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与评价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工业服务行业农业职业有害因素存在的范围很广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主要任务是识别、评价、预测和控制不良劳动条件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职业性有害因素是否引发职业危害取决于有害因素的理化特性接触机会接触方式接触部位接触时间接触水平.致病的3个条件有害因素的性质有害因素的浓度和强度个体健康状况职业性有害因素的筛选、识别,是一个科学的判断过程,是一个动态且不断完善的过程,贯穿职业卫生工作的始终。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预测、评价是科学合理地阐述、预测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实际危害性质、程度及其作用条件。职业性有害因素识别:筛查、判断产生职业危害职业性有害因素评价
2、:阐述、预测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职业危害第一节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第二节 职业环境监测第三节 生物监测第四节 职业卫生调查第五节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评价主要内容一、职业有害因素识别的原理职业性有害因素识别(identification of occupational hazards)是根据人群证据和实验数据,通过科学方法辨别和认定职业活动中可能对职业人群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或条件。是职业卫生工作的基础,是预防和控制作业场所中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前提。6识别和鉴定未知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原理:基于流行病学研究的因果关系判断。职业性有害因素是因,健康损害是果,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危害之间存在
3、因果联系。职业接触该因素引发、加重、加速了职业危害的发展。识别方法临床病例观察实验研究流行病学研究一、职业有害因素识别的原理二、职业有害因素识别的基本方法(一)未知职业有害因素的识别和鉴定方法8(二)已知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和筛选方法1.类比法 2.检查表法3.工程分析法4.经验法5.检验、检测法 此外还可结合工作需要采用理论推算法、文献检索、专家论证等方法进行识别。二、职业有害因素识别的基本方法三、职业有害因素识别的内容(一)毒物和粉尘的识别101. 毒物的识别三、职业有害因素识别的内容2.粉尘的识别11三、职业有害因素识别的内容1.噪声的识别: 主要包括对声源、 噪声强度、噪声频率分布、噪
4、声暴露时间特性等的识别。2.振动的识别: 主要是识别生产过 程中接触振动的作业和振动源。(二)物理性有害因素的识别12三、职业有害因素识别的内容3.高温作业的识别 高温作业的识别是根据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中关于高温作业的定义,分析确定作业条件而识别鉴定是否为高温作业。 实际工作中还可以根据以下经验预先确定作业场所是否存在高温作业的可能。13 指工作地点有生产性热源,以本地区夏季室外平均温度为参照基础(夏季室外通风计算温度),工作地点的气温高于室外2或2以上的作业。三、职业有害因素识别的内容4.电离辐射与非电离辐射的识别非电离辐射的识别关键在于详细了解生产设备运行时的电磁辐射状况,充分考虑作业工人的
5、接触情况,通过对不同频率、不同波长电磁辐射的辐射强度测定进一步识别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的识别除了明确放射源以外,进行个人暴露剂量测定、环境电离辐射检测、放射性核素的分析测量等。14(三)未知职业有害因素识别中的因果判断联系的时间顺序(temporality)关联的强度(strength)剂量-反应关系(biological gradient)关联的合理性(plausibility)关联的一致性(coherence)关联的可重复性(consistency)关联的特异性(specificity)实验证据(experimental evidence)三、职业有害因素识别的内容15请分析可能危害作业人
6、员健康的职业性有害因素某丁苯胶乳项目的主要工艺流程木制家具生产工艺流程和主要职业危害OV:指各种油漆、稀料、胶产生的有机蒸气。成品原木装配金属件和玻璃干燥砂光抛光油漆砂光涂胶/组装下料:锯/刨/磨/车/钻检验尘噪声尘噪声尘噪声OVOV眼眼眼眼眼皮人造板材皮擦色OV眼皮OV皮底漆贴面OV皮冷/热压OV白坯木制家具生产典型高危害工序 - 下料眼睛木屑飞溅噪声85dB(A)呼吸木粉尘木制家具生产典型高危害工序 砂磨呼吸木粉尘眼睛木屑飞溅、高浓度粉尘木制家具生产典型高危害工序 涂胶/擦色/底漆皮肤接触有机溶剂呼吸有机蒸气木制家具生产典型高危害工序 喷漆皮肤接触有机溶剂呼吸有机蒸气/漆雾眼睛漆雾第一节
7、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第二节 职业环境监测第三节 生物监测第四节 职业卫生调查第五节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评价主要内容第二节 职业环境监测Occupationa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职业环境监测定义: 是对作业者作业环境进行有计划,系统的检测,分析作业环境中有毒有害因素的性质、强度及其时间、空间的分布及消长规律。一、概述 职业环境监测的作用 评价作业环境的卫生质量,判断是否符合职业卫生标准要求。估计在此作业环境下劳动的作业者的接触水平,为研究接触反应或效应关系提供基础数据,进而确认安全的接触限值。职业性有害因素存在的特点多样性:种类多,同时存在多种因素变动性:强度及其在
8、时间、空间的分布不断变动工人接触的间断性25二、环境监测对象的确定查阅生产工艺过程、检查原料使用清单;参考其他企业类似经验;现场查看及倾听作业者反映;化学物的毒性资料。有机肥料生产工艺过程 原料配料:一般可选用尿素、硝铵、氯化铵、硫铵、磷铵(磷酸一铵、磷酸二铵、重钙、普钙)、氯化钾(硫酸钾)等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备采石作业主要工艺流程及主要有害因素爆破二次爆破 一级机械碎石二级机械碎石三级机械碎石运输主要有害因素(监测对象)含有较高量的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噪声高温振动 车间空气样品的特征 三、空气样品采集 有害物质品种多 包括化学物质、粉尘和生物物质等几万种;同一工作场所(采样点),有多种有害物质共存
9、。 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变化大 不同的工作场所(采样点),浓度不同;同一工作场所(采样点),不同时段浓度不同。影响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的因素多 职业因素气象因素:在计算空气中毒物浓度前,必需先将采集的空气体积换算成标准采样体积。 人为因素30毒物的存在状态与采样方法物质形态 存在状态 采 样 方 法 容器采样法-注射器和采气袋 液体吸收法 固体吸附剂法气体 - 气态 - 有泵型采样法扩散膜采样法 (分子状态) 浸渍滤料法液体- 蒸气态 - 碳纤维滤料法 冷冻浓缩法(冷阱法) 无泵型采样法无泵型采样器 滤料采样法 冲击式吸收管法固体- 气溶胶态- -多孔玻板吸收管法 (雾、烟、尘)分段采样法 浸渍滤
10、料法 冲击式吸收管法 -蒸汽态气溶胶态多孔玻板吸收管法 聚氨酯泡沫塑料法 串连采样法空气样品的采集主动采集 液体吸收 固体吸附(颗粒状吸附剂、纤维滤料和筛孔状滤料) 冷冻浓缩被动采集集气法直读式检测仪铝箔采气袋四、采样方式个体采样 personal sampling 通常采样仪直接佩戴在作业者身上 又称呼吸带跟踪采样定点区域采样 area sampling 采样仪固定在车间某一区域个体采样与区域采样示意图采样头采样头个体采样 (personal sampling)优点:可较精确地测得一个工作日工人接触有害物质的日平均浓度,即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TWA)。局限性:1.对采样动力要求较高,需要能
11、长时间工作、且流量要非常稳定的个体采样器;2.不适于采集空气中浓度非常低的化学物;3.显示不出来峰值。定点区域采样 (area sampling)采石场采石的基本工艺过程打眼放炮人工碎石汽车运输一级破碎一级分筛二级破碎二级分筛三级分筛输送带出料口机械运输存料库进料口一级粉碎二级粉碎定点采样(area sampling)采样点的选择原则 选择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在不影响劳动者工作的情况下,采样点尽可能靠近劳动者;空气收集器应尽量接近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一般距离地面1.5m。局限性 由于采样系统固定,难以反映作业者的真实接触水平。 经验也表明定点与个体采样结果并不一致优点 采样系统固定在车间的某
12、一区域,是该区域环境质量的直接反映。采样的测定方式1.全天一个样品连续测量 全天采样,最好的采样方式是个体采样。2.全天多个样品连续测量 一天采多个样品,采样总时间等于作业者一天的工作时间。3.部分时间连续多个样品测量 一天采多个样品,采样总时间小于作业者一天的工作时间。4.瞬(短)时多个样品测量 每一样品采样时间都在0.5小时以内。39理论上说全天多个样品连续采样是最佳策略,但是,目前应用最多的是全天两个样品监测数据评价和长期监测计划1.采样参照国家规范要求执行;2.经常性卫生监督: 最少每年监测1次; 不符合标准的,每3个月监测1次-直至合格。3.预防行卫生监督:连续采样测定3天。41第一
13、节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第二节 职业环境监测第三节 生物监测第四节 职业卫生调查第五节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评价主要内容Breaking Open the “Black Box”Exposure环境暴露Disease 疾病Biomarker生物标志物 Biological Monitoring 生物监测 43职业或环境卫生中监测的类型预防措施环境监测外接触接触的生物监测TLV健康监护生物接触限值预防措施医疗保健措施(a)(b)(c)在职业卫生服务领域,我们主要从事的是生产环境的环境监测和健康监护。44健康监护(health surveillance)是以预防为目的、通过系统地、定期有计划地收集、整
14、理、分析和评价有关健康的信息和资料,从而连续性地监视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分布和发展趋势,对信息进行及时反馈,以便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主要包括医学监护(一般体格检查和其它医学检查)和生物监测两部分内容。 生物监测Biological Monitoring 定期(有计划)地检测人体生物材料中毒物和(或)其代谢产物的含量或由其所致的生物效应水平,并与参比值(标准)进行比较,以评价人体接触毒物的程度及可能的健康影响。air monitoring空气监测 blood Metabolites血代谢产物或原型urinary metabolites 尿代谢产物proteinAdducts蛋白加合物exhaled
15、air呼出气47三种监测的关系:相辅相乘,互为补充生物监测健康监护环境化学物机体排出(转归全过程)环境监测 随着生物监测技术的不断完善,其在职业有害因素评价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加强,改变了长期以来以 “环境监测为主、生物监测为辅”的传统观念,它与环境监测“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观点正成为学术界共识。48化学物质从环境到机体靶分子的过程车间中的物质吸收分布(血和组织)生物转化非活性代谢产物活性代谢产物分布(血组织)结合在关键部位结合在非关键部位降解产物早期(可逆)有害效应亚临床损害临床损害修复,无有害生物学效应排泄环境监测生物监测健康监护职业病诊断49一、生物标志物(biomarker)是指反映生物
16、系统与外源性化学物、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之间作用的任何可测定的指标。生物标志物是生物监测的重要研究对象。接触标志物 (exposure biomarker)效应标志物 (effect biomarker)易感性标志物 (susceptibility biomarker)但三者之间并无严格的界限,同一种标志物在一种情况下作为接触生物标志物,而在另一种情况下则可能可作为效应生物标志物。接触剂量内剂量生物有效剂量早期生物效应结构/功能改变毒性/疾病干预措施个体易感性接触标志物效应标志物易感性标志物(一)接触标志物(biomarker of exposure) 指机体生物材料中外源性物质及其代谢产物(内
17、剂量),或外源性物质与其些靶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生物有效剂量)。内剂量 表示吸收到体内的外源性物质的量。包括细胞、组织或体液(如血、尿、粪便、乳汁、汗液、毛发、指甲、唾液)中的毒物及其代谢产物。生物效应剂量 到达机体效应部位(组织、细胞、分子)并与其相互作用的外源性物质或代谢产物的含量。 如DNA加合物、蛋白质加合物、DNA一蛋白质交联物等。(二)效应标志物(biomarker of effect)指机体内能可测出的生化、生理、行为或其他改变的指标,依照改变程度的不同,效应生物标志物又可分为以下3类标志物。早期生物学效应标志物:如接触铅抑制-ALAD和血红素合成酶的活性,表现为-ALA和Z
18、PP含量增加。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生物标志物:如有机磷农药中毒时胆碱酸酶活性抑制。疾病的生物标志物:诊断疾病的各种指标。如诊断苯中毒外周血常规检测及骨髓检测指标。(三)易感性标志物 (biomarker of susceptibility)指反映机体先天或后天获得的对接触外源性物质产生反应能力的指标。既可以与遗传有关,又可以与环境诱发有关。环境化学物在接触者体内代谢酶及靶分子的基因多态性,属遗传易感性标志物。当环境因素作为应激原时,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反应及适应性,亦可反映机体的易感性,属后天获得的易感性标志物。易感性的生物标志物可用以筛检易感人群,保护高危人群。易感性因素及其分类分类易
19、感因素举例暴露因子效应体质性的易感因素遗传慢乙酰化芳香胺膀胱癌种族欧洲人种阳光黑色素瘤性别男性二溴一氯丙烷不孕年龄12-16周胎儿甲基汞神经发育迟缓获得性的易感因素疾病状态哮喘二氧化硫支气管阻塞生活方式吸烟石棉肺癌55二、生物监测的特点反映机体总的接触量和负荷具有统系性和连续性生物监测强调评价人体接触化学物质的程度及可能的健康影响,其目的是为了控制和降低其接触水平。只有定期地对接触者进行监测才能达到上述目的。生物监测与生物检测的区别生物监测是利用生物学信息评价环境质量及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生物监测应作为职业性有害因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职业健康管理的主要内容。生物检测是对人体生物材料中化学
20、物质或其代谢产物的含量及其所致的生物学效应指标的测定,是生物监测的基础,两者不能分割,从理论上讲是不能混淆的。57三、生物监测策略包括:生物监测指标的选择 采样的策略 结果评价质量控制在整个监测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毒物的采样需要考虑毒物的半减期半减期(h)合适的采样时间(推荐)100采样时间不严格半减期的长短是决定生物采样时间的主要因素水溶性六价铬在尿中的清除分三相第1相:7h; 第2相:15-30h;第3相:3-5y我国对可溶性六价铬接触限值为连续工作1个月、工作周末的班末尿总铬为接触限值-30g/g肌酐无国家标准的需考虑特异性敏感性与外剂量、早期健康指标有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毒物代谢动力学
21、指标的稳定性,样本便于保存、运输及分析采样时最好对人体无损伤,接触人员容易接受生物监测项目和指标的选择已有国家职业接触限值,按标准进行常选择的有尿样、血样、呼出气;也有选择乳汁、脂肪。活体检测技术:X衍射法测骨铅,中子活化法测肾和肝组织中的镉毒物及其代谢产物测定:尿中硫代二乙醇酸,呼出气、血和乳汁中氯乙烯测定;化合物与靶分子相互作用的量:血中烷化血红蛋白测定;生物效应指标:与肝脏损伤有关的指标, 如SGPT等。氯乙烯少量通过呼吸道或乳汁排出氧化氯乙烯醇脱氢酶谷胱甘肽或半胱氨酸硫代二乙醇酸氯乙烯作业监测监测结果评价结合环境监测结果 生物监测大部分用于群体评价以“职业接触生物限值”为标准(目前有1
22、7种)根据观察结果的分布作出评价累积频率%生物学参数容许值工作条件令人满意:观察值均低于限值,见曲线;工作环境需采取预防措施:观察值全部或大部分高于限值,见曲线;观察值呈二相分布或多相,见曲线,大部分低于限值,而小部分高于限值。高于限值部分是由于高污染所致,环境应加以改善;与不良的卫生习惯或非职业接触有关。我国首批生物监测指标和职业接触生物限值(6种8个)接触化学物质生物监测指标职业接触生物限值采样时间标准代号与编号甲 苯尿马尿酸1 molmol肌酐 (1.5g/g肌酐) 或11 mmolL* (2.0g/L)工作班末 (停止接触后)WS/T 110-1999终末呼出气甲苯20 mg/m3工作
23、班末(停止接 触后1530min)5 mg/m3工作班前三 氯 乙 烯尿中三氯乙酸0.3 mmol/L(50 mg/L)工作周末的班末尿WS/T 111-1999铅及其化合物血铅 2.0mol/L(400 g/L)接触三周后的任意时间WS/T 112-1999我国首批生物监测指标和职业接触生物限值(6种8个) (续)接触化学物质生物监测指标职业接触生物限值采样时间标准代号与编号镉及其化合物尿镉 血镉5 mol/mol肌酐 45 nmol/L(5 g/L) 不作严格规定不作严格规定WS/T 113-1999一 氧 化 碳血中碳氧血红 蛋白(HbCO) 5%Hb 工 作班末WS/T 114-199
24、9 有机磷农药全血胆碱酯酶活性* 全血胆碱酯酶活性*原基础值或参考值70% 原基础值或参考值50% 接触起始后三个月内任意时间接触起始后三个月后任意时间WS/T 115-1999 四、 生物监测的优点反映机体总的接触量和负荷: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控制 可直接检测引起健康损害作用的内剂量和内负荷:个体接触水平的评价综合了个体间接触毒物的差异因素和毒物典型动力学过程的变异性易于发现易感者能较及时提供为采取预防措施的依据 66生产环境中的毒物浓度常常波动较大;作业者接触的方式往往是多种多样;接触可能是连续的,也可能是间断的;防护设施、用品的使用毒物往往是混合存在 仅用环境监测所得到的外剂量来
25、评价接触水平不够准确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存在特点和接触状况职业性有害因素呼吸道皮肤消化道机体非职业性有害因素环境监测生物监测反映了不同途径和不同来源总的接触量和总负荷。职业性有害因素呼吸道皮肤消化道机体非职业性有害因素生物监测吸收效率反映机体总的接触量和负荷内剂量(internal dose) 呼出气中毒物的浓度或工作期间血中的毒物和/或其代谢产物的含量,仅代表采样前短期的接触剂量。 停止接触16小时采样,则代表前一天的接触及负荷。 半减期长的毒物,如大多数金属毒物在血中的浓度,反映过去一段时间的接触。 累积剂量:在体内一个、几个器官组织或整个机体储存量。如血中多氯联苯的量反映脂肪中的蓄积量。可
26、直接检测内剂量和内负荷及生物效应剂量生物效应剂量(biological effective dose)真正对机体发生作用的应是在靶器官、靶组织、靶细胞或靶作用部位的有害物和/或其代谢产物的浓度。如COHb。直接测定效应部位的剂量往往十分困难,除少数指标可直接测定外,一般用活性化学物或活性中间代谢产物与靶分子相互作用量来替代。如DNA加合物。综合了个体差异因素和毒物动力学过程的变异性生物监测与毒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息息相关。毒物的代谢及代谢动力学在人群中有变异性。生物监测综合了个体差异和毒物代谢动力学的变异性。可用于筛检易感者机体对毒物的易感性有个体差异,除了年龄、性别、营养等因素外常与遗
27、传因素有关。 N-乙酰基转移酶缺乏:对芳香胺化合物及多环芳烃较敏感; -1-抗胰蛋白酶缺陷:对呼吸道刺激剂、粉尘更为敏感。通过生物监测发现易感者,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接触途径的分析和防护措施效果在相同工作条件下,一部分人员带呼吸道防护面具,阻止毒物经呼吸道侵入,另一部分不加任何防护,比较两组生物接触指标即可估计该条件下职工接触毒物的主要途径。生产工艺改革和卫生技术措施如安装了通风装置的效果考核,可以空气中毒物浓度的降低程度作为评价防护措施的主要方法;对于皮肤防护措施和卫生教育效果的评价则以生物接触指标进行评价更为恰当。生物监测的局限性Limitations of Biological Mo
28、nitoring 有些化合物不能或难以进行生物监测监测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个体差异很大生物监测方法有待完善 环境(空 气) 监 测 生 物 监 测定义通过定期地监测工作场所空气中毒物的浓度,以评价职业卫生状况和职员接触毒物的程度及对健康的可能影响。通过定期地检测人体生物材料中毒物及其代谢物含量、或导致的无害性生化效应水平,以评价职员接触毒物的程度及对健康的可能影响。测定对象样品空气对象毒物样品生物材料对象毒物及其代谢物、引起机体的反应物评价指标最高容许浓度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职业接触生物限值(生物限值)优缺点1.适用范围广,可测各种毒物(378/710)2.操作较易、较快3.
29、适用于评价工作场所空气质量;不能反映个体差异4.测定结果仅能反映经呼吸道进入人体的可能剂量5.一个毒物只有12个评价指标6.结果的解释明确1.适用范围小,可检测的毒物少(10/39)2.操作较难、较慢3.适用于评价个体接触剂量;能反映个体的差异4.测定结果能反映经各种途径进入人体的剂量,不能指明进入途径5.一个毒物可有多个评价指标6.结果解释需慎重环境(空气)监测与生物监测的关系空气监测是生物监测的基础,生物监测指标的确定和检测结果的评价,离不开空气监测。生物监测弥补了空气监测在个体接触剂量评价中的不足。二者均用来评价职业接触程度;圆满的卫生评价需要空气监测和生物监测的结合(群体与个体相结合)
30、。第一节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第二节 职业环境监测第三节 生物监测第四节 职业卫生调查第五节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评价主要内容1.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可行性论证阶段2.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竣工验收阶段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正常运行情况4.有害作业分级评价-所有有害作业必需进行危害分级5.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评估与危险度评价 第五节 职业有害因素的评价79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评估与危险度评价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评估职业性有害因素危险度评价询问环境监测生物监测接触评定的概念接触(exposure):作业者接触某种或某几种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过程。接触评估(exposure assessmen
31、t):是通过询问调查、环境监测、生物监测等方法,对接触的职业性有害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接触评估的目的 估计社会总体人群或不同亚群接触该有害因素的过程或可能程度,为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评价尤其是接触反应(效应)关系评价和危险度评定提供可靠的接触数据和接触情况。配料车间混料车间熔制车间包装车间后勤电瓷厂仓库接触评估的内容接触人群特征分析 人数、性别、年龄等分布。接触途径及方式的接触条件评估 鉴定有害因素进入机体的主要途径及接触的时间分布。接触水平估测 通过环境监测和生物监测的资料来估算接触水平,同时 还应注意其他方式的接触,如食物、饮水及生活环境等。外剂量:车间空气中毒物的浓度。 可初步反映接触水
32、平 (未考虑皮肤污染、接触时间、频度、工作制度等)内剂量:被机体组织吸收的毒物的量。 能准确反映接触水平(吸收率:毒物的理化性质、机体因素)生物效应剂量:机体靶组织、靶器官或靶作用部位毒物和或其代谢产物的浓度。 对机体发生作用的剂量接触评定应包括这三个剂量,所以,接触评定除需进行环境监测外还需进行生物监测。估测接触水平的指标苯:检测环境中的苯;检测机体呼出气中苯的浓度;检测尿中反式粘糠酸的浓度;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分类接触评估示意图车间空气有害物质的接触内剂量吸收生物效应剂量分布代谢转化早期生物学效应功能或结构改变职业性病损环境监测生物监测询问调查接触评估如何进行铅的接触评定?接触评估的方法询问
33、调查环境监测生物监测 职业史 接触人群特征 接触方式 接触途径 接触时间 主观感觉询问调查的内容 职业性有害因素存在的特点 多样性、变动性、接触的间断性。 深入现场详细了解有害因素的种类、来源、存在形式、形态和浓度(强度)。仔细观察记录操作过程、活动范围、接触途径及接触时间。环境监测工作场所空气样品的特征 确定监测对象和拟订监测方案确定监测体系接触水平的估计作业环境监测资料的整理与保管环境监测的主要环节查阅生产工艺过程、检查原料使用清单;参考其他企业类似经验;确定监测对象应考虑四个方面的信息企业领导、生产工艺(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的反映医务人员的临床观察毒理学资料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流调表明存在
34、接触水平-反应(效应)关系,应着手建立监测体系,拟订监测方案。确定监测对象和拟订监测方案拟定监测方案监测点;监测时间;监测周期;监测记录表。是接触平定的重要环节采用区域采样所得的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的平均值及其波动范围作为评价指标。平均值的计算1.算术均数:测定值呈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2.几何均数:测定值呈倍数或对数分布3.中位数:多数测定值较集中,只有少数分散于一侧,或一侧测定值只有大于或小于mg/m3而无确切数值4.TWA:生产过程不是连续的,或作业者在一个工作班内要参加多种操作过程。借助个体采样以估算日平均接触水平吸入空气的量有害物质的吸收系数接触水平的估计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
35、)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小时工作日的平均容许接触水平。要求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按8小时工作日内各个接触持续时间与其相应浓度的乘积之和除以8,得出8小时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应用个体采样器采样所得到的浓度值,主要适用于评价个人接触状况;工作场所的定点采样(区域采样),主要适用于工作环境卫生状况的评价。PC-TWA的监测 AABABABCABABABCABCDABCDE全工作日一次采样采样全工作日连续多次采样( 最佳的测量策略,目前采样最多的是全天两个样品)部分工作日连续多次采样(至少6h )短时间不连续多次采样(最差,每个操作点至少8-11样品,未采到8-11样品,应在最长时间的操作点多
36、采)全工作日一次采样优缺点一次采样、一次测定、一个数据,操作和计算简单。不能直接从检测结果发现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的波动和峰值。需要能长时间采样检测的仪器。能够进行长时间采样检测的方法 无泵型采样器法 固体吸附剂管法 只要使用低的采样流量(3050ml/min),现用于MAC卫生标准监测的活性碳管和硅胶管,基本上可以用于TWA卫生标准的长时间(48h)采样。对那些TWA值高的化合物,还可通过加大吸附剂用量来满足TWA的监测。低流量长时间采样器 研制了TWA-300型低流量空气采样器,流量范围为20500ml/min。采样持续时间可达 8h以上,流量稳定性较好,满足了固体吸附剂管的长时间和短时间采
37、样的需要。全工作日连续多次采样采样仪器不能满足8h连续采样时,可根据采样仪器的操作时间,在全工作日内进行2次或2次以上的采样。检测结果按式(3)计算 c1T1 + c2 T2 + + cn Tn C (3) 8式中:C 测得的空气中有害物质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mg/m3;c1,c2 cn 不同工作地点或不同时段测得的有害物质浓度,mg/m3;T1,T2 Tn 劳动者在不同工作地点或不同时段相应的接触时间,h。 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规定的8h计,h。全工作日连续多次采样优缺点容易发现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峰浓度。多次采样、多个样品、多次测定、多个数据,操作和计算较复杂。不连续多次采样(定点和个
38、体) 工作日内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比较稳定的采样点,可在整个工作日内进行短时间采样,采样次数不少于6次,并应均匀覆盖整个工作日。检测结果按式(4)计算 (c1 + c2 + cn)/nT C = (4) 8式中:C 测得的空气中有害物质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mg/m3; c1,c2 cn 每次测得的有害物质的浓度,mg/m3; n 采样次数; T 劳动者实际接触时间,h; 8 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规定的8h计,h。 工作日内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不稳定的工作地点或劳动者流动作业时,应在不同工作地点或不同时段进行短时间采样,并记录不同工作地点或时段的工作时间。检测结果按下式计算 c1 T
39、1 + c2 T2 + cn TnC = 8式中:C 测得的空气中有害物质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mg/m3; c1,c2 cn 不同工作地点或不同时段测得的有害物质的浓度, mg/m3; t1,t2 tn 劳动者在不同工作地点或不同时段相应的接触时 间,h。 8 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规定的8h计,h。不连续多次采样(定点和个体)优缺点:容易发现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峰值。多次采样、多个样品、多次测定、多个数据,操作和计算较复杂。需要了解采样监测点的浓度变化规律。PCSTEL的监测 采样时间为15min的标准方法测得的浓度可以直接用来评价STEL。采样时间不足15min的标准方法采样时间在10m
40、in以上,可以在峰浓度时段进行检测一次,将测得的浓度直接用来评价STEL 采样时间在5min以下,尽量在15min内,采样35次,然后求算术均数计算。 及时整理分析资料,对观察的有害因素进行评价,分析有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在不同车间、不同工种和不同时间的分布,作为采取控制措施的依据,并供动态观察和前后对比之用。作业环境监测资料的整理与保管结 果 的 评 价1 结果的表示mg/m3和ppm; 换算公式:mg/m3 = Mppm22.42 评价的标准卫生标准(MAC 、STEL、TWA超限倍数)3 常用统计指标: 合格点数 测定点合格率 - 100 实测点数 测定点实测浓度值测定点超标倍数- 1 国
41、家卫生标准浓度值 实测点数 测定率- 100% 应测点数 分析监测资料时,有害因素并未超过卫生标准,但通过健康监护或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作业者已有健康损害迹象。 其原因可能为 监测有误差 卫生标准不够合理生物监测可以很好地反映机体暴露后吸收的内剂量或毒物造成损伤的生物效应剂量弥补了环境监测的不足已经建立的生物监测指标有限,有待进一步研究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评估与危险度评价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评估职业性有害因素危险度评价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危险度评价(risk assessment)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危险度:是指有害因素在一定的接触条件下对人体造成损害的预期或实际的发生概率职业性化学有害因素的健康危险度评价:
42、通过对毒理学研究、环境监测、生物监测、健康监护和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的研究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目的 :确定可接受的危险度,为管理部门正确地做出卫生和环保决策、制定相应的卫生标准提供科学依据。估测职业性有害因素可能引起健康损害的类型和特征估计这些健康损害发生的概率估算和推断有害因素在多大剂量(浓度或强度)和何种条件下可能造成损害提供可接受浓度(强度)的建议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对策的重点危险度评价的作用危险度评价的要素1. 研究资料2. 危险度评定3. 危险度管理危险度评价与管理的基本过程研究资料危险度评价危险度管理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和所致职业性损害的实验与现场观察从高剂量到低剂量、从动物到人外推方法的资
43、料现场检测、接触估计及人群特征分析危害的鉴定(该危害是否引起职业性损害)剂量-反应评定(剂量与作业者健康反应的关系)接触评定(不同条件下目前接触和预期接触情况)危险度特征分析(某特定人群职业性损害的估计发生率)提出供选择的各种管理措施根据公共卫生、经济和社会情况选定的管理措施公共卫生决策与行动危险度评价的内容 1.定性评价 2.定量评价危险度评价的方法与步骤 1. 危害鉴定 2. 剂量-反应关系评价 3. 接触评估 4. 危险度特征分析是危险度评价的第一阶段主要内容:危险度的定性评价主要任务确定需要评价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对接触者能否引起职业性损害及其发生条件;接触与职业性损害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对
44、职业性损害进行分类,估计危害的程度,以确定对该职业性有害因素进行危险度评价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危害性鉴定 (hazard identification)危害鉴定的主要依据 1. 职业流行病学资料(最有价值的依据) 2. 动物实验 3. 体外实验 4. 有害因素的自身特性危害鉴定结果 1. 有无危害 2. 危害的性质 3. 危害分级:如致癌物可按IARC的分级方案进行分级是危险度评价的核心属危险度的定量评价目的:通过对职业流行病学资料和动物定量资料进行分析,阐明不同接触水平所致效应的强度和频度,确定剂量-反应关系。剂量-反应关系评价 (dose-response assessment)根据外源化学
45、物毒作用类型不同,剂量反应关系评价可分为:有阈值化学毒物的剂量反应关系评价无阈值化学毒物的剂量反应关系评价接触评估(exposure assessment)确定人体通过不同的途径接触外源化学物的量及接触条件,是危险度评价很重要的部分。是危险度评价中最不确定的部分通常通过接触估测(exposure assessment)来实现(随机抽样估测)最好是来自直接、大量的测定接触评估的内容接触人群特征分析 人数、性别、年龄等分布。接触途径及方式评定 鉴定有害因素进入机体的主要途径及接触的时间分布。接触水平估测 通过环境监测和生物监测的资料来估算接触水平,同时 还应注意其他方式的接触,如食物、饮水及生活环
46、境等。 接触量的估算既要有一般人群,也要有高危人群。 是危险度评价的最后阶段目的:通过对前三个阶段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获得接触人群的反应率,即该人群由于接触某种危害因素可能导致某种健康后果的危险度。 应注意:各阶段结果是否一致; 各阶段的不确定因素; 资料的是否充足等。危险度特征分析(risk characterization)危险度评价中的不确定因素定量危险度评价的基础有 :充分可靠的实验数据正确的假设(assumptions)合理的推导模式足够的人群流行病学资料公共卫生决策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定量的危险度评价危害认定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研究人的最合适的模型是人本身”理想的危险度评定应
47、基於人的流行病学观察。流行病学调查耗费大,实际接触水平评估缺乏精确方法,故难以直接确立强有力的病因-效应关系。从现实情况和伦理学方面考虑,具有致癌潜在作用的危害因素,需主要通过动物实验加以揭示;动物实验可以进行严格对照,干扰因素与实验条件可得到较好控制。大多数危害认定只能主要利用动物实验资料从实验条件下推导到真实情况的诸多不肯定因素!实验动物与人类的种属差异及其个体差异从动物的大剂量外推到人的小剂量接触短期较小样本的动物实验结果外推到人的长期接触从动物实验外推存在的不确定因素根据危险度评价结果综合考虑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经济和技术水平,对危险度进行利弊权衡和决策分析,提出可接受水平和相应的控制
48、、管理措施。危险度管理 (risk management)危险度管理的具体措施包括制定和执行人的安全接触限值(即,卫生标准)环境监测,生物监测,健康监护,危险度控制技术措施限制或禁止接触的法规、条例、管理办法“安全性”与“可行性”(经济、技术、公共卫生)相结合对于已知或可疑的致癌物,EPA提出终身得癌的超额危险度为10-4-10-6时的浓度或剂量为可接受的暴露水平。超额危险度低于10-6时,通常危险管理的必要性不大。超额危险度大于10-4时,必需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例: 杀虫脒致癌作用的危险度评价危险度评价危害性鉴定剂量反应关系评价接触评估危险度特征分析 危害性鉴定杀虫脒在体内主要代谢为对氯邻甲苯胺,经尿排出。实验证明,杀虫脒的致癌作用与对氯邻甲苯胺关系密切。短期遗传毒理学测试 杀虫脒无明显的诱变作用,但对氯邻甲苯胺多为阳性结果。整体动物长期喂饲试验 小鼠经口给予杀虫脒或其主要代谢产物对氯邻甲苯胺,血管肉瘤和血管内皮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皮试验,并以巴豆油作为促癌剂,引发鳞状细胞癌,且有肝脏转移。两试验均呈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人的致癌资料 我国流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告经销商客户书(合同配套)
- 2024简单家具销售合同范本
-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 论文活动课程设计表
- 课程设计关键字着色
- 气动平行夹课程设计
- 角色游戏小班课程设计
- 工程项目管理的课程设计
- 食品行业的食品包装设计与环保实践考核试卷
- 利用故事营销情感连接的技巧考核试卷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工装夹具设计》课程标准
- 医院药房岗前培训
- 湘菜餐厅品牌策划方案
- 国内外质量认证标准对比与分析
- 2023年7月黑龙江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
- 郑州热力总公司招聘笔试题
- 姨妈巾新媒体运营方案
- 小学安全教育如何预防户外运动中的危险
- 《婚前卫生咨询》课件
- 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工作经验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