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河源市正德中学2023年春季八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课题:桃花源记 课型:复习课 授课周次: 第 11 周主备人: 审核人:八语备课组 班级: 姓名: 复习目标积累文言知识,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梳理文言文考点, 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桃花源记部分考点归纳(一)重点文言词汇 1、古今异义词:交通、妻子、绝境、无论、仿佛、鲜美、不足等。 2、词类活用:前(名词作状语)、穷(形作动)、异(意动用法)等。 3、通假字:便要还家。(二)重要内容 1、本文的线索: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发现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 2、作者从三个方面对桃花源中的
2、人们进行描写:一是(往来种作);二是穿戴(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三是精神状态(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桃源中人嘱咐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桃源中人心存戒心,想保住这个“绝境”,避免战乱,不愿让外人知道。 4、桃源人见渔人“乃大惊”的原因:他们的祖先为躲避秦朝时的战乱,便带领妻儿来到林花源中,以为从此就与外面的世界隔离了。想不到今天居然会有个外面世界的渔人来到,当然会“大惊”了。目的:表明桃源人与世隔绝已久。 (三)写作意图:本文借武陵渔人发现桃花源的经过,描绘了桃花源人美好生活的情景,虚构了人人劳作、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社会安定、民风淳朴的理想社会,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桃花源生活的向
3、往和对现实动乱、黑暗生活的不满。习题巩固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 )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落英( )缤纷,渔人甚异( )之。复前行,欲穷( )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 )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 )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 )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 )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 )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 )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
4、,遂( )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 )不知有汉,无论( )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 )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 )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 )云:“不足( )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 )向( )路,处处志( )之。及( )郡下,诣( )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 )所志( ),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 )往。未果( ),寻( )病终,后遂无问津( )者。 1、解释文中加黑的词语。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3、下面对选文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从村人“皆叹惋”的反应中,可以推知他说的是外界的人们在改朝换
5、代的战争浩劫中所遭受的灾难。B.文章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也是对黑暗现实社会的否定与批判。C.文章用层层设疑的写法,表达了作者希望在现实中看到一个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也能激发读者的兴趣。D.最后写想重入桃花源“不复得路”,刘子骥“规往”而“未果”的意图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似无、似真似幻的所在,这样写使文章蒙上了一种迷信封建的思想色彩。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也自知只是一种空想,故在头尾对此都有暗示:桃源虽有具体地点,人们想再访也不可得。B.进桃源的路给读者一种“山重水复”的感觉
6、,作者层层设伏层层解,紧紧地抓住了读者。C.具体形象的理想“桃源”,艺术地折射出当时的“乱”和“苦”;设计“桃源”,实际也是艺术地提出和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广大人民希望过的就是这种安定美好的生活。D.作者描绘桃源景象,从环境到人物衣着、精神状态,层层深入井然有序,无一句多余;且不事雕琢,几近口语,令人倍感清新诗意,实在是言简意深,这和他的田园诗风一脉相承。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以时间先后为序,记述了渔人进出桃花源的经过,末段历史上确有其人的刘子骥的规往未果、印证了当时关于桃花源的传闻是真实可信的。B.桃花源中民风淳朴,主要从热情好客、辛勤劳作等描写可见。C.
7、“不足为外人道也”一句不仅表现了桃花源人对来之不易的安定生活的珍惜,也为下文人们找不到桃花源埋下伏笔,看似闲笔却匠心独运。D.桃花源记中与“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意思相近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桃花源里,没有剥削和纷扰,土地肥沃,男女耕作,老幼欢乐,是古代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B.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推知,他们叹惋的主要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年”的时光易逝。C.桃花源人希望渔人不要把这里的情况告诉给外界,目的是希望远离战乱和苦难,永不受打扰,继续享受这宁静祥和的生活。D.作者既描绘了
8、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又极力表现它的似有似无。寻觅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7、下面划线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处处志之/寻向所志 B.闻之,欣然规往/村中闻有此人C.寻向所志/寻病终 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天下独绝河源市正德中学2023年春季八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课题:桃花源记 课型:复习课 授课周次: 第 11 周主备人: 审核人:八语备课组 班级: 姓名: 复习目标积累文言知识,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梳理文言文考点, 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桃花源记部分考点归纳(一)重点文言词汇 1、古今异义词:交通、妻子、绝境、无论、仿佛、鲜美、不足
9、等。 2、词类活用:前(名词作状语)、穷(形作动)、异(意动用法)等。 3、通假字:便要还家。(二)重要内容 1、本文的线索: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发现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 2、作者从三个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描写:一是(往来种作);二是穿戴(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三是精神状态(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桃源中人嘱咐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桃源中人心存戒心,想保住这个“绝境”,避免战乱,不愿让外人知道。 4、桃源人见渔人“乃大惊”的原因:他们的祖先为躲避秦朝时的战乱,便带领妻儿来到林花源中,以为从此就与外面的世界隔离了。想不到今天居然
10、会有个外面世界的渔人来到,当然会“大惊”了。目的:表明桃源人与世隔绝已久。 (三)写作意图:本文借武陵渔人发现桃花源的经过,描绘了桃花源人美好生活的情景,虚构了人人劳作、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社会安定、民风淳朴的理想社会,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桃花源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动乱、黑暗生活的不满。习题巩固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沿着,顺着)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新鲜美好),落英( 落花)缤纷,渔人甚异(对 感到惊异 )之。复前行,欲穷(尽)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 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
11、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阡陌交通( 交错相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全,都 )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 于是,就 )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邀”,邀请 )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 全,都 )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妻子儿女)邑人来此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不复出焉,遂(于是)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竟然,居然 )不知有汉,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详细地说出)所闻,皆叹惋( 感叹惋惜)。余人各复延(邀请)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告诉)云:“
12、不足( 值得)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 沿着,顺着 )向( 先前的 )路,处处志( 做记号)之。及( 到 )郡下,诣( 拜访 )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 先前的 )所志(记号 ),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打算,计划)往。未果( 实现 ),寻( 随即,不久 )病终,后遂无问津( 访求、探求 )者。 1、解释文中加黑的词语。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整整齐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可以互相听到。 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
13、去,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 (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 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向(桃花源中人)详细地说出。(听罢),他们都感叹惋惜起来。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3、下面对选文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D )A.从村人“皆叹惋”的反应中,可以推知他说的是外界的人们在改朝换代的战争浩劫中所遭受的灾难。B.文章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也是对黑暗现实社会的否定与批判。C.文章用层层设疑的写法,表达了作者希望在现实中看到一个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也能激发读者的兴趣。D.
14、最后写想重入桃花源“不复得路”,刘子骥“规往”而“未果”的意图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似无、似真似幻的所在,这样写使文章蒙上了一种迷信封建的思想色彩。(这样写渲染了一种神秘的色彩。)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也自知只是一种空想,故在头尾对此都有暗示:桃源虽有具体地点,人们想再访也不可得。(桃源没有具体地点。)B.进桃源的路给读者一种“山重水复”的感觉,作者层层设伏层层解,紧紧地抓住了读者。C.具体形象的理想“桃源”,艺术地折射出当时的“乱”和“苦”;设计“桃源”,实际也是艺术地提出和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广大人民希望过的就是这种安定美好的生活
15、。D.作者描绘桃源景象,从环境到人物衣着、精神状态,层层深入井然有序,无一句多余;且不事雕琢,几近口语,令人倍感清新诗意,实在是言简意深,这和他的田园诗风一脉相承。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A.全文以时间先后为序,记述了渔人进出桃花源的经过,末段历史上确有其人的刘子骥的规往未果、印证了当时关于桃花源的传闻是真实可信的。(写刘子骥并非是为了表现本文的真实性)B.桃花源中民风淳朴,主要从热情好客、辛勤劳作等描写可见。C.“不足为外人道也”一句不仅表现了桃花源人对来之不易的安定生活的珍惜,也为下文人们找不到桃花源埋下伏笔,看似闲笔却匠心独运。D.桃花源记中与“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意思相近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桃花源里,没有剥削和纷扰,土地肥沃,男女耕作,老幼欢乐,是古代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B.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推知,他们叹惋的主要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年”的时光易逝。(他们叹惋的是世外战乱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办公环境管理制度范例(2篇)
- 2025年开学国旗下的讲话演讲稿样本(3篇)
- 卧车安全操作规程(3篇)
- 2025年志愿者表彰大会发言稿(3篇)
- 2025年办公厅个人工作总结(3篇)
- 2025年一年级班主任工作总结标准版本(二篇)
- 书香校园文化建设方案(3篇)
- 2025年商场个人工作总结样本(3篇)
- 办公区综合安全管理规定模版(2篇)
- 2025年保护环境从点滴做起演讲稿范例(3篇)
- 雨雪天气安全教育PPT
- 深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咬合桩)
- 劳务派遣服务外包技术方案
- 采购管理实务全套教学课件
- 极致物业管理系统收费管理业务操作
- GB∕T 29639-2020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 贵州省工伤保险待遇申领授权委托书
- 媒介融合(ppt)课件
- 液压系统中油管尺寸的选择
- 视频监控台账参考模板
- 初一初三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评分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