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精品解析浙江省余姚市梁辉初级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登陆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浙江省余姚市梁辉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用途不是利用了金属的物理性质的是(?)A.?金刚石用于刀具?B.?水银用于温度计C.?铜用于制导线?D.?铝用于烧水壶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固体一定是金属?B.?盐的溶液一定呈中性C.?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D.?碱一定含有金属元素3.下列对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
2、是(?)A.?若不慎将稀硫酸溅入眼睛,要先用手揉眼睛,再立即用水冲洗B.?若不慎将烧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C.?若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D.?若不慎将稀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4.下列四个实验操作中(?)?取液时挤入空气?稀释浓硫酸?测溶液的pH值?水的量取?A.?只有一个有错?B.?两个有错?C.?三个有错?D.?全部有错5.在化学变化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分子的种类均不变原子的数目、分子的数目均不变。原子的质量、元素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均不变原子核的种类
3、、数量、质量均不变A.?B.?C.?D.?6.实验室里的化学试剂都是分类存放的,小科在帮老师整理化学药品时,应将纯碱和哪些试剂放在一起(?)A.?Cu、Ag?B.?NaCl、KNO3?C.?HCl、H2SO4?D.?NaOH、Ca(OH)27.铜锈主要成分是Cu2(OH)2CO3。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2X+H2O+CO2,其中X的化学式是(?)A.?Cu?B.?CuO?C.?Cu(OH)2?D.?CuCO38.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A.?化学反应的条件?B.?化学反应的快慢C.?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D.?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9.下列不属于非金属氧
4、化物的是(?)A.?CO?B.?H2O?C.?SiO2?D.?HgO10.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B.?C.?D.?11.“愚人金”实为铜锌合金,外观与黄金极为相似,常被不法商贩冒充黄金牟取暴利,下列关于鉴别“愚人金”与黄金的实验方案,合理的是(?)比较硬度,硬度小的是“愚人金”灼烧,表面变色的是“愚人金”浸没在稀硫酸中,表面有气泡产生的是“愚人金”浸没在硫酸锌溶液中,表面附着白色物质的是“愚人金”A.?B.?C.?D.?12.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图中a、b、c、d分别表示
5、相应物质的质量分数。下列数据正确的是(?)A.?a=56%?B.?b=6%?C.?c=17%?D.?d=8%1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Cu+2AgCl2Ag+CuCl2?B.?2Fe+3H2SO4Fe2(SO4)3+3H2C.?KCl+NaNO3KNO3+NaCl?D.?CaCO3+2HClCaCl2+CO2+H2O14.有Mg、Al、Zn的混合物共7.2g,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H2的质量可能是(?)A.?0.2g?B.?0.6g?C.?0.8g?D.?0.9g15.向一定质量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反应过程中,混合物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锌的质量关系如图所
6、示,该反应过程中混合物中的溶液和固体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点时,溶液中只含有两种溶质?B.?c点时,向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C.?d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ZnCl2?D.?e点时,固体中只含两种物质二、填空题16.用化学用语完成下列填空(1)3个铵根离子_;(2)银元素_;(3)醋酸分子_;17.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时常用_作催化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18.下图是实验室中常见装置,回答下列问题。查阅资料:常温下,CO2难溶于饱和NaHCO3溶液。?(1)仪器X的名称是_。(2)实验室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填字母序号)(3)常温下,下列收集CO2的方法中不可行
7、的是_(填字母序号)。a向上排空气法?b向下排空气法?c排饱和NaHCO3溶液法19.下列物质熟石灰浓硫酸氢氧化铝稀盐酸大理石五种物质,请用它们的化学式(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填空。(1)可用于除锈的是_。(2)经常作为某些气体干燥剂的是_。20.市场上有“问题藕”出售。“问题藕”貌似白嫩,但切开有一股难闻的酸味。用pH试纸测验,“普通藕”pH是7。而“问题藕”在3-4之间,估计含有硫酸或盐酸中的一种。究竟是什么酸呢?市场管理人员榨取了“问题藕”的汁液。可以用_来鉴别。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1.用铝丝、洁净的铜丝、稀盐酸、AgNO3溶液,验证Al、Cu、Ag的活动性顺序。(1)把打磨过的铝丝
8、和洁净的铜丝分别浸入稀盐酸中,观察到铝丝表面有气泡产生,铜丝表面无明显现象,由此判断出Al和Cu的活动性强弱顺序为_;铝丝使用前需用砂纸打磨的原因是_;(2)为了达到实验目的,除(1)中实验外,还需要进行的实验是_。22.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硫酸钾、氢氧化钾、碳酸钙、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该白色固体的组成,某小组取适量样品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白色沉淀I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白色沉淀的化学式为_。(3)原白色固体中含有的物质是_。三、实验探究题23.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用来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碱溶液反应,请你参与探究活动。(1)分别振荡三个软
9、质塑料瓶,观察到塑料瓶变瘪的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2)对比A瓶与_瓶的实验现象,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24.进行如下微型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1)能产生气泡的是_(填序号)(2)能证明C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_。(3)有一只烧杯中的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原因是_。25.科学实验课后,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实验桌时,发现有一瓶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塞橡皮塞,征得老师同意后,开展了以下探究:【提出问题1】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了呢?(1)【实验探究1】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振荡。_氢氧化钠溶液一定变质了(2)【提出问题2】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全
10、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呢?【实验探究2】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并不断振荡。有_生成。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碳酸钠。取步骤试管中的少量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_。【实验结论】该氢氧化钠溶液_(填“部分”或“全部”)变质。【反思与评价】氢氧化钠溶液露置于空气中容易变质,必须密封保存。26.某课外活动小组通过Internet网上资料得知:废弃的定影液中含有一定量的AgNO3。他们从摄影店收集到一些废弃的定影液,准备将其中的银以单质的形式全部回收。于是进行了以下的实验活动。设计方案:加入比银活泼的金属单质?除去金属混合物中的杂
11、质小组讨论:加入的金属:向定影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则得到的金属混合物中含银和铁。在这种方案中除去银粉中过量金属的方法:向金属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试剂_进行试验过程如下:废弃的定影液?金属混合物+溶液A金属混合物?Ag+溶液B请问操作a是_,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产品验证:请你设计一种简单方法验证得到的银中是否还含有铁粉,方法是_。四、解答题27.硝酸铵(NH4NO3)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请回答:(1)硝酸铵属于_(选填“酸”或“碱”或“盐”)。(2)硝酸铵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3)硝酸铵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28.黄铜(铜锌合金)的外观与黄金极为相似、容易以假乱真。小
12、红同学想测定黄铜中锌的含量。她称取20g黄铜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2g。(1)该反应属于_(填基本反应类型)。(2)求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29.将含有可溶性杂质的某氯化镁样品3g溶于足量水中得到不饱和溶液,再向所得溶液中逐滴滴入2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AgNO3溶液(杂质不含镁元素且不与AgNO3溶液反应)。实验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滴入AgN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质量为_g。(2)样品中含镁元素的质量是_(结果精确到0.01g)(3)原硝酸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结果精确到0.1%)30.在用稀
13、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实验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所示。(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该实验操作是将_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3)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ag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写化学式)_。(4)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bg时,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呈_?色。31.向含CuCl2和HCl的100g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参加反应的NaOH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关系如图,据图回答:(1)P点溶液中的溶质是_。(2)m1为_克。(3)M点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0.1%)32.用已知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可以测定未知溶液的质量分数,
14、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模糊的稀盐酸,某同学为了测定其溶质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取一洁净的锥形瓶称量,然后往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并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质量忽略不计),重新称量;往上述锥形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氢氧化钠溶液,边滴加边振荡,当观察到溶液由红色恰好变为紫色时,停止滴加,再次称量,数据如下表:锥形瓶锥形瓶+稀盐酸锥形瓶+反应后溶液质量(克)35.555.580.5(1)若要配制500克16%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氢氧化钠固体_克;(2)该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3)另有同学做了同样实验,却得到了不同的结果,于是用精密pH试纸测得反应后锥形瓶内溶液的pH为8.2,则他测
15、出的盐酸溶质质量分数_(选填“偏大”或“偏小”),造成这一偏差的原因是_。33.欲测定盐酸与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取混合溶液100g于锥形瓶中,向其中逐渐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液(如图一),并不断测定锥形瓶中溶液的pH。反应过程中所得溶液的pH与锥形瓶中物质的总质量的关系如图二所示。其中,当锥形瓶中溶液的质量增加至147.8g时,共消耗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50g。(忽略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的量;氯化钙溶液显中性。)(1)m点的数值是_。(2)ab段表示碳酸钠与混合溶液中的_反应。(3)参加反应的碳酸钠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4)请计算原混合溶液中CaCl2
16、的质量分数(写计算过程)。答案解析部分一、选择题1.【答案】A【考点】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解析】【分析】根据金刚石是非金属单质,不属于金属分析。【解答】金刚石是碳单质,不是金属,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答案】C【考点】盐的性质及用途,酸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根据酸、碱、盐的构成及性质进行分析。【解答】A.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固体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碳酸盐,不符合题意;B.碳酸钠属于盐,溶液呈碱性,不符合题意;C.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符合题意;D.氨水属于碱,不含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3.【答案】A【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解析】【分析】
17、根据酸碱药品使用的注意事项分析;根据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分析。【解答】若不慎将稀硫酸溅入眼睛,不能先用手揉眼睛,应先立即用大量水冲洗,严重就医,A方法错误;故答案为:A。4.【答案】D【考点】常见实验操作,pH值的测量及方法,浓硫酸的稀释【解析】【分析】根据滴瓶中滴管的使用方法分析;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分析;根据pH试纸的使用方法分析;根据量筒的使用方法分析。【解答】取液时挤入空气时不能在药品中挤压胶头,应在外面挤压然后伸进液体药品中,错误;稀释浓硫酸要将浓硫酸倒入水中,错误;测溶液的pH值进不能将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中,错误;水的量取读数时视线应看凹液面最低处,错误;故答案为:D。5.【答案】
18、C【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各类、元素质量、原子种类、原子个数、原子质量均不变。【解答】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不变,分子的种类改变,错误;原子的数目一定不变,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错误;原子的质量、元素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均不变,正确;原子种类不变,所以原子核的种类、数量、质量均不变,正确;故答案为:C。6.【答案】B【考点】酸、碱、盐的鉴别【解析】【分析】根据纯碱属于盐类物质分析。【解答】纯碱属于盐类物质,所以要和NaCl、KNO3放在一起;故答案为:B。7.【答案】B【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
19、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保持不变。【解答】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可知,2X中要含有2个铜原子、2个氧原子,所以X化学式为CuO;故答案为:B。8.【答案】B【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解析】【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利用化学方程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等信息,但无法得到化学反应的快慢的信息;故答案为:B。9.【答案】D【考点】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根据碳、氢、硅都属于非金属元素,汞属于金属元素分析。【解答】HgO属于金属氧化物,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0.【答案】C【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
20、用【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变化遵循的普遍规律分析,在验证时若有气体参与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解答】A.镁在空气中点燃是镁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有气体参与且不是密闭容器,无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B.氯化钾与硝酸钠不发生反应,无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C.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可生成蓝色沉淀,反应中不骨气体参与,该实验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符合题意;D.盐酸与碳酸钠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逸出,无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1.【答案】D【考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根据合金的性质进行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的金属能
21、与酸反应产生氢气分析;根据排在前面的金属能与排在后面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分析;根据铜的化学性质分析。【解答】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金属的硬度,比较硬度,硬度大的是“愚人金”,错误;灼烧,铜能与氧气反应产生黑色氧化铜,所以表面变色的是“愚人金”,正确;浸没在稀硫酸中,锌能与硫酸反应产生氢气,所以表面有气泡产生的是“愚人金”,正确;浸没在硫酸锌溶液中,愚人金和黄金都不能与硫酸锌反应,错误;故答案为:D。12.【答案】A【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根据反应中反应物质量不断减少、生成物质量不断增加判断出反应物、生成物,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判断反应类型,并根据
22、反应中物质质量的变化计算出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解答】密闭容器中物质总质量不变,所以各物质含量的比即为物质质量比,分析图像可知,甲反应后比反应前减少28%,为反应物,丙增加34%,为生成物,丁没变,可能是催化剂,b140%10%42%8%;(c-6%):(14%-11%)=(40%-6%):(14%-8%),c=23%,同得a=56%,d=10%;故答案为:A。13.【答案】D【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解析】【分析】先依据物质间的性质判断反应是否发生,再根据方程式书写原则书写方程式,书写方程式首先要尊重客观事实,即正确书写出该反应中涉及到的物质的化学式,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按反应前
23、后原子个数相等配平。【解答】A.铜不与氯化银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B.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不符合题意;C.氯化钾与硝酸钠不反应,不符合题意;D.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书写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4.【答案】B【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分析】根据方程式计算的方法步骤分析,先计算出纯净物质分别产生氢气的质量,然后再取中间值。【解答】Mg2HCl=MgCl2H2、2Al6HCl=2AlCl3+3H2、Zn2HCl=ZnCl2H2?24?2?18?2?65?2?7.2g?a=0.6g?7.2g?b=0.8g?7.2g?c=0.2g由此分析可知,Mg、A
24、l、Zn的混合物共7.2g,与足量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要在0.20.8之间;故答案为:B。15.【答案】C【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反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与排在后面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解答】向一定质量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锌先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然后再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分析图像可知,ab段为锌与氯化铜反应图像,bd段为锌与氯化亚铁反应图像,b点为氯化铜刚好完全反应,d点为氯化亚铁刚好完全反应。A.a点时,氯化铜未完全反应,所以溶液中含有生成的氯化锌、未反应的氯化铜和氯化亚
25、铁,不符合题意;B.c点时,氯化亚铁部分反应,则固体中有铁和铜,向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不符合题意;C.d点为氯化铜、氯化亚铁刚好完全反应的图像,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锌一种,符合题意;D.e点为锌过量,固体中含有生成的铁、铜和过量的锌三种,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二、填空题16.【答案】(1)3NH4(2)Ag(3)CH3COOH【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解析】【分析】根据分子、原子、离子表示方法分析。【解答】(1)3个铵根离子表示为3NH4;(2)银元素表示为Ag;(3)醋酸分子表示为CH3COOH。17.【答案】二氧化锰(或MnO2);2H2O22H2OO2【考点】制取氧
26、气的原理【解析】【分析】根据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原理分析。【解答】过氧化氢常温分解速度慢,所以常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O2。18.【答案】(1)长颈漏斗(2)A(3)b【考点】气体装置的装配、连接、选择与气密性检查【解析】【分析】根据制取气体发生装置选择要看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分析;根据收集方法要看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分析。【解答】(1)X的名称为长颈漏斗;(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要选择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所以应选择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即A;(3)因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溶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NaHCO3溶液法收集,但不能用向下排空气
27、法收集。19.【答案】(1)HCl(2)H2SO4【考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解析】【分析】根据浓硫酸的吸水性分析;根据稀酸的用途分析。【解答】(1)稀盐酸、稀硫酸可用于除锈,但不用浓酸;(2)浓硫酸有吸水性,可用于某些气体的干燥剂。20.【答案】氯化钡溶液(或“硝酸钡溶液”、“氢氧化钡溶液”用化学式表示也可);BaCl2H2SO4BaSO42HCl或“Ba(NO3)2H2SO4BaSO42HNO3”、“Ba(OH)2H2SO4BaSO42H2O”【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解析】【分析】根据硫酸根离子的验证方法分析。【解答】鉴别硫酸和盐酸可用含钡离子的物质来验证,利用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产生硫酸
28、钡沉淀完成,所以可选择氯化钡、硝酸钡或氢氧化钡等,反应方程式为BaCl2H2SO4BaSO42HCl或“Ba(NO3)2H2SO4BaSO42HNO3或Ba(OH)2H2SO4BaSO42H2O。21.【答案】(1)AlCu;除去铝表面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防止其影响反应(2)将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反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与排在后面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根据反应是否发生也可证明金属的活动性的强弱。【解答】(1)把打磨过的铝丝和洁净的铜丝分别浸入稀盐酸中,观察到铝丝表面有气泡产生,铜
29、丝表面无明显现象,说明铝在氢前,铜在氢后,则Al和Cu的活动性强弱顺序为AlCu;铝表面有氧化铝膜,为防止影响实验,实验前要先将其打磨掉;(2)要验证Al、Cu、Ag的活动性顺序还需要验证铜与银的活动性强弱,所以要进行的实验是将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22.【答案】(1)CaCO32HCl=CaCl2H2OCO2(2)BaCO3(3)碳酸钙、氯化钡、氢氧化钾(或CaCO3、BaCl2、KOH)【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解析】【分析】根据碳酸盐沉淀可溶于酸,而硫酸钡不能溶于酸分析;根据氢氧化钾可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碳酸钾,碳酸钾与氯化钡能产生碳酸钡沉淀分析。【解答】样品加水产生白色沉淀,且白色沉淀可
30、全部溶解于稀盐酸,说明白色沉淀为碳酸钙,而氯化钡与硫酸钾不能同时存在,向滤液中加入二氧化碳产生白色沉淀,可证明原固体中含氢氧化钾和氯化钡,则一定不含硫酸钾;(1)白色沉淀I为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2)白色沉淀的化学式为BaCO3;(3)原白色固体中含有的物质是碳酸钙、氯化钡、氢氧化钾。三、实验探究题23.【答案】(1)ABC(2)C【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没有明显现象,所以借助装置内压强减小使塑料瓶变瘪的现象来证明反应的发生。【解答】(1)饱和氢氧化钠的浓度大,则吸收二氧化
31、碳多,饱和石灰水中氢氧化钙微溶,浓度小,所以吸收二氧化碳少,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消耗二氧化碳更少,所以振荡三个软质塑料瓶,观察到塑料瓶变瘪的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BC;(2)饱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水,为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要排除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所以A瓶和C瓶两个实验现象对比,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24.【答案】(1)BD(2)红色溶液变为无色(3)Cu的活动性排在氢后,所以不与稀盐酸反应【考点】酸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分析;根据酸碱发生中和反应没有明显现象可借助酸碱指示剂颜色的变化来完成分析。【解答】(1)镁与盐酸反应能产生氢气,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
32、反应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所以BD能产生气泡;(2)澄清石灰水能使酚酞变红,当加入盐酸后,盐酸会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中性溶液氯化钙和水,所以溶液的碱性会逐渐消失,则通过酚酞红色溶液变为无色证明C发生反应;(3)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氢后,所以铜不能与盐酸发生反应。25.【答案】(1)有气泡冒出(2)白色沉淀;氢氧化钠(或NaOH);部分【考点】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根据氢氧化钠易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分析,根据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和氯化钠分析;根据氢氧化钠与碳酸钠溶液都呈碱性分析。【解答】(1)氢氧化钠变质是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所以加入稀盐酸时,碳酸钠
33、会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到有气泡冒出的现象;(2)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会产生白色沉淀碳酸钙,用加过量氯化钙的方法验证出碳酸钠并除去碳酸钠,然后利用氢氧化钠的碱性证明是否含有氢氧化钠,加入酚酞后溶液变红,则说明含有氢氧化钠,由此得出氢氧化钠部分变质。26.【答案】稀盐酸(或稀硫酸);过滤;漏斗;取少量产品滴加稀盐酸看是否有气泡冒出【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排在氢前的金属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与排在后面的金属的盐溶液发生反应。【解答】铁能与酸发生反应,银不能,所以除去银粉中过量金属铁的方法是向金属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
34、;操作a为固体与液体分离的操作,为过滤;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验证银粉中是否含有铁粉可利用铁与酸反应产生氢气来完成。四、解答题27.【答案】(1)盐(2)7:12(3)5%【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式含义分析,根据化学式可以求算元素质量比,即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根据化学式可以求算元素质量分数,根据公式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根据盐的定义分析。【解答】(1)硝酸铵由铵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2)硝酸铵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2):(163)7:12;(3)硝酸铵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8.【答案】(1)置换反应
35、(2)解:设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为xZnH2SO4ZnSO4H2652x0.2g=解得:x6.5克黄铜中锌的质量分数为:Zn%100%32.5%【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置换反应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根据置换反应定义进行分析;根据方程式计算的方法与步骤进行分析。【解答】(1)该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2)利用氢气的质量代入方程式进行计算求解。29.【答案】(1)5.74(2)0.48g(3)6.8%【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方法步骤进行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解答】(1)由图像可知,恰好完全反应时生
36、成沉淀质量为5.74g;(2)生成的氢氧化镁中镁元素质量即为样品中镁元素质量,设样品中氯化镁质量为xMgCl2+2AgNO3=2AgCl+Mg(NO3)258?287x?5.74g58:287x:5.74gx1.16g则样品中镁元素质量为;(3)设原硝酸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yMgCl2+2AgNO3=2AgCl+Mg(NO3)2?340?287?100gy?5.74g340:287100gy:5.74gy=6.8%。30.【答案】(1)NaOHHClNaClH2O(2)NaOH(3)NaCl和HCl(4)红【考点】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解析】【分析】根据酸碱发生中和反应时溶液pH的变化情况分
37、析;根据酸碱反应物有剩余时溶液溶质成分确定的方法分析。【解答】(1)该反应的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2)由图像可知,反应前溶液pH小于7,随着另一种物质的加入,溶液pH逐渐变大,所以是将氢氧化钠滴入到盐酸中;(3)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ag时,溶液pH仍小于7,说明盐酸未全部反应,所以此时溶液的溶质有生成的氯化钠和未反应的氯化氢;(4)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bg时,氢氧化钠过量,溶液pH大于7,所以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31.【答案】(1)NaCl和CuCl2(2)120(3)解:设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xNaOHHClNaClH2O4058.540g10%x解得
38、:x5.85g设与氯化铜反应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y2NaOHCuCl22NaClCu(OH)211798y9.8g=解得:y11.7gM点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为:NaCl%100%8.3%答:M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8.3%【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分析】根据所给图像结合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分析,利用方程式进行计算时,要先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根据方程式量的关系找出相关物质的相对质量比,再从题中找出已知物质的质量,利用相对质量比与实际质量比相等利出比例式求解,注意溶液之间的反应,参加反应的物质为溶液中的溶质,代入方程式中的质量必须是参加反应或生成的纯净物的质量
39、。【解答】(1)向含CuCl2和HCl的100g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氢氧化钠会先与盐酸发生反应,然后再与氯化铜发生反应,所以OP段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图像,PM段为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反应的图你,则P点为盐酸刚好完全反应时的图像,其溶液中的溶质为生成的氯化钠和未反应的氯化铜;(2)m1为氢氧化钠溶液的总质量,即与盐酸反应的40g溶液与氯化铜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由图像可知,产生9.8g氢氧化铜,设此时消耗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x2NaOHCuCl2=2NaClCu(OH)280?9810%x?9.8g80:98=10%x:9.8gx=80g,则m1质量为80g+
40、40g=120g。32.【答案】(1)80(2)18.25%(3)偏大;滴加的氢氧化钠溶液过量【考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解析】【分析】根据溶质质量分数为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方法步骤分析。【解答】(1)配制500克16%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氢氧化钠固体50016%80g;(2)由锥形瓶中数据可知,所加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80.555.525g,所用盐酸质量为55.535.520g,设该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HClNaOH=NaClH2O36.5?4020gx?25g16%36.5:40=20gx:25g16%x=18.25%;(
41、3)锥形瓶内溶液的pH为8.2,说明氢氧化钠过量,则根据氢氧化钠计算出的氯化氢质量偏大,所以他测出的盐酸溶质质量分数偏大。33.【答案】(1)7(2)盐酸(3)10.6%(4)解:由图可知,和氯化钙反应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m247.8g147.8g=100g设原混合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为xCaCl2Na2CO3CaCO32NaCl111106x100g10.6%=解得:x11.1g原混合溶液中CaCl2的质量分数为:CaCl2100%11.1%【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分析】根据盐酸和氯化钙混合溶液加碳酸钠溶液后盐酸先与碳酸钠发生反应,然后氯化钙再与碳酸钠发生反应分析;根据化学方
42、程式的计算方法步骤分析。【解答】(1)由图示可知,溶液pH随锥形瓶中物质总质量增加而增加,说明ab段为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当锥形瓶中物质总质量增加至147.8g时,m点pH开始保持不变,说明盐酸反应完全,则m点的数值为7;(2)ab段表示碳酸钠与混合溶液中的盐酸反应;(3)当锥形瓶中溶液的质量增加至147.8g时,共消耗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50g,溶液减少质量即为二氧化碳质量,所以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100g+50g-147.8g=2.2g,设碳酸钠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Na2CO32HCl=2NaClH2OCO2106?4450gx?2.2g106:44=50gx:2.2gx=10.6%.1/1(外
43、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登陆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浙江省余姚市梁辉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用途不是利用了金属的物理性质的是(?)A.?金刚石用于刀具?B.?水银用于温度计C.?铜用于制导线?D.?铝用于烧水壶【答案】A【考点】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解析】【分析】根据金刚石是非金属单质,不属于金属分析。【解答】金刚石是碳单质,不是金属,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固体一定是金属?B.?盐的溶液一定呈中性C.?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D.?碱一定含
44、有金属元素【答案】C【考点】盐的性质及用途,酸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根据酸、碱、盐的构成及性质进行分析。【解答】A.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固体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碳酸盐,不符合题意;B.碳酸钠属于盐,溶液呈碱性,不符合题意;C.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符合题意;D.氨水属于碱,不含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3.下列对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A.?若不慎将稀硫酸溅入眼睛,要先用手揉眼睛,再立即用水冲洗B.?若不慎将烧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C.?若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D.?若不慎将稀酸沾到皮
45、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答案】A【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解析】【分析】根据酸碱药品使用的注意事项分析;根据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分析。【解答】若不慎将稀硫酸溅入眼睛,不能先用手揉眼睛,应先立即用大量水冲洗,严重就医,A方法错误;故答案为:A。4.下列四个实验操作中(?)?取液时挤入空气?稀释浓硫酸?测溶液的pH值?水的量取?A.?只有一个有错?B.?两个有错?C.?三个有错?D.?全部有错【答案】D【考点】常见实验操作,pH值的测量及方法,浓硫酸的稀释【解析】【分析】根据滴瓶中滴管的使用方法分析;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分析;根据pH试纸的使用方法分析;根据量
46、筒的使用方法分析。【解答】取液时挤入空气时不能在药品中挤压胶头,应在外面挤压然后伸进液体药品中,错误;稀释浓硫酸要将浓硫酸倒入水中,错误;测溶液的pH值进不能将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中,错误;水的量取读数时视线应看凹液面最低处,错误;故答案为:D。5.在化学变化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分子的种类均不变原子的数目、分子的数目均不变。原子的质量、元素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均不变原子核的种类、数量、质量均不变A.?B.?C.?D.?【答案】C【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各类、元素质量、原子种类、原子个数、原子质量均不变。【解答
47、】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不变,分子的种类改变,错误;原子的数目一定不变,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错误;原子的质量、元素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均不变,正确;原子种类不变,所以原子核的种类、数量、质量均不变,正确;故答案为:C。6.实验室里的化学试剂都是分类存放的,小科在帮老师整理化学药品时,应将纯碱和哪些试剂放在一起(?)A.?Cu、Ag?B.?NaCl、KNO3?C.?HCl、H2SO4?D.?NaOH、Ca(OH)2【答案】B【考点】酸、碱、盐的鉴别【解析】【分析】根据纯碱属于盐类物质分析。【解答】纯碱属于盐类物质,所以要和NaCl、KNO3放在一起;故答案为:B。7.铜锈主要成分是Cu2(OH)
48、2CO3。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2X+H2O+CO2,其中X的化学式是(?)A.?Cu?B.?CuO?C.?Cu(OH)2?D.?CuCO3【答案】B【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保持不变。【解答】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可知,2X中要含有2个铜原子、2个氧原子,所以X化学式为CuO;故答案为:B。8.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A.?化学反应的条件?B.?化学反应的快慢C.?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D.?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答案】B【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解析】【分
49、析】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利用化学方程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等信息,但无法得到化学反应的快慢的信息;故答案为:B。9.下列不属于非金属氧化物的是(?)A.?CO?B.?H2O?C.?SiO2?D.?HgO【答案】D【考点】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根据碳、氢、硅都属于非金属元素,汞属于金属元素分析。【解答】HgO属于金属氧化物,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0.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B.?C.?D.?【答案】C【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变化遵循的普遍规律分析
50、,在验证时若有气体参与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解答】A.镁在空气中点燃是镁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有气体参与且不是密闭容器,无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B.氯化钾与硝酸钠不发生反应,无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C.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可生成蓝色沉淀,反应中不骨气体参与,该实验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符合题意;D.盐酸与碳酸钠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逸出,无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1.“愚人金”实为铜锌合金,外观与黄金极为相似,常被不法商贩冒充黄金牟取暴利,下列关于鉴别“愚人金”与黄金的实验方案,合理的是(?)比较硬度,硬度小的是“愚人金”灼烧,表面变色的是“愚人金”浸
51、没在稀硫酸中,表面有气泡产生的是“愚人金”浸没在硫酸锌溶液中,表面附着白色物质的是“愚人金”A.?B.?C.?D.?【答案】D【考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根据合金的性质进行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分析;根据排在前面的金属能与排在后面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分析;根据铜的化学性质分析。【解答】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金属的硬度,比较硬度,硬度大的是“愚人金”,错误;灼烧,铜能与氧气反应产生黑色氧化铜,所以表面变色的是“愚人金”,正确;浸没在稀硫酸中,锌能与硫酸反应产生氢气,所以表面有气泡产生的是“愚人金”,正确;浸没在硫酸锌溶液中,愚人金和黄金都不
52、能与硫酸锌反应,错误;故答案为:D。12.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图中a、b、c、d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分数。下列数据正确的是(?)A.?a=56%?B.?b=6%?C.?c=17%?D.?d=8%【答案】A【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根据反应中反应物质量不断减少、生成物质量不断增加判断出反应物、生成物,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判断反应类型,并根据反应中物质质量的变化计算出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解答】密闭容器中物质总质量不变,所以各物质含量的比即为物质质量
53、比,分析图像可知,甲反应后比反应前减少28%,为反应物,丙增加34%,为生成物,丁没变,可能是催化剂,b140%10%42%8%;(c-6%):(14%-11%)=(40%-6%):(14%-8%),c=23%,同得a=56%,d=10%;故答案为:A。1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Cu+2AgCl2Ag+CuCl2?B.?2Fe+3H2SO4Fe2(SO4)3+3H2C.?KCl+NaNO3KNO3+NaCl?D.?CaCO3+2HClCaCl2+CO2+H2O【答案】D【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解析】【分析】先依据物质间的性质判断反应是否发生,再根据方程式书写原则书
54、写方程式,书写方程式首先要尊重客观事实,即正确书写出该反应中涉及到的物质的化学式,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按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相等配平。【解答】A.铜不与氯化银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B.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不符合题意;C.氯化钾与硝酸钠不反应,不符合题意;D.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书写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4.有Mg、Al、Zn的混合物共7.2g,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H2的质量可能是(?)A.?0.2g?B.?0.6g?C.?0.8g?D.?0.9g【答案】B【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分析】根据方程式计算的方法步骤分析,先计算出纯净物质分别产生
55、氢气的质量,然后再取中间值。【解答】Mg2HCl=MgCl2H2、2Al6HCl=2AlCl3+3H2、Zn2HCl=ZnCl2H2?24?2?18?2?65?2?7.2g?a=0.6g?7.2g?b=0.8g?7.2g?c=0.2g由此分析可知,Mg、Al、Zn的混合物共7.2g,与足量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要在0.20.8之间;故答案为:B。15.向一定质量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反应过程中,混合物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锌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该反应过程中混合物中的溶液和固体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点时,溶液中只含有两种溶质?B.?c点时,向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
56、产生C.?d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ZnCl2?D.?e点时,固体中只含两种物质【答案】C【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反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与排在后面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解答】向一定质量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锌先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然后再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分析图像可知,ab段为锌与氯化铜反应图像,bd段为锌与氯化亚铁反应图像,b点为氯化铜刚好完全反应,d点为氯化亚铁刚好完全反应。A.a点时,氯化铜未完全反应,所以溶液中含有生成的氯化锌、未反应的氯化铜和氯化亚铁,不符合题意;B.c点
57、时,氯化亚铁部分反应,则固体中有铁和铜,向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不符合题意;C.d点为氯化铜、氯化亚铁刚好完全反应的图像,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锌一种,符合题意;D.e点为锌过量,固体中含有生成的铁、铜和过量的锌三种,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二、填空题16.用化学用语完成下列填空(1)3个铵根离子_;(2)银元素_;(3)醋酸分子_;【答案】(1)3NH4(2)Ag(3)CH3COOH【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解析】【分析】根据分子、原子、离子表示方法分析。【解答】(1)3个铵根离子表示为3NH4;(2)银元素表示为Ag;(3)醋酸分子表示为CH3COOH。17.实验室用过氧化
58、氢溶液制氧气时常用_作催化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答案】二氧化锰(或MnO2);2H2O22H2OO2【考点】制取氧气的原理【解析】【分析】根据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原理分析。【解答】过氧化氢常温分解速度慢,所以常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O2。18.下图是实验室中常见装置,回答下列问题。查阅资料:常温下,CO2难溶于饱和NaHCO3溶液。?(1)仪器X的名称是_。(2)实验室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填字母序号)(3)常温下,下列收集CO2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_(填字母序号)。a向上排空气法?b向下排空气法?c排饱和NaHCO3溶液法【答案】(1)长颈漏斗(2)
59、A(3)b【考点】气体装置的装配、连接、选择与气密性检查【解析】【分析】根据制取气体发生装置选择要看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分析;根据收集方法要看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分析。【解答】(1)X的名称为长颈漏斗;(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要选择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所以应选择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即A;(3)因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溶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NaHCO3溶液法收集,但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19.下列物质熟石灰浓硫酸氢氧化铝稀盐酸大理石五种物质,请用它们的化学式(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填空。(1)可用于除锈的是_。(2)经常作为某些气体干燥剂的是_。【答案】(1)H
60、Cl(2)H2SO4【考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解析】【分析】根据浓硫酸的吸水性分析;根据稀酸的用途分析。【解答】(1)稀盐酸、稀硫酸可用于除锈,但不用浓酸;(2)浓硫酸有吸水性,可用于某些气体的干燥剂。20.市场上有“问题藕”出售。“问题藕”貌似白嫩,但切开有一股难闻的酸味。用pH试纸测验,“普通藕”pH是7。而“问题藕”在3-4之间,估计含有硫酸或盐酸中的一种。究竟是什么酸呢?市场管理人员榨取了“问题藕”的汁液。可以用_来鉴别。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氯化钡溶液(或“硝酸钡溶液”、“氢氧化钡溶液”用化学式表示也可);BaCl2H2SO4BaSO42HCl或“Ba(NO3)2H2S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光缆维修合同
- 个人车辆维修服务合同
- 博客管理分包合同
- 2025年商铺租赁合同的条款设置
- 2025年讲义材料著作权转让合同
- 道路竣工测量合同范本
- 会议活动服务合同范本
- 楼宇亮化照明工程安装合同范本
- 店铺门面出租合同范本
-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ICU护理查房记录【范本模板】
- 威风堂堂进行曲
- 铜及铜合金物理冶金基础-黄铜
- 煤矿信息化管理制度
- 金融科技学-完整全套课件
- 物理学史中国古代物理学
- 导管滑脱应急预案演练住院患者导尿管道滑脱
- (完整)小学语文考试专用作文方格纸
- 软考中级网络工程师学习笔记(考点归纳总结全)
-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质量分析
- YS/T 914-2013动力锂电池用铝壳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