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及其病原学检验规程_第1页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及其病原学检验规程_第2页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及其病原学检验规程_第3页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及其病原学检验规程_第4页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及其病原学检验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及其病原学检验规程小组成员张妤、韦琰琰、吴丹丹、苏靖、李晓晶1细菌性食源性疾病 其主要临床特征两个案例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概述01病原学检验规程02两种种常见病原菌的检测03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及其病原学检验规程现场调查、采样、送检样品处理及检测结果判定及报告检验样品处置及检出菌种保存2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由细菌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使人体患感染性或中毒性的一类疾病。属食源性疾病范畴,主要包括细菌性肠道传染病和细菌性食物中毒3细菌性肠道传染病属我国法定传染病,主要包括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及新近参照传染病管理的由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引起的出血性肠炎4细菌性食物

2、中毒 人体摄入了被细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品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急性、亚急性疾病 如:沙门氏菌(除伤寒、甲、乙、丙、副伤寒沙门菌)、副溶血弧菌、变形杆菌、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除O157)、葡萄球菌(肠毒素)、空肠弯曲菌、单增李斯特菌等5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有关症状与病原学检验项目、检验样品关系6广州大学城 食物中毒事件广州中医药大学大学城校区第二饭堂在2006年4月12日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累计有258名学生及员工到医院就诊,实际符合中毒的病例有206人。截至4月18日上午,全部就诊患者治愈出院。7事件原因经调查,此事件被确认为由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造成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大学城校区第

3、二饭堂盛装食品的容器、分切熟食的菜板等工具没有按规定进行消毒。4月10和11日这两天恰逢广州气温高,细菌繁殖快,4月11日向学生供应的午餐、晚餐中,饭堂食品受到了容器和菜板上肠炎沙门氏菌的污染。番禺区卫生监督所对这一饭堂做出了吊销卫生许可证和罚款5万元的处理。8肉毒梭菌 新疆察布查尔地区是我国肉毒梭菌中毒多发地区,以该地区为例,其土壤中该菌检出率为22.2,未开垦荒地该菌检出率为 28.25,该地区粮谷、豆类经厌氧条件的发酵制品该菌检出率分别为12.6和14.88。 青海省19601995年间共发生肉毒中毒45起,主要分布在牧区,中毒食品是动物性食品主要是密封越冬牛肉,食用方式以生食为主。9细

4、菌性食源性疾病检验规程1. 现场调查2. 检验程序3. 采样及送检4.样品处理及检验5. 结果判定及报告6. 检验样品处置及检出菌种保存10现场调查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核实诊断,初步判断是否属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病 现场流行病学个案调查 卫生学调查 确定常见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的样品采集种类与范围和相关检验项目 11检验程序样品采集及送检分离培养全面鉴定纯培养初筛试验初步检测直接镜检(涂片染色镜检涂片染色镜检)活菌数增菌培养和直接平板培养12样品采集无菌采样方法采集及时做好样品标记,完整填写采样送检申请单详细填明检样名称、来源、送检时间、中毒情况、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检验项目等 13样品采集

5、注意事项采样用的试管、瓶子、盛器、剪刀、镊子、棉拭等均应无菌采样用的生理盐水、培养基及有关试剂等都应该满足新鲜、无菌的要求,同时应符合采样所需要的试剂量采样量须满足必须开展的检验项目的要求,食品采样应尽量多于25g(ml)以上采样的同时,应及时做好样品标记,完整填写采样单。立即将检样送检验室,并有交接手续 14样品送检检样采取后立即由专人在3小时内送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检验 送检检样时,应附送采样送检申请单,并按要求注意冷藏 样品送检人员应与实验室收样或检验人员履行样品交接手续15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检验宗旨竭尽全力尽快找到病原体快速、准确可与传统方法不一定完全相

6、同 16初步检测按国标菌落总数测定方法进行,以了解可疑食品被污染情况 直接涂片染色镜检观察存在于检品中特种形态的细菌如霍乱弧菌、弯曲菌,为进一步的检验提供有用的信息一般活菌数的测定17分离培养检样的处理非病源检样包括可疑食物、水样及环节样品等最好按110的比例用胰大豆胨肉汤(TSB)37预增菌46h以保护和放大目的病原菌 病源检样因含较多病原菌而一般无须做预增菌处理,但若病源检样为服过抗生素后采集的或是从业人员带菌查源的检样应按检验项目要求而进行预增菌处理(直接插入2ml TSB管37预增菌46h )18直接培养 将处理后的非病源检样及无须做增菌处理的病源检样按检验项目要求直接接种于各相应培养

7、基 19增菌培养及接种将预增菌处理后的非病源检样、服过抗生素后采集的病源检样及从业人员带菌查源的检样按检验项目要求接种各相应增菌液培养 增菌培养后接种于各相应培养基 20可疑菌落的选取沙门ss平板沙门ws平板21金葡bp金葡 血平板22初筛试验克氏双糖/三糖铁/肠道综合发酵管1、管2沙门 TSI23PCRVIDAS24可疑菌的鉴定 全面生化试验(API、ATB、VETIK、IDS、SWF、手工鉴定等) 噬菌体试验 血清分型 毒素或毒素基因测试 25检验结果的判定应以找到病原体或其毒素为最终结论,在此之前所有的快速检验方法如PCR、VIDAS等得到的结果仅供参考 应注意非病源检样与病源检样检出的

8、病原体的统一性 26检验结果报告 检验技术人员应在收到食源性细菌性突发事件采样送检申请单后立即进行样品检验,并在5日内出具检验结果报告。特殊情况需延长出具检验报告时限的,应报相应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一旦检验结果确定后,在检验报告还未完成前可先向有关部门电话报告检验结果检验报告送达单位:市、区、县疾控中心实验室完成样品检验结果,将检验报告送达样品送检单位27检验样品的处置 市、区、县疾控中心在未完成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的样品检验工作前,所有采集的样品应在合适的条件下保存,其中对经检验确属阴性的或已经检测出病原菌并鉴定的样品完成检验报告后即可消毒销毁;对经检验为可疑的、暂时无法确认和需要复测的标

9、本应予保留 28检出病原菌的保存 区县疾控中心完成对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样品检验后,对检到的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病原菌菌株应在3日内由专人送市疾控中心,由市疾控中心菌毒种保藏中心统一保存;市疾控中心对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标本中检到的病原菌,移交市疾控中心菌毒种保藏中心统一保存 29细菌检验重要筛检试验氧化酶试验接触酶试验30氧化酶试验用于分辨G-杆菌中肠杆菌科及弧菌科两类细菌革兰氏阴性杆菌阳性反应 弧菌科阴性反应肠杆菌科31接触酶试验用于分辨G+球菌中葡萄球菌及链球菌革兰氏阳性球菌阳性反应葡萄球菌阴性反应链球菌接触酶接触酶+32细菌性食源性疾病食品、水样、环节样品检验常规程序33两种常见病原菌的检测沙门氏菌 1 mL EB10m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