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反垄断法_第1页
浅议反垄断法_第2页
浅议反垄断法_第3页
浅议反垄断法_第4页
浅议反垄断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法论文院 系经济管理学院专业年级经济大类116学生姓名丁金超学 号 201111041032指导教师 侯安琪二O 一三年一月反垄断法及其案例分析(上海海事大学经济116班丁金超 学号201111041032)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汹涌而来,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否 认的事实。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成为中国企业必须面对的一个话题。然而,国 内同种企业之间的不良竞争如垄断等,引起的巨大内耗大大地降低了中国企业走 出去的竞争力。本文先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我国的反垄断法的出台背景、适用范围 及主要内容,然后分析了一个有关经营者集中的案例。关键字:反垄断法收购经营者集

2、中Abstract : With the avalanche tide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Chinese companies go to the world have become an undeniable fact.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to become a topic of Chinese enterprises must face. However, the unhealthy competition between domestic enterprises such

3、as monopolies, caused great internal friction greatly reduces the competitiveness of Chinese enterprises to go. This article first briefly introduced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roduction of Chinas anti-monopoly law, the scope and the main content, and then analyzed the case of a relevant concentration

4、 of business operators.Keywords : the antitrust laws acquisition operators concentrated一、我国的反垄断法:我国反垄断法出台的背景及原因:反垄断法是市场经济中的一部重要法律,对于促进市场充分竞争具有重要作 用。反垄断法的宗旨是反对垄断,反对限制竞争,保护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竞争的 权利。当前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中,一些形形色色的限制竞 争行为不仅损害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而且阻碍国家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此外, 随着国内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大量外国企业和外国商品进入我国的市场,与国 内的企业展开激烈的竞

5、争,特别是那些掌握着高科技和有着资金优势的跨国公司 通过并购手段在我国取得市场支配地位,进而滥用市场势力,限制竞争,甚至危 害我国经济安全。因此,迫切需要制定反垄断法。我国反垄断法的适用范围:根据目前反垄断现状,借鉴国际通行做法,从而确定了我国反垄断法法的适 用范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济活动中的垄断行为,包括经营者团体、行业 协会等组织实施的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考虑到我国农业、农村、农民的实际 情况,借鉴其他国家的作法,对农业生产者及其专业经济组织作了特殊考虑,规 定:“农业生产者及其专业经济组织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运输、储存等 经营活动中实施的不严重限制竞争的合作、联合或者其他协

6、同行为,不适用本 法。我国反垄断法的主要内容:(1)关于禁止垄断协议。所谓垄断协议,指经营者之间达成的旨在排除、 限制竞争或者实际上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协议、决定或者其他协同一致的 行为。垄断协议对竞争具有直接的危害,一方面明确规定禁止各种垄断协议;另 一方面,考虑我国经济还处于转型过程中,市场发育不成熟,反垄断实践经验也 不够充分,立法在原则禁止垄断协议的同时规定了豁免制度,即对经营者达成的 某些具有限制竞争效果的协议(串通投标的行为除外),如果经营者能够证明是 为了实现改进技术、研究开发新产品或者提高中小经营者经营效率、增强中小经 营者竞争力等目的,同时不会严重限制相关市场的竞争,并能

7、够使消费者分享由 此产生的利益,则不予禁止。(2)关于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市场支配地位,指一个或者数个经营者 作为整体在相关市场上具有能够控制商品价格、数量或者其他交易条件,或者能 够阻碍、影响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能力的市场地位。草案根据反垄断法的基 本精神作了规定,即不禁止市场支配地位本身,但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 者滥用其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3)关于规制经营者集中。经营者集中,指经营者合并或者通过其他方式 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等情形。经营者集中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提高经营 者的竞争能力,但它又可能直接产生或者加强市场支配地位,对市场竞争产生不 利影响。根据我国实际

8、,借鉴大多数国家实施反垄断法的经验,草案对经营者集 中实行事先强制申报制度,明确了经营者集中的申报标准,同时明确了反垄断执 法机构禁止经营者集中的判断标准。(4)关于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问题。考虑到目前行政性限制竞争在 我国还确实存在,社会各界对此普遍关注。因此,从我国实际出发,草案对禁止 行政性限制竞争专设一章分别对实践中较为典型的六类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 竞争的行为作了规定,并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5)关于反垄断机构。草案关于反垄断机构的内容作了两方面的规定:一是 在草案中明确了反垄断机构主要承担的职责及工作程序;二是规定设立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主要职责是组织领导反垄断工作;

9、就国家反垄断政策进行研 究,向国务院提出建议;决定重大反垄断案件;协调反垄断执法机构的工作等。(6)关于滥用知识产权行为的适用。保护知识产权是各国及世贸组织的通行 原则,但知识产权也存在权利行使不正当的问题。为此,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 也要限制滥用知识产权。世界各国反垄断法一般将正当行使知识产权行为作为反 垄断法适用的除外对象。但如果权利人在行使知识产权的过程中,超出法律规定 的范围,滥用权利限制竞争的,也要受到反垄断法的规制。世界上不少国家将滥 用知识产权限制竞争的行为纳入反垄断法的调整范围。借鉴国外经验,结合中国 实际,草案将经营者滥用知识产权,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纳入了调整范围。这 样处

10、理,既与国际通行作法相一致,也有利于遏制一些国家的经营者滥用知识产 权垄断我国市场的行为。二、反垄断法的案例评析:案例:可口可乐公司收购汇源2008年9月3日可口可乐向汇源发出24亿美元(约合179亿港元)收购 要约,可口可乐179亿港元收购汇源果汁事件顿时成为财经界关注的焦点。因为 可口可乐的报价,高出汇源停牌前股价近2倍,收购市盈率高达23倍。2008年 9月18日,商务部收到可口可乐公司收购中国汇源公司的反垄断申报材料。商 务部认为申报材料达到了反垄断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要求,遂于11月20 日予以立案审查,正式进入反垄断调查程序。调查期间,反垄断局曾认为可口可 乐申报材料不合格。2008

11、年9、10月份,可口可乐又提交了补充材料,2008年 11月19日汇源最后一次向商务部提交补充材料。12月20日,商务部决定在初 步审查基础上实施进一步审查。2009年3月18日,商务部发布公告,以“对 竞争产生不利影响”为由,正式否决了可口可乐公司收购中国汇源果汁集团有限 公司的申请,这是自2008年8月1日反垄断法实施以来,首个未获商务部 审查通过的经营者集中申报案例。3月18日下午,商务部进一步表示,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未通过反垄断调查, 因为收购会影响或限制竞争,不利于中国果汁行业的健康发展。根据反垄断 法第二十八条,商务部具体阐述了未通过审查的三个原因:第一,集中后可口可乐有能力把其在碳

12、酸饮料行业的支配地位传导到果汁行 业,进而限制竞争,损害消费者利益;第二,集中后可口可乐对果汁市场的控制力会明显增强,会抬高潜在竞争 对于进入果汁市场的门槛,会使其它企业很难再进入这个市场;第三,集中后会挤压国内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抑制国内其它企业参与果 汁市场的竞争,不利于中国果汁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商务部决定禁止此项 经营者集中。案例分析:如何理解对可口可乐收购汇源的禁止理由?(1)首先商务部认为可口可乐在收购汇源之后加上之前已经收购的美之源,其 在果汁市场上较之其他企业,则在品牌、技术、资金、销售渠道、广告费用分摊 等方面都具有绝对的优势,国内其他企业无法与之抗衡。它可能会将其在碳酸

13、饮 料市场上的支配地位传导到果汁市场上,从而限制竞争,有可能达到行业垄断, 成为价格的制定者,从而坑害国内广大消费者的利益。(2).商务部认为可口可乐收购汇源可能会增加潜在竞争者进入果汁饮料市场的 障碍,这恐怕是商务部禁止本案集中最为有力的理由。但首先应当明确,市场集 中度的提高、控制力的增强,并非导致市场进入障碍提高的原因。相反,市场进 入障碍的高低,却将影响在市场中处于支配地位的厂商对市场的控制力量。如前 所述,如果一个市场不存在进入障碍,则即便该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的状态,该 市场中处于支配地位的厂商也无法通过控制产出和提高价格获得垄断利润,因为 其他的潜在竞争者很快会进入市场,而夺取该占

14、支配地位的厂商的销售额。相反, 如果一个市场存在进入障碍,则潜在竞争者无法进入,就会为占据市场支配地位 的厂商滥用其支配地位创造了条件。因此,市场进入障碍提高应是反垄断法重点 打击的行为,如果经营者集中导致进入障碍增加,则应当禁止该项集中。(3).商务部列举的第三条理由将重点放在保护国内果汁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之 上,因为在集中后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都具有国内其他果汁企业无法比拟的 巨大优势,它可以利用这一优势挤压那些中小型企业的生存空间,最终达到将这 些企业挤出果汁市场的目的。这样必定不利于中国果汁行业的有效竞争,会阻碍 整个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从这一角度看,反垄断法必须对该行为必须加以禁止。相关法条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2008年8月1日)第一条 为了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维 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制定本法。第二十条经营者集中是指下列情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