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名二子说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理解识记重点文言词句,熟练诵读通译全篇古文。2.学会阅读赏析,结合文章背景理解文学大家苏洵给两个儿子命名的深意和期望。3.了解和学习我国古代姓名文化的相关知识和内涵。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学情分析 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初步具备自主阅读课外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步骤,经过以往的朗读训练,他们能很容易接受这篇短文,但是分析还不够到位。所以既要有学生自主探究的是一方面。又有教师指导一面。重点难点 1.理解文章主题深意,熟练背诵全文。2.理解苏洵给儿子命名的深意,启示人生。教学过程
2、【导入】 四川眉山有一个美丽的三苏祠,清朝张鹏翮撰其楹联曰:“一门父子三词客,千秋文章四大家”来高度颂扬三苏的文学成就,在唐宋八大家之中苏家占三席,惊羡之余我们很钦佩其中的父亲苏洵,钦佩他治家有道,教子有方。就连给儿子取名都倾注他的良苦用心。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苏洵的名二子说。(板书)【讲授】走进作者学生课前查找作者资料,老师补充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父亲苏序,母亲史氏,有两位兄长苏澹、苏涣。苏洵少时不好读,19岁
3、时娶妻程氏,27岁时立下决心发奋读书,经过十多年的苦读,学业大进。 仁宗嘉祐元年(1056),他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谒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 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 嘉祐二年(1057年),二子同榜应试及第,轰动京师。 嘉祐三年(1058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 嘉祐五年(1060年),经韩琦推荐任秘书省校书郎,后为霸州文安县主簿,又授命与陈州项城(今属河南)县令姚辟同修礼书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补充:苏洵号“老泉”乃误传。南宋时,“苏老泉即
4、苏洵”之说深入人心,三字经即有“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之语,明清学者对此提出质疑,认为“老泉”是苏轼之号,苏老泉即苏东坡。最早提出质疑的是明代郎瑛,他在所著七修类槁中,明确指出“老泉为子瞻号”,“而叶少蕴燕语云:苏子瞻谪黄州,号东坡居士,其所居之地也。晚又号老泉山人,以眉山先茔有老翁泉,故云。大家就都以为苏洵号老泉了,实际上这是错的。老泉是苏轼的号。解释文题。教师通过提问回顾的方式,解释题目,加深学生的理解。 师:大家对于“说”并不陌生,曾经我们学过哪些关于“说”的文章呢?生:马说 爱莲说师:谁能告诉老师“说”这种文体有什么特点呢?现在老师进行一下补充。(出示幻灯片)1解释“说”的特点说古
5、代一种议论文体,可以记叙事物、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都是为了阐明一个道理,给人以启示或给自己明志。师:那我们该如何理解这篇文章的题目呢?2、理解题目:论说二子取名轼和辙的缘由。师:那苏洵为什么要给两个儿子取这样的名字呢?现在我们一同走近文本。三、整体感知文本。让学生通过多种译读及小组合作互译等方式理解文本。师:1试着自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断句,读出一点文言的味道。2.找同学读读,要读准字音。3齐读,在文言文中不仅需要读准字音,更要注意断句,读出一点文言的味道来。 大家读得有些文言的味道了,也相信通过读的方式,大家对文章有了初步的理解,那现在我们就一起借助书下注释、字典,还可以求助
6、同学老师来疏通文意。4.找人翻译,师徒搭配,徒弟翻译,师傅补充。(两组)四、品读文本。通过提问,补充材料等方式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1品读第一段 “轼”名说。介绍古车结构,强调车轼的特殊位置和作用,幻灯片出示古车图片。轼:古代车厢前面用做扶手的横木,其形如半框,有三面,供人在车子颠簸时抓扶或倚靠之用。大多数情况下没什么用,可是少了它也不行。也比喻不要显山露水,不要锋芒毕露,为人老老实实,安守本分。师:苏洵为什么要给大儿子起名为“轼”呢?从文中找出关键性语句来。教师总结:“惧”担心的意思,这是父亲对苏轼的劝诫。苏轼从小天资聪颖,小小年纪就在文学方面显露光芒,被人称作神童,自己也飘飘然起来,就在
7、厅堂上提了一幅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天下书”。正因为性格豪放,锋芒毕露,从不知掩饰自己的观点,苏洵希望苏轼要像车轼那样处于要位,放低身段,甘为人扶,劝诫他多加外饰以免遭祸,即要做到内敛外饰。试着带有担忧的语气读一遍这句 (板书 担忧)2、第二段“辙”名说我们来讨论苏洵给二儿子命名为“辙”的缘由,发表个人看法。教师总结:首先强调辙的特点和优势,苏辙性格平和淡薄,深沉不露,左右逢源,尽力王事。苏洵希望他像车辙一样甘居人后,深沉持重,即对其勉励,希望他始终如一地做到平和淡薄。(板书 欣慰)3. 写作手法:正是父亲的良苦用心,用轼,辙作喻,寄托一个父亲对儿子殷切的希望和期盼。这种手法我们叫托物寓意。(
8、板书 托物寓意)4.师:父母们在起名字的时候就已经对孩子有着一定的期许,那么苏洵为何在此时写这样的文章来表现出他的“担忧”和“欣慰”呢?介绍写作背景: 庆历六年(1046年),37岁的苏洵赴京赶考,尽管才学可以“帝王师”,可在朝廷腐败、官场黑暗的环境下还是落榜了。他由此对科举、朝廷失去了信心,转而把希望寄托在两个儿子身上。第二年返乡后,苏洵写了这篇寄寓深重的名二子说。当时苏轼十一岁,苏辙八岁。苏洵对两个孩子寄予很大希望,但又对他们的生活道路充满忧虑,因此写了这篇既表达对两个儿子的深切关爱,也对两个儿子给予及时警戒的文章。5.补充介绍:师:是的,这是是苏洵对儿子的殷切期盼,在后来弱冠之年给两个儿
9、子取字的时候也是如此。 古代的名和字是分开的,那么古人的名和字之间有什么联系吗?一般认为,古人的名和字之间有意义上的联系。一种情况是名和字意义相同或相近。例如屈原,名平,字原。(尔雅 释地:“广平曰原。” )又如岳飞,字鹏举。而“鹏举”既是大鹏展翅高飞的意思。另一种情况是名和字的意思正相反。例如曾点,字皙。(说文:“点,小黑也。”而“皙,人色白也。” )当然,随着历史的发展,许多词语的语义发生了变化,对于古人名和字的语义联系就很难看出来。不过只要你是个有心人,仍有许多先贤的名和字可以品出味道来。 苏洵给苏轼取字“子瞻”,希望他做事能瞻前顾后,三思而后行。对于沉静内敛的“小苏”,老苏取名为“辙”,“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再取字“子由”,希望他能适当“动辄由他”,自由洒脱,大可不必担心福祸。 有人说,“名字决定命运”,绞尽脑汁地想个好名字来谋取人生的大富大贵、时来运转。我不知道“取名术”到底有无道理,但我知道,好名字并没有给苏轼的仕途带来好运!苏轼一生大起大落,尝尽世间悲苦离愁,做事并未“瞻前顾后”;而苏辙谨慎一世,未尝一日“由着性子”去。 所以说:知子莫若父母也。 明智的父母,总希望子女首先要学会生存,然后再寻求发展。苏轼后来也写过一首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双管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探讨
- 研学项目推广合作协议书范文
- 北医三院入职协议书范文电子版
- AI驱动的智能家居新纪元-塑造个性化、安全的未来生活
- 二建《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施工管理
- 2023-2024学年云贵川高中高三5月全程模拟考试数学试题试卷
- 月度工作总结14篇
- 科室消防安全应急预案(31篇)
- 检验员个人工作计划
- 幼儿园母亲节大型活动主题方案
- TLT轴流风机液压缸结构及工作原理介绍
- 武术套路冬季训练计划书
- 消防员心理培训课件
- ccu实习生出科个人小结
- 印刷拼版资料
- 航空餐饮服务课件
- 医疗实验室专业人员的培训需求
- 工地撤资协议
- 保洁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学生劳动任务的评价标准
- 基于数据的医疗质量管理策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