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教案_第1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教案_第2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教案_第3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教案_第4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篇: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教案认识图形教学设计一、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平面图形若干、白纸、彩笔、小棒等。二、教学目标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培养初步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体会平面图形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三、设计意图认识图形是学习平面图形的起始课,由于平面图形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较难,因此本课确定了“由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充分利用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通过“摸一摸”和“描一描”的活动,引入平面图形

2、,让学生直观的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这些平面图形,体会“面在体上”。四、教学流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定向诱导)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几个老朋友,他们是谁呢?请看:(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2.摸一摸师:小朋友们的桌面上都有一个这样的物体,请你拿出桌面上的物体,跟着老师这样摸摸你手中物体其中的一个面,说说你有什么感觉?(感知面在体上)生:平平的、滑滑的。师:大家模到的平平的地方就是立体图形的面,圆柱体上容易滚动的那个面是平平的面吗? 生:不是。师:圆柱体上容易滚动模着弯曲的面是曲面,还有球的表面也是曲面,对于曲面,我们以后再研究,今天我们只研究平面。在长方体和正方体上可以

3、模到几个平平的面?在三棱柱上可以摸到几个平平的面?它们一样吗?在圆柱体上呢?摸一1 摸,数一数。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立体图形上的这些平平的面,这是一种新的图形平面图形 板书:认识平面图形 3.描一描师:上课之前,老师想请大家欣赏一首小诗,雪地里的小画家。 师:要把这些立体图形的脚印也留在白纸上,怎么办呢? 生:可以描一描。 生:可以印。师: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课件展示“描”和“印”的方法)接下来老师想请你来当小画家,用描一描的方法把这些立体图形的脚印留在白纸上,请看活动要求:图形紧紧的贴在纸上,将立体图形的脚印“描”在白纸上。每张纸上只描一个图形。4个立体图形都描完后,收拾好积木,

4、坐直表示 。 师:我想请几个同学把你的作品给大家展示一下,生1请你说说你是从哪个立体图形上得到它的?生1:我是从长方体上得到这个图形的。师:你说得真好,大家看他搬的图形跟老师的一样吗?(一样,师在黑板上出示长方形),我们再请一个同学展示下他的作品,生2请你说说你是从哪个立体图形上得到这个图形的?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师:大家真能干!把刚才模到的平平的面描了下来,老师把它们搬到了电脑上,这些图形都是从哪里得来的,还记得吗?你知道它们叫什么名字吗? 4.认一认生:(师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板书这几种名称)师:小朋友真了不起,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了。那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记住他们呢

5、?生1: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四个角,三角形有三个角,圆没有角。5.教师小结刚才我们用描一描的方法从长方体上得到长方形,从正方体上得到正方形,从圆柱上得到圆形,从三棱柱上得到三角形,我们把这些图形都叫做平面图形,仔细想一想这些平面图形和原来我们原来学的 2 立体图形有什么不同吗?生1:这些图形都是平平的,立体图形是有厚度的。 生2:立体图形有几个面,平面图形只有一个面。 生3:立体图形可以站起来,平面图形站不起来。 生4:平面图形都是从立体图形上移下来的。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这四种图形,接下来老师要请孩子们“分一分”连一连,请看到数学书第36页。 请生做题。展示学生作业。我们先学习了立体图形,今天又学

6、习了平面图形,你们看,知识间是有联系的,在我们的身边就能找到他们,我们一起去找找吧。 师:谁来说说从画面上你找到了什么图形。 生:我找到了一个交通标志牌。师:那请你想一想在平时的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些平面图形呢? 抽生回答。6.巩固加深,迁移拓展(讨论解疑)(1)摆一摆师:通过刚才的举例看来孩子们已经学得很不错了,那老师想要考考大家,你们能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吗? 活动要求: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用桌子上的小棒(10)根摆一摆。同桌互相欣赏并交流。(学生摆的同时指名两个学生上黑板演示)汇报;你摆出的是什么图形?你是用几根小棒摆出来的?生:师:有一个图形大家都没摆出来,是什么?生:圆。师:

7、为什么圆没法摆出来?生:圆没有角,小棒是直的,所以不能用小棒摆出来。3 7.反馈总结数学日记师:通过刚才的学习,看来大家都把这几个平面图形“印”到了自己的脑子里了。接下来老师要请孩子们和我一起去写一篇“数学日记”“今天我们认识了( )、( )、( )、( )这四个图形朋友。我们在圆柱上找到了( ),在三棱柱上找到了 ( ),在长方体上找到了( ),在正方体找到了( )。他们都是( )图形。” 8.欣赏与设计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和笑笑学了今天的知识后,用今天所学到的知识画了几副漂亮的画,想看吗我们一起来欣赏吧!孩子们,想自己动手拼一拼吗?那我们就在下次上数学课的时候一起来拼吧。其实呀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8、,如果你是一个有心的孩子你就一定会感受到数学给你带来的乐趣。三、板书设计认识平面图形正方形 长方形 圆 三角形第二篇: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认识图形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图形【单元分析】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学习内容安排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即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本单元认识图形是其中“图形与几何”的部分,主要有“认识角”、“长方形与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以及“欣赏与设计”等四个主题。下面将分别从这四个主题来具体设计教学,预计总共用4个课时。(注:本教学设计只设计教材上基础知

9、识的内容,其余巩固和练习等内容不在本教学设计之内)课时一:认识角对角的初步认识 【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而通过对“角”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因而,本课时是为后面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奠定基础的。教材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学生能熟练地掌握这部分内容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学情分析及方法策略】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来看,小学二年级的孩子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还不能进行抽象思维。因而,在教学过程中

10、,要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实物,如玩具积木、礼物盒等,为学生提供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空间和平台。就学习动机而言,外部动机占据着主导地位,内部学习动机还处于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因此,一方面,要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合理奖赏、及时反馈、适度竞争等方式,以激发其学习动机;另一方面,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促使其学习动机由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化,调动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学理念】1.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参与性,并参与学生小组合作的探讨,了解学生情况,推动活动有序、有目的的进一步发展。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

11、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学生自由探究、自主研究、小组合作等的空间和时间。同时,允许差异性的存在,尊重学生的个性特色和思维创新以及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的特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建立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比较角的大小,清楚角的大小与角的边长无关。 2.数学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解决问题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并尝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及分享交流的精神。 4.情感与态度创设生活情境,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在于学生能够初步的认识角及其特征。难点在于

12、引导学生探究出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教学方法策略】本教学主要采用实物展示、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等方法和策略,为学生提供自由探讨、自己动手的机会空间。具体操作将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学预期】能达到教学目标,但教学也是一个生成性的过程,因此,对于课堂上的生成性问题,要做好临时应变的准备,最终尽可能实现预期目标。【教学流程】一、课前准备PPT课件、玩具积木、一大一小相似三角板、可活动角(学生提前自制)二、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实物展现玩具积木,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形状,以便引出对图形和角的初步认识。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陪伴我们的玩具吗?那么聪明的小朋友们能不能找出这些玩具上有哪些图形呢? 生1:长方形

13、 生2:正方形 生3:三角形 师:很好,小朋友们的都很细心的观察出了这些玩具上的图形,那么,有没有小朋友告诉老师,这些图形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生1:三角形 生2:角 师:好的,我们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是都提到了一个字:“角”,那么,什么是“角”呢?下面,老师将给出一组图形,小朋友们来当一下小法官,判断一下它们是不是角,好吗?(二)主题活动 1.角的判断教师于黑板画出一组图形,如下所示:好了,下面老师要请一些小法官,来判断一下它们是不是角。 生1:1号不是角 生2:2号也不是角 生3:3号是角 生4:4号是角 生5:5号也是角 师:好,小法官们都作出了自己的判断,那么其他的小法官们同意他们的

14、判断吗? 众生:同意师:我们的小法官都具有一定的判断力了,很好。那么,聪明的小法官们,你们能不能说一下,为什么你会作出这样的判断呢? 生1:它有两条边 生2:它是尖尖的 生3:它是直直的 师:不错,那为什么1号不是角呢? 生:因为它没有连在一起师:那2号的两条边连在一起了啊,那为什么也不是角呢? 生:因为它有一条边不是直的师:好,那为什么3、4、5号都是角呢? 生:因为它们连在一起的,而且都是直直的师:我们来观察一下,角有两条直直的边,还有一个把这两个直直的边连在一起的点,我们把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那我们怎么用数学的语言来描述角的特点呢?生1: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生2: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

15、的边组成的师:好,大家都能用数学的语言来描述角的特点了,那同学们觉得哪一种的表述更准确一点呢? 生:第2种师:好,既然大家都很赞成第二种说法,那我们把它记下来板书: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组成的 2.角的读写师:那我们怎么画出角呢?首先画出一个顶点,再沿着这个顶点分别画出两条直线,来,跟着老师一起画,标出“顶点”、“边”(画出一个锐角)好了,我们画出了一个角,那么,它是不是和我们一样都有自己的名字呢? 生:是师:好,那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在之前画的角上标出符号“1”板书:记作:1,读作:角1 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1,读作角1,小朋友们拿出小手,一起在空中画一画,注意这个角的符号和我们之前

16、学过的小于符号“”的区别:角的符号是撇横,小于符号是撇折。好了,我们现在认识了角,那聪明的小朋友们能不能跟大家分享一下你在生活中看到的一些角呢? 生1:三角尺 生2:黑板 生3:剪刀 师:看来我们小朋友都很细心的啊,能发现生活中的角。(出示PPT上的图片,展示生活中实物上存在的角)要继续发扬这种可贵的精神哦!那小朋友们再想一想,既然角和我们一样有自己的名字,那它们是不是也和我们一样,有大小之分呢?如果它有大小之分,那么它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呢? 生1:有生2:不知道 3.角的大小师:好,那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利用你们自己做的活动角,和小组的同学一起探讨一下,角是不是有大小,如果有大小,那它又和什

17、么有关系。希望同学们能在4分钟以内得出你们小组的结果。(注:在此过程中,教师注意要参与到小组中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下一步的教学。同时,及时纠正方向错误的小组,指导其顺利完成探讨)好了,有没有小组的同学跟大家分享一下你们小组的讨论的成果呢? 生1:角有大有小生2:角有大小,它的大小和它的边有关 生3:不对,角的大小和边没关系 生4:我们赞成3的说法,角的大小应该和它的开口有关系师: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看法,但都认为角有大有小,但是意见不一致的地方在于它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拿着学生的活动角,由小缓慢变大,问:它的角的大小有没有变化呢? 生:有师:那它的边长有没有变化呢?

18、 生:没有师:那说明了什么呢?生:角的大小和它的边长没有关系师:好,角的大小和它的边长无关。那么我们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结论是否正确,好吗?看老师这里有一大一小两个三角板,小朋友们猜一猜这两个角哪一个要大一些呢?(两个60度的角) 生1:大的那个生2:不对,是一样的!师:到底谁观察得更仔细呢?我们来看看吧。(将两个三角板重合在一起,顶点以60度角的顶点对齐) 你们发现了什么?生:它们重合了,是一样大的! 师:很好,那说明了什么呢? 生:角的大小和边长无关。师:那刚才有小朋友说角的大小和它的张口有关,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拿出你们的手臂,伸直,然后逐渐弯曲,这里是不是就会出现一个角啊?而且角的大小还

19、在变化。那么,有没有小朋友告诉大家,是怎么变的呢? 生:变小了师:为什么你说变小了呢?生:因为我的手臂之间的张口也变小了师:很好,善于观察。其他小朋友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同意师:那好,哪位小朋友总结一下我们今天学的角的大小和什么无关、和什么有关呢?生:角的大小和它的边长无关,和它的开口大小有关。 师:好,上课很认真的孩子。那我们一起来记一记吧出示PPT并板书:角的大小和它的边长无关,和它的开口大小有关(三)延伸活动好了,大多数小朋友们这节课都很专心。那老师要考一考我们聪明的孩子了:你能找出下面的图形中哪些是角吗?请你用符号标出来,并比较它们的大小,说明你的判断依据。PPT展示:生1:角2、3

20、、5都是角。因为它们都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生2:角2最小,角5最大,角3和角4一样大。因为角2的张口最小,角5的张口最大,角3和角4的张口都一样,虽然角4的边要长一些,但是角的大小和边长无关。师:其他小朋友同意他们的说法吗? 生:同意师:很好,这节课小朋友们都很仔细的观察并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勇敢的发表自己见解,也都掌握了我们这节课的内容,希望继续努力啊!我们再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这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师生: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组成的;角的大小和它的边长无关,角的大小和它的张口大小有关。师:好,下来以后,同学们把我们的数学同步练习册上46页上第5题完成了,作为今天的复习。老师明天要看看哪

21、位小朋友写得工整又准确。下课。【设计反思】就教学手段和目标我而言,本堂课通过实物展示、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等方法和策略,为学生提供自由探讨、自己动手的机会空间,主要在于引导学生探究对角的初步认识,对知识的把握较为清晰,同时学生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就教学理念而言,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照顾到了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合作的时候留下了充分的探讨时间。就教学评价而言,在本教学过程中,注意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多角度的对回答问题的学生进行评价。总体来说达到了教学预设目标,但是,我在尽量的避免给孩子们造成大量的负担,课后的作业也很少,我不希望他们成为做题的“工具”,极不赞成“题海战术”的方法,但如果不

22、适当的联系,就不能加深学生对新知的认识,我很难找到一个平衡点课时二:认识角直角、锐角和钝角及小练习 【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角的初步知识之后的基础之上的,通过对直角、锐角以及钝角的分辨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加上一个小练习,以使学生对所学的得到及时巩固。【学情分析及方法策略】见前【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借助三角尺辨认直角、钝角和锐角三种角,以及这三种角的大小关系。 2)复习巩固角的相关知识。 2.数学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解决问题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并尝试解决三种角的大小关系,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及分享交流的精神,同时,锻炼学生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

23、能力。 4.情感与态度体验“角”在现实生活中的无处不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本节课内容较为简单,重点在于学生通过学习后能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教学流程】一、课前准备PPT课件、直角三角板二、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关于角的初步认识,即角的特征及影响角的大小的因素。同时简评上节课的课后作业。好,小朋友们,我们可以把人分成小孩、青年人和中年人以及老年人,其实呢,角也有分类的。那,它们究竟可以分成哪几类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吧!(二)主题活动 1.直角的认识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自己的三角板,找出上面最大的一个角。 生:找到啦,是这个师:好,那小朋友们知道

24、它叫什么名字吗? 生1:角 生2:直角师:对,它是一个角,但它又是一个特殊的角直角。那大家在生活中可以在哪些东西上看见有直角呢? 生1:窗户 生2:课桌 生3:数学书 师:好的,小朋友们都找到了生活中的直角,那我们怎么来表示它呢?首先我们得画出一个直角,老师在黑板上画,小朋友们拿出小手在空中跟着老师画。看,我们用这样的一个符号来表示直角,即“”,它正好和直角的两条边组成了一个小正方形,注意不要把它画成了“”。来吧,跟着老师一起来画一画。2.锐角及钝角除了直角,我们的三角板上还有另外两个角,用小眼睛观察一下,这两个角比直角大还是比直角小呢? 生:比直角小师:对,它们比直角小,我们把比直角小的角叫

25、锐角。但有些锐角只比锐角小一点点,很难用肉眼看出来,所以,我们可以用直角三角板上的直角去量一量。那么,怎么去量呢?下面同学们和小组的同学一起来探讨一下,并量一量教材第69页上“找一找”的第2个和第3个图形,我们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最先找到量的方法。(注: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去,以了解学生的情况,同时提供及时的纠正和指导)(陆续有小组举手说他们发现了测量的方法,教师待所有小组都进行了探究之后结束讨论,请小组代表分享他们小组的讨论成果)生1:我们觉得注意要把这两个角的顶点和其中的一条边对齐,再比较它们剩下的一条边,如果它的另一条边在直角三角形的里面,它就是锐角。 生2:我们也是 师:好,

26、其他小组的同学同意他们的说法吗?或者说有没有需要补充的? 生3:我们量出第三个图形比直角要大一些,它是什么角呢?师:很好,小朋友们都认真的参与了小组合作,并且很积极的思考,提出了自己的问题。那么,我们先来展示一下怎么测量的,再来看看那个比直角大的角叫什么角,好吧?生4,你们这一小组怎么测量的,到投影上来给大家展示一下吧,带上你的直角三角板吧。(生4上台展示的同时,如有需要教师及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帮助)师:好了,生4为我们展示了他们的测量方法,要注意三角板的上直角的顶点和要测量的那个角的顶点对齐,其中一条边也要对齐。(教师再次在黑板上演示)刚才我们量的是第二个图形,生3那个小组的同学提出了第3个

27、图形比直角大,但不清楚它叫什么名字。那么,有没有哪位小朋友知道呢? 生5:钝角师:不错,生5小朋友预习得很好。对,比直角大的角就叫钝角。现在我们一起来记一记: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板书(分别在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图形下板书):它比直角小,是锐角。它是直角。它比直角大,是钝角。3.直角、锐角以及钝角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PPT展示张口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一组角,判断是什么角。提问:从这一组图形里,我们可以得出锐角、直角和钝角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呢? 生1:锐角小于直角,直角小于钝角 生2:锐角师:其他小朋友赞成他们的说法吗? 生:赞成师:好,那聪明的小朋友得出了这三种角的大小关系,即

28、板书:锐角那么,老师想考一考你们,锐角直角=? 生:钝角师:很好,掌握了它们三个的大小关系,那锐角锐角=?呢? 生1:钝角 生2:直角生3:有可能还是锐角 师:孩子们都很积极的在思考,也都有自己的想法,很好。那老师出几个判断题,聪明的小朋友来抢答好吗? 生:好师:1.有的锐角大一些,有的锐角小一些。 生:对师:有的直角大一些,有的直角小一些。 生:错。直角都是一样大的。师:有的钝角大一些,有的钝角小一些。 生:对师:任何钝角都比锐角大。 生:对(三)延伸活动师:很好,孩子们都准备的判断出了结果。我们知道了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大小关系,那么,看看教材70页上的练一练,检验自己是不是真正的掌握了,能

29、不能在5分钟以内把它写完。现在开始吧。(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巡视学生做练习的情况,有学生陆续举手示意做完了,待都完成时开始评讲投影展示部分学生做的结果)小朋友们和他们的一样吗? 生:一样的师:好,说明孩子们都很认真的在上课,都掌握了这部分的内容。其实,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只要你用心去发现,用眼睛去观察,就会发现数学就在生活当中。老师希望每个孩子都是细心观察生活的孩子。好的,这节课就到这吧,下课。【设计反思】就教学手段和目标我而言,本堂课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比较以及随堂小练习等方式,达到对三种角的分辨的目的,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就教学理念而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30、,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探索,而不是“一言堂”式的教学。就教学评价而言,在本教学过程中,注意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多角度的对回答问题的学生进行评价。但缺乏学生评价老师的环节。总体来说达到了教学预设目标,但是,延伸活动做得不够详尽和深入,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以便于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长。课时三:长方形与正方形 【教材分析】本课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已经认识了角的相关知识以及锐角、钝角直角的大小关系的基础之上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生活中常见的图形,也为本部分的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学情分析及方法策略】二年级的孩子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在本课教学中,主要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以及小组合作,探

31、索出长方形与正方形边、角的特征。【教学理念】见前【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通过小组合作和动手操作发现其特征。 2.数学思考学生能通过自主探索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长方形和正方形边、角的特征。 3.情感与态度放手学生自己探索,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进而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在于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探索后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边、角的特征,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教学方法策略】本教学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等方法和策略,为学生提供自由探讨、自己动手的机会空间。具体操作将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学预期】能达到教学目标,但教学也是一个生成性

32、的过程,因此,对于课堂上的生成性问题,要做好临时应变的准备,最终尽可能实现预期目标。【教学流程】一、课前准备三角板、长方形以及正方形纸片、能容下长方形纸片的信封 、剪刀(学生自备)二、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角的初步认识以及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大小关系,那我们现在一起来回忆一下,看看我们小朋友还记不记得好吗?好了,孩子们都还记得上节课学的知识,那这节课老师要给你们介绍几位新朋友长方形和正方形,聪明的孩子们去探索探索他们边角的秘密,好不好?(二)主题活动1.剪下长方形和正方形请小朋友们拿出自己的剪刀,翻到数学书后面的附页2,把上面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剪下来,注意保护你们的小

33、手哦。(注:学生在剪的过程中的安全性,避免受伤。整个过程约5分钟) 2.小组合作探索并分享边、角秘密师:好了,孩子们都把长方形和正方形剪下来了,现在就和你们小组的同学一起来探究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角有哪些秘密呢?(注: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小组合作中去,了解学生的情况。如果某些小组的同学暂时找不到“发现”的方法,教师就要及时的给予指导:比如通过折一折或量一量等方法,可不可以试一下呢? 整个过程约10分钟)好,老师看见孩子们都完成了探究。那么,谁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他们小组的讨论成果呢?生1:我们发现了长方形有4条边,这条和这条是相等的,这条和这条又是相等的。师:那你们是用什么方

34、法发现的呢?能不能给我们演示一下呢? 生1:我们是通过量一量的方法发现的。(到投影上展示量的过程)师:好,他们小组发现了长方形有两条边是相等的,另外两条边也是相等的,其他小组发现了没有呢?你们同意他们的说法吗? 生:同意师:好,孩子们都很细心。其实呢,我们把这两条相等的边称作一组对边,也就是说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板书:画出一个长方形,标出相等的边,说明对边相等)那还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发现呢?生2:我们是通过折一折的方式发现的。你看,把它对折之后,这两条边就重合了,这两条边也重合了,说明重合的两条边是相等的。师:很好,他们不但找到了方法,还为我们展示了他们的方法,发现了长方形的对边是相等的。我们

35、发现了长方形边的秘密,那么,它的角有什么秘密呢? 生3:长方形有四个角,四个角都是直角。 师:哦,你们发现了长方形有四个角,四个角都是直角。那你们是怎么发现的呢? 生3:我们是通过三角板上的直角量出来的。你看。师:很好,这个小组的同学善于利用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判断锐角和钝角的方法,灵活运用。其他小组的同学认可他们的说法吗? 生:认可师:好,通过孩子们的努力,我们发现了长方形的边、角的秘密,那么,正方形有什么秘密呢?你们发现了没有?生4:我们小组通过折一折的方式发现了正方形四条边都是相等的,还用三角尺上的直角量出了它的四个角也是直角。师:好,你来给大家展示一下你们是怎么折的好吗? 生4:好。(上台

36、展示,将正方形对折)就是这样的。生5:不对,他们只能说明它的对边是相等的,不能说明这两条边也是相等的。 师:嗯,出现了不一致的意见。那你说说怎么才能证明它的四条边都是相等的呢? 生5:这样折。(将正方形对折后展开再沿对角线对折)师:哦,他们是这样折的,说明正方形的四条边都是相等的,其他小组的同学有什么看法呢?生:他们做的很好。师:好,大家都认同这种方法,那你们发现了正方形的四个角是直角吗? 生:发现了,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来量一量。 3.总结边、角秘密师:嗯,很好。大家都在积极的思考并参与小组合作。那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发现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角有哪些秘密呢?生:长方形的对边

37、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师:好,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板书)孩子们,把它记在你们的教材上吧。那我们再来看一看,刚才发现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边、角的秘密,你发现了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秘密呢?生1:它们都有四个角,四个角都是直角。 生2:它们的对边都相等。师:都是善于发现的孩子。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边都相等。但是,长方形只是对边才相等,正方形不但对边是相等的,而且四条边都相等的,那是不是说明了正方形和长方形有什么关系呢? 生: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师:很好,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现在我们来验证一下我们的想

38、法,好吗?看,老师这里有一个信封,里面装了一个长方形,我们先把这个长方形拉出来一点点,现在它是什么图形呢? 生:长方形师:再拉出一些呢? 生:还是长方形 师:那现在呢? 生:正方形师:为什么变成正方形了呢? 生:它四条边都相等了师:对,我们把长方形慢慢的往外拉,当它的四条边都相等时就变成了正方形。那我们再往外拉一点呢? 生:又变成了长方形 师:很好。(三)延伸活动师:那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哪些正方形和长方形呢? 生1:门 生2:地板 生3:被子 师:好,孩子们都很善于观察生活,能够发现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这节课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以及动手操作,发现了长方形和正方形边、角的秘密,祝贺你们

39、。希望孩子们以后不管做什么都要像这样,保持一颗好奇心,勇敢的探索,用自己思考后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好了,这节课就到这里吧,下课。【设计反思】本课以“探索长方形正方形边角的秘密”为线索,引导学生展开对正方形和长方形的探究。本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理念,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占了很大部分,因而对于多媒体的使用较为缺乏,这一点还需进一步改进。课时四:平行四边形与欣赏设计 【教材分析】本课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角特征的基础之上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为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奠定了基础。【学情分析及方法策略】二年级的孩子处于形象

40、思维阶段,在本课教学中,主要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以及小组合作,利用长方形和正方形边角的特点,探索出平行四边形的边角特征。【教学理念】见前【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平行四边形,通过小组合作和动手操作发现其特征以及与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的区别。 2.数学思考感受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转换过程,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3.解决问题通过对长方形、正方形的复习以及对平行四边形的学习,能够解释生活中一些与此相关的现象。 4.情感与态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探索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在于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探索后认识平行四边形的

41、边、角的特征,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同时结合所学,欣赏和设计出自己的图案。难点在于结合生活实际,解释一些与此相关的现象。【教学方法策略】本教学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等方法和策略,为学生提供自由探讨、自己动手的机会空间。具体操作将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学预期】能达到教学目标,但教学也是一个生成性的过程,因此,对于课堂上的生成性问题,要做好临时应变的准备,最终尽可能实现预期目标。 【教学流程】一、课前准备PPT课件、活动长方形框架、七巧板(学生自备)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拿出活动长方形框架,问:小朋友们看看老师手里是什么图形呢? 生:长方形师:你们确定是一个长方形吗? 生:确定

42、师:好,下面,老师要给大家变一个魔术了,(教师拉动活动长方形框架,使之变成平行四边形)看,现在它还是不是长方形呢? 生:不是师:那它是什么图形呢? 生:平行四边形(二)主题活动师:对,它是平行四边形。但之前小朋友们说它是长方形,那现在小朋友就和同桌利用你们手中的七巧板,讨论一下,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有什么联系呢?它们的相同点在哪,不同点又在哪。大概5分钟的时间。(在此过程中,教师同样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当中,了解学情,同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好了,谁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他们讨论的结果啊? 生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是相等的生2:平行四边形有两个锐角和两个钝角 师:很好,孩子们能沿着学习长方形和正方

43、形的思路去探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那我们能不能总结一下平行四边形边角的特征呢?生:能。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有两个锐角和两个钝角。 师:好,我们把它记下来。(板书)那通过对平行四边形边角的特征的总结,再结合长方形、正方形边角的特征,你们能发现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 生1:长方形和正方形有直角,平行四边形没有直角生2:长方形、正方形还有平行四边形的对边都是相等的 师:好,那长方形、正方形可不可以变成平行四边形呢?平行四边形又可不可以变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呢? 生:可以师:那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看到过平行四边形呢? 生1:学校门口的伸缩门 生2:楼梯上的扶手 师:很好,孩子们举了很多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的

44、实物,那你们知道为什么伸缩门要制成平行四边形的吗? 生:因为它可以变形师:对,因为它可以变形,我们把这个性质叫做“不稳定性”,正是利用了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我们才可以方便的打开和关闭伸缩门。(三)延伸活动孩子们这节课表现很好,那老师要送给大家一组漂亮的图片作为对你们这节课的奖励,请看屏幕:(PPT展示一组与本单元相关的漂亮图案)其实呢,我们聪明的小朋友也可以自己做出这么漂亮的图案的,剩下的时间就交给孩子们了,用我们学过的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来设计属于你自己的图案。最后10分钟我们将展示你们的作品,同学们互相评价。开始吧【设计反思】本课教学主要还是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和自主创造设

45、计为主体,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探究力和创造力,通过所学创造属于自己的图案,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加深“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对与学习数学更有兴趣。同时,不光是教师评价学生,还有学生互评的过程和环节,评价主体多元化,方式多样化。但对于多媒体的使用不是很充分,可又想着让学生自主探究和设计,即实际动手操作,这又是一个矛盾的问题。还值得进一步思考,以找到一个平衡点,达到二者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的目的,使整个教学更为完善。第三篇: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一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最终版)认识图形教学设计陕九学校徐蕾一、教学依据: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数学第一册38、39页“认识图形”,内容是让学生认识长方形、

46、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这四个平面图形,并能用学到的图形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图形问题。二、设计思路:教材安排上是将认识平面图形安排在第一册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这四个立体图形之后。学生对体上有面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设计教学时,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从体上发现面、了解面、区分面和体,为高年级继续学习平面图形的特征打好基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学生在上册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圆柱体时对于体上有面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也大量存在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这些平面图形,学生在不经意间或多或少已经了解和认识了这些平面图形,因此认识这

47、些图形的名称已不成问题。在本次教学活动中主要通过学生的自主讨论、探究来初步掌握这些图形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合作探究意识,同时让学生尽情体验成功的喜悦,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在操作中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与圆的特点,体会面在体上。同时感受平面图形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描、摸、比、说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比较能力、表达能力及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3.情感与评价: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识和学好数学的欲望。4.现代教学手段运用:运用直观、先进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能

48、更直观区分空间图形与平面图形,加深空间感,并给学生提供上台展示的机会,加深学习成就感,提高学生表现欲。四、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初步感知其特点,能正确辨认这几种图形。(本节课的主要目的就是认识这四种平面图形,并能通过对四种图形特点的初步认识提高辨识率。)难点:知道“面由体来”,能正确区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学生在学习中很容易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混淆,所以通过各种活动来区分面和体是本节课的难点。)五、教学准备:教师课前准备:1. 查阅教参及空间与图形教材内容结构,搜集典型题例。 2. 与学生交谈了解空间图形学习情况,平面图形认知情况。 3. 制作认识图形一课多

49、媒体课件。4. 准备教学用具: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三棱柱四个立体图形模具;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纸片;认识图形一课教材、教学设计;题卡。学生课前准备:1. 预习认识图形一课内容。 2. 准备学习用具: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积木;一张白纸,一盒水彩笔。六、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 复习立体图形:(大屏展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这三个立体图形) 师:小朋友们,认识这些图形朋友吗?(指名认图)它们都是咱们上学期认识的立体图形,小蚂蚁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大屏展示三棱柱)他叫三棱柱也是立体图形。2.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师:今天教室里还来了几位新朋友,它们已经藏好了想

50、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捉迷藏,想把它们找出来看看是谁吗?(板书认识图形)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学生都喜欢玩捉迷藏,我用找朋友的方式来引起学生在玩中认图形的浓厚兴趣,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同时复习了几个立体图形,为后面的活动打好基础。)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活动一:捉迷藏中找图形 师:老师已经找到了一位藏在三棱柱上的新朋友,我们把它请下来看看他是谁?教师课件展示从三棱柱上取下三角形的过程,学生异口同声的喊道“三角形”。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上贴出三角形,组织学生板书三角形名称。师:三角形是我们今天找到的第一个平面图形,(板书:平面)谁知道它藏在三棱柱的什么地方?(指名回答)(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大屏

51、操作让学生初步感知“面由体来”,对平面图形有一个初步的认知,激发学生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上找平面图形的兴趣。)师:你还能从哪个立体图形上找到哪些平面图形?拿起桌上的立体图形找一找,找到后介绍给全班同学。学生自己观察,找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教师指名大屏展示。教师组织学生板书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名称。师:原来这些平面图形都是立体图形上的一个面,老师已经从三棱柱上将三角形请下来放在了这张白纸上,谁知道我是怎么做到的?(指名回答)小组长安排组内成员两人合作从一个立体图形上请下一个平面图形。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小组,并挑选出画得好的图形贴在黑板上相应的图形名称旁。师:摸一摸,看

52、一看你们找出的平面图形,他们和立体图形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学生自由回答,只要合理都予以肯定。(设计意图:捉迷藏找图形的活动既可以让学生亲自体验从立体图形上找到平面图形的过程,区分面和体,又能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学习的好习惯,体验到自主学习中带来的成功和喜悦。)活动二:在分类中认图形。 (大屏展示摆放混乱的平面图形)师:看来同学们已经能够正确区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了,大屏幕上的都是什么图形?你们的桌子上也放了这样的平面图形,你能把它们分成四类吗?小组合作给平面图形分类,指名帮老师在大屏幕上分类。 师:每一类的图形都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生1:长方形有四条边,2条长边,两条短边。 生2:正方形有四

53、条边,四条边都一样长。 学生自由说,只要合理都予以肯定。(设计意图:通过分类活动让学生自己感知每一类平面图形的相同点,实际也就是这四个平面图形的特点,这样的方式比教师直接讲解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三.巩固提高,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表现的特别精彩,笑笑,淘气,机灵狗想和大家一起玩闯关大冒险,你们有信心赢他们吗?请拿出你们的题卡。1. 第一关:连一连(课件出示课本39页第一题) 师:我们先来闯第一关。认真听笑笑、淘气、机灵狗告诉你们的条件,把正确图形找出来送给他们。教师播放录音,学生连线,完成后组织集体汇报。(设计意图:进一步体会“面由体来”,用播放录音的方式让学生知道在学习中要注意倾听,提高他们

54、的学习兴趣,并通过下战书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斗志。)2. 第二关:涂一涂(课件出示课本39页第二题)师:笑笑用平面图形制作了两幅图你能根据要求给他们涂上漂亮的颜色吗?学生自己涂色,指名课件展示。师:欣赏我们涂上颜色的图案,漂亮吗?(漂亮)平面图形的作用可真大,用他们还能拼成各种美丽的图案,美化我们的生活。 (设计意图:通过涂色进一步认识并区分四个平面图形,通过学生动手涂色完成美丽图案的过程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明白认识平面图形的作用。)3.第三关:数一数(课件出示课本39页第四题)师:淘气拼了一个图案想请大家数一数里面有几个三角形,几个正方形,用什么方法数才不容易数错?学生观察后回答:从里向外数、

55、从外向里数,从上向下数等方法,只要有一定的观察顺序都予以肯定。学生自己数,数完后组织汇报。(设计意图:通过数拼组图形中的平面图形让学生感受几个平面图形也可以组成其他的平面图形,在数图前强调观察顺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4.第四关:拼一拼(课件出示鼎尖教案100页第五题) 师:机灵狗想和同学们一起玩拼图游戏,看看这六组图形哪一组可以拼成正方形,就在那一组下面的括号里打“”。学生自主完成后小组交流说想法,教师组织集体汇报展示课件。 (设计意图:通过拼正方形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平面图形的特点,为下一课学习拼组平面图形打好基础,同时训练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能从不同角度辨识平面图形。)四.联系生活,发

56、展思维: 师:淘气和笑笑邀请同学们一起去生活中找一找平面图形,他们已经来到了大街上,仔细观察,他们从什么物体上找到了那个平面图形?(课件出示课本38页主题图)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些平面图形?学生自由说,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强调这些平面图形都是出现在某个物体的面上。(数学知识的学习都要应用到生活中,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处处观察,处处学习的好习惯。同时进一步体会“面在体上”,区分体和面的不同。)五.巩固总结,谈收获: 1.这节课,我从长方体上认识了()形,从正方体上认识了()形,从圆柱体上认识了()形,从三棱柱上认识了()形。2.我还知道了()。(设计意图:

57、通过引导式的归纳总结,让学生进一步对本节课学习的重点进行回顾,加深记忆,同时从一年级开始就给学生养成学习中要不断总结的好习惯,体验学习的成就感,训练数学中的语言组织能力。)七、板书设计:认识平面图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八、教学反思: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认为优点有以下几项:1.教学中采取让学生不断动手操作,通过“从立体图形上找平面图形”、“用立体图形画平面图形”、“动手分平面图形”、“在生活中找平面图形”等小组活动或个人活动,让学生反复的看、描、摸、比、说,自己用眼睛去观察,用小手去感受,用耳朵去倾听,对“面在体上”有了深刻的认识;对平面图形的特点感知的也很全面。教学中完全采取“教师引导、

58、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活动,去交流,去总结,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2.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注意知识的循序渐进,问题的由简单引入从难度提高,使学生在学习中充满了信心,不断体验自主探索带来的学习数学的乐趣。3.教学中初次尝试让学生亲手在展示台上操作,完成汇报交流环节,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学生兴趣特别浓厚,注意力也就非常集中,后面习题完成的正确率很高。反思整节课,依然有几点不足:1.在“捉迷藏中认图形”环节,教师展示了三角形的生成过程后,应该让学生再摸一摸三棱柱上的三角形。后来做题时发现,学生对三棱柱的感知不强。2.小组中准备的积木有点少,活动时有的学生拿不到立体图形,没有参与到活

59、动中来。对某一环节图形的特点就无法亲自感知。3.由于本节课设计环节较多,学生活动频繁,课堂容量较大,教学时我老怕时间不够,赶得有点紧,节奏也有点快,大部分学生适应较好,个别学生有一两个环节没跟上。第四篇:(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教案 下册认识图形_4688(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教案 下册认识图形(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教案 下册认识图形教学目标:1正确认识三角形、圆、长方形和正方形。2在实际生活中能正确区分,了解它们的用途。教学重、难点:认识图形,了解用途。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1、图片;2、自己动手做几个你认识的图形;3、水彩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把课前准备好的学具拿出来。2小组互相介

60、绍。3小结学习情况。二、新课教学1小组汇报:一边介绍图形一边拿起实物模型。2归纳板书:长方形圆三角形3在生活中你见过这样形状的图形吗? 正方形(1)小组交流(2)汇报评议三、巩固练习1连一连仔细看清题意,独立完成。2涂一涂按要求画一画。3想一想请你接着画下去。4数一数眼睛看仔细,试做,校对。第五篇: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认识图形教学设计认识图形 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认识图形这部分内容,是本册教材有趣的图形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第一册认识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形,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教材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注重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