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IT现状调研及分析报告及业务支持能力评估报告_第1页
企业IT现状调研及分析报告及业务支持能力评估报告_第2页
企业IT现状调研及分析报告及业务支持能力评估报告_第3页
企业IT现状调研及分析报告及业务支持能力评估报告_第4页
企业IT现状调研及分析报告及业务支持能力评估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PAGE 53 页 共 NUMPAGES 53 页云计算咨询项目现状调研及分析报告及业务支持能力评估报告目 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475777465 一. 导言 PAGEREF _Toc475777465 h 4 HYPERLINK l _Toc475777466 1.1 目的 PAGEREF _Toc475777466 h 4 HYPERLINK l _Toc475777467 1.2 文档范围 PAGEREF _Toc475777467 h 4 HYPERLINK l _Toc475777468 1.3 文档阅读对象 PAGEREF _To

2、c475777468 h 4 HYPERLINK l _Toc475777469 1.4 文档结构 PAGEREF _Toc475777469 h 4 HYPERLINK l _Toc475777470 1.5 关键术语 PAGEREF _Toc475777470 h 5 HYPERLINK l _Toc475777471 二. 现状调研及分析 PAGEREF _Toc475777471 h 5 HYPERLINK l _Toc475777472 2.1 IT资源现状调研结果分析 PAGEREF _Toc475777472 h 5 HYPERLINK l _Toc475777473 2.1.1

3、 IT资源现状调研进程 PAGEREF _Toc475777473 h 5 HYPERLINK l _Toc475777474 2.1.2 IT资源现状调研范围 PAGEREF _Toc475777474 h 6 HYPERLINK l _Toc475777475 2.1.3 公司近几年系统建设回顾 PAGEREF _Toc475777475 h 7 HYPERLINK l _Toc475777476 2.1.4 IT资源现状调研信息总结与分析 PAGEREF _Toc475777476 h 8 HYPERLINK l _Toc475777477 2.2 业务现状调研结果分析 PAGEREF

4、_Toc475777477 h 14 HYPERLINK l _Toc475777478 2.2.1 业务系统建设现状分析 PAGEREF _Toc475777478 h 15 HYPERLINK l _Toc475777479 2.2.2 桌面终端现状分析 PAGEREF _Toc475777479 h 17 HYPERLINK l _Toc475777480 2.3 IT运维现状调研结果分析 PAGEREF _Toc475777480 h 18 HYPERLINK l _Toc475777481 2.3.1 运维现状分析 PAGEREF _Toc475777481 h 18 HYPERLI

5、NK l _Toc475777482 2.3.2 云计算对运维带来的挑战 PAGEREF _Toc475777482 h 19 HYPERLINK l _Toc475777483 2.4 公司2013年业务系统建设目标 PAGEREF _Toc475777483 h 21 HYPERLINK l _Toc475777484 2.5 现状总结 PAGEREF _Toc475777484 h 21 HYPERLINK l _Toc475777485 三. 业务支持能力评估 PAGEREF _Toc475777485 h 22 HYPERLINK l _Toc475777486 3.1 现有系统支持

6、能力评估 PAGEREF _Toc475777486 h 22 HYPERLINK l _Toc475777487 3.1.1 业务系统的硬件支撑 PAGEREF _Toc475777487 h 22 HYPERLINK l _Toc475777488 3.1.2 业务系统的成本支撑 PAGEREF _Toc475777488 h 23 HYPERLINK l _Toc475777489 3.1.3 业务系统的人员支撑 PAGEREF _Toc475777489 h 23 HYPERLINK l _Toc475777490 3.2 当前的问题和不足 PAGEREF _Toc475777490

7、h 23 HYPERLINK l _Toc475777491 3.2.1 硬件整体成本还有降低的空间 PAGEREF _Toc475777491 h 23 HYPERLINK l _Toc475777492 3.2.2 整体运营成本还有降低的空间 PAGEREF _Toc475777492 h 24 HYPERLINK l _Toc475777493 3.2.3 业务连续性安全性还有提高的空间 PAGEREF _Toc475777493 h 25 HYPERLINK l _Toc475777494 3.2.4 信息化能力不均衡 PAGEREF _Toc475777494 h 25 HYPERL

8、INK l _Toc475777495 3.2.5 无法实现对软硬件的实时巡检和实时报警 PAGEREF _Toc475777495 h 25 HYPERLINK l _Toc475777496 四. 结论与建议 PAGEREF _Toc475777496 h 25 HYPERLINK l _Toc475777497 4.1 构建基础设施云计算数据中心 PAGEREF _Toc475777497 h 25 HYPERLINK l _Toc475777498 4.1.1 云计算数据中心的优势 PAGEREF _Toc475777498 h 27 HYPERLINK l _Toc475777499

9、 4.1.2 基础设施云平台的构建 PAGEREF _Toc475777499 h 34 HYPERLINK l _Toc475777500 4.1 构建统一桌面云平台 PAGEREF _Toc475777500 h 38 HYPERLINK l _Toc475777501 4.1.1 统一桌面云平台的优势 PAGEREF _Toc475777501 h 40 HYPERLINK l _Toc475777502 4.1.2 统一桌面云平台的构建 PAGEREF _Toc475777502 h 41 HYPERLINK l _Toc475777503 4.2 构建统一PaaS云服务平台 PAGE

10、REF _Toc475777503 h 44 HYPERLINK l _Toc475777504 4.3 构建云化的IT运维体系 PAGEREF _Toc475777504 h 46 HYPERLINK l _Toc475777505 4.3.1 云化IT运维体系的优势 PAGEREF _Toc475777505 h 46 HYPERLINK l _Toc475777506 4.3.2 云化IT运维体系的构建 PAGEREF _Toc475777506 h 47 HYPERLINK l _Toc475777507 五. 附录 PAGEREF _Toc475777507 h 52 HYPERLI

11、NK l _Toc475777508 5.1 参考文档 PAGEREF _Toc475777508 h 52导言目的本文档的目的在于描述XX公司为公司的IT资源所做的现状调研和需求分析,以及业务支持能力的评估与建议。本文档“现状调研及分析报告及业务支撑能力评估报告”是项目的第一阶段的交付文档。本交付物共由三部分主要内容组成,分别包括:文档范围本文档主要收集公司的IT运维现状,包括数据中心、服务器硬件、存储、网络设备和拓扑等IT资源方便的现状,并简要指出存在不足和发掘潜在需求。文档阅读对象本文档的阅读对象为公司云计算建设系统内的相关主管领导与相关部门。包括:省公司信息部 信息中心信通公司各地区供

12、电局信息部门文档结构本文档共分五个章节:第一章:说明设计文档的目的,范围,阅读对象,文档结构。第二章:介绍现状调研及分析。第三章:对业务支撑能力的评估汇总。第四章:结论与建议。第五章:附录,提供调研相关的参考信息和文档。关键术语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如下面表所示。专门术语名称解释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即基础设施即服务。消费者通过网络可以获得的计算机基础设施获得服务(虚机)。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的缩写,即平台即服务。消费者可以通过它获得企业进行定制化研发的中间件平台,例如数据库和应用服务组件等。现状调研及分析IT资源现状调研

13、结果分析IT资源现状调研进程近期,公司云计算咨询项目组成功的对公司省公司以及四个市局完成了资源现状调研工作,对整个公司IT资源现状有了较完整的认识,通过整理资源相关性,最终做出后续的调研分析。整个IT资源调研工作持续一个月,分为四个阶段:调研准备阶段确认调研对象向调研对象讲解云计算平台的目的和意义对调研材料的准备对公司现状的初步了解省公司调研阶段调研省公司软硬件现状收集调研反馈定点访谈四个市局调研阶段调研贵阳供电局、遵义供电局、安顺供电局、兴义供电局软硬件现状收集调研反馈定点访谈调研总结与分析阶段云计算平台战略规划访谈整理调研数据完成数据分析IT资源现状调研范围对公司IT资源现状调研,主要确定

14、在省公司、贵阳市供电局、遵义供电局、安顺供电局、兴义供电局。其考虑主要体现在:省公司机房部署了主要的大集中系统,其运维的系统具有代表性,且性能和功能要求较高,有应用云计算平台技术的需求。并且省公司机房的资料整理较全、软硬件资源更先进,为云计算平台提供了可能性。贵阳供电局和遵义供电局拥有较大的机房,具有一定代表性,且很多省建项目都在这两个局试点。兴义供电局作为一般的市县供电局,其对大集中系统的使用,和对自建系统的运维都有一定代表性。综上,通过对省公司以及四个市供电局的调研,能覆盖到整个公司的基本情况。横向全覆盖,覆盖率为100%,覆盖机房的所有IT资源信息。纵向全覆盖,覆盖率为100%,覆盖省公

15、司服务器、桌面端、存储、网络、虚拟化的全部信息。但部分信息收集不全,具体情况如下:在收集到的反馈材料中,部分市局没有相应的硬件统计在收集到的反馈材料中,只能覆盖几个重要的业务系统,并且其业务系统与服务器的对应关系也有所缺失25%的调研关注点主要与性能和成本有关,资源使用性能和能耗只能收集10%的信息公司近几年系统建设回顾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绿色IT”的信息化建设理念,并重点从资源整合、推广虚拟化技术等方面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遵从低碳经济、节能减排新的信息化建设模式,实现“优化信息系统运行环境,提高软硬件资源的效能”绿色数据中心建设策略。公司信息中心(信通公司)目前承担企业内部

16、的整个IT系统的管理和运维,目前的设备物理位置包括省中心集中部署及各地区局分布部署,截止至2011年底,共有PC服务器506台,刀片机223台,小型机125台,虚拟化服务器6台,存储20台,SAN交换机28台,具有相当规模数量的IT硬件设备。随着业务扩大,为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业务流程的标准化,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推行核心系统大集中,因此公司需要包括6+1系统在内的核心系统更新建设,实现大集中。而对一些核心系统又需要更新或者扩容,以实现与业务增长同步的要求。不仅如此,随着业务的精细化,又有更多的新系统需要上线来满足不同业务的需要。但是大多数的业务系统设备目前还是以单独使用,单独分配为主,仅0.63

17、%的服务器使用了虚拟化的技术,在云计算方面具备较大的增长空间。公司的IT系统建设也在逐渐向虚拟化、云计算的防线迈进,逐步建设云计算平台、虚拟桌面、虚拟存储等系统。IT资源现状调研信息总结与分析机房现状机房资源紧张从省公司来看,机房还能满足当前需求及后期的扩容。但省公司需要继续建设大集中业务,以及将市局的部分业务系统上收,扩建压力仍然存在。下图可以看到省公司机房的资源部署:从各市局的情况看,贵阳新机房仍在建设、遵义机房已经基本满载、安顺机房也扩容困难。并且机房电源功率使用也出现超过配置上限的情况。运维成本较高除省公司的新系统意外,省公司的老系统以及各市局的服务器运行超过两年,性能功耗比低,遵义2

18、012年机房全年电费已经超额。应用可靠性偏低从安全性层面来看,机房多数应用未使用高可用性方案,存在单点故障风险从可靠性层面来看,硬件故障响应周期较长,难以实时监测。硬件现状服务器数量每年增长,运维压力增大硬件利用率低下服务器的CPU、内存、硬盘利用率不高,造成大量高性能服务器的浪费。硬件整合难度大,无法在业务之间做资源协调硬件运维困难,效率不高管理员花费太多时间,人工进行巡检等维护操作,从及时性、准确性来说,对硬件的运维存在很大的困难和风险。业务系统建设难度大“烟囱式”结构(业务之间没有相互共享,增加业务即增加相应的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决定了从布网到应用建设阶段都不能很好的利用资源存储现

19、状:省公司和各市局都用磁盘阵列和磁带库,并且大多数存储都分配给了业务系统。一方面造成存储分配殆尽,另一方面造成某些业务系统存储有极大的浪费。软硬件资源汇总如下:网络现状:对于省公司以及市局都将网络交换机划分为核心交换机、汇聚交换机、接入交换机。省公司为例:以下是信息中心的网络拓扑:从上图看出,系统之间可以通过局域网相互访问。局域网中的各个系统都核心交换机1与全省综合数据网的信息进行交互,实现对于外网访问接口。特别针对外网联机特地整合了两台防火墙,保证外网访问的安全。软件现状操作系统现状:服务器操作系统主要以AIX、Windows和Linux,其中大多数服务器均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以省公

20、司为例,74台服务器中有AIX、Windows、Linux操作系统。其中AIX 9台,windows 60台,linux 5台中间件现状:现有系统中,应用服务器有主要有Tomcat和Weblogic,又以Weblogic为主。以省公司为例,应用服务器有Tomcat 1台和Weblogic 9台,分布图如下:数据库现状:主要数据为SQL Server和Oracle,使用较为平均。以省公司为例,Sqlserver 9台,oracle 8台,分布图如下:系统整体利用率展现业务系统服务器的CPU占用率普遍较低,平均在20%左右 内存占用率相对中等,部分应用对内存的开销较大 对磁盘IO的开销普遍较低,配

21、网业务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IO开销较大业务现状调研结果分析经过“十一五”信息化建设,南方电网公司信息化水平得到很大提升。公司在建设中形成了对服务集成一定规模的积累和应用经验,建立了自己的企业信息集成平台。但在企业信息集成平台建设和信息集成方面,企业信息集成平台不统一、缺乏统一的服务规划、应用系统的服务化程度不高、应用系统间的数据交互模型不统一、信息集成的应用深度不够和缺乏服务的统一治理和管控,是当前公司信息集成现状的突出问题,信息集成的综合能力和水平尚需提升。业务系统建设现状分析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公司已逐步建立起各类业务应用系统,以支撑公司业务发展的需求,目前省公司已通过集中建设部署的

22、方式构建了64个业务系统,全面覆盖到了生产、营销、财务、协同办公等几大类别。目前在各种系统建设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衔接和信息集成,导致信息孤岛现象普遍存在,信息资源共享困难。同时各自系统(特别是早期系统)基本采取烟囱式的方式进行独立建设,导致技术架构多样,系统升级维护管理较为困难的情况。通过对公司IT业务现状的调研分析,公司省公司及下属地区级公司在IT系统平台的建设方面,存在以下的问题:信息集成平台功能不健全公司采用自主开发的方式,整合了厂商的平台产品构建的信息集成平台进行建设。同时部分系统还存在着内部的服务总线,对于公司范围内的信息集成和共享带来不便。缺乏统一的服务规划,应用系统的服务化程度

23、不高各应用系统的建设以部门为主体,以信息化项目为导向,缺乏统一的架构规划和顶层设计。同时,各应用系统在建设时间和周期不一致,建设初期对服务缺乏整体规划,一方面对应该被封装成服务的功能界定没有统一的规划和标准,另一方面在服务划分的粒度和内涵方面也缺乏相应的规范,导致服务重用困难。 此外,在各个系统内部、各个模块之间、组件之间的业务逻辑和流程定义基本采用固定的方式实现,没有对这些功能或组件服务化,导致应用系统的服务化程度较低,不便于业务功能的重用和灵活组装,也不利于未来系统的扩展和推广。应用系统间的数据交互模型不统一当前应用系统大多由各部门采用传统建设模式,其建设出发点是基于本部门业务自己设计、开

24、发,各应用系统对外暴露或提供的数据交互模型不统一,导致应用系统之间的集成和交互需要模型转换、映射等额外的大量工作,同时造成大量的数据重复和冗余,数据唯一性差。目前还缺乏对这些基础数据统一管理,没有形成统一的数据交换标准,也缺乏统一的松散耦合的数据集成和同步架构,无法实现数据及时、可靠、标准地集成和交换。数据交互模型的不统一,导致系统互联互通性弱,使得各类数据共享和信息集成能力不足。缺乏服务和基础中间件的统一治理和管控公司目前还缺乏统一的以服务为中心的架构治理体系,包括服务和系统中间件产品治理的组织架构、服务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流程、服务运维管理、安全管理以及相应的规范体系,而且各分子公司的现有平台

25、缺乏服务治理管控功能,缺乏相应的手段来实施治理,无法保障对平台及运行服务的统一、有效监管,对服务的优化和性能提升支撑能力不够。此外,公司制订了相关的管控制度,但执行不到位,需进一步加强管理,对各应用系统严格要求按照相关规范统一管理。集成问题随着随来越多的应用系统上线,根据南网统一信息化平台的规划设计,整合的力度越来越大,衔接越来越紧密,因而系统之间的集成关系也越来越复杂,需要简化和优化集成体系以提升整体架构效率。数据问题各个系统对数据的私有化程度较高、集成关系也较复杂,容易导致数据的一致性问题、数据的准确性问题,而且数据共享的代价非常高,这类问题非常难以有效地解决。流程问题从整体来看,各个系统

26、之间实现了紧密的集成,但从整体的端到端流程的充分贯通和有效监控的角度来看,还有待加强,需要构建一体化的流程管理体系来实现全程的流程管理。易用性问题各个系统之间由于开发厂商能力以及选取的技术架构路线和技术组件的选取等方面的差异,各个系统的易用性(包括:稳定性、性能、界面等方面)层次不齐,部分系统存在着不足。通过构建统一的PaaS云服务平台,将会从根本上解决业务系统建设和相互集成中遇到的问题。桌面终端现状分析通过现状调研得到,截至目前公司全省共有大量的传统桌面PC(台式机),具体在各种应用场景下的分散到了各自业务场景中,包括OA办公环境,营业厅,呼叫中心坐席以及运维信息中心。从调研统计信息可以看出

27、,目前公司现有的传统PC(台式机)总量中,办公OA终端和营业厅终端占比较高。除上述公司自有桌面终端外,在运维场景中还长期存在众多的厂家维护人员流动终端。存在问题分析当前公司在营业厅、客服呼叫中心、内部办公OA、运维等桌面应用领域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难以管理面对广泛分布的PC硬件,用户日益要求能在任何地方访问其桌面环境,因此集中式PC管理极难实现。此外,由于PC硬件种类繁多,用户修改桌面环境的需求各有不同,虽然实行了公司桌面终端标准化和安全化规范和建设,但PC桌面标准化推进过程中,也成为一个难题。总体拥有成本高PC硬件相对较低的成本优势,通常无法抵消PC管理和支持工作的高昂成本。目

28、前,PC管理工作包括部署软件、更新和修补程序等,由于这些工作需要对多种PC配置的部署进行测试和验证,快速交付新的应用程序和桌面到最终用户,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同时,由于部分县级供电局的管理标准化程度不高,支持人员经常需要亲临现场解决问题,这就进一步增加了支持成本。高能耗、高排放一台PC的能耗在200瓦左右,每台PC个人电脑平均运行12小时以上,一台PC一年耗电800-1000度电左右,对于企业上万台规模的PC工作环境,一年的耗电量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同时,为PC工作环境配套的电源系统、制冷系统的能耗更为惊人。这当今提倡绿色环保、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难以保护数据的安全确保P

29、C上的数据能成功备份并能在PC出现故障或文件丢失时恢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即使数据能成功备份,PC失窃的风险也威胁着重要数据的安全。无法有效控制PC操作人员在核心网内的操作,比如可随意上传或下载文件、补丁等。资源未充分利用PC的分布式特性使人们难以通过集中资源的方式提高利用率和降低成本。结果,PC的利用率通常低于5%,远程办公室需要重复的桌面基础架构,移动工作人员可能需要使用复杂的远程桌面解决方案。IT技术人员配备紧张特别针对地市级供电局的IT技术队伍,为了解决前端用户的桌面终端计算机问题,不能很好的精力放在核心的服务器和应用管理上面。IT运维现状调研结果分析运维现状分析为确保信息化战略有效执

30、行,建立公司信息化保障体系,以适应系统大集中模式转变,确保IT持续运行,促进IT成本优化,按照信息化规划提出的“全网统一的两级三线运维服务模式”,建立一体化的IT运维服务体系,围绕IT运维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IT客户全方位管理理念,搭建网省两级的IT服务管理系统。基于对目前公司IT运维管理现状的调研,得出目前的运维管理体系具有如下特点:公司日常运维管理制度比较完备,职责分工明确。基本建立了运维自动化监控系统和管理平台,实现对运维过程的支撑。各业务独立申请和管理资源,单个业务的管理和维护相对简单。同时识别的现有运维机制面临的挑战和不足主要有:各业务独立申请资源,与资源分配方案制定相关的职责划分、

31、审核机制、技术标准还不完善,容易出现资源的过度分配现象缺乏有效的资源使用情况跟踪和优化机制以及资源回收流程,进而导致资源利用率低或资源闲置,并且设备冗余多,导致资源有浪费。对业务、应用基础设施、核心基础设施的监控仅限于业务核心平台,缺乏对行业应用的实时业务信息监控措施。某些流程仍为手工执行,在目前全生命周期的IT服务管理平台上, 影响运营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运营效率制度落实时间长,造成管理困难巡检复杂,与管理员经验有关,可能检查不到位设备或系统变更的检查制度不完善,造成反复检查和更改,希望增加自动检查流程资源的烟囱式管理,各业务独立规划和分配下属应用占用的资源,资源与应用的对应关系以及使用情

32、况缺乏透明度,增加了网络资源运维的难度云计算对运维带来的挑战从运维管理的角度去看云计算,云计算平台的建设不是一套产品的建设,而是包括管理、运维体系的变革,必须建立相关标准和手册,协助公司提升管理和运维能力,使现有的运维管理体制和流程可以很好的实现到对整个云平台的运维,从而使得云计算平台不仅建起来,还能很好的用起来。这是需要面临的一个挑战和新的课题。根据现有业务平台的建设、运营、维护实际情况,目前业务平台的维护形式是垂直、分散的维护模型(平台独立建设,独立维护),主要包括如下几种情况(维护模式如下图所示):平台分散在多个维护单位(或维护部门),平台集中维护和分散维护方式共存;硬件(包括服务器、存

33、储、网络设备等)和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应用软件)的维护岗位分设和合设共存。垂直、分散维护模式图业务平台部署在云平台后,因资源池属于统一规划部署,各业务平台共享使用,从原来的垂直、分散维护模式演变为横向、集中的维护模式(资源共享,团队维护)。资源池集中建设后,云平台硬件层面(包括服务器、共享存储、网络设备等)和虚拟化层面(包括虚拟化软件、虚拟化管理软件、云管理平台等)的维护可以做到集中维护;而云平台上所承载的虚拟机(即业务平台,即虚机操作系统及其上安装的数据库、中间件、应用软件等),则可参考现有业务平台维护机制落实相应的维护职责。业务平台云化后的维护模式演变如下图所示。横向、集中维护

34、模式随着云计算技术在业务平台领域大规模的应用,传统的业务平台运维体系将面临挑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维护管理制度上:云平台和传统业务平台的建设、维护、服务模式不同,导致现阶段缺乏相适应的维护制度以适应这种变化维护人员经验上:缺乏具备虚拟化技术应用、资源自动化部署、资源综合调度、虚拟化技术安全保障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是快速推进云计算技术规模化应用的瓶颈之一服务保障要求上:保障难度变大,虚拟化增加了IT基础架构的复杂性,增加了虚拟化层、物理与逻辑的脱离,故障排查更为困难管理流程适配上:云平台建设特点是资源与项目分离,而传统业务平台的资源是独立建设独立使用,因此需要适配云平台资源共享的特性,需

35、要引入资源管理和服务管理等流程维护管理手段上:迫切需要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与现有运营支撑系统(如:综合网管系统、资源管理系统、服务管理系统等)集成的综合解决方案。公司2013年业务系统建设目标待补充现状总结综上所述,通过现状调研,目前需要面临的如下问题和挑战有待解决:烟囱式的数据中心IT资源配置模式服务器资源使用率较低,机房运维成本大(空间、电力、管理成本)业务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无法充分得到保障IT系统运维复杂,成本较高业务平台架构分散,无法统一业务系统重复建设成本大,系统整合和管理难度大桌面终端维护量大,管理成本较高桌面终端安全性,可靠性无法充分得到保障与之应对的解决方案分别是:构建以服务器

36、虚拟化为基础的新一代基础设施云计算平台 (IaaS)构建统一的平台即服务的新一代云计算平台(PaaS)构建统一的桌面即服务的新一代云计算平台 (DaaS)构建云化的IT运维体系业务支持能力评估现有系统支持能力评估业务系统的硬件支撑目前省公司和市局的软硬件系统能完成对当前业务的支撑当前运维的重要系统都能正常稳定运行,故障率较小单个业务系统扩容难度大各业务系统的服务器硬件自成一体,造成有些业务系统服务器大量闲置,而部分核心业务系统服务器需要大量扩容。但鉴于机房、电能等因素限制,扩容难度很大。业务系统使用性能能满足当前需求各业务系统对CPU、内存、硬盘等利用率都不高,完全能支持当前业务的使用需求。但

37、对于某些访问量大的业务,如95588系统,内存占用极大,需要通过增加内存的方式消除访问瓶颈。业务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各业务系统的核心节点都采用了双机热备的方式形成硬件冗余,增加业务系统的可靠性。各业务系统都有专门的管理员对软硬件资源进行巡检,确保数据安全。业务系统的成本支撑从稳定和高效出发,当前业务系统的能耗成本虽然超出,但仍在可接受范围内通过人工的手动巡检能满足当前业务的运维,但运维人员的成本明显增加对于旧服务器的升级改造,仅影响当台服务器,不会造成其他业务系统的稳定。通过人工对服务器的监测,会显著增加成本业务系统的人员支撑公司有完整的运维人员分工。有建设部、运维部,由各市局信息中心主管公司的

38、信息中心,各司其职,将核心电力系统等与其他管理系统进行区分,各专业人员分管相应功能厂商对业务系统的支撑公司的每套系统都有维保协议,确保能由厂商对故障直接进行处理人员管辖相互运维备份一个业务系统可以又多个管理员管理,一个管理员也可以管理多个业务系统。公司设置有交叉运维的制度,以确保某一单独业务系统能为2个及以上的管理员运维,防止人员责任的遗漏。当前的问题和不足硬件整体成本还有降低的空间提高服务器利用率,减少服务器数量。目前数据中心的大多数服务器的利用率都不足 20%,其原因归根到底是由于各台服务器的硬件自成一体,处理性能相互无法共享,造成每台服务器都必须预留额外的处理余量造成的。最好能打破服务器

39、与服务器之间的隔阂,将多台服务器构建成一个统一的硬件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从而降低服务器处理性能的浪费,从而降低硬件成本。降低周边设备的成本。服务器数量的减少,也会带来网络设备数量的减少。降低用于灾难恢复的硬件成本。对于那些非常重要不允许停机的业务,通常我们需要购买双份的服务器硬件以形成硬件的冗余,并且这些冗余硬件只能给制定的应用使用,不同应用之间无法共享冗余资源。这就大大增加的服务器购买的数量,但这些冗余的服务器在绝大部分时间却完全处于闲置状态,利用率极低。需要大大减少这部分闲置资源,采用极少的冗余硬件资源供所有应用共享的形式,大大减少构建成本。整体运营成本还有降低的空间降低电力消耗成本。通过

40、大大减少服务器的数量,可以减少目前高额的服务器供电、及制冷耗电方面的消耗,从而降低电力消耗成本。拥有快速的部署、迁移和恢复能力由于需要对旧服务器进行升级改造,势必会涉及到大量业务的迁移。通过采用虚拟化,直接将物理服务器制作为虚拟机,然后添加到虚拟机上运行,能够非常容易的完成业务的迁移,减少业务迁移、硬件改造升级所带花费的时间以及人力物力。有效提高管理员工作及管理效率通过部署虚拟化,减少服务器的数量,并通过虚拟化技术对所有服务器进行统一管理,大大降低的管理员的负担,增加管理员的工作效率,使得管理员可以在相同的时间内把注意力放在更多的地方。业务连续性安全性还有提高的空间无论是计划内宕机还是计划外宕

41、机,都会对业务的正常运行带来影响,轻者带来工作的不变,重则可能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那么我们需要在新的部署方案中构建整个系统的高可用性,以降低宕机的概率,以减少宕机成本。虽然当前对核心节点做了双机热备,但还存在信息关键节点,可能造成业务的中断。如果通过采用虚拟化,相当于为每一台服务器均构建了冗余系统,形成整个系统的全冗余,从而大大减少了宕机的机会。信息化能力不均衡因各地市的资源配置和业务管理能力不同,导致不同区域的业务系统能力差别很大,部分地市开展常态化的业务分析,与生产流程贯通;有些地市还只侧重在宏观层面的统计工作 无法实现对软硬件的实时巡检和实时报警当前对软硬件的巡检还是人工完成,实效性和准

42、确性上都还有欠缺。结论与建议构建基础设施云计算数据中心信息作为现代社会的宝贵资源,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已经成为现代科学管理的基础,正确决策的前提,有效调控的手段。能否拥有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是衡量一个企事业单位是否具有发展潜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大公司根据自己的业务特点和管理需求,建立了自己需要的信息处理系统,这些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重复性的工作,为公司的业务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了配合业务系统的建设部署需要,公司省中心以及各地市级供电局中心均建立了相应的数据中心,经过多年的建设,公司省中心以及各供电局的信息处理系统所依赖的硬件服务器规模日渐庞大,新老型号、各种品牌

43、参差不齐,这些情况都给公司各数据中心的维护造成很大的困扰,同时也极大的浪费了可用资源。而且随着数据中心业务平台的不断发展,这种趋势还在逐渐的扩大之中。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早期建设的信息处理系统所使用的服务器大部分已经到了需要更新换代的时间,旧的服务器因使用较久已难以保证应用的稳定性。服务器本身元器件老化,功耗加剧。早期因服务器数量不多,所以并未做整体长期规划,但逐渐发展到今天的规模,使集中管理的难度加大,各系统需要进行一对一的维护。缺乏统一管理,造成故障管理和性能管理的难度很大。因种种原因,很多事实上比较关键的应用系统并没有实现容错及集群保护。每个业务系统都需要一个独立的操作系统,虽然绝大

44、多数应用对主机资源使用率并不高,但无法全部装在少数的几台物理机器上以提高硬件的使用率。每年维护的成本逐渐增加:硬件成本, 假如部分或全部更新,需要与应用数量相同的物理服务器。运营和维护成本高,包括中心机房空间、机柜、网线,耗电量,冷气空调和人力成本等。系统可用性低, 升级或者扩容时候需要停机进行,造成应用的中断。应用兼容性差,系统和应用迁移到新的硬件需要重新安装操作系统和重新部署整个应用。由于数据中心前期建设为了满足业务峰值时的计算需求,当前服务器的硬件资源出现较多的闲置,这些资源却无法调配给其他需要的信息系统使用。公司从”十一五”开始,信息化建设大大加快,但是由于采用传统的应用系统和物理主机

45、一对一绑定的部署形式,造成物理主机的数量增加很快,同时带来电能消耗的快速增加,和机房内机器发热的快速增加,当前已经接近机房空调制冷能力的上限。从上述的情况,我们可以分析出,公司的数据中心有必要对现有的信息系统进行合理的规划,通过可靠的手段进行系统整合,达到硬件资源可充分利用和可再分配的目的,并同时解决老型号服务器无法得到有效服务和单机故障点的困扰。从根本上降低信息系统维护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节省硬件采购成本和减少硬件资源的浪费。云计算数据中心的优势通过构建基础设施云计算数据中心,可以在解决目前遇到的数据中心的问题,并且带来如下的优势:短时间内完成服务器部署,大大提高信息化建设效率采用传统的方式构

46、建数据中心,比如部署一个信息化的应用大概会有如下流程:需要首先了解需求立项进行方案设计再进行评审招标采购服务器及网络、存储等设备将买来的服务器一台一台的往机房里面搬开始实施验收。经过这样的流程,整个项目从开始立项到实施完毕常常要花上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但浪费精力,还大大降低了公司的信息化建设效率,导致新系统迟迟无法上线。部署虚拟化计算基础平台之后,如果某个部门需要使用服务器设备,只需要向信息中心申请,信息中心在十分钟之内就可以从虚拟化资源池中按照需求为这个部门划分若干台虚拟的服务器出来,该部门马上就可以开始使用服务器,至于服务器硬件架构是如何构建的,服务器放在什么地方,需不需新建机房,需不需

47、要维护人员去维护,需不需要招标等等都不需要关心,减少很多人力物力的消耗。资源可重复利用,避免浪费虚拟化计算资源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是:可以非常容易的随时部署随时撤销。例如某学院需要将一批文档转换为PDF格式,需要服务器进行处理,那么档案部门只需要向信息中心申请,信息中心只需要按照档案部门的需求,将虚拟化计算资源池中一定量的计算资源划分出来,形成一台虚拟的服务器供档案部门进行文档转换使用即可。当档案部门使用完成后,信息中心可以随时将云主机撤销,划分的计算资源即被释放,然后这部分被释放的计算资源又再次被划分为一台虚拟服务器,再次被另一个部门使用。提高服务器利用率,合理分配服务器资源我们知道,在大

48、部分的时间内,大部分的服务器的处理资源使用效率都低于10%,这是由于在选型的时候,服务器必须满足应用的峰值处理需要,因此造成大量处理资源被闲置起来形成极大的浪费。但是采用了虚拟化技术之后,我们就可以突破这个障碍,将多台服务器部署整合到一台服务器上去。例如,有5台四路服务器在运行时,其大部分时间处理资源占用率都在10%以下,那么我们就可以把这5台服务器整合到一台服务器上去,那么在大部分时间内,这台整合后的服务器处理资源使用率就可以提高到50%。而这5个应用的负载高峰不一定都在同一时间,会有一定的时间差,当这个应用处在负载高峰时候可能剩下的几台服务器还保持在10%处理利用率以下,这样多台服务器就可

49、以轮流使用服务器的处理余量,避免造成浪费。并且,云计算平台中的计算资源可实现动态分配调整,有空余资源的服务器可以随时支援处理资源紧张的服务器,如下图所示:通过虚拟化技术,所有真实服务器的硬件资源形成一个统一的云计算资源池硬件平台,虚拟服务器可以综合调度整个硬件平台的资源,如下图所示:当某一个应用对资源的消耗突然增大时,可以在线,将正在运行的云主机无中断的移动到其他服务器上,从而为这个应用留出足够的处理资源,以实现资源的动态调度,有闲置处理资源的服务器可以随时援助处理资源过于繁忙的服务器,如下图所示:获得前所未有的可靠性采用了虚拟化技术构建基础设施云计算平台后,所有的服务器就构建成了一组统一的云

50、计算资源池,任何一台服务器的故障不会对整个系统造成任何影响,运行在其上的虚拟服务器以及运行在云主机上的业务不会因为一台服务器的故障而停机,从而获得全面的高可靠性保护。大大节省能源消耗,实现绿色IT通过大大减少服务器的数量,可以减少目前高额的服务器供电、及制冷耗电方面的消耗,从而降低电力消耗成本。通过部署云计算管理平台,我们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绿色节能调度策略,将多台服务器部署到一台服务器上,从而减少服务器的数量,而降低服务器对电能的消耗。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实现电源的动态管理。白天,由于服务器的负载较大,我们可能需要将所有的服务器都打开,从而满足应用对处理的需求;到了晚上大部分的负载都会大大下降,

51、这个时候,可以将将所有的虚拟服务器迁移到一部分服务器上去,然后将多余的服务器关闭电源,从而达到节能电能消耗的目的,到了白天,关闭的服务器又会被自动开启,虚拟服务器会自动迁移到其上去运行。从而实现节能减排的功效。易于管理部署采用基础设施云平台之后,整个资源池环境使用虚拟化管理平台以及云计算管理平台来对所有虚拟服务器进行统一直观的管理。一旦部署完成并且运行起来,我们只需要登陆到云管理平台上,就可以管理我们的所有云主机服务器和相关资源了。集中数据存储,集中数据备份虚拟化技术与集中存储是分不开的,部署虚拟化的一个最重要的前提就是需要采用高性能的集中存储系统。采用了集中存储之后,才能实现云主机的高可用、

52、在线迁移、资源分配等的功能。如图所示:通过采用集中存储,数据皆存储在一个磁盘阵列柜中,一方面便于数据的统一管理及使用,另一方面,由于每个云主机实际上就是一个文件,我们只需要将所有的云主机文件拷贝出来即进行了备份。如果发生了数据丢失,我们只需要将备份出来的云主机文件直接拷贝回去即可直接使用。而这种所有数据的完整备份方式如果采用传统的服务器部署方法的话是无法办到的。简化部署和迁移在云计算数据中心资源池中部署的云主机系统对应一组云主机数据文件,里面包含了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等所有内容。在进行迁移的时候,我们只需要将这个云主机文件通过拷贝的方式复制到另外一台服务器上面,立刻就可以将这台云主机运行起来,而

53、不用像我们通常的部署方式那样需要先在服务器上安装操作系统,搭建运行环境,再安装应用软件,再进行应用软件的配置等等。只需要一个简单的拷贝,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如果我们对云主机文件进行复制操作,立刻就可以将一个云主机变成两份完全一样的云主机,极易部署和迁移。同时,云计算平台提供了自动部署和迁移的功能,支持在业务不终端的情况下,将实现云主机的实时迁移。拥有极强的扩展性提高云系统的处理能力,只需要增加更多的物理服务器即可。在扩展的时候,我们可以在任何时候按照我们的需要增加服务器的数量。例如目前已经部署了由三台物理服务器构建的云计算资源池,然后已经迁移了一部分应用到这个虚拟化集群中,如下图所示:这个时候

54、,我们需要将更多的应用迁移进虚拟化集群中去,但是目前的三台服务器所带来的性能无法支撑这么多云主机同时运行,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增加服务器的数量来增强整个虚拟化平台的处理能力。我们只需要在云计算平台上将一台物理服务器添加到当前的云计算资源池中,即可投入使用: 之后再增加云主机的数量,并将一部分应用迁移到其上运行即可。整个过程中不会对正在运行的云主机构成任何影响案例对比分析:该案例数据来源于某国有企业的数据中心。在虚拟化之前,共有30台双路CPU的服务器,每台服务器各配一块HBA卡和一套正版的Windows 2003/2008 企业版软件,共计需要30套Windows 2003/2008企业版软件。

55、此外,每年共需要60万人民币的电费。在虚拟化之后,我们如果按照15:1的整合比为例,进行计算,这样就需要2台四路四核CPU服务器,只需4块HBA卡(每台服务器配两块HBA卡,形成链路冗余)。根据微软针对虚拟化技术的策略,每四个虚拟机只需要一套正版的Windows 2003企业版软件,共计需要8套Windows 2003/2008企业版软件。虚拟化软件的成本以CPU数来计算,共需要8个LICENSE和一个管理端。此外,针对电费的开支,在虚拟化之后,每年只需要8万人民币的电费,比以前有大幅度的降低。构建云数据中心前、后对比分析:项目传统投入构建虚拟化云数据中心后节省成本硬件服务器30台120万2台

56、16万104万HBA卡30块30万4块4万26万软件操作系统30套150万8套40万110万虚拟化软件N/AN/A虚拟化软件40万-电力60万/年300万8万/年50万52万/电力五年的总成本600万人民币190万人民币410万人民币因采用虚拟化架构而节省的其他成本,例如交换机、机架、电源线、空调、机房空间、管理成本等等,未列入表中。特别说明,具体的整合比往往由实际的应用的性能和使用的物理硬件来决定,硬件的配置、性能越高(例如CPU和内存),其整合比就越高。此外,利用云管理平台中所包含的DPM(分布式电源管理)功能可以进一步降低20%的电力成本。总的来说,构建云计算是数据中心后,会大大帮助企业

57、减少信息系统整体的成本投入。基础设施云平台的构建云平台构建过程云平台的构建需要分阶段进行,具体可以包括四个阶段:评估- 确定针对云计算平台基础架构的业务、组织、财务和技术需求,以及相应的交付选项。此阶段的交付成果是一份评估报告,其中会列出各种选项,并基于确定的需求而结合云计算技术提供建议。规划- 为实施选定的云计算平台基础架构解决方案制定详细的体系结构设计和计划。确定项目中的角色和职责、关键日期和里程碑,以及约束和应急计划。此阶段的交付成果包括:体系结构设计、构建与配置指南、验证构建是否成功的测试规划,以及对关键内部流程的认定(可能需要根据云平台整体架构和实施规划进行调整)。构建- 根据规划和

58、蓝图安装并配置云平台架构。根据需要举办知识传授研讨会,并按照规划阶段确定的标准对构建成果进行测试。交付成果包括:按规划构建且能正常运行的云计算服务平台、指出规划与实际实施之间差异的异常报告、配置说明,以及负责人基于规划阶段确定的技术指标,对所构建的云平台的验收意见。管理- 通过实施后的支持工作,不断优化和更新云计算服务平台及操作流程。 构建基础设施云平台同时遵循如下的实施路线和步骤:应用系统的分阶段迁移应用系统往云计算平台迁移,也是需要经过细致的计划、分阶段进行的,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步骤:迁移评估迁移前,对迁移方案进行评估以确保迁移成功。首先需要勘察现有系统的架构和资源使用状况,评估过程必须包含

59、以下信息和内容:现有系统支撑的服务数量以及在服务器中的分布情况现有物理服务器资源占用状况,包括CPU、内存、磁盘和网络连接状况,为保证迁移成功,目标虚拟机规格应不低于原物理机标准当前的物理环境是否支持虚拟化,是否支持资源扩展,因为在迁移之前须在物理服务器上完成虚拟化对当前的存储容量和资源利用率进行评估,需在目标系统中规划好迁移需要的存储空间。需明确现有存储如何利用,比如有些服务器是在本地磁盘上创建系统盘和用户盘,有些服务器则在本地磁盘上创建系统盘而在SAN/NAS上创建用户盘。迁移计划通过对现有网络环境的评估,我们对现有资源利用率,服务以及系统需求非常清晰。评估后才能开始对迁移进行计划,步骤如

60、下:确定迁移步骤,包括所有服务器的迁移先后顺序,其顺序按风险的高低降序排列。确定备份方案,由于现有系统会被加固,某些服务器通过虚拟化重复利用,而在虚拟化前需要清除所有的数据,因此需要对这些服务器进行备份保证服务的连续性。确定并准备好迁移所需的工具,包括工具在迁移中必备的一系列功能和使用工具所需具备的网络环境。在实际迁移开始之前确定额外的测试环境,该测试环境能够引导测试从而确保迁移成功。因此,测试环境需明确设计的服务器和存储数量。规划网络环境,由于网络中的服务器各处不同位置,因此在迁移中需考虑到网络连接情况、数据备份方式,以及网络流量来源,确定网络流量是否会引发网络拥塞确定迁移周期以及参与人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