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的独裁和企业绩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4602f6904fd1b2a9523a6241e5bee2c/d4602f6904fd1b2a9523a6241e5bee2c1.gif)
![企业家的独裁和企业绩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4602f6904fd1b2a9523a6241e5bee2c/d4602f6904fd1b2a9523a6241e5bee2c2.gif)
![企业家的独裁和企业绩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4602f6904fd1b2a9523a6241e5bee2c/d4602f6904fd1b2a9523a6241e5bee2c3.gif)
![企业家的独裁和企业绩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4602f6904fd1b2a9523a6241e5bee2c/d4602f6904fd1b2a9523a6241e5bee2c4.gif)
![企业家的独裁和企业绩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4602f6904fd1b2a9523a6241e5bee2c/d4602f6904fd1b2a9523a6241e5bee2c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企业家的独裁和企业绩效企业家决策方式重要性的经验证据陆铭 季新星 潘慧* 陆铭* 陆铭、季新星,复旦大学经济学系、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上海,200433;电话E-mail: HYPERLINK javascript:parent.addSender(%22luming%20%3clumingfd%3e%22) lm。潘慧,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后。作者感谢陈钊、方学梅、杨真真、许海波、唐正东和广西柳州商会在数据收集和处理中提供的帮助,感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6年度重大项目“中国民营企业家成长与企业发展的实证研究”(项
2、目批准号:06JJD790007)和复旦大学985工程“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创新基地”项目的研究资助。本文也是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B101)的研究成果。【摘要】企业家特征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企业研究的前沿方向。本文利用企业家和企业相互匹配的调查数据,研究了企业家的社会经济特征和决策方式对企业利润的影响。我们发现,当企业家的决策方式为具有独裁特征的“指示型”时,对企业利润有正的影响。企业规模越大,企业家的教育程度越高,指示型决策方式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越强。本文还发现,教育程度更高的和政治身份更高的企业家所在的企业有更高的利润水平,企业的资产规模对企业利润有显著为正的影响,而资产负债率的影响显著
3、为负。企业内部收入差距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关系,因此,存在最大化企业利润的最优收入差距。【关键词】企业家 决策方式 指示型 企业绩效一个企业只能在企业家的思维空间之内成长,一个企业的成长被其经营者所能达到的思维空间所限制! 彼得 HYPERLINK /Celeb/dlk/dlk.htm 德鲁克一、引言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和领导者,企业家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究竟是何种企业家特征影响了企业的经营绩效呢?近年来,国际上一些对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越来越关注企业家因素,然而这些研究要么把企业家当作一个“黑箱”,要么就是局限在对企业家社会经济特征(如性别、年龄、教育)
4、的分析,要么在采取管理学的分析框架时,缺少对企业特征的控制。鉴于这种状况,我们采用了一个更为综合的企业绩效的实证分析框架,在这个模型里,企业的基本特征作为基本的解释变量被控制。但本文更为关注的是企业家特征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为了打开企业家这个“黑箱”,我们在模型中控制了企业家的年龄、性别、教育等基本的社会经济特征,同时,近来文献比较关注的企业家政治纽带(political connection)也作为解释变量被控制了。除了这些已经在文献中被研究的因素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外,本文更关注在中国背景下企业家决策方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我们发现,企业家的决策方式的确能显著提高对企业绩效的解释力。在指示型、分
5、析型、概念型和行为型四种决策方式中,具有指示型决策方式(即具有一定独裁性)的企业家,对企业绩效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我们还发现这种促进作用是“非线性”的,企业规模越大,或者企业家教育程度越高,指示型决策方式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越强。通常,人们的直觉似乎是,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加,企业决策面临的信息越来越复杂,这时,民主化的决策方式更有利于组织内部的不同成员利用局部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但实际上也存在着另一种可能性,企业越大,企业决策面临的信息越复杂,在中国这样快速发展,并且制度不规范的环境里更是如此。因此,大企业更需要企业家的决断力来做出快速反应,而教育程度越高的企业家,更能够在果断决策的同时
6、,保证决策的正确性。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对于本文所涉及的相关文献进行简单的评述,并指出本文的贡献;第三部分是本文样本数据的描述和模型变量的说明;第四部分给出了本文的实证结果以及对结果的一些解释;最后是本文的结论。二、文献评述在熊彼特之后的经济学研究里,企业家的作用被严重地忽略了,企业的绩效被认为主要取决于企业的组织结构和激励机制。而在管理学领域里,企业家的重要性却被提到了很高的位置。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到了经济学与管理学握手的时候,在握手前,应该先了解彼此在实证研究上的进展。在管理学里,非常著名的“经理封顶定理”简洁地概括了企业家对企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它的通俗表述就是:一个企业再好好不
7、过它的经理,一如金字塔再高高不过它的塔尖。在实证研究方面,管理学文献比较重视提出企业家特征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假说,并且找到多维度的指标来验证各种企业家特征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较近的两篇管理学文献为例,Baum et al. (2001)把企业家因素纳入到研究企业成长的框架中,发现企业家的个人能力,比如环境诊断能力、机会识别能力、产业特殊技能,能够直接影响企业绩效,而企业家的个人品性,比如个人魅力、工作努力程度、战略眼光,往往有利于公司战略的实施,从而间接地影响企业绩效。Waldman et al. (2001)把企业家分为交易型和领袖型两种类型。交易型企业是在既定的系统和文化之下工作的,而领袖型
8、的企业家(charismatic leadership)则善于描绘任务的愿景和意识,表现决心,以及传递对于高绩效的期望,他能使追随者们对领导怀有信心,对自己的存在感觉良好,并产生强烈的钦佩和尊重。作者发现,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下,领袖型的企业家对企业绩效有促进作用。类似的管理学文献非常有趣,都是在战略管理理论(strategic management theory)的框架下研究企业家对企业绩效的贡献,但此类管理学文献在建构企业绩效决定因素的分析框架时,忽略了经济学理论中最为基本的影响企业绩效的企业特征,比如企业的投入要素、生产率水平和企业的治理结构等。与管理学文献相比,经济学对于企业家的重视有点
9、姗姗来迟。长期以来,经济学先是从生产函数入手,从投入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和人力资本)、生产率水平(包括规模经济)和制度环境等方面形成了分析企业绩效的基本框架。之后,公司治理理论(corporate governance)认为,企业的治理结构对于企业绩效有重大的影响,而企业家只是在企业治理结构和激励机制之下工作的,企业家之间的异质性被放在了非常次要的位置。 参见Bertrand and Schoar(2003)的文献评论。受到这种传统的影响,在对中国企业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中,最近的很多文献也是着眼于企业所面临的法制环境、市场环境以及投资环境等“制度环境”(例如李涛等,2005;孙早和刘庆岩,20
10、06;白重恩等,2004;Driemeier et al., 2003),这些文献发现良好的法制环境、市场环境以及投资环境能够显著提高企业发展绩效。除了研究外部环境外,也有部分文献关注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施东辉,2000;徐晓东和陈小悦,2003;林浚清等,2003),发现不同股东控股类型的企业绩效显著不同,大股东的变更能提高企业绩效,高管 参见Bertrand and Schoar(2003)的文献评论。Bertrand and Schoar(2003)在经济学家里较早地将企业家引入了企业行为和企业绩效的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他们采用企业家和企业相互匹配的面板数据,跟踪了职业经理
11、人在不同企业任职的经历,发现职业经理人的固定效应在企业决策行为(包括投资策略、融资策略、组织战略)和绩效的决定中是非常显著的。然而,Bertrand and Schoar(2003)只是把企业家因素当作一个“黑箱”,虽然他发现企业家的确显著影响企业的决策行为和绩效,但却并没有指出企业家影响企业绩效的具体途径和机制。有一些文献从人力资本和社会经济特征的角度研究了企业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发现企业家的教育程度和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而年龄对绩效的影响呈倒“U”型关系(Bates, 1990;Arshakuni and Thierry, 2004)。企业家建立广泛社会关系的能力也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企业
12、家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就是政治纽带(political connections),它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价值(Fisman, 2001),例如,企业可以因此而获得更好的税收政策或贷款政策(Faccio, 2006; Khwaja and Mian, 2005)。在中国,政治身份可能是替代法律的一种保护企业的机制,有利于企业获取资源或发展企业(胡旭阳,2006)。贺小刚和李新春(2005)从社会资本的维度,考察企业家关系能力与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他们发现,如果简单地研究企业家关系能力的功效,它对于企业成长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一旦在企业成长模型中引入企业家战略能力和管理能力这两个变量,关系能力的
13、作用就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削弱。在上述文献的基础上,我们将利用企业家和企业相互匹配的数据,建立一个综合的企业绩效决定因素的实证模型。在这个模型中,我们将控制企业的资产、企业员工的教育水平、企业所有制性质、企业内收入差距等企业特征。因为我们的样本来自于一个城市,本文没有控制制度变量。在企业家特征方面,我们的模型控制了诸如年龄、性别、教育、政治身份等因素。我们的实证结果发现,除了企业家决策方式、教育水平和政治身份以外,其他企业家特征对企业绩效并无显著影响。在上述因素中,本文关注的重点是企业的主要领导者企业的总裁或总经理的决策方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我们基于心理学量表得到了企业家决策方式的度量数据,试图进
14、一步解开企业家影响企业经营绩效的“黑箱”。本文要考察的重点是企业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企业家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其决策的方式会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根据俞文钊(2004)的总结,决策是对不确定性事件的决策反应。决策理论认为,存在着一些因素限制了人们做出“最优选择”。这些因素是:(1)信息的限制。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繁多,多变,错误选择会导致错误决策。(2)主观认识限制。个人经验、素质影响了决策的质量。(3)目标无法数量化。决策对象本质上是定性的,无法定量分析,遇到此类对象会造成运用数学方法的困难。(4)时间限制。决策有时间要求,不能因寻求最优方案而贻误时机。(5)无法估计的偶然因素的限制。人们无法估
15、计全部可能影响决策的因素,更不能事前估计到偶然、突发因素的影响。我们认为,在以上五个方面的因素中,除了时间限制外,其他四个因素都会影响不确定性的程度。如果没有决策时间的限制,不确定性程度越高,信息越是复杂,企业家如果采取“民主型”的决策方式,多收集信息,多听取意见,将有利于做出正确而有效的决策。但是,如果决策时间的限制非常紧,就要求企业家要果断决策,以免贻误时机。在中国,由于市场和体制不规范,宏观波动剧烈,政策变动频繁,加剧了企业决策时所面对的不确定性,因此,就要求企业家能够更多地听取意见和收集信息,再做决策。但是,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速度快,市场机会瞬息万变,又要求企业家果断决策。事实上,
16、在经济学的既有理论里,也可以借鉴公共选择理论来讨论企业决策方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Miller(1992)借助于公共选择理论中的阿罗(Arrow)不可能性定理 简而言之,阿罗不可能性定理的含义是,对于社会选择的一系列合意的特征,没有一个社会选择函数可以同时保证所有这些特征。这个定理被认为是指出了民主制的局限。企业的决策过程也可以被视为企业成员(至少是管理成员)的公共选择过程。讨论了企业采取科层与专制的好处,他认为,“Arrow定理表明,如果企业的管理者允许其他雇员插手企业的决策,就会导致组织的不稳定、不明确、低效率或易被操纵。企业若要把分工专门化、互相依存的团队生产的效率潜力变成现实,不仅必须建
17、立权威的群体决策结构,而且必须集权化。”但是,他同时也指出,“尽管专制可以提供给企业所需的统一性和一致性问题,但同样不能解决导致市场失灵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非常的专制权威,是获取明智决策所必需信息的障碍。信息不对称、垄断权和团队生产的外部性使市场、讨价还价和投票制序失灵。它们也给管理者带来了危及科层健全及其利益的日常两难困境。 简而言之,阿罗不可能性定理的含义是,对于社会选择的一系列合意的特征,没有一个社会选择函数可以同时保证所有这些特征。这个定理被认为是指出了民主制的局限。企业的决策过程也可以被视为企业成员(至少是管理成员)的公共选择过程。关于企业内部决策方式对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国外的经验
18、研究表明,民主型的决策方式更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Pearce and Zahra(1991) 的研究发现,董事会相对于CEO的权力越大,企业的财务绩效越好,也就是说企业决策机制相对民主和企业绩效正相关。更近一点的研究是,Gompers et al. (2003) 通过对美国1500家大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股东相对于管理者权力较强的企业具有相对更高的企业价值、利润水平和销售增长率,更低的资本开支,更少采取公司并购策略。而本文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结果却表明,具有独裁性质的指示型决策风格的企业家更有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通过构造企业家决策方式和企业规模、企业家教育程度的交互项
19、,我们发现,企业规模越大,企业家的教育程度越高,指示型决策方式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越强。我们对于企业家决策方式的度量是基于心理学量表的,这一研究增加了有关企业家特征如何影响企业绩效的经验证据。三、实证模型及数据描述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样本,数据来自于复旦大学2006年在广西省柳州市展开的企业调查。柳州市下辖六县四区,此次调研主要集中在4个城区和柳江、鹿寨、柳城3个县。在被调研的县区中,4个城区分别发放250份问卷,3个县发放情况是:鹿寨县20份,柳江县20份,柳城县10份,县区总共发放1050份。县与城区发放数量不一样,主要是根据企业数量比例原则。调研共回收1017份问卷,去除空白问卷
20、及无效问卷后剩余问卷共813份。在本研究中,由于变量的缺失(主要是企业绩效变量的缺失),实际进入研究的样本为223或228个。我们的调查问卷分为企业问卷和企业家问卷两大部分,其中企业问卷主要包括企业基本信息和员工基本信息,企业家问卷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工作经历信息以及决策风格等心理学测试。通过对企业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知,我们所调查的企业中,国有企业占的比例很少,仅为2.46%,最多的是私营企业(50.13%),其次是有限责任制企业(27.98%)、股份制企业(12.18%)、集体企业(6.48%)和外商投资企业(0.78%)。表1给出了企业其他特征的统计描述,从资产规模和员工人数指标看,我们
21、的企业样本以中小企业为主,也有小部分中大型企业。大多数企业具有3-20年的历史。表1:调查企业样本的统计性描述资产规模100万以下100-500万500-1000万1000-5000万5000万以上41.34%25.63%10.17%14.78%8.08%员工人数20人以下20-50人50-100人100-500人500人以上48.18%23.95%15.69%9.94%2.24%成立时间1-2年3-5年6-10年11-20年20年以上7.83%23.63%37.47%24.40%6.53%在我们所调查的样本中,男性企业家占75.77%,女性企业家占24.23%。年龄分布最集中的是41-50岁
22、(39.92%)和31-40岁(31.71%)。企业家的受教育程度以大学(大专)学历为主(53.14%),其次是高中学历(24.25%)。对所调查企业家的政治身份进行统计发现,担任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的企业家只占少数,担任乡镇一级的为5.47%,县级的为7.33%,地市级的为5.73%,省级的仅为0.40%。 如果我们将自己调查的数据与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2007)报告的全国范围内的私营企业家大样本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两者的分布相差并不大。在2006年的全国范围调查中,男性企业家占85.8%,女性占14.0%,33-57岁的企业主占87.5%,高中学历的企业家占36.6%,大学和大专以
23、上的占49.3%。相差比较大的是参政议政,2006年的全国范围调查没有报告这个比例,而2004年的调研显示,有52.5%的私营企业主担任了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表2:调查样本企业家个人信息描述性别男女75.77%24.23%年龄20-3031-4041-5051-6061-706.42%31.71%39.92%19.64%2.31%教育初中及以下高中大学(大专)硕士及以上20.35%24.25%53.14%2.26%政治身份乡镇级县级地市级省级5.47%7.33%5.73%0.40%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企业家的决策风格。关于企业的决策方式,Pearce et al. (1991)采取的指标是董事会相
24、对于CEO的权力大小,Gompers et al.(2003)则建立了公司治理体制的综合指数来反映管理者和股东之间的相对权力,作为企业决策方式的度量。此类指标的一个问题是,企业的决策方式很可能是企业绩效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比如说,完全有可能是在绩效比较好的企业,企业家不需要为企业发展承担过多个人责任,因此他更可能选择民主化的决策方式。相比之下,本文采用的是基于心理学量表的企业家决策方式度量,由于心理学指标与企业家性格有关,而性格在很大程度上是天生的,并且稳定的,因此,其内生性问题相对较轻。而且,在我们的有效样本中,75.59%的企业家都参与了本企业的创立过程,因此这些企业家因为其个性而被选择为
25、企业家的可能性较小。 我们也尝试过用其他心理学量表来直接度量企业的管理方式,并将之区分为专断式、民主式和自由式,结果发现,这种企业管理方式的度量并不显著影响企业绩效。 我们也尝试过用其他心理学量表来直接度量企业的管理方式,并将之区分为专断式、民主式和自由式,结果发现,这种企业管理方式的度量并不显著影响企业绩效。Rowe(1992)将个体的决策风格分为四种:指示型风格(directive style)的个体,办事有效率而且有逻辑,由于对效率的关注,导致他们会在最低信息量时做出决策,一般来说具有这种作风的人是独断的,需要权力,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独裁型”;分析型风格(analytic st
26、yle)的个体一般希望得到更多的信息,并对备选方案进行更多思考;概念型风格(conceptual style)的个体倾向于使用来自多种渠道的数据,并会考虑很多备选方案,他们关注的焦点是长期效益,并且他们擅长找到创造性的问题解决方案;行为型风格(behavioral style)的个体通常会关心下属的幸福感受,并接纳他人的意见,他们倾向于关注短期效益,这种类型的管理者努力回避冲突并寻求被人接纳。在决策风格测试中,总共有16个测试题目,每个题目有A、B、C、D四个选项,分别对应于指示型、分析型、概念型和行为型四种决策风格,将每份问卷中A、B、C、D四个选项16题的总得分数分别加起来,总得分最高的那
27、个选项即为问卷被试者的决策风格。最高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的被试者被归为不明型,该部分测试问卷没有回答或者回答不完整的同样归为不明型。我们采取的问卷是心理学专业人士提供的,限于篇幅,我们不介绍这些问题了。图1给出了企业家决策方式类型的分布,如果扣除不明型,在四种决策方式中,比例最多的是分析型,占了34.69%,其次是指示型(25.83%),概念型(6.64%)和行为型(6.27%)相对较少。图1:企业家决策方式分布那么不同决策类型的企业家所在的企业呈现出什么样的特征呢?从表3来看,指示型决策类型企业的利润均值明显更高,分析型的企业次之,其他三种类型的企业利润均值都比较小。比较资产规模可以看出,
28、指示型、分析型和不明型的资产均值较大,而概念型和分析型较小。从负债率角度看,行为型最高,概念型最低,其他三类企业介于前两者之间,而且差异并不明显。表3:不同决策风格的企业家所在企业的经济指标均值(万元,%)指示型分析型概念型行为型不明型利润均值(万元)237 147 76 58 47 资产均值(万元)3001344710236473492资产负债率均值37.35%39.28%23.90%44.65%38.99%表4给出了企业家决策方式按照性别、年龄和教育程度分类的分布情况。从性别来看,相对于男性来说,女性企业家决策方式为指示型和概念型的比例要高于男性,而分析型的比例要明显低于男性,行为型和不明
29、型的差别不大。从年龄来看,分析型比例基本随年龄递增,而概念型基本随年龄递减,指示型中20-30和40-50年龄段的比例要高于其他三个年龄段,行为型无明显规律。从教育程度来看,指示型中比例最高的是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企业家,分析型中的比例最高的是大学(大专)学历的企业家,概念型中比例最高的是高中学历的企业家,而行为型中比例最高的是初中及以下的企业家,也就是说随着学历的上升,决策类型的分布逐渐由行为型向指示型集中。表4:企业家性别、年龄、教育水平和决策方式类型的关系性别指示型分析型概念型行为型不明型男24.84%37.01%5.52%6.17%26.46%女28.93%27.41%10.15%6.60
30、%26.90%年龄指示型分析型概念型行为型不明型20-3030.00%32.00%8.00%8.00%22.00%31-4023.48%31.98%9.31%6.88%28.34%41-5029.58%35.69%5.79%7.07%21.86%51-6023.53%38.56%5.23%4.58%28.10%61-7022.22%44.44%0.00%5.56%27.78%教育程度指示型分析型概念型行为型不明型初中及以下27.78%28.40%6.17%8.02%29.63%高中23.83%33.16%9.84%6.74%26.42%大学(大专)25.53%38.06%5.67%5.91%2
31、4.82%硕士及以上44.44%33.33%5.56%0.00%16.67%接下来我们引入一个企业绩效的计量经济学模型,该模型实际上是基于生产函数的。 (1)式(1)中的被解释变量是企业当期的利润水平的对数值 在我们的样本中,有57个观测值的利润水平小于等于零,最小为-280(万),为使利润值取对数后不为缺失值,我们对利润数据做了简单处理,所有的利润值在原有基础上增加280.1。,解释变量分为三个部分:企业特征的控制变量(X)、企业家特征的控制变量(Z)和本文的核心变量企业家决策方式(decisiontype)。 在我们的样本中,有57个观测值的利润水平小于等于零,最小为-280(万),为使利
32、润值取对数后不为缺失值,我们对利润数据做了简单处理,所有的利润值在原有基础上增加280.1。除了企业家决策方式之外,我们还控制了其他企业家的个人特征和企业特征。企业家特征包括年龄及其平方项、性别、政治身份和教育水平(具体见表5)。表5还列出了本文模型中所涉及的其他变量的名称和定义,从表中可以看出,我们控制了在通常文献里影响企业绩效的重要变量,包括资产规模、负债率、所有制等,另外还加入了员工的教育水平和企业内部收入差距。员工的教育水平代表着企业的人力资本,这个变量在其他文献中很少出现,这是因为对于研究企业问题而言,像员工教育水平这类指标,大样本的微观数据很难获得,因此通常不加控制,而本文的数据收
33、集了每个企业各种学历的员工的数量,因此,可以计算出企业员工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企业内部收入差距是一个我们用来度量企业激励机制的指标,通常文献也没有加以控制。林浚清等的研究(2003)发现,更大的高管内部薪酬差距可以提升公司绩效。本文将收入差距的度量对象从高管扩展到所有员工,并利用企业家报告的内部最高收入和最低收入的比例来度量企业内部收入差距。我们认为,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不仅是对管理层的,而且也是对员工的。从理论上来说,如果企业内收入差距太小,会不利于对微观经济主体的激励,而如果企业内收入差距太大,又会让员工觉得不够公平,对企业绩效也不利。 在组织行为学中,员工的公平感是形成有效激励的重要因素。
34、在组织行为学中,员工的公平感是形成有效激励的重要因素。表5:模型所涉及变量的定义变量名称变量符号变量定义因变量利润水平lnprofit企业2005年利润取对数企业家决策方式指示型directive虚拟变量(是为1,否为0)分析型analytic同上概念型conceptual同上行为型behavioral同上不明型vague同上企业控制变量资产规模lnasset企业2005年总资产取对数资产负债率debtratio企业2005年资产负债率国有企业stateowned所有制为国有企业的虚拟变量员工教育水平employeeedu员工平均的教育水平企业内部收入差距inequality企业内部员工最高收
35、入与最低收入比值企业内部收入差距平方inequality2收入差距的平方企业家控制变量企业家年龄age企业家年龄企业家年龄平方age2企业家年龄平方企业家性别male企业家性别为男性的虚拟变量企业家教育水平entrepreneuredu企业家教育水平企业家政治身份political企业家担任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的级别四、实证结果表6给出了企业绩效决定的计量结果,模型1中的解释变量只保留了企业因素(总资产、资产负债率、所有制、员工教育水平、企业内部收入差距),模型2的解释变量在模型1的基础上,增加了企业家的个人信息,包括企业家的年龄、性别、政治身份和教育水平,而模型5又在模型2的基础上,增加了企业
36、家的决策方式。模型1、2、5的调整后的分别是0.2930、0.3084、0.3227,通过比较调整后的我们可以发现,企业特征变量是决定企业绩效的主要因素,而企业家的个人特征能显著提高模型的解释力(调整后的增加了0.0154),当模型加入企业家决策方式后,模型的调整后的增加了0.0143。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企业家决策方式的对企业利润的解释力相当于模型控制的其他企业家个人特征。模型3、4、5的解释变量包括了企业因素、企业家个人特征以及决策方式,这三个模型的区别在于,模型3仅有企业员工的教育水平,模型4仅有企业家教育水平,而模型5则同时包含了两者的教育程度。我们首先来看决策方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在指
37、示型、分析型、概念型、行为型四种决策方式中,只有指示型决策方式在不同的模型里对企业绩效均有非常显著的正面影响,而其他三种决策方式基本上不显著。我们的研究发现了企业家的权威性对于企业绩效的重要性。与我们的发现相类似的是,贺小刚和李新春(2005)也发现,当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时候,企业经营决策权相对集中,此时盈利水平显著高于其他情况。而且,无论对于长期的成长潜力还是短期的盈利水平,都具有显著的贡献。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2006年的全国范围调查,仍然显示有36.9%的私营企业主报告重大经营决策者为企业主本人,39.1%的报告一般管理决定者为主要投资人(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2007)。在模型4中,当把
38、员工的教育水平从模型中去掉后,行为型决策方式对企业绩效也产生了正的影响,在10%的水平上显著,但此时指示型决策方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变得更为显著,在1%水平上显著,系数也大大提高。这说明,当企业员工的教育水平被作为控制因素时,企业家的决策方式的重要性有所下降,这是符合直觉的。考虑到企业家分析型、概念型、行为型三种决策方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总体上并不显著,模型6只保留了指示型决策方式,结果显示,指示型决策方式的显著性在模型5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从四个模型比较的结果来看,只有指示型决策方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显著为正,而且相对比较稳定。在模型6中,指示型企业家所在的企业比其他企业利润水平要高大约
39、24%。在证实了企业家的决策方式对企业绩效产生显著影响之后,我们不禁要问,对于不同的企业和企业家,其影响程度是否会有差别呢?一个通常的认识是,企业在成长过程中,早期常常依靠企业家的权威来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随着企业的扩张和管理的分散化,企业家权威和指示型的决策方式将更不容易获得成功。为了检验这一认识在我们的数据中是否成立,我们在模型6的基础上,引入了指示型决策方式与企业规模的交互项,模型7的结果显示,这一交互项显著为正,这说明指示型决策方式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加而增加。实际上,这个结果也是合理的,当市场、体制、宏观、政策等因素导致中国企业决策面临不确定性时,企业规模的增长将会
40、放大这种不确定性,如果指示型的企业家更能够有效地应对决策的不确定性,那么,规模较大的企业就更需要企业家的这种决断力了。那么,什么样的企业家采取指示型的决策方式更为有效呢?指示型的决策方式是否可能成功严重地依赖于企业家的个人人力资本水平,一个直觉是,教育水平较高的企业更加能够有能力采取具有独裁性质的指示型决策方式来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因此,在模型8中,我们加入了指示型决策方式和企业家教育水平的交互项,结果发现,这一交互项显著为正,表明教育程度越高的企业家,当其决策方式为指示型时,对企业绩效的提升作用越大。需要指出的是,在模型7、8中,指示型决策方式的一次项变得不显著,这既可能与本文的样本量不够大有
41、关,也可能说明,指示型决策方式对企业绩效的积极影响主要在规模较大的企业和教育水平较高的企业家那里才得以体现。本文的研究重点是企业家决策方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我们的计量结果显示,具有指示型决策方式的企业家对企业绩效有显著为正的影响。而国外的经验研究表明,一般来说,民主型的决策方式更加有利于企业价值的提升(Pearce et al. 1991; Gompers et al. 2003)。之所以本文得出了与国外经验相反的结论,原因可能在于中国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和企业生存环境不同。在现阶段的中国,大多数企业无论是技术研发方面的硬实力,还是管理营销方面的软实力,和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先
42、进企业尚有不小的差距。在这一阶段,学习和模仿行业内先进企业的技术、管理手段,是缩小和先进企业差距的最优途径。相对于自主创新路线而言,采取“跟随模仿”策略对企业的要求更多的是企业的执行力,企业管理中的信息复杂程度要远远低于发达国家采取“创新策略”的企业,这时,独裁型的企业家在企业中往往享有绝对的管理权威,独裁型的决策方式有可能通过减少决策时间,提高决策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来改善企业的经营绩效。但是,随着企业实力的提升,与先进企业差距逐步缩小,通过模仿所取得的收益就会越来越小,此时就必须走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道路,来继续推动企业的发展,也就是说当企业从跟随者成长为领跑者后,创新就成为保持企业生命力的
43、主要手段。在这个阶段,企业管理中的信息复杂程度大大提高,对员工的激励显得更为重要,民主型的决策方式更有利于激发企业内的创新活动(Acemoglu et al., 2006),也就有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换句话来说,在中国企业目前所处的阶段,企业决策所面临的不确定性主要不是来自于创新和技术,而主要来自于市场、体制、宏观、政策这些方面,这时,企业家个人的决断力至关重要。但以后,随着企业发展阶段的提高,当企业决策所面临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于创新和技术时,企业家的决策将需要来自各类技术专家的知识,这时有利于收集专业信息的民主的决策方式将更为重要。当然,这只是我们对本文的研究结论与既有研究发现的差异给出的一
44、种解释,这种解释是否成立本身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下面我们对企业绩效的一些其他影响因素做些分析。我们在模型3中保留了企业员工的教育水平变量,而在模型4中保留了企业家教育水平,模型5则同时保留了员工和企业家的教育水平。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在模型3中企业员工的教育水平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显著为正,在模型4中企业家教育水平对企业绩效影响显著为正,而且后者的显著水平要高于前者。Bates(1990)、贺小刚和李新春(2005)同样发现企业家的教育水平对企业绩效有正向促进作用。在同时保留员工和企业家教育水平的模型5中,企业家的教育水平仍然显著,而员工的教育却不再显著,这说明高教育的企业家也雇用更高教育的员
45、工,而且,相对于员工的教育水平而言,企业家教育水平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更为重要。在反映企业家个人特征的变量中,企业家政治身份的系数稳定地显著为正。本文中企业家政治身份的度量,是采用企业家担任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的级别(本文假设同一级别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政治地位相当),比如说“1”代表不担任政治职务,“2”代表担任乡镇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3”代表担任县级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以此类推。结果显示,企业家的政治身份每提高一个级别,企业利润大约提高10%左右。由于政治身份是非连续的,因此,我们也尝试过将其处理成为几个哑变量,不担任政治职务、乡镇一级、县一级、地市一级、省级分别代表不同的级别,以不担任政治职
46、务为参照组,计量结果表明,担任县级和省级代表职务的企业家,其企业绩效显著高于不担任人大代表职务的企业家所在的企业,而乡镇一级和地市级的政治身份影响不显著,令人吃惊的是,担任省级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的企业家所在的企业的利润水平几乎是不担任任何职务的企业家所在的企业利润水平的180%左右。但是,企业家政治身份与企业绩效是否存在联立性内生性问题呢?企业家担任政府官员,有助于企业和政府保持良好关系,更多更好地利用来自于政府的资源(包括信息、项目、政策扶持,等等),从而提高利润水平。而随着企业绩效的提升,随着企业规模的增长,企业家也有可能获得相应的政治地位(陈钊等,2008)。由于本文的被解释变量反映的是
47、企业“当期”的绩效,而政治身份的获得大多数情况下是在“当期”之前,因而“联立性”内生性偏误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我们不能排除企业绩效和企业家政治身份同时受到企业过去的绩效影响的可能性,这实际上是一种由于遗漏变量造成的内生性偏误。此外,企业家的年龄和性别都不显著,而Konstantin and Thierry(2004)对新生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企业家年龄和企业绩效表现呈倒“U”型关系,男性企业家所在的企业表现显著优于女性。我们的理解是,由于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企业更新换代快,使得由年龄所表征的企业家经验显得不重要。而性别在中国不重要,可能与中国总体上是一个性别较为平等的国家有关。比较一下显著
48、影响企业绩效的企业家因素的系数也是非常有趣的。由于被解释变量是取了对数的企业利润,因此,解释变量的系数表示一单位的自变量变化所引起的被解释变量变化的百分比。我们的讨论将基于控制变量最为完整的模型5,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家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身份每提高一个级别,企业的利润相应提高9.47%,而企业家教育水平提高一年,利润提高4.04%。也就是说,1年的教育大致相当于半级的政治身份。相比之下,如果一个企业家的决策方式从类型不明变成指示型,其利润水平相应提高29.19%,这个效应非常大,相当于政治身份提高三个级别,或者教育水平增加7年。在反映企业特征的变量中,总资产对绩效的影响显著为正,而资产负债
49、率对绩效的影响显著为负,这与现有的中国企业绩效实证研究的结论是一致的(施东辉,2000;姚俊等,2004;白重恩,2005)。企业的资产越大,就越有可能产生规模效应,扩大市场份额,降低单位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绩效。而资产负债率的增加不利于提高企业绩效,这一方面是由于负债水平越高意味着企业需要偿付较多的利息,财务费用的提高减少企业利润,另一方面是因为负债率越高,就越会增加企业破产清算的风险,更有可能缺乏现金流,从而限制企业的发展机会。在我们的样本中,企业的所有制(是否为国有企业)对企业绩效并无明显的影响,这与贺小刚和李新春(2005)的研究结果相一致,也可能是因为我们的样本中国有企业的样本量太小。
50、本文的另一个有趣的发现是,企业内部收入差距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呈倒“U”型关系,这说明,对于企业的利润而言,的确存在着企业内部的最优收入差距。在既有的经济学研究中,收入差距在宏观上已经被发现不利于经济增长(陆铭等,2005;Wan et al., 2006),但是从企业的微观层面上来说,如果收入差距太小,会不利于对微观经济主体的激励,将对企业发展不利。本文利用企业家报告的内部最高收入和最低收入的比例来度量企业内部收入差距,因为我们缺乏企业所有员工的收入数据,我们未能更为准确地测量企业内部的收入差距。计量结果表明,企业内部收入差距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先上升后下降,的确存在一个最优收入差距值,在本文的四个
51、模型中,其最优值相当接近,都落在50-54倍这个区间内。也就是说,在本文的调查样本中,在其他因素都相同的情况下,当企业内部最高收入和最低收入比值为50左右的时候,企业的利润水平最高。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文的调查样本中,99%的企业收入差距在50倍以下,也就是说大部分企业的收入差距是偏小的。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企业内部收入差距与企业利润之间的关系还取决于一个地方的文化和制度环境等因素,因此,本文所发现的最优企业内部收入差距数值不能随意推广到其他地区,但是,存在最优的企业内部收入差距这个结论本身是有一般意义的。表6:企业绩效决定方程的实证结果自变量模型1模型2模型3模型4模型5模型6总资产0.2022
52、*(0.0255)0.1764*(0.0279)0.1931*(0.0272)0.2034*(0.0277)0.1774*(0.0278)0.1731*(0.0275)资产负债率-0.0045*(0.0017)-0.0046*(0.0018)-0.0043*(0.0018)-0.0052*(0.0018)-0.0044*(0.0018)-0.0045*(0.0017)国有企业0.3387(0.3298)0.2818(0.3346)0.345(0.335)0.2766(0.3418)0.3078(0.3321)0.295(0.3306)企业员工教育水平0.0313*(0.0178)0.0286(
53、0.0190)0.034*(0.019)0.0242(0.0194)0.0242(0.0189)内部收入差距0.0253*(0.0105)0.0251*(0.0111)0.0270*(0.0111)0.0257*(0.0113)0.0246*(0.0111)0.0235*(0.0109)内部收入差距平方-0.00027*(0.000129)-0.00026*(0.000136)-0.00027*(0.00014)-0.00024*(0.00014)-0.00024*(0.00014)-0.00023*(0.00014)企业家年龄-0.0195(0.0450)-0.00475(0.0451)-0
54、.00388(0.0451)-0.00846(0.0447)-0.0093(0.0446)企业家年龄平方0.00026(0.0005)0.000069(0.0005)0.000095(0.0005)0.000153(0.00049)0.00016(0.00049)企业家为男性0.0194(0.1192)0.081(0.123)0.1094(0.123)0.0737(0.1216)0.058(0.1187)企业家政治身份0.1005*(0.0469)0.0979*(0.0472)0.1155*(0.0473)0.0947*(0.0467)0.0987*(0.0464)企业家教育水平0.0379*
55、(0.0179)0.0382*(0.0174)0.0404*(0.0177)0.0398*(0.0177)指示型决策方式0.2692*(0.1505)0.4449*(0.1459)0.2919*(0.1425)0.2403*(0.0958)分析型决策方式-0.0035(0.1438)0.1679(0.1399)0.0134(0.1425)概念型决策方式0.1569(0.2164)0.3031(0.2168)0.1632(0.2143)行为型决策方式0.2082(0.2029)0.3565*(0.2048)0.2338(0.2012)截距项3.108*(0.217)2.937*(1.005)2.
56、865*(1.006)2.408*(1.018)2.507*(1.008)2.6298*(0.9998)R平方0.31130.34260.35260.40160.36850.3618调整R平方0.29300.30840.30900.36220.32270.3253F值17.0310.008.0910.218.059.92观察值233223223228223223注:(1)括号内的数值为参数估计的标准误。(2)*, *, *分别表示在少于或等于1%、5%和10%水平上显著。表7:企业家指示型决策方式非线性作用的实证结果自变量模型7模型8总资产0.1503*(0.0305)0.1722*(0.02
57、74)资产负债率-0.0046*(0.0017)-0.0042*(0.0017)国有企业0.2785(0.3292)0.2672(0.3294)内部收入差距0.0212*(0.0110)0.0207*(0.0110)内部收入差距平方-0.0002(0.000136)-0.0002(0.000136)企业家年龄-0.0047(0.0445)-0.0070(0.0444)企业家年龄平方0.00012(0.00049)0.00013(0.00049)企业家为男性0.0671(0.1183)0.0441(0.1184)企业家政治身份0.0896*(0.0465)0.0927*(0.0463)企业员工教
58、育水平0.0219(0.0188)0.0231(0.0188)企业家教育水平0.0407*(0.0176)0.0239(0.0199)指示型决策方式-0.2298(0.2916)-0.5823(0.4862)指示型决策方式*总资产0.0821*(0.0482)指示型决策方式*企业家教育水平0.0590*(0.0342)截距项2.6788*(0.9957)2.8533*(1.003)R平方0.37050.3708调整R平方0.33140.3316F值9.469.47观察值223223注:(1)括号内的数值为参数估计的标准误。(2)*, *, *分别表示在少于或等于1%、5%和10%水平上显著。五
59、、结论本文利用在广西省柳州市调查的企业家和企业相互匹配的数据,研究了企业家决策方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同时也考察了企业特征和企业家特征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我们的主要结论是当企业家的决策方式为“指示型”(具有一定的独裁特征)时,对企业利润产生稳定为正的影响,而其他类型的决策方式对企业绩效并无显著的影响。企业家的决策方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无论在系数还是其显著性上都是很高的。对于规模越大的企业和教育程度越高的企业家,指示型决策方式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越大。本文还发现,教育程度更高和政治身份更高的企业家所在的企业有更高的利润水平。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企业的资产规模对企业利润有显著为正的影响,而资产负债率的影
60、响显著为负。企业内部收入差距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关系,因此,存在最大化企业利润的最优收入差距。本文有关独裁型企业决策有利于提高企业利润的结论不同于发达国家经验研究的结果,其原因可能是中国企业和国外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不一样,中国大部分企业现阶段主要以学习模仿先进企业为主,企业决策面对的信息相对比较简单,因此独裁型的决策方式可以通过减少决策时间,提高决策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来改善企业绩效。不过,这些理解是否正确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实证研究。此外,也有可能独裁型企业家管理的企业绩效差异比较大。如果独裁型企业家的决策是正确的,那么,独裁型决策的效率比较高,对企业有益。但是,如果独裁型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综合教育模式下学生运动与心理素质综合评价模型设计
- 艺术设计探索创意标贴的美学价值
- 二零二五年度社区餐饮连锁加盟管理合同
- 2025年度新能源产业融资担保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水稻繁殖产业投资与风险控制合同
- 2025年度新媒体艺人经纪约合同
- 2025年度税务争议解决与法律支持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农业贷款居间代理合同
- 2025年度经理级员工健康管理与福利保障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电动自行车带牌买卖及骑行安全保障合同
- 二零二五版电力设施维修保养合同协议3篇
- 最经典净水厂施工组织设计
- VDA6.3过程审核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并购基金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2024年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带答案
- 骨科手术中常被忽略的操作课件
- 《湖南师范大学》课件
- 2024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分类汇编:作文题目
- 2024年高压电工操作证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共三套)
- 《糖拌西红柿 》 教案()
- 工程设计费取费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