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敬畏生命【课标解读】 一、课标要求1.课程内容: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2.活动建议:以“我们身边的动植物伙伴”为主题,作一次本地区的植物、动物物种及其生存状况的调查,观察每个物种及每个生命个体的独特性,体会生命世界的神奇。二、课标解读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无可替代的,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每个人的生命都具有唯一性和不可重复性。人的生命独特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每个人的身体生理特点到个性心理特点各不相同。“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每个人由于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不同,而形成了个人独特的“心理世界”
2、,他们在长相、兴趣、爱好、需要、气质、性格、智能和特长等方面是各不相同、各有侧重的。第二,人与其他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命相比,人的生命性突出表现在人的生命最具有智慧。人类可以凭借自己的智慧去广泛而深入地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法国思想家帕斯卡曾说:“人不过是一株芦苇,是自然界中最脆弱的东西;可是,人是会思维的。要想压倒人,世界万物并不需要武装起来;一缕气,一滴水,都能置人于死地。但是,即便世界万物将人压倒了,人还是比世界万物要高出一筹;因为人知道自己会死,也知道世界万物在哪些方面胜过了自己,而世界万物一无所知。”可见,人是最具智慧的生物。第三,每个人的人生道路、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都不相同。每个人
3、都可以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选择自己富有个性化的成才之路,展示自己的风采,为社会贡献自己的才能。珍爱生命。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并不是永恒,因为当你一生下来,死亡也跟着你一起生下来,生命中每一片刻都在朝死亡移动,所以我们只能抓住生命的每一个瞬间。贺拉斯告诉我们:“每天都想象这是你最后的一天,你不盼望的明天将越显得可欢恋。”这句话是让我们珍爱生命,感激生命中的每一天。殊不知,生命是脆弱的。微观看,人生短暂,仅那么六七十年,至多百十年,若中途有什么意外,恐怕还活不到那么久,然而这中间有多少人是真正为自己活着?又有多少人真正找到了自我?为向上爬绞尽多少脑汁?为挣大钱煞费多少心血?其实,与其说你赚了大钱,倒不如
4、说你被钱所赚,因为钱赚走了你的青春、时间、体力和生命。只有一次的生命才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说生命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是由于所有的财富都可以失而复得,唯有生命只是一次;但许多人宁愿用它换取那些所谓的财富,却把全部生命耗费在名声、权利或金钱的积蓄上。他们临终时却如此悔叹:“我只是使用了生命,而不曾珍惜生命、享受生命。”活着,真好!然而人不可能永远活着,生命从它诞生的那一天就开始走向死亡,就开始与死亡做一生的搏斗。所以活着,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生命能够承受多大的重量,生命有着怎样的韧性,其实我们常常是弄不清楚的。我们更为清楚的是生命的脆弱。考试失败,晋升受挫,邻居失和,家庭矛盾,恋人移情,小孩吵
5、架、兄弟吵嘴,等等,甚至是许多鸡毛蒜皮提不起筷子的事都令人失去理性,心智大乱而导致生命危机:自杀或杀人。所以很多深刻的哲人在总结了形形色色的人生后都叹说生命何其脆弱。古代行船的人有一句话“船板下面是地狱。”只是一板之隔,生死两境,可知生命的脆弱,随时随地都会遭到灾难的可能。我们若有这种觉悟,心中存着“现在是生命最后的一刻”,无论遇到任何情况也不会惊慌失措。生命只有一次,真实地活着,且活得尽可能地精彩和珍惜生命的人为数不多。每一次风雨之后,让心灵感受生命拔节的人更为寥寥无几。生命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而生命一旦来到这个世界上,便负有严肃的生命使命,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对待生命呢?首先,要
6、敬畏一切生命。世界上的各种生命之间存在着普遍联系。人的存在不是孤立的,它有赖于其他生命和整个世界的和谐。人类应该意识到,任何生命都有价值,我们和它不可分割。敬畏一切生命的根本理由是对自己负责,如果没有对所有生命的尊重,人对自己的尊重也是没有保障的。任何生命都有自己的价值和存在的权力,谁习惯于把随便哪种生命看作没有价值的,他就会陷于认为人的生命也是没有价值的危险之中。对非人的生命的蔑视最终会导致对人自身的蔑视,世界大战的接连出现就是明证。其次,要珍爱自己的生命。当生理和心理出现病患时,要顽强战胜它,决不屈服,决不轻言放弃;当自己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勇敢面对,战胜困难和挫折,展现生命的光辉。第三,
7、善待其他生命。在生活中,我们不能侵犯和危害他人生命和健康,对亲人、朋友、动物、植物,都应以珍爱之心去对待,去呵护。当他人遭遇危险、遇到困难时,应伸出援助之手,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为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努力做到:留意每一个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反应和切身体验,照顾到学生的自尊心、成功感、幸福感、挫折感,对学生多一点人文关怀,多一点人生点拨,积极促进每一个学生完整人格的独特发展,更好地体会生命的独特性。同时,要教育学生在短暂而又宝贵的生命里,应珍爱生命,好好活着,抓住生命中每一瞬间,为社会做出一点贡献!【教材分析 】本框“运用你的经验”活动,选用“清明祭祖”“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
8、篮”两幅图片,引发学生的思考:“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每个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要用敬畏之心对待每一个生命,为本框的学习作好铺垫。本框共安排两目内容。第一目“生命至上”。教材承接“运用你的经验”,通过“探究与分享”活动,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和对生命的思考,引领学生感悟生命至上的内涵,思考为什么要敬畏生命。本目主要表达了两层意思。其一,我们对生命要有敬畏的情怀。本层次由一个“探究与分享”活动和一段正文组成。首先,教材以2023 年被广为关注的社会热点“为寻找失联马航全力搜救”来设计“探究与分享”活动,在对“这样做值得吗?”等问题的思考中,引导学生体会并理解正
9、文阐释的几层意思:当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时,感悟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从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全力救援的行动中感悟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我们要尊重每一个生命,对生命要有敬畏的情怀。本层次内容为后面尊重、善待每一个生命作好了知识和情感铺垫。其二,生命至上。本层次由两段正文和两个探究活动组成。正文阐释了生命至上的两层内涵: 一是生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二是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引领学生认识到要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要珍视生命。探究活动“陶行知的困惑”,旨在帮助学生深化对生命至上内涵第一层次的认识。通过“人命贵
10、于财富,人命贵于机器,人命贵于安乐,人命贵于名誉,人命贵于权位,人命贵于一切”的观点,引导学生更深刻地认识生命价值高于一切。探究活动“舍己救人是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吗?”旨在深化对生命至上内涵第二层次的认识。引领学生结合社会热点观察与思考敬畏生命的表现与意义,初步形成对现实生活的复杂情形作出合理判断的能力,同时深入领会生命至上不仅指珍爱自己的生命,还要自觉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第二目“休戚与共”。教材通过“阅读感悟”“探究与分享”等活动设计,引导学生体会我的生命与他人的生命休戚与共的关系,探讨在休戚与共的社会中如何做到敬畏生命。帮助学生对敬畏生命的认识实现从意识层面到行为层面,再
11、到道德层面的逐层升华。这一目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本目主要表达了三层意思。其一,敬畏生命,要从珍爱自己的生命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意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与他人休戚与共。本层次内容由一个活动和一段正文组成。通过“我是一个生命”的“阅读感悟”承接上一目,引导学生感悟如何做到敬畏生命,如何从珍爱自己的生命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使学生认识到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需要与他人互动,每个人的生命都与他人休戚与共。其二,敬畏生命体现在不漠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教材正文引用生命哲学家史怀泽的名言:“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这句话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建
12、议结合“善的力量”这一探究活动,在学生的生活体验基础上,引领学生进一步拓展视野,思考人与人之间的生命关系。最后正文落到敬畏生命的行为层面: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能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其三,当对生命的敬畏不是迫于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自愿选择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本层次内容由“相关链接”和一段正文组成。“相关链接”以孟子的“四端说”为内容,阐释了每个人生来都有的四种道德潜能,使学生认识到对生命的敬畏是人们应有的道德需求,而不是迫于谁的命令,从正面引领学生过积极向上的道德生活。正文落脚到敬畏生命的道德层面,我们对生命的
13、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自愿选择。本层次内容也很好地引领学生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为坚守善待生命的道德底线奠定了认知和情感基础。“拓展空间”是对本课内容的延伸和深化,引导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与交流中,更为深入地理解对生命心存敬畏对每个人思想与行为的影响,更全面地感悟敬畏生命的重要意义,同时为第九课“守护生命”、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相关内容的学习作好铺垫。【重难点分析 】一、第一目“生命至上”是本框的教学难点本目通过“探究与分享”活动,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和对生命的思考,引领学生感悟生命至上的内涵,思考为什么要敬畏生命。本目主要讲了两层意思:(1)我们对生命要有敬畏的情怀。(2)生命至上。之所以
14、说上述内容是本框的教学难点,是因为本目所讲的内容,学生比较陌生,尤其是对“敬畏生命”的相关内容基本不了解,甚至没听说过。加之敬畏生命和生命至上的内涵十分丰富。所谓敬畏,简而言之就是“既敬重又畏惧”。这是人对待事物的情感态度,它囊括了“敬”与“畏”的双重情感内涵:“敬”是指恭敬、敬重、彬彬有礼,“畏”是指惧怕、畏怯、战战兢兢。在这里,“敬”,体现的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价值追求,是对事物人格化的一种尊重;“畏”,是一种行为的警示界限,是一种对自身言行的自律,是一种对萌生不规行为的自我约束。敬畏是一种态度、一种观念、一种品德、一种境界、一种自省、一种约束,也是一种忧患、一种睿智、一种敏锐、一种原则、
15、一种觉悟。总之,敬畏是在面对权威、庄严或崇高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带有恐惧、尊敬及惊奇的感受,它是对一切神圣事物的态度。敬畏生命,对自己而言就是善待自己的人生旅程;敬畏生命,对他人而言就是尊重他人的呼吸和心跳;敬畏生命,对一切生灵而言就是万物和谐共处的基础。生命至上的内涵也十分丰富。让初中生真正理解敬畏生命和生命至上的内涵,有较大的难度。如何在教学中突破这一难点呢?讲授“我们对生命要有敬畏的情怀”时,可列举事例说明生命是坚强的、神圣的,也是脆弱的、艰难的,让学生懂得要敬畏生命。此外,教师应告诉学生:我们不仅要敬畏人的生命,而且要敬畏一切生命,因为人的存在不是孤立的,它有赖于其他生命和整个世界的和
16、谐。人对其他生命的关怀根本上是对自己的关怀。讲授“生命至上”时,可让学生讨论以下问题:“金钱、权势、地位,谁更重要?”“当你遇到抢劫时,是保护自己的财物重要还是保护自己的身体不受伤害更重要?”“不顾自身的危害去救他人是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吗?”然后引导学生得出生命至上的结论。二、第二目“休戚与共”是本框的教学重点本目通过“阅读感悟”“探究与分享”等活动设计,引导学生体会我的生命与他人的生命休戚与共的关系,探讨在休戚与共的社会中如何做到敬畏生命。本目主要讲了三层意思:(1)敬畏生命,要从珍爱自己的生命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意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与他人休戚与共。(2)敬畏生命体现在不漠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3)当对生命的敬畏不是迫于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自愿选择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之所以说上述内容是本框的教学重点,是因为强化敬畏生命意识是生命观教育的核心,而引导学生如何做到敬畏生命是生命观教育的重点。本目主要讲述如何做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上海市松江区2025年数学四下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辽宁理工学院《企业文化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临夏现代职业学院《大学体育四网球》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摄影》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理工学院《生物质能转化原理与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市级名校2025届初三教学质量监测(一)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南方科技大学《汉字基础理论与教学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重点达标名校2025年初三下学期第三次统练自选模块试题含解析
- 新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制药工艺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第二中学2025年高三阶段性测试(五)化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有色金属冶金概论总论
- 砂石料单价编制
- 海藻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烟台大学
-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含答案【考试直接用】
- EIM Book 1 Unit 11 Promise,promise单元知识要点
- 全陕西师范大学《716文学综合》考研真题详解下载全
- 引航梯的位置和标识及保养记录
- 外科学急性化脓性腹膜炎
- 苯酚的分子组成和结构课件
- 《罗织经》全文及翻译
- GB∕T 26077-2021 金属材料 疲劳试验 轴向应变控制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