦行僧,专门引渡苦海中的人。我第一次感觉到苔葬的存在,是在一个原始林子中穿行时。当林子足够大,足够幽深时,最刺激你的并不是那些高大的乔木,而是林中一条条绿色的光带,那 是苔葬包装过的朽木或者挂于树间的古藤。微风拂动,树缝中的阳光照得它扑朔迷离,就像是夜空下的露 天音乐会上,歌迷们手中的荧光棒划破黑暗,伴着歌声。如果赶巧,苔葬裹着了一块有棱有角的石头,那 就算你运气,碰到了一块绿色的宝石。幽暗、孤寂的林子顿然有了生气。于是,我就肃然起敬,这才是真 正地为他人作嫁衣。其实,苔葬之美更在于它对人心灵的抚慰。你看,愈

60、是人迹罕至的地方或门可罗雀的时候,就愈显 出它的存在。它永远在无声地分担着你的寂寞,陪伴着你的孤独,而且总能将寂寞转化为一种恬静,将孤 独转化为一种自信。古诗文中的苔薛,无不是一种静好的风景。最著名的如王维的“返景入深林,复照青 苔上”,如刘禹锡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纵然是隐居的岁月里也能找到一份快乐。而现在的旅 人去寻访古镇、老宅,也会去留意那墙角的苔葬和旧瓦上的绿痕。说是无情却有情,情到深处只几痕。苔葬虽小,却有极强的生命力。前几年,有英国学者在南极1500年的岩心中发现苔薛的踪迹,施以 适当的温度它竟能起死回生。苔葬虽微,却有它特殊的价值。小时候,家乡老屋的瓦缝里长一种鲜草,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