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综合》必杀总结_第1页
《中药综合》必杀总结_第2页
《中药综合》必杀总结_第3页
《中药综合》必杀总结_第4页
《中药综合》必杀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中医基础理论一、病、证、症的区别1、症:又称症状,是病人主观的异常感受比方:头痛,发热,呕吐等都是我们的一种主观上的异常感受。2、病:是对疾病的总概括比方:感冒,这个病名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所有病理状况的总概括。3、证:又称证候,注重疾病在 不同阶段的个性和区别。 比方:感冒,中医的诊断可以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等证候。二、阴阳关系的临床应用1、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指用滋阴的药物,治疗阴虚所致的虚热证,被称为阳病治阴”2、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指用补火助阳的药物,治疗阳虚所致的虚寒证,被称为 阴病治阳三、五脏的生理功能1、心的生理功能:主血脉主要与血液的生成,运行有关;主神志。2、肝的生理功能:

2、主疏泄调畅气机的运动;藏血。3、脾的生理功能:主运化包括运化饮食和运化水液;主统血可以防止血液溢出血管。4、肺的生理功能:主气,司呼吸包括了肺主宣发、肺主肃降;主 调通水道注意于肾主水加以 区分,肺是调通作用,肾是主导作用;朝百脉,主治节注意与心主血脉区分。5、肾的生理功能:主藏精;主水;主纳气肾主纳气的作用可以维持吸气的深度。四、五脏与志、液、体、华、窍的关五脏五腑五官形体情志五色五味脉象肝胆目筋怒青酸弦心小肠舌脉喜赤苦洪脾胃口肉思黄甘缓肺大肠鼻皮悲白辛浮肾膀胱耳骨恐黑咸、iT沉五、五行生克规律的应用治法含义适应症根据五行相生滋水涵木滋补肝肾肝阳上亢肝肾阴虚金水相生滋养肺肾肺肾阴虚规律确定的

3、治法培十生金补脾益肺肺脾气虚益火补土温肾健脾脾肾阳虚治法含义适应症根据五行相克抑木扶土疏肝健脾肝脾不调培土制水健脾利水脾虚水泛规律确定的治法佐金平木滋肺清肝肝火犯肺泻南补北滋肾阴,降心火心肾不交六、气的分类和功能名称含义生成分布生理功能元气生命活动最根本的气肾精化生根于肾推动人体的生长和发育激发和推动脏腑、经络等的生理活动;名称含义生成分布生理功能宗气集聚处被称为膻中或气海肺吸入的清气脾运化的谷气主要分布于胸走息道以行呼吸助肺行呼吸,贯心脉以行气血助心气行血;名称含义生成分布生理功能营气行于脉中富含营养的气血脉之中营养全身,化生血液卫气行于脉外具有防御作用的气水谷精气行于脉外防御外邪,温养脏腑

4、 控制腠理开合和汗液排泄七、气与血之间的关系1、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主要指的是营气气能行血故活血药常配伍行气药,加强其活血的成效气能摄血主要是脾气的作用,脾气主统摄血液2、血为气之母血能养气与之相关的治法:补血生气血能载气与之相关的治法:补气固脱八、十二经脉流注顺序记忆口诀:肥肠未批心尝,光身包饺单干想要吃肥肠但老婆不批准吃,吃不成 心里总想尝一尝,吃不成肥肠自己光身包起了饺子。上述两句话代表了十二经脉的流注顺序,分别是:肥肺经,肠大肠经,未胃经,批脾经心心经尝小肠经; 光膀胱经,身肾经,包心包经,饺三焦经,单胆经干肝 经。九、十二经脉在四肢部位的分布规律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记忆口诀:

5、太倔少人生太倔是少年,我们根据太倔少,就可以记住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2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记忆口诀:噎死他pfY阳死S少他T太任脉的生理功能记忆方法:由任联系到任性,在由任性联想起女人。女人属阴,由此联想任脉为 阴脉之海”女人与后代生育有关,所以任脉可以主持 妊养胞胎。冲脉的生理功能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十二经脉之海”记忆方法:冲与 葱”同音,葱刚好12戈由此记住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冲为 血海”,能促进生殖功能,与月经有关记忆方法:冲与充同音,由充联想到 充血”一词,由血记住冲为血海;另外,生殖过程离不开生殖器官的充血,所以冲脉也与生殖功能有关。带脉的生理功能约束纵行诸经带脉

6、想皮带一样环绕腰一圈,因此可以约束经过这片区域的纵行 经脉。主司妇女带下由带字联想起妇女带下十二、六淫的致病特点风邪的致病特点: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性善行而数变风为百病之长因为风性开泄,能打开皮肤毛孔,带领其他邪气侵犯人体寒邪的致病特点: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主痛阻滞气血运行,不通则痛寒性收引暑邪的致病特点: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性升散,伤津耗气气随津脱暑多挟湿湿邪的致病特点:湿为阴邪,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为 有形之邪,所以易阻碍气机湿性重浊肢体的 困重感是它的典型辩证要点湿性黏滞主要指疾病缠绵难愈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比方,下肢的水肿,阴部的瘙痒燥邪的致病特点:燥性干涩,易伤津液口鼻

7、咽皮肤的肝脏燥易伤肺肺为 娇脏,喜润恶燥火邪的致病特点:火为阳邪,其性炎上火易伤津耗气耗气的原因是气随津脱火易生风动血迫血妄行导致出血火易致肿疡十三、阴阳格拒阴盛格阳:阴寒内盛,逼迫阳气浮越于外,因此会产生 真寒假热”的表现。 阴寒内盛:四肢厥冷、脉微欲绝阳浮于外:身热但欲盖衣被、面颊泛红治法:虽有热象,但本质是阴寒内盛,所以用热性药治疗热因热用丨。2阳盛格阴:邪热内盛,阳气郁闭于内,不能输布于体表四肢,故产生 真热假 寒的症状。真热:身热面红、气粗烦躁等假寒:四肢厥冷身热不恶寒,脉沉但有力治法:虽有寒象,但本质是邪热内盛,所以用寒性药治疗寒因寒用十四、邪正盛衰与疾病归转实中夹虚:以邪实为主,

8、兼见正气虚。比方:外感热病,耗损津液的气阴两伤病证。虚中夹实:以正虚为主,兼夹邪实。比方:脾阳不振,运化无力的水肿病。真实假虚证:本质实证,但现象却是虚的症状,称之为 大实有羸状 比方:邪实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真虚假实证:本质虚证,但现象却是实的症状,称之为 至虚有盛候 比方:脏腑气血不足,运化无力可致大便秘结等病症。十五、气的失调病机气不足:气虚气行时常: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 多项选择题考点记忆口诀:逼志玲脱下,其中逼气闭,志气滞,玲气逆,脱气脱,下气陷,陷即下 第二章中医诊断基础重点知识点一、寸关尺脉分候的脏腑寸脉主上焦心肺;关脉主中焦肝脾;尺脉主下焦肾。其中,左手属阳,所以左

9、寸脉主心心属火,左关脉主肝肝为将军之脏 同理,右手属阴,所以右寸脉主肺肺为娇脏,右关脉主脾脾为阴土二、弦脉的脉象和主病【脉象】端指以长,如按琴弦”【主病】 肝胆病、痛证、痰饮记忆方法:由弦”联想到音乐音乐具有排忧”作用:忧”一般与肝胆病有关忧需要喝酒 痛饮”:痛代表痛证、饮代表痰饮、弦脉的脉象和主病【脉象】往来流利,如盘走珠”【主病】食滞、痰饮、实热记忆口诀:市集谈话凑热闹,其中:市集代表食积、谈代表痰饮、热代表实热、话代表滑脉四、心病辩证证候共有症辩证要点心气虚4 八小耒 八、十_|-U -h- J+气虚证体倦乏力、气短懒言等1.心悸心病共有+怔忡、心胸憋闷心阳虚2气短自汗、活动加重+虚寒证

10、畏寒肢冷、小便清长,面色苍白证候共有症辩证要点心血虚1心悸+血虚证眩晕、面色不华、唇舌色淡心阴虚2.心烦失眠心火偏盛+阴虚证低热盗汗、五心烦热、口干3易惊证候辩证要点心血瘀阻证心悸怔忡、心前区刺闷痛+血瘀证疼痛、面唇指甲青紫、舌有淤斑心火亢盛证心烦失眠+吐衄迫血妄行+舌红绛生疮心开窍于舌+尿赤涩灼痛五、肝病辩证证候辨证要点肝气郁结证情志抑郁病情与情绪变化密切相关+胸胁或少腹胀闷疼痛,善太息肝胆湿热证胁肋胀痛湿阻碍气机运行、黄疸、阴部瘙痒等+湿热证小便短赤、浑浊寒滞肝脉证肝经所循行部位少腹、前阴、巅顶冷痛证候共有症辨证要点肝火上炎证头痛耳鸣+炽热证(发热口渴,面红目赤,吐血衄血)肝阳上亢证+上盛

11、下虚,虚实夹杂肾阴亏虚面赤烦躁(眩晕,两目干涩,头重脚轻,腰膝酸软)证候共有症辨证要点肝阳化风证病机:阴虚阳亢,气血上逆+阴虚证五心烦热,颧红,舌红少津热极生风证眩晕、肢体抽搐病机:炽热炽盛,灼伤肝阴风性主动+炽热证高热、烦渴血虚生风证病机:久病血虚,筋脉失养+血虚证面白爪甲淡白六、脾病辩证证候共有症辨证要点脾失健运具有脾气虚表现:食少腹运化乏力小便不利,肢体浮肿+脾气虚证身倦乏力、气短懒言、面色萎黄脾虚下陷证胀、便溏脘腹重坠,内脏下垂+脾气虚证脾不统血证各种慢性出血+脾气虚证、血虚证脾阳虚证腹中冷痛+虚寒证畏寒肢冷,四肢不温,小便清长证候共有症不同症寒湿困脾证纳呆、腹胀+寒象口不渴、便溏稀薄

12、、小便不利等脾胃湿热证身重、苔腻+热象面目发黄如橘色,发热、尿少而黄有湿邪七、肺病辩证证候辩证要点咳喘无力,自汗肺气虚+气虚气短懒言,神疲乏力等干咳,咳中带血、痰少而黏肺阴虚+阴虚盗汗、五心烦热,颧红,口渴咽干证候辩证要点舌象脉象咳嗽、稀白痰风寒犯肺+风寒表证恶寒重,无汗、鼻流清涕苔薄白浮紧咳嗽、痰少色黄舌红风热犯肺+风热表证发热重、有汗、鼻流浊涕苔薄黄浮数证候辩证要点舌象脉象干咳痰少难咯舌尖红燥热犯肺+干燥证鼻咽口舌干燥苔薄少津脉细数咳喘,痰白量多易咯痰浊阻肺+胸满、呕恶苔白腻脉滑八、肾病辩证证候辩证要点舌象脉象肾阳虚证腰膝冷痛,夜尿多,性功能减退舌淡脉沉迟+阳虚证形寒肢冷,精神不振苔白无力

13、肾阴虚证头晕耳鸣,腰酸酸软,牙齿松动+虚热证五心烦热,盗汗,失眠遗精舌红少苔脉细数肾精不足证小儿生长发育缓慢囟门迟闭、骨骼痿软,智力低下;成人早衰,生育机能低下舌淡脉弱证候常见症状肾气不固证腰膝酸软,小便、精液经带 滑精早泄、尿后余沥+气虚证肾不纳气证久病咳喘,呼多吸少,动则喘甚+气虚证九、胃病辩证证候胃脘痛呕吐饮食兼症胃寒证冷痛呕泛清水食少遇寒则重,得热则缓胃热证灼痛泛酸嘈杂消谷善饥牙龈肿痛,口臭渴喜冷饮证候胃脘痛呕吐饮食兼症胃阴虚证隐痛干呕呃逆饥不欲食虚热证低热口燥咽干食滞胃肠证胀痛呕吐酸腐少食厌食呕泻酸馊腐臭第三章内科辩证论治重点知识点 一、感冒的辩证论治风寒感冒【主症】恶寒重发热轻,无

14、汗,舌苔薄白,脉浮 紧【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方药】荆防败毒散记忆:荆芥和防风是风寒表证的常用药风热感冒【主症】身热重微恶寒,汗出,舌苔薄黄,脉浮 数【治法】辛凉解表,清热宣肺【方药】银翘散记忆:金银花和连翘是风热表证的常用药时行感冒【主症】风热重证,流行性,传染性【治法】清热解毒【方药】清瘟解毒丸记忆:瘟与流行性温病有关体虚感冒【主症】表寒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兼症】气虚证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脉虚【治法】益气解表【方药】参苏饮记忆:人参等补益药能强壮人体正气二、咳嗽的辩证论治风寒犯肺【主症】咳嗽声重,痰稀色白【兼症】风寒表证【治法】疏散风寒,宣肺解表【方药】杏苏散风热犯

15、肺【主症】咳嗽气粗,痰黄黏稠【兼症】风热表证【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清热【方药】桑菊饮桑叶、菊花能宣散风热燥邪伤肺【主症】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咯出【兼症】干燥证口唇鼻咽干燥,舌红少津【治法】辛凉清润【方药】桑杏汤桑叶能清肺润肺痰热犯肺【主症】咳嗽气粗,痰多黄稠【兼症】痰热证:烦热口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热化痰,肃肺【方药】清热化痰汤肺肾阴虚【主症】干咳少痰,或咳中带血,午后咳甚【兼症】阴虚证五心烦热,颧红盗汗,舌红少苔【治法】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方药】百合固金汤百合性善养肺阴三、喘证的辩证论治风寒闭肺【主症】咳喘,呼吸 急促胸闷,痰稀白寒邪阻滞肺的气机运动【兼症】风寒表证【治法】宣

16、肺散寒【方药】麻黄汤麻黄即能发汗解表,又能宣肺平喘痰热郁肺【主症】咳喘,胸部胀痛,痰黄稠【兼症】痰热壅肺证,里热证【治法】清热化痰,宣肺止咳【方药】桑白皮汤肾不纳气【主症】喘促日久,呼吸浅,动则加重,呼多吸少【兼症】肾阳虚证咳甚小便失禁或尿后余沥,畏寒,腰膝酸软【治法】补肾纳气【方药】金匮肾气丸四、不寐的辩证论治心火炽盛【主症】不寐心烦【兼症】心火旺盛证口舌生疮,小便短赤,舌尖红,脉数有力【治法】清心泻火【方药】导赤散肝气郁结母病及子”【主症】情志变化则加重【兼症】肝气郁结抑郁,胁肋胀痛,善太息【治法】疏肝解郁【方药】柴胡疏肝散阴血亏虚肾阴、心血不足,致心火偏盛,心神失养【主症】不寐,心悸,健

17、忘【兼症】肾阴虚证腰膝酸软,耳鸣,五心烦热,舌红少苔【治法】滋阴养火【方药】天王补心丹心脾两虚血液生成不足,致心火偏盛,心神失养【主症】不寐,多梦易醒【兼症】心血虚证心悸、面色淡白、脉细脾气虚证食少腹胀便滴,神疲乏力【治法】健脾养心【方药】归脾汤五、便秘的辩证论治热结肠胃【主症】大便干结,腹胀腹痛【兼症】里热证小便短赤, 面红身热,口干口臭【治法】清热润肠,通腑【方药】麻子仁丸麻子仁能润肠通便,方中大黄能清热通腑气滞郁结【主症】大便秘结,欲便不出气滞,导致气的推动力下降【兼症】肝郁气滞证暧气频作, 胸胁满闷脾失健运证腹中胀痛,食少,苔薄腻,脉弦【治法】顺气行滞【方药】六磨汤把气滞给磨开津亏肠燥

18、【主症】大便秘结【兼症】津亏证口鼻唇咽的 干燥血虚证唇舌面淡白,头晕目眩,心悸,脉细涩【治法】养血润燥【方药】润肠丸阳虚寒凝【主症】大便艰涩,排出困难阳气不足,推动了下降【兼症】阳虚证面白 畏寒肢冷,腹中冷痛,小便清长,脉沉迟【治法】温通开秘【方药】半硫丸或桂附八味丸硫磺内服能温补肾阳六、头痛的辩证论治风寒头痛【主症】头痛剧烈,痛连项背,遇风尤剧寒滞气血,不通则通【兼症】风寒表证恶风寒,苔薄白,脉浮紧【兼症】疏散风寒【方药】川芎茶调散川芎既能行气,又能活血,对风寒气血淤阻型头痛尤宜风热头痛【主症】头痛而胀,甚则如裂热邪主升主动,风邪开泄【兼症】风热表证发热恶风,面赤红,舌红苔黄,脉浮数【治法】

19、疏风清热【方药】桑菊饮桑叶、菊花是风热证的常用药肝阳上亢【主症】头痛,头昏目眩【兼症】肝火上炎证心烦易怒,面红目赤,口苦胁痛,脉弦数【治法】平肝潜阳【方药】羚角钩藤饮把上亢的肝阳给钩回来瘀血头痛【主症】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痛。【兼症】血瘀证(或头部外伤史,舌紫,脉细涩)【治法】祛瘀通络【方药】通窍活血汤七、胃痛的辩证论治寒凝气滞【主症】胃痛暴作,喜温恶寒,得温痛减【兼症】寒证畏寒,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苔薄白,脉弦紧【治法】温胃散寒,和胃止痛【方药】良附丸高良姜可以温中止痛饮食停滞【主症】胃痛胀满,胀满拒按【兼症】食滞内停证暧腐恶食或呕吐,苔厚腻,脉滑【治法】导滞和胃【方药】保和丸

20、保通 饱”,饱”联想起饮食内停肝胃不和木乘土”【主症】胃皖胀满作痛,痛连胁肋,生气时痛甚,暧气后痛减,或见嘈杂吞酸, 苔薄白脉弦。【兼症】疏肝理气【治法】和胃止痛【方药】柴胡疏肝散肝胃郁热【主症】胃痛胀满,胀满拒按【兼症】食滞内停证暧腐恶食或呕吐,苔厚腻,脉滑【治法】疏肝泄热,和胃止痛【方药】丹梔逍遥散合左金丸由方名中的 逍遥”可知其有疏肝的作用,配伍丹 皮、梔子既能祛除肝的气郁,又能清热;脾胃虚寒【主症】胃痛隐隐,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兼症】脾胃阳虚大便溏薄,纳差,泛吐清水【方药】虚寒证神疲乏力,畏寒,舌淡苔白,脉虚弱【治法】温中健脾,和胃止痛【方药】黄芪建中汤八、泄泻的辩证论治食

21、伤肠胃【主症】腹痛肠鸣,泻后痛减,泻下粪便臭如败卵。【兼症】食滞内停暧腐吞酸,不思饮食,苔垢浊或厚腻【治法】消食导滞【方药】保和丸保通 饱”,饱”联想起饮食内停湿热内蕴【主症】泄泻腹痛,泻下急迫肠胃有热,或泄而不爽湿邪其性粘滞,肛 门灼热。【兼症】湿热证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热利湿【方药】葛根苓连汤黄苓、黄连既能清热,又能燥湿第四章民族医药基础知识重点知识点一、藏药六味与八性1、藏药六味:辛、甘、酸、苦、咸、涩 只是比中药五味:辛、甘、酸、苦、咸多了一个涩味。2、藏药八性:重腻、凉钝、轻糙、热锐记忆口诀:揍你两顿清燥热睡3、八性归属两顿清燥热睡重腻凉钝轻糙热锐土兀偏盛:重、

22、腻记忆方法:泥土重水元偏盛:凉、钝记忆方法:凉水风元偏盛:轻、糙记忆方法:风轻云淡火元偏盛:热、锐记忆方法:炽热第六章中医药文献信息与咨询服务一、传统文献本草典籍: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本草纲目、重修政和经史 证类备急本草方书典籍:肘后备急方、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合剂局方、普济方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巢氏诸病源候 论、瘟疫论二、现代文献一次文献:由本人研究成果所写的原始文献、论文期刊、毕业、专著、专利 说明、会议文献等。二次文献:在一次文献上整理而成的文献、书目和题录三次文献:在二次文献上整理而成的论文综述、词典、百科全书、教科书等。 第

23、七章中药调剂操作的基本技能知识一、中成药的药引1、黄酒成效:温通经络,活血化淤应用:活络丹、醒消丸消肿”、跌打丸、七厘散七厘与 气理”同音,可以由此记忆七厘散有活血行气的成效,故可用黄酒为药引2、生姜汤成效:温中散寒,止呕应用:藿香正气丸、附子理中丸3、淡盐水成效:引药入肾应用: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4、鲜芦根汤成效:清热透表,生津应用:银翘解毒丸5、清茶成效:清上利下应用:川芎茶调散6米汤成效:保护胃气应用:四神丸肾阳虚泄下日久易损伤中气、 更衣丸更衣”即解大便,更衣丸成效泻火通便,苦寒易伤胃,故用米汤保护胃气。7、焦三仙成效:消导积滞应用:至宝锭功能清热导滞,可由 至”联想滞,宝”联想饱,由

24、此记住其具有消导积滞的成效。、处方中对产地和品质有要求的饮片1、对产地有要求的饮片怀山药、田三七、东阿胶、杭白菊、江枳壳记忆方法:杭白菊怀上田三七,冻阿胶浆止咳江枳壳2、对品质有要求的饮片明天麻、子黄苓、左牡蛎、左秦艽、金毛狗脊、鹅枳实、马蹄决明、九孔石决明记忆方法:黄却指(子黄苓)岀,明天骂(明天麻)儿子拾(鹅枳实)来金毛狗(金毛狗脊)和马蹄决明(马蹄决明)做(左)母牡蛎)亲傣俎就恐仇孔)出事绝命(石决明人三、特殊煎药方法1、先煎增加药物溶解度:矿石类、贝壳类、动物角甲类饮片因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应打碎先煎20分钟,再与它药同煎。比方:生龙骨、生磁石、生牡蛎、鳖甲、鹿角霜降低或缓解药物毒性:某些有毒饮片先煎可降低毒性或消除毒性。如生川乌、生草乌或制附子,经12小时的煎煮后,可使乌头碱分解为乌头原碱, 降低毒性。2、后下气味芳香、含挥发性成分的饮片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散失。一般在其他药煎 好前510分钟入煎。如降香、沉香、鱼腥草、砂仁、白豆蔻、薄荷等。久煎有效成分易破坏的饮片需后下,一般在他药煎好前1015分钟入煎。如钩藤、苦杏仁、徐长卿、生大黄、番泻叶等。3、包煎含黏液质较多的饮片在煎煮过程中易粘糊锅底,宜包煎。如车前子、葶苈子。富含绒毛的饮片宜包煎,因绒毛能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如旋覆花、辛夷、枇杷叶等。花粉等微小饮片宜包煎,防止漂浮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