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 八年级下 第三章 第3节 化学方程式(外装订线)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内装订线)登陆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浙教版科学 八年级下 第三章 第3节 化学方程式一、单项选择题1.(2020九上鄞州月考)在化学反应AB=CD中,若有5克的A与10克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克的C和一定质量的D,,小明做实验前发现容器中只有5克B,则最多生成的D的质量为( )A. 5克 B. 7克 C. 13克 D. 8克【答案】 B【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反应中各物质质量比分析。【解答】 在化学反应AB=CD
2、中,若有5克的A与10克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克的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同时生成D质量为5+10114克,即B和D的质量比为10:145:7,小明做实验前发现容器中只有5克B,则最多生成的D的质量为7克;故选B。2.(2020九上鄞州月考)铜能与硝酸反应,但不产生H2 根据反应方程式:3Cu+8HNO3(稀)3Cu(NO3)2+2X+4H2O,推测X的化学式是( )A. N2O3 B. NO2 C. NO D. N2O【答案】 C【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解答】由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原子种类及个数为:铜3、氢8、氮8、氧24,反应
3、后:铜3、氢8、氮6、氧22,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所以2X中2个氮原子2个氧原子,X化学式为NO;故选C。3.(2020九上鄞州月考)将苯(C6H6)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密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 X。已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苯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X反应前的质量(g) 3.9 9.6 0 0 0反应后的质量(g) 0 0 6.6 2.7 mA. m 等于 4.0 B. X 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C. X 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 生成物中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 31【答案】 B【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根据
4、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由此确定待测的质量,再依据各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参加反应和生成的质量,反应后质量增加,则为生成物,增加多少生成多少,反应后质量减少,为反应物,减少多少反应多少,结合化学式中元素质量的计算解答。【解答】A、根据反应前后质量总和不变可知,m=3.9+9.66.62.74.2,不符合题意;B、3.9克苯中碳元素质量为 , 氢元素质量为3.93.60.3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质量为 , 氧元素质量为6.61.84.8g,水中 氢元素质量为 , 氧元素质量为2.7g0.32.4g,二氧化碳与水中氧元素质量总和小于氧气质量,则X中含有碳元素
5、和氧元素,符合题意;C、 X 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 ,不符合题意;D、 生成物中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 ,不符合题意;故选B。4.(2020九上海曙月考)A、B、C三种物质各15克,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克新物质D。若增加10克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剩余C。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剩余9克 B. 第二次反应后,D的质量为50克C. 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是3:2 D. 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是5:3【答案】 B【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变化中各物质的质量比是定值,再结合题中所给的质量关系计算各物质的质量分析。【解答】
6、A、B、C三种物质各15克,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克新物质D,若增加10克A,即A为25克,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剩余C,B完全反应,所以A、B反应的质量比为25:155:3,当A为15克时,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9克,C的质量为301596克;A、 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剩余6克 ,不符合题意;B、 A和D的质量比为为15:30,第二次反应A的质量为25克,D的质量为50克 ,符合题意;C、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为5:3 ,不符合题意;D、 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是15:65:2 ,不符合题意;故选B。5.(2020九上宁波月考)在反应 2AB3CD 中,A 和 B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51,已
7、知 20gA 与一定量 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5gD,则在此反应中 B 和C 的质量比为( )A. 419 B. 217 C. 13 D. 35【答案】 B【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反应中物质的相对质量比与实际质量比相等分析。【解答】 在2AB3CD 中,A 和 B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51 ,则A和B的质量比为10:1, 20gA 与一定量 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5gD ,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2克,同时生成C的质量为20+2517克,故B和C质量比为2:17;故选B。6.(2020八上浙江期中)山茶油是一种绿色保健食品,其主要成分是柠檬醛。现从山茶油中提取7
8、.6g柠檬醛,使其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22g二氧化碳和7.2g水,则柠檬醛中( )A. 只含有碳、氢元素 B. 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C. 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 含有的元素无法确定【答案】 B【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根据元素质量=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分别计算出二氧化碳中碳元素和水中氢元素的质量,然后将二者相加,并与7.6g进行比较即可。【解答】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水中氢元素的质量:;那么山茶油中碳和氢元素的质量和为:6g+0.8g=6.8g;因为6.8g7.6g;所以柠檬醛中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故选B。7.(2020八上浙江期中)用I2O5可
9、以测定空气受CO污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I2O5+5CO=I2+5CO2 , 根据生成的CO2的多少,可以判断CO的含量,关于这个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参加反应的I2O5的质量等于生成的I2的质量B.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中的氧原子总数等于生成的CO2中的氧原子数C. 反应物所含元素种类与生成物所含元素种类不同D. 参加反应的I2O5和CO的质量比等于生成的I2和CO2的质量比【答案】 B【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分析判断。【解答】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I2都来自于参加反应的I2O5 ,
10、而I2O5中还有氧元素,因此参加反应的I2O5的质量大于生成的I2的质量,故A错误;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保持不变,因此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中的氧原子总数等于生成的CO2中的氧原子数,故B正确;C.根据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都是3种,因此反应物所含元素种类与生成物所含元素种类相同,故C错误;D.参加反应的I2O5和CO的质量比:(1272+165):(12+16)=334:28;生成的I2和CO2的质量比为:(1272):(12+162)=254:44,故D错误。故选B。8.(2019八下南浔期末)在化学反应A2+BC=B+A2C中,反应物BC与生成物B的质量关
11、系如图所示。将2gA2与80gBC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A2C的质量为( )A. 64g B. 80g C. 18g D. 9g【答案】 C【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图像得到完全反应时B和BC的质量比,然后计算当BC的质量为80g时生成B的质量,最后根据质量守恒定量计算生成A2C的质量。【解答】根据图像可知,BC和B的质量之比为:5m:4m=5:4;当80gBC参加反应时,生成B的质量为:5:4=80g:x,那么x=64g;根据质量守恒定量得到,2g+80g=64g+y,解得:y=18g。故选C。9.(2019八下台州期末)关于化学方程式 2H2+O2 2H2O 表示的
12、意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需要在点燃条件下进行B. 氢气和氧气参加反应,生成了水C. 参加反应的氢气、氧气及生成的水的分子个数比为 2:1:2D. 2 份质量的氢气和 1 份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2 份质量的水【答案】 D【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解析】【分析】(1)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反应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2)化学式前面的数字就表示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确定分子数后作比;(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解答】A.反应需要在点燃条件下进行,故A正确,不合题意;B.氢气和氧气参加反应,生成了水 ,故B正确,不合题意;C.参加反应的氢气、氧
13、气及生成的水的分子个数比为 2:1:2,故C正确,不合题意;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并不表示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的份数,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10.(2019八下余杭期末)小乐将蜡烛燃烧后的蜡油收集起来,发现质量变小。关于蜡烛的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蜡烛燃烧生成了新物质,故此过程只有化学变化B. 蜡烛燃烧产生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C. 蜡烛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的质量D. 燃烧后蜡油的质量小于蜡烛的质量,体现了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答案】 D【考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14、的判别,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化学变化的过程往往伴随这物理变化;(2)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蜡烛质量的减少量。【解答】A.在蜡烛燃烧时,它会吸热由固态变成液体发生物态变化,故A错误;B.自己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气体有很多,不一定是二氧化碳,故B错误;C.蜡烛质量的减少量等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减去消耗的氧气的质量,故C错误;D.燃烧后蜡油的质量小于蜡烛的质量,体现了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D正确。故选D。11.(2019八下诸暨期中)质X在4.8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为X+3O2点燃RO2+2SO2,测得RO2和S
15、O2的质量分别为2.2g和6.4g,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4.3g B. 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C. X中含有R元素、S元素和O元素 D. 产物为气态时都是空气污染物【答案】 B【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根据 反应方程式为X+3O 2 点燃 RO 2 +2SO 2 ,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种类及个数不变进行分析计算即可。【解答】A.根据 反应方程式为X+3O2点燃RO2+2SO2 和质量守恒定律,参与反应的X的质量=(2.2g+6.4g)-4.8g=3.8g4.3g,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B.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之比
16、=分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反应中X、O2、RO2、SO2四种物质的质量之比=3.8g:4.8g:2.2g:6.4g=76:96:44:128,利用参加反应的3个氧分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6,可计算出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故B正确,符合题意。C.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后有1个R,6个O,2个S,反应前有6个O,则X中有1个R,2个S,不含O,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D.根据B和C的分析,可知产物为气态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碳不是,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2.(2019八下江干期中)在一密闭容器内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物W,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
17、,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值应为0 B. 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C. 氧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发生改变 D. 物质W只含碳、氢两种元素【答案】 D【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由此确定待测的质量,再依据各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参加反应和生成的质量,反应后质量增加,则为生成物,增加多少生成多少,反应后质量减少,为反应物,减少多少反应多少。【解答】A、X50+1+1+23245280,正确;B、氧气和W反应后质量减少,为反应物,二氧化碳和水反应
18、后质量增中,反应后生成物为二氧化碳和水,正确;C、 氧元素的化合价反应前为0,反应后为2,发生改变,正确;D、 二氧化碳中碳元素为W中碳元素,为 , 水中氢元素质量即为W中氢元素质量,为 , 碳、氢元素质量和为15小于W的质量,所以物质W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错误;故答案为:D。二、填空题13.(2019九上鄞州月考)益阳市桃江县硫铁矿厂开采的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是生产H2SO4的重要原料。利用黄铁矿生产H2SO4的第一步反应为:4FeS211O22Fe2O38X。所得产物Fe2O3是冶炼铁的重要原料。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FeS2中Fe的化合价为2,则S的化合价为_。(2)X的
19、化学式是_。【答案】 (1)-1(2)【考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解答】(1)FeS2名称为二硫化亚铁中铁元素是+2价,可以设硫元素的化合价为x,(+2)+2x=0,x=-1,硫元素为-1价,所以S的化合价为-1。 (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都是不变的,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FeS2+11O2 2Fe2O3+8X,那么也就是说反应前铁、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8、22,而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铁、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0、6,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就是8X分子中含有8个硫原子和1
20、6个氧原子,其实每个X分子由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所有物质X的化学式为SO2 。故答案为:(1)-1(2)SO2 14.(2019八上温州开学考)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5.50克,放入一个大试管中加热,完全反应后冷却到反应前的温度,称得残余固体物质的质量为10.70克。求:(1)生成氧气的质量_克?(2)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_克?【答案】 (1)4.8(2)3.25【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氧气的质量等于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之差;(2)写出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氧气的质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最后用15.5g与它的质
21、量相减,就是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解答】(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5.5g-10.7g=4.8g;(2)设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为x,2KClO32KCl+ 3O2 245 96 x 4.8g ;解得:x=12.25g;那么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15.5g-12.25g=3.25g。 15.(2019八上温州开学考)在反应ABC2D中,已知2.9gA跟4.9gB完全反应,生成6.0gC,又知道D的式量(相对分子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答案】 58【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分析】首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生成物质D的质量,然后根据反应
22、的方程式计算物质A的相对分子质量即可。【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物质D的质量为:2.9g+4.9g-6g=1.8g;设物质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A B C 2Dx 218=362.9g 1.8g;解得:x=58。16.(2019八下衢州月考)在 2A+6B=2C+3D 反应中,54克A在400克B中完全反应,生成264克C和6克D,则有 _克B参加反应,反应中A 和D 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_。【答案】 216;272【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可求出B参与反应的质量,再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分子个数=质量之比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54克A在4
23、00克B中完全反应,生成264克C和6克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B参与反应的质量为:264g+6g-54g=216g。 反应中A 和D的质量之比为:54g:6g=2A:3D,则A:D=27:2故答案为:216;27217.(2019八下诸暨期中)将6.0g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17.6g二氧化碳和10.8g水,则该物质的组成元素是_。【答案】 碳、氢【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式计算出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再根据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定律,与该物质的质量进行比较即可。【解答】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17.6g=4.8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10.
24、8g=1.2g。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之和为4.8g+1.2g=6g,恰好等于该物质的质量,因此该物质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不含氧元素。故答案为:碳、氢。18.(2019八下长兴月考)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请回答:物质 甲 乙 丙 丁反应前质量(g) 18 20 10 30反应后质量(g) 2 20 50 X(1)反应后丁物质的质量X=_g;(2)该反应中甲和丙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_;(3)该反应属于_反应(填“化合”或“分解”)。【答案】 (1)6(2)2:5(3)化合【考点】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25、【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结合表格中各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进行分析即可。【解答】(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反应物的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相等。即18+20+10+30=2+20+50+X,则X=6g。(2)反应中甲变化的质量为18g-2g=16g,丙变化的质量为50g-10g=40g,两者之比为16g:40g=2:5.(3)分析表格数据可知,甲和丁为反应物,丙为生成物,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故该反应为化合反应。故答案为:(1)6;(2)2:5;(3)化合三、实验探究题19.(2020衢州)利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验证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如图,小科将适量高锰酸钾装
26、入试管,塞入一团棉花并测出试管、棉花与药品的总质量为m。加热使之充分反应后,测得量筒中气体体积为V,再次测得反应装置与物质总质量为m2,已知常温常压下氧气密度为p。据此请回答:(1)实验中用量筒收集气体的好处是_。(2)实验中,试管口内壁附着紫红色小液滴,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_。(3)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发现: ,与质量守恒定律不符。造成这一实验结果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试管中高锰酸钾没有完全分解B.导管口连续均匀冒气泡时才收集气体C.未调节量筒内外液面相平就读数D.停止加热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答案】 (1)便于直接读出氧气的体积(2)高锰酸钾粉末溶于冷凝水形成溶液(3)B,C,
27、D【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量筒上有刻度,通过这些刻度可以直接读出生成氧气的体积;(2)高锰酸钾溶液呈紫红色;(3)分析各个选项,只要能够造成计算出的氧气质量与装置的总质量之差不相等的,就是正确选项。【解答】(1)实验中用量筒收集气体的好处是:便于直接读出氧气的体积。(2)实验中,试管口内壁附着紫红色小液滴,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高锰酸钾粉末溶于冷凝水形成溶液。(3)A.试管中高锰酸钾没有完全分解,那么反应前后的总质量之差会偏小,而生成氧气的体积偏小,不会造成二者不相等,故A错误;B.导管口连续均匀冒气泡时才收集气体,这样会有一些生成的氧气溢出,即收集到的氧气质量会偏
28、小,故B正确;C.如果未调节量筒内外液面相平就读数,必然导致量筒内气压不是标准气压,而氧气的密度或偏大或偏小,计算出的氧气质量偏大或偏小,故C正确;D.停止加热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这样肯定会造成氧气的散失,故D正确。故选BCD。20.(2019八下天台期末)甲乙两位同学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分别设计了如图1、图2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1)甲同学:按图1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向锥形瓶中加入石灰石粉末,注射器吸入少量稀盐酸;将装置放在天平左盘,通过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快速下推注射器活塞,使反应发生,此时观察到的现象为_;反应结束后,再进行第2次称量,发现质
29、量没有发生变化,于是证明质量是守恒。(2)乙同学:按图2装置进行实验,称量反应物至天平平衡,然后将气球中的粉末倒入锥形瓶中充分反应,再次称量发现天平的指针向右倾斜,得出质量并不守恒。反应后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_。【答案】 (1)轻轻推(拉)注射器活塞一段距离,放手后,活塞恢复到原来的位置,说明气密性良好(合理即可);有气泡产生(2)注射器活塞向上运动反应生成的CO2使气球胀大,装置受到浮力变大,对托盘的压力变小【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如果装置导管与水相连,可以用双手捂住容器,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如果装置上只有注射器,可以将活塞推动一端距离,观察放手后
30、,活塞能否恢复大原来的位置;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因此会有气泡产生;(2)物体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的体积有关,物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对托盘的压力越小。【解答】(1):轻轻推(拉)注射器活塞一段距离,放手后,活塞恢复到原来的位置,说明气密性良好;快速下推注射器活塞,使反应发生,此时观察到的现象为:有气泡冒出;(2)反应后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注射器活塞向上运动反应生成的CO2使气球胀大,装置受到浮力变大,对托盘的压力变小。21.(2019八下江干期中)小李用盐酸与碳酸钙粉末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1)根据实验目的,小李必须测量的数据是A.锥形瓶质量B.气球质
31、量C.反应前整个反应装置(包括里边的物质)质量D.反应后整个反应装置(包括里边的物质)质量(2)将反应装置放在天平左盘,使天平平衡后,再将碳酸钙粉末倒入锥形瓶中.反应结束后,气球鼓起,天平向右倾斜。请你帮他分析原因 _(3)小李和同学们针对问题改进了装置,利用改进后的最佳装置再次探究,发现天平保持平衡,进一步分析发现,反应体系和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最终得出结论:_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4)应用:某固体物质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CuO)、水、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则该固体物质一定由_种元素组成。【答案】 (1)C,D(2)气球膨胀,使整个装置受到的浮力增大(3)参
32、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4)四【考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要验证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是否相等分析;(2)根据有气体产生的反应用气球收集气体时气球胀大所受浮力变大分析;(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内容分析;(4)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解答】(1)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必须测量反应前后整个反应装置质量,故选CD;(2)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 气球膨胀,使整个装置受到的浮力增大 ,所以天平会向右倾斜;(3)改进实验后天平保持平衡,得出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4)反应前后元素种类
33、不变,所以分解生成氧化铜、水、二氧化碳的物质中一定含有氧元素、铜元素、碳元素、氢元素四种元素。故答案为:(1)CD;(2) 气球膨胀,使整个装置受到的浮力增大 ;(3)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4)四。22.(2019八下衢州月考)在“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引导同学们进行“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同学们按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选用药品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1)甲乙两实验中发生了相同的化学反应(2HCl+Na2CO3=2NaCl+H2O+CO2),但化学反应结束后称量,发现甲实验中天平指针偏右,而乙实验中天平仍然平衡,分析其原
34、因是_。(2)丙组同学完成镁带燃烧实验后发现镁带质量增加了,你认为镁带燃烧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_。(选填“符合”或“不符合”)【答案】 (1)甲装置敞口,生成的气体逃逸,所以烧杯总质量减小(2)符合【考点】误差分析,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以及相关实验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1) 甲乙两实验中发生了相同的化学反应(2HCl+Na2CO3=2NaCl+H2O+CO2),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中有气体产生,因此该反应需要在密闭的装置中进行,若在敞开的装置中进行反应,生成的气体会逸出导致质量偏小。(2)丙组同学完成镁带燃烧实验后发现镁带质量增加了 ,是由于镁条与
35、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镁,增加了氧的质量,但是反应前后总质量保持不变,依然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答案为:(1) 甲装置敞口,生成的气体逃逸,所以烧杯总质量减小 ;(2)符合四、解答题23.(2020九上镇海期中)发射通信卫星的火箭用联氨(N2H4)做燃料,用四氧化二氮(N2O4)助燃,生成物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H4N2O4 _4H2O,请在横线上填写化学式以完成该化学方程式。(2)请计算9.6 kgN2H4完全燃烧需要助燃物N2O4的质量。【答案】 (1)3N2(2)解:设需要助燃物N2O4的质量为x2N2H4 N2O4 3N24H2O64 929.6kg xx1
36、3.8 kg答:需要助燃物N2O4的质量为13.8 kg。【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分析】(1)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2)根据反应的 N2H4 的质量代入方程式通过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 N2O4的质量 分析。【解答】(1)由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原子种类及个数为:氮6、氢8、氧4,反应后为:氢8、氧4,所以反应后缺少6个氮原子,则横线上应填 3N2 ;故答案为:(1) 3N2 ;(2)13.8kg。24.(2019九上鄞州月考)某学习小组用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加热制取O2 , 收集到4.8gO2后停止加热,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8.0
37、g,继续加热至不再产生O2 , 最终剩余固体质量为23.2g,试计算(不考虑O2的损耗);(1)两次生成O2的总质量为_g(2)理论上可回收到MnO2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_【答案】 (1)9.6(2)8.3g【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分析】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解答】(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第二次生成的氧气质量为28.0g23.2g=4.8g;两次生成O2的总质量为4.8g+4.8g=9.6g。(2)设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x2KClO32KCl+3O2 149 96 x 9.6g x=14.9g 由于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所以
38、可回收到MnO2的质量为23.2g14.9g=8.3g。故答案为:(1)9.6(2)8.3g1 / 1(外装订线)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内装订线)登陆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浙教版科学 八年级下 第三章 第3节 化学方程式一、单项选择题1.(2020九上鄞州月考)在化学反应AB=CD中,若有5克的A与10克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克的C和一定质量的D,,小明做实验前发现容器中只有5克B,则最多生成的D的质量为( )A. 5克 B. 7克 C. 13克 D. 8克2.(2020九上鄞州月考)铜能与硝酸反应,但不产生H2 根据反应方程式:3Cu+8HNO3(稀)3Cu(NO3)2+2X
39、+4H2O,推测X的化学式是( )A. N2O3 B. NO2 C. NO D. N2O3.(2020九上鄞州月考)将苯(C6H6)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密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 X。已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苯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X反应前的质量(g) 3.9 9.6 0 0 0反应后的质量(g) 0 0 6.6 2.7 mA. m 等于 4.0 B. X 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C. X 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 生成物中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 314.(2020九上海曙月考)A、B、C三种物质各15克,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克新物质D。
40、若增加10克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剩余C。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剩余9克 B. 第二次反应后,D的质量为50克C. 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是3:2 D. 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是5:35.(2020九上宁波月考)在反应 2AB3CD 中,A 和 B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51,已知 20gA 与一定量 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5gD,则在此反应中 B 和C 的质量比为( )A. 419 B. 217 C. 13 D. 356.(2020八上浙江期中)山茶油是一种绿色保健食品,其主要成分是柠檬醛。现从山茶油中提取7.6g柠檬醛,使其在氧气中完全燃烧
41、,生成22g二氧化碳和7.2g水,则柠檬醛中( )A. 只含有碳、氢元素 B. 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C. 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 含有的元素无法确定7.(2020八上浙江期中)用I2O5可以测定空气受CO污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I2O5+5CO=I2+5CO2 , 根据生成的CO2的多少,可以判断CO的含量,关于这个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参加反应的I2O5的质量等于生成的I2的质量B.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中的氧原子总数等于生成的CO2中的氧原子数C. 反应物所含元素种类与生成物所含元素种类不同D. 参加反应的I2O5和CO的质量比等于生成的I2和C
42、O2的质量比8.(2019八下南浔期末)在化学反应A2+BC=B+A2C中,反应物BC与生成物B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将2gA2与80gBC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A2C的质量为( )A. 64g B. 80g C. 18g D. 9g9.(2019八下台州期末)关于化学方程式 2H2+O2 2H2O 表示的意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需要在点燃条件下进行B. 氢气和氧气参加反应,生成了水C. 参加反应的氢气、氧气及生成的水的分子个数比为 2:1:2D. 2 份质量的氢气和 1 份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2 份质量的水10.(2019八下余杭期末)小乐将蜡烛燃烧后的蜡油收集起来,发现
43、质量变小。关于蜡烛的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蜡烛燃烧生成了新物质,故此过程只有化学变化B. 蜡烛燃烧产生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C. 蜡烛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的质量D. 燃烧后蜡油的质量小于蜡烛的质量,体现了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11.(2019八下诸暨期中)质X在4.8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为X+3O2点燃RO2+2SO2,测得RO2和SO2的质量分别为2.2g和6.4g,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4.3g B. 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C. X中含有R元素、S元素和O元素 D. 产物为气态时都是空气污染物1
44、2.(2019八下江干期中)在一密闭容器内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物W,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值应为0 B. 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C. 氧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发生改变 D. 物质W只含碳、氢两种元素二、填空题13.(2019九上鄞州月考)益阳市桃江县硫铁矿厂开采的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是生产H2SO4的重要原料。利用黄铁矿生产H2SO4的第一步反应为:4FeS211O22Fe2O38X。所得产物Fe2O3是冶炼铁的重要原料。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FeS2中Fe的化合价为2,则
45、S的化合价为_。(2)X的化学式是_。14.(2019八上温州开学考)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5.50克,放入一个大试管中加热,完全反应后冷却到反应前的温度,称得残余固体物质的质量为10.70克。求:(1)生成氧气的质量_克?(2)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_克?15.(2019八上温州开学考)在反应ABC2D中,已知2.9gA跟4.9gB完全反应,生成6.0gC,又知道D的式量(相对分子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16.(2019八下衢州月考)在 2A+6B=2C+3D 反应中,54克A在400克B中完全反应,生成264克C和6克D,则有 _克B参加反应,反应中A 和D 的相对分子质量比
46、为_。17.(2019八下诸暨期中)将6.0g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17.6g二氧化碳和10.8g水,则该物质的组成元素是_。18.(2019八下长兴月考)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请回答:物质 甲 乙 丙 丁反应前质量(g) 18 20 10 30反应后质量(g) 2 20 50 X(1)反应后丁物质的质量X=_g;(2)该反应中甲和丙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_;(3)该反应属于_反应(填“化合”或“分解”)。三、实验探究题19.(2020衢州)利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验证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如图,小科将适量高锰
47、酸钾装入试管,塞入一团棉花并测出试管、棉花与药品的总质量为m。加热使之充分反应后,测得量筒中气体体积为V,再次测得反应装置与物质总质量为m2,已知常温常压下氧气密度为p。据此请回答:(1)实验中用量筒收集气体的好处是_。(2)实验中,试管口内壁附着紫红色小液滴,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_。(3)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发现: ,与质量守恒定律不符。造成这一实验结果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试管中高锰酸钾没有完全分解B.导管口连续均匀冒气泡时才收集气体C.未调节量筒内外液面相平就读数D.停止加热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20.(2019八下天台期末)甲乙两位同学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分别设计了如图1、
48、图2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1)甲同学:按图1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向锥形瓶中加入石灰石粉末,注射器吸入少量稀盐酸;将装置放在天平左盘,通过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快速下推注射器活塞,使反应发生,此时观察到的现象为_;反应结束后,再进行第2次称量,发现质量没有发生变化,于是证明质量是守恒。(2)乙同学:按图2装置进行实验,称量反应物至天平平衡,然后将气球中的粉末倒入锥形瓶中充分反应,再次称量发现天平的指针向右倾斜,得出质量并不守恒。反应后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_。21.(2019八下江干期中)小李用盐酸与碳酸钙粉末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1)根据实验目的,小李必须
49、测量的数据是A.锥形瓶质量B.气球质量C.反应前整个反应装置(包括里边的物质)质量D.反应后整个反应装置(包括里边的物质)质量(2)将反应装置放在天平左盘,使天平平衡后,再将碳酸钙粉末倒入锥形瓶中.反应结束后,气球鼓起,天平向右倾斜。请你帮他分析原因 _(3)小李和同学们针对问题改进了装置,利用改进后的最佳装置再次探究,发现天平保持平衡,进一步分析发现,反应体系和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最终得出结论:_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4)应用:某固体物质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CuO)、水、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则该固体物质一定由_种元素组成。22.(2019八下衢州月考)在“
50、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引导同学们进行“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同学们按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选用药品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1)甲乙两实验中发生了相同的化学反应(2HCl+Na2CO3=2NaCl+H2O+CO2),但化学反应结束后称量,发现甲实验中天平指针偏右,而乙实验中天平仍然平衡,分析其原因是_。(2)丙组同学完成镁带燃烧实验后发现镁带质量增加了,你认为镁带燃烧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_。(选填“符合”或“不符合”)四、解答题23.(2020九上镇海期中)发射通信卫星的火箭用联氨(N2H4)做燃料,用四氧化二氮(N2O4)助燃,生成
51、物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H4N2O4 _4H2O,请在横线上填写化学式以完成该化学方程式。(2)请计算9.6 kgN2H4完全燃烧需要助燃物N2O4的质量。24.(2019九上鄞州月考)某学习小组用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加热制取O2 , 收集到4.8gO2后停止加热,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8.0g,继续加热至不再产生O2 , 最终剩余固体质量为23.2g,试计算(不考虑O2的损耗);(1)两次生成O2的总质量为_g(2)理论上可回收到MnO2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_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 B【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分析】根据质
52、量守恒定律及化学反应中各物质质量比分析。【解答】 在化学反应AB=CD中,若有5克的A与10克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克的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同时生成D质量为5+10114克,即B和D的质量比为10:145:7,小明做实验前发现容器中只有5克B,则最多生成的D的质量为7克;故选B。2.【答案】 C【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解答】由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原子种类及个数为:铜3、氢8、氮8、氧24,反应后:铜3、氢8、氮6、氧22,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所以2X中2个氮原子2个氧原子,X化学式为NO;故选C。3.【答案】 B【
53、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由此确定待测的质量,再依据各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参加反应和生成的质量,反应后质量增加,则为生成物,增加多少生成多少,反应后质量减少,为反应物,减少多少反应多少,结合化学式中元素质量的计算解答。【解答】A、根据反应前后质量总和不变可知,m=3.9+9.66.62.74.2,不符合题意;B、3.9克苯中碳元素质量为 , 氢元素质量为3.93.60.3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质量为 , 氧元素质量为6.61.84.8g,水中 氢元素质量为 , 氧元素质量为2.7g0.32.4g,二氧化碳与水
54、中氧元素质量总和小于氧气质量,则X中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符合题意;C、 X 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 ,不符合题意;D、 生成物中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 ,不符合题意;故选B。4.【答案】 B【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变化中各物质的质量比是定值,再结合题中所给的质量关系计算各物质的质量分析。【解答】 A、B、C三种物质各15克,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克新物质D,若增加10克A,即A为25克,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剩余C,B完全反应,所以A、B反应的质量比为25:155:3,当A为15克时,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9克,C的质量为301596克;A、 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
55、剩余6克 ,不符合题意;B、 A和D的质量比为为15:30,第二次反应A的质量为25克,D的质量为50克 ,符合题意;C、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为5:3 ,不符合题意;D、 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是15:65:2 ,不符合题意;故选B。5.【答案】 B【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反应中物质的相对质量比与实际质量比相等分析。【解答】 在2AB3CD 中,A 和 B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51 ,则A和B的质量比为10:1, 20gA 与一定量 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5gD ,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2克,同时生成C的质量为20+2517克,故B和C质量比为2:17;故选B。6
56、.【答案】 B【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根据元素质量=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分别计算出二氧化碳中碳元素和水中氢元素的质量,然后将二者相加,并与7.6g进行比较即可。【解答】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水中氢元素的质量:;那么山茶油中碳和氢元素的质量和为:6g+0.8g=6.8g;因为6.8g7.6g;所以柠檬醛中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故选B。7.【答案】 B【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分析判断。【解答】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I2都来自于参加反应的I2O5 , 而I2O5中还有氧元素,因此参加反应的I
57、2O5的质量大于生成的I2的质量,故A错误;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保持不变,因此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中的氧原子总数等于生成的CO2中的氧原子数,故B正确;C.根据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都是3种,因此反应物所含元素种类与生成物所含元素种类相同,故C错误;D.参加反应的I2O5和CO的质量比:(1272+165):(12+16)=334:28;生成的I2和CO2的质量比为:(1272):(12+162)=254:44,故D错误。故选B。8.【答案】 C【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图像得到完全反应时B和BC的质量比,然后计算当BC的质量为80g
58、时生成B的质量,最后根据质量守恒定量计算生成A2C的质量。【解答】根据图像可知,BC和B的质量之比为:5m:4m=5:4;当80gBC参加反应时,生成B的质量为:5:4=80g:x,那么x=64g;根据质量守恒定量得到,2g+80g=64g+y,解得:y=18g。故选C。9.【答案】 D【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解析】【分析】(1)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反应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2)化学式前面的数字就表示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确定分子数后作比;(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解答】A.反应需要在点燃条件下进行,故A正确,不合题意;B.氢气和氧气参加反应,生成了水
59、 ,故B正确,不合题意;C.参加反应的氢气、氧气及生成的水的分子个数比为 2:1:2,故C正确,不合题意;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并不表示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的份数,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10.【答案】 D【考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化学变化的过程往往伴随这物理变化;(2)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蜡烛质量的减少量。【解答】A.在蜡烛燃烧时,它会吸热由固态变成液体发生物态变化,故A错误;B.自己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气体有很多,不一定是
60、二氧化碳,故B错误;C.蜡烛质量的减少量等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减去消耗的氧气的质量,故C错误;D.燃烧后蜡油的质量小于蜡烛的质量,体现了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D正确。故选D。11.【答案】 B【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根据 反应方程式为X+3O 2 点燃 RO 2 +2SO 2 ,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种类及个数不变进行分析计算即可。【解答】A.根据 反应方程式为X+3O2点燃RO2+2SO2 和质量守恒定律,参与反应的X的质量=(2.2g+6.4g)-4.8g=3.8g4.3g,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B.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之比=分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外活动如何助力学生职业规划与学校课程对接
- 教学与美食的完美结合教室配置自助厨房实践探索
- 高校学生社团对活动室空间的需求及利用研究
- 2025年度道路建设项目施工期间临时供水、供电、供气合同
- 2025年度特色主题餐厅股份合作经营合同
- 创新科技在展览会中的应用与展望
- 2025年度瓷砖行业品牌授权电子合同
- 2025年度牛羊肉餐饮加盟店供货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工艺品出口合同履行文化内涵与市场推广
- 2025年度木工行业技术标准制定与执行合同
-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时《常见的数量关系》课件
- 浙江省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估政治试题 含解析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解读课件
- 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试卷
- 初三科目综合模拟卷
- 2024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物理真题(含答案)
- 劳动合同薪酬与绩效约定书
- 足疗店营销策划方案
- 学校安全一岗双责
- 2024年全国版图知识竞赛(小学组)考试题库大全(含答案)
- 产后修复学习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