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 八年级上 第一章 第2节 水的组成_第1页
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 八年级上 第一章 第2节 水的组成_第2页
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 八年级上 第一章 第2节 水的组成_第3页
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 八年级上 第一章 第2节 水的组成_第4页
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 八年级上 第一章 第2节 水的组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 八年级上 第一章 第2节 水的组成登录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浙教版科学 八年级上 第一章 第2节 水的组成一、单项选择题1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很多同胞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在这些遇难同胞中,有很多人不是被石块压死,而是在废墟里漫长的等待中严重脱水而死,说明了水对于我们生命的延续是如此的重要,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B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C生活废水不会污染江河 D淡水资源取之不尽2(2017七下宁波月考)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水电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

2、0,所以水沸腾时温度一定是100C蒸馏水不含杂质,所以长期饮用蒸馏水有益健康D水能溶解很多物质,所以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3(2019八上温州开学考)水通电分解时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水的化学性质 B构成水分子的原子种类C水分子的组成和结构 D水分子的个数4(2018八上杭州期中)在水电解实验中,得到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C在水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21D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5下列有关电解水的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在直流电作用下能分解成氢气和氧气B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比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大C电解水时,通常加入少量

3、硫酸或氢氧化钠,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D电解水实验说明物质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再分6如图所示,为电解水时,水分子分解过程示意图,关于对该图理解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C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7(2019杭州)如图是教材中用来表示电解水过程的示意图(其中“ )分析示意图,可作出的正确判断是()A常温常压下水可以发生分解反应B电解水的最终产物是H、O原子CH原子是图示微粒中的最小微粒DO原子只有在通电条件下才能转化为O2分子8(2018八上衢州月考)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正在完成的电解水实验,当正极产生了 10mL 气体时,他发现

4、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 22mL,于是他对该现象的产生作出了如下解释,其中不可能的是()A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 B氧气与电极发生了化学反应C管漏气了 D管漏气了9(2019八上江干月考)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有以下描述: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能增强水的导电性;乙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质量比约为2:1; 以上描述中正确的是()A B C D二、填空题10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1)在图中的电源上A是 极(填“正”或“负”)(2)试管1与试管2中气体体积比为 ;在相同条件下试管1内气体的溶解度大于试管2内气体的溶解度,实

5、验中测得结果比理论值偏 (填“小”或“大”)。(3)根据上述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 和 组成的。(4)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1(2020杭州模拟)如图是水电解的过程示意图。水的电解与我们在说的电离的本质区别是 。从图中我们可以得出的三条科学结论是: ; ; 。12(2019八上天台月考)如图所示为水电解实验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怎样用实验来检验b管中产生的气体? (2)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 13(2019八上义乌月考)根据电解水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电源的正、负极:A是 。(2)通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 (3)该实验可以说明,水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生

6、成了两种不同的气体,请书写其文字表达式: 。说明水由 。14(2019八上杭州期中)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通电后,两电极上都有气体放出。(1)试管B得到的气体是 ,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2)这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如图是电解水的微观模型示意图,可以从中获得信息是 。(回答两点)三、实验探究题15(2019八上义乌期中)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据图回答(1)电解一段时间后, 试管的水位下降快,它和另一端试管内的气体体积比为 。(2)如何检验A试管内的气体 。(3)在实际试验中,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往往略大于2:1,试推测原因可能是 。(4)电解水时往往要加入硫

7、酸或氢氧化钠,目的是 。(5)写出该反应的用文字表达式 ,由上述实验证明了 。16(2018八上温岭期中)为了探究水的组成,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两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1)接通直流电源后,D管产生气体是 。(2)如果D管内产生气体的体积为5毫升,则C管内产生气体的体积为 毫升。(3)若某同学在C管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偏大,其原因不可能的是()A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 B氧气与电极发生化学反应CC管漏气 DD管漏气17(2018七下鄞州期末)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和电解水生成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如图(1)若甲试管中生成气体B,则B是 气,b应接电源的 极。

8、(2)如果该实验中产生氧气的体积是8毫升,则生成氢气的体积是 毫升。(3)该实验可以说明,水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生成了两种不同的气体,请书写其文字表达式: 。四、解答题18(2017八上越城期中)在做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实验中,由于纯水不导电,因而不能用纯水做电解实验,而是用稀硫酸溶液等,实验才能成功。(1)现有五组学生分别用60克10%的硫酸溶液通电来测定水的组成,实验中硫酸不发生分解,下面是其中四组同学各自实验后获得的数据,你认为合理的是 。组别 氧气体积 (毫升) 氢气体积 (毫升) 终止实验时硫酸的质量分数甲组 80 160 10乙组 180 90 10丙组 140 278 11丁组

9、 200 100 11(2)若另有戊组同学实验后测得终止实验时硫酸的质量分数为12,求该组同学实验过程中电解的水的质量(要求写出计算过程)。19(2017浙江竞赛)氢是一种洁净能源,燃烧值为1.43108焦/千克。地球上的氢多以化合态(主要是水)形式存在。在开发氢能源时,若用电解水的方法获得氢气(在20千伏,500安时,24小时可电解水9吨),问此法是否有价值?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考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解析】【解答】冰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其密度小于水的密度,A正确;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并不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否则水就成了混合物了,水属于纯净物,所以B错误;造成水污染的途径有:

10、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化肥和农药的任意使用,所以C错误;淡水非常缺乏,在地表的含量非常少,因此并不是取之不尽,D错误.【分析】冰浮在水面上,说明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生活污水必须处理后再排放,淡水还不到总水量的1%,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2【答案】D【考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解析】【分析】A、根据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中只含有水分子不含氢分子和氧分子解答;B、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若是高于一个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会高于100,同样若是低于一个大气压,水的沸点会低于100;C、蒸馏水是利用蒸馏设备使水蒸汽化,然后使水蒸气凝成水,虽然

11、除去了重金属离子,但也除去了人体所需要的微量元素;D、水能溶解很多种物质,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解答】A、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中只含有水分子不含氢气和氧气,该说法不正确;B、水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沸腾的温度不一定是100,该说法不正确;C、因为蒸馏水没有任何杂质,所以长期饮用蒸馏水有利身体健康,这种说法也不科学,人体要想健康,需要从饮食中获得多种矿物质,所以长期饮用蒸馏水对人体身体健康是不利的,故C不正确;D、水是最常用的溶剂,水能够溶解很多物质,是一种良好的溶剂,故D正确。3【答案】B【考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解析】【分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颗粒

12、,而在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原子,据此分析即可。【解答】A.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发生化学变化,而水的化学性质肯定会改变,故A不合题意;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都会保持不变,故B符合题意;C.水通电分解时,水分子的组成和结构都发生了变化,故C不合题意;D.水通电分解时,水分子的个数会减少,故D不合题意。故选B。4【答案】C【考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解析】【分析】(1)从宏观上看,物质由元素组成;从微观上看,物质由分子或原子构成;(2)根据水的化学式分析它的构成;(3)在分子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就是该分子中原子的个数。【解答】A.水是由氢元

13、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A错误;B.根据H2O可知,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故B错误;C.根据H2O可知,在一个水分子中,氢原子有2个,氧原子有1个,那么水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之比为:2:1,故C正确;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而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故D错误。故选C。5【答案】B【考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解析】【分析】水电解是一种化学实验,通过水的分解和合成实验来认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所组成的。【解答】A、收集水电解后的气体可知,产生的两种气体分别是氢气和氧气;故A正确;B、电解时正极产生的氧气体积要小于负极产生的氢气体积;故B错误;C、纯水的导电性较弱,会导致实验

14、的时间过长,所以会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可以增强导电性;故C正确;D、电解水后产生了氢气和氧气,说明物质可以再分;故D正确;故答案为:B。6【答案】C【考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解析】【分析】(1)根据示意图描述的过程分析;(2)物质在宏观上由元素组成,微观上由分子或原子构成;(3)水由水分子构成,而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4)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而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解答】A.根据示意图可知,水分子先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氧原子结合生成氧分子,氢原子结合生成氢分子,因此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故A正确不合题意;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15、,故B正确不合题意;C.水中只含有水分子,而水分子中含有氢原子和氧原子,故C错误符合题意;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7【答案】C【考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解析】【分析】根据电解水的现象及结论分析,结合电解水为分解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解答。【解答】A、水在通电条件下才可分解, 错误;B、电解水的最终产物是氢分子和氧分子,错误;C、图示为化学变化,H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正确;D、 O原子能转化为O2分子 不一定是通电条件,错误;故答案为:C。8【答案】D【考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解析】【分析】水在通直流电的情况下,生成氧气和氢气,其体积比约为:1:2。【解答

16、】某同学在做电解水实验时,正极生成了10mL氧气,负极产生了22mL氢气,A、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可能会导致生成氧气的体积比理论值少,故A不符合题意;B、氧气与电极发生了化学反应可能会导致生成氧气的体积比理论值少,故B不符合题意;C、管漏气可能会导致生成氧气的体积比理论值少,故C不符合题意;D、管漏气会导致生成氢气的体积比理论值少,而不是氧气的体积比理论值少,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9【答案】C【考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氧气的检验和验满【解析】【分析】根据电解水的操作要求、现象和结论分析;电解水时为增强水的导电性,通常向水中加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二者

17、体积比为1:2,电解水的实验结论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解答】 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能增强水的导电性,正确;乙试管连接电源正极,产生的气体为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正确;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为氢气,能燃烧,正确;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质量比为1:8,错误;故答案为:C。10【答案】(1)正(2)1:2;小(3)氢元素;氧元素(4)水 氢气+氧气【考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解析】【分析】1、电解水时,电源的正极连接阳极,阳极中产生氧气。电源的负极连接阴极,阴极产生氢气。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之比为2:1;2、氧气的溶解度比氢气要大,所以实验中测得的结果会比理论值偏小;

18、3、电解水实验中得到了氢气和氧气,可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4、文字表达式表达了物质的变化关系,箭头左边表示反应物,右边表示生成物,箭头上方写条件。【解答】(1)根据图示可知,1中气体与2中气体比较,2是1的2倍左右,所以1中是氧气,2中是氢气。阳极产生氧气,与阳极相连的A是电源的正极;(2)由上分析可知,1中是氧气,2中是氢气,所以试管1与试管2中气体体积比为1:2; 在相同条件下试管1内气体的溶解度大于试管2内气体的溶解度 ,氧气会较多的溶解在水中,实验中测得结果比理论值偏小;(3) 实验中水通电得到了氢气和氧气,据此可以得出:水是由 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4)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9、为: 水 氢气+氧气 。故答案为:(1)正 (2)1:2;小 (3)氢元素;氧元素 (4) 水 氢气+氧气11【答案】电解是化学变化有新物质产生;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氧气是有氧元素组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考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解析】【分析】(1)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可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方面分析;(2)可以从水的组成、氧气的组成和化学变化的最小微粒等角度描述实验结论。【解答】(1)水的电解与我们在说的电离的本质区别是:电解是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2)从图中我们可以得出的三条科学结论是: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氧气是有氧元素组成;原子是化

20、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12【答案】(1)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管口,若木条复燃,则为氧气(2)水 氢气+氧气【考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解析】【分析】(1)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与正极连通的玻璃管内产生氧气,与负极连通的玻璃管内产生氢气;检验氧气的方法:用带火星的小木条靠近气体,可以使它复燃。(2)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据此写出文字表达式。【解答】(1)b管与电源正极相连,那么里面产生氧气,检验氧气的方法为: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管口,若木条复燃,则为氧气;(2)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 水 氢气+氧气 。13【答案】(1)负极(2)增强水的导电性(3)水 氧气十氢

21、气;氢和氧组成【考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解析】【分析】(1)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产生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电源的正极与产生氧气的试管相连,负极与产生氢气的试管相连;(2)水中阴阳离子的浓度影响水的导电性能的强弱;(3)水电解生成氧气和氢气,据此写出文字表达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水的组成。【解答】(1)C管中气体体积大于D管,因此产生的是氧气;而与氧气试管相连的是正极,因此A是正极;(2)通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3)该实验可以说明,水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生成了两种不同的气体,其文字表达式为: 水 氧气十氢气 ;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14【答案】(1

22、)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若木条复燃,则该气体为氧气;氢元素与氧元素(2)水 氢气氧气(3)水分子是有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水的电解实际上是水分子被拆分,氢原子与氧原子重新组合【考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解析】【分析】(1)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产生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检验氧气的方法:用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试管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2)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据此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3)可以从水分子的构成,水电解的实质等角度分析解答。【解答】(1)试管B内的气体体积小于A内气体的体积,因此该气体是氧气,检验氧气的方法为:用带火星的

23、木条伸入试管口,若木条复燃,则该气体为氧气;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2)这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水 氢气氧气 ;(3)根据电解水的微观模型示意图可知: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水的电解实际上是水分子被拆分,氢原子与氧原子重新组。15【答案】(1)B;2:1(2)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试管口,若木条复燃,则为氧气(3)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4)增强水的导电性(5)水 氢气+氧气;水由氢和氧组成【考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解析】【分析】(1)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产生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与正极相连的试管产生氧气,与负极相连的试管产生氢气;(2)根据检验氧气的方法解答;(3)

24、可从氢气和氧气在水中的溶解性大小分析;(4)溶液中的正负离子越多,溶液的导电性越强,那么电解水的速率越大;(5)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据此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丙分析水的组成。【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电解一段时间后,B试管内水位下降快,因此为氢气,而A中为氧气,那么它和另一端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比为2:1;(2)A试管内气体为氧气,检验方法为: 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试管口,若木条复燃,则为氧气 ;(3)在实际试验中,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往往略大于2:1,试推测原因可能是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4)电解水时往往要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5)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水 氢气+氧气

25、 ;由上述实验证明了水由氢和氧组成。16【答案】(1)氧气(2)10(3)C【考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解析】【分析】(1)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产生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2)根据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进行计算;(3)分析各个选项中现象引起的数据差异进行解答即可。【解答】(1)D管中的气体体积小于C管,说明D管中产生的是氧气;(2)D管中是氧气,C管中是氢气,二者的体积之比为1:2;因为D管内产生氧气的体积为5mL,所以C管内产生气体的体积为:5mL2=10mL;(3)A.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因此会使D管中氧气偏小,而C管中氢气体积偏大,故A不合题意;B.氧气与电极发生化学变化,会使D管中氧

26、气偏小,而使C管中氢气体积偏大,故B不合题意;C.如果C管漏气,那么氢气的体积会偏小,故C符合题意;D.如果D管漏气,那么氧气的体积会偏小,而使氢气的体积偏大,故D不合题意。故选C。17【答案】(1)氧;正(2)16(3)水 氢气氧气【考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解析】【分析】电解水实验中,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电源正极与产生氧气的一端相连,负极与产生氢气的一端相连。【解答】(1)由图可知,甲处产生的气体减少,应该是氧气;此时b应接电源的正极。(2)电解水实验中,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该实验中产生氧气的体积是8毫升,则生成氢气的体积是16毫升。(3)由实验分析可知,水在通

27、直流电的情况下生成了氢气和氧气,故其文字表达式为:水 通 直 流 电 氢气氧气。故答案为:(1)氧;正;(2)16;(3)水 通 直 流 电 氢气氧气18【答案】(1)丙组(2)设实验过程中电解水的质量为X,由电解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可列出等式:60g10%=(60g-X)12%解得:X=10g。【考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解析】【分析】(1)水电解能产生氢气和氧气,产生氢气和氧体的体积之比为2:1,但实际实验中有很多原因使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比值只能近似为2:1。实验中由于溶剂水的分解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增大;(2)可根据计算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计算出电解后的总质量,也可以用等量关系列出

28、等式求电解水的质量。【解答】(1)由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比值接近2:1,电解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两个条件可判断出丙组数据最为合理;19【答案】解:设电解产生的氢气的质量为x2H2O 2H2+O23649000千克x解得x=1000千克产生的氢气可提供的能量:Q=1000千克1.43108焦/千克=1.431011焦电解水所消耗的电能:W=UIt=2104伏500安8.64104秒=8.641011焦QW 这种方法无实用价值答:此法无实用价值【考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解析】【分析】先算出9吨水电解能生成多少氢气,由生成氢气的质量计算氢气可提供的能量。用公式W=UIt,由已知条件计算出消耗

29、的电能,两能量进行比较可得是否有价值。在线组卷平台(zujuan.)自动生成 1 / 1登录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浙教版科学 八年级上 第一章 第2节 水的组成一、单项选择题1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很多同胞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在这些遇难同胞中,有很多人不是被石块压死,而是在废墟里漫长的等待中严重脱水而死,说明了水对于我们生命的延续是如此的重要,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B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C生活废水不会污染江河 D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答案】A【考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解析】【解答】冰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其密度小于水的密度,A正确;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并不是

30、由氢气和氧气组成,否则水就成了混合物了,水属于纯净物,所以B错误;造成水污染的途径有: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化肥和农药的任意使用,所以C错误;淡水非常缺乏,在地表的含量非常少,因此并不是取之不尽,D错误.【分析】冰浮在水面上,说明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生活污水必须处理后再排放,淡水还不到总水量的1%,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2(2017七下宁波月考)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水电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所以水沸腾时温度一定是100C蒸馏水不含杂质,所以长期饮用蒸馏水有益健康D水能溶解很多物质,所以水是一种良好的溶

31、剂【答案】D【考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解析】【分析】A、根据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中只含有水分子不含氢分子和氧分子解答;B、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若是高于一个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会高于100,同样若是低于一个大气压,水的沸点会低于100;C、蒸馏水是利用蒸馏设备使水蒸汽化,然后使水蒸气凝成水,虽然除去了重金属离子,但也除去了人体所需要的微量元素;D、水能溶解很多种物质,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解答】A、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中只含有水分子不含氢气和氧气,该说法不正确;B、水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沸腾的温度不一定是100,该说

32、法不正确;C、因为蒸馏水没有任何杂质,所以长期饮用蒸馏水有利身体健康,这种说法也不科学,人体要想健康,需要从饮食中获得多种矿物质,所以长期饮用蒸馏水对人体身体健康是不利的,故C不正确;D、水是最常用的溶剂,水能够溶解很多物质,是一种良好的溶剂,故D正确。3(2019八上温州开学考)水通电分解时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水的化学性质 B构成水分子的原子种类C水分子的组成和结构 D水分子的个数【答案】B【考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解析】【分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颗粒,而在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原子,据此分析即可。【解答】A.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发生化学变化,而水的化学

33、性质肯定会改变,故A不合题意;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都会保持不变,故B符合题意;C.水通电分解时,水分子的组成和结构都发生了变化,故C不合题意;D.水通电分解时,水分子的个数会减少,故D不合题意。故选B。4(2018八上杭州期中)在水电解实验中,得到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C在水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21D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答案】C【考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解析】【分析】(1)从宏观上看,物质由元素组成;从微观上看,物质由分子或原子构成;(2)根据水的化学式分析它的构成;(3)在分子

34、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就是该分子中原子的个数。【解答】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A错误;B.根据H2O可知,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故B错误;C.根据H2O可知,在一个水分子中,氢原子有2个,氧原子有1个,那么水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之比为:2:1,故C正确;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而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故D错误。故选C。5下列有关电解水的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在直流电作用下能分解成氢气和氧气B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比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大C电解水时,通常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D电解水实验说明物质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再分【答案】B【考

35、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解析】【分析】水电解是一种化学实验,通过水的分解和合成实验来认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所组成的。【解答】A、收集水电解后的气体可知,产生的两种气体分别是氢气和氧气;故A正确;B、电解时正极产生的氧气体积要小于负极产生的氢气体积;故B错误;C、纯水的导电性较弱,会导致实验的时间过长,所以会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可以增强导电性;故C正确;D、电解水后产生了氢气和氧气,说明物质可以再分;故D正确;故答案为:B。6如图所示,为电解水时,水分子分解过程示意图,关于对该图理解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C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原子是化学

36、变化中最小粒子【答案】C【考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解析】【分析】(1)根据示意图描述的过程分析;(2)物质在宏观上由元素组成,微观上由分子或原子构成;(3)水由水分子构成,而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4)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而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解答】A.根据示意图可知,水分子先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氧原子结合生成氧分子,氢原子结合生成氢分子,因此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故A正确不合题意;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B正确不合题意;C.水中只含有水分子,而水分子中含有氢原子和氧原子,故C错误符合题意;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故D

37、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7(2019杭州)如图是教材中用来表示电解水过程的示意图(其中“ )分析示意图,可作出的正确判断是()A常温常压下水可以发生分解反应B电解水的最终产物是H、O原子CH原子是图示微粒中的最小微粒DO原子只有在通电条件下才能转化为O2分子【答案】C【考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解析】【分析】根据电解水的现象及结论分析,结合电解水为分解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解答。【解答】A、水在通电条件下才可分解, 错误;B、电解水的最终产物是氢分子和氧分子,错误;C、图示为化学变化,H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正确;D、 O原子能转化为O2分子 不一定是通电条件,错误;故答案为:C。8(2018

38、八上衢州月考)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正在完成的电解水实验,当正极产生了 10mL 气体时,他发现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 22mL,于是他对该现象的产生作出了如下解释,其中不可能的是()A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 B氧气与电极发生了化学反应C管漏气了 D管漏气了【答案】D【考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解析】【分析】水在通直流电的情况下,生成氧气和氢气,其体积比约为:1:2。【解答】某同学在做电解水实验时,正极生成了10mL氧气,负极产生了22mL氢气,A、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可能会导致生成氧气的体积比理论值少,故A不符合题意;B、氧气与电极发生了化学反应可能会导致生成氧气的体积比理论值少,故B不符合题意;C

39、、管漏气可能会导致生成氧气的体积比理论值少,故C不符合题意;D、管漏气会导致生成氢气的体积比理论值少,而不是氧气的体积比理论值少,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9(2019八上江干月考)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有以下描述: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能增强水的导电性;乙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质量比约为2:1; 以上描述中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C【考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氧气的检验和验满【解析】【分析】根据电解水的操作要求、现象和结论分析;电解水时为增强水的导电性,通常向水中加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电解水时,正极产生

40、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二者体积比为1:2,电解水的实验结论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解答】 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能增强水的导电性,正确;乙试管连接电源正极,产生的气体为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正确;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为氢气,能燃烧,正确;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质量比为1:8,错误;故答案为:C。二、填空题10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1)在图中的电源上A是 极(填“正”或“负”)(2)试管1与试管2中气体体积比为 ;在相同条件下试管1内气体的溶解度大于试管2内气体的溶解度,实验中测得结果比理论值偏 (填“小”或“大”)。(3)根据上述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 和 组成的

41、。(4)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答案】(1)正(2)1:2;小(3)氢元素;氧元素(4)水 氢气+氧气【考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解析】【分析】1、电解水时,电源的正极连接阳极,阳极中产生氧气。电源的负极连接阴极,阴极产生氢气。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之比为2:1;2、氧气的溶解度比氢气要大,所以实验中测得的结果会比理论值偏小;3、电解水实验中得到了氢气和氧气,可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4、文字表达式表达了物质的变化关系,箭头左边表示反应物,右边表示生成物,箭头上方写条件。【解答】(1)根据图示可知,1中气体与2中气体比较,2是1的2倍左右,所以1中是氧气,2中是氢气。阳极产生氧气,与

42、阳极相连的A是电源的正极;(2)由上分析可知,1中是氧气,2中是氢气,所以试管1与试管2中气体体积比为1:2; 在相同条件下试管1内气体的溶解度大于试管2内气体的溶解度 ,氧气会较多的溶解在水中,实验中测得结果比理论值偏小;(3) 实验中水通电得到了氢气和氧气,据此可以得出:水是由 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4)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水 氢气+氧气 。故答案为:(1)正 (2)1:2;小 (3)氢元素;氧元素 (4) 水 氢气+氧气11(2020杭州模拟)如图是水电解的过程示意图。水的电解与我们在说的电离的本质区别是 。从图中我们可以得出的三条科学结论是: ; ; 。【答案】电解是化学变化有新

43、物质产生;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氧气是有氧元素组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考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解析】【分析】(1)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可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方面分析;(2)可以从水的组成、氧气的组成和化学变化的最小微粒等角度描述实验结论。【解答】(1)水的电解与我们在说的电离的本质区别是:电解是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2)从图中我们可以得出的三条科学结论是: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氧气是有氧元素组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12(2019八上天台月考)如图所示为水电解实验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怎样用实验来检验b管中产生的气体?

44、 (2)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 【答案】(1)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管口,若木条复燃,则为氧气(2)水 氢气+氧气【考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解析】【分析】(1)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与正极连通的玻璃管内产生氧气,与负极连通的玻璃管内产生氢气;检验氧气的方法:用带火星的小木条靠近气体,可以使它复燃。(2)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据此写出文字表达式。【解答】(1)b管与电源正极相连,那么里面产生氧气,检验氧气的方法为: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管口,若木条复燃,则为氧气;(2)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 水 氢气+氧气 。13(2019八上义乌月考)根据电解水实验装置图回答下

45、列问题:(1)指出电源的正、负极:A是 。(2)通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 (3)该实验可以说明,水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生成了两种不同的气体,请书写其文字表达式: 。说明水由 。【答案】(1)负极(2)增强水的导电性(3)水 氧气十氢气;氢和氧组成【考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解析】【分析】(1)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产生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电源的正极与产生氧气的试管相连,负极与产生氢气的试管相连;(2)水中阴阳离子的浓度影响水的导电性能的强弱;(3)水电解生成氧气和氢气,据此写出文字表达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水的组成。【解答】(1)C管中气体体积大于D管,因此产生的是氧气;

46、而与氧气试管相连的是正极,因此A是正极;(2)通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3)该实验可以说明,水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生成了两种不同的气体,其文字表达式为: 水 氧气十氢气 ;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14(2019八上杭州期中)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通电后,两电极上都有气体放出。(1)试管B得到的气体是 ,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2)这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如图是电解水的微观模型示意图,可以从中获得信息是 。(回答两点)【答案】(1)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若木条复燃,则该气体为氧气;氢元素与氧元素(2)水 氢气氧气(

47、3)水分子是有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水的电解实际上是水分子被拆分,氢原子与氧原子重新组合【考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解析】【分析】(1)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产生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检验氧气的方法:用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试管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2)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据此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3)可以从水分子的构成,水电解的实质等角度分析解答。【解答】(1)试管B内的气体体积小于A内气体的体积,因此该气体是氧气,检验氧气的方法为: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若木条复燃,则该气体为氧气;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2)这个反应

48、的文字表达式为: 水 氢气氧气 ;(3)根据电解水的微观模型示意图可知: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水的电解实际上是水分子被拆分,氢原子与氧原子重新组。三、实验探究题15(2019八上义乌期中)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据图回答(1)电解一段时间后, 试管的水位下降快,它和另一端试管内的气体体积比为 。(2)如何检验A试管内的气体 。(3)在实际试验中,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往往略大于2:1,试推测原因可能是 。(4)电解水时往往要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目的是 。(5)写出该反应的用文字表达式 ,由上述实验证明了 。【答案】(1)B;2:1(2)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试管口,若木条复燃,则为氧气(3)

49、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4)增强水的导电性(5)水 氢气+氧气;水由氢和氧组成【考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解析】【分析】(1)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产生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与正极相连的试管产生氧气,与负极相连的试管产生氢气;(2)根据检验氧气的方法解答;(3)可从氢气和氧气在水中的溶解性大小分析;(4)溶液中的正负离子越多,溶液的导电性越强,那么电解水的速率越大;(5)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据此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丙分析水的组成。【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电解一段时间后,B试管内水位下降快,因此为氢气,而A中为氧气,那么它和另一端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比为2:1;(2)A试管内气体为氧气,检

50、验方法为: 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试管口,若木条复燃,则为氧气 ;(3)在实际试验中,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往往略大于2:1,试推测原因可能是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4)电解水时往往要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5)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水 氢气+氧气 ;由上述实验证明了水由氢和氧组成。16(2018八上温岭期中)为了探究水的组成,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两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1)接通直流电源后,D管产生气体是 。(2)如果D管内产生气体的体积为5毫升,则C管内产生气体的体积为 毫升。(3)若某同学在C管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偏大,其原因不可能的是()A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 B氧气与电极发生化学反应CC管漏气 DD管漏气【答案】(1)氧气(2)10(3)C【考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解析】【分析】(1)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产生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2)根据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进行计算;(3)分析各个选项中现象引起的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