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气东输工程(东段)水土保持方案课件_第1页
西气东输工程(东段)水土保持方案课件_第2页
西气东输工程(东段)水土保持方案课件_第3页
西气东输工程(东段)水土保持方案课件_第4页
西气东输工程(东段)水土保持方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热烈欢迎各位专家领导莅临指导西气东输工程(东段)水土保持方案(河南郑州站上海白鹤站)汇报审定:胡甲均 审核:孙长安汇报:姚 赫 制作:姚 赫前言 “西气东输”工程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是把西部地区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重大举措。线路长3900km,设计年输气能力200108m3a。 受项目业主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气东输项目经理部委托,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承担了西气东输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河南郑州站上海白鹤站)编制工作。 前言 2001年5月,西气东输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大纲(河南郑州站上海白鹤站)通过了由水利部在京组织的专家评审。 在此基础上,根据专家评

2、审意见,我站对项目工程区进行了详细勘查、测量和综合分析研究,编制了西气东输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河南郑州站上海白鹤站)(送审稿),设计深度为可研阶段。西气东输工程西起新疆轮台县轮南首站,东达上海市白鹤 末站 管道线路全长近3900km 2 工程概况2.1 工程规模与特性 工程规模:管线长度 884 km,管径1016 mm, 输气能力200 108 m3/a 。 工程等级:大型。 施工方式:管道敷设、定向钻穿越、顶管穿越 盾构法穿越、围堰开挖等。 工程进度安排:2001年10月动工;2003年3月竣工。 工程投资:西气东输工程总投资约 1200 亿元(全线)。2 工程概况河南:235 km 干线管

3、道工程管径1016mm,施工作业带宽20m;途经3省1 市,32个县(市、区)2.2 工程布局2 工程概况安徽:354 km江苏:289 km上海:6 km2 工程概况2.5 施工方式 20m 2 2.5m 3 6m 1.52m 1:0.33 1:1 大开挖法熟土临时堆放地挖方临时堆放地2 工程概况2.5 施工方式定向钻穿越 在距河边100m处选一个80m 80m的施工场地及导向孔,在河流对岸100m处选一出土点,挖一与穿越长度相当的发送沟道。定向钻施工完毕后,从发送沟沿钻孔槽拉过去。定向钻穿越管道加外管套等外径达1.4m。 100m 80m 80m 导向孔弃渣场施工场地临时弃渣地2 工程概况

4、2.5 施工方式 顶管穿越 穿越长度40m,在公路(铁路)一侧选定一个施工场地,挖槽布置设备,用千斤顶钢筋混凝土套,并从管内挖出弃土。在穿越过程中,在布管侧开挖发送沟,进行管道组装焊接。定向钻穿越施工完成后,将管道拖回至施工地侧。顶管穿越管道加套管等外壁直径达 2 m。 40m公(铁)路发送沟操作区熟土临时堆放地挖方临时堆放地弃渣3.1 地理位置3 项目区概况3.2 自然概况3.3 社会经济3.4 水土流失现状及水土保持情况地质、地貌气象水文土壤、植被水土流失现状调查分析水土流失原因地方水土保持情况3 项目区概况1421.78 hm2525.98 hm2108.35 hm24.55 hm2项目

5、区水土流失面积微度流失轻度流失中度流失强度流失水土流失现状调查4 水土流失预测4.2 预测内容扰动地表面积预测破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和数量弃渣量预测工程建设期水土流失预测林草恢复期水土流失预测2081.47hm2 1096.22hm2 开挖量872.5万m3回填量730.53万m3 弃渣量141.97万m2 2035.49 hm2 1854.9hm2 水土流失总量: 83.29万t 新增 :77.96万t4 水土流失预测4.3 预测结果建设期:加速侵蚀 2035.49 hm2,流失量 74904.59 t ,新增 :59300.33 t。生产运行期:流失面积 1854.9 hm2,流失量 113

6、611.39 t ,新增 :75895.13 t。弃渣流失量:64.44万t 防治时段:20012003年 防治目标5 水土流失防治方案5.1 编制原则和目标治理度 95% 植被覆盖率 34% 输气站场绿化率 28% 5 水土流失防治方案5.2 防治责任范围建设区 1801.6 hm2影响区 478.09 hm2总面积 2279.69 hm25 水土流失防治方案5.3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预防措施治理措施临时措施水工保护防治措施体系优化主体工程设计规范施工水土保持工程管护管道安全管护5 水土流失防治方案5.3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预防措施治理措施临时措施水工保护防治措施体系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土地

7、整治措施挡渣墙护坡排水渠沉沙池坡地改造种草种树恢复耕地5 水土流失防治方案预防措施治理措施临时措施水工保护防治措施体系冲沟护坡沟塬治理腰岘治理沟道冲刷治理农田灌排渠恢复防洪工程5.3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5 水土流失防治方案5.3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5.3.1 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以土地整治和植物措施为主,对破坏的梯田、损坏的林草植被进行修复、恢复。体现综合治理特点,因地制宜采取工程、植物和土地整治措施。 以工程、植物措施为主,重点高等级公路、南水北调中线、垄岗地垂直交叉部位。 重点是等级公路、铁路穿越的弃渣处理和植被恢复,以及施工中风沙保护。黄土塬区黄土丘陵沟壑区垄岗区风沙区黄河冲积平原区5

8、水土流失防治方案5.6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5.3.2 水土流失治理措施采用挡渣墙、护坡、修建排水沟等工程措施及平整土地,恢复原草地、林地和耕地。以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为主,并对损坏土地进行恢复治理。丘陵区岗地区江淮丘陵岗地区5 水土流失防治方案5.6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5.3.2 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处理好定向钻、顶管穿越、围堰开挖的弃渣;修筑好排水渠、沉沙池保护好水稻田的自然隔水层;美化环境。江南水网区5 水土流失防治方案5.6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施工道路区管道作业带区输气站场区等级公路及干线铁路穿越区乡村公路穿越区大型河流穿越区不同类别区水保措施设计5.3.2 水土流失治理措施5 水土流失

9、防治方案5.3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 大型河流穿越工程措施:蓄水池、排水沟、沉沙池等措施。植物措施:种植防护林 沉沙池排水渠临时弃渣弃渣场种防护林界沟蓄水池施工场地5 水土流失防治方案5.3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 等级公路、干线铁路穿越沉沙池弃渣渣面种草管顶种草土地整治工程措施: 渣场治理、沉沙池等措施。土地整治措施:恢复耕地植物措施: 渣面种草、管顶种草 5 水土流失防治方案5.3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 乡村公路穿越种草渣面种草种草、行道树恢复耕地恢复公路恢复水渠工程措施: 恢复路面、水渠。土地整治措施:恢复耕地植物措施: 渣面种草、管顶种草、 种植行道树 5 水土流失防治方案5.3 水土流

10、失防治措施体系 管道作业带区黄河冲积平原区平地区熟土临时堆放地恢复耕地挖方临时堆放地管沟面种草5 水土流失防治方案5.3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 管道作业带区黄河冲积平原区梯田区恢复耕地管沟面种草挖方临时堆放地熟土临时堆放地梯坎种草5 水土流失防治方案5.3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 管道作业带区黄河冲积平原区沟壑区熟土临时堆放地挖方临时堆放地天沟弃渣场管沟面种草恢复耕地渣面种草护壁挡渣墙5 水土流失防治方案5.3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 管道作业带区江淮丘陵岗地区横 坡排水沟恢复耕地丘陵区岗地区熟土临时堆放地渣面种树草管沟面种草弃渣场挡渣墙护坡5 水土流失防治方案5.3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 管道作

11、业带区江淮丘陵岗地区爬 坡弃渣场梯坎种草排水沟管沟面种草种草、树或复耕护坡5 水土流失防治方案5.3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 管道作业带区江南水网区建筑地道路渠道沉沙池弃渣场施工场地及管沟面种草坪渣场种草顶管穿越5 水土流失防治方案5.3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 输气站场按园林绿化设计要求对站场内空地全部进行绿化、美化,绿化率应达28%。输气站场进场公路5 水土流失防治方案5.3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 施工道路区沟渠道路种草种树草5 水土流失防治方案5.3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水土保持治理措施设计水土保持措施工程措施植物措施 挡渣墙 护坡工程 排水渠 坡地改造 沉沙池种草 种树 梯田 坡改梯 土地整治措施 6 水土流失监测6.1 重点的监测地段 黄土丘陵沟壑区:管道穿越较大冲沟处6 水土流失监测江淮丘陵岗地区:管道在爬坡和横坡处。 6.1 重点的监测地段6 水土流失监测 穿越工程:特大型河流穿越点 。 如:长江、淮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