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测试技术实验指导老师:樊可清课程实验一:自行车冲撞受力分析1、实验目的测试一辆自行车,遭遇正面冲撞车架 1 分析三个梁的变形方式,即,弯曲的 方向;2 分析三个梁所受冲击作用的方式,弯曲变形及拉(压)变形的比例;。 将测试过程、测试数据处理结果与理论分析的结论进行对比,加深同学们对实际 结构受力作用及其实验分析方法的理解。通过实验,使同学们更加直观地理解和 思考机械设计中实际载荷与强度设计之间关系、直观地看到理论与实际之间密不 可分的关系。2、实验内容.实验对象是一辆通用自行车,在其主梁等关键部位粘贴应变片,然后, 用足够长的导线接好应变采集系统,准备测试正面冲撞过程关键部位的受力大 小。.运
2、用学过的力学知识分析测试结果,说明自行车冲撞情况下的受力性质。3、任务流程.准备一辆自行车,分析自行车受到正面冲撞时车架上受力最大的部位, 即,危险部位的位置以及危险应力的作用方向。画简图进行分析,并写出分析依 据和给论。.制定并撰写实验方案,内容包括:.测试系统组成与设计:包括测试哪些物理量、采用什么方法、达到什 么目的。例如:应变片粘贴部位和接线方法、测量冲撞力大小的传感 器及其固定方法。以及,所需仪器及连接方法,用简图示意和文字说 明的方法,逐条详细描述清楚;.实验过程设计:即,如何加载、如何记录,如有必要也用简图加文字 说明的方法描述;.列出所需器材清单、时间计划清单、实施操作流程清单
3、;.将以上内容整理成实验任务书,提交指导教师审核。审核后若需修改, 则修改后继续提交,直至任务书获得批准。(3).组织实施实验.根据任务书中设计的测试系统方案,完成传感器安装、粘贴、接线等 工作,等待指导教师检查认可后,进行加电、调零等工作;根据任务书中设计或规划的实验流程进行实验,并记录相应的数据, 完成实验。4、数据分析与整理用适当软件(Matlab)回放、显示数据波形,分析并从中读出所需的特征点 数值,例如最大值等;.统计处理,针对同一工况下的多次实验所得到的数据,计算平均值、最大值、均方差等。或者,进行归一化并计算协方差以分析相关性等;.整理分析结果,根据拟利用数据说明的问题的性质,选
4、择适当的数据表 示方法,例如:整理数据表格、曲线图表等等,以备撰写报告之用。5、撰写实验报告(1).说明实验目的;测试一辆自行车,遭遇正面冲撞车架主梁等关键部位的受力大小以及不同部 位冲击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将测试过程、测试数据处理结果与理论分析的结论进 行对比,加深同学们对实际结构受力作用及其实验分析方法的理解。通过实验, 使同学们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思考机械设计中实际载荷与强度设计之间关系、直观 地看到理论与实际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2).实验前的分析结果和依据;.实验测试系统的构造、原理及实验方法;测试系统的构成:传感器单车应变片导线电阻桥盒 f应变仪器f A/D转换器f计算机。原理:粘贴在自
5、行车三条梁上的应变片,自行车撞击将产生变形,应变片也 将随之发生形变,应变片和力传感器将待测的非电量转换为电量,调理电路将电 量转换为电压,电压信号放大为较强电压信号,进行A/D转换后输入电脑保存。d、应变片的粘贴步骤以及电桥的选择设计布片方案。可根据测试对象及测试目的设计布片方案。选片。首先检查应变片的外观,剔除敏感栅有形状缺陷或片内有气泡、霉斑、锈点 的应变片,再用万用表测量应变电阻片的电阻值,并与电桥进行阻值选配。打磨。对布片位置的构件表面测量待测点打磨,打磨后表面应平整光滑,无锈点。画线。在被测点处用钢针精确地画好十字交叉线,以便定位。清洗。用浸有丙酮的药棉清洗预测部位表面,清洗油垢灰
6、层,保持清洁干净。粘贴。将选好的应变片背面均匀地涂上一层胶黏剂,胶层厚度要适中,然后将应变 片的十字线对准构件待测部位的十字交叉线,轻轻地校正方向,然后盖上一张玻璃 纸,用手指朝一个方向滚压应变片,挤出气泡和过量的胶黏剂,保证胶层尽可能薄 而均匀。固化。贴片后最后自然干燥24h,必要时可以加热烘干。检查。包括外面检查和应变片参数及绝缘电阻的测量。固定导线。将应变片的两根导线引出线接在接线端子上,再将导线由接线端子引出。对贴片构件进行测试。 应变测量的基本工作方式:半桥电路。 如下图所示。 TOC o 1-5 h z (RR )v = v - v = V 1 4L R I R + R R + R
7、 丿1234RRR(1+a)+aR+R(1+a)2R+a2 R(1+a)+aR+R(1+a)2R+a2 +(2 + a )AR1RR(1+a)-aR+R(1+a)2Rt2+a2 +(2 + a )1 aV =14AR1R1在半桥电路中,电桥输出:V1+V2由上式可得,若电桥输出电压v为正数,则可判断出该横梁处于受拉伸的状态;若电桥输 出电压v为负数,则可判断出该横梁处于受压缩的状态。已设定供桥电压V为恒压源,且因应变片相同,所以比例系数K也一样,我们想要求出 的应变量之比就是电桥输出电压v之比。.数据处理静止的原始数据呻#*栅糊懵 赚I糟询* 耦|申*nk涮瞬I解解II曲枷鋼必I即脚糊I脚鵬艸
8、桝涮M00511.522.533.644.554x1O-2 | | | | | | | | |00.511.500.511.522.533.544.554 x10i第二次实验的原始数据 mas (yylOj , 1)ans 二0. 08211. 80192.1 1630.2020 max fyyED, , 1)ans =0.08282.31572.71580.2651第一次和第二次实验的最小值 min(yylD, , 1)ans =-0.4899-0.3611-0.4326-0.1253 mintyySOj Jj 1)ans 二-0.7431-0.2364-0.2822-0.1604第一次和第
9、二次实验的平均值 mean(yylO)ans 二-0.0036-0.0193-0.0148-0.0238 mean(3?y20)ans =-0.0013-0.00590.0105-0.0131 st d(yylOj 0, 1)ans 二0.03630.15720.18330.0304 st d(3T720j D, 1)ans =0.03160.20430.23880.0351附“ TE 八 4Jr数据分析横梁 1 的应变片是接通道 1的下梁 2 就接通道 2的后梁 3 是接通道 3的1;从实验数据能看到每个通道的最大值都是正的,每个通道的最小值都是负 的这样只能判断应变片的独自拉伸和压缩状态
10、,不能判断整一条梁的压缩和拉 伸状态,和弯曲方向;2;在均方值里可以看出梁的变化波动;3;在平均值那里可以看到正负数据的存在,就是vl和v2相减的平均值当为 正数的时候上应变片是拉伸 下应变片是压缩 所以正一根梁是向下压缩;当平均 值为负的时候上应变片是压缩,下应变片是拉伸,则整一根梁是向上弯曲; 所以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1横梁是向上弯曲的2 下梁是向下弯曲的3后梁是向里弯曲的4分析三个梁所受冲击作用的方式,弯曲变形及拉(压)变形的比例;A 作用方式横梁受压缩,下梁受拉伸,后梁受压缩。B 拉(压)变形比例就是最大值跟最小值绝对值之比1 横梁的为第一次为 2.9, 第二次为 4.82 下梁的为第
11、一次为 9.7 , 第二次为 9.63 后梁的为第一次为 1.6 , 第二次为 1.6所以两次实验后梁的变化最小 下梁比横梁大 但是按理论推导应该是横梁比下 梁大所以我们进行了讨论本组试验得出的结果是下梁的受力大于横梁和后梁。其原因有:1、测量误差引起的,即测量时下梁处的应变片有动态变化。2、下梁的应变片贴片时没有保证应变片与梁体完全接触。这样产生的应变量会 非常大。3、外界环境引起的测量误差。4、应变片的贴片位置处于应力变化敏感处,而其他应变片的位置不是应力变化 敏感区。因为当单车受到撞击时,从前叉接触横梁开始,作用力是递减的。经过组员讨论,认为原因 4 的可能性是最大的。主梁受力形式测试示
12、意图试验总结W本次试验是测试技术试验,涉及到测试方法的分类和选择,传感二力传感器 器的选择、标定、安装及信号获取,信号调理、变换、信号分析和特征识别、诊断等,涉及到测试系统静动态性能、测试动力学方面的考 虑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涉及到计算机技术基础和基于LabVIEW的虚 拟测试技术的运用等。在做测试技术的实验前, 就是进行实验前的准备阶段。首先我对 每个组员进行了分工,但是动手时又发现完全不一样。因为不是每个 人安排好的工作就能完成。还有就是每个人的动手能力完全不一样, 在试验过程中也是不断的磨合。试验刚开始我们以为不会很难做,因 为虽然老师在课上有讲那些知识点,比如应变片的贴法,贴片时的注
13、意事项等等。可是就是一旦开始贴片竟然不知道从何开始!比如贴片 前要对贴片处进行打磨,要测量应变片的电阻值大小。真是验证了那 句话“理论和实践有事确实不一样”。在做实验前,一定要将课本上的知识吃透 ,因为这是做实验的基 础,否则,在听师兄讲解时就会完全听不懂,这将使你在做实验时的难 度加大,浪费做实验的宝贵时间,特别是这种有着应变片的实验,你要 清楚电桥的各种接法, 如果你不清楚, 在做实验时才去摸索, 这将使你 极大地浪费时间, 使你事倍功半。因此就有这种情况发生,有的组做 试验花费 7-8 个小时,而有的组就用了 2-3 个小时。本实验中电桥的 选用和接法是核心,必须要在试验之前弄清楚。实验
14、时, 一定要亲力亲为, 务必要将每个步骤 , 每个细节弄清楚, 弄明白。试验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最普遍的错接线问 题,很容易就会发生。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冷静下来细细的理顺接线 的思路,然后找出错误进行改正,防止再发生类似错误发生。还有就 是会遇到接触不良的情况,因为每个人的接线方式不一样,同时又有 线头灵敏度的问题,最终就会导致接触不良,计算机不能捕捉到实验 信号。我们的解决方法就是拆除问题线路,换不同的组员重新接线, 然后再进行调试。接线数量很多,试验过程中各种线路繁杂,需要专 人进行整理。试验完成后,我感觉问题更多,必须要进行总结和思考。很多组做 完实验后就直接走人,剩下实验室里一大堆的乱糟糟的线路被扔在地 板上。这样,实验室在那几天显得十分的凌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福建省安全员B证(项目经理)考试题库
- 2025甘肃省安全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湖南九嶷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学案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 计算机辅助翻译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西华大学
-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导学案 高二上学期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 科技企业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与商业化
- 2025年广西物流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带答案
- 合同范本分包合同
-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浙江省部编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
- 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管理手册
- CT报告单模板
- 吹灰器检修三措两案
- 足球比赛计分表(共6页)
- 轴承专用中英文对照表 (完整版)
- 了解现代汉字字义的特点根据形旁的表义ppt课件
-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材分析ppt课件
- 嵩晟富氢水销售方案ppt课件
- 贵人登天门吉时速查表(精编版)
- 药物疗法和过敏试验法护理学基础
- 物流运筹学课程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