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工程标准技术交底_第1页
钢筋工程标准技术交底_第2页
钢筋工程标准技术交底_第3页
钢筋工程标准技术交底_第4页
钢筋工程标准技术交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技术交底记录编号:工程名称交底名称钢筋工程技术交底交底时间施工部位一、钢筋施工工艺1、暗柱与剪力墙钢筋施工工艺流程:立筋搭接一自检一报验一绑扎暗柱箍筋f自检及调整垂直度一绑扎梯子筋 及水平筋一立2-4根竖向钢筋一画水平钢筋间距一绑定位水平钢筋一绑其余竖向钢筋-绑扎梯子 筋及水平钢筋。剪力墙采用双排双向钢筋,钢筋绑扎采用对绑形式,应逐点绑扎,绑扎丝扣均朝向墙体内 部。双排钢筋之间的拉筋应同时钩住竖向筋和水平筋并逐点进行绑扎,布置间距按图纸说明。1.3搭接:剪力墙外侧水平筋在角柱以外搭接,搭接长度为1.2Lae且相邻水平筋的搭接长度 要相互错开,错开长度2500mm。内侧水平筋端头要伸至墙端第一排

2、竖筋内侧并向墙内打90度弯 钩,弯钩直段长度为15do墙内竖向分布筋、水平分布筋的搭接,在同一断面内不得超过其一侧 竖向钢筋的50%。L4锚固及搭接长度计算详见16G-101o(1)墙筋与基础连接详见16G-101;(2)剪力墙连梁纵筋伸入墙内长度2Lae,且600mm,连梁第一道箍筋距支座边缘50mm 开始设置。当连梁高度三700mm时,侧面构造纵筋直径应210mm间距应W200mm。(3)顶层墙体钢筋锚固在顶板内,锚固长度2Lae。般性交底内容(4)与框架柱连接处,剪力墙的水平钢筋应锚固到框架柱内,其锚固长度要符合要求。(5)剪力墙层间截面改变时,采用纵筋非直通构造形式,下层墙柱纵筋伸至变

3、截面处向内弯 折,至对面竖向钢筋处截断,上层纵筋垂直锚入下柱内L2Lae。L5竖向钢筋控制:水平筋绑扎前,在楼层高度H+200mm处放置梯子筋,每根竖向钢筋均应 在十字点处绑扎牢固,以防墙筋移位。梯子筋要严格按照墙截面尺寸及钢筋设计要求自制专用。L6横向钢筋控制:按水平钢筋间距焊接定位梯,按墙体长度确定定位梯放置数量,间距不大 于2m、每面墙不少于两道。该定位梯立筋规格比墙体立筋大一个规格。保护层厚度控制:用混凝土垫块控制,间距600,梅花型布置,有定位梯的部位可以不放 置,由顶模钢筋棍代替保护层垫块。在模板上口钉与保护层同厚的多层板条进行外控。墙体竖向第一根钢筋距暗柱外皮不大于50mm,水平

4、第一根钢筋距底板上皮不大于50mm。 当墙体第一根水平筋与暗柱第一个箍筋发生冲突时,可将暗柱第一个箍筋放在距楼地面20-30mm 的部位,暗柱箍筋与墙体水平筋交错放置。剪力墙端柱、小墙肢的箍筋在核心区及加密区间距均为100mm,加密范围按框架柱。墙体、连梁上开洞时按照设计图纸在洞口四周设置加强筋。2、柱钢筋施工工艺流程校正钢筋位置f套箍筋f竖向钢筋连接f划分挡线一绑箍筋f绑保护层一验收按照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竖向钢筋上然后用 直螺纹套筒连接柱子钢筋,在搭接长度内箍筋加密,绑扣要朝向柱子中心。在连接好的柱子竖向 钢筋上,按照图纸要求在主筋对角处用粉笔划箍筋间

5、距线。按已画好的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的 箍筋往上移动,由下往上绑扎。绑箍筋时,柱受力钢筋必须紧靠到箍筋阴角,以保证柱截面尺寸 正确和保护层厚度。箍筋与主筋要垂直。柱箍筋弯钩叠合处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筋上。箍筋与纵 筋交叉点应每点绑扎牢固。箍筋绑扎:(1)箍筋开口部位应相互错开绑扎。(2)第一根箍筋距楼面不大于50 mmo(3)箍筋不得绑在直螺纹接头上;直螺纹接头部位箍筋可适当加密进行调整。柱箍筋加密区:柱上下两端箍筋应加密,地下最底层和首层柱底部加密区长度应取不小于 该层柱净高1/3。其余加密区长度按柱长边尺寸或Hn/6取其最大值。且当Hn/hcW4时箍筋沿柱全 高加密(其中Hn为柱净高,he为

6、柱截面的长边尺寸)。并且柱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均按W5d (d为 搭接钢筋较小直径)及W100的间距加密箍筋。柱筋绑扎前在四周搭设脚手架,使操作人员具有良好的作业条件。3、梁钢筋施工工艺流程:穿主梁下层纵筋一穿主梁上层钢筋一画箍筋间距一摆放箍筋一按箍筋间距绑扎一穿次梁下层 钢筋一穿次梁上层纵筋一按箍筋间距绑扎当梁箍筋为复合箍时,采用大箍套小箍的形式。过梁箍筋应有一根在暗柱内,且距暗柱边不大于50mm,位于梁、柱、墙边第一根箍筋距 梁、柱、墙边不大于50mm,梁、柱、墙内的一根箍筋,距梁、柱、墙外皮不大于50mm。加密区范围要求:从柱边算起L5倍梁高范围内箍筋加密,且加密区长度不小于500;框 架梁

7、为二级抗震,从柱边算起2倍梁高范围内箍筋加密,且加密区长度不小于500。当梁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搭接时,上部接头应设在梁中部三分之一跨度范围内,下部接头应 设在梁支座两侧三分之一跨度范围或直接锚入支座。悬臂梁的上部纵向钢筋不设接头。当梁下部钢筋多于一排时,两排钢筋之间用钢筋垫起,钢筋直径同梁纵向钢筋且大于25, 间距2m 一个。4、板钢筋施工工艺流程:清理模板杂物一在模板上划主筋间距线f放置下层钢筋f下层钢筋绑扎一放置上层钢筋一绑 扎上层钢筋一放置马镜筋及垫块。位于梁、柱、墙边第一根板筋距梁、柱、墙外皮不大于50(S/2)mm。搭接: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下排钢筋宜在支座处搭接,上排钢筋宜在跨中搭接,

8、接头位置 应相互错开,从任一接头中心至L3倍搭接长度的区段范围内,或从任一直螺纹接头中心至长度 为钢筋直径的35倍且不小于500mm的区段范围内。锚固:下排钢筋在支座处的锚固长度应25d,且21/2墙厚或梁宽,且不小于120mm, 当HPB235级钢筋时端部另设弯钩,当HRB400级钢时,端部不加弯钩。上排钢筋在非支座处的 腿长应比板厚小15mm,板负筋在边支座处的锚固长度NLa,当水平段已满足时,此端同另一端 直钩,当不能满足时,应加长垂直段至满足锚固长度,此时当HPB300级钢筋时端部另设弯钩, 当HRB400级钢时,端部不加弯钩。楼板上层钢筋位置控制:制作马凳,马凳放在下层钢筋网片上(马

9、镣间距1m左右),在 下层钢筋下放置好垫块,严格控制上层钢筋位置。保护层厚度控制:采用同标号垫块,垫块尺寸为45X45X15mm,垫块制作完成后应及时 养护,满足强度要求。间距控制:绑扎时按照设计图纸尺寸画线,确定每根钢筋位置,绑扎时拉通线控制每根钢筋顺直。板上洞口应预留,预留洞口部位加强钢筋按照设计图纸施工。二、钢筋连接1、连接方式选择根据结构设计总说明选择具体的连接方式:(1)受力钢筋的连接接头宜设置在构件受力较小的部位,柱、墙、梁、基础的钢筋连接形式、 接头位置及接头面积百分率的要求详见国标图集16G101-1及16G101-3的相关节点。(2)图中特别注明为轴心受拉或小偏心受拉的构件,

10、其纵向受力钢筋不得采用绑扎搭接。框 支柱及框支梁纵向钢筋的连接应采用机械连接。2、直螺纹连接连接工艺流程钢筋就位拧下钢筋丝 头保护帽作标记 二连接要求(1)钢筋规格和套筒的规格必须一致,丝头和套筒的丝扣要完好无损。(2)剥肋滚压直螺纹接头的连接用管钳,连接完成后套筒两端外露丝扣圈数要大致相等。(3)经拧紧后的滚压直螺纹接头必须做出标记,外露丝扣数量不得超过0.5个完整扣。(4)用力矩扳手检查两根钢筋端头是否拧紧到达标准规格规定的拧紧力矩值。3、焊接连接(1)焊接要求为单面焊10d,双面焊5d,焊条满足图纸说明要求。(2)焊接时,引弧应在垫板或形成焊缝的部位进行,不得烧伤主筋。(3)焊接过程中应

11、及时清渣,焊缝外表应光滑,焊缝余高应平缓过渡,弧坑应填满。(4)焊缝的厚度不应小于主筋直径的0.3倍;焊缝宽度不应小于主筋直径的0.8倍。4、电渣压力焊连接连接工艺流程连接工艺方法(1)将夹具的下钳口夹牢下钢筋2080mm部位将上钢筋扶直,并夹牢于上钳口内约150mm,保持上下钢筋同心,再安放焊剂盒,用石棉布或棉布塞封焊剂盒下口,同时装满焊剂,用直接引 弧法焊接,(注意使用棉布塞封焊剂盒时应多备几条交替使用以免引燃棉布)(2)焊接过程为先将上钢筋与下钢筋接触,接通焊接电源后,立即将上钢筋提开24mm, 引燃电弧,然后继续缓缓上提钢筋57mm,使电弧稳定燃烧,之后随着钢筋的熔化而渐渐下送, 并转

12、入电渣过程,待钢筋熔化到一定程度后,在切断焊接电源的同时,迅速进行顶压,持续数秒 钟,方可松开操作杆,以免接头偏斜或接合不良。钢筋的上提和下送均应适当,防止断路或短路。(3)焊接接头应焊包均匀,突出局部至少高出钢筋外表4mm,不得有裂纹或夹渣,钢筋表 面无明显烧伤,接头处钢筋轴线偏移不得超过01倍钢筋直径同时不得大于2mm。接头处弯折不 得大于4。即接头至1m处的偏移不得大于7cm,外观检查不合格的接头应切除重焊。(4)电渣压力焊雨天不宜进行施焊,必须施焊时,应采取有效的遮蔽措施。焊后未冷却的接 头,应防止碰到雨水,风大时要有挡风措施。三、钢筋加工工艺1、钢筋的调直钢筋调直口寸,I级钢筋冷拉率

13、不宜大于4%,钢筋调直后应平直、无局部弯曲。2、钢筋下料(1)下料原那么:同规格钢筋根据不同长度,长短搭配,统筹配料;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减 少短头,减少损耗。(2)钢筋切断时应核对配料单,并进行钢筋试弯,检查料表尺寸与实际成型的尺寸是否相符, 无误后方可大量切断成型。(3)在工作台设置控制下料长度的限位挡板,精确控制钢筋的下料长度。(4)钢筋切断时,钢筋和切断机刀口要成垂线,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平安。在切断过 程中,如发现钢筋有劈裂、缩头或严重的弯头,必须切除。3、钢筋弯曲成型钢筋弯曲前,对形状复杂的钢筋(如弯起钢筋),根据钢筋料牌上标明的尺寸,用石笔在 钢筋上标示出各弯曲点位置,同时注

14、意以下三个方面:(1)根据不同弯曲角度扣除弯曲调整值,其扣法是从相邻两段长度中各扣一半。(2)钢筋端部带半圆弯钩时,该段长度划线应增加0.5 d o(3)弯曲点标注工作宜从钢筋中线开始向两边进行,两边不对称的钢筋,也可以从钢筋的一 端开始划线,但要注意校核各弯曲段的定型尺寸。钢筋在弯曲机上成型时,心轴直径是钢筋直径的2.5倍,成型轴宜加偏心轴套,以便适应 不同直径的钢筋弯曲需要。同时,为使弯弧一侧的钢筋保持平直,挡铁轴宜做成可变挡架或固定 挡架(加角钢调整)。箍筋弯钩要求:135。弯钩的平直段长度为10 d ,且两端弯钩成等号平行,长度误差不得 超过5 mm。4、成品保护(1)绑扎完的钢筋,上

15、铺脚手板做人行通道,防止受力构件配筋位置变化。(2)钢筋绑扎完成后,严禁施工机械的油污等污染钢筋,如果钢筋被油污污染采用适当浓度 的洗涤液进行清洗,并用清水冲洗干净。(3)对于绑扎成型的钢筋,现场设置特制的成品保护标志牌,防止踩踏,并安排专人看守并 负责修理。任何工种禁止在施工时随意割断受力钢筋。四、钢筋工程验收要求1、各类构件绑扎根据16G101图集起步规定(1)柱:在基础部位插筋,箍筋不得少于2套,距离基础顶不得小于100mm,箍筋起步间距为50mmo(2)墙:水平筋起步间距为50mm,竖向钢筋起步为间距的1/2。(3)梁:所以梁类箍筋起步间距都为50mm。(4)板:受力筋起步间距为板筋间

16、距的50mm。(5)独基、条基:受力钢筋起步为(间距的1/2, 75mm)取小值。2、钢筋验收绑扎允许偏差及要求项 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绑扎钢筋网长、宽10尺量检查网眼尺寸20钢尺量连续三档,取偏差 绝时值最大处绑扎钢筋骨架长尺量检查宽、高5尺量检查纵向受力钢筋锚固长度负偏差不大于20尺量检查间距10钢尺量两端、中间各一 点,取偏差绝对值最大处排距5纵向受力钢筋及箍筋保护 层厚度基础10尺量检查其他5尺量检查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20钢尺量连续三档,取偏差 绝忖值最大处钢筋弯起点位置20尺量检查预埋件中心线位置5尺量检查水平高差+3, 0钢尺和塞尺检查一、钢筋工程概况本次钢筋施工区域为j

17、 施工面积:n?。二、钢筋工程具体要求钢筋使用规格级别:口 HPB300 HRB400 IIRB400E其它, 抗震等级为: 级,钢筋保护层要求:墙 (mm)柱 (mm)梁 (mm) 板 (mm)o针对性交底内容结构嵌固部位为:口基础顶口顶板,柱底部1/3范围箍筋需加密;钢筋连接方式为,柱:墙:梁:板:墙柱混凝土标号:,梁板混凝土标号: 1、此区域(构件)锚固长度为2、此区域(构件)锚固长度为3、此区域(构件)搭接长度为4、此区域(构件)搭接长度为此区域是否为基础施工,如不是可不填(mm)(mm);(mm)(mm);基础形式为:口桩承台、口筏板基础、口独立基础;假设为筏板基础时,支撑形式采用:梁后浇带采用:口 100%搭接钢筋构造贯通钢筋构造口是否有附加筋板后浇带采用:口 100%搭接钢筋构造口贯通钢筋构造口是否有附加筋墙后浇带采用:口 100%搭接钢筋构造口贯通钢筋构造口是否有附加筋三、此区域钢筋工程重难点说明其他未尽说明参见图纸要求及国家现行标准规范要求;四、其他要求1、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认真学习平安操作规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