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规划_第1页
绍兴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规划_第2页
绍兴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规划_第3页
绍兴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规划_第4页
绍兴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绍兴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规划绍 兴 市 人 民 政 府二O一六年十二月前 言 PAGE III目 录 HYPERLINK l _Toc467616557 PAGEREF _Toc467616557 h 1 HYPERLINK l _Toc467616566 PAGEREF _Toc467616566 h 4 HYPERLINK l _Toc467616573 PAGEREF _Toc467616573 h 8 HYPERLINK l _Toc467616575 PAGEREF _Toc467616575 h 10 HYPERLINK l _Toc467616576 PAGEREF

2、 _Toc467616576 h 11 HYPERLINK l _Toc467616583 PAGEREF _Toc467616583 h 13 HYPERLINK l _Toc467616584 PAGEREF _Toc467616584 h 14 HYPERLINK l _Toc467616586 PAGEREF _Toc467616586 h 15 HYPERLINK l _Toc467616587 PAGEREF _Toc467616587 h 15 HYPERLINK l _Toc467616588 PAGEREF _Toc467616588 h 15 HYPERLINK l _To

3、c467616589 PAGEREF _Toc467616589 h 16 HYPERLINK l _Toc467616594 PAGEREF _Toc467616594 h 24 HYPERLINK l _Toc467616598 PAGEREF _Toc467616598 h 25 HYPERLINK l _Toc467616602 PAGEREF _Toc467616602 h 27 HYPERLINK l _Toc467616607 PAGEREF _Toc467616607 h 31 HYPERLINK l _Toc467616611 PAGEREF _Toc467616611 h

4、34 HYPERLINK l _Toc467616617 PAGEREF _Toc467616617 h 37 HYPERLINK l _Toc467616621 PAGEREF _Toc467616621 h 40 HYPERLINK l _Toc467616626 PAGEREF _Toc467616626 h 42 HYPERLINK l _Toc467616630 PAGEREF _Toc467616630 h 44 HYPERLINK l _Toc467616634 PAGEREF _Toc467616634 h 47 HYPERLINK l _Toc467616642 PAGERE

5、F _Toc467616642 h 50 HYPERLINK l _Toc467616648 PAGEREF _Toc467616648 h 53 HYPERLINK l _Toc467616652 PAGEREF _Toc467616652 h 56 HYPERLINK l _Toc467616660 PAGEREF _Toc467616660 h 59 HYPERLINK l _Toc467616666 PAGEREF _Toc467616666 h 61 HYPERLINK l _Toc467616670 PAGEREF _Toc467616670 h 62 HYPERLINK l _T

6、oc467616674 PAGEREF _Toc467616674 h 63 HYPERLINK l _Toc467616678 PAGEREF _Toc467616678 h 64 HYPERLINK l _Toc467616682 PAGEREF _Toc467616682 h 65 HYPERLINK l _Toc467616687 PAGEREF _Toc467616687 h 67 HYPERLINK l _Toc467616688 PAGEREF _Toc467616688 h 75 HYPERLINK l _Toc467616689 PAGEREF _Toc467616689 h

7、 75 HYPERLINK l _Toc467616691 PAGEREF _Toc467616691 h 76 HYPERLINK l _Toc467616692 PAGEREF _Toc467616692 h 76 HYPERLINK l _Toc467616693 PAGEREF _Toc467616693 h 7677 HYPERLINK l _Toc467616694 PAGEREF _Toc467616694 h 77 PAGE 81。产业品质、生活品质、环境品质明显改善,集约高效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生态空间序号基 本 条 件完 成 情 况是否达到指标要求1制订了生

8、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并通过人大审议、颁布实施1年以上;地方党委、政府建立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机制。正在编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市党委、政府建立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机制。暂未达到2划定并严格遵守生态保护红线,落实管控要求;区域空间开发与产业布局符合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功能区划、环境功能区划等要求;产业结构合理,产业发展符合国家相关政策。已编制了绍兴市环境功能区划,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并严格遵守,落实了空间管控要求,区域空间开发与产业布局基本符合相关规划要求,产业结构基本合理,产业发展符合国家相关政策。达标3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节能和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环境保护重点工作成

9、效显著;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位居全省前列或呈现逐年好转趋势,近岸海域水质不退化,自然生态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十二五”期间,绍兴市每年都能按时完成省里下达的节能和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环境保护重点工作成效显著;2015年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位居全省第六位,环境质量较前一年也有好转趋势。达标4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健全,国家资源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政策、标准等得到有效贯彻执行;公众生态文明意识明显提升,绿色化的生活方式、消费模式得到践行。在浙江省的统一领导和安排下,绍兴市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基本健全,国家资源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政策、标准等得到有效贯彻执行;公众生态文明意识明显提升

10、,绿色化的生活方式、消费模式得到践行。达标5两年内未发生因监管不力或处置不当造成的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公众对环境质量的满意度高于全省平均值。2014、2015年未发生因监管不力或处置不当造成的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2015年公众对环境质量的满意度为70.04%,高于全省平均值69.45%。达标指 标单 位现状值(2015年)指标达标值(2017年)目前是否达标2017年达标可能性指标属性资源节约利用1单位GDP能耗吨标煤/万元0.530.6达标已达标约束性指标2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立方米/万元25.9228达标已达标约束性指标3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84.3685不达标可达标约束性指标绿色产

11、业发展4第三产业占比%45.150不达标难度较大约束性指标5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94.299不达标可达标约束性指标6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率%95.1100不达标可达标约束性指标危险废物处置能力覆盖率%81.2100不达标可达标约束性指标环境质量改善7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58.678不达标可达标约束性指标8空气环境质量好于二级标准的天数比例%79.585不达标可达标约束性指标9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达标率%7380不达标难度较大约束性指标生态系统保护10森林覆盖率%54.0335.13达标已达标约束性指标11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100100达标已达标约束性指标12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12、%90.6885达标已达标约束性指标13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96达标已达标约束性指标14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人12.4413不达标可达标约束性指标15农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建制村比率%80.790不达标已达标约束性指标指 标单 位现状值(2015年)指标达标值(2017年)目前是否达标2017年达标可能性指标属性人居环境改善15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建制村比率%100100达标可达标约束性指标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建制村比率3.1高于全省平均值达标可达标生活方式绿色化16万人拥有公共汽车数量标台1115不达标难度较大参考性指标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19.445不达

13、标难度较大制度机制完善17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占党政实绩考核的比例%2222达标可达标参考性指标备注:森林覆盖率指标达标值按照平原、丘陵、山地加权目标值进行核算。领域任务序号指标名称单 位现状值(2015)指标达标值(2020年)目前是否达标2020年达标可能性指标属性生态空间(一)空间格局优化1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并遵守划定并遵守达标可达标约束性指标2耕地红线-遵守遵守达标可达标约束性指标3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 17.1418.11不达标可达标约束性指标4规划环评执行率%100100达标可达标约束性指标生态经济(二)资源节约与清洁生产5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吨标煤/万元0.530.70且能源消

14、耗总量不超过控制目标值达标可达标约束性指标6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立方米/万元43.73用水总量不超过控制目标值50达标可达标约束性指标7单位工业用地工业增加值万元/亩-85 -可达标参考性指标8应当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企业通过审核的比例%100100达标可达标参考性指标生态环境(三)环境质量改善9环境空气质量质量改善目标优良天数比例严重污染天数-%-不降低且达到考核要求79.5基本消除不降低且达到考核要求85基本消除不达标可达标约束性指标10地表水环境质量质量改善目标水质达到或优于III 类比例丘陵区劣V 类水体-%-不降低且达到考核要求58.6基本消除不降低且达到考核要求75基本消除不达标可

15、达标约束性指标11土壤环境质量质量改善目标-73不降低且达到考核要求达标可达标约束性指标12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达到考核要求达到考核要求达标可达标约束性指标生态环境(四)生态系统保护13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79.555且不降低达标可达标约束性指标14森林覆盖率%54.0335.13达标可达标参考性指标15生物物种资源保护重点保护物种受到严格保护外来物种入侵-执行不明显执行不明显达标可达标参考性指标(五)环境风险防范16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95.1100不达标可达标约束性指标17污染场地环境监管体系-建立建立达标可达标参考性指标18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未发生未发生达标可达标约束性指标生态

16、生活(六)人居环境改善19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100100达标可达标约束性指标20城镇污水处理率%90.6895不达标可达标约束性指标21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95达标可达标约束性指标22城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人12.4413不达标可达标参考性指标(七)生活方式绿色化23城镇新建绿色建筑比例%1050不达标可达标参考性指标24公众绿色出行率%-50-可达标参考性指标25节能、节水器具普及率%91.3480达标可达标参考性指标26政府绿色采购比例%10080达标可达标参考性指标生态制度(八)制度与保障机制完善27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完成制定实施达标可达标约束性指标28生态

17、文明建设工作占党政实绩考核的比例%2220达标可达标约束性指标29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建立达标可达标参考性指标30固定源排污许可证覆盖率%100100达标可达标约束性指标31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占比%080不达标可达标约束性指标生态文化(九)观念意识普及32党政领导干部参加生态文明培训的人数比例%100100达标可达标参考性指标33公众对生态文明知识知晓度%70.1980不达标可达标参考性指标34环境信息公开率%9080达标可达标参考性指标35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满意度%70.0480不达标可达标参考性指标 备注:森林覆盖率与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指标达标值按照平原、丘陵、山地加

18、权目标值进行核算;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按丘陵区核算。生态环境功能区类别数量(个)面积(km2)占国土总面积的比例(%)自然生态红线区691419.1917.14生态功能保障区473385.9740.89农产品安全保障区212086.2525.20人居环境保障区53733.168.85环境优化准入区43357.214.31环境重点准入区11297.863.60合计2448279.78 =SUM(ABOVE) 100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自然文化遗产等保护区类自然生态红线区,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管理规定进行管理和保护,禁止建设不符合相关保护区

19、法律法规和规划的项目,现有的应限期整改或关闭。河湖湿地与滨岸带保护区、珍稀濒危物种集中分布区等自然生态红线区,禁止一切工业项目进入。其他类别自然生态红线区,禁止除当地出产的农林产品加工(无废水和有机废气产生)、风力发电外的其它工业项目进入。道路(航道)、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应尽量避绕。严格执行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规定,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饮用水源的一级保护区和其它保护区的核心区,禁止畜禽养殖;其它自然生态红线区域禁止经营性畜禽养殖。禁止侵占水域和改变河道自然形态;除防洪、重要航道必须的护岸外,禁止非生态型河湖堤岸改造;建设项目不得影响河湖水生态(环境)功能。信息经济。文化旅游。先进

20、装备制造。生命健康。高端纺织。绿色化工材料。金属制造。现代住建。历史经典产业。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质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推进农业产业化。开展农业集聚区和强镇建设。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9.1.2序号类别项目名称建设内容主要针对指标建设起止年限总投资(亿元)责任单位1生态经济系列工程 生态经济系列工程绿色产业发展开展33家市级特色小镇建设,启动培育国科小镇、新昌万丰航空小镇等新的特色小镇。打造现代服务业,包括绍兴中国汽车城建设项目、滨海新城CBD总部楼宇开发建设项目、国金购物城开发建设项目、镜湖核心区高端商贸中心、杭绍城际轨道交通沿线综合体开发、诸暨市国际商贸城提升工

21、程、万达商业广场、嵊州市新城吾悦广场、新昌县园区新区商贸配套项目、上虞曹娥江“一江两岸”现代服务业产业带等项目。第三产业占比基本条件二2016-20201825各区、县(市)政府、市直开发区管委会2诸暨市实施新能源建设工程,嵊州市实施光伏发电工程、风力发电工程,电网升级改造工程;新昌县实施新能源建设工程。基本条件二2016-2020132诸暨市政府嵊州市政府新昌县政府3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柯桥区实施印染产业集聚升级工程:内容为迁建印染集聚项目62个,新建道路、泵站、天然气门站及管线、变电所、教育配套等。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入推进产业重构与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以项目强制淘汰和改造为抓手大力提升工

22、艺装备水平。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单位工业用地工业增加值2016-2020112柯桥区政府上虞区政府4嵊州市实施领带产业转型升级工程,嵊州市经济开发区盘活低效用地实施腾笼换鸟工程。第三产业占比单位工业用地工业增加值2016-202045嵊州市政府5优化工业布局,包括淘汰落后重污染产能、相关企业关停、搬迁等措施。2016-202014.9各区、县(市)政府、市直开发区管委会6循环经济以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和“减量化优先”为原则,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园区改造为“经济持续发展、资源高效利用、环境优美清洁、生态良性循环”的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推进园区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实

23、施一批循环化改造重点支撑项目。基本条件二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2015-201832袍江开发区管委会7越城(高新)区打造“城市生活绿岛”工程,内容为一期用地130亩,建成日处理能力800吨资源再生项目;二期用地170亩,形成绿色可再生资源利用项目产业示范园,构建一个高等级的产业研发基地。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2016-202060越城(高新)区政府8生态旅游诸暨市打造高湖生态休闲创意园,内容包括文化创意、健康养生、生态旅游、休闲娱乐等;打造特色民宿园,内容包括将赵家、东白湖、马剑等镇建设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品民宿园。第三产业占比2016-2020150诸暨市政府9实施孙

24、端乡村、大香林三期民宿旅游工程,三江文化休闲区工程,白塔洋、百家湖生态旅游度假工程。第三产业占比2016-202070越城(高新)区政府袍江开发区管委会柯桥区政府10建设钱清至东关“鉴湖水道”水上游线、东鉴湖水乡风貌示范区、会稽山国家森林公园、鉴湖国家湿地公园等项目。第三产业占比2014-201870柯桥区政府11打造古越文化风情带,实施越文化影视旅游工程,工程分四期实施。第三产业占比2017-202255越城(高新)区政府诸暨市政府12生态环境系列工程 生态环境系列工程生态环境系列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污水提标改造工程,具体包括滨海印染产业集聚区污水集中预处理二期工程、柯桥区污水处理厂工业污水

25、处理提质提标工程、上虞区污水处理厂分质提标改造工程、诸暨市乡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2015-202017柯桥区政府上虞区政府诸暨市政府13实施污水处理能力建设工程,具体包括上虞新建污水处理工程、诸暨市浣东再生水厂新建工程、海东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嵊州市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2016-202010.2上虞区政府诸暨市政府嵊州市政府14实施污水管网改造工程,包括道路配套排污工程建设、城镇污水收集系统工程建设、产业集聚污水配套工程、城乡污水管网建设工程等。2016-202035.5各区、县(市)政府、市直开发区管委会15 水环境质量改善工程全市实施饮用水

26、源地保护工程,包括饮用水源地保护、饮用水源保护区隔离工程和标识建设、规范农村饮用水创建项目、农村饮用水源建设工程、水库备用水源建设工程等。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城镇污水处理率2016-202010.1各区、县(市)政府、市直开发区管委会16实施重点流域、河网水环境整治工程,包括水环境生态修复工程、河湖清淤疏浚工程、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工程、绍兴平原河网整治、鉴湖流域整治、曹娥江下游平原河网整治等。2016-2020625.8各区、县(市)政府、市直开发区管委会17实施涉水工业污染治理工程,包括产业基地建设项目、高档染料绿色生态集成改造提升项目、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提升示范工

27、程、行业废水纳管整治提升工程、垃圾渗漏液处置工程、轻渣回收工程、金属表面处理行业污染整治提升等。2016-2020103.9各区、县(市)政府、市直开发区管委会18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具体包括各区、县(市)、市直开发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2016-202047.2各区、县(市)政府、市直开发区管委会 19实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程,包括美丽生态牧场建设、在线监控工程、畜禽养殖生态提升工程、畜禽养殖生态型标准化场创建工程、生态型标准化家庭农场培育工程、屠宰企业改造提升工程、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程、畜禽养殖场综合治理工程。2016-20206.3各区、县(市)政府20大气环境质量改善 工程实施

28、集中供热工程,包括绍兴中成热电扩建工程、浙能滨海热电有限公司二期工程、浙能滨海热电有限公司热网管道工程一二期工程、大唐、草塔镇集中供热管道建设工程、新昌县热电联产工程等。空气环境质量好于二级标准的天数比例环境空气质量改善2016-202055.5各区、县(市)政府、市直开发区管委会21实施清洁化改造工程,包括机组升级项目、热电联产节能技改项目、热电清洁烟气排放改造项目、热电技改扩建项目、燃煤锅炉淘汰改造项目等。2015-202018.2各区、县(市)政府、市直开发区管委会22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工程,包括天然气管网建设项目、煤改气工程项目、燃气供热技术改造项目、天然气汽车加气站建设工程等。2015

29、-202010.4各区、县(市)政府、市直开发区管委会23实施工业废气治理工程,包括全面开展12个主要行业的VOCs污染源调查与整治,实施VOC总量控制,全面完成化工行业LDAR技术改造,污水处理设施除臭工程等。2016-202010.3各区、县(市)政府、市直开发区管委会24实施尾气、烟气、扬尘治理工程,包括尾气遥感监测项目、新建尾气检测线项目、机动车充电站、加气站建设项目、农业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施工、道路扬尘控制工程等。2016-20201.9各区、县(市)政府、市直开发区管委会25土壤环境质量改善工程实施危废处置能力提升工程,在全市内开展危废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包括废矿物油综合利用项目、脱

30、硝催化剂循环利用项目、高浓度废液资源化、无害化处置示范装置项目、废砂浆综合利用项目等。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率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达标率2015-20208.9各区、县(市)政府、市直开发区管委会26实施一般工业固废、污泥处置能力拓展工程,在全市内开展一般工业固废、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包括循环生态产业园区一期工程、一般固废填埋场扩建工程、污泥焚烧项目等。2015-202027.9各区、县(市)政府、市直开发区管委会27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包括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创建项目、农村环境整治工程、测土配方项目、种植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水产养殖污染治理等工程项目。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

31、化处理建制村比率、农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建制村比率2015-20202.9各区、县(市)政府、市直开发区管委会28生态系统 保护工程在全市内开展生态系统保护工程,包括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工业区生态廊道建设工程、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排污口生态湿地建设工程、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示范工程、平原河湖整治工程、水库生态保护工程、水库综合治理工程、绿色矿山创建工程等。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2016-2020160.2各区、县(市)政府、市直开发区管委会29环境风险防控开展突发环境事件预防预警体系建设,包括环境执法及应急监测能力建设、突发事件

32、应急管理平台建设、应急物资储备体系与专业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辐射GPS监控系统等。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满意度基本条件五2016-20200.6各区、县(市)政府、市直开发区管委会30环境监察、监测、监控能力建设在全市开展环境监察、水质监测网络建设、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建设、土壤质量监测网络建设、排污许可证及刷卡排污系统建设、完善饮用水源在线监测系统、固废动态监管系统更新,实施废水在线监测工程、废气在线监控工程。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满意度基本条件五2015-202022.6各区、县(市)政府、市直开发区管委会31“智慧环保”工程实施绍兴市“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工程”暨环保大数据建设信息化项目,包括固体

33、废物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平台优化项目、 “智慧环保”工程建设、监控中心升级改造、环保监管信息化与自动化工程建设项目、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及信息化建设等。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满意度基本条件五2016-20201.5各区、县(市)政府、市直开发区管委会32生态生活系列工程生态交通建设工程实施生态交通工程建设,包括绍兴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一期)建设、诸暨市农村公路升级改造、诸暨市中心城区中运量公共交通项目。公众绿色出行率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万人拥有公共汽车数量2016-2020357.3绍兴市政府、各区、县(市)政府、市直开发区管委会33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各区、(县)市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如上虞区开展美丽乡村公路建设、诸暨市开展美丽乡村升级版建设工程、嵊州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城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016-202064.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